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諸經論消渴脈証所因

內經陰陽別論曰:二陽結謂之消脈要精微論曰癉成為消中。
按東垣曰:二陽者陽明也,手陽明大腸主津病消則目黃口乾是津不足也,足陽明胃主血熱則消榖善飢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結者津液不足結而不潤皆燥熱為病也,此因數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其氣剽悍能助燥熱也。
調逆論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也, 凡治消癉仆系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

岐伯曰:脈實病久可治脈弦小病久不可治後分為三消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飲。

脈經云:緊數相搏則為消渴 脈軟散者當病消渴。

論消渴為三焦受病

病機云: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上消者肺也,多飲水而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治宜流濕以潤其燥消中者胃也,渴而飲食多小便赤黃熱能消榖知其熱在中焦也,宜下之消腎者初發而為膏淋謂淋下如膏油之狀至病成面色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濁而有脂液治法宜養血以整肅分其清濁而自愈也。

論消中三証之異

陳無擇云:消渴屬心故煩心致心火散浸渴而引飲諸脈軟散皆氣實血虛也,消中屬脾癉熱減則為消中消中複有三有因寒中陰勝陽鬱久必為熱中經云脈洪大陰不足陽有餘則為熱中多食數溺為消中陰狂興盛不交精泄則為強中至病強中不亦危矣。消腎屬腎盛壯之時不謹而縱欲房勞年長腎衰多服金石真氣既喪口乾精溢自泄不飲而利經云腎實則消不渴而小便自利名曰腎消亦曰內消。

論三消之疾燥熱勝陰

河間曰三消之疾本濕寒之陰氣極衰燥熱之陽氣太甚皆因乎,飲食服餌失節腸胃乾涸而氣液不得宣平,或耗亂精神過違其度,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虛陽氣悍而燥熱鬱甚,或因久嗜鹹物恣食炙爆飲食過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積久實熱結於下焦虛熱血氣不能製濕熱燥甚於腎故渴而引飲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飲食多而不甚渴小便數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此三消者其燥熱同也,夫經中有言心肺氣厥而渴者有言肝痺而渴者有言脾熱而渴者有言腎熱而渴者有言胃與大腸結熱而渴者有言脾痺而渴者有言小腸痺熱而渴者有因病瘧而渴者有因肥甘美食而渴者有因醉飽入房而渴者有因遠行勞倦遇大熱而渴者有因傷害胃干而渴者有因病風而渴者雖五臟之部分不同而病之所遇各異其為燥熱亡液一也。
謹按先生三消之論始言天地六氣五味以配養人身六位五臟而究乎,萬物之源終引內經論渴諸証以辨乎,世方熱藥之誤比物立象反覆詳明非深達陰陽造化之機者孰能如是哉夫治此疾者補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濟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澀則病日已矣。豈不以滋潤之劑養陰以製燥滋水而充液哉何故世論消渴者多不知其意謂因下部腎水虛不能製其上焦心火使上實熱而多煩渴下虛冷而小便若更服寒藥則元氣轉虛而下部腎水轉衰則上焦心火尤難治也,但以暖藥補養元氣若下部腎水得實而勝退上焦心火則自然渴止小便如常而病愈也吁!若此未明陰陽虛實之道也,夫腎水屬陰而本寒虛則為熱心火屬陽而本熱虛則為寒若腎水陰虛則心火陽實是謂陽實陰虛而上下俱熱矣。以彼之言但見消渴數溲妄言為下部寒爾豈知腸胃燥熱怫鬱使之然也,且夫寒物屬陰能養水而瀉心熱物屬陽能養火而耗水令腎水既不勝心火則上下俱熱奈何以熱藥養腎水欲令勝心火豈不暗哉彼不謂水氣,實者必能製火,不能製火故陽實陰虛而熱燥其液小便淋而常少陰實陽虛不能製水小便利而常多此又不知消渴小便多者蓋燥熱太甚而三焦腸胃之腠理怫鬱結滯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滲泄浸潤於外以養乎,百體故腸胃之外燥熱大甚雖多飲水入於腸胃之內終不能浸潤於外故渴不止而小便多水液既不能滲泄浸潤於外則陰燥竭而無以自養故久而多變于聾盲瘡瘍痤痱之類而危殆其為燥熱傷陰也,明矣。

