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消導門

(消者,散其積也。導者,行其氣也。脾虛不健,則氣不流行,氣不流行,則停滯而為積。故

枳朮丸

(潔古) 消痞除痰,健脾進食。

白朮(二兩土蒸) 枳實(一兩麩炒) 為末,荷葉包陳米飯,煨乾為丸。痞悶加陳皮,氣痞加

東垣曰︰白朮甘溫,補脾胃之元氣,其味苦,除胃中濕熱利腰臍間血,過於枳實克化之 藥一 中空 感此 矣。 夫 余 滯 意 之 有推牆倒壁之功,此實乃攻於守之劑。推脾氣不清,而滯勝者,正當用之。若脾氣已虛,非 所宜也。今人不察,相傳為補脾之藥,而朝吞暮吐。或以小兒瘦弱,製今常服,則過足以傷 其氣,助其瘦弱,用宜酌也。) 金匱用枳實七枚,白朮二兩,作湯,名枳朮湯。治水飲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心 下,者。 朮丸 使 香

乾薑七錢,名消飲丸,治停飲胸滿嘔逆。加酒炒黃連黃芩大黃炒神曲橘紅各一兩,名三黃枳朮丸,治傷肉食濕面辛熱味濃之物,填塞悶乳不快。加神曲麥芽各一兩。名三黃枳朮丸,治 內傷飲食,或泄瀉。

平胃散

(局方) 治脾有停濕,痰飲痞膈,宿食不消,滿悶嘔瀉。(土濕太過,木邪乘不勝而侮之。脾虛不能健運,故有痰食留滯中焦,致生痞滿諸証。胃寒則嘔,濕盛則瀉。)及山風瘴霧,不服水土。(嵐瘴水土之病,亦由胃虛,故易感也。)

蒼朮(泔浸二錢) 濃朴(薑製) 陳皮(去白) 甘草(炙一錢) 加薑棗煎。傷食 加神曲麥芽,便秘加大黃芒

蒼朮辛烈,燥濕而強脾。濃朴苦溫,除濕而散滿。(苦降能瀉實滿,辛溫能散濕滿。)陳皮辛 岳 惟有滯有濕有積者宜之。今見方家,每以此為常服健脾之劑,動輒用之,而不察其可否,其 誤甚矣。) 合二陳加藿香,名除濕湯。治傷濕腹痛,身重足軟,大便溏瀉。加 本枳殼桔梗,名和 解散 不換金

人參養胃湯 瘧也。)加麥 名濃朴溫中 甘,滲以甘 腹脹身重

和胃飲

治寒濕傷脾,霍乳吐瀉,及痰飲水氣,胃脘不清,嘔惡脹滿等証。 陳皮 濃朴(各一錢五分) 乾薑(炮一二錢) 炙甘草(一錢) 此即平胃散之變方也。凡嘔吐等証,多有胃氣虛寒,一聞蒼朮之氣,亦能動嘔,故以乾薑代 時氣

保和丸

治食積飲停,腹痛泄瀉,痞滿吐酸,積滯惡食,食瘧下痢。(傷於飲食,脾不運化 於腸胃,故有泄痢食痢等証。傷而未甚,不欲攻以厲劑,惟以和平之品,消而化之,故 和。東垣曰︰傷飲者,無形之氣也,宜發汗利小便,以導其濕。傷食者,有形之物也,消化,或損其谷,重則方可吐下。脈經云︰大腸有宿食,寒栗發熱,有時如瘧,輕則消 重則下之。)

山楂(三兩去核) 神曲(炒) 茯苓 半夏(一兩) 陳皮 萊菔子(微炒) 連翹 (五錢) 曲和

山楂酸溫,收縮之性,能消油膩腥膻之食。(收縮故食消。)陳曲辛溫,蒸窨之物,能消 酒食 濕,能降 加白朮白芍,去半夏菔子連翹,蒸餅糊丸,名小保和丸,助脾進食。加白朮二兩,名大 安丸 越鞠

