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何謂乎醫案也?斷病與處方而已,蓋醫案汗牛充棟,大都統治男婦雜症為居多,而專治婦科則甚少,吾吳顧 雲女士,婦科名醫也,道咸間吳下士大夫皆爭延診而欽仰之,曾著有花韻樓醫案一卷,惜乎未刊行世,知醫者偶一道及,有欲求不得之憾,余向藏有顧女士醫案鈔本,其論治透徹,立方平善,洵是經驗之作,方之現今女醫中實罕有與匹,余屢欲鐫刊以供海內諸君子之研究,然深慚力棉,未能如志公諸同好,意誠怏怏也,爰是函商紹與醫藥學報社裘君吉生,謀付剞劂以廣流傳,幸承允可,自茲以往,風行寰宇,則顧女士濟世利人之婆心,既可不致湮沒,裘君之贊揚功宏,亦並垂不朽云。

民國紀元十年辛酉季冬吳縣張元瑞玉田氏序於吳趨青選書屋。


醫案

醫案: 汪X

小產之後,血崩月餘,音低氣怯,寐少咽乾,面目浮腫,乾嗆陣作,良由血去過多,一派虛 象集矣,古人以血崩為之崩中,中者,即脾胃也,前方純用滋納固澀,久服不效,何以尚不悟其 理耶,蓋肝主藏血,脾主攝血,脾失統血之司,血從內滲不已,由於滋之澀之,凝滯絡中,所以 時或淋漓若淨,忽又瘀塊如掌大者絡繹而下,自覺心神無依,肢冷泄汗,經云,陰陽互根,如環無 端,陰從下滲,陽從上冒,其中樞紐,能無慮其不續耶,急進歸脾法以為砥柱中流之計。

大有黨參(三錢) 九製於朮(一錢) 新會皮(七分) 丹皮炭(一錢五分) 大有黃 (二錢) 大熟地炭(五錢) 地榆炭(三錢) 元眼肉(三錢) 歸身(一錢) 白芍(一錢五分) 棗仁 (三錢) 用藕肉(二兩) 湘蓮肉(五錢) 煎湯代水

[又診]

前進血脫益氣法,兼清營分,虛火崩決之陣頓止,胸脘乃覺舒和,略思納谷,可知從前謬執黃閉氣之誤,然肝腎空乏,八脈交虛,最慮腹膨漏帶,乾嗆寒熱,此四者崩後極易見之,不可不為預防。

人參鬚(一錢五分) 大有 (一錢五分) 陳阿膠(二錢) 地榆皮(三錢) 西黨參(三錢)製於朮(一錢五分) 炒丹皮(一錢五分) 棗仁(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雲苓(三錢) 元眼肉(三錢) 湘蓮肉(四錢)

[又診]

崩止三日,神脈皆振,頭暈轟熱,時仍有之,必得營陰恢複,風陽游行之象,方可全熄耳。

人參(一錢) 製冬朮(一錢五分) 陳阿膠(二錢) 牡蠣(五錢) 棗仁(三錢) 黃耆(二錢) 西黨參(三錢) 熟地炭(四錢) 川貝(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加鮮藕肉(一兩)

[又診]

肝風漸定,諸症較平,夜寐漸安,惟面色指爪 白不堪,胃氣雖醒,脾少健運,知飢不任油膩,須得屏除煩勞,靜養百日,氣血充複可期也。

人參鬚(一錢五分) 製於朮(一錢五分) 甘枸子(三錢) 炒棗仁(三錢) 綿黃耆(三錢)炙甘草(四分) 陳阿膠(二錢) 炙陳皮(七分) 元眼肉(三錢) 大黑棗(二枚) 加建蓮(三錢)

[又診]

日來精神大勝於前,唇漸轉紅,眠食頗佳,陽明血液日長矣。

黨參(三錢) 炒棗仁(三錢) 炒米仁(三錢) 九製於朮(一錢五分) 黃耆(二錢) 炒白芍(一 錢五分) 炙陳皮(五分) 炙黑甘草(三分) 陳阿膠(二錢蛤粉炒) 元眼肉(三錢) 大黑棗(兩枚)


醫案: 張X

脾腎陽衰,早食暮吐,完榖不化,是無火也,並非火熱暴迫之完榖下趨耳,舌質淡而苔白,脈細帶,溫中以理氣分。

上肉桂 淡吳萸 白茯苓 老蘇梗 益智仁 煨肉果 炒白芍 新會皮 戈半夏

[又診]

水榖入胃,易生痰濕者,多由脾虛土衰,今且肝木來侮,上則噯腐吐食,下則便泄腹脹,升降皆屬格礙,專理中宮之陽為的當也。

淡乾薑 益智仁 雲苓 新會皮 淡吳萸 甘草炭 炒白芍 薑半夏 乾玫瑰花

[又診]

溫煦脾胃,中焦氣機已得旋暈,果然陰複遲而陽複速也。

製附子 煨肉果 炒白芍 苡仁 製濃朴 淡吳萸 橘白 建曲 雲苓

[又診]

反胃已止,當扶脾胃之氣,佐以養肝之血。

人參條 雲苓 新會皮 淨歸身 生冬朮 炙草炭 薑半夏 炒白芍 炒苡仁 香榖芽 停藥劑後以香砂六君丸(三錢) 每朝炒黃米泡湯送下。


醫案: 謝X

思慮傷脾,郁怒傷肝,血崩之下,氣營大虛,徹夜不寐,神不自持,觸事驚疑,此乃怔忡疑慮之症,並非癲癇類也,脈症合參,脾藏氣血大傷,脾為營之源,雖云心主生血,然血不自生,須得脾氣運液,中焦取汁,變化而成,心虛而不知補脾,絕其生血之源矣,且大便亦溏,膽怯異常,顯屬不足之症,切勿執定痰火有餘也。

大生地 炒白芍 炒棗仁 雲苓 製冬朮 廣郁金 元眼肉 麥冬 蓮肉 川貝

[又診]

脈象細而帶弦,微見虛數,血崩本屬氣虛下陷,血去陰液亦虧,心中悸惕,驚疑無主,尋源求本之 計,宜補立中 氣為先,倘專清痰火,必有延成痼疾者也。

黨參 製冬朮 大麥冬 歸身 黃耆 炙黑草 血餘炭 白芍 雲苓 棗仁 川貝母 加龍眼肉 大黑棗

[又診]

日來脈象,頗形起色,元氣漸振,故恐懼憂疑之象,已可支持,肝郁日暢,寡有惱怒,誠佳 機也,心脾血液未充,尚須怡養為佳。

製洋參 雲茯神 五味子 川貝 製冬朮 左牡蠣 元眼肉 苡仁 棗仁 生甘草 加金橘餅 野薔薇露 臨臥服白金丸(三分)

[又診]

