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熱門

病機敘論

至真要大論篇︰帝曰︰願聞病機?岐伯對曰︰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諸病喘逆,轉筋反戾,小便混濁,諸腹脹大;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 身熱,惡寒戰栗,驚惑悲笑譫妄;衄蔑血汗,皆屬於熱。

嘔吐酸者,肝之味也。由火盛製金,金不能平木,則肝氣自甚,故為酸也。如飲食熱,則易於酸矣。暴注,卒暴注泄也。腸胃熱甚,而傳化失常。火性疾速,故如是也。下迫,後重裡急,窘迫急痛也。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故也。喘逆,火氣逆上也。病熱則氣甚而息粗,熱火為陽,主乎急數。熱則息數,氣粗而為喘也。轉筋反戾︰由熱氣燥爍於筋,則攣瘈瘲轉縮而痛。火主燔灼,燥動故也。或以為寒客於筋者,誤也。大抵內熱甚而外被風寒禁固,則內熱愈郁,不得疏散而反轉戾者有矣。故轉筋,以帛包裹得暖即止。甚則以熱湯漬之,而使腠理開泄,陽氣疏散則愈。而俗反疑為寒者,此也。夫筋骨多因熱甚,霍亂吐瀉,所以致脾胃土衰,則肝木自甚,而熱燥於筋,故轉戾也。小便混濁,天氣熱,水混濁,寒則水清,水體清而火濁故也。又如清水以火煎之,自然濁也。諸腹脹大有聲,鼓之如鼓︰熱為陽氣發動,充脹如鼓。寒主收斂,陽氣熱盛,故如是也。癰,淺而大也。疽,深惡也。瘍,頭小,瘡也。

疹,浮,癮點也。皆熱勝,血鬱於膚腠者然也。瘤氣,赤瘤丹毒,熱盛氣也。結核,火氣熱甚,則鬱結堅硬如果核,不必潰發,但令熱氣散則自消也。吐下霍亂,三焦為水穀傳化之道路,熱氣甚則傳化失常,而致霍亂。吐瀉,火性燥動故也。或云︰吐瀉屬寒。若寒者,不渴,而脈沉遲。熱者,必渴,而脈急數,故犯暑熱而作吐瀉者多也。瞀,昏也。熱氣甚則濁亂昏昧也。郁,怫郁也,結滯壅塞而氣不通暢。所謂熱甚則膚腠閉密而鬱結也。腫脹,熱勝於內,則氣鬱而為腫也。陽熱氣盛則腫脹也。鼻塞,窒塞而不通利也。火主 腫脹,故熱客陽明而鼻中 脹,則窒塞也。或謂寒主閉藏,而鼻塞為傷風寒而然也。殊不知由內熱甚,外受風寒,則熱鬱結不通,故為窒塞而流清涕。火熱亢極則反兼水化製之故也。鼽,鼻出清涕也。

蓋金熱極反化水液,如心熱極而反汗出也。衄,為陽熱怫鬱於足陽明而上熱盛,則血妄行為鼻衄也。血溢,血上出也。心養於血,故熱甚則血涌而妄行。血泄,為熱客下焦而大小便出血也。淋,小便澀痛也。熱客膀胱,鬱結不能滲泄故也。,大便澀滯也。熱耗其液,則糞堅結而大腸燥澀故也。身熱惡寒,此熱在表也。邪熱在表而淺,邪畏其正,故病熱而反惡寒也。如熱甚生癰腫瘡瘍而惡寒者,亦由邪熱在於表也。戰栗,搖動也。火之象也。或言戰栗亦有寒者,蓋寒栗亦由火甚似水,實非寒也。驚,心卒動而不能也。火在於動,故心火熱甚也。惑,疑惑猶豫,濁亂而志不一也。象火參差而惑亂也。志者,腎水之神也。悲,肺金之志也。金本燥,能令燥者,火也。所以悲哭,而五液俱出者,火激動而兼水化也。笑,為心之志也。喜極而笑者,猶燔灼火喜而鳴笑之象也。故病笑者,火之甚也。譫,多言也。言為心之聲,猶火燔而聲鳴也。故心熱則多言而不自知也。妄,虛妄也。火為陽,故外清明而內濁昧,其手動亂,故心火熱甚,則腎水衰而志不精一,虛妄見聞而自為問答,則神志失常如見鬼神是也。衄蔑血汗,血出而汗濁也。熱氣上甚,則血溢亢極,則燥而汗濁,害承乃製,則色黑而為紫也。