論治消渴大法

東垣曰:膈消者以白虎加人參湯 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數叔和雲口乾飲水多食飢虛癉成消中者調胃承氣三黃丸 治之下消者煩躁引飲耳葉焦乾小便如膏叔和雲焦煩水易虧此腎消也,六味地黃丸 治之總錄所謂末敷能食者必發腦疽背瘡不能食者必敷中滿鼓脹皆謂不治之証。 潔古老人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參湯,不能食而渴者,錢氏方白朮散倍加葛根治之,上中既平不複敷下消矣。前人用藥厥有旨哉,或曰末敷瘡疽者何也,此火邪勝也,其瘡痛甚而不潰,或赤水者是也,經云有形而不痛陽之類也,急攻其陽無攻其陰治在下焦元氣得強者生失強者死末敷中滿者何也,以寒治熱雖方士不能廢其繩墨而更其道也,然臟腑有遠近心肺位近宜製小其服腎肝位遠宜製大其服皆適其至所為故如過與不及皆誅罰無過之地也,如高消中消製之太急速過病所久而成中滿之病正謂上熱未除中寒複生者也,非藥之罪失其緩急之製也,處方之治宜加意焉。
按以上所論三消傳變可謂發病機之旨比與陳氏三因論消中複有三証皆病敷所異大抵末敷發瘡疽者。為敷外發脹滿強中為敷內亢極之甚也,但三因所出治強中一方然未見其肯綮今姑存之以備其旨且傳脹滿,皆不治之証況強中乎。

消渴治法

治熱之劑

局方清心蓮子飲

調胃承氣湯 治消中熱在胃而能飲食小便赤黃 方並見熱門

三因真珠丸 治心虛煩悶積熱煩渴口乾舌燥引飲無度小便,或利,或不利

知母(一兩一分) 黃連 苦參 玄參 鐵粉 牡蠣(各一兩) 朱砂(二兩) 麥門冬(去心) 天花粉(各半兩) 金箔 銀箔(二百片)
上為末,煉蜜入生栝蔞汁少許丸如梧子大用金銀箔為衣每二三十丸先用栝蔞根汁下一服次用麥門冬熟水下病退日二服
按此心胃經藥也,以上三方有輕重之殊宜選使。

治燥之劑

東垣當歸潤燥湯 治消渴舌上白乾燥唇乾口乾眼澀黑處見浮雲大便閉澀乾燥結硬喜溫飲陰頭短縮

升麻(一錢半) 柴胡(七分) 甘草(六分半一半生) 細辛(一分) 杏仁(六個) 紅花(少許)小椒(三個) 生地黃(三分) 黃柏 知母 石膏 桃仁 麻仁 防風 荊芥穗 當歸身(各一錢)
上 咀,作一服水煎

清涼飲子 治消中能食而瘦口乾舌乾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羌活 柴胡 炙甘草 知母(酒製) 黃 黃芩(酒製各一錢) 生甘草 漢防己 生地黃(酒製各半錢) 紅花(少許) 桃仁(五個) 杏仁(十個) 升麻(四分) 防風(五分) 石膏 黃柏 草龍膽(製各一錢半) 當歸身(六分)
上 咀,作一服水煎入酒些小此方減黃 黃芩防風草龍膽加麻黃根三分黃連八分名地黃飲子。
按以上脾心肝腎藥也。

清氣之劑

局方人參白虎湯 治高消上焦燥渴不欲多食 方見熱門

東垣蘭香飲子 治渴飲水極甚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石膏(三錢) 知母(酒製一錢) 生甘草 防風(各一錢) 炙甘草 人參 蘭香 連翹 白豆蔻仁 桔梗 升麻(各五分) 半夏(二分)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和勻,成劑捻作薄片子日中晒半干碎如粉每服二錢食後淡生薑湯下。
按以上二方主上中二消之劑肺胃經藥也。