不寐陽升,脾氣下陷,風陽游行無定,腎志少液,當引陽潛藏之法。

黨參 大熟地 左牡蠣 白芍 黃耆 製附子 池菊瓣 棗仁 橘白 炙草 川石斛 元眼肉 加雞子黃

[又診]

大便得實,腎液藏而脾氣運矣,神情漸複,惟或感心事,肝陽猶易擾及包絡,亦由心營血氣未能充足耳。

黨參 元參心 遠志炭 炒棗仁 黃耆 川貝母 大熟地 柏子仁 山藥 炙甘草 龍眼肉

[又診]

行動步履有力,眠食亦均勻適中,中氣雖複,血虛猶少營養,血不養肝,肝經郁火,欲達未達,現值暑令,當於補劑之中,參入清暢之品,秋涼肅降時,可冀無恙,仿許學士法加減。

大生地 黨參 赤芍 川貝 烏犀尖 雲苓 玳瑁 山藥 麥冬 橘白 加囫圇雞子黃 白荷花露


醫案: 張X

新產兩朝,瘀不下行,發熱神蒙,肢麻汗多,脈芤舌紅,酷暑外迫,陰氣郁冒,血隨氣逆,時有昏暈,變險可危,急扶產母端坐椅中,敞軒 以湘帘護風,切勿聽信嫗輩,膠執吃熱苦草湯也,急囑,急囑。

細生地 廣郁金 懷牛膝 歸身 川貝母 白蒺藜 西琥珀 赤芍 丹皮 白薇 鮮藕肉 童便

[又診]

熱退神清,氣火平降,瘀亦下行,兩臂尚麻,少腹 楚,仍從養血通瘀,即是治風先治血之意也。

細生地 淨歸身 茺蔚子 赤芍 炒山藥 白蒺藜 懷牛膝 丹皮 白薇 楂炭 琥珀


醫案: 湯X

郁火越冒,沖心為厥,厥後心悸不寐,驚恐疑懼,劫肺而為痰血,不時形凜轟熱,經行如崩,月 行二次,盛暑而濃衣,稀粥不敢下咽,以脈症參之,非真寒,實由疑慮過深所致也,金先生指為勞損 不起之症,竊恐未確,當放膽啖飯,不必避風,以怡暢襟懷,佐以藥力,可許向痊者。

烏犀尖 小川連 雲苓 麥冬 大生地 廣郁金 白芍 橘白 棗仁 川貝 加建蓮子

[又診]

病患深信所囑,肝膽舒暢,寒熱未作,人咸異之,即俗名疑心病也,信能堅決,何疑之有,所謂 智慧劍斬煩惱魔,須藥餌外求之者,仍須清暢郁火,補養心脾,方無反複。

細生地 烏犀尖 小川連 麥冬 生於朮 羚羊角 川貝母 棗仁 米仁 紅棗

[又診]

榖食如常,神情安適,心悸咳血皆止,鼻流腥水如注,此乃郁火從心包而暢於肺經也,養陰佐以 清和肺肝。

製首烏 元參心 川貝母 白芍 羚羊角 蔓荊子 淮山藥 生甘草 薄荷葉

[又診]

鼻淵雖止,其郁火未淨,心脾氣血未複,諸恙和平,癸水尚易驂前,仍從前法減輕為治。

細生地 羚羊角 川楝子 左牡蠣 生冬朮 川貝母 元參心 大麥冬 雲苓 小紅棗


醫案: 張X

冬溫乍發,月事適行,陰氣先虛,邪從內傳,一候之前,失於開泄肺經,今病交十三日,曾服小 柴胡湯微微得汗,惟邪轉充斥肺胃,兼入營分矣,晝夜煩躁,神魂飛越,脈澀弦數,舌絳苔濃,痰 滯並阻,大便溏泄,深恐痙厥,必多風波變險。

淡豆豉 牛蒡子 丹皮 川貝母 細生地 淡黃芩 楂炭 廣郁金 苦桔梗 秦艽 赤苓

(辰刻又診)

病交兩候,癸水淋漓未淨,色帶紫黑,營熱熾甚,通宵不寐,寅卯時肝風內動,指痙發厥,目 竄痰涌,遍體汗泄而定,頃診右脈洪數,舌苔根濃,色轉灰黃,大便連泄,自覺火熱下注,溫邪欲陷,昏閉可慮,但營分滲泄於下,肺邪壅遏於上,斷不能執煞熱入血室之古法也。

細生地 淡黃芩 丹皮 薄荷 小川連 廣郁金 赤芍 生甘草 天花粉 生麥芽 白茆根

(酉刻又診)

溫邪自口鼻吸入,肺先受之,逆傳心包,入暮病劇,脈較晨間數甚,再與清解,勿致昏閉為妙。

鮮生地 玉卷心 丹皮 川貝 淡黃芩 元參心 麥冬 桔梗 天花粉 生甘草

[又診]

昨宵煩躁陣作,風痙略緩,子後稍稍得寐,寐醒痰火上升,欲厥未厥,便泄溲短,陰傷熱戀,熱化庶無變幻。

烏犀角 天竺黃 元參 赤芍 細生地 竹卷心 麥冬 花粉 知母 淡芩

[又診]

溫邪自肺傳入手厥陰經,煩躁譫語,痰潮昏涌,疊進清滋化熱,內保心陰,雖然不致內閉,其 邪欲達未達,包絡 清虛之所,邪火爍津凝痰蒙閉,非芳香宣竅莫解。

陳金汁(二兩) 化服至寶丹(四分)

[又診]

昨診脈後,狂躁厥逆,即以至寶丹服下,神志漸定,吐咳濃痰頗暢,黎明時得寐,寐醒尚覺氣逆,便泄已止,口苦咽關疳點密布,冬溫化毒,乃外泄之機。

烏犀尖 鮮霍斛 苦桔梗 甘中黃 鮮生地 元參心 天竺黃 土貝 黃芩 赤芍 加陳金汁 野薔薇露

(酉刻又診) 胸膈肌膚熱勢大減,額上解而不了了,脈息左含靜意,右寸關尚見滑數,舌絳苔少,疳點起腐痛甚,心中煩擾,月水將淨,清化上焦痰熱為主。

羚羊角 淡芩 海浮石 土貝 鮮霍斛 元參 白杏仁 甘中黃 天花粉 廣郁金 枇杷葉 鮮蘆根

[又診]

冬溫失治於前,病涉三候,溫邪化燥,幾至內陷,幸得邪從疳化,熱退轉機,經水乍止,營陰虧乏,肺胃餘熱尚熾,須防液涸。

烏犀尖 鮮霍斛 元參 知母 鮮生地 淡黃芩 麥冬 土貝 飛青黛 甘中黃 陳金汁 銀花露

[又診]