經曰︰陽勝則熱,熱勝則腫。

陽勝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故欲飲冷也。

陽盛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

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炙於火者,是人陰氣虛,陽氣盛,當內爍也。又曰︰人身非常熱,熱而煩滿者,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

三陽之病發寒熱,病熱而有所痛者,是三陽之動也。

人數醉,若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熱氣與穀氣相搏,或熱盛於中,故熱遍於身內,熱而溺赤也。夫酒氣盛而 悍,腎氣日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為之熱也。

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小水黃者,少腹中有熱也。

病機敘論

《內經》曰︰陰虛生內熱者,因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陽盛則外熱者,因上焦不通利,則皮膚致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泄,故外熱。

病機敘論

東垣曰︰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名曰熱入血室。晝則發熱,煩躁,夜亦然,是重陽而無陰也。當亟瀉其陽,峻補其陰。

病機敘論

卒病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其脈浮緊而澀,為風寒客於榮衛,六經傳變之異。此皆自外而入,故張仲景主於《內經》所言︰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此《傷寒論》之所由作也,自外而入內熱者然也。有所勞倦,穀氣衰少,脾氣下陷,頭痛發熱。其或發熱惡寒,寒熱間作;或蒸蒸燥熱,發於肌肉之間。

始得之,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皮膚不仁。風寒而生寒熱,亦與傷寒相似。此李明之主於《內經》勞倦形氣不足,《脾胃論》之所由作也,自內而之外熱者然也。

陽氣怫郁為諸熱。經云︰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反戾,水液混濁,腹脹有聲,鼓之如鼓,鬱結轉甚,而惡寒如戰栗驚駭之類,此劉守真主於《內經》病機著為《原病式》。非內非外,專為鬱結積熱者然也。

病機敘論

董氏曰︰積熱者,熱毒蘊內,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夫人之生也,陰平陽秘,神氣以寧,而自無熱之可積。蓋昧者 情縱欲,因致積熱,皆出於心。熱甚則傷血,或有體氣素實,一時感觸熱毒之氣,郁積臟腑之間,或在心肺之內,令人口苦,咽乾,涎唾稠粘,眼澀多眵。

心氣通於舌,脾氣通於口,熱燥相合,故口舌生瘡,小便秘澀。此積聚之熱,非傷寒傷風之熱証也。有嗜酒麵煎炙,雄、附峻補,皆能有熱,謂之積熱。有積溫成熱,遂成前証,不可不察。

王安道曰︰人之所賴以生者,氣也。氣者何?陰陽是也。夫陰與陽,可以和而平,可以乖而否,善攝與否,吉凶於是乎分。不能善攝者故偏寒偏熱之病,莫逃乎乖否之餘。雖然,寒也,熱也,粗工為之而弗難。設積熱沉寒,良工猶不能以為計。且以積熱言之︰始而涼和,次而寒取,寒取不愈,則因熱而從之,從之不愈,則技窮矣。故王太仆曰︰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製陽光。又曰︰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此治積熱之本之論也。《內經》曰︰身熱脈數,或燥而不惡寒者,癉瘧也。(瘧門。)一身盡痛,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中濕門。)汗出而身熱者,風也。(傷風門。)《要略》曰︰發熱身痛,而身如熏黃者,濕也。(癉証門。)發熱惡寒,脈來浮數者,瘟病也。身熱,頭痛,自汗,多眠,陽脈浮滑,陰脈弱,風溫也。(傷寒門。)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暑門。)四肢發熱者,或口舌燥而身熱,咽乾。蓋心生火,大小腸主熱。火熱來乘土位,乃濕熱相合,故煩躁悶亂也。四肢者,脾土也。火乘之,故四肢發熱也。或身熱體重,走注疼痛,蓋濕熱相搏,風熱郁而不得伸也。

