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悸怔忡

驚者,心卒動而不寧也。悸者,心跳動而怕驚也。怔忡,亦心動而不寧也。

〔丹〕怔忡,大概屬血虛與痰。有慮便動者屬虛,時作時止者,痰因火動。瘦人多是血虛,肥人多是痰飲,真覺心跳者是血少,宜四物、安神之類。

治勞役心跳大虛症。

朱砂(一錢) 歸身 白芍 側柏 川芎(各五錢) 陳皮 甘草 黃連(各三錢)上用豬心血為丸。

〔垣〕六脈俱大,按之空虛,必面赤善驚上熱,乃手少陰心之脈也。此氣盛多而亡血,以甘寒鎮墜之劑瀉火與氣,以墜氣浮,以甘辛溫微苦峻補其血,熟地黃、生地黃、柴胡、升麻、白芍藥、牡丹皮、川芎、黃耆之類以補之,以防血溢上竭。(甘寒鎮墜之劑,謂丹砂之類。)
〔杜〕林學士本南人,歷內地為官,有一子甚端嚴而聰敏,父母愛之,居常喜食海蛤,飲食之頃,未嘗不設,至十八年,忽面色頓青,形體瘦削,夜多驚悸。皆謂勞瘵之疾,百療不瘳。遂召杜脈之,杜曰︰非病。何以知之?蓋雖瘦削面青,精神不減。問學院子,秀才好食甚物?曰︰多食南海中味。杜曰︰但多服生津液藥,病當自愈。如是經兩月,面色漸有紅潤意,夜亦無驚悸。林學士延杜而問曰︰醫師之驗,久聞世名,願聞此病所以?杜曰︰王冰《素問》曰,鹽發渴,乃勝血之証。海味皆鹹物,既多食海味,使心血漸衰,則夜驚悸。今既去鹹,用生津液之藥,人且少壯,血液易生,面色漸有紅潤,此疾去乃安矣。眾醫以為勞瘵,非其治也。

〔仲〕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飲水多必心下悸。)
〔無〕五飲停蓄,閉於中脘,最使人驚悸,屬飲家。

溫膽湯 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夢寐不祥,遂致心驚膽懾,氣鬱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症。或短氣悸乏,或複自汗。(膽虛不能致脾,則脾之水飲作矣。)半夏(湯洗) 竹茹 枳實(炒,各二兩) 橘皮(二兩,去白) 甘草(炙,一兩) 白茯苓(一兩五錢)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薑五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渣,食前服。

〔仲〕心下悸者,半夏麻黃丸 主之。

半夏 麻黃(等分)上二味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日三服。

茯苓甘草湯(方見傷寒悸。)
〔《素》〕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金匱真言論)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全文見診病傳變。)一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者,名曰風厥。(全文見診。)三陽一陰,太陽脈勝,一陰不得止,內亂五臟,外為驚駭。(陰陽類論)
〔《本》〕珍真丸獨活丸 並治臥驚悸多魘。(二方並見不得臥。經云︰臥則血歸於肝。今血不靜臥不歸肝,故驚悸於臥也。)
〔東〕羌活勝濕湯 治臥而多驚悸多魘溲者,邪在少陽厥陰也,加柴胡五分。如淋,加澤瀉五分。此下焦風寒,二經合病也。經曰︰腎肝之病同一治,為俱在下焦,非風藥行經不可也。(羌活勝濕湯方見腰痛。)諸病疼酸驚駭,皆屬於火。(全文見診。)
〔丹〕病自驚而得者,則神出其舍。舍空得液,則成痰也。血氣入舍,則痰拒,其神不得歸焉。(控涎丹加辰砂、遠志。)
〔無〕驚悸,因事有所大驚而成者,名曰心驚膽寒,病在心膽經,其脈大動(動脈如豆,厥厥動搖無頭尾者也。)東垣朱砂安神丸(方見煩躁門。東垣云︰外物驚宜鎮,平以黃連安神丸是也。)
〔無〕鎮心丹 治驚悸。

辰砂(用黃松節酒浸) 龍齒(用遠志苗醋煮)上只取辰砂、龍齒各等分為末。豬心血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以麥門冬葉、綠豆、燈心、白蜜,水煎,豆熟為度,臨臥咽下。小兒磨化半丸,量歲數與之。

〔世〕密陀僧散 治驚氣入心絡不能語者。昔有為野狼及大蛇所驚,皆以此而安。

用密陀僧研極細末,茶調一錢匕,一服即愈。

〔無〕寒水石散 治因驚心氣不行,郁而生涎,結為飲,遂為大疾,忪悸隕KT,不自勝持。少遇驚則發,尤宜服之。

寒水石( ) 滑石(水飛,各一錢) 生甘草(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則新汲水下,怯寒則薑棗湯下,加龍膽少許尤佳。

〔子和〕衛德新之妻,旅宿樓上,夜值盜劫人燒舍,驚墜床下。自後每聞有響,則驚倒不知人,家人輩躡足而行,莫敢冒觸有聲。諸醫作心病治之,人參、珍珠及定志丸,皆無效。戴人見而斷之曰︰驚者為陽,從外入也;恐者為陰,從內出也,驚者為自不知也,恐者為自知也。足少陽膽經,屬肝木,膽者敢也,驚怕則膽傷矣。乃命侍女執其兩手,按於高椅上坐,當面前下置一小幾。戴人曰︰娘子當視此。一木猛擊之,其婦人大驚。

戴曰︰我以木擊幾,何必驚乎?伺少停,擊之驚少緩。又斯須,連擊三五次,又以杖擊門,又暗遣人擊背後之窗。徐徐驚定,而嘆曰︰是何治法?戴人曰︰《內經》云,驚者平之,平者常也,常見必無驚。是夜使人擊其門窗,自昏暮達曙,熟臥不聞。夫驚者,神上越也,從下擊幾,使之下視,所以收神也。一二日雖聞雷,亦不驚。

德新素不喜戴人,至是終身敬服。

〔仲〕炙甘草湯 治脈結代而悸。(方見傷寒。)
〔丹〕驚悸,定志丸加琥珀、鬱金。

〔無〕定志丸 治心氣不足,驚悸恐怯。

菖蒲(炒) 遠志(去心) 茯苓(各二兩) 人參(一兩) 辰砂(為衣)
上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一方去茯神,名開心散,服二錢匕,不時。

〔《本》〕安神鎮心,治驚悸,消風痰,辰砂遠志丸

石菖蒲 遠志 人參 茯神 川芎 山藥 鐵粉 麥門冬 天麻 半夏 南星 白茯苓(生,各一兩)細辛 辰砂(各半兩)
上為細末,生薑五兩,取汁入水煮糊丸,如綠豆大,另以朱砂為衣。每服二十五丸,夜臥服生薑湯下,小兒減服。

茯苓丸 石菖蒲 辰砂 人參 遠志 茯苓 真鐵粉 茯神 南星(牛膽製) 半夏曲(等分)
上為細末,生薑四兩,取汁和水煮,糊丸,如桐子大,別用細末為衣,干之。每服十粒,加至二十粒,夜臥生薑湯下。

上二方療驚良驗。

胃足陽明之脈是動則病。聞木音則惕然而驚,欲動。

〔《素》〕陽明所謂甚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陰氣相搏,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

(脈解篇)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音而驚何也?岐伯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陽明脈解篇)痰飲驚悸屬脾土。(見前痰飲條。)運氣驚悸有三︰一曰肝木不及,金來乘之。經曰︰木不及曰委和,委和之紀,其發驚駭。又云︰陽明之複,則入肝,驚駭筋攣是也。

二曰火邪助心。經云︰少陽所至為驚惑。又云︰少陽所至為驚躁。又云︰少陽之勝善驚是也。

三曰寒邪傷心。經云︰歲水太過,寒氣流行,病煩心躁悸是也。

按經云︰陽氣者,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陷脈為,留連肉腠,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者,是痿瘡所為之驚駭也。蓋俞則 瘡之俞竅,其痛,氣留連肉腠之間,恐人觸著而痛,故化惕惕然之心內薄而傳為善畏驚駭之疾也。

〔《撮》〕心爍爍跳動,少沖瀉之,灸立效。

〔《甲》〕驚,善悲不樂如墮墜,汗不出,面塵黑,病飢不欲食,照海主之。

膽寒怯寒厥,手臂痛,善驚妄言,面赤泣出,液門主之。善驚悲不樂,厥脛足下熱,面盡熱,嗌乾渴,行間主之。

〔《素》〕肝脈騖暴,有所驚駭。(大奇論 王注云︰騖謂馳騖,言迅急也。)二陽急為驚。(同上)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名曰肺痺寒熱。(全文見積塊,下同)陽明澀則病積而善驚。

〔仲〕寸口脈動而弱,動即為驚,弱即為悸。

〔《脈》〕驚主病者,其脈止而複來,其人目睛不轉,不能呼氣。

〔仲〕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病皆從驚發得之。

產驚悸

〔《大》〕七寶散 產後服之,安神壓驚。

辰砂(研) 桂心 當歸 川芎 人參 白茯苓 羚羊角(燒存性,各二錢) 乾薑(一錢,炮)
上為末,每服一錢,用羌活豆淋酒調下。如不飲酒,漬米水飲調下。如心煩熱悶,以麥門冬去心煎湯調下,減薑、桂。如心下煩悶而痛,用童便酒調下。如腹痛加當歸。如心悶加羚羊角。如心虛氣怯加桂心。不下食或惡心,加人參。虛顫加茯苓。

〔海〕大效牡丹皮散 治血藏虛風,及頭目不利,不思飲食,手足煩熱,肢節拘急疼痛,胸膈不利,大腸不調,陰陽相干,心驚怯悸,或時旋運。

牡丹皮 川芎 枳殼(麩炒,各一兩) 陳皮 玄胡索 甘草 羌活 半夏(湯洗,各半兩) 木香(三分)訶子肉(三分) 芍藥(三分) 三棱(炒,半兩) 乾薑(五錢,炮) 當歸(一兩半) 白朮(炒,三錢)桂心(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煎五七沸,食前溫服。益血海,退血風勞攻注,消寒痰,實脾胃,理血氣攻刺,及氣虛惡寒潮熱証至妙。

〔《大》〕治產後中風,心忪悸,志氣不定恍惚,語言錯亂。

人參(六分) 羚羊角(屑) 麥門冬 茯神(各八分) 茯苓 白蘚皮 甘草(各四兩) 石膏(二分)淡竹瀝(兩大合)
上 咀,用水二升,煎至七合,下竹瀝,分三服。

心動

,因痰動也。心 動者,謂不怕驚而心自動也。驚恐亦曰心中 恐,謂怕驚而心亦動也。

其 自動之病,屬二經。一屬心主手厥陰病。經云︰心主手厥陰之脈是動,則病心中 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是刺灸之法也。又曰︰太陽司天,寒淫所勝,病心 大動,胸脅胃脘不安,治以甘熱。是運氣之寒傷心主也。其二屬少陽病。經云︰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噫,其傳為心掣是也。

(掣,尺製反,曳也。)

怒在陰陽,為陰閉遏其陽,而陽不得伸也。經云︰陰出之陽則怒。又云︰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冤善怒。東垣云︰多怒者,風熱陷下於地是也。怒在臟腑所屬經,在臟為肝,在志為怒。又云︰肝藏血,血有餘則怒。又云︰膽為怒是也。

〔丹〕治怒方 香附末(六兩) 甘草末(一兩)上和勻,白湯調服五錢。

運氣 怒皆屬木太過。經云︰木太過曰發生。發生之紀,其病怒。又云︰歲木太過,風氣流行,甚則善怒。

又云︰歲土不及,風反大行,民病善怒是也。怒在禁忌,多生厥逆。經云︰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又云︰暴怒傷陽。又云︰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餐泄是也。

善太息

運氣 善太息皆屬燥邪傷膽。經云︰陽明在泉,燥淫所勝,病善太息。又云︰陽明之勝,太息嘔苦。又云︰少陰司天,地乃燥,淒愴數至,脅痛善太息是也。

《內經》灸刺善太息,皆取心膽二經。經云︰黃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思憂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出之,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也。又曰︰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視足少陽脈之陷下者灸之。又云︰膽足少陽之脈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視盛虛實寒熱,陷下取之是也。

〔《甲》〕色蒼蒼然,太息如將死狀,振寒,溲白便難,中封主之。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商丘主之。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公孫及井 。實則腸中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飲多不嗜臥;虛則腹脹,腸中氣大滿,熱痛,不嗜食,霍亂,公孫主之。

