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神方

金液丹

(一名保元丹,一名壯陽丹。)

余幼得王氏《博濟方》云:此丹治百種欲死大病,竊嘗笑之,恐無是理。比得扁鵲方,以此冠首,乃敢遵用,試之於人,屢有奇效,始信聖人立法非不神也,乃不信者自誤耳。此方古今盛行,莫有疑議,及孫真人著《千金方》,乃言硫黃許多利害,後人畏之,遂不敢用。亦是後人該墮夭折,故棄大藥而求諸草木,何能起大病哉。余觀今人之病皆以溫平藥,養死而不知悔,余以此丹起數十年大病於頃刻,何有發疽之說,孫真人之過也。凡我同志請試驗之,自見奇效。此丹治二十種陰疽,三十種風疾,一切虛勞,水腫,脾泄,注下,休息痢,消渴,肺脹,大小便閉,吐衄,尿血,霍亂,吐瀉,目中內障,尸厥,氣厥,骨蒸潮熱,陰証,陰毒,心腹疼痛,心下作痞,小腹兩脅急痛,胃寒,水穀不化,日久膀胱疝氣膨膈,女人子宮虛寒,久無子息,赤白帶下,臍腹作痛,小兒急慢驚風,一切疑難大病,治之無不效驗。

舶上硫黃十斤,用銅鍋熬化,麻布濾淨,傾入水中,再熬再傾,如此七次,研細,入陽城罐內,蓋頂鐵絲扎定,外以鹽泥封固八分濃陰干。先慢火 紅,次加烈火, 一炷香,寒爐取出,埋地中三日,去火毒,再研如粉,煮蒸餅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或三十丸,小兒十五丸。氣虛人宜常服之,益壽延年功力最大。一切牛馬六畜吐食者,灌硫末立愈,一切雞鵝鴨瘦而欲死者,飼以硫末。可以立愈且易肥。

作蒸餅法

清明前一日,將干面打成薄餅,內放干面,包裹陰干。

保命延壽丹

此丹治癰疽,虛勞,中風,水腫,臌脹,脾泄,久痢,久瘧,尸厥,兩脅連心痛,夢泄,遺精,女人血崩、白帶,童子骨蒸勞熱,一切虛羸,黃黑疸,急慢驚風百餘種欲死大病,皆能治之。一粒勝金液丹十粒,久服延年益壽。

硫黃 明雄黃 辰砂 赤石脂 紫石英 陽起石(火 醋淬三次)
每味各二兩,研作粗末,同入陽城罐,蓋頂,鐵絲扎定,鹽泥封固濃一寸,陰干。掘地作坑,下埋一半,上露一半,烈火 一日夜,寒爐取出。研細,醋丸梧子大。每服十粒,空心送下,童男女五粒,小兒二三粒,俱見成效。

大丹

此丹補腎氣,駐顏色,活血脈,壯筋骨,輕步履,明耳目,延年益壽。治虛勞,發熱,咳嗽,咯血,骨蒸盜汗,怔忡,驚悸,一切陰疽冷漏,小兒斑痘縮陷,水腫,臌脹,黃黑疸,一切虛羸大病,功同延壽丹,常服可壽百歲餘。但富貴人方得合此,貧者難合,只服金液丹亦妙也。

大朱砂一斤(要有牆壁者),為粗末,入陽城罐。先用蜜拌,安砂在底,次以瞿麥末、草烏末、菠 末各五錢,以雞子清五錢拌勻,蓋在砂上。以罐蓋蓋住,鐵絲扎好,鹽泥封固陰干,掘地作坑,下埋五分,上露五分,烈火 一日夜,寒爐取出。研細,醋打半夏糊丸芡實大,滑石為衣,以發光彩。銀器收貯,每服五粒或三粒,空心面東熱酒下。
凡用入藥中,並為衣者,俱如此製,則無毒,可放心服。

中丹

此丹補腎氣,壯筋骨,延年不老,治脾瘧,黃黑疸,脾泄久痢,虛腫水腫,女人血崩白帶,骨蒸勞熱,小兒急慢驚風及暴注腸滑,洞泄,中風,諸般瘡毒,皆效。

雄黃(十兩) 赤石脂(二兩)
其共為粗末,亦用前五味拌製,如大丹法,取研極細,醋糊丸芡實大。大人服十丸,小兒三五丸,空心熱酒或米飲下。

三黃丹

此丹治中滿,胸膈痞悶,中風,痰喘氣急,大便虛秘,功與中丹同,但略峻耳。

雄黃 雌黃 硫黃
各五兩為粗末,製法如大丹。研極細,醋糊丸芡實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飲下。

四神丹

此丹治病,功力與延壽丹同,治虛証更多,能止怔忡、驚悸諸般大病。
同前三黃丹,外加辰砂五錢。
製法、合法、丸法俱如前。每服四十丸,空心白湯下。

五福丹

此丹功力與延壽丹、中丹同,又能壯陽治陽萎,於腎虛之人功效更多。

雄黃 雌黃 硫黃 辰砂 陽起石
各五兩。製法、合法、丸法皆如前,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米飲下。

