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氣治法
發表之劑
金匱越脾湯 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
麻黃(四錢) 石膏(四錢半) 生薑(二錢) 大棗(二枚) 甘草(二錢)
上 咀,水煎作一服惡風加附子古今錄驗加白朮防己伏苓湯 治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
防己 黃耆 桂枝(各三錢) 茯苓(六錢) 甘草(二錢)
上 咀,作一服水煎
越脾加朮湯 治裡水 前越脾東加白朮(四錢)
甘草麻黃湯 治裡水濟生雲治水腫從腰以上俱腫宜此汗之
甘草(半兩) 麻黃(一兩)
上 咀,水煎作一服
麻黃附子湯 治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
麻黃(三錢) 甘草 附子(各二錢)
上 咀,水煎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治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脈自沉
黃耆(五錢) 芍藥 桂枝(各三錢)
上 咀,水煎入苦酒相和作一服。
按以上諸方並足太陽例藥也。
攻裡之劑
仲景十棗湯 治水氣四肢浮腫上氣喘急大小便不通三因方作丸
三花神佑丸 方並見痰飲門
按此並少陰例藥也,義見痰飲例中
局方神助散 治十種水氣面目四肢浮腫以手按之隨手而起咳嗽喘急不得安臥小便赤澀大便不利
椒目(一兩半) 澤瀉 黑牽牛末(各一兩) 豬苓(二兩) 葶藶(三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蔥白三莖水煎入酒調服。
按此太陰例藥也。
宣明導水丸 治濕熱腫滿 方見濕門
按此陽明例藥也。
浚川散 方見濕門
大戟散 治水腫腹大如鼓,或遍身皆腫
大戟 白牽牛末 木香(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以豬腰子一對批開摻藥在內燒熟,空心食之如食左腰子左臂塌消右消右如腫不盡于腹繞塗甘遂末飲甘草水少許其腫盡去
按此並出厥陰例藥也。
葶藶丸 治湧水証如溢囊裹裡漿,或遍身腫滿按腹不堅疾行則濯濯有聲,或喘咳不定、
葶藶(炒) 澤瀉 椒目 桑白皮 杏仁(炒) 木豬苓(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二三十丸蔥白湯下不拘時以利為度。
雄黃神金散
雄黃 葶藶(一兩糯米和炒熟去米不用) 澤瀉 椒目(減半) 大戟 巴戟 茯苓 芫花(醋浸一日炒) 甘遂 桑白皮(各一兩)
上為末,空心用井花水調下每一錢加至五錢以利為度,忌鹽醋生冷油膩之物從腳腫加葶藶肚腫加椒目 從陰腫加澤瀉 面腫加桑白皮 從四肢腫加茯苓 從心腫根在肋加雄黃從肢腫根在脾加甘遂 從口腫根在小腸加巴戟 從腰腫根在腎加大戟 從膝腫根在肝加芫花
按此並太陽例藥也,宣明論此類方甚多宜選用之東垣續隨子丸 治肺經有濕通身虛腫 方見濕門。
按此手太陰藥也,出太陽例
三因消腫丸 治水腫喘滿小便不利
滑石 木通 白朮 黑牽牛(炒) 通脫木 茯苓 茯神 半夏 陳皮(各一錢) 木香 瞿麥穗 丁香(各半錢)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燈芯麥門冬湯下按此太陽例藥也,以上諸方,世俗多用之故收入,然行者宜斟量其証輕重深淺寒熱選使,則不致少有差失也。
滲泄之劑
五苓散 方見濕門
按此太陽經表之裡藥也。
宣明葶藶木香散 方見濕門
按此太陽手足二經藥又表裡藥也。
大橘皮湯 治濕熱內甚心腹脹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方見濕門
按此太陽藥又氣分藥也。
澹寮五皮散 治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心腹脹上氣喘急
陳皮 桑白皮 生薑皮 大腹皮 茯苓皮
上 咀,每服半兩水煎服
按此手足太陰藥也,出太陽例
拔萃楮實子丸 治水氣鼓脹潔淨府
白丁香(一兩) 茯苓(二兩) 楮實(一斗五升熬膏)
上為末,用膏子為丸梧子大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脹消為度,後服中治調養藥
按此足太陽少陰藥也。
機要茯苓湯 治泄瀉後通身腫,或 腫,或水氣者 方見泄瀉門
按此足太陽陽明藥也。
燥濕之劑
局方平胃散 治脾經受濕泄而 腫
蒼朮 濃朴 陳皮 甘草(炙)
按此足陽明太陰藥也。
胃苓湯 治脾胃濕勝傷冷泄瀉 腫如水氣者 方見泄瀉門
按此足太陽太陰藥也。
濟生實脾散 治陰水發腫用此先實脾土
濃朴(薑製) 白朮 木瓜 木香 乾薑(炮各一兩) 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 白茯苓 甘草(炙各半兩)
上 咀,每四錢,入薑棗水煎服
按此手足太陽足三陰藥也。
三因複元丹 治脾腎俱虛發為水腫四肢虛浮心腹堅脹小便不通兩目下腫
附子(炮二兩) 木香 茴香(炒) 川椒(炒) 獨活 濃朴 白朮 陳皮 吳茱萸(炒) 桂枝(各一兩) 澤瀉(一兩半) 肉果(煨) 檳榔(各半兩)
上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紫蘇湯下
按此太陽例藥也,然脾為太陰腎為少陰陰氣既虛故不能化而此藥恐不合是理但宜與脾腎受寒濕為病則可故以上諸方從燥濕例庶名實不紊若前雲滲泄者滲為利毛竅泄為利水竅也。
消導之劑
金匱枳朮湯
枳實(半兩) 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楊氏消腫丸 治水氣腹脹頭面四肢陰囊皆腫喘急咳嗽睡臥不安小便赤澀
淡豉(二兩) 巴豆(一兩水半升煮去油) 京三棱(泡) 大戟 杏仁(燒存性各半兩) 五靈脂(一分)
上為末,以生面和杵千百下丸如綠豆大,每五十丸煎桑皮白湯下
東垣中滿分消丸 治水氣熱脹 方見痞脹門
溫白丸 治十種水病 方見積聚門。
按以上諸方並太陽例藥有輕重不同宜隨証選用。
調理之劑
三因當歸散水腫之疾多由腎水不能攝養心火心火遂不能滋養脾土故土製水水氣盈溢氣脈閉塞滲透經絡發為浮腫之疾
木香 赤茯苓 當歸 桂 木通 赤芍 牡丹皮 檳榔 陳皮 白朮
上等分 咀每半兩入紫蘇五葉木瓜一片煎服濟生加味腎氣丸 治腎脾虛損腰重腳腫小便不利
白茯苓(三兩) 附子(半兩) 澤瀉 桂 川牛膝 車前子 山藥 山茱萸 牡丹皮(各一兩) 熟地黃(四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按此二方並出太陽例丹溪曰:治水腫脾胃虛者宜行濕利小水使脾氣得實則自能健運自能升降運動其樞機則水自行非五苓之行水也,切不可下蓋慎之也,然雖無所出之法學人觀此例則思過半矣!
雜方
嚴氏塗臍膏 治水腫小便絕少
地龍 豬苓(去皮) 針砂(各一兩)
上為細末,擂蔥涎調成膏敷臍中約一寸高闊絹帛束之以小便為度,日兩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