目疾門

經云︰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故陰陽合傳而精明,此則眼具陰陽也。(全文見視歧亂見。)又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氣血之精,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此則眼具五臟六腑也。(全文見視歧亂見。)後世以內外皆屬心,上下兩瞼屬脾,白眼屬肺,黑眼屬肝,瞳子屬腎,謂之五輪,蓋本諸此也。又有八廓之說,無義無據,今不得刪入焉。

臟腑主目有二︰一曰肝。經云︰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又云︰入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又云︰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也。二曰心。經云︰心合脈,諸脈者,皆屬於目是也。至東垣又推之而及於脾,如下文所云。

〔東垣〕五臟生成篇云︰諸脈者,皆屬於目,目得血而能視。《針經‧九卷》大惑論云︰心事煩冗,飲食失節,勞役過度,故脾胃虛弱,心火太盛,則百脈沸騰,血脈逆行,邪害孔竅,天明則日月不明也。夫五臟六腑之精氣,皆稟受於脾土,而上貫於目。脾者諸陰之首也,目者血氣之宗也。故脾虛則五臟之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明於目矣。心者君火也,主人之神,宜靜而安,相火代行其令,相火者胞絡也,主百脈皆榮於目。既勞役運動,勢乃妄行。及因邪氣所並,而損其血脈,故諸病生焉。凡醫者不理脾胃,及養血安神,治標不治本,不明正理也。

陽主散,陽虛則眼楞急,而為倒睫拳毛。陰主斂,陰虛不斂,則瞳子散大,而為目昏眼花。

〔《靈》〕目 外決於面者為銳,在內近鼻者為內,上為外,下為內 。(癲狂篇)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太陽病宜溫之散之,陽明病宜下之寒之,少陽病宜和之也。

(論疾診尺篇)
〔《保》〕論云︰眼之為病,在腑則為表,當除風散熱。在臟則為裡,當養血安神。暴發者,為表而易療。

久病者,為裡而難治。除風散熱者,瀉青丸主之。養血安神者,定志丸主之。婦人,熟地黃丸主之。或有肥體氣盛,風熱上行,目昏澀,槐子散主之。此由胸中濁氣上行也,重則為痰厥,亦能損目,常使胸中氣清,自無此病也。又有因目疾服涼藥多則損氣者,久之眼漸昏弱,乍明乍暗,不能視物,此則失血之驗也。熟乾地黃丸、消氣定志丸,相須而養之。或有視物不明,見黑花者,此之謂腎氣弱也,宜補腎水,駐景丸是也。或有暴失明者,謂眼居諸陽交之會也,而陰反閉之,此風邪內滿,當有不測之病也。

目赤腫痛

目疼有二︰一謂目 白眼痛,一謂目珠黑眼疼。蓋目 白眼疼屬陽,故晝則疼甚,點苦寒藥則效,經所謂白眼赤脈法於陽故也。目珠黑眼疼屬陰,故夜則疼甚,點苦寒則反劇,經所謂瞳子黑眼法於陰故也。

〔《簡》〕補肝散 治肝虛目睛疼,冷淚不止,筋脈痛,及羞明怕日。

夏枯草五錢,香附子一兩,共為末,每服一錢,臘茶調下,無時候服。

上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則疼甚者,神效。或用苦寒眼藥點上,反疼甚者,亦神效。蓋目珠者,連目本,目本又名目系,屬厥陰之經也。夜甚,及用苦寒點之反甚者,夜與寒亦陰故也。丹溪云︰夏枯草有補養厥陰血脈之功,其草三四月開花,遇夏至陰生則枯,蓋稟純陽之氣也,故治厥陰目疼如神者,以陽治陰也。

予周師目珠疼,及連眉棱骨痛,並頭半邊腫痛,遇夜則作,用黃連膏子點上,則反大疼,諸藥不效。灸厥陰、少陽則疼隨止,半月又發。又灸又止者月餘,遂以夏枯草二兩,香附二兩,甘草四錢,同為細末,每服一錢五分,用茶清調服下咽,則疼減大半,至四五日良愈。又一男子,年六十歲,亦目珠連眉棱骨疼,夜甚,用苦寒劑點亦甚,與前証皆同,但有白翳二點,在黑目及外 為翳,藥皆不效,亦以此藥間東垣選奇湯,又加四物黃連煎服,並灸厥陰、少陽而安。

〔《本》〕治睛疼難忍者。

川歸 防風 細辛 薄荷(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麥門冬熟水調下,食後、日午、夜臥,各一服。

〔《保》〕止痛散 治兩額角痛,目睛痛,時見黑花,及目赤腫痛,脈弦,作內障也,得之於飢飽勞役。

柴胡(一兩半) 甘草(炙,七錢半) 栝蔞根(二兩) 當歸 黃芩(四兩,一半酒,一半炒) 生地黃(一兩)
上為粗末,每三錢,水一盞半,薑三片,棗一枚,臨臥熱服。小便不利,加茯苓、澤瀉各五錢。

治太陽經 衛虛血實,目腫赤,瞼重,頭中濕淫,膚翳睛痛。肝風盛,眼黑腎虛。

桔梗丸 桔梗(一斤) 牽牛(頭末,二兩)上細末,每服四五十丸,至一百丸,食前溫水下,日二次。

〔《衍》〕暴赤眼無瘡者,以古銅錢刮淨薑上,取汁於錢唇,點目,熱淚出,隨點隨愈。但小兒甚懼。不須疑,已試良驗。(有瘡者不可用,又以此治癢,驗。)
〔張仲文〕治眼暴赤腫痛不得開,又淚出。削附子赤皮末如蠶屎,著 中,以瘥為度。

〔《本》〕治丈夫、女人、室女、小兒諸般赤眼,針頭丸

川烏尖(七枚,懷干) 白僵蠶(七枚,去嘴,懷干) 硼砂(十文)
上為末,用豬膽取汁調藥,不令稀,用成軟塊攤在碗內,荊芥、艾各一兩,皂角小者一莖,燒,將藥碗覆熏之,常將藥膏攪勻轉,又攤又熏,以皂角、荊芥、艾盡為度,再搜成塊,用油紙裹,入地中出火毒,冬兩日夜,夏一夜,春秋一日夜,取出,丸如針頭大,每一丸,點眼中,妙。

〔丹〕治目中百病,乳汁煎黃連點之。

〔《衍》〕人乳汁,治目中功多,何也?人心主血,肝藏血,肝受血則能視,蓋水入於經,其血乃成。又曰︰上則為乳汁,下則為月水,故知乳汁即血也,用以點目,豈不相宜者哉。

治眼痛。小黃和皮,一名小柏子,以粗布揩去粗皮,刮取柔細黃屑,以手急捏成團,如雞子大,以苧絲縛之,次以蘿卜葉包之,又用苧絲縛之,置灰火內煨,去外二三層有灰者,急用紗絞出黃汁,收之。點眼甚妙。

一方用乳汁拌小黃柏皮,同煨點之,又勝。

〔世〕《傳信方》眼風淚癢,或生翳,或赤,一切皆主之。宣州黃連搗為細末,蕤核仁去皮碾為膏,緣此性稍濕,末不得故耳。與黃連等分相合,取不蛀乾棗三枚,割頭少許,留之,去核,以二物填於中,卻取割下棗頭,依前合定,以少綿裹之,惟薄綿為佳,以水半碗,於銀器中,文武火煎,取一雞子殼,以綿濾,待冷點眼,萬萬不失,前後試驗數十人,皆應。

〔《保》〕點眼藥 除昏退翳,截赤定痛。

當歸(二錢) 黃連(二錢) 防風(一錢五分) 細辛(五分) 甘草(一錢)上銼如麻豆大,水一大碗,文武火煎,滴水中不散為度,入熟蜜少許,點眼。

〔丹〕暴赤眼痛。枸杞汁點妙。(《手集》)目卒痛。荊芥燒汁,點之。(《肘後》)
〔《保》〕救苦丸 治眼暴赤,發嗔痛甚者。

黃連(一兩) 川歸(二錢) 甘草(一錢)上銼細,水半碗,浸一宿,以火熬約至一半,綿絞去渣,令淨,再熬作稠膏,攤在碗上,倒合,以物蓋之,用熟艾一大塊如彈子大,底下燃之。熏膏子,令艾盡為度,下下項藥。

朱砂(一錢,飛) 腦子(五分) 乳香 沒藥(研。各等分)上研入膏,和丸,如米大。每用二丸,點眼兩角,仰面臥,藥化方起。

〔世〕點藥方

黃連五錢,去鬚槌碎,用水三碗浸,夏月三日,冬五日。以古文錢百二十個同煎,取汁半碗。又將渣再煎,凡三次,取綿濾過,以瓷器熬成膏子,如砂糖樣。卻將爐甘石、黃連、芽茶小便 過者入麝香少許,同研細,入前膏子再熬,可丸為度,如桐子大,化點。一方不用爐甘石,只將膏子入麝少許點,尤妙。一方陰陽寒熱通用,以生薑、自燃汁重綿濾過証,薑泥曬乾。卻用黃連膏入蜜少許,以薑泥為丸餅,如錢濃,或水化,或干點,神效。

薑汁點法,見前黑睛痛條,治目痛惡寒脈浮者效。治目 白眼痛諸法,並見後表裡寒熱虛實等條。

〔東垣〕選奇湯 防風飲子 治眉骨痛不可忍。(方見眉痛門。)
芎辛湯 治兩目晝夜隱澀難開,羞明畏日,目赤,視物昏暗。

芎 蔓荊子(各五分) 細辛(二錢) 防風(一錢五分) 甘草 白芷(各一錢)上作一服,水一大盞八分,煎至一盞,去渣,稍熱臥服之,極佳。

明目細辛湯 治兩目發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風寒,怕火,眼睫成細眵糊多,隱澀難開,眉攢痛悶,鼻涕唾極多如稠膿,大便微硬,喜食冷物。

麻黃 羌活(各三錢) 本(一錢) 川芎(五分) 細辛(少許) 白茯苓(一錢) 蔓荊子(六分)荊芥穗(一錢二分) 當歸梢(一錢) 川椒(八粒) 生地黃(六分) 桃仁(二十枚) 紅花(少許) 防風(二錢)上並銼,如麻豆大。分作四服,每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後。忌酒濕面及風寒處行走。

〔《本》〕治肝腎風毒瓦斯上沖眼痛,菊花散

甘菊花 牛蒡子(炒,各八兩) 防風(三兩) 白蒺藜(去刺,一兩) 甘草(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水調下,食後臨臥。

凡目赤痛,或大腑秘,或脈實有力者,為有裡証,宜微利之,實熱條瀉青丸、洗肝散之類是也。

〔海〕目赤暴作雲翳,疼痛不可忍,宜四物龍膽湯

四物(各五錢) 羌活 防風(各三錢) 草龍膽 防己(各二錢)上水煎服。

〔丹〕丈夫患眼赤腫痛。

連翹 黃芩 歸須 陳皮 蒼朮(各二錢) 木通(一錢半) 甘草(炙,一錢)分三帖,薄荷葉五片,水二盞,煎一半,入些好酒,熱飲之。

〔《保》〕槐子散 治體肥氣盛,風熱上行,目昏澀。

槐子 黃芩 木賊 蒼朮(各等分)上細末,食後茶送下。

川芎散 治風熱目眩熱腫,及胸中不利。

川芎 槐子(各一兩)
上為末。氣滯下痢,薑湯調。目疾,茶清調。熱上攻, 咀一兩,煎服。

〔潔〕治眼赤,暴發腫,散熱飲子

防風 羌活 黃芩 黃連(各一兩)上切,每半兩,水二盞煎,食後溫服。如大腑秘,加大黃一兩。如痛甚,加川歸、地黃。煩躁不得臥,加梔子一兩。

治目暴發赤腫,除風散熱,瀉青丸。(方見治法門。)
〔《局》〕洗肝散 風毒上攻,暴作赤目,腫痛難開,隱澀多淚。

薄荷(去梗) 當歸 羌活 防風(各去蘆) 梔子仁 甘草(炙) 大黃 川芎(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熱水調下。

〔《本事》〕治目暴亦,澀腫疼痛。

木賊(半兩,去節) 細辛(半兩,淨洗) 草烏(一分,去尖) 龍膽草(半兩,去根)
上為銼散,每服三大錢,水一大盞,黑豆半合,煎至一二沸,入砂糖一塊,如大彈子大,煎至八分,去渣,食後溫服。一應諸眼患並用。忌煎爆油面酢醬熱物,及不得嗔怒房色等事,則便易獲痊矣。

治腎經虛冷,水候不升,不能上滋肝木,致令眼目昏暗,或痛或癢,須用此藥方調治之。

川芎 荊芥 天麻 萆 川烏(炮) 烏藥 羌活 黑牽牛(炮) 川歸 金釵石斛(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豆大,朱砂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嚼下。