紫金丹

此丹補脾腎虛損,活血壯筋骨,治下元虛憊,子宮寒冷,月信不調,臍腹連腰疼痛,面黃肌瘦,泄瀉精滑,一切虛損之証。

代赭石(燒紅醋淬七次) 赤石脂(製法同) 禹余糧(製法同)
各五兩,共研細末。入陽城罐,鹽泥封固一寸濃,陰乾,大火 三炷香,冷定。再研極細,醋糊丸芡實大。每服十丸,熱酒送下。

全真丹

此丹補脾腎虛損,和胃,健下元,進飲食,行濕氣。治心腹刺痛,胸滿氣逆,脅下痛,心腹脹痛,小便頻數,四肢厥冷,時發潮熱,吐逆泄瀉,暑月食冷物不消,氣逆痞悶,男女小兒面目浮腫,小便赤澀淋瀝,一切虛寒之証。

高良薑(炒,四兩) 乾薑(炒,四兩) 吳茱萸(炒,三兩) 大附子(製) 陳皮 青皮(各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小兒三十丸,米飲下。無病及壯實人不宜多服。

來複丹

此丹治飲食傷脾,心腹作痛,胸膈飽悶,四肢厥冷;又治傷寒陰証,女人血氣刺痛,或攻心腹。或兒枕作痛及諸鬱結之氣,真良方也。

陳皮(去白) 青皮 大川附(製) 五靈脂(各六兩) 硝石 硫黃(各三兩)
上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草神丹

此丹大補脾腎,治陰毒傷寒,陰疽痔漏,水腫臌脹,中風半身不遂,脾泄暴注,久痢,黃黑疸,虛勞發熱,咳嗽咯血,兩脅連心痛,胸膈痞悶,脅中如流水聲,童子骨蒸,小兒急慢驚風,痘疹變黑縮陷,氣厥卒仆,雙目內障,吞酸逆氣,痞積血塊,大小便不禁,奔豚疝氣,附骨疽,兩足少力,虛汗不止,男子遺精夢泄,沙石淋,溺血,婦人血崩血淋,暑月傷食,腹痛嘔吐痰涎,一切疑難大病。此丹乃藥中韓信也,取效最速,好生君子,廣試驗之,知不誣也。

川附子(製,五兩) 吳茱萸(泡,二兩) 肉桂(二兩) 琥珀(五錢,用柏子煮過另研) 辰砂(五錢,另研) 麝香(二錢,另研)
先將前三味為細末,後入琥珀、辰砂、麝香三味,共研極勻。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小兒十丸。

(神方)薑附丹

此丹補虛助陽消陰,治傷寒陰証,癰疽發背,心胸作痛,心腹痞悶,喉痺,頤項腫,湯水不下,及虛勞發熱,咳嗽吐血,男婦骨蒸勞熱,小兒急慢驚風,痘疹縮陷,黑泡水泡斑,脾勞面黃肌瘦,腎勞面白骨弱,兩目昏翳內障,脾瘧久痢,水瀉米谷不化,又能解利兩感傷寒,天行瘟疫,山嵐瘴氣及不時感冒等証。

生薑(切片,五兩) 川附子(炮切片、童便浸,再加薑汁炒乾,五兩)
共為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和渣服。若治中風不語,半身不遂,去附子用川烏去黑皮,製法與附子同。

霹靂湯

治脾胃虛弱,因傷生冷成泄瀉,米谷不化,或脹、或痛、或痞,胸脅連心痛,兩脅作脹,單腹臌脹,霍亂吐瀉,中風半身不遂,脾瘧黃膽,陰疽入蝕骨髓,痘疹黑陷,急慢驚風,氣厥發昏,又能解利陰陽傷寒,諸般冷病寒氣。

川附(泡去皮臍,五兩) 桂心(去皮盡,二兩) 當歸(二兩) 甘草(一兩)
共為細末。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生薑七片,煎至六分和渣通口服,小兒止一錢。

救生湯

治一切癰疽發背,三十六種疔,二十種腫毒。若初起憎寒壯熱,一服即熱退身涼,重者減半,輕者全愈。女人乳癰、乳岩初起,薑蔥發汗立愈。又治手足痰塊紅腫疼痛,一服即消。久年陰寒冷漏病,一切瘡毒,服之神效。

芍藥(酒炒) 當歸(酒洗) 木香(忌火) 丁香(各五錢) 川附(炮,二兩)
共為細末。每服五錢,加生薑十片,水二盞煎半,和渣服。隨病上下,食前後服。

鐘乳粉

治勞咳咯血,老人上氣不得臥,或膈氣腹脹,久咳不止,及喉風、喉腫,兩目昏障,童男女骨蒸勞熱,小兒驚風,胎前產後發昏不省人事,一切虛病,能先於臍下灸三百壯,後服此藥,見效如神。蓋虛勞乃腎氣欲脫,不能上榮於肺,此藥是潤肺生水之劑,後因邪說盛行,以致此藥隱閑。丹溪云:多服發渴淋。此言甚謬,余家大人服三十年,未嘗有此疾,故敢附此。服此藥須忌人參、白朮二味。

