桑葉

【基原】為桑科植物桑的葉。

【異名】又名鐵扇子、冬桑葉、霜桑葉。

【性味歸經】甘、苦,寒。入肺、肝經。

【功效】疏風清熱,清肝明目。

【應用】

  1. 風熱感冒:本品輕清涼散以疏風熱,可單用煮水代茶飲,或配伍菊花等同用。
  2. 風熱眩暈、目赤腫痛、多淚:可配伍菊花、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3. 肝陰不足,眼目昏花:桑麻膏,取桑葉研末、黑芝麻研末,加入適量白蜜熬膏,空腹時用鹽湯、臨睡時用溫酒調食。

【使用注意】 諸養生不忌。

【按語】

桑葉為清熱涼血養生食品。日常飲之可清肺瀉胃、清肝涼血,適於熱性體質以及腸胃積滯者食用。

菊花

【基原】為菊科植物菊的頭狀花序。因產地、花色、加工方法的不同又有白菊花、黃菊花、杭菊花、滁菊花等不同。

【異名】又名金精、甘菊、甜菊花。

【性味歸經】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

【功效】疏風清熱,平肝熄風,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應用】

風熱感冒及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可配伍桑葉同用;或用菊花粥,以粳米煮粥近熟,再入菊花略煮,調以白糖進食。

【使用注意】 清熱宜用黃菊花,養生宜用白菊花。

【按語】

菊花為清熱解毒養生食品,適於熱性體質、腸胃積熱、以及老年人食用,尤宜暑期炎熱食用。常用養生方如菊花拌雞絲、菊花餡餅等。

【參考文獻】

  1. 《本草綱目》:“嫩葉及花皆可炸食。”
  2. 《隨息居飲食譜》:“點茶、蒸露、釀酒皆佳。”

薄荷

【基原】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葉。

【異名】又名番荷菜、升陽菜。

【性味歸經】辛,涼。歸肺、肝經。

【功效】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止痛,宣散透疹。

【應用】

  1. 風熱感冒及溫病初起。多配伍應用,薄荷研細末,加入蜂蜜或白砂糖,制丸食,善清風熱,名為薄荷糖。(《簡便單方》)
  2. 風熱咽喉腫痛。可配伍桔梗等同用。或用薄荷甘草湯,薄荷、甘草適量,煮湯代茶飲,為口齒咽喉聖藥。(《調疾飲食辨》)
  3. 麻疹初期,疹透不暢以及風疹瘙癢。可配伍荊芥等同用。
    此外,還可用于肝鬱氣滯,胸悶脅脹,血痢。

【使用注意】 有表虛自汗及陰虛血燥者不宜食用。

【按語】

薄荷為清利頭目養生食品。適於熱性體質、肝鬱氣滯體質者食用,常用食療方如薄荷糖等,亦可煎湯代茶飲。

【參考文獻】

  1. 《醫學衷中參西錄》:“以之作蔬,不以之作藥。至唐時始列於藥品。”
  2. 《本草綱目》:“吳、越、川、湖人多以代茶”。

淡豆豉

【基原】為大豆經加工而成。

【異名】又名香豉、淡豉、豆豉,做調味品供食。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胃經。

【功效】解表、除煩、宣鬱、調中。

【應用】

  1. 用於感冒風寒或風熱,多配伍應用。
  2. 用於胃脘脹悶、食欲不振以及斷乳後乳脹。可單用煮湯食。
  3. 用於傷寒暴下及滯痢腹痛。常用豉薤湯:豆豉、薤白,煮湯食。

【使用注意】 諸養生不忌。

【按語】

本品為調暢氣機養生食品。日常食之可調暢脾胃氣機、安胎養孕。適於脾胃氣滯體質以及孕婦食用。常用養生方如豆豉燉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