目赤腫足寒者,必用時時溫洗其足,並詳赤脈處屬何經,灸三裡、臨泣、昆侖等穴,立愈。

〔海藏〕四物龍膽湯(方見熱條。)
〔《保》〕地黃湯 治眼小昏澀,因發而久不能瘥。

防風 當歸 黃芩 黃連 人參 茯神 羌活 地黃(各等分)上粗末,每服五七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丹〕赤眼癢痛。煎枸杞汁服。(《救急方》)
〔垣〕助陽和血補氣湯 治眼發上熱壅,白睛紅,眵多淚無,疼痛而隱澀難開,此服寒藥太過,而真氣不能通九竅也,故眼昏花不明,宜助陽和血補氣。

防風(七分) 黃耆(一錢) 甘草(炙,五分) 蔓荊子 歸身(洗,五分) 白芷(二分) 升麻(七分) 柴胡
上 咀,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熱服。臨臥避風,及忌食冷物。

碧天丸 治目疾累服寒涼不愈,兩目蒸熱有如火熏,赤而不痛,紅系血脈,滿目貫睛,瞀悶昏暗,羞明畏日,或上下瞼赤爛,或不伏風土而內外銳 皆洗破之。

瓦粉(炒,一兩) 銅綠(七分,為末) 枯白礬(二分,是一錢中五分之一)上研銅綠、白礬令細,旋旋入瓦粉銅綠勻,熱水和之,共為丸。每用一丸,熱湯半盞,浸一二個時辰,洗至覺微澀為度,少合眼半時辰許,臨臥更洗了,瞑目就睡尤神妙。一丸可洗十日,如再用,重湯內燉令熱。

此藥治其標,為裡熱治已去矣。裡實者,不宜用此,當瀉其實熱。諸方見前大腑秘堅條。

〔子和〕清州王正之子,年十五歲,目赤多淚,眾工無效,戴人見之曰︰此兒病在目□,當得之母腹中被驚。其父曰︰妊娠時在臨清被圍。戴人令服瓜蒂散加鬱金,上涌下泄,各去涎沫數升。人皆笑之。其母曰︰兒腹中無病,何以吐瀉如此?至明日其目輝然爽明。一小兒名得孫,眼發赤,其母買銅綠欲洗兒目,煎成,家人誤與兒飲之,須臾大吐,吐訖,立開。安慶趙君玉,目暴亦腫,點洗不退。偶思戴人法曰︰凡病在上者皆宜吐,乃以茶調散涌之,一涌亦腫消散。君玉嘆曰︰法之妙其迅如此,乃知法不遠人,人自遠耳。

〔孫〕仁廟朝中衛才人忽患眼疼,眾醫皆不能療,或投寒藥,或投補藥加之,臟腑不安。上乃問孫,孫曰︰臣非眼科,乞不全責於臣。降旨有功無過,孫乃診之。肝脈弦滑,非熱壅也,乃才人年壯血盛,肝血並不通。

遂問及宮人,月經已二月不通。眾醫曰有孕。孫曰︰此正為疾耳。遂下通血藥。其經既通,不日眼疾亦愈。上賜錢三十萬,才人贈金一囊。宮人謠曰︰神醫不來,雙目難開。

〔丹〕治風赤眼。干蚯蚓十個,炙為末,冷清茶下二錢,臨臥與服。(《聖惠方》)點藥諸方分陰陽,並見前眼痛分黑白條。

〔世〕治眼暴赤腫。大田螺以清水漾去泥,掰去掩,入黃連末一錢,麝些少在內。將一盞子安少濕泥,仰安田螺在泥上粘定,露一宿。次日早盡化為水,以雞翎刷眼痛處則瘥。

〔《外》〕治赤眼及睛上瘡。秦皮一兩,清水一升,於白碗中浸,春夏一食時以上。看碧色出,即以箸頭纏綿,仰臥,點所患眼。乃先從大 中滿眼點,微痛不畏。良久,三五飯頃,即側臥瀝卻熱汁,每日十度以上,不過二日瘥。

治赤目癢痛。地骨皮三升,水三斗,煮取三升,去渣,納鹽二兩煎取二升,敷目。或加乾薑二兩。

〔《博濟》〕治風毒上攻,眼腫癢澀,痛不可忍者,或上下瞼 赤爛,浮翳瘀肉侵睛,神效。驅風散

五倍子(一兩) 蔓荊子(一兩五錢)上同杵為末,每用二錢,水二盞,銅瓦器內煎及一盞,澄渣,熱淋洗,留滓。二服,又依前煎淋洗。大能明眼目,去澀癢。

〔潔〕眼梢赤爛。

黃連(三錢) 白礬(三錢,飛) 銅綠 密陀僧(各一錢) 輕粉(少)
上為極細末,少少點之。

〔東〕碧雲散 搐藥。

青黛(一錢半) 蔓荊子(一錢半) 川芎(一錢二分) 薄荷(二錢) 鬱金(一錢) 石膏(一錢)細辛(一錢) 紅豆(一粒) 芒硝(一錢)
上為細末,口噙水,鼻孔內搐之。

治赤眼頭風等症,此方名為 神聖散 。

乳香 沒藥 川芎 石膏 雄黃(各二錢) 盆硝(半兩)
上為細末,治赤眼冷淚,頭風耳聾耳癢,鼻塞聲重,一搐牙根便住。

〔《保》〕眼發赤腫,毒瓦斯侵睛脹痛,宜拔毒散

盆硝 乳香 雄黃 沒藥(各等分)
上為細末,研以少許,搐鼻中。

治眼風毒發腫,鼻中欲嚏,嚏多鼻損而生瘡,宣風散

川芎 甘菊(各二錢) 乳香 沒藥(各一餞)
上為末,少許搐鼻中。

〔《本》〕治赤腫眼,以白薑末水調貼腳心。又,以土朱蜜調,紙貼眼上。

〔《山》〕赤眼,用九節黃連、秦皮粗末。加滑石一塊,煎湯洗。

又方 用熱湯豁洗,或濃煎冬青葉湯,入鹽熱洗。

〔丹〕治火眼,艾燒細煙,以碗蓋之,候煙上成煤取下,以溫水調洗之。入黃連尤妙。(《斗門》)
〔垣〕廣大重明湯 治兩目瞼赤爛,熱腫疼痛,並稍赤及眼瞼癢,及癢極抓至破爛赤腫,眼楞生瘡痂,目多眵,痛,隱澀難開。

草龍膽梢 防風 甘草根 細辛(各等分)上銼,如麻豆大,內甘草不銼,只作一梃,先以水一大碗半,煎草龍膽一味,干一半,再入餘三味,煎至一小半碗,去渣,用清汁帶熱洗,以重湯坐令極熱,日用五七次,洗畢,少合眼,須臾即去, 肉縱長,及癢亦減矣。

運氣 目赤有三︰一曰風助火鬱於上。經云︰少陰司天之政,二之氣,陽氣布,風乃行,寒氣時至,民病目瞎目赤,氣鬱於上而熱。又云︰少陽司天之政,初之氣,風勝乃淫,候乃大溫,其病氣怫於上,目赤是也。

二曰火盛。經曰︰火太過曰赫曦,赫曦之紀,其病目赤。又云︰火鬱之發,民病目赤心熱。又曰︰少陽司天之政,三之氣,炎暑至,目赤。又云︰少陽之勝,目赤是也。

三曰燥邪傷肝。經云︰歲金太過,燥氣流行,民病目赤。又云︰陽明司天,燥氣下臨,肝氣上從,脅痛目赤是也。

《內經》灸刺白眼痛,有四法︰其一取足太陽。經云︰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故知取之也。

其二取足陽明。經云︰目痛赤脈從下上者,陽明病,故知取之也。

其三取足少陽。經云︰目痛赤脈從外走內者,少陽病,又手足少陽之脈,所生病者,皆目銳 病,故知取之也。

其四取蹺脈。經云︰邪客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 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左刺右,右刺左。又云︰目中赤痛從內 始,取之陰蹺也。

灸刺黑珠痛,有三法︰其一取足太陽,經云︰足太陽有過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頭目若痛,取之在項中兩筋間是也。

其二取足厥陰。經云︰肝足厥陰之脈,上入頏顙,連目系,故取之也。

其三取少陰。經云︰手少陰之別,名曰通裡,屬目系,取之掌後一寸也。又足少陽之正陽明之正,皆系目系,經無取法也。

〔子和〕余嘗病目赤,或腫或翳,作止無時。偶至新息帥府,百餘日羞明隱澀,腫痛不已。忽眼科薑仲安云︰宜刺上星至百會,速以 針刺四五十刺。攢竹穴、絲竹空穴上兼眉際二十刺,及鼻兩孔內,以草莖彈子出血如前,約二升許,來日愈大半,三日平複如初。

〔潔〕眼痛睛欲出者,須八關大刺十指間。(出血,須十指縫。)
〔《心》〕眼暴赤腫︰神庭 內庭 囟門 前頂 百會(各出血立愈。)
〔世〕眼眶腫︰二間 行間
〔《摘》〕眼疼不可忍︰風池 合谷(立愈。)
〔《玉》〕眼紅腫,羞明怕日,並昏︰睛明(斜飛向鼻,不可直針,忌灸。) 童子 (針入一分,沿皮內透魚腰。) 太陽( 脈上,三棱針出血。)
〔竇〕眼癢痛︰光明 第五(各瀉之。) 行間
〔《集》〕羞明怕日︰攢竹 合谷(灸)。小骨空(灸如前。) 二間
〔張〕風眼卒生翳膜疼痛︰中指本節尖上。(灸三壯小麥大,左灸右,右灸左。)
〔《集》〕諸障︰睛明 四白(在珠下一分。) 太陽 百會 商陽 厲兌 光明各出血。合谷 三裡 命門肝 光明各灸之。

〔《撮要》〕眼赤腫疼痛︰陽谷(一分瀉之,灸。)至陰
〔《甲》〕內 赤腫,目KT KT 無所見, 癢痛,淫膚白翳,睛明主之。目KT KT 赤痛,天柱主之。

目痛泣出,甚者如脫,前谷主之。眼痛,下廉主之。白膜覆珠子無所見,解溪主之。青盲無所見,遠視KT KT,目中淫膚,白膜覆瞳子,目窗主之。目痛口僻,戾目不明,四白主之。目痛引,少腹偏痛,(“ ”一作“脊”。)嘔,瘈瘲,視昏嗜臥,照海主之。瀉左陰蹺,取足左少陰前,先刺陰蹺,後刺少陰,氣在橫骨上。目中白翳,然谷取之。目視不明,振寒,目翳,瞳子不見,腰兩脅痛,腳酸轉筋,丘墟主之。目赤目黃,顴 主之。目眩無所見,偏頭痛引目外 張急,頷厭主之。目中痛不能視,上星主之。先取,後取天牖、風池。

目痛不明,齦交主之。

〔桑〕眼痛久不愈︰魚際(灸七壯。)

外障(在睛外遮暗)

經云︰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按此論表裡之翳明矣,用以治症,如鼓應桴也。

凡赤脈翳,初從上而下者,屬太陽,以太陽主表,其病必連眉棱骨痛,或腦項痛,或半邊頭腫痛是也,治法宜溫之散之。溫則臘茶、鹽川附等分,煎服立愈。戴立齋嘗以此証用川附一錢,作一服隨愈。散則《簡要》夏枯散、東垣選奇湯之類是也。一方,附子半兩,芽茶一大撮,白芷一錢,細辛、川芎、防風、羌活、荊芥各半錢,煎服神效。

〔《簡》〕夏枯草治眉棱痛,目翳從上下者,累效,必與退雲丸相兼服。夏枯草方,見目珠痛條。

〔垣〕選奇湯 治眉棱骨痛,目翳從上下者妙。(方見眉痛條。)
羌活除翳湯 治太陽寒水,翳膜遮睛,不能視物。

麻黃根(一分) 羌活(一兩半) 防風(一兩) 本(七錢) 細辛(少許) 薄荷葉(二錢)荊芥穗(七錢,煎成藥加之) 川芎(三錢) 小椒(五分) 當歸根(三錢) 生地(酒一錢) 黃柏(四錢) 知母(五錢,酒製)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入荊芥穗再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後忌酒濕面。

〔《本》〕又方防風(一兩) 白蒺藜(一兩) 羌活(一兩半) 甘菊(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百沸湯點服,食後。

