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消渴治法

治熱之劑

局方清心蓮子飲

調胃承氣湯 治消中熱在胃而能飲食小便赤黃 方並見熱門

三因真珠丸 治心虛煩悶積熱煩渴口乾舌燥引飲無度小便,或利,或不利

知母(一兩一分) 黃連 苦參 玄參 鐵粉 牡蠣(各一兩) 朱砂(二兩) 麥門冬(去心) 天花粉(各半兩) 金箔 銀箔(二百片)
上為末,煉蜜入生栝蔞汁少許丸如梧子大用金銀箔為衣每二三十丸先用栝蔞根汁下一服次用麥門冬熟水下病退日二服
按此心胃經藥也,以上三方有輕重之殊宜選使。

治燥之劑

東垣當歸潤燥湯 治消渴舌上白乾燥唇乾口乾眼澀黑處見浮雲大便閉澀乾燥結硬喜溫飲陰頭短縮

升麻(一錢半) 柴胡(七分) 甘草(六分半一半生) 細辛(一分) 杏仁(六個) 紅花(少許)小椒(三個) 生地黃(三分) 黃柏 知母 石膏 桃仁 麻仁 防風 荊芥穗 當歸身(各一錢)
上 咀,作一服水煎

清涼飲子 治消中能食而瘦口乾舌乾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羌活 柴胡 炙甘草 知母(酒製) 黃 黃芩(酒製各一錢) 生甘草 漢防己 生地黃(酒製各半錢) 紅花(少許) 桃仁(五個) 杏仁(十個) 升麻(四分) 防風(五分) 石膏 黃柏 草龍膽(製各一錢半) 當歸身(六分)
上 咀,作一服水煎入酒些小此方減黃 黃芩防風草龍膽加麻黃根三分黃連八分名地黃飲子。
按以上脾心肝腎藥也。

清氣之劑

局方人參白虎湯 治高消上焦燥渴不欲多食 方見熱門

東垣蘭香飲子 治渴飲水極甚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石膏(三錢) 知母(酒製一錢) 生甘草 防風(各一錢) 炙甘草 人參 蘭香 連翹 白豆蔻仁 桔梗 升麻(各五分) 半夏(二分)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和勻,成劑捻作薄片子日中晒半干碎如粉每服二錢食後淡生薑湯下。
按以上二方主上中二消之劑肺胃經藥也。

滋陰之劑

丹溪補陰丸 方見補虛門

局方加減八味丸 治腎虛消渴引飲

金匱腎氣丸減附子加五味子
上服如本方法要略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仍用本方

簡易地黃飲子 治消渴咽乾面赤煩躁

人參 生地黃 熟地黃 黃 天門冬 麥門冬(去心) 澤瀉 石斛 枇杷葉(去毛炒) 枳殼(炒) 甘草(炒各等分)
上 咀,每三錢水煎服
按此心腎脾肺藥也,以上三方主下消之劑

朱砂黃連丸 治心虛蘊熱,或因飲酒過多發為消渴

朱砂(一兩) 宣連(三兩) 生地黃(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四五十丸燈芯棗湯送下
按此心脾藥也,上消之劑。

清氣滋陰之劑

局方黃耆六一湯 治男女諸虛不足胸中煩悸時常消渴,或先渴而後發瘡,或病諸瘡而後渴者並 宜服方見前
按此肺腎脾三焦命門之劑也。

東垣生津甘露飲子 治高消大渴飲水無度舌上赤澀上下齒皆麻舌根強硬腫痛食不下腹時脹痛渾身色黃目白睛黃甚則四肢痿弱無力面塵脫色脅下急痛善嚏善怒健忌臀腰背寒兩尻冷甚

石膏(一錢二分) 人參 炙甘草(各一錢) 白葵(半錢) 麥門冬 蘭香 當歸身(各半錢) 桔梗(三錢) 生甘草 山梔 蓽澄茄(各一錢) 藿香(二分) 全蠍(二個) 升麻 知母(酒製各二錢) 黃連 木香 柴胡(各三分) 白芷 白豆蔻 連翹 薑黃(各一錢) 黃柏(酒拌)杏仁(各一錢半)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和勻,攤薄晒乾杵細食後每二錢抄于掌中以舌砥之隨津唾下,或導以白湯少許
按此肺胃心腎藥也,東垣曰:此製之緩也,不惟不成中滿亦不傳下消矣。三消皆可用。

宣明麥門冬飲子 治膈消胸滿煩心津液乾少短氣多為消渴

知母 甘草(炒) 栝蔞 人參 五味子 生地黃 葛根 茯神 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上 咀,每五錢入竹葉十四片煎
按此肺腎脾胃藥也。

雜方

寶鑒麥門冬湯 治消渴日夜飲水不止飲下即溲

麥門冬(去心) 黃連 冬瓜(各二兩)
上 咀,每五錢水煎服如無乾者用新者一枚重三斤去皮穰分作十二片為十二服每服一片日三次

酒蒸黃連丸 治消渴飲水無度至二三升小便五七十次發熱瘦弱口乾食已如飢此名消癉今用味苦無毒除熱正氣消渴濃腸消渴之人脾胃惡濕黃連為對

黃連淨半斤酒一升湯重蒸伏時晒乾用
上末滴水丸梧子大,每五十丸,食前溫水下

仁齋加味錢氏白朮散 治消渴不能食

木香 五味子 柴胡(各三分) 藿香(一錢) 干葛(二錢) 白茯苓 甘草(炙) 白朮 人參 枳殼(炒各半錢)
上 咀,作一服水煎

宣明大黃甘草飲子 治男女一切消渴不能止者

大豆(五升煮三沸去苦水) 大黃(一兩半) 甘草(四兩)
上三味用井水一桶同煮軟盛放冷令病患食豆渴飲汁無時候食盡病不盡再如前服不三次愈矣。

三因石子薺 湯 治強中多因耽嗜色欲及快意飲食,或服丹真氣既脫煩渴引水飲食倍常陰氣常興不交精出故虛熱注於下焦最為難治

薺 石膏(各三兩) 人參 茯神 栝蔞根 磁石( 淬) 知母 干葛 黃芩 甘草(各二兩)
上銼,每水三盞腰子一個去脂膜黑豆一合煮至盞半去腰子大豆入藥四錢煎服

秘方用紫背浮萍搗汁每頓服半盞效

丹溪方

黃連末 天花粉末 生地黃汁 生藕汁
上二物汁為膏入上藥搜和入牛乳佐以薑汁和蜜湯為膏徐徐留於舌上以白湯少許送下
機要方無天花粉有牛乳汁二汁熬膏和末為丸桐子大,每二十丸少呷溫水下日進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