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言經脈病脈之各有分別。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按三部九候論。至血氣形志篇。與靈樞之九針論。前後相符。只此篇與臟氣發時論。少有異別。然此篇章旨。乃九候論之所謂必先知經脈。然後知病脈。臟氣法時論章旨。乃九候論之所謂察其腑臟。以知死生之期。蓋九針九篇。九九八十一篇。論在靈樞經內。此複論三部九候之法。故必先知經脈生始之原。而後知九候之病脈。知五臟生克之理。而後知死生之期。故設此二問。

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言人之居處安靜。其氣和平。自有經常之脈。如動作過用。則變而為病脈矣。
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腎屬亥子。而氣主閉藏。夜行則腎氣外泄。故喘出於腎。腎為本。肺為末。腎氣上逆。故淫傷於肺也。夫喘屬肺証。又曰:陽明厥則喘。汗出於肺主之皮毛。而生於胃腑之津液。此章首論喘。次論汗者。言經脈榮衛。生於胃腑水穀之津。而通會於肺氣。是有經常之理。如勞動過傷。則五臟氣逆。而脈亦為之變。故先論其變。而後論其常焉。
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墮則傷筋。筋即為肝。故喘出於肝。木勝土。故淫氣害脾。
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驚則氣亂。故喘出於肺。肺者心之蓋。故淫氣傷心。
度水跌仆。喘出於腎與骨。(跌則傷骨。骨即為腎。故喘出焉。徐公遐曰:腎生骨髓。髓生肝。骨者腎之精氣所注。末言骨者。則五臟之生氣。可類推之。
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言此數者。皆傷五臟之氣。勇者逆氣已過。正氣複順。怯者則留著為病。而見病脈矣。
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夫氣有勇怯。理有疏密。皮膚有濃薄。骨肉有堅脆。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之要。
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汗者水穀之津液。飽甚則胃滿。故汗出焉。
驚而奪精。汗出於心。(血乃心之精。汗乃血之液。驚傷心氣。汗出於心。故曰奪精。經云。奪汗者無血。
持重遠行。汗出於腎。(持重遠行則傷骨。故汗出於腎。
疾走恐懼。汗出於肝。(疲罷傷筋。故汗出於肝。
搖體勞苦。汗出於脾。(勞傷四體。故汗出於脾。
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四時陰陽。自有經常。血氣循行。各有調理。如動作過傷。則血氣妄逆而生病。此自然之理也。口問篇曰: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空虛。血氣不次。乃失其常。是以驚恐恚勞。動作飲食。以致喘汗出者。皆使氣血不次。脈道失常。故欲知經度之循行。先識變常之逆氣。徐公遐曰:喘汗之証。乃經氣逆行。故首提曰脈亦為之變。又曰:能知其情。以為診法。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肝者土之勝。製則生化。故散精於肝。肝者筋其應。故淫氣於筋。經曰:穀入於胃。脈道乃通。血氣乃行。是榮衛氣血。皆水穀之所資生。而水穀入胃。各有淫散輸轉之道。故又必先知經脈生始之原。而後知病脈也。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經曰:受谷者濁。胃之食氣。故曰濁氣。胃絡上通於心。故入胃之食。氣歸於心。子令母實也。心氣通於脈。故淫精於脈。伯高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而行榮衛之道。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嚨而司呼吸。又曰:穀入於胃。乃傳之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所謂先出於胃之兩焦者。入胃之穀氣。先下淫於腑。上歸於心肺。以養五臟氣。此章論經脈之道。由水穀之精。以養腑臟。腑臟之精。淫於經脈。氣口成寸。以決死生。所謂五臟皆稟氣於胃。而至於手太陰也。其別出兩行之榮衛與宗氣。又當別論。同志者。當細玩諸經。體認明白。
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脈氣者。水穀之精氣。而行於經脈中也。經、大經也。言入胃之穀氣。先淫氣於脈。百脈之經氣。總歸於大經。經氣歸於肺。是以百脈之氣。皆朝會於肺也。肺會皮毛。故複輸精於皮毛。
毛脈合精。行氣於腑。(經云。血獨盛。則淡滲皮膚。生毫毛。夫皮膚主氣。經脈主血。毛脈合精者。血氣相合也。六腑為陽。故先受氣。張兆璜曰:淡滲皮毛之血。與經脈之血相合。故曰毛脈合精。
腑精神明。留於四臟。(腑精神明者。六腑之津液相成。而神乃自生也。穀氣入胃。淫精於脈。乃傳之肺。肺氣散精。行氣於腑。腑精留於四臟。以養五臟之氣。故曰:穀入於胃。乃傳之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權衡、平也。言脈之浮沉出入。陰陽和平。故曰權衡以平。氣口、手太陰之兩脈口。成寸者。分尺為寸也。言五臟六腑。受氣於谷。浮精於脈。變見於氣口。以決其死生。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入胃之飲。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蓋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肺應天而主氣。故能通調水道。而下輸膀胱。所謂地氣升而為云。天氣降而為雨也。水精四布者。氣化則水行。故四布於皮毛。五經並行者。通灌于五臟之經脈也。平脈篇曰:穀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故先論食而後論其飲焉。