赤脈翳,初從下而上者,或從內 出外者,皆屬陽明,以陽明主裡,其症多熱或便實是也。治法宜下之寒之。

下則《局方》流氣飲、錢氏瀉青丸、《局方》溫白丸,加黃連、黃柏之類,累用累驗。寒則一味黃連羊肝丸之類也。

〔《局》〕流氣飲 治目生翳障。

大黃(炮) 牛蒡子(炒) 川芎 菊花(去枝) 白蒺藜(炒,去梗) 細辛(去苗) 防風(去苗)玄參(去苗) 山梔(去皮) 黃芩(去蘆) 甘草(炙) 蔓荊子 荊芥(去梗) 木賊(去根節各一兩)草決明(一兩半) 蒼朮(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臨臥用冷酒調下。

〔羅〕撥雲散 治因眼發,濕熱不退,而作翳膜遮睛,昏暗羞明,隱澀難開。

川芎 草龍膽 楮實 薄荷 羌活 荊芥穗 石決明 草決明 蒼朮 大黃 甘草 木賊 密蒙花 連翹川椒 甘菊 桔梗 石膏 地骨皮 白芷 白蒺藜 檳榔(各一兩) 石燕(一對)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三錢,溫茶清一盞調下。食後。一日三服。忌雜魚烏諸肉。

〔海藏〕東垣先生治斑後風熱毒,翳膜氣暈遮睛,以瀉青丸子瀉之大效,初覺易治。(《保命集》云︰斑後翳膜,亦能治之,瀉青丸減大黃一半用之。)妻侄女,形肥,笄年時,得目疾,每一月或二月一發,發時紅腫,澀痛難開,如此者三年,服除風散熱等劑,及尋常眼藥,則左目反有頑翳,從銳 來遮瞳人,右目亦有翳從下而上。經云︰從內外走者,少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予謂此少陽、陽明二經有積滯也。脈短滑而實,晨則似短。潔古云︰短為有積滯,遏抑臟腑,宜下之。遂用溫白丸,減川芎、附子三之二,多加龍膽、黃連,如東垣五積法,從二丸每日加一丸,加至大利,然後減丸。又從二丸加起,忽一日於利中下黑塊血若干,如墨大而硬堅,從此漸覺痊而翳盡去矣。

〔世〕黃連羊肝丸 治目翳從下上者,從內 出外者,神效。(方見內障。)赤脈翳,初從外 入內者,為少陽,以少陽主半表半裡,治法宜和解之,神仙退雲丸之類是也。

〔垣〕神仙退雲丸 治一切翳暈內外障昏無睛者,累效,妙方也。

川芎 當歸(各一兩半) 犀角(酒洗) 枳實 川楝 蟬殼 甘菊 薄荷葉(不見火。以上各半兩)栝蔞仁(生者六錢) 蛇蛻 密蒙花 荊芥穗(各二錢,此三味與甘草同焙乾,去甘草不用) 地骨皮(洗) 白蒺藜(微炒,去刺) 羌活 生地(酒洗,焙乾各一錢) 川木賊(一兩半,去節,童便浸一宿,焙乾)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分作十丸,米泔湯調服,日進二三丸。食後。婦人當歸湯下,有氣者木香湯下。使之在人消息。

〔《本》〕治諸眼患,因熱病後,毒瓦斯攻眼,生翳膜遮障,服此藥逐旋消退,不犯刀針。

青葙子 防風 枳殼(各一兩) 茺蔚子 細辛(各半兩) 枸杞子 澤瀉 生地黃 石決明(各一兩半)黃連(半兩) 車前子 川當歸 麥門冬(去心,各二兩)上各如法修事,焙乾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飯飲吞下。忌一切熱毒物。

〔垣〕羌活退翳湯 羌活(二錢) 防風(一錢半) 黃芩(半兩,酒炒) 柴胡(三錢) 黃連(二錢) 五味子(二錢)黃柏(五錢,酒炒) 芍藥(五錢) 草龍膽(五錢,酒洗) 黃耆(三錢) 甘草 升麻(二錢)歸身(二錢) 石膏(二錢半)上件,銼如麻豆大,水二盞,分作二服,煎至一盞,入酒少許,去渣,臨臥熱服。忌言語。

消翳散 一名龍膽飲子 青蛤粉(半兩) 羌活 龍膽草 黃芩(炒,各三錢) 蟬蛻(五分,一云蛇蛻) 麻黃(一錢半)穀精草(半兩) 川鬱金(半兩) 甘草根(炙,五分) 升麻(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溫茶調下。(以上四方,熱多者宜之。)又方川芎 羌活 旋複花 防風(各二兩) 甘草 蒼朮(泔浸一夕,去皮,日乾不見火) 楮實 楮葉(並八月采,陰乾,以上各一兩) 甘菊 枳實 蟬蛻 木賊(各一兩)上木臼中治為末,茶清調下二錢,早食後、臨臥各一服。治暴赤眼,忌濕面及酒。楮實須真,無實者取葉,不爾,諸藥無效。合時不得焙,及犯鐵器。予觀此方,取楮葉必無實者,蓋陰陽二合相匹配耳。有實者陽也,無實取葉者陰也,所以不得真楮實者,悉無效。

〔羅〕五秀重明丸 治眼翳膜遮睛,隱澀昏花,常服清利頭目。

甘菊花(開頭,五百個) 荊芥(五百穗) 木賊(去節,五百節) 川椒(開口者,五百粒) 楮實(五百枚)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時時咽下,食後噙化無時,臨臥大忌酒麵熱物。(以上二方,無熱者宜之。)翳膜者,風熱重則有之,或 入眼,此肝氣盛而發在表也。翳膜已生,在表明矣,宜發散而去之。若反疏利,則邪氣內搐,為翳益深。邪氣未定,謂之熱翳而浮。邪氣已定,謂之冰翳而沉。邪氣牢而深者,謂之陷翳,當以 發之物使其邪氣再動,翳膜乃浮,佐之以退翳之藥,而能自去也。病久者,不能速效,宜以歲月除之。

新翳所生,表散方,東垣羌活除翳湯。有熱血虛者,退雲丸之類是也。

〔《保》〕治冰翳久不去者,羚羊角散

羚羊角 升麻 細辛(各等分) 甘草(半錢)
上為末,一半煉蜜為丸。每服五七十丸,用一半為散,以泔水煎吞丸子,食後。

發陷翳,亦羚羊角散之類,用之在人消息。若陰虛有熱者,兼服神仙退雲丸。

〔垣〕補陽湯 治陽不勝其陰,乃陰盛陽虛,則九竅不通,令青白翳見於大,乃足太陽、少陰經中郁遏,足厥陰肝經氣不得上通於目,故青白翳內阻也。當於太陽、少陰經中,九原之下,以益肝中陽氣,沖天上行。此當先補其陽,後於足太陽、少陰標中,瀉足厥陰肝經陰火,乃次治也。《內經》曰︰陰盛陽虛,則當先補其陽,後瀉其陰。此治法是也。每日清晨,以腹中無宿食,服補陽湯。臨臥,服瀉陰丸。若天色變,大寒大風,並大勞役,預日飲食不調,精神不足,或氣弱,俱不得服。候體氣和平,天氣如常,服之先補其陽,使陽氣上升,通於肝經之末,利空竅於眼目矣。

羌活 獨活 當歸身(去蘆頭用,梢截,酒洗,焙乾) 甘草梢 熟地黃 人參(去蘆) 黃耆 白朮(以上各一兩) 澤瀉 陳皮(去白,各一兩) 生地黃(炒,二錢) 白茯苓(去皮) 知母(炒黃色,各五錢) 柴胡(去苗,二兩) 防風(去蘆,半兩) 白芍藥(半兩) 肉桂(去皮,一錢)上同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空心,使藥力行盡,方許食。

連柏益陰丸 羌活 獨活 甘草根(炒) 當歸身(依前製) 防風 五味子(各半兩) 黃連(酒洗或拌,銼炒火色,一兩) 石決明(燒存性,五錢) 草決明 黃芩 黃柏 知母(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漸加百丸止,臨臥清茶送下。常以助陽湯多服,少服此藥,以此藥一則妨飲食,二則力大如升陽湯,不可多服。

升陽泄陰丸 羌活 獨活 甘草根 歸身 熟地(各一兩) 人參 黃耆 白朮(各半兩) 澤瀉(三錢) 陳皮(三錢) 白芍藥(一兩) 白茯苓 防風(各三錢) 肉桂(半錢) 生地(酒洗,炒五錢) 知母(酒炒,三錢,如大暑加一錢) 楮實(酒拌,半兩) 柴胡(去苗,一錢半)
上 咀,每服五錢,水煎熱服。另合一料,煉蜜丸,如桐子大。食遠茶清送下五十丸,每日與前藥各一服,不可飽服。如天氣熱甚,加五味子三錢或半兩,天門冬去心半兩,枳實亦加半兩。

上三方,合治一病,空心補陽湯,臨臥連柏丸,食遠升陽泄陰丸。

滋陰地黃丸 治內障兼右目小 青白翳,瞳子散大。(方見內障。)
〔丹〕丈夫因勞力後,兩眼上星,右邊獨昏,此熱傷血。

白朮 歸身尾 生地 木通 黃連(酒浸) 黃芩(炒) 黃柏(炒,各二兩) 甘草(炙,一錢)分三帖煎服。大熱加白芍藥。

翳從下而上諸方,瀉青之類。(並見表裡上條。)翳除盡,至期年月日期複發者,或間一月或二月一發,皆為積。

治如脈滑者,宜溫白丸加黃連、草龍膽,如東垣五積法服之。

百點膏 張濟民眼翳,以至遮瞳人,視物不明,如覺雲氣遮障,以此方治之。

黃連(二錢,以水一碗煎至半碗,再入後藥) 當歸(六分) 甘草根(六分) 防風根(八分) 蕤仁(去皮尖,三分)上銼,如麻豆大,蕤仁另研如泥,同熬,滴入水中不散,去渣沫,入好蜜少許,再煎少時為度。極要病患心淨點之,點至目微痛為度。一日點五七次,臨臥點尤妙,名曰百點膏,但欲多點,使藥力相續。

羌活退翳膏 治足太陽寒水,膜遮左睛,白翳上,視物不明。

椒樹(東南根、西北根各二兩) 麻黃(去節根,三分) 羌活(七分) 黃連(三分) 歸身(六分)防風(三分) 柴胡(三分) 生甘草(四分) 升麻(三分) 生地黃(三分) 漢防己(二分) 蕤仁(六個) 本(二分)上淨水一碗,先煎漢防己、黃連、生甘草、當歸身、生地黃,煎至一盞,入餘藥再煎至一盞,去渣,入銀瓷器內,熬稀膏點之,有力為度。

退翳膏子 治黑白翳。

荊芥穗(一錢) 黃連(三錢) 生地黃(一錢半) 甘草(五分) 歸身(六分) 連翹(四分) 柴胡梢(五分) 升麻(三分) 防風(四分) 蕤仁(三分) 青皮(四分) 細辛(一分)上先用水半盞,浸荊芥一處,次將黃連、生地、甘草三味,用水一大碗,煎至半碗,再下餘七味,同煎至一盞,去渣,更上火熬至半盞,入荊芥水二匙,入蜜少許,再煎令勻,點之神效。

圓明膏 治內障生翳,及瞳子散大,皆勞心過度,飲食失節。

柴胡(去苗,五錢) 麻黃(去蘆,五錢) 歸身(三錢) 生地(半兩) 黃連(去鬚,五錢)甘草(二錢) 訶子皮(濕紙裹,煨二錢)上七味,先以水二碗,熬麻黃至一碗,去沫,外六味各 咀如豆大,篩去沫子秤,入內同煎,滴水中不散,去渣沫,入蜜少許,再熬點之。

上點方四,皆東垣先生所製,乃隨証立法,非如泛常通用之方,如瞳子散大,用訶子收之之類也。

〔《保》〕金絲膏 點眼。

生薑(取汁,四兩) 白蜜(煉去沫,一斤) 豬膽汁(三錢) 黃連(四兩,截碎,用水一斗煎至五升)上先煎黃連水,後入薑汁,次入蜜,同煎,去沫淨,入下項。

腦子 砂 熊膽(各四錢) 麝香 青鹽(各三錢) 輕粉(少許) 硼砂(二錢)上研細,攪勻同煎,合稀膏用之。

〔羅〕金露膏 蕤仁(槌碎) 黃丹(各一兩) 黃連(半兩) 蜜(六兩)上件,先將黃丹入鍋中,炒黃至紫,入蜜攪勻,下長流水四升,以嫩柳枝頭七莖,把定攪之,次下蕤仁,候滾十數沸,又下黃連,用柳枝不住手攪,熬至二升,罩籬內傾藥在紙上,慢慢滴之,無令塵污。如有瘀血,加砂一錢,上火煨開,入前膏子內用。