脈候

《內經》曰︰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諸浮不躁者,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王注云︰病熱而脈數,按之不鼓,乃寒盛格陽而致之,非熱也。形証是寒,按之而脈氣鼓擊於指下盛者,是為熱盛拒陰而生病,非寒也。)平人氣象篇曰︰病熱而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澀堅者,皆難治。大奇論曰︰脈至而搏,血衄,身熱者,死。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

《脈經》曰︰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尺寸脈俱虛,是謂重虛。《脈經》陰數多熱,數為熱極,數脈為虛為熱,數洪,熱煩。脈來如懸鉤浮為熱,滑數,心下結,熱盛。緊而數,寒熱俱作。沉細滑疾者熱。

脈數盛滑緊者,病在外熱;脈沉而緊,上焦有熱,下寒。

寸口脈浮大而病者,名曰陽中之陽病,苦煩滿,身熱,頭痛,腹中熱。寸口脈實,熱在脾肺。數為吐,為熱在胃口。關脈滑數,胃中有客熱,緩而滑,為熱中。《難經》曰︰病熱之脈,陰陽俱浮,浮之滑,沉之散澀,發熱惡寒。脈浮數者,瘟病也。身熱,頭痛,自汗,多眠,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風溫也。《活人書》云︰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壯熱,惡風,自汗。寸口脈浮,胸痞滿,有類傷寒,但頭不痛,項不強,為異。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熱病不得汗,而脈躁盛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

治法

《病機機要》曰︰有表而熱者,謂之表熱;無表而熱者,謂之裡熱;有暴熱而為熱者,乃久不宣通而致也。有服溫藥而為熱者,有惡寒戰栗熱者。及其治也,小熱之氣,涼以取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以汗發之。發之不盡,則逆製之。製之不盡,求其屬以衰之。苦者治臟,臟屬陰而居內;辛者治腑,腑屬陽而在外。故內音下之,外者發之。又宜養血益陰,其熱自愈。

治法

東垣曰︰發熱惡熱,大渴不止,煩躁肌熱,不欲近衣,其脈洪大,按之無力者,或無目痛,鼻乾者,非白虎湯証也。此血虛發躁,當以當歸補血湯主之。又有火鬱而熱者,如不能食而熱,自汗氣短者,虛也,以甘寒之劑瀉熱補氣。非如能食而熱,口舌乾燥,大便難者,以辛苦大寒之劑下之,非瀉熱補水之比。當細分之,不可概論。如言煩躁,虛煩亦與實煩不同。如傷寒煩者,為真陽內鬱,陰中伏陽之証,與陰虛燥熱,病本亦異。

治法

東垣曰︰仲景論內外不足發熱、自汗之証,大禁發汗。若飲食勞倦,雜病發熱,身汗,表虛之証認作有餘,便用發汗,則表益虛也。

治法

心熱者,微按至皮膚之下,肌肉之上,輕手乃得。微按至皮毛之下熱,少加力按之,則全不熱,是熱在血脈也。其証心煩,心痛,掌中熱而噦,以黃連瀉心湯、導赤散。實則瀉心湯,虛則朱砂安神丸。肺熱者,輕手乃得,微按全無,日西熱甚,乃皮毛之熱,其証必見喘咳。寒熱輕者,瀉白散,實則涼膈散,虛則人參白虎湯。

肝熱者,重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乃肝之熱,當寅卯間尤甚。其脈弦,四肢滿悶,便難,轉筋,多怒多驚,四肢困熱,筋痿不能起於床者,瀉青丸。實則柴胡飲子。

脾熱者,輕手捫之不熱,重按至筋骨又不熱,不輕不重,在輕手重手之間,熱在肌肉,過夜尤甚,其証必怠情,嗜臥,四肢不收,無氣以動,瀉黃散。實則調胃承氣湯,虛則人參黃散。