舌苔焦黃已化,脈數頗緩,汗多如注,疳勢蔓延亦定,白腐漸退,音閃渴飲,痰多黃濃,口中膩涎若涌,外邪將淨,脾虛血熱,濕火內生以玉女煎合甘露飲加減。

大生地 生洋參 知母 川貝 生石羔 生冬朮 川連 甘中黃 鮮霍斛 鮮竹茹 白粳米 鮮蘆根

[又診]

汗尚多,熱退極淨,大便三日未行,邪滯已得歸並胃腑,可免傳變之慮,口膩渴飲均減,小便漸利,陽明餘燼未熄,仍恐複燃。

生洋參 細生地 甘中黃 鮮竹茹 鮮霍斛 生石羔 川貝母 生枳殼 肥知母 全栝蔞 鮮蘆根 枇杷葉露

[又診]

疳痛大緩,榖食可進,寐醒之後,溲急欲遺,數而且多,是餘熱宿垢蘊結陽明,迫其膀胱津液下行也,汗泄又多胃津更傷,大腸愈燥,燥火更易傷陰,納榖未多,能勿慮其液涸乎,傷寒論有可下不可下,並急下存陰等法,兩者俱是回生要關,但須用之的當,今見口竭引飲,舌苔老黃乾裂,根尤濃濁,脈象數實,按腹微痛,如斯確據,誠乃急下存陰時候矣,每見邪未歸府,誤下致逆,不可勝數。

生西參 元明粉 全栝蔞 生白芍 鮮霍斛 火麻仁 萊菔子 生甘草 大麥冬 白粳米

[又診]

矢氣頻轉,而便未行,舌苔化動,納榖較多,仍守昨法。

西洋參 鮮首烏 火麻仁 生甘草 鮮霍斛 元明粉 生白芍 白粳米 大麥冬 甜梨汁

[又診]

昨晚大便後,夜臥極安,胃思納榖,神脈安靜,小便合度,腸胃宿垢已徹,餘邪下注肛側,結有小瘰,且痙厥時擦傷皮膚,滋水頻滋,兩相蔓延,頗形痛楚,雖屬微末,猶恐妨礙眠食,亦屬節外生枝之累也。

西洋參 鮮首烏 生白芍 川柏 鮮霍斛 火麻仁 生甘草 肥知母 橘白 加大黑豆(五錢)綠豆(五錢)

[又診]

大便續通,自覺脘腹舒暢,安寐安榖,腑邪化淨,瘍痛亦緩,偶觸惱怒,心悸耳鳴,胃陰初長,不勝木火之煽爍也,溫邪病後,調養失慎,三複可慮,重言以申明之。

西洋參 鮮霍斛 生白芍 生甘草 細生地 淡天冬 天花粉 甜梨汁 濂珠粉 燕窩屑

[又診]

神怡,氣陰漸複,飲食寒暖,慎調是囑。

人參鬚 川石斛 山藥 茯苓 細生地 鮮竹茹 白芍 橘白 生榖芽 小紅棗


醫案: 家母(痢症)

操勞之體,真陰不足,夏令心陽少暢,交秋肺氣郁而不宣,肝木挾暑濕,先從上擾,巔痛咳嗽,舊恙發而未甚,適觸穢氣,濁邪壅遏,反從下走,先瀉轉痢,赤白雜下,表有微熱,正虛邪盛,勢正方張,擬表裡合解,邪宜速達,則免傷正。

廣藿梗 赤芍 青皮 枳實 秦艽 赤苓 楂炭 建曲 白蔻仁 鮮佛手

[又診]

表熱得汗而解,痛勢裡急後重,痢次晝夜數十遍,赤白紫滯,納榖勉強,口苦舌糙,乃血郁熱結也,每於痢下甚時,積多糞少,後重極甚,細參病機,寐中略有咳嗽,醒時痛緩,乍醒痛緩之時,積少糞下極暢,似乎寐則氣火下行,陰液得養,肺氣開而腸胃積滯能下,當顧腎陰而化裡邪,逆流挽舟法,斷不能用,謹以辨症之法,質諸高明,教正焉。

廣藿梗 桔梗 青皮 楂炭 丹皮 枳實 建曲 白芍 赤苓 益元散

[又診]

氣分濕滯已減,但痛勢盛於下午,邪伏血分何疑,痢色紫滯夾白,氣陰兼理。

西黨參(五錢建曲一錢五分同炒) 白蒺藜(三錢) 青皮(五分) 烏藥(一錢) 阿膠(二錢) 薺菜花(三錢) 丹皮(一錢五分) 銀花炭(三錢) 側柏炭(一錢) 山楂炭(三錢) 加香連丸(一錢)

[又診]

舌苔漸化,納榖較增,痢暢而稀,其痛勢雖在胃脘,觀食下時並不作痛,關脈弦數,屬血分之邪發越,肝木並逆也。

當參(三錢建曲一錢五分同炒) 丹皮炭(一錢五分) 枳殼(三分) 銀花炭(三錢) 阿膠(二錢) 青皮(五分) 白蒺藜(三錢) 側柏炭(一錢) 烏藥(一錢) 益元散(三錢)

[又診]

血分之暑邪郁邪俱化,痛止痢亦將止,脾氣腎陰,虛機略振,便時指尖微冷,寐少耳鳴,守臟真為主,和腸胃為佐。

老山人參(三錢) 炮薑炭(二分) 五味子(五分) 棗仁(三錢) 熟地炭(三錢)煨木香(三分) 白芍(一錢五分) 雲苓(三錢) 陳皮(三分) 小紅棗(三枚)

[又診]

胃氣頗醒,知味加榖,食後氣覺下墜欲便,小溲尚少,然痢必傷腎,不宜滲利,蓋膀胱為津液之府,與腎為表裡者也。

人參(三錢) 於朮(一錢五分) 製首烏(四錢) 炒棗仁(三錢) 黨參(三錢) 生 (一錢五分)阿膠(二錢) 炒白芍(一錢五分) 陽春砂仁(五分) 炒苡仁(三錢) 炙甘草(三分)


醫案: 大伯母(痺痛)

肝火濕熱下注陽明之絡,外束風寒,兩腿痛甚,艱於步履,脈細舌白,姑先疏解外風,但症系內傷虛痺,最屬淹纏者也。

桂枝(四分) 赤芍(一錢) 白蒺藜(三錢) 赤苓(三錢) 秦艽(一錢五分) 苡仁(三錢) 嫩桑枝 歸須(一錢五分) 防己(三錢) 萆 (三錢)

[又診]

環跳痛緩,移於內 ,左脈轉數,外風已漸化火,蓋陽明主一身之絡,氣血虧,不能灌溉絡脈,郁火濕熱,乘隙內踞,而焉脾痛,去秋曾患流注,病雖異而其源則一也,擬補血湯兼理濕熱。

黃耆(一錢五分) 川柏(五分) 秦艽(一錢) 防己(三錢) 白蒺藜(三錢) 郁金(五分)苡仁(三錢) 天麻(五分) 萆 (三錢) 歸身(三錢) 滑石(三錢) 桑枝(一兩酒炒)