夜光丸 治赤眼翳目昏花。

宣黃連 訶子(去核,各二兩) 當歸(一兩) 銅綠(一錢)
上 咀,用河水三升,同浸兩晝夜,入銀瓷器熬取汁,再入文武火熬,槐柳枝攪,滴水成珠為度。

豬胰子(二個,先去脂,以水洗,換水無度,令淨,入黃連膏內煮黑色,取出用之) 爐甘石(一兩,童便一碗,燒紅,淬盡為度) 黃連(四兩,河水浸,去渣,焙乾,研細用) 青鹽(六兩,細研) 蜜(一斤,澄去查蠟) 梨(十枚,去皮核,絞取汁)上將梨汁、甘石入膏子內,熬五七沸,次入青鹽,用槐柳枝攪褐色,傾入瓷瓮冷水內,拔去火毒,臘月合為妙,正月十一月次之,餘月皆不可。

〔《濟》〕蟾光膏 治遠年目病,不通道路,去翳膜,須用臘月成開日合。

白沙蜜(四兩,色白者,炒。隔年蔥一枝,去鬚皮,短切,與蜜一同熬去白膜,覷蔥軟熟為度,以綿濾滓,放定,用紙收取蠟面) 黃丹(三錢,水飛,生用) 密陀僧(三錢,水飛,生用) 爐甘石(過,五錢,淨水飛。以上三味,研極細,傾入前蜜中,用桃柳各一枝攪勻放下) 當歸 赤芍藥 杏仁(湯泡,去皮尖。以上三味,各三錢) 黃連(去蘆頭,淨,二兩) 川芎(半兩) 秦皮 訶子皮 防風 石膏玄精石 井泉石 無名異 玄參 代赭石 石決明(以上十五味,各三錢, 咀,或雪水或長流河水五升,銀瓷器內熬至三升,濾去渣淨,再熬至一升,將十五味藥水傾入前放下藥蜜,一同慢火熬藥紫金色時,再添入後藥,勿令火急) 乳香 沒藥 琥珀 朱砂(另研) 蕤仁( 槌,去油用仁)以上五味,各三錢,前四味先研爛,後入蕤仁,水飛,一同研細澄,有渣再水飛。 清,再水飛。方傾入前紫金藥內,一同複熬一二沸,以藥滴於水中不散為度,大抵勿令過與不及。取下土中埋七日,取出置銀器中,如法收貯,再添入後細藥,傾入藥時,亦用桃柳枝攪勻。

南硼砂 珍珠 龍腦 珊瑚枝(四味各一錢) 麝香(五分)上件五味,研極細,亦以桃柳枝攪勻,傾入前藥中,複攪勻,然後以紙封器盒口,旋取用。如有取不盡藥,用淨水斟酌洗碗,卻將碗藥水熬三五沸,另行收拾,或洗眼,或膏子藥稠了時,傾入些少調解。

上用桑柴燒,共計二十九味。

〔《肘》〕療目熱,生膚赤白膜。取雀屎細直者,人乳和敷目上,消爛盡。烏賊骨,主目中一切浮翳,細研和蜜點之。又骨末治目中熱有效。

〔丹〕治眼翳。樗白皮索為繩,日乾,燒為灰,研細點之,自漸退妙。又方。豬膽皮去汁,捻為繩,燒灰點之亦妙。

〔東〕碧雲散 治外障搐藥。

麻黃根(一兩) 歸身(一錢) 乳香(少) 麝香(如少加乳香。)上將當歸、麻黃為粗末,炒黑色,入乳、麝,研極細,噙化搐入鼻中。

搐鼻散 薄荷(三錢) 石膏(一錢) 芒硝 川芎(各五分) 細辛(二錢) 蔓荊子(三錢) 青黛(一錢)
上為末,鼻內搐之。

〔丹〕楊生娘患赤眼,生膜似白星。

秦皮 滑石 黃連 荊芥 歸頭 赤芍藥(各三錢)上分四帖煎洗,仍教其莫洗浴,止可洗腳。

〔《千》〕治法,以鵝翎截之,近黑睛及當白睛嗍之,膜自聚上,以針鉤挽之,割去即見物,以綿當眼,著血斷,三日瘥。

〔東垣〕醫魏邦彥夫人,目翳暴生,從下而起,其色綠,腫痛不可忍。先師曰︰翳從下而上,病從陽明是也。綠非五方之正色,殆肺腎合為病邪,乃就畫家以墨膩粉合成色諦視之,與翳同色,肺腎為病無疑矣。乃瀉肺腎之邪,而入陽明之藥為之使,既效,而他日病複作者三。其所從來之經,與翳色各異,乃以意消息之。曰︰諸脈皆屬於目,脈病則從之,此必經絡不調,則目病未已也。問之果然。因視所不調者治之,病遂不作。

針灸外障,並見目赤門。

內障

在睛裡昏暗,與不患之眼相似,唯瞳人裡有隱隱青白者。無隱隱青白者亦有之。

〔丹〕一老人病目,暴不見物,它無所苦,起坐飲食如故。予曰︰大虛。急煎人參膏二斤,服二日,目方見。

一醫與青礞石藥。予曰︰今夜死矣。不悟,此病得之氣大虛,今不救其虛,而反用礞石,不出此夜必死。果至夜半,死。

一男子四十餘歲,形實,平生好飲熱酒,忽目盲脈澀,此因熱酒所傷,胃氣污濁之血死在其中而然也。遂以蘇木作湯,調人參膏飲之。服二日,鼻內兩手掌皆紫黑。予曰︰此病退矣,滯血行矣。以四物加蘇木、桃仁、紅花、陳皮,煎調人參末服,數日而愈。

一男子五十五歲,九月間早起,忽開眼無光,視物不見,急就睡片時,卻能見人物,竟不能辨其何人何物,飲食減平時之半,神思極倦,脈之緩大四至之上,重按則散而無力。予作受濕治。詢之,果因臥濕地半個月得此証,遂以白朮為君,黃耆、茯苓、陳皮為臣,附子為佐,十餘帖而安。

上三方,治目不明,皆為氣脫,而用參、朮追回者也。經云︰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脫者,目不明,即其証也。

人參補胃湯 治勞役飲食不節,內障眼病,此方神效。

黃耆根(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炙,八錢) 蔓荊子(二錢) 白芍藥(三錢) 黃柏(三錢,酒淬四次,炒四次)
上 咀,每服三四錢,水一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臨臥三五服。兩目廣大,視物如常,惟覺兩腳踏地,不知高下,蓋火伏升發故也。病減住服,七日再服。此藥宜春間服之。

益氣聰明湯 治飲食不節,勞傷形體,脾胃不足,內障耳鳴,或多年視物昏暗,令目廣大。久服,無內障耳鳴耳聾之患。又令精神倍常,飲食增倍,身輕體健,耳目聰明。

黃耆(半兩) 甘草根(炙,六錢) 人參(半兩) 升麻根(三錢) 葛根(三錢) 蔓荊子(一錢半)白芍藥(一錢) 黃柏(一錢,酒洗四次,炒黃色)
上 咀,秤二錢,水二鐘,煎至一鐘,去渣,熱服,臨臥服,五更再煎服之,得睡更妙。如煩亂或有熱,春月漸加黃柏,夏月倍之。如脾胃弱去之,熱減亦少用。但有熱,或麻木,或上壅頭目,三兩服後,其熱皆除。又治老人腰以下沉重疼痛。此藥久服,治人上重,反有精神。兩足輕浮,不知高下,空心服之,或少加黃柏,輕浮自減。小兒減服,多則壅滯。若治倒睫,去黃柏、芍藥。忌煙火酸物。

圓明內障升麻湯 治內障,得之脾胃,元氣衰弱,心火與三焦俱盛,為此疾。劉舜卿因南征,飲食失節,形體勞役,心不得休息,眼疾複作。今擬此方,服之效。

柴胡根(七錢) 羌活根(一兩半) 防風根(半兩) 白朮 甘草(炙) 歸根(酒洗) 升麻根(各一兩) 白芍(六錢) 乾薑(一錢) 五味子(二錢) 人參 葛根 黃耆(各一兩) 白茯苓(三錢)
上 咀,每服五六錢,水三大盞,煎至二盞,入黃芩黃連湯二錢,同煎數沸,去渣,煎至一盞,食後,熱服。

黃芩黃連湯 (一方有升麻五錢,柴胡一兩。)黃芩(酒洗,炒,一兩) 黃連(去鬚,酒洗,炒,七錢) 草龍膽(一兩,酒洗,炒四次) 生地(一兩,酒洗)
上 咀,每服二錢,入水二盞,煎數沸去渣,再煎至一盞,熱服,午後晚間俱不可服,唯午飯時服之方效。

複明散 治內障。

黃耆(一錢半) 川芎(五分) 柴胡 連翹 甘草(炙,各一錢) 歸身(二錢) 蒼朮(五分) 生地(一錢) 陳皮(五分) 黃柏(三分)上銼,如麻豆大。每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後。忌酒濕面辛熱大料之物。

上四方,治目不明,皆氣虛而未脫,故可與參、 中微加連、柏。若氣即脫,則黃柏等涼劑不可施。經云︰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之類,是其証也。

內障瞳子散大論並方。(腎主骨之精為瞳子,散大者因腎水虛骨枯而心包絡之火得以乘之也。)凡心包絡之脈,出於心中,代心君行事也,與少陽為表裡。瞳子散大者,少陰心之脈挾目系,厥陰肝之脈連目系,心主火,肝主木,此木火之勢盛也。

其味則宜苦宜酸宜涼,大忌辛辣熱物,是瀉木火之邪也,飲食中常知此理可也。以諸辛主散,熱則助火,故不可食。諸酸主收心氣,瀉木火也。諸苦瀉火熱,則益水也。尤忌食冷水大寒之物,此物能損胃氣,胃氣不行,則元氣不生,元氣不生,緣胃氣下陷,胸中三焦之火及心火乘於肺上,入胸灼髓。火主散溢瞳子之散大者,以此大熱之物,直助火邪,尤為不可食也。藥中去茺蔚子,以味辛及主益肝,是助火也,故去之。加黃芩半兩,黃連三錢,黃連瀉中焦之火,黃芩瀉上焦肺火,以酒洗之,乃寒因熱用也。亦不可用青葙子,為助陽火也。更加五味子三錢,以收瞳人之散大也。且火之與氣,勢不兩立。故經曰︰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少火生氣,壯火散氣。諸酸物能助元氣,孫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助五臟氣,以補西方肺金。又經云︰以酸補之,以辛瀉之。則辛瀉氣明矣。或曰︰藥中有當歸,其味亦辛甘而不去,何也?此一味辛甘者,以其和血之聖藥也。況有甘味,又欲以為鄉導,為諸藥之使,故不去也。

熟地黃丸 治血弱氣虛,不能養心,致火旺於陰分,瞳子散大。少陰為火,君主無為,不行其令,相火代之,與心包絡之脈出心系,分為三道。少陽相火之體無形,其用在其中矣。火盛則能令母實,乙木肝旺是也。其心之脈挾目系,肝之脈連目系,況手足少陽之脈同出耳中,至耳上角,斜起終於目外小 。風熱之盛,亦從此道來,上攻頭目,致偏頭腫悶,瞳子散大,視物昏花,血虛陰弱故也。法當養血涼血益血,收火散火,而除風熱,則愈矣。

熟地(一兩) 歸身(酒洗,五錢) 柴胡(去苗,八錢) 天門冬(去心,焙,三錢) 人參(去蘆,二錢) 甘草(炙,二錢) 地骨皮(三錢) 黃芩(半兩) 枳殼(炒,二錢) 五味子(三錢)生地黃(七錢半,酒浸焙) 黃連(三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茶湯送下,食後,日二服,製之緩也。大忌辛辣物而助火邪,及食寒冷物損其胃氣,藥不上行也。又一論云︰瞳子黑眼法於陰,由食辛熱之物,助火乘於胸中,其睛故散,散則視物亦大也。

益陰腎氣丸 此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也。

山茱萸(取皮,一兩) 茯神(去皮心,二錢半) 五味(五錢) 熟地(二兩) 干山藥(五錢)澤瀉(二錢半) 牡丹皮(五錢) 生地(酒洗,焙乾,一兩) 歸梢(酒洗,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五七十丸,淡鹽湯送下。

滋陰地黃丸 治內障,右眼小 青白翳,大 亦微顯白翳,腦痛,瞳子散大,上熱惡熱,大便澀後痞難,小便如常,遇熱暖處頭疼暗脹,能食,日沒後天陰暗則昏。此症可服熟地黃丸。翳在大,加葛根、升麻。翳在小,加柴胡、羌活。