腎熱者,輕手重手俱不熱。如重手按至骨分,其蒸熱手如火,其人骨蘇蘇如蟲蝕,其骨困熱不任,亦不能起於床,實則滋腎丸,本滋陰法也。無實不可瀉。氣實脈盛,身熱煩擾,宜三一承氣湯、涼膈散等藥下之。熱在中,四順清涼飲,在下八正之類。夜熱多,或有汗,或鼻衄,身熱而便難,四物去芎加黃連、生地、地骨皮之類。日熱多,熱在氣分,柴胡飲子、白虎湯。有輕手按之熱甚,重手取之不甚熱,此熱在肌表,宜清之。竹茹、竹葉、地骨皮、麥門冬之類。有神氣怫郁而熱,宜清神散。熱在上而陰水不升,陰火騰沸,宜升陽瀉火法,虛者補之。初病陽証而失於下,至變似陰,而不可用白虎湯之類。有食傷太陰而熱,或停食而下之,痰液不散,鬱結成熱,宜導開之。因積滯而蓄熱,當先損積而熱自退。有丹毒熱腫,氣鬱結滯,並可解散,隨証用藥。此候欲發瘡毒,分六淫治。墜浮留之火,須紫雪、朱砂、琥珀、犀角之類。陰虛精滑,元氣脫者,用滋陰藥,燥者潤之。(方法見燥門。)有蓄血証者,宜下之。汗下後,元氣虛而下陷,陰陽之氣揭薄而不起,為虛熱,宜與來複丹、靈砂丹之類。

汗下後,脈燥、身熱、大渴飲水不已者,先掘井泉,取水飲之。有郁冒諸風為熱,宜防風通聖散,川芎、石膏之類。有肺燥鬱熱,或火乘之者,宜清之,白虎東加地骨皮。元氣不足,胃氣下陷為熱,宜補中益氣湯,血虛者加血藥。從治,藥使酒煎,或濕熱為佐使;反治,蜜煎鳥頭之類。其候欲發斑疹、身熱者,升麻湯之類發之。

治法

陰虛發熱者,難治;飲酒人發熱,難治。手足心熱,屬熱,火鬱湯。脈數而無力者,便是陰虛也,四物湯加炒黃柏、黃芩、龜板;兼氣虛加人參、黃耆、黃芩、白朮。

藥方

涼膈散 治三焦六經積熱。加黃連名清心湯。

黃連解毒湯 治熱毒煩悶,口燥呻吟,蓄熱內甚,諸不能退。

大金花丸 治一切熱証。中外諸熱,寢汗切牙,睡語驚悸,溺血淋秘,衄血瘦弱,頭痛,骨蒸,肺痿、咳嗽,去大黃加梔子,名梔子金花丸。

神芎丸 治心經積熱,風痰壅滯,頭目赤腫,咽膈不利,大小便 澀。一切風熱之証,並宜服此。

黃芩湯 治心肺蘊熱,口瘡咽瘡,膈悶,小便不利。

瀉心湯 治心經蘊熱。

茯苓散 治心經實熱,口乾煩渴,眠臥不安。

瀉白散 治肺熱。

瀉青丸 治脾經鬱熱。

瀉黃散 治脾經熱,口臭,咽乾。(上方並見火門。)

人參瀉肺湯 治肺經積熱,上喘咳嗽,胸膈脹滿,痰多大便澀。

人參 黃芩 梔子仁 枳殼(炒) 薄荷 甘草 連翹 杏仁(去皮尖) 桑白皮大黃 桔梗(各等分)每服七錢,水二盞煎八分,食後通口服。

天門冬散 治肺壅腦熱,鼻乾煩躁,大便秘澀。

天門冬(去心) 桑白皮 升麻 大黃 枳殼(麩炒) 甘草(各八分) 荊芥(一錢)
水二盞煎八分,食後溫服。

半夏湯 治膽腑實熱,精神不守,熱瀉病。

半夏曲 黃芩 軍薑(炮) 遠志(去心) 茯苓 生地黃(各八分) 黍米(一合)酸棗仁(微炒研八分)長流水二盞煎八分,食後溫服。

赤茯苓湯 治膀胱實熱,小便不通,口苦乾,咽腫不利。

赤茯苓 豬苓 葵子 枳實 瞿麥 木通 黃芩 車前子 滑石 甘草(各等分)
水二盞,薑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三黃湯 治積熱結滯,大便秘澀,心膈煩躁。