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五臟、五行之氣也。揆度、度數也。總結上文。而言經脈之道。合於四時五行之次序。陰陽出入之度數。以為經脈之經常。
太陽臟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表裡當俱瀉。取之下俞。(此言臟腑經脈。有陰陽相合之常度。如偏陰偏陽之獨至。則為厥喘諸病。所謂先知經脈。今識病脈也。太陽臟獨至者。太陽之經氣獨至。而無陰氣之和也。陽氣惟上。故下厥上喘。而虛氣上逆也。是陰不足而陽有餘。表裡俱當瀉。蓋太陽經氣。發原於下。而上出於膚表。故當表裡俱瀉。而取之下俞。
陽明臟獨至。是陽氣重並也。當瀉陽補陰。取之下俞。(陰陽系日月篇曰:寅者正月之生陽也。主左足之少陽。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陽。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陽。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陽。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於前。故曰陽明。陽明之獨至。是太少重並於陽明。陽盛故陰虛矣。此言陰陽並合。乃經脈之常。如陽並於陽。陰並於陰。則為病脈矣。故曰:持雌守雄。棄陰附陽。不知並合。診故不明。
少陽臟獨至。是厥氣也。蹺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陽主初生之氣。生氣厥逆於下。以致臟脈之獨大於蹺前也。蹺者。奇經之蹺脈。足少陽經脈。在陽蹺之前。故蹺前卒大。朱衛公曰:言蹺前卒大者。釋明三陽之脈。候足之三陽也。蓋生陽之氣。皆從下而上。由陰而陽。故俱取之下俞。又申明三陰三陽之候。候十二經之本脈也。如蹺前少陽之脈卒大。而厥陰之動脈微小者。是為少陽獨至也。所謂太陽少陽太陰少陰者。論陰陽之經脈也。經脈連於臟腑。故曰臟。所謂一陽二陽一陰二陰者。論三陰三陽之氣也。此節論有病經而及于無病之氣者。有病氣而及于有形之經者。蓋病在經者由臟而經。由經而氣。病在氣者由氣而經。由經而臟也。
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此申明經氣之各有別也。夫一陰一陽。分而為三陰三陽。三陰三陽。合於手足十二經脈。十二經脈。合於十二臟。腑所以藏物。故亦名臟也。所謂太陽陽明少陽臟獨至者。言三陽經脈之獨盛也。三陽經脈之獨盛者。是三陽氣之太過也。
太陰臟搏者。用心省真。五脈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宜治其下俞。補陽瀉陰。(此言三陰三陽之經氣。皆有手有足也。夫手之太陰。足之太陰。是為三陰。是以太陰之臟脈相搏者。須用心省察。其為手之太陰。足之太陰乎。如五脈氣少者。手太陰之過也。蓋肺朝百脈。而輸精於臟腑。肺氣搏而不行。則五脈之氣皆少。是以五脈氣少者。知在手之太陰也。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脾氣搏而不行。是以胃氣不平。胃氣不平者。知在足之太陰也。手之太陰。足之太陰。而後謂之三陰也。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手之三陰。從腹走手。手足經氣。交相貫通。故獨取之下俞。徐公遐曰:此複申明所謂三陰三陽者。概手足而言也。蓋陰陽之氣。皆從下而上。故獨取之下俞。
一陽獨嘯。少陽厥也。(此言經厥而及於氣也。夫氣激於喉中而濁。謂之言。氣激於舌端而清。為之嘯。蓋氣鬱而欲伸出之。一陽之氣獨嘯者。蓋因少陽之經氣厥逆也。所謂少陽獨至。一陽之過者。言氣盛而及於經也。一陽獨嘯。少陽厥者。言經逆而及於氣也。分而論之。有氣有經。合而論之。經氣之相關也。朱衛公曰:以太陰開於其間者。當知三陰三陽之經氣。皆若是也。張兆璜曰:少陽厥者。木火之氣鬱也。木郁之發。松吟高山。虎嘯岩岫。古之善嘯者。聽溪中虎聲而瀉之。一陽獨嘯之義。蓋取諸此與。
陽並於上。四脈爭張。氣歸於腎。宜治其經絡。瀉陽補陰。(陽並者。太陽陽明之氣相並也。四脈者。太陽之小腸膀胱。陽明之胃與大腸。即四形藏之脈也。四脈爭張。以致陽並於上。亦經厥而及於氣也。腎為生氣之原。此三陽之氣。虛陷於腎。不能與陽相接。故宜瀉其陽之絡。補其陰之經。陰陽平而經氣和矣。四脈爭張。四形藏之氣盛也。氣歸真虛。五神藏之氣虛也。
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真虛 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調食和藥。治在下俞。( 音狷。此言經氣逆。而病及於臟也。一陰者。厥陰也。是以一陰氣至。當厥陰主治。而反見臟真之虛。心為 痛。蓋厥陰之氣。發於命門。為心主之包絡。厥陰氣逆。以至真虛而心痛也。厥逆之氣。留薄於心下。則上迫於肺。故發為白汗。夫真虛痛心。病在內也。經氣厥逆。病在外也。病在內者。治以藥食。病在外者。治以針砭。故宜調食和藥。治其下俞。夫所謂一陽二陽三陽。一陰二陰三陰者。陰陽之二氣也。所謂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者。概臟腑經氣而言也。人稟天地陰陽之氣。而成此形。是有有形之臟腑經脈。有無形之陰陽六氣也。雖然。臟不離乎經。經不離乎氣。氣不離乎臟。經氣貫通。臟氣並合。陰陽出入。上下循環。是以有論三陽之獨至者。有論在手經足經者。有論經病而及於氣。氣病而及於經者。有論陰陽之不相合者。有論經氣逆而病及於臟者。此皆陰陽之道。可合可分。書不盡言。舉一以 十。學人當知一經之氣若是。則十二經可知。能引而伸之。進乎技矣。厥陰之治。謂當足厥陰之經脈主治也。此言三陰三陽之氣。可合於六經。可通於臟腑。當與末節合論三陰之氣而各有分別焉。