熟地(八錢) 生地(酒洗,半兩) 歸身(酒洗,半兩) 知母(酒洗,炒,三錢) 丹參(半兩) 黃柏(酒浸焙,半兩) 芍藥(一兩三錢) 防己(酒洗,焙,二錢) 茺蔚子(半兩) 牡丹皮(三錢) 寒水石(一錢,生用) 柴胡(半兩) 黑附(一錢) 川芎(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小豆大。空心五十丸,白湯下。如宿食未消,候飢時服之。餌後,忌言語,隨後食壓之。

〔《保》〕當歸湯 治翳補益,瞳子散大。

歸身 黃芩(各一錢) 黃連 地黃(各三錢) 柴胡(一錢) 芍藥(二錢) 甘草(炙,三錢)上水煎臨臥服。

〔羅〕甘菊花丸 治男子腎臟虛弱,眼目昏暗,或見黑花。常服明目,暖水臟,活血駐顏,壯筋骨。

甘菊花(去土,二兩) 枸杞(四兩) 熟地(三兩) 干山藥(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食後各一服,溫水下。

〔《瑞竹》〕四神丸 治腎經虛損,眼目昏花,補虛益損,及兩眼雲翳遮睛。

甘州枸杞(一斤,揀去白醭青燒者。一味分作四分,一兩四錢用川椒一兩炒,一兩四錢用乳香、茴香各一兩炒,一兩四錢用芝麻一合炒,炒時先用好酒一盞,將枸杞淘過)上件炒過,將川椒等四味篩去不用,止用枸杞子加熟地、白朮、茯苓各一兩,同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加甘菊一兩尤妙。

上地黃、枸杞補腎例。按瞳子散大,不當用茺蔚、川芎、附子,今東垣滋陰地黃丸兼用者,蓋有外障大小之翳故也。

〔《保》〕柴胡散 明目益腎水。

柴胡 羌活 防風 生地 芍藥 甘草(各等分)
上為粗末,水煎臨臥服。

東垣云︰肝木旺,則火之勝,無所畏懼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病目而生內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脈,脈者血之腑也。或曰︰心主血。又云︰脈主血,肝之竅開於目也。(治法亦前熟地黃丸之類是也。)
〔河〕目昧不明,熱也。然玄腑者,無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牙爪,至於世之萬物,盡皆有之,乃氣出入升降之道路門戶也。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識,能為用者,皆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閉塞者,不能為用也。若目無所見,耳無所聞,鼻不聞臭,舌不知味,筋痿骨痺,爪退齒腐,毛髮墮落,皮膚不仁,腸胃不能滲泄者,悉由熱氣怫郁,玄腑閉密,而致氣液血脈,榮衛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隨鬱結微甚,而為病之輕重。故知熱鬱於目,則無所見也。故目微昏者,至近則轉難辨物,由目之玄腑閉小,如隔帘視物之象也。

或視如蠅翼者,玄腑有所閉合者也。或目昏而見黑花者,由熱氣甚而發之於目。亢則害,承乃製,而反出其泣,氣液瞇之,以其至近,故雖微而亦見如黑花也。

誠哉﹗河間斯言也。目盲,耳聾,鼻不聞臭,舌不知味,手足不能運用者,皆由其玄腑閉塞,而神氣出入升降之道路不通利。故先賢治目昏花,如羊肝丸,用羊肝引黃連等藥入肝,解肝中諸郁。蓋肝主目,肝中郁解,則目之玄腑通利而明矣。故黃連之類,解鬱熱也。椒目之類,解濕熱也。茺蔚之類,解氣鬱也。

芎、歸之類,解血鬱也。木賊之類,解積郁也。羌活之類,解經郁也。磁石之類,解頭目郁墜,邪氣使下降也。蔓菁下氣通中,理亦同也。凡此諸劑,皆治氣血鬱結目昏之法。而河間之言,信不誣矣。至於東垣、丹溪治目昏,用參 補血氣,亦能明者,又必有說通之。蓋目主氣血盛,則玄腑得利,出入升降而明。虛則玄腑無以出入升降而昏,此則必用參、耆、四物等劑,助氣血營運而明也。

羊肝丸三方,又散一方,並見肝條,治肝中諸郁目昏如神。

〔《本》〕治久年眼生黑花不明者。

椒目(炒,一兩) 蒼朮(炒,二兩)上件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醋茶送下,不過十日取效。(丹溪云︰椒目行滲道不行也。)
〔《外》〕補肝散 治三十年失明。

蒺藜子七月七日收,陰乾,搗散,飲食後,水服方寸匕。

〔崔〕但瞳子不壞者療,十得九愈。蔓菁子六升,蒸之,看氣遍,用甑下釜中熱湯淋,暴干,還淋,如是三遍,即取杵篩為末,食上,清酒調二錢送下,日再服。(本草云︰蔓菁子下氣利五臟,又利大便,通中益氣。)
〔《經》治虛勞目暗昧,三月蔓菁花,陰乾為末,以井花水空心調下二錢匕,久服長生。

〔世〕五福還瞳丹 治目白翳。

赤石脂、川椒二味同炒,辰砂、茯神、乳香,棗肉為丸,如桐子大。空心溫酒下百丸,十服見效。

按內障先患一目,次第相引,兩目俱損者,皆有翳在黑睛內遮瞳子而然。今詳通黑睛之脈者,目系也。

目系屬足厥陰、足太陽、手少陰三經,蓋此三經,臟腑中虛,則邪乘虛入經中鬱結,從目系入黑睛內為翳。《龍木諭》所謂腦脂流下作翳者,即足太陽之邪也。所謂肝氣沖上成翳者,即足厥陰之邪也。故治法以針言之,則當取三經之 穴,如天柱、風府、太沖、通裡等穴是也。其有手巧心審諦者,能用針於黑眼裡撥其翳,為效尤捷也。以藥言之,則當補中,疏通此三經之鬱結,使邪不入目系而愈。今集《龍木諭》並方於後。

〔《龍木論》〕羚羊角飲子 治圓翳內障,不痛不癢。

羚羊角(三兩) 細辛 知母 車前子 人參 黃芩(各二兩) 防風(二兩半)
上為末,每一錢,以水一盞,煎至五分,食後,去渣,溫服之。

補肝散 治肝風內障,不痛不癢,眼見花,發黃白黑赤,或一物二形。

羚羊角 防風(各三兩) 羌活 車前子(各一兩) 人參 茯苓(各二兩) 細辛 玄參 黃芩(炒,各一兩)
上為末,食後調服一錢,米飲湯下。

羚羊角散 治綠風內障,頭旋目痛,眼內痛澀者。

羚羊角 防風 知母 人參 茯苓(各一兩) 玄參 黃芩 桔梗(各一兩) 細辛(三兩) 車前子(一兩)
上為末,以水一盞,散一錢,煎五分,食後,去渣,溫服。

羚羊角湯 治青風內障,勞倦加昏重,頭旋腦痛,眼內痛澀者。

羚羊角 人參 玄參 地骨皮 羌活(各一兩) 車前子(一兩半)
上為末,以水一盞,散一錢,煎至五分,食後,去渣,溫服。

上四方,皆羚羊角、玄參、細辛、羌活、防風、車前子為君,蓋羚羊角厥陰經藥也。丹溪云︰羚羊角入厥陰經甚捷是也。玄參、細辛,行少陰經藥也。海藏云︰玄參治空中氤氳之氣,無根之火,為聖藥也。羌活、防風、車前子,行太陽經藥也。如筋脈枯澀者,諸方中更加夏枯草,能散結氣,有補養厥陰血脈之功,嘗試之有驗。然此諸方,又當悟邪之所在。若氣脫者,必與參膏相半服之。氣虛者,必與東垣補胃人參湯、益氣聰明湯之類相半服之。血虛者,必與熟地黃丸之類相兼服之,更能內觀靜守,不乾塵累,使陰氣平伏,方許作效。

蘆薈丸 黑水凝翳內障,不痛不癢,微有頭旋脈澀者。

蘆薈 甘草(各一分) 人參 牛膽(各半兩) 柏子仁 細辛(各一兩) 羚羊角(二兩,蜜炙)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墜翳丸 治偃月翳、束花翳等病,微有頭旋額痛者。

青羊膽 青魚膽 鯉魚膽(各七個) 熊膽(一分) 牛膽(半兩) 麝香(少許) 石決明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除風湯 治五風變成內障,頭旋偏腫痛,瞳人結白者。

羚羊角 車前子 芍藥 人參 茯苓 大黃 黃芩 芒硝(各一兩)
上為末,水一盞,散一錢,煎至五分,食後,去渣,溫服。

磁石丸 治雷風內障,頭旋惡心嘔吐。

磁石(燒赤,醋淬二次) 五味子 牡丹皮 乾薑 玄參(各一兩) 附子(炮,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食前茶下十丸。

治目之方用黃連多矣,而羊肝丸尤奇異,用黃連末一兩,白羊肝一具,去膜,同於瓷盆內,研令極細,眾手捻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三十丸,連作五劑,但是諸眼目疾,及障翳青盲皆治。忌豬肉冷水。唐崔承元為官,治一死囚,出活之後數年,以病目致死。一旦崔為內障所苦,喪明,逾年後,半夜獨坐自嘆,忽聞階除 之聲,崔問是誰?徐曰︰昔年蒙恩活囚也,今來報恩,遂將此方告訖而沒。依此合服,不數月眼複得明。

又方 治內障。

白羯羊肝(只用子肝一片,薄切,新瓦上焙) 熟地(一兩半) 菟絲子 蕤仁 車前子 麥門冬地膚子(去殼) 澤瀉 防風 黃芩 白茯苓 五味子 桂心 杏仁(炒) 細辛 枸杞子 茺蔚子苦葶藶 青葙子(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溫水下,日三服,不拘時候。張台卿嘗苦目暗,京師醫者,令灸肝俞,遂轉不見物.因得此方,眼目遂明。一男子,內障,醫治無效,因以餘劑遺之,一夕燈下,語其家曰︰適偶有所見,如隔門縫見火者,及旦視之,眼中翳膜俱裂如線,張云︰此藥靈勿妄與人,忽之則無驗。

予益信之,且欲廣其傳也。

經云︰肝虛則目KT KT 無所見,耳 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狀。海藏六︰目瞑,肝氣不治也。

又 鎮肝明目羊肝丸 羯羊肝(一具,新瓦盆中爆了更焙之,肝大止用一半) 甘菊 羌活 柏子仁 細辛 官桂 白朮 五味子(各半兩) 黃連(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食前,溫水下三四十丸。

〔《千》〕補肝散 治目失明方。

青羊肝(一具去膜薄切之,以新瓦瓶子未用者入肝於中,炭火炙之,為極細末) 蓼子(一合,炒令香)
上為末,食後服方寸匕,日二,加至三匕,不過一二劑。能一歲服,可夜讀細書。

治目KT KT 無所見,方用青羊肝一具,細切,以水一斗,銅器中煮,以面餅覆上,上鑽兩孔,如人眼大,以目向就熏,不過再熏,即瘥。

〔《濟》〕養肝丸 治肝血不足,眼目昏花,或生眵淚。

當歸(酒洗) 車前子(酒蒸,焙) 防風(去蘆) 白芍藥 蕤仁(另研) 熟地(酒蒸,焙) 川芎枳實(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熟水送下,不拘時。

〔《本》〕《素問》云︰久視傷血。血主肝,故勤書則傷,肝主目昏。肝傷則自生風,熱氣上騰,致目昏。

亦不可專服補藥,但服益血鎮肝明目藥自愈。

熟地黃丸 熟地(一兩半) 黃連 決明子(各一兩) 沒藥(半兩) 甘菊花(二兩) 防風 羌活(各一兩)桂心(五錢) 朱砂(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食後,日三服。

〔《千》〕明目,發不白落方。

用牛膽浸槐子,陰乾百日,食後,每日吞一枚,十日身輕,三十日白發再黑,百日通神。

膽移熱於腦,則辛 鼻淵,傳為衄 瞑目。(全文見診病傳變。)經云︰腎足少陰之脈,是動則病坐而欲起,目KT KT 如無所見。又云︰少陰所謂起則目KT KT無所見者,陰內奪,故目KT KT 無所見也。此蓋房勞目昏也。

治瞳子散大諸方,並見前陰虛睛散大視物花條。

〔東〕益本滋腎丸 (必與前陰虛睛散大條相兼服。)黃柏(去皮,挫碎,酒洗,炒) 知母(去毛,挫碎,酒洗,炒。各等分)
上為極細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五十丸,熱湯送下,空心服,服後以乾物壓之。