[又診]

肝風濕熱,逗留經絡,痺痛夜甚,脈軟帶弦,舌紅苔黃,此內因之病,不宜峻劑,攻風劫痰,再傷血液,須防血枯筋攣而肢廢,或痺乘中土而變腹脹,當養肝陰,佐以化瘀定痛。

細生地(四錢) 生冬朮(一錢五分) 防己(三錢) 歸身(三錢) 小胡麻(三錢)淡乾薑(三分) 木瓜(一錢) 杞子(三錢) 金毛脊(三錢) 苡仁(三錢) 加乳香(三分) 沒藥(三分後下)

[又診]

昨宵痛緩得寐,脈數和而舌苔稍化,病由氣血兩虧,用藥慎其偏勝,為要,擬萎蕤加味。

萎蕤(一兩) 生冬朮(一錢) 木瓜(一錢五分) 金毛脊(五錢) 細生地(四錢)細大通(三分) 乾薑(三分) 歸身(三錢) 炒米仁(三錢) 雲苓(三錢) 杞子(三錢)生甘草(五分)

[又診]

意傷憂愁,則肢廢,蓋脾主四肢,心陽不暢,肝失生發之機,水榖入胃,易生痰濕,少於生血,血不養筋,右腿拘牽,不能伸屈,且持齋百日,陽明血液之虧,不待言矣,所慮延為痼疾,然治法不外乎養肝培脾和胃而化濕熱耳。

羚羊角(二錢) 肥玉竹(三錢) 杞子(三錢酒炒) 鉤勾(三錢) 白蒺藜(三錢)漢防己(三錢) 木瓜(一錢酒炒) 金毛脊(三錢) 川石斛(三錢) 苡仁(三錢)阿膠(二錢) 歸身(三錢) 桑枝(一兩)

[又診]

血枯經絡少舒,內風痰多並阻,仍守昨法。

羚羊角(三錢) 防己(一錢五分) 苡仁(三錢) 小胡麻(三錢) 秦艽(七分) 鉤勾(四錢)青蔗汁(一杯) 肥玉竹(五錢) 木瓜(五分) 歸身(三錢) 白芥子(三分) 加白麻骨(五錢)桑枝(五錢) 煎湯代水

[又診]

昨今兩日,痛勢大緩,環跳經絡,俱未抽掣,惟足刺痛,痛幸式微,郁火濕熱全化矣。

羚羊角 白芍(一錢五分) 松子仁(三錢) 鉤勾(三錢) 淡蓯蓉(三錢) 歸身(三錢)木瓜(五分) 桑枝(三錢) 棗仁(三錢) 青蔗汁(一杯)

[又診]

肝火已化,和補陽明氣血為主。

人參鬚(一錢) 細生地(三錢) 肥玉竹(三錢) 歸身(一錢五分) 生冬朮(一錢五分)懷牛膝(一錢五分) 雲苓(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枸子(三錢) 鉤勾

[又診]

陽明氣血日旺,漸能行動,惟步履力不足耳。

人參鬚(一錢) 細生地(四錢) 肥玉竹(三錢) 歸身(一錢五分) 生冬朮(一錢五分)杜仲(三錢) 米仁(三錢) 雲苓(三錢) 杞子(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醫案: 尹X

痰阻胃陽惡心,暑邪乘虛內陷,大瘧發經四次,神疲納少,脈弦濡,舌白膩,邪在太陰,達之非易,擬東垣法為主。

人參鬚(一錢) 升麻(二分) 陳皮(七分) 大防風(一錢) 柴胡(二分)冬朮(一錢五分) 茯苓(三錢) 鮮藿香(一錢五分) 薑半夏(一錢五分) 鮮佛手(一錢五分)

[又診]

瘧早且輕,邪能速達,正氣亦可速複矣。

參鬚(一錢五分) 川朴(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 防風(一錢) 冬朮(一錢五分)升麻(二分) 歸身(一錢五分) 藿香(一錢五分) 建曲(三錢)


醫案: 某氏

咳嗆淡紅血痰,証起三載,肺脾津氣兩竭,不治症也,擬金匱培土生金法,以為帶疾延年之計。

人參(七分) 川貝母(二錢) 肥玉竹(三錢) 雲苓(三錢) 麥冬(二錢) 扁豆衣(三錢) 懷山藥(三錢) 生甘草(三分) 阿膠(一錢五分) 白粳米(四錢) 白花百合(一兩)


醫案: 李某

交秋肅降,暑風濕熱,壅迫二腸,發為赤白二痢,起經四月,先有寒熱,脘腹大痛,汗泄如注,見榖漾漾欲嘔,邪勢壅遏三焦,高年深恐不能支持,經云,病有急當救裡救表者,今裡重表輕,當從疏為急,每見裡滯充斥者,誤用敗毒散,多變噤口。

川朴(五分) 枳實(七分) 丹皮(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五分) 川連(四分) 霍梗(一錢五分)青蒿(一錢) 青皮(一錢) 秦艽(一錢) 紅曲(三錢) 楂炭末(七分)

[又診]

痛減痢稀,伏邪尚盛,肝木乘胃虛上逆,為惡心悸惕,表熱退淨,略可安榖,病雖轉機,尚非坦途也。

人參鬚(五分) 川朴(七分) 藿梗(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 淡吳萸(二分) 川連(五分) 楂炭末(一錢) 青皮(五分) 神曲(三錢) 砂仁末(五分) 鮮佛手(一錢五分)

[又診]

表熱退淨,痛減過半,痢稀挾糞,惡心止而榖食加,洵稱佳兆,但痢傷腎陰,腎為胃關,舌 心光紅,高年患痢,液涸生糜之風險,務宜預防。

人參(七分) 藿梗(一錢五分) 烏梅炭(四分) 炒米仁(三錢) 川連(三分)青皮(五分) 焦白芍(一錢五分) 炒楂炭(三錢) 阿膠(一錢五分) 薺菜花(三錢)生甘草(三分)

[又診]

病交一候,痢已全止,高年氣陰兩虧之體,邪達迅速,誠大幸也,納榖未旺,神脈尚弱,擬 益氣生津以恢複之 人參鬚(一錢五分) 製首烏(四錢) 焦六曲(三錢) 歸身(一錢五分) 綿黃 (一錢五分) 五味子(五分) 炒苡仁(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阿膠(一錢五分) 薺菜花(三錢) 棗仁(三錢)


醫案: 華某

大瘧已近半載,納少腹膨,質小任重,理之非易。

連葉蘇梗(一錢五分) 秦艽(一錢) 桔梗(五分) 赤芍(一錢) 防風(一錢五分)青蒿(一錢) 建曲(三錢) 益元散(二錢) 牛蒡(一錢五分)

[又診]