黃連 黃芩大黃(煨。各十兩)
上咀,每服四錢,水盞半煎八分,空心服。

龍腦雞蘇丸 除煩熱,鬱熱,肺熱咳嗽,吐血鼻衄,血崩下血,熱脈消渴,驚悸,解酒毒,膈熱,口臭口瘡,清心明目。

薄荷葉(一兩六錢) 生地黃(六錢) 麥門冬(四錢) 蒲黃(炒) 阿膠(炒,各二錢)黃(一錢) 人參 木通(各二錢) 銀柴胡(同木通浸二日取汁入膏) 甘草(錢半)
上為末,用蜜三兩,煉過後,下地黃汁等藥,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嚼湯送下。

利膈散 治脾肺有熱,虛煩上壅,咽喉生瘡。

雞蘇葉 荊芥穗 防風 桔梗 牛蒡子(炒) 人參 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沸湯點服。咽痛,口瘡甚加僵蠶一兩。

三黃丸 治三焦積熱,咽喉腫閉,心膈煩躁,小便赤澀,大便秘結。

黃連 黃芩 大黃(各十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熱水送下。

既濟清神散 益腎水,降心火,清上實下。

桔梗 黃芩 川芎 山梔 當歸 羌活 白朮 茯苓(各七分) 知母 甘草 薄荷(各五分)
上水盞半煎七分,入蜜二匙,調勻服。

地黃煎 治積熱。

地黃汗(四升三合) 茯神 知母(各四兩) 葳蕤(四兩) 栝蔞根 生薑汁 生地骨皮生麥冬汁 白蜜(各二升) 石膏(八兩) 竹瀝(三合)
上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諸藥,取汁三升,去渣,下竹瀝、地黃、麥門冬汁,慢火煎四五沸,下蜜、薑汁,微火煎至出六升。初服四合,日三服,夜一服,加至五七合。四五月,作散服之。

玄明粉 治三焦邪熱,臟腑秘澀。(方見製法備錄篇。)

香連丸 治膈熱並大腸熱,解酒毒,濃腸胃。(方見痢疾門。)(《良方》)碧雪 治一切積熱,咽喉口舌生瘡,心中煩躁,咽物妨悶;或咽閉壅塞;及天行時熱,發強昏憒。

芒硝 朴硝 硝石 馬牙硝 青黛 石膏( 飛過) 寒水石(水研飛) 甘草(各等分)上將甘草煎湯二升,去渣,卻入諸藥,再煎,用柳木篦不住手攪,令消溶得所,卻入青黛和勻,傾入砂盆內,候冷,結凝成霜,研為細末。每用少許,含化津咽,不拘時候。如覺喉壅閉塞,不能吞物者,即以小竹筒,吹藥入喉中,即愈,頻吹之。

消毒犀角飲 治大人、小兒內蘊邪熱,痰涎壅盛,腮項結核,口舌生瘡,遍生瘡癤,已潰未潰,並宜服之。

犀角(磨汁) 防風(各一錢) 鼠粘子(炒,二錢) 荊芥穗(一錢) 甘草(炙,錢)
水二盞煎一盞,食後溫服。

藥方

人參敗毒散 參蘇飲 葛根解肌湯 九味羌活湯 (以上方通治傷風傷寒發熱,解肌。

方見傷寒門。)(河間)六神通解散 治發熱頭痛,身熱,脈洪,無汗。

麻黃(一錢) 甘草(一錢) 黃芩 蒼朮(各一錢) 石膏 滑石(各錢半)
水二盞,薑蔥同煎一盞,溫服。

藥方

大金花丸(方見火門)調胃承氣湯 三一承氣湯(方見傷寒門。)

當歸承氣湯 治燥熱,裡熱,鬱熱為病,或皮膚枯燥,咽乾鼻乾,或便溺結秘,俱效。

當歸 大黃(各三錢) 芒硝 甘草(各一錢)
水二盞、薑一片,煎服。

(《宣明》)四生丸 治一切積熱,痰熱,風秘,積熱,常服,順肌膚耐老。

大黃 牽牛(各一兩) 芒硝(五錢) 皂角(六錢)
上為末,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白湯下。