〔《濟》〕補腎丸 治腎氣不足,眼目昏暗,瞳人不明,漸生內障。

磁石(,醋淬七次,水飛過) 菟絲子(酒蒸二次,各二兩) 五味子 熟地(酒蒸,焙) 枸杞子楮實子 覆盆子(酒浸) 肉蓯蓉(酒浸,焙) 車前子(酒蒸) 石斛(去根,各一兩) 沉香青鹽(二味另研,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千》〕神曲丸 主明目,百歲可讀細書。

神曲(四兩) 磁石(,醋淬七次,一兩) 光明砂(水飛,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米飲下,食前,日三服。常服益眼力,此方神驗,不可具述。

〔《外》〕治積年目失明,不識人。決明子二升杵散,食後以粥飲服方寸匕。(本草云︰決明子微寒,助肝氣,益精水。)
〔《千》〕白瓜子七升,絹袋盛,攪沸湯中三遍,暴干,以酢五升,浸一宿。暴干,為末,酒調方寸匕服,日三,服之至百日,可夜讀書。(本草云︰白瓜子平寒。《外台》名補肝散,主五勞七傷。酢,酸入肝。)運氣 目昏有四︰一曰風熱。經六︰少陰司天之政,風熱參布,雲物沸騰,太陰橫流,寒乃時至,往複之作,民病聾瞑。此風熱參布目昏也。

二曰熱。經云︰少陰在泉,熱淫所勝,病目瞑,治以針寒。此熱勝目昏也。

三曰風。又云︰歲水不及,濕乃大行,複則大風暴發,目視KT KT,此風勝目昏也。

四曰燥。經云︰陽明司天,燥淫所勝,目昧 瘍,治以苦熱是也。

〔《本》〕讀書之苦,傷肝損目,誠然。晉范寧嘗苦目痛,就張湛求方,湛戲曰︰古方宋陽子少得其術,以授魯東門伯,次授左丘明,遂世世相傳,以及漢杜子夏,晉左太沖,凡此諸賢,並有眼目疾,此方用損讀書一,減思慮二,專內視三,簡外觀四,宜起晚五,宜早眠六。凡六物,熬神火,下以氣簇蘊於胸中,七日然後納諸方寸,修之一年,近能數其目睫,遠視尺 之餘,長服不已,洞見牆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審如是而行,非可謂嘲戲,亦奇方也。

〔羅〕省郎中張子敬,年六十七歲,病眼目昏暗,微黑色,皮膚不澤,六脈弦細而無力。一日出示治目二方,問予可服否?予曰︰此藥以黃連大苦之藥為君,諸風藥為使,且人年五十,膽汁減而目不明。《內經》云︰土位之主,其瀉以苦。瀉風藥亦能瀉土,年六十,脾胃虛而皮肉枯,重瀉其土,使脾胃虛,而不能營運榮衛之氣,滋養元氣,胃氣不能上行,膈氣吐食,諸病生矣。又況年高衰弱,此藥不可服,只宜慎言語,節飲食,懲忿窒欲,此不治之治也。子敬以為然,明年春,除關西路按察司,三年致仕還,精神清勝,脈遂平和,此不服寒涼之劑也。《內經》云︰誅伐無過,是謂大惑,解之可也。

〔《靈》〕黃帝曰︰人之哀而涕泣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搖則宗脈感,宗脈感則液道開,液道開故涕泣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故上液之道開則泣,泣不止則液竭,液竭則精不灌,精不灌則目無所見矣,故命曰奪精。補天柱經俠頸。(俠頸,謂頭中分也。)針灸內障有四法,此篇是其一也。

其二取肝。經曰︰肝虛則目KT KT 無所見,善恐,取其經厥陰與少陰,取血者是也。

其三取腎。經云︰腎足少陰之脈,是動則病目KT KT 無所見,視寒熱虛實取之也。

其四取陽蹺。經云︰邪之所在,皆為不足,上氣不足,目為之瞑,補足外踝下留之是也。

〔《玉》〕眼久病昏花︰肝俞(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補三呼。)三裡(一寸,瀉十吸。)瞳子
〔子和〕戴人女僮至西華,具急暴盲不見物。戴人曰︰此相火也。太陽陽明,氣血俱盛,乃刺其鼻中攢竹穴,與項前五穴,大出血,目立明。

〔《甲》〕青盲,遠視不明,承光主之。瞳子癢,遠視昏KT KT,夜無見,目 動,與項口相參引,口不能言,刺承泣。目瞑,身汗出,承漿主之。

〔《撮要》〕眼無光︰商陽(一分,沿皮向後三分,瀉之,灸。)
〔《甲》〕青盲,商陽主之。KT 目,目KT KT,偏歷主之。KT 目,目KT KT,少氣,灸手五裡,左取右,右取左。目瞑,遠視KT KT,目窗主之。青盲KT 目,惡風寒,上關主之。

〔《龍木論》〕內障根源歌︰不疼不痛漸昏蒙,薄霧輕煙漸漸濃,或見蠅飛花亂出,或如絲絮在虛空。

此般狀樣因何得,肝臟停留熱與風,大叫大啼驚與恐,腦脂流入黑睛中。

初時一眼先昏暗,次第相牽與一同,苦口何須陳逆耳,只緣肝氣不相通。

此時服藥宜鎮定,將息多乖即沒功,日久既應全黑暗,時名內障障雙瞳。

名字隨形分十六,龍師聖者會推窮,靈藥這回難得效,金針一撥日當空。

強修將息依前說,莫遣依前病複蹤。

針內障眼法歌︰內障由來十六般,學醫人子審須看,分明一一知形狀,下針方可得安然。

若將針法同圓翳,誤損神光取瘥難,冷熱先明虛與實,調和四體待令安。

不然氣悶違將息,嘔逆勞神翳卻翻,咳嗽震頭皆未得,多驚先服鎮心丸,若求涼藥銀膏等,用意臨時體候看。

老翳細針初複嫩,針形不可一般般,病虛新產懷娠月,下手才知將息難。

不雨不風兼皓月,清齋三日在針前,安心定意行醫道,念佛親姻莫雜喧。

患者向明盤膝坐,提撕腰帶得心安,針者但行賢哲路,惻隱之情實善緣。

有血莫驚須住手,裹封如舊再開看,忽然驚振醫重卜,服藥三旬見朗然。

七日解封難見物,花生水動莫它言,還睛丸散堅心服,百日分明複舊根。

針內障後法歌︰內障金針針了時,醫師言語要深知,綿包黑豆如球子,眼上安排日系之。

臥眠頭枕須安穩,仰臥三朝莫厭遲,封後忽然微有痛,腦風牽動莫它疑。

或針或烙依經法,痛極仍將火熨之,擬吐白梅含咽汁,吐來仰臥卻從伊芳。

起則恐因遭努損,雖然希有也須知,七朝豉粥溫溫食,震著牙關事不宜。

大小便時須緩緩,無令自起與扶持,高聲叫喚言多後,驚動睛輪見雪飛,如此志心三十日,漸行出入認親知。

狂心莫憶陰陽事,夫婦分床百日期,一月不須臨洗面,針痕濕著痛微微,五腥酒麵周年斷,服藥平除病本基。

上《龍木諭》金針開內障大法,謹按其法,初患眼內障之時,其眼不痛不澀不癢,頭不旋不痛,而翳狀已結成者,宜金針撥去其翳,如撥雲見日而光明也。今具其略於後。

開內障圖 圓翳(初患時見蠅飛、花發、垂蟻,薄煙輕霧,先患一眼,次第相牽,俱圓翳如油點浮水中,陽看則小,陰看則大,金針一撥即去。) 滑翳(翳如水銀珠,宜金針撥之。) 澀翳(翳如凝脂色,宜針撥之。)浮翳(藏形睛之深處,細看方見,宜針深撥之。) 橫翳(橫如劍脊,兩邊薄中央濃,宜針於中央濃處撥之。以上五翳,皆先患一目,向後俱損。初患之時,其眼痛澀,頭旋額痛,雖有翳狀,亦難針撥。獨偃月翳、棗花翳、黑水凝翳,微有頭旋額痛者,宜針輕撥之。) 冰翳(初患時頭旋額痛者,眼瞼骨鼻頰骨痛,目內赤澀,先患一眼,向後翳如冰凍堅白,宜於所過經脈針其俞穴,忌出血,宜針撥動,不宜強撥。) 偃月翳(初患時微微頭旋額黑花。) 青風(初患時,微有痛澀,頭旋腦痛,先患一眼,向後俱損,無翳,勞倦加昏重。) 雷頭風變(初患時,頭旋,惡心嘔吐,先患一目,次第相牽俱損,瞳人或大或小,凝脂結白。)

能遠視不能近視能近視不能遠視

〔東〕能遠視不能近視者,陽氣有餘,陰氣不足也,乃血虛氣盛。血虛氣盛者,皆火有餘,元氣不足。火者,元氣、穀氣、真氣之賊也,元氣之來也徐而和,細細如線。邪氣之來也,緊而強,如巨川之水,不可遏也。

〔海〕目能遠視,責其有火。不能近視,責其無水。法當補腎。

〔東〕地芝丸 治目不能近視能遠視,及大厲風成癩,悉皆治之。

生地(焙,四兩) 天門冬(去心,四兩) 枳殼(炒,二兩) 甘菊花(去皮,二兩)上同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茶清送下,溫酒亦下,食後。六味地黃丸,亦治此症。

能近視不能遠視者,陽氣不足,陰氣有餘,乃氣虛而血盛也。血盛者,陰火有餘也。氣虛者,元氣衰弱也。

此老人桑榆之象也。

〔海〕目能近視,責其有水。不能遠視,責其無火。法宜補心。

〔東〕定志丸 (出《局方》) 治眼不能遠視,能近視者。

遠志(去苗心,二兩) 人參(一兩) 白茯苓(去皮,一兩) 菖蒲(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朱砂為衣。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

雀目(日落即不見物)

〔無〕蛤粉丸 治雀目,日落不見物。

蛤粉(細研) 黃蠟(等分)上溶蠟搜粉為丸,如棗大。每用豬肝一片,二兩許,批開,裹藥一丸,麻線纏入瓮內,水一碗,煮熟,取出乘熱熏目,至溫吃肝,以愈為度,神效。

〔《千》〕雀目方 地膚子(五錢) 決明子(一升)上二味為末,以米飲汁和丸。食後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日日服至瘥止。

〔世〕治雀目。用蒼朮四兩,米泔水浸一宿,切作片,焙乾為末,每服三錢,豬肝二兩,批開糝藥在內,用麻線系定,粟米一合,水一碗,砂鍋內煮熟,熏眼,候溫,臨臥服之,大效。

〔《聖》〕治雀目眼,不計時月。用蒼朮一兩,搗羅為末,每服一錢,不計候。

〔《心》〕雀目不能夜視︰神庭、上星、前頂、百會(各出血,以鹽塗之,立愈。)又法︰照海、肝俞。

目淚不止

〔《素》〕厥則目無所見,夫人厥則陽氣並於上,陰氣並於下。陽並於上,則火獨光也。陰並於下,則足寒,足寒則脹也。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 盲,是以氣沖風泣下而不止。夫風之中目也,陽氣內守於精,是火氣燔目,故見風則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風生乃能雨,此之類也。(解精微論)
〔子和〕凡風沖淚出,俗言作冷淚者,非也。風沖於內,火發於外,風熱相搏,由是淚出。內外皆治,可愈。

治外以貝母一枚白膩者,加胡椒七粒,不犯銅鐵,研細,臨臥點之。治內以 當歸飲子 服之。

當歸 大黃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 芍藥(各一兩) 滑石(半兩)上切碎,每服三錢至五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七分,去渣,溫服。

肝為淚。(全文見五臟。)
〔垣〕水附木勢,上為眼澀,為眵,為冷淚,此皆由肺金之虛,而肝木寡於畏也。

〔孫〕英宗朝國婆婆患眼冷淚,眼科醫官,治二三年,不能療,上召孫。孫至曰︰臣非眼科,但有藥耳,容進方。用石決明一兩,赤小豆一兩半,半夏五錢,生斑蝥二十一粒,炒去頭足,木賊五錢,為末,薑汁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方進,聖旨下眼科詳定,眼科醫官奏曰︰此方於眼科甚不相涉,斑蝥有毒,恐傷臟腑,不敢用。合再取聖旨,國婆婆聞之,曰︰眼科醫官不惟不能,亦不願使我治也,但合此藥,縱傷無怨。上聞之,孫自進藥服,經十餘日愈八分,二十日全愈。時眼科並降兩官,孫賞錢三十萬。