寒熱漸減輕,病機向佳,腹形膨大已久,脾陽衰象也,蓋無有中氣不虛而患瘧痢者,誰謂小兒 無補法哉,況幼稚血氣未充,病久轉虛,扶本祛邪,一定之理。

人參鬚(七分) 元武版(四錢) 桔梗(七分) 歸身 製首烏(一兩) 炙鱉甲(五錢) 青蒿(二錢) 赤芍 加左金丸(一錢五分)

[又診]

寒勢大減,熱亦漸緩,脾胃素弱,仍須扶本驅邪,以防腹滿浮腫。

人參鬚(一錢) 元武版(五錢) 秦艽(一錢) 歸身(一錢五分) 製首烏(四錢)炙鱉甲(四錢) 冬朮(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 老蘇梗(一錢) 大腹皮(一錢五分) 建曲(三錢) 麥芽(三錢) 加益元散(三錢)

[又診]

瘧發漸早,邪從陰分轉入陽分,守法治之。

人參鬚(一錢) 炒冬朮(一錢) 薑半夏(一錢五分) 防風(五分) 綿黃 (一錢五分)炙鱉甲(三錢) 小青皮(五分) 建曲(一錢五分) 歸身(一錢五分) 煨薑(五分)紅棗(二枚)

[又診]

腹膨日松,神情健旺,汗泄雖暢而覺冷,此即是氣虛也。

人參(七分) 桂枝(五分) 炙鱉甲(五錢) 雲苓(三錢) 製首烏(四錢) 乾薑(三分)蘇梗(一錢) 炙甘草(三分) 歸身(一錢五分) 紅棗(三枚)

[又診]

大瘧兩期未至,脾陽振而伏邪俱化矣。

人參鬚(七分) 製首烏(四錢) 乾薑(三分) 白芍(一錢五分) 炒冬朮(一錢五分)炙鱉甲(四錢) 米仁(三錢) 雲苓(三錢) 歸身(一錢五分) 麥芽(三錢) 紅棗(三枚)

[又診]

瘧止匝月,脾胃元氣已複,腹膨全可,神采日旺,前定扶正托邪之法,原屬正治,小兒榖氣不足,脾土最易虧損,擬資生丸調攝。

人參鬚(一錢五分) 製首烏(四錢) 川斛(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炒冬朮(一錢)苡仁(三錢) 雲苓(三錢) 麥芽(三錢) 歸身(一錢五分) 南棗(三枚)


醫案: 王某

肝風從絡外達,腿足即能舒展,初診面許必愈,豈謬談哉,此乃血熱生風,壟於陽明大絡,狀如類中,實非中也,誤投桂枝辛溫,故以犀角湯救其逆,竟得應手焉,現下步履如初,入夜足力稍軟,血液未充,風陽上旋作眩,擬養肝陰和陽明調攝為主。

綿 (一錢五分) 川斷(三錢) 米仁(三錢) 雲苓(三錢) 生冬朮(一錢五分) 阿膠(三錢) 木瓜(一錢) 橘絡(一錢五分) 製首烏(三錢) 歸身(三錢) 小紅棗(三枚) 青蔗漿(一杯)


醫案: 尤某

脈症合參,始由氣不攝血,血崩陰傷,自患大瘧而產,產後旋即腹脹如臌,服過斗門方,戒鹽半載,病已磨久,而腹大依然,半月或旬日一發,肝脾傷而陽氣式微也,脈細如絲,當從症治之,仿仲景法。

人參鬚(七分) 製附子(三分) 炒米仁(三錢) 雲苓(三錢) 生 皮(一錢五分) 製首烏(四錢) 炒棗仁(三錢) 元眼肉(一錢五分) 桑白皮(一錢五分) 大腹皮(一錢五分) 蘇梗汁(五分) 竹葉(三錢)

(接服方)

人參鬚(五分) 左牡蠣(一兩) 茯苓皮(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製首烏(四錢)炒苡仁(三錢) 大腹皮(一錢五分) 元眼肉(一錢五分) 棗仁(三錢) 蘇梗汁(三分)淡竹葉(三錢)

[又診]

陽回脈起,舌強漸平,腫脹亦減,諸恙皆輕,自覺神情頗振,此亦氣旺之明徵,擬宗血脫益氣法,冀其便血勿崩,病之扼要也。

 

製附子(三分) 左牡蠣(七錢) 帶皮苓(三錢) 炒建曲(三錢) 製首烏(四錢)車前子(三錢) 焦米仁(三錢) 大腹皮(三錢) 蘇梗(三分) 乾竹葉(三錢) 紅棗(三錢)加赤小豆(三錢) 煎湯代水。

[又診]

腹形癟小,便血稍見,心悸不寐皆減,時值夏至大節,營衛兩虛之體,船路尤易觸動風熱,還 宜謹慎。

人參(一錢) 川連(三分) 丹皮炭(一錢五分) 製首烏(四錢) 黃耆(一錢五分) 棗仁(三分) 地榆炭(三錢) 生冬朮(一錢五分) 黨參(三錢) 小紅棗(三枚)

[又診]

交節前後,便血未行,神脈皆段。

人參(一錢) 製附子(三分) 春砂仁(五分) 雲苓(三錢) 綿 (一錢五分) 地榆炭(三錢)炒棗仁(三錢) 苡仁(三錢) 左牡蠣(八錢) 小紅棗(三錢) 元眼肉

[又診]

便血匝月未發,中氣有權攝血矣,血得貯於營,則虛陽不致上越,所以自覺精神行動,頗屬安適也。

台人參(一錢五分) 製附子(三分) 炒棗仁(三錢) 左牡蠣(八錢) 黃耆(三錢陳皮五分泡湯炙)煨木香(三分) 炒木瓜(一錢) 炒丹皮(一錢五分) 炒冬朮(一錢五分) 春砂仁(五分)大黑棗(三錢)


醫案: 尤某

臨經旬日前,腹痛不已,入夜交寅卯時更覺痛極難堪,肝郁血分也,擬疏其痰氣,養其營血,可許得痊。

旋複花(一錢五分) 廣郁金(三分) 甘枸子(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 老蘇梗(一錢) 瓦楞子(三錢) 杜仲(三錢) 青皮(五分) 歸身(三錢) 棗仁(三錢)

[又診]

疊進養血化痰法,是月月事如期,病勢大減,眠食並適,仍守前意。

旋複花(三錢) 老蘇梗(一錢) 小茴香(三分) 川斷(二錢) 白蒺藜(三錢)廣郁金(五分) 炒丹皮(一錢五分) 真橘絡(一錢五分) 歸身(三錢) 小青皮(一錢)

[又診]

癸水甫淨,養心脾佐調奇脈。

炒枯熟地(三錢) 廣郁金(三分) 川貝母(三錢) 歸身(一錢五分) 紫石英(三錢)懷牛膝(一錢五分) 老蘇梗(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 炒棗仁(三錢) 橘白(五分)

[又診]