帝曰:太陽臟何象?(太陽臟者。謂小腸膀胱之經脈也。象者。效象形容。此複論經氣之見於脈者。各有別也。此言三陰三陽之氣合於十二經而應於脈。非氣之行於脈中也。故太陽之脈象上三陽之氣盛而浮。少陽之脈象上一陽氣之初生也。若一陽之氣行於脈中。則滑而不實矣。此申明陽臟獨至陰臟相搏者。乃因氣而見於脈。故曰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

岐伯曰:象三陽而浮也。(象者。像也。三陽。陽盛之氣也。言太陽之臟脈。象陽盛之氣而浮也。

帝曰:少陽臟何象?
岐伯曰:象一陽也。(少陽臟者。三焦甲膽之經氣。故象一陽初動之生陽。
一陽臟者。滑而不實也。(所謂一陽二陽者。乃三陽之氣也。氣應脈外。故以脈之浮沉。以效象陰陽之氣。如在一陽之臟脈。則見脈體之滑象矣。蓋陽氣搏於脈中。其脈則滑。陽欲外浮。故不實也。此反結上文。而言一陽之臟脈。與一陽之氣見於脈者之不同也。

帝曰:陽明臟何象?
岐伯曰:象大浮也。(陽明臟者。胃與大腸之經脈也。陽明者。兩陽合明。陽氣合並。則陽熱盛。故其象大浮。象大浮者。二陽之氣也。
太陰臟搏。言伏鼓也。二陰搏至腎。沉不浮也。(此複結陰臟之經脈。與陰氣之見於脈者之不同也。太陰臟搏者。乃太陰之經脈相搏。故見脈象之伏鼓。如二陰之氣相搏。以至於少陰之腎。只見乎沉而不浮。蓋以脈象之浮沉。以別陰陽之氣。以脈體之滑動不實。鼓動而伏。以別陰陽之脈也。此篇論欲識病脈。先知經脈。然欲知經脈。又當體析其經與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