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至民國
明、清時期,對營養學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發展,有關飲食保健的著作大量湧現。如《食物本草》、《隨息居飲食譜》、《飲食須知》等,從不同角度對食物的性能、功用、主治、膳食結構等作了有實用價值的闡述。另外,如《救荒本草》等救荒和野菜類著作,擴大了食物的來源,這是營養學上的一大貢獻。
《本草綱目》
明代李時珍的偉大著作《本草綱目》共載藥1892種,增加新藥347種,其中不少是食物。有許多藥是要經過生物變化才能製成的,如酥、乳腐等,大大豐富了食治的食品。他認為“蓋水為萬物之源,土為萬物之母,飲資於土,……飲食者人之命脈也”。說明人的健康長壽,必須注意飲食營養。書中記載有多種飲食物:食用水、穀類、菜類、魚類、果品類、獸類等,還有藥粥、健身酒類等,內容極其廣泛,不勝枚舉。
《隨息居飲食譜》
清代王士雄(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成書于咸豐十一年(1861年)。書的前序中謂:“人以食為養,而飲食失宜或以害身命”、“頤生無玄妙,節其飲食而已。食而不知其味,已為素餐,若飽食無數,則近於禽獸。”強調了食養、調節飲食對生命的重要性。本書共載食物等340味,論述其性味、主治、烹製甚詳,是食療著作中頗有影響的一本著作。
《老老恒言》
《老老恒言》為清代曹庭棟所撰,共五卷。前四卷為老年人日常起居寢食養生方法,在參考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養生實踐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第五卷論述粥,並系統將粥分為上中下三品。在老年養生中重視保護脾胃的功能,認為“少食以安脾”,“粥食應養脾”,“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爛煮也;一口化,細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人惟借火化,磨運易即輸精多。”書中記載粥譜100餘種,從擇米、擇水、火候到食候等都有論述,如蓮肉粥、藕粥、胡桃粥、杏仁粥等,均可供老年人食養或食療選用。
其他食療著作
朱肅所撰的《救荒本草》大都為前人未經記載的可食植物,直接增廣了人類利用植物的範圍。鮑山曾備嘗黃山的野蔬諸味,別其性味,詳其調製,著《野菜博錄》四卷,別具一格。對熱性病的食療亦受到了重視,如吳有性所著《溫疫論》即有“論食”一節,如謂:“時疫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傳胃,切不可絕其飲食,但不宜過食耳。有愈後數日微熱不思食者,此微邪在胃,正氣衰弱,強與之,即為食複。有下後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當與之,先與米飲一小杯,漸進稀粥,不可盡意,饑則再與。”孟河費伯雄撰有《費氏食養》三種,即《食鑒本草》、《本草飲食譜》及《食養療法》。尤以“食養療法”一詞為費氏首先明確提出者。黃鶴輯的《粥譜•附廣粥譜》共載藥粥方二百多個,成為藥粥現存的第一本專著。
飲食營養學的現代發展
近年來,隨著祖國醫學的發展,中醫飲食營養學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由於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在飲食生活方面對食養食療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飲食營養學又有了新的發展。在著作方面出現許多專業工具書,如食養食療、保健醫療食品類書和辭書等。同時,大量科普書籍也相繼問世。更引人矚目的是,近年來中醫食療和食補開始進入醫療、護理、家政、航太乃至國防等專業方面,並取得不少科學成果。在中醫教育方面,1976年國家正式批准成立中醫養生康復專業,在本專業中設“中醫飲食營養學”課程,從而使傳統營養學術與技術得到延續與傳播。現在,不少中醫單位開展了食療的臨床工作,研製了藥膳和療效食品。個別中醫院設立食療科或食療門診,中醫的傳統保健食品也被廣泛地推廣應用。中醫飲食營養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