日來脈情和緩,營衛氣血流通,擬培養奇經八脈,佐理肝脾。

熟地炭(二錢砂仁末拌) 川杜仲(三錢) 川貝母(三錢) 雲苓(三錢) 白蒺藜(一錢五分)浮歸身(一錢五分) 炒棗仁(三錢) 青皮(七分) 苡仁(三錢) 炙橘白(一錢)

[又診]

氣為血帥,氣順則營血循序,疊進和肝運脾,諸恙皆安,仍守前法,冀其臨經痛止焉妙。

[又診]

痛經止後,懷麟三月矣,微見嘔痰納少,雖屬惡阻餘波,即是肝胃不和也。

製首烏 川斷 冬朮 白芍 濃杜仲 山藥 黃芩 生甘草 川貝母 砂仁 棗仁 橘白 加川石斛煎湯泛丸


醫案: 尤某

乳房結 ,大小不一,起經四載,屢發酸 ,痛楚則更堅大,胸膈梗痛如束,脈弦舌紅,一派肝郁,結於陽明部分也,有關格之根柢,怡養為佳, 製首烏(四錢) 烏藥(一錢) 青皮(三分) 歸身(一錢五分) 川貝母(三錢)廣郁金(三分)橘絡(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 栝蔞皮(三錢) 杞子(二錢) 左金丸(五分)

[又診]

乳 痛緩脹松,胸脘亦舒,脈症合參,究系營虛肝郁也。

製首烏(四錢) 川貝母(二錢) 棗仁(三錢) 歸身(一錢五分) 元參(一錢五分) 枸杞(三錢) 柿霜(三錢) 東白芍(一錢五分生炒各半) 廣郁金(四分)


醫案: 蔡某

歷節風痛已緩,四肢尚是麻木,內風未化也。

生 皮(三錢) 明天麻(七分) 薑半夏(一錢五分) 歸身(三錢) 白蒺藜(三錢)廣郁金(五分) 鉤勾(四錢) 生甘草(五分) 秦艽(三錢) 桑枝(七分) 蔗漿(一杯)


醫案: 羹某

暑風暑熱,蘊伏於經,病交四日,昨午壯熱無汗,煩躁昏譫,熱逼肝膽,氣火直升犯胃,嘔 吐痰少,頻頻噯氣,夜半得汗極暢,表熱退淨,脈尚濡數,舌紅苔黃,伏邪未必即化,轉瘧可慮。

金石斛(三錢) 枳殼(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五分) 鮮佛手(一錢五分) 炙鱉甲(三錢) 青蒿(一錢五分) 鮮竹茹(一錢五分) 老枇杷葉(一錢五分) 加白荷花露(一兩)

[又診]

暑風郁伏肺衛,暑溫熱蒸營分,爭而為間日瘧,寒輕熱重,曾發兩度,邪猶蘊蓄,治宜先解 衛風,繼清營熱,非比秋邪入少陽,而用小柴胡和解者也。

帶葉藿梗(一錢五分) 苦桔梗(五分) 郁金(五分) 歸身(一錢五分) 牛蒡子(一錢五分) 青蒿(一錢五分) 黑梔(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五分) 鱉甲(四錢) 秦艽(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鮮佛手(一錢五分)

[又診]

暑瘧今交三度,寒勢減輕,汗易泄而熱退頗早,營陰素虛之質,伏熱猶深,非垣途也。

牛蒡子(一錢五分) 廣郁金(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五分) 香青蒿(二錢) 炙鱉甲(五錢) 黑梔(一錢五分) 鮮佛手(一錢五分) 秦艽(一錢五分) 益元散(三錢)

[又診]

辰刻指尖微清,即時壯熱,渴飲如長鯨吸川,神煩譫語,酉刻得汗,汗多如注,小溲頻數,此乃癉瘧明征,經云,陰氣孤絕,陽氣獨發,但熱不寒,是為癉瘧,細參其文,既云不寒,即是陽明潮熱矣,此不寒,但身不覺寒,其指尖微清,背覺微寒,皆作但熱不寒例看,故云飲以桂枝白虎湯,二進必愈,內經金匱文辭深奧,非精思參悟,則臨症不明其妙也,同議方,以冀應手。

鮮生地(五錢) 肥知母(一錢五分) 桑葉(一錢五分) 小青皮(五分) 生石膏(七錢) 川貝母(三錢) 丹皮(一錢五分) 生甘草(五分) 生鱉甲(五錢) 白粳米(五錢)

[又診]

連進白虎湯,瘧來熱短且緩,口渴譫語並少,再守前意,益其津氣,以化餘邪。

鮮霍斛(一兩) 肥知母(一錢五分) 淡芩(三錢) 大竹葉(三錢) 青蒿(一錢五分) 川貝母(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鮮蘆根(一兩) 秦艽(一錢) 益元散(三錢)

[又診]

瘧將止,養陰清理為主。

生洋參(一錢五分) 金石斛 肥知母(一錢五分) 鮮竹茹 細生地(七錢) 羚羊角(一錢五分) 天花粉(三錢) 竹卷心(三錢) 鱉甲(四錢) 川貝母(二錢) 青蒿(一錢) 白茆根(一兩)

[又診]

瘧止熱化,胃中痰氣未清,治以疏通腑濁,佐理脾元。

生洋參(一錢五分) 生冬朮(一錢五分) 枳殼(三分) 川貝(一錢五分) 生鱉甲(四錢) 製半夏(一錢) 栝蔞(二錢) 建曲(三錢) 金石斛(三錢) 廣郁金(一錢) 佛手露(一兩)

(又方)

細生地(五錢) 生冬朮(一錢) 川斛(三錢) 建曲(一錢五分) 生洋參(一錢人參鬚一錢同蒸)金石斛(三錢) 橘白(五分) 藿梗(一錢五分) 鮮竹茹(一錢五分) 鮮蓮子(三錢)


醫案: 俞某

經居三月之餘,驟然腹痛, 墜不已,曾經小產,手厥陰經絡受傷,脈胎巳至脫根,氣從下陷,深恐血崩之慮,仿東垣法。

人參(三錢) 柴胡(二分) 新會皮(五分) 雲苓(二錢) 黃耆(二錢) 棗仁(三錢)春砂仁(五分) 炙草(三分) 冬朮(一錢五分)

[又診]

昨進補中益氣湯,酸墜之勢雖緩,而瘀下如崩,肢冷發痙,幸元氣尚屬扶住,未知厥脫,然胎尚未下,須防氣陷血脫,濁瘀下泛,

人參鬚(七分) 老蘇梗(一錢五分) 炮薑炭(四分) 陳皮(五分) 炒冬朮(一錢五分)春砂仁(三分) 棗仁(三錢) 茯苓(三錢) 歸身(一錢五分) 胎產金丹(半粒)

[又診]

