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損治法
調理之劑
金匱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治諸脈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人夢交
桂枝 白芍 生薑(各三錢) 甘草(一錢) 大棗(一枚) 龍骨 牡蠣(各三錢)
上 咀,水煎,食前服
小建中湯 治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
桂枝 甘草(炙各三錢) 大棗(二枚) 白芍 生薑(二錢) 阿膠(炒一合)
上 咀,水煎
黃耆建中湯 治虛勞裡急諸不足
前方加黃 (二錢)
炙甘草湯 治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二錢炙) 桂枝 生薑(各一錢半) 麥門冬(一合) 麻子仁(一合) 人參 阿膠(各一錢) 大棗(二枚) 生地黃(三錢)
上 咀,水煎入酒些小日作三四料服
局方人參養榮湯
方見熱門
按以上諸方並太陽例藥也。
十味人參散
人參黃耆散
東垣補中益氣湯 方並見熱門
益胃升陽湯血脫益氣古聖人之法也,先補胃氣以助生發之氣故曰陽生陰長諸甘藥為之先務,舉世皆以為補氣殊不知甘能生血此陽生陰長之理故先理胃氣人之身內榖為寶
前方加炒曲(一錢半) 生黃芩(瀉盛暑之伏庚金肺逆每服少許秋涼去之)
上 咀,水煎。
按以上諸方並少陽例藥也,東垣云表虛用桂枝黃 裡虛用人參芍藥以上方有兼用者治表裡俱虛也,然觀其法有辛溫甘溫甘寒主治之別苦寒酸苦之佐升降奇耦之意皆異者蓋虛中有兼寒兼熱,或氣虛血虛陰陽氣血俱不足,或陰虛陽虛虛脫與夫胃氣下陷精神不足等因不同故也。用者當細分之補氣之劑
嚴氏 附湯 治氣虛陽弱虛汗不止肢體倦怠
黃耆 (蜜炙) 附子(炮等分)
上咀,每四錢加生薑煎
參附湯 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
人參(半兩) 附子(炮去皮臍一兩)
上咀,分作三服加生薑煎
按此二方少陰例藥也。
四君子湯 治肺損皮聚而毛落宜此益氣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炙)
上 咀,水煎服
濟生茯神湯 治脈虛極,或咳則心痛喉仲介,或腫
茯神 人參 遠志 通草 麥門冬 黃 桔梗 甘草(等分)
上 咀,每半兩,入薑煎
瑞竹堂補氣湯 治氣虛脈浮而軟怔忡無力自汗
黃耆 (三兩蜜水拌炒) 人參 甘草(炙各半兩) 麥門冬(去心) 桔梗(炒各一兩)
上 咀,每四錢水煎,入薑三片三因方名潤神散
按此三方手太陰少陰藥也。
補血之劑
四物湯滋榮血不足 方見婦人門
當歸補血湯 方見熱門
按此二方滋榮氣藥也。
丹溪大補丸 降陰火補腎水
黃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兩) 熟地黃(酒蒸) 敗龜板(酥炙黃為末各六兩)
上為末,豬脊髓和煉蜜丸如桐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補陰丸
黃柏(半斤鹽酒炒) 知母(酒浸炒) 熟地黃(各三兩) 敗龜板(四兩酒浸炙) 白芍(炒) 陳皮 牛膝(各二兩) 鎖陽 當歸(各一兩半) 虎骨(一兩酒浸酥炙)
上為末,酒煮羊肉丸如桐子大,每五六十丸鹽湯下冬加乾薑半兩
按此二方滋陽之藥也。
補氣血之劑
局方十全大補湯 治心肺損及胃損飲食不為肌膚 方見熱門
十四味建中湯 治榮衛失調血氣不足勞損形體瘦弱短氣嗜臥
當歸 白芍 白朮 麥門冬 黃 甘草(炙) 蓯蓉 人參 川芎 官桂 半夏 熟地黃茯苓(各半錢) 附子(三分)
上 咀,作一服,入薑棗煎,食前服
按此並手足三陰藥也。
養氣丹 治諸虛百損真陽不固上實下虛氣不升降一切體弱氣虛之人
禹余糧石 紫石英 赤石脂 代赭石 磁石 以上各 法見局方
附子(二兩) 肉蓯蓉(一兩半) 當歸 茴香 破故紙 木香 肉桂 巴戟 肉豆蔻 丁香 山藥 鹿茸 白茯苓 沉香 遠志(並製) 乳香 五靈脂 沒藥 朱砂 陽起石( ) 鐘乳粉(並別研各一兩)
上同碾為細末,糯米粉糊為丸
按此固滑脫鎮虛逆複陽助陰藥也,出太陽例古方類此者甚多姑存此一法如真氣結薄氣不升降陰寒濕勝胃冷肝虛者非此藥不可蓋宜重劑劫之是也,然有陰陽兩虛濕熱自甚元氣下陷津液涸竭氣血無所滋養濁陰下溜虛火上乘惟宜調之補之以輕清之劑者此方安能盡其變乎,用者自宜詳審
金匱腎氣丸 治形體瘦弱無力多困腎氣久虛久新憔悴寢汗發熱五臟齊損瘦弱下血