《銀海》止淚方 蒼朮(米泔浸,一兩半) 木賊(去節,二兩) 香附子(炒,去毛)
上為末,煉糊丸,如桐子大。食後,鹽湯下三丸。

經云︰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則寒中而泣出,此中風寒淚出也。

〔河〕當歸湯 治風邪所傷,寒中目,淚自出,肌瘦,汗不止。

當歸 人參(各三兩) 官桂(一兩) 乾薑(炮) 白朮 白茯苓 甘草 川芎 細辛 白芍藥(各半兩) 陳皮(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渣,熱服,不計時,並三服。

〔《本》〕治頭風冷淚,龐安常二方。

甘菊 決明子(各二錢) 白朮 羌活 川芎 細辛 白芷 荊芥穗(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溫湯調下,食後,日三服。

又方川芎 甘菊 細辛 白朮 白芷(以上各等分)
上為末,蠟丸,如黍米大。夜臥服一丸,日中一時辰,換一丸。

〔《本》〕治風盛膈壅,鼻塞清涕,熱氣攻眼,下淚多眵,齒間緊急,作頭痛,川芎丸

川芎 柴胡(各一兩) 半夏曲 甘草(炙) 甘菊 人參 前胡 防風(各半兩)上每服四錢,水一盞,生薑四片,薄荷五葉,同煎七分,去渣,溫服。

〔《靈》〕五臟六腑,心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視,肺為之相,肝為之榮,脾為之衛,腎為之主外。

故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並,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夫心系與肺,不能常舉,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

〔丹〕婦人患眼眵,不思食。

四物湯加白朮、陳皮、黃芩、連翹,分六帖煎,食前熱服。又灸合谷。

〔《肘》〕治眼淚出不止,用黃連濃漬,綿干拭目。

〔《山》〕風淚眼。九節黃連和槐樹皮灰粗末,熬湯澄清頻洗。

〔垣〕神效明目湯連翹飲子 治淚不止。(二方並風倒睫拳毛。)運氣 淚出皆從風熱。經曰︰厥陰司天之政,三之氣,天政布,風乃時舉,民病泣出是也。

〔《集》〕迎風冷淚,眵 黑花︰大骨空 小骨空(如上法灸之,吹火滅。)二間(一分,沿皮向後刺五分,灸之。)合谷(針灸)

風沿爛眼

〔丹〕風沿眼系,上膈有積熱,自飲食中挾怒氣而成。頑痰痞塞,濁氣不降,清氣不上升,由是火益熾而水益降。

積而久也,眼沿因膿漬而腫,於中生細小蟲絲,遂年久不愈,而多癢者是也。用紫金膏,以銀釵腳揩去油膩點之。試問若果癢者,又當去蟲,以絕根本。蓋紫金膏止是去濕,與去風涼血而已,若前所謂飲食挾怒成痰,又須更與防風通聖散去硝黃為細末,以酒拌勻曬乾,依法服之。禁諸濃味及大料物,方盡諸法之要。(紫金方未詳,即《蘭室秘藏》眼目門還睛紫金丹是也。)防風通聖散(方見癇。)
〔世〕爐甘石散 治爛風眼。

以爐甘石不拘多少,先用童便 七次,次用黃連濃煎汁 七次,次用谷雨前茶清濃煎 七次,又並三汁餘者一次,再 三次,然後安放地上一宿,出火氣,細細研,入冰片、麝香,點上神妙。爐甘石 時,須用好紫霄炭極大者鑿一穴,以安爐甘石。

〔丹〕治風沿爛眼,二蠶砂用香油浸月餘,重綿濾過,點之,愈久愈妙。

〔世〕紫金膏 用水飛過虢丹,蜜多水少,文武火熬,以器貯,點之。

〔《保》〕治眼赤瞎,以青泥蛆淘淨,曬乾末之,仰臥合目,用藥一錢,放眼上,須臾藥行,待少時去藥,赤瞎自無。

〔東垣〕目眶赤爛歲久,俗呼赤瞎是也,常以三棱針刺目外,以泄濕熱立愈。

〔《撮要》〕風弦爛眼︰大骨空(在手大指第二節尖,灸九壯,以口吹火滅。)小骨空(在手小指二節尖,灸七壯,亦吹火滅)

倒睫拳毛

眼睫毛倒入眼中央是也。

〔垣〕神效明目湯 治眼楞緊急,致倒睫拳毛損目,及上瞼皆赤爛,睛亦疼痛昏暗,日則冷淚長流,夜則眼眵滿眼。

葛根(一錢半) 甘草根(炙,二錢) 防風根(一錢) 蔓荊子(五分) 細辛根(三分)又一方,加黃耆根(一錢)
上 咀,作一服,水一盞八分,煎至一盞,去渣,稍熱臨臥服效。

防風飲子 治倒睫拳毛。

黃連(炒) 甘草(炙) 人參(各一錢) 葛根 防風(各五分) 歸身(一錢半) 細辛葉 蔓荊子(各三分)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後。避風寒濕熱處眠之。

神效黃耆湯 治渾身麻木不仁,及兩目緊急縮小,羞明畏日,或隱澀難開,或視物無力,睛痛昏花,手不得近,或目少睛光,或目中熱如火,服五六次神效。

黃耆(二兩) 人參(去蘆,一兩) 甘草(炙,一兩) 蔓荊子(銼,二錢) 白芍藥(一兩) 陳皮(去白,半兩)
上 咀,每服四五錢,水一盞八分,煎至一盞,去渣,臨臥稍熱服。如小便淋澀。加澤瀉五分。如有大熱証,加黃柏三錢,酒浸四次炒。如麻木不仁,雖有熱不用黃柏,再加黃耆一兩。如眼縮小,去芍藥,忌酒醋濕面大料物蔥韭蒜及淡滲生冷硬物。如麻木重甚者,加芍藥一兩,木通一兩。

撥雲湯 戊申六月,徐總管患眼疾,於上眼皮下出黑白翳二個,隱澀難開,兩目緊急而無疼痛,兩手寸脈細緊,按之洪大無力,知足太陽膀胱為命門相火煎熬,逆行作寒水翳及寒膜遮睛,與下項一服神效。外証呵欠,善悲健忘,嚏噴時自淚下,面赤而白,能食不大便,小便數而欠,氣上而喘。

黃耆(七分) 細辛葉(五分) 柴胡(七分) 生薑 荊芥(各一錢) 防風(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本(一錢) 甘草梢(一錢) 升麻(一錢) 葛根(五分) 川芎(五分) 知母(一錢)黃柏(一錢半) 歸身(一錢)上銼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稍熱服。

連翹飲子 治目中溜火,惡日與火,隱澀,小角偏緊,久視昏花,迎風有淚。

蔓荊子 甘草 連翹(各三分) 柴胡(二分) 酒黃芩(五分) 生地(三分) 防風(五分) 人參(三分) 黃耆(五分) 紅葵花(三分) 升麻(一錢) 歸身(二分) 羌活(五分)
上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後服。

前一方治倒睫拳毛。後三方,治眼楞緊急縮小。眼楞緊縮小者,倒睫拳毛之漸也,故以其方附於後。蓋陽虛則眼楞緊急,陰虛則瞳子散大,故東垣治眼楞緊急,用參、 補氣為君,佐以辛味疏散之,而忌芍藥、五味子之類酸收是也。治瞳子散大,用地黃補血為君,佐以酸味收斂之,而忌茺蔚子、青葙子之類是也。

治倒睫眼方,以無名異末,摻卷在紙中作捻子,點著,至藥末處吹殺,以煙熏之,自起。

〔《本》〕治倒睫爛弦。

蠶砂(一兩) 虢丹(五錢)上二味,慢火熬成膏,入輕粉五分,熬黑色,逐時湯泡洗。

〔《瑞》〕青黛散 治眼倒睫極效。

刺 棗棘針 白芷 青黛上各等分,為細末。左眼倒睫,口噙水,左鼻內搐之。右眼倒睫,右鼻內搐之。

〔《山》〕眼毛倒睫,摘去拳毛,用虱子血點入眼內,數次即愈。

〔垣〕眼生倒睫拳毛,由目緊急皮縮之致也。蓋內伏熱,攻陰氣外行,當去其內熱並火邪,使眼皮緩,則眼毛立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內瞼向外,刺以三棱針,針出熱血,以左爪甲迎住針縫,立愈。

肉攀睛

〔羅〕還睛散 治眼翳膜,昏澀淚出,瘀血 肉攀睛。

川芎 草龍膽 草決明 石決明 荊芥 枳實 野菊花 野麻子 白茯苓(去皮) 甘草(炙)木賊 白蒺藜 川椒(炒,去子) 仙靈脾 茵陳(以上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一日三服。忌食魚、肉及熱面、蕎麥等物。一方有楮實子,無仙靈脾、茵陳、枳實三味。

〔《圖》〕治卒患赤目, 肉生,內痛者。取好梨一個,搗絞汁,黃連三枚,碎之,以綿裹漬,令色變,仰臥注目中。

〔《外》〕主目翳及 肉。用礬石最白者,納一黍米於翳上及 肉上,即冷淚出,綿拭之,令惡汁盡,其疾日減,翳自消薄便瘥。礬石須真白者方效。

〔《千》〕治目中生 肉,翳滿目閉,瞳子及生珠管方。

貝齒(七枚,燒為末) 真珠(等分)
上為細末如粉,以注翳肉上,不過五度即瘥。

〔《集》〕 肉攀睛︰睛明 風池 太陽(出血) 期門

飛絲塵垢入目

〔世〕治飛絲入目者。用頭垢點入眼中即出,神效。飛絲入眼。用柘樹漿點了,綿裹箸頭蘸水於眼上,繳拭涎毒。治飛絲入目。以火麻子一合,杵碎,井花水一碗浸攪,卻將舌浸水中,涎沫自出,神效。(一方用茄子葉碎杵如麻子法,尤妙。)
〔丹〕飛絲落眼,眼腫如瞇,痛澀不開,鼻流清涕。用京墨濃磨,以新筆塗入目中,閉目少時,以手張開,其絲自成一塊,看在眼白上,卻用綿輕輕惹下,則愈。如未盡,再塗,此方累效。治瞇目。鹽與豉置水中浸之,視水,其渣立出。(孫真人方。)

〔《千》〕治稻、麥芒入眼。取蠐螬以新布覆目上,蠐躋螬從布上摩之。其芒出著布上。

〔《山》〕物落眼中,用新筆蘸繳出。又方,濃研好墨,點眼立出。

視歧亂見

〔《靈》〕帝曰︰余嘗上清泠之台,中階而顧,匐匍而前則惑。余私異之,竊內怪之,獨瞑獨視,安心定氣,久而不解。獨搏獨眩,被發長跪,俯而視之,後久之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氣使然?岐伯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中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精散則視歧,故見兩物。(大惑論)

〔《本》〕荀牧仲頃年嘗謂予曰︰有人視一物為兩,醫作肝氣盛,故見一為二,服瀉肝藥皆不驗,此何疾也?

予曰︰孫真人曰︰《靈樞》有雲,目之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云云,則視歧故見兩物也。令服驅風入腦藥得愈。

〔《靈》〕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榮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生也。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也。故陰陽合轉而睛明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處,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帝曰︰余疑其然。余每之東苑,未曾不惑,去之則複,余唯獨為東苑勞神乎?何其異也?岐伯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有所惡,卒然相感,則精氣亂,視誤故惑,神移乃複,是故間者為迷,甚者為惑。(大惑篇)

〔《素》〕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白黑,審長短。以長為短,以白為黑,如是則精衰矣。

右目亂見,治法東垣益氣聰明之類是也。

目閉不開

足太陽之筋,為目上綱。足陽明之筋,為目下綱。熱則筋縱,目不開。(全文見筋 條。)

目直視

( 胃者目睛斜倒不正小兒謂之通睛)

〔《甲》〕 目者,水溝主之。

〔《集》〕直視者,視物而目睛不轉動者是也。若目睛動者,非直視也。傷寒直視者,邪氣壅盛,冒其正氣,使神氣不慧,臟腑之氣不上榮於目,則目為之直視。傷寒至於直視,為邪氣已極,証候已逆,多難治。經曰︰衄家不可發汗,發汗則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不能眠。以肝受血而能視,亡血家,肝氣已虛,目氣已弱,又發汗亡陽,則陰陽俱虛所致也。此雖錯逆,其未甚也。逮狂言反目直視,又為腎絕,直視搖頭,又為心絕,皆臟腑氣脫絕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痢者亦死。又劇者發狂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澀者死。皆邪氣盛而正氣脫也。

少陽終者,其百節縱,目□絕系。(全文見診生死條。目系絕,故目不動而直視。王注云︰□謂直視如驚貌。□音瓊。)

目上視

瞳子高者,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已絕。(全文見診生死。戴眼者,目直視不能轉動也。)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瘲 。

針灸目上視,見中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