血崩止之後,自覺胎元躍躍如常而動,肝升煩熱,寅卯更衣,感冒寒邪,形冷發搐,郁木內擾,悲從中來,驟然哭泣,面色泛 ,神志模糊,脈細無神,此屬血去胎傷,又失於調養,胎殞腹中,濁向上蒙,至危至險候也,

人參鬚(一錢) 大腹皮(一錢五分) 陳皮(七分) 老蘇梗(一錢) 炮薑炭(一錢) 江枳殼(一錢) 砂仁(五分) 赤苓(三錢) 廣郁金(五分) 胎產金丹(半粒)

[又診]

藥後得寐,神志漸清,面 略轉,少腹酸楚,急墜極甚,如欲大便而便閉,蓋小產胎殞,重於大產,或有氣衰血熱,或因內外感觸,損其根柢,漏紅之後,本當調養氣血,聽其自然,但血去已多,胎涸難於下行,不得已,用平胃法,宜佐保本為要,

人參鬚(七分) 元武版(五錢) 大腹絨(三錢) 炙陳皮(五分) 炮薑炭(一錢) 元明粉(七分) 江枳殼(一錢五分) 焦白芍(一錢五分) 老蘇梗(一錢五分) 歸身(一錢五分)

[又診]

昨投平胃散加元明以下瘀濁,佛手散溫通氣血,刻間腹中 墜異常,穢水下行極多,即覺舒和,因知人立方之神妙也,但瘀濁尚有未淨,胞衣或有留頓,亦宜留意虛陽上冒,慎調至囑。

熟地炭(四錢) 炮薑(五分) 陳皮(七分) 歸身(一錢) 炒於朮(二錢) 丹皮(三錢) 雲苓(二錢) 白芍(一錢) 炒棗仁(三錢) 青皮(五分) 榖芽(三錢) 益母草(煎湯代水)

[又診]

瘀露下而黑色,停瘀留頓未化,胃納漸安,寐亦穩貼,神脈皆涉和平,但恐有胎元未化,仍宜留意也。

熟地炭(四錢) 川石斛(三錢) 煨棗仁(三錢) 川貝母(二錢) 生冬朮(一錢五分) 白蒺藜(三錢) 浮歸身(一錢五分) 粉丹皮(一錢五分) 西琥珀(五分) 陳皮(一錢) 雲苓(三錢) 桃仁(七粒)

[又診]

益陰通瘀之下,夜寐得安,脈息稍靜,正氣漸醒,今晨瘀中雖下茄蒂之象,此即胞胎之根柢也,前日 或指停經,或指崩漏,定可剖析分明而無惑矣,仍守昨法。

熟地炭(四錢) 懷牛膝(一錢五分) 川貝(二錢) 炒冬朮(一錢五分) 紫石英(三錢) 棗仁(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旋複花(三錢) 西琥珀(五分) 益母膏(三錢)

[又診]

小產後,肝腎陰虛,虛陽易升,逆胃焉汗泄氣急,脈見芤數,陽衰已複,陰血尚難速長,眠食向安,自可日臻佳境,百日內務宜慎養。

生洋參(一錢五分) 製首烏(四錢) 川貝母(二錢) 歸身(一錢五分) 生冬朮(一錢五分) 金石斛(三錢) 艽蔚子(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西琥珀(五分) 棗仁(三錢) 茯苓(三錢) 小紅棗(三枚)

日來色 已轉,脈維右寸關尚弦數,由乎盜汗自汗互傷營液,故易於心悸也,今瘀已淨,可以補中,寓以收攝法矣。

黨參(三錢) 熟地炭(四錢) 甘枸子(一錢五分) 炒白芍(一錢五分) 炒冬朮(一錢五分) 五味子(三分) 炒棗仁(三錢) 生甘草(三分) 炒竹茹(一錢五分) 菟絲子(三錢) 炒香榖芽(三錢)


醫案: 蔣某

產虛未複,郁怒動肝,肝火上薰肺胃,寅卯時咳嗆纏綿,半載未能全止,納榖勉強,五心煩熱,脈細,左部虛細,右寸關弦數,慮涉損途,急挽可許向吉。

北沙參(三錢) 天花粉(一錢五分) 栝蔞皮(一錢五分) 廣郁金(四分) 羚羊角(一錢 五分) 真川貝(三錢) 炙橘白(五分) 生榖芽(三錢) 製首烏(四錢) 懷牛膝(一錢五分) 滁菊瓣(一錢) 扁豆衣(一錢五分)

[又診]

五更咳嗆得緩,癸水先期而至,舌心露質,診脈左見數象,脅中刺痛,產後營虛肝郁也。

北沙參(四錢) 天花粉(一錢) 栝蔞皮(三錢) 廣郁金(五分) 羚羊角(一錢五分) 川貝母(二錢) 青蒿梗(一錢五分) 炙橘白(五分) 製首烏(四錢) 阿膠(二錢) 懷牛膝(一錢五分) 鮮稻葉(五錢) 懷山藥(三錢)

[又診]

前進平肝養陰,寅卯時咳嗆漸稀,脈息左部弦數,右尺虛軟,經事乍過,毓陰平肝為主。

生西洋參(一錢五分) 川貝母(三錢) 栝蔞皮(一錢五分) 炒白芍(一錢五分) 製首烏(四錢) 元武版(五錢) 廣郁金(三分) 懷山藥(三錢) 金鈴子(一錢) 鮮佛手(一錢)

[又診]

郁火已化,陰血不致為其所耗矣,脾氣尚弱,納榖不多,大便少調,脾胃之根,在乎金水流行,水火升降,為佳。

參鬚(七分) 羚羊角(一錢五分) 炒木瓜(五分) 五味子(三分) 麥冬(二錢)金石斛(三錢) 杜仲(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懷山藥(三錢) 橘白(五分) 生榖芽(三錢) 鮮佛手(一錢五分)


醫案: 俞某

陰虛之體肝火劫傷胃液痰氣凝結於胃下午腹痛,痛甚無寐,頭眩便燥患經五月,防痛甚致厥。

瓦楞子(三錢) 薑半夏(一錢五分) 青皮(一錢) 白芍(一錢五分) 金鈴子(一錢五分)枳實(一錢) 烏梅(一錢) 使君子(三錢) 老蘇梗(五分) 鮮佛手(一錢五分)

[又診]

前進兩和肝胃,脘痛得減,痰血未嘔,大便續通未暢,唇色泛紫,瘀痰猶滯絡中也。

蘇梗(五分) 炙鱉甲(五錢) 枳殼(一錢) 木瓜(五分) 瓦楞子(三錢) 使君子(三錢)青皮(七分) 單桃仁(三錢) 川楝子(一錢五分) 烏梅(七分) 鮮佛手(一錢)

[又診]