(《袖珍》)積熱金花丸 治三焦積熱煩躁,臟腑秘結。

大黃(一兩) 牽牛(五錢)
上為末,薄荷湯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白湯下。

八正散 治熱,臟腑膀胱熱痛,淋澀不通。(方見淋濁門。)

藥方

(《宣明》)雙解散 小柴胡湯 大柴胡湯 防風通聖散(方並見傷寒門。)

柴胡飲子 治一切積熱,肌骨蒸熱,往來寒熱,及傷寒發熱汗不解,骨蒸,肺痿喘嗽。

婦人餘疾,經水不通,皆治。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 當歸 芍藥 大黃(各等分)
上咀,每服七錢,水二盞煎一盞,食後服。

防風當歸飲子 治脾腎真陰虛損,肝心風熱郁甚,陽盛陰衰,一切虛熱壅滯,悉能宣通氣血,調順飲食。

防風 當歸 柴胡 大黃(各一錢) 人參 黃芩 芍藥 滑石 甘草(各七分)
水二盞,薑三片,煎八分,食後服。

洗心散 治風熱痰滯,心經積熱,口苦唇燥,眼澀大便澀,小便赤。

當歸 芍藥 白朮(各一錢) 防風 荊芥 麻黃 大黃 甘草(各七分)
水二盞,薑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溫服。

藥方

人參白虎湯(方見傷寒門。)清心蓮子飲(方見淋症門。)(《良方》)清氣散 治風熱壅盛,上膈煩悶。

川芎 羌活 柴胡 前胡 茯苓(各八分) 人參 獨活 青皮 白朮 枳殼 甘草(各七分)
上水二盞,薑三片,煎八分,溫服。

藥方

(《元戎》)四物二連湯 治血虛、虛勞發熱,五心煩熱,晝則了明,夜則發熱。

當歸 生地黃 白芍藥(各一錢) 川芎 黃連 胡黃連(各八分) 水盞半,加薑煎。

(《宣明》)四順清涼飲子 治血熱壅實,面赤蘊結,煩悶。

大黃(蒸) 赤芍藥 當歸 甘草(各一錢)
水盞半煎八分,食後通口服。

藥方

朱砂安神丸(方見驚悸門。)至寶丹(方見中風門。)

牛黃膏 治熱入血室,發狂心熱,不認人者。

牛黃(一錢) 朱砂 鬱金(各三錢) 腦子(五分) 甘草 牡丹皮(各二錢)
上為末,煉蜜丸,皂角子大,新汲水化下。

藥方

(東垣)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門)治內虛,脾胃下陷,食不知味,五心煩熱。

升陽益胃湯(同上)十全大補丸(方見虛門。)

藥方

(東垣)滋腎丸(方見火門。)補陰丸 六味地黃丸(治腎虛發熱,新久憔悴,骨蒸盜汗,五臟不足,黃瘦脫血。三方並見虛損門。)

黃連香薷飲(治暑熱方,見暑門。)七情鬱結而熱者,火鬱湯(方見暑門。)

藥方

《聖惠方》︰治熱煩滿悶,不能食。用 草生搗汁,服三四合效。

一方︰治心經留熱,煩躁,用梨汁頓服,一碗即止。

一方︰治發熱,口乾,小便澀。用甘蔗搗汁飲之。

一方︰治熱毒。用雞蛋清三個,蜜一合,和服之愈。

一方︰治五臟伏熱如火,煩悶而煩,用凝水石為末極細,每服挑一錢,水調下。橫理者為凝水石;順理者為寒水石。

《食醫心鏡》︰治熱攻心,煩躁恍惚。牛蒡根搗汁一升,食後分三服。

一方︰治時熱毒,心神煩躁。用藍靛一匙,以新汲水一盞調服。

一方︰治胸中燥熱,或渴而躁。用葛粉四兩,先以粟米半升,水浸一宿,漉去濕,拌勻煮粥食之。

一方︰治諸熱用六月雪煎湯,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