芍藥枳實丸

治食積痞滿,及小兒腹大脹滿,時常疼痛,脾胃不和等証,此方較枳朮丸其效 白朮(麵炒) 赤芍藥(酒炒二兩) 枳實(麩炒) 陳皮(一兩) 荷葉湯煮黃老米 糊為丸,桐子 參一二兩。

痞氣丸

(東垣) 治脾積,在於胃脘,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或發黃膽,飲食不為 肌膚。(金匱曰︰堅而不移者名積,為臟病。推移不定者名聚,為腑病。按痞病由陰伏陽蓄,氣血不運而成。處心下,位中央,填塞痞滿,皆土病也。與脹滿有輕重之分。痞惟內覺滿 悶,脹滿則外有脹急之形也。有中氣虛衰,不能運化精微而成痞者。有飲食痰積,不能施 化而成痞者。有濕熱太甚,上乘心下而成痞者。古方用黃連黃芩枳實之苦以泄之,濃朴半夏 生薑之辛以散之,人參白朮之甘苦溫以補之,茯苓澤瀉之淡以滲之。惟宜上下分消其氣,果 有內實之証,庶可略施疏導。世人苦於痞塞,喜用利藥,暫時通快。藥過滋甚,皆由不察中 氣

黃連(八錢) 濃朴(五錢) 吳茱萸(三錢) 白朮(土炒) 黃芩(二錢) 茵陳 (酒炒) 乾薑(五分) 桂 巴豆霜(四分 諸瀉心湯皆用之。)濃朴砂 萸燥脾而逐冷。薑桂川烏,巴豆能消有形滯積,為斬 可以去邪也。(潔古曰︰ 除吳茱白朮茯苓澤瀉茵陳川椒砂仁,加菖蒲茯神丹參紅豆,名伏梁丸。治心積,起臍上 至心 丸。 紫菀 喘 延 令 人

十香丸

治氣滯寒滯諸病。

木香 沉香 澤瀉 烏藥 陳皮 丁香 小茴香 香附(酒炒) 荔枝核(煨焦各等分) 皂角 之屬溫

枳實消痞丸

(東垣) 治心下虛痞,惡食懶倦,右關脈弦。(脾虛不運,故痞滿惡食,脾主四 虛故懶倦。右關屬脾,脈弦者,脾虛而木來侮之也。經曰︰太陰所至,為積飲痞隔,皆 陽也。受病之臟,心與脾也。因而郁塞為痞者,火與濕也。蓋心陽火也,主血。脾陰土 主濕。凡傷其陽,則火怫郁而血凝。傷其陰,則土壅塞而濕聚。陰陽之分,施治之法,同也。)

枳實(麩炒) 黃連(薑汁炒五錢 濃朴薑炒四錢) 半夏曲 麥芽(炒) 人參 白朮(土炒) 枳實苦酸,行氣破血。黃連苦寒,瀉熱開鬱,並消痞之君藥。濃朴苦降,散濕滿而化食。 麥 關 又以固本,使不傷真氣也。(玉機微義曰︰此半夏瀉心東加減法也。內有枳朮四君平胃等藥,利濕消痞,補虛之劑也。)

廓清飲

治三焦壅滯,胸膈脹滿,氣道不清,小水不利。年力未衰,通身腫脹,或肚腹單脹 實非水等証。

枳殼(二錢) 濃朴(一錢半) 大腹皮(一二錢) 白芥子(七分或一二錢) 陳皮(二錢) 茯苓 三錢) 水煎食遠服。

茵陳二錢。小腹脹滿,疼痛者,加烏藥香附。

健脾丸

治脾虛氣弱,飲食不消。

白朮(土炒) 人參(二兩) 麥芽 陳皮(二兩) 山楂(去核兩半) 枳實(三兩)