疊進平肝和胃,蛔厥之痛勢雖止,陰血已傷,起居宜慎。

製首烏(四錢) 炙鱉甲(五錢) 川楝子(一錢五分) 香蘇梗(五分) 炒山藥(三錢)烏梅肉(一錢) 瓦楞子(三錢) 宣木瓜(五分) 川石斛(三錢)


醫案: 沈某

肝陽化火生風,從沖脈逆行乘胃,巔頂脹痛,不能轉側,面部肌肉跳躍,屢發屢止,今春煩勞之下,陽氣越胃凌心,而致煎厥,每進滋納腎肝得平,自後萌發頗稀,宗內經治肝第三法鎮守中州以靖逆氣。

西黨參(三錢) 杜仲(四錢) 烏梅肉(一錢) 生炒白芍(各三錢) 生炙甘草(各四分) 大熟地(六錢) 牡蠣(一兩) 宣木瓜(一錢) 北五味(五分) 新會皮(一錢) 佛手露(一兩)


醫案: 車某

肝火逆上觸心絡傷血從口溢,竟有盈碗之多,近增便泄,暑濕亦兼內襲也,左脈細弦,胃氣衰榖氣自少旋暈,益氣清暑為治。

烏犀尖(一錢五分) 生 皮(一錢五分) 肥知母(一錢五分) 生甘草(三分) 鮮霍斛(五錢) 五味子(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鮮稻葉(三錢) 麥冬(二錢) 扁豆(三錢)

[又診]

前進清暑益氣法,納榖知味,天氣酷暑外迫,慎防嘔血複萌。

北沙參(三錢) 生牡蠣(五錢) 天花粉(一錢五分) 炒白芍(一錢五分) 大麥冬(二錢)金鈴子(一錢) 宣木瓜(七分) 生甘草(三分) 羚羊角(一錢五分) 紫石英(三錢)懷山藥(三錢) 鮮稻葉(三錢) 五味子(三分)


醫案: 周某

心脾兩虧,經行先期,心悸寐少,舌心光剝,脈息細數,氣分亦怯,養血毋庸重滋。

人參鬚(五分) 牡蠣(一兩) 天冬(一錢五分) 大白芍(三錢) 大麥冬(二錢)龍齒(三錢) 杜仲(四錢) 生甘草(四分) 柏子仁(三錢) 五味子(九粒) 青蒿(二錢)生榖芽(五錢) 炒棗仁(三錢)

[又診]

疊進養血安神,頗合病機,諸恙皆輕,擬守前法。

生洋參(一錢五分) 龍齒(五錢) 柏子仁(三錢) 生白芍(二錢) 大麥冬(二錢)鉤勾(三錢) 棗仁(三錢) 生甘草(三分) 青蒿(一錢) 榖芽(三錢) 鮮藕節(一兩)白荷花露(一兩)


醫案: 張某

前進養血平肝法,哮發減輕過半,脈息左數右弦,心中似乎煩擾,寐不安貼,癸水將至,營虛血熱,再防反複,當加意養金水為妙。

烏犀尖(一錢五分) 細生地(四錢) 杜蘇子(五分) 秦艽(一錢五分) 羚羊角(一錢五分) 栝蔞皮(三錢) 萊菔子(一錢五分) 白薇(一錢五分) 川貝母(三錢) 銀杏肉(三錢) 左金丸(五分)

[又診]

喘哮每發於經至之前,營虛顯然矣,今值癸水將至,其病必發,無外感可驅,急先存陰平木,兼以 治風先治血法,冀能由漸轉輕為幸。

羚羊角(二錢) 廣郁金(五分) 焦杏仁(三錢) 歸身(一錢五分) 細生地(四錢) 栝蔞皮(三錢) 懷牛膝(二錢) 赤芍(五分) 秦艽(一錢五分) 川貝母(三錢) 銀杏肉(三錢) 左金丸(五分)


醫案: 蔡某

脾經素虧,經事愆期,血不養肝,肝木挾痰,上循少陽經絡,結為瘰 成串,交節續增,自頸下連於 季脅,約有二三十枚,曾經潰過,時有寒熱,乃虛勞根柢也,仿逍遙歸脾合而加減。

羚羊角(一錢五分) 廣郁金(三分) 川貝母(二錢) 歸身(一錢五分) 製冬朮(一錢) 製首烏(四錢) 生 皮(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 左牡蠣(五錢) 鮮竹茹(一錢五分) 棗仁(三錢) 雲苓(三錢) 鮮稻葉(三錢) 元眼肉(五枚)

[又診]

日來 串痛緩,核俱流動,癸水逾期未至,五心焦熱,頭目眩暈,培太陰脾土,暢少陽木火以治。

綿黃耆(一錢五分) 杭甘菊(一錢) 川貝母(二錢) 歸身(一錢五分) 製冬朮(一錢五分) 白蒺藜(一錢五分) 杞子(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棗仁(三錢) 雲苓(三錢) 鮮稻葉(三錢)


醫案: 華某

肝脾氣陷,便後下血,患經數載,近則脫肛,血下無度,小溲淋痛,寒熱時作,舌光起刺,脈形芤數虛弦,情志內傷藥力斷難奏效者也,所慮秋令肅降,有血從下脫之變。

柴胡(三分醋炒) 丹皮(一錢五分) 歸身炭(一錢) 炙川柏(七分) 生冬朮(一錢)黑山梔(一錢) 地榆炭(三錢) 赤苓(三錢) 細生地(三錢) 小青皮(五分)

[又診]

寒熱二日未作,納榖亦增,便血未下,溲淋痛楚仍然,適交冬至,加意慎調焉囑。

生冬朮(一錢五分) 鹿角霜(一錢五分) 左牡蠣(一兩) 木瓜(五分) 細生地(四錢)元武版(五錢) 川柏(五分) 生甘梢(四分) 西琥珀(四分) 青皮(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又診]

淋痛減輕,稍有咳嗽,舌乾雖潤,光剝未能立苔,心腎陰虛也。

細生地(五錢) 焦米仁(四錢) 麥冬(一錢五分) 木通(五分) 川連(三分) 五味子(五分) 生甘梢(五分) 送服補中益氣丸(三錢)


醫案: 師太

脾虛血熱,濕火生瘡,耳菌翻花,流血之後,目光四散,旋有蠅飛撩形,擬清脾甘露飲加減治之。

生冬朮(一錢五分) 鮮霍斛(一兩) 丹皮(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 細生地(四錢)川連(四分) 炒白芍(一錢五分) 雲苓(三錢) 橘白(五分) 白茆根(五錢)


醫案: 顧

郁火濕熱,內傷肝脾,痰火化風,升擾陽明,脈弦舌紅,有類中之機,防眩暈傾跌。

人參鬚(七分) 生冬朮(一錢) 杜仲(三錢) 歸身(三錢) 製首烏(四錢) 整玉竹(三錢) 牡蠣(一兩) 白芍(一錢五分) 廣郁金(三分) 川貝母(三錢) 棗仁(三錢) 鹽半夏(一錢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