乾山藥 山茱萸肉(各四兩) 澤瀉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三兩) 熟地黃(八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五六十丸,空心溫水下拔萃三才封髓丹降心火益腎水
天門冬 熟地黃 人參(各半兩) 黃柏(炒三兩) 砂仁(一兩半) 甘草(七錢半炙一方無)
上為細末,水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用蓯蓉半兩切作片子酒一大盞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滓,空心送丸下 除前三味五臟治要作鳳髓丹
按此二方足少陰手太陰藥也。
機要八物湯 治心肺虛損皮聚而毛落血脈虛損婦人月水愆期宜益氣和血
四君子合四物湯
按此手足太陰少陰藥也。
補虛損壯筋骨之劑
金匱崔氏八味丸 治腎虛氣乏下元冷憊腹臍疼痛夜多旋溺腳膝緩弱肢體倦怠面皮痿黃,或黧黑及虛勞不足渴欲飲水腰重疼痛小腹急痛小便不利並宜服之。
前腎氣丸加桂心(一兩) 附子(炮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五七十丸溫酒送下鹽湯亦得,空心,食前婦人淡醋湯下
局方西川石刻安腎丸 治真氣虛憊腳膝弱緩夜夢遺積小便滑數而清
青鹽(四兩) 鹿茸(炙) 柏子仁(淨) 石斛 附子 川烏(炮) 巴戟(去心) 肉桂 菟絲子 蓯蓉 韭子 葫蘆巴 杜仲 破故紙(炒) 石棗 遠志 赤石脂 茯苓 茯神 茴香(炒各一兩) 蒼朮 川楝 川椒 山藥(各四兩)
上為末,山藥酒糊丸如梧子大,每七八十丸,空心鹽湯下
無比山藥丸 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肌體消瘦膚燥脈弱
赤石脂 茯神(各一兩) 山藥(三兩) 蓯蓉(四兩酒浸) 巴戟 牛膝(酒浸) 澤瀉 山茱萸肉(各一兩) 五味子(二兩) 杜仲 菟絲子 熟地黃(各三兩)
上石臼內杵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四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楊氏還少丹大補真氣虛損肌體瘦弱
肉蓯蓉 遠志 茴香 巴戟 山藥 枸杞子 熟地黃 石菖蒲 山茱萸 牛膝 杜仲 楮實子 五味子 白茯苓
上石臼內搗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機要牛膝丸 治腎肝損骨痿不能起於床宜益精筋緩不能自收持宜緩中此丸主之
牛膝(酒浸) 萆薢杜仲(炒) 蓯蓉(酒浸) 菟絲子 防風 葫蘆巴(炒) 桂(減半) 補骨脂 沙苑蒺藜
上等分為細末,酒煮豬腰子為丸每五七十丸,空心溫酒下
按此用防風以升發肝氣非補肝也。
地黃丸 治陽盛陰虛肝腎不足房室虛損形瘦無力面多青黃而無常色宜此養榮血腎氣
蒼朮(泔浸) 熟地黃(各一斤) 乾薑(春七錢夏半兩秋七錢冬一兩)
上石臼杵為末蒸棗肉為丸桐子大,每五七十丸至百丸諸飲下若加五味子為腎氣丸述類像形
神品藥也。
按以上諸方少陰例藥也,蓋謂腎為真水有補無瀉故古人立腎氣丸法後世俗因之以補陽然陽虛者亦有之但不可例為常補爾。
謹按虛損之証其源雖多莫不因胃氣元氣不足致氣虛血虛陰陽俱虛,或房勞精竭榮衛弱而腑臟氣痿不能輸養為疲極甚者變為勞瘵之疾但世俗處治昧此病機源委例用香燥,或金石之劑往往誤人惟有宋錢仲陽建五臟虛方迥出前人之論我丹溪先生發揮局方之失示用補端緒言東垣所謂飲食勞倦內傷元氣則胃脘之陽不能升舉並心肺之氣陷入於中焦而用補中益氣治之此實前人之所無也,然天不足于西北地不滿於東南天陽而地陰西北之人陽氣易降東南之人陰氣易升苟不知此而徒取其法則於氣之降者固可以獲效而於氣之升者亦從而用之吾恐反增其病矣。意此不可恃為通行之法雲人之虛者多是陰不足邵子謂天地自相依附天依形地附氣其形也,有涯其氣也,無涯人之形質有涯者也,天癸絕後則形衰矣。苟不益陰以內守則陽亦無得以發揚為健運之能是天失所依也,而為飄散飛蕩如喪家之狗耳陽既飄散則地愈失所附也,形氣不相依附則死矣。人其補養殘衰傷朽之質又何雲哉斯論虛衰與東垣製法雖証不同實本乎,內經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之旨,蓋謂人之壽夭比之經論南北二方亦自微甚不等升陽之例當為活法滋陰之劑義亦是焉必求的在之虛合病機而行其法如此與世俗不明造化之理概用溫補者天地懸隔故於諸書補劑而不詳錄,學人審是則思過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