滋陰之劑

丹溪補陰丸 方見補虛門

局方加減八味丸 治腎虛消渴引飲

金匱腎氣丸減附子加五味子
上服如本方法要略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仍用本方

簡易地黃飲子 治消渴咽乾面赤煩躁

人參 生地黃 熟地黃 黃 天門冬 麥門冬(去心) 澤瀉 石斛 枇杷葉(去毛炒) 枳殼(炒) 甘草(炒各等分)
上 咀,每三錢水煎服
按此心腎脾肺藥也,以上三方主下消之劑

朱砂黃連丸 治心虛蘊熱,或因飲酒過多發為消渴

朱砂(一兩) 宣連(三兩) 生地黃(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四五十丸燈芯棗湯送下
按此心脾藥也,上消之劑。

清氣滋陰之劑

局方黃耆六一湯 治男女諸虛不足胸中煩悸時常消渴,或先渴而後發瘡,或病諸瘡而後渴者並 宜服方見前
按此肺腎脾三焦命門之劑也。

東垣生津甘露飲子 治高消大渴飲水無度舌上赤澀上下齒皆麻舌根強硬腫痛食不下腹時脹痛渾身色黃目白睛黃甚則四肢痿弱無力面塵脫色脅下急痛善嚏善怒健忌臀腰背寒兩尻冷甚

石膏(一錢二分) 人參 炙甘草(各一錢) 白葵(半錢) 麥門冬 蘭香 當歸身(各半錢) 桔梗(三錢) 生甘草 山梔 蓽澄茄(各一錢) 藿香(二分) 全蠍(二個) 升麻 知母(酒製各二錢) 黃連 木香 柴胡(各三分) 白芷 白豆蔻 連翹 薑黃(各一錢) 黃柏(酒拌)杏仁(各一錢半)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和勻,攤薄晒乾杵細食後每二錢抄于掌中以舌砥之隨津唾下,或導以白湯少許
按此肺胃心腎藥也,東垣曰:此製之緩也,不惟不成中滿亦不傳下消矣。三消皆可用。

宣明麥門冬飲子 治膈消胸滿煩心津液乾少短氣多為消渴

知母 甘草(炒) 栝蔞 人參 五味子 生地黃 葛根 茯神 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上 咀,每五錢入竹葉十四片煎
按此肺腎脾胃藥也。

雜方

寶鑒麥門冬湯 治消渴日夜飲水不止飲下即溲

麥門冬(去心) 黃連 冬瓜(各二兩)
上 咀,每五錢水煎服如無乾者用新者一枚重三斤去皮穰分作十二片為十二服每服一片日三次

酒蒸黃連丸 治消渴飲水無度至二三升小便五七十次發熱瘦弱口乾食已如飢此名消癉今用味苦無毒除熱正氣消渴濃腸消渴之人脾胃惡濕黃連為對

黃連淨半斤酒一升湯重蒸伏時晒乾用
上末滴水丸梧子大,每五十丸,食前溫水下

仁齋加味錢氏白朮散 治消渴不能食

木香 五味子 柴胡(各三分) 藿香(一錢) 干葛(二錢) 白茯苓 甘草(炙) 白朮 人參 枳殼(炒各半錢)
上 咀,作一服水煎

宣明大黃甘草飲子 治男女一切消渴不能止者

大豆(五升煮三沸去苦水) 大黃(一兩半) 甘草(四兩)
上三味用井水一桶同煮軟盛放冷令病患食豆渴飲汁無時候食盡病不盡再如前服不三次愈矣。

三因石子薺 湯 治強中多因耽嗜色欲及快意飲食,或服丹真氣既脫煩渴引水飲食倍常陰氣常興不交精出故虛熱注於下焦最為難治

薺 石膏(各三兩) 人參 茯神 栝蔞根 磁石( 淬) 知母 干葛 黃芩 甘草(各二兩)
上銼,每水三盞腰子一個去脂膜黑豆一合煮至盞半去腰子大豆入藥四錢煎服

秘方用紫背浮萍搗汁每頓服半盞效

丹溪方

黃連末 天花粉末 生地黃汁 生藕汁
上二物汁為膏入上藥搜和入牛乳佐以薑汁和蜜湯為膏徐徐留於舌上以白湯少許送下
機要方無天花粉有牛乳汁二汁熬膏和末為丸桐子大,每二十丸少呷溫水下日進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