神曲糊丸,脾胃者,蒼廩之官,胃虛則不能容受,故不嗜食。脾虛則不能運化,故有積滯。所以 然者,由氣虛也。參朮補氣,陳皮利氣,氣運則脾健而胃強矣。山楂消肉食,麥芽消穀食,戊己不足。(胃為戊土。脾為己土。)故以二藥助之使化。枳實力猛,能消積化痞,佐以參朮,則為功更捷,而又不致傷氣也。夫脾胃受傷,則須補益。飲食難化,則宜消導。合斯二者,所以 去山楂麥芽,加茯苓炙甘草,名益氣健脾丸,治脾虛食少。去山楂麥芽陳皮,加當歸芍藥芎 枳實 脾丸 治脾 內傷 山楂 丸,澤瀉

解肝煎

治暴怒傷肝,氣逆脹滿,陰滯等証。如兼肝火者,宜化肝煎。(方見瀉火門) 陳皮 半夏 濃朴 茯苓(一錢五分) 酥葉 芍藥(一錢) 砂仁(七分) 加煨薑 三五片。如

排氣飲

治氣逆食滯等証。

陳皮 枳殼 藿香(一錢五分) 香附 澤瀉 烏藥(二錢) 濃朴(一錢) 木香(七 分或一錢)

之甚者,加 香。兼疝者

葛花解酲湯

專治酒積,或嘔吐,或泄瀉,痞塞頭痛,小便不利。(酒熱而兼濕,濕熱積於 見諸証。)

葛花 豆蔻 砂仁(一錢) 木香(二分) 青皮 陳皮 人參 白朮(炒) 茯苓(四 分) 神曲

過飲無度,濕熱之毒,積於腸胃。葛花獨入陽明,令濕熱從肌肉而解。豆蔻砂仁,皆辛 散解 苓澤 參 其 血 一 不

大和中飲

治飲食積滯留聚等証。 陳皮 枳實(二錢) 濃朴 澤瀉 山楂 麥芽(錢半) 砂仁(五分) 水煎溫服。 脹甚者加白 痰多者加半

小和中飲

治胸膈脹悶,或婦人胎氣滯滿等証。
扁豆(炒) 山楂(二錢) 陳皮 茯苓 濃朴(錢半) 甘草(五分) 加煨薑三五片。嘔者,加 婦人氣逆血

鱉甲飲

(嚴氏) 治瘧久不愈,腹中結塊,名曰瘧母。(瘧久不愈為 瘧,多成癖於左脅之下,名曰瘧母,乃肝之積也。瘧屬少陽膽經,膽與肝相 以鱉甲為君,隨証虛實,而施佐使之藥。)

鱉甲(醋炙) 白朮(土炒) 黃耆 白芍(酒炒) 檳榔 草果(面煨) 濃朴 陳皮 甘草 等

久瘧必由脾虛,白朮補脾氣,黃耆補肺氣,使氣足脾運,方能磨積也。川芎補肝,而行血中 而爭 痰,藥也

小釐清飲

治小水不利,濕滯脹腫,不能受補等証。如兼火者,宜大釐清飲。 方見卷七下燥濕門

資生丸

健脾開胃,消食止瀉,調和臟腑,滋養營衛。(張三錫曰︰余初識繆仲淳時,見袖 彈丸咀嚼。問之曰︰此得之秘傳,飢者服之即飽,飽食之即飢。因疏其方,已於醉飽後 服二丸,徑投枕臥,夙興了無停滯,始信此方消食之神也。) 又善治胎前惡阻。

白朮(米泔浸,用山黃土拌,九蒸九晒,去土,切片焙乾。) 人參(人乳浸,飯鍋上 蒸熟。) (去皮,人乳拌,兩) 桔梗(米泔浸炒) (微炒) 澤瀉(二錢五分) 末之,淡薑湯下。 按此方九補九消,即枳朮丸之意而推展之。立方較為穩妥,名曰資生,重脾胃也。

神香散

治胸膈胃脘逆氣難解,疼痛,嘔噦脹滿,痰飲,隔噎,諸藥不效者,惟此最妙。

丁香 白豆蔻仁(或砂仁亦可) 等分為末,清湯調下七分甚者一錢,日數服不拘。若 寒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