石鐘乳一斤 成粉製法見李時珍《本草》內,再入石鼎煮三炷香,研極細。每服三錢,煎粟米湯下。但此藥難得真者,多以滴乳石亂之,真者浮水,性松, 易成粉。

蓽澄茄散

治脾胃虛滿,寒氣上攻於心,心腹刺痛,兩脅作脹,頭昏,四肢困倦,吐逆發熱,泄瀉飽悶等証。

蓽澄茄 高良薑 肉桂 丁香 濃朴(薑汁炒) 桔梗(去蘆) 陳皮 三棱(炮,醋炒) 甘草(各一兩五錢) 香附(製,三兩)
為細末。每服四錢,薑三片,水一盞,煎七分,和渣服。

半硫丸

治胃虛心腹脹滿,嘔吐痰涎,頭目旋暈,困倦不食,或大便滑泄,水穀不化,小兒面目浮腫,小便赤淋。

半夏(薑礬牙皂煎水炒) 倭硫 生薑(各五兩)
同搗碎,水浸蒸餅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小兒二三十丸,白湯下。

滲濕湯

治脾胃虛寒,四肢困倦,骨節酸疼,頭暈鼻塞,惡風,多虛汗,痰飲不清,胸滿氣促,心腹脹悶,兩脅刺痛,霍亂吐瀉。此藥能暖脾胃,辟風寒,祛瘴疫,除風濕。

濃朴(二兩) 丁香 甘草 附子(各一兩) 砂仁 乾薑 肉果(面裹煨透) 高良薑(各八錢)
銼碎。每用五錢加薑三片,棗三枚,水一盞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生薑半夏湯

治風痰上攻,頭旋眼花,痰壅作嗽,面目浮腫。

生薑 半夏(各三兩)
共搗餅陰乾為末。每服四錢,加薑五片,水煎溫服。

附子半夏湯

治胃虛,冷痰上攻,頭目旋暈,眼昏嘔吐等証。

川附 生薑(各一兩) 半夏 陳皮(去白,各二兩)
共為末,每服七錢,加薑七片,水煎服。

平胃湯

治老人氣喘咳嗽。

葶藶(炒,一兩) 官桂(去粗皮,一兩,另研) 馬兜鈴(去絲蒂,三兩)
共為末。每用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於食後細細呷之。

太白丹

療咳嗽,化痰涎。

枯礬(煨) 寒水石( ) 元精石( ,各四兩) 半夏(製) 天蟲(炒去絲) 天南星(製) 白附子(各二兩)
上為末。麵糊丸(麵糊即蒸餅也)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薑湯下。

鹿茸丸

溫補下元,疏通血脈,明目輕身。

鹿茸(一具,去毛酥炙) 鹿角霜(二兩) 川楝子(炒取淨肉) 青皮 木香(各一兩)
上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黃藥子散

治纏喉風,頤頜腫及胸膈有痰,湯水不下者,用此吐之。

黃藥子即斑根一兩為細末,每服一錢,白湯下,吐出頑痰即愈。

八風湯

治中風半身不遂,言語謇塞,口眼 斜。先灸臍下三百壯,後服此藥永不再發。若不加灸,三年後仍發也。

當歸 防己 人參 秦艽 官桂 防風 釵斛 芍藥 黃 甘草 川芎 紫菀 石膏 白蘚皮 川烏 川羌活 川獨活 黃芩 麻黃(去節) 乾薑 遠志
各等分,銼為末。每服五錢,水酒各半,煎八分,食前服。

八風丹

治中風,半身不遂,手足頑麻,言語謇塞,口眼 斜。服八風湯,再服此丹,永不再發。

大川烏(炮) 荊芥穗(各四兩) 當歸(二兩) 麝香(另研,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五十丸。中風者不可缺此。

換骨丹

治中風半身不遂,言語謇澀,失音中風者。先灸臍下三百壯,服金液丹一斤,再服此藥。

當歸 芍藥 人參 鐵腳威靈仙(各二兩) 南星(三兩) 乳香(去油,二兩) 沒藥(去油,二兩)麻黃(去節,三斤,另煎汁和上藥)
上各為末。先將前五味和勻,後入乳香、沒藥以麻黃膏和勻為丸,如彈子大。每以無灰酒下一丸,出汗,五日一服。仍常服延壽丹、金液丹。

三五七散

治賊風入耳,口眼 斜之証。

人參 麻黃(去節) 川芎 官桂 當歸(以上各一兩) 川烏 甘草(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茶下,日三次。

蜜犀丸

治半身不遂,口眼 斜,語言不利,小兒驚風,發搐。

槐角(炒,四兩) 當歸 川烏 元參(炒,各二兩) 麻黃茯苓(乳拌) 防風 薄荷 甘草(各一兩) 豬牙皂角(去皮弦子,炒,五錢) 冰片(五分,另研)
先以前十味為末,後入冰片和勻,蜜丸櫻桃大。每服一丸,小兒半丸,細嚼茶清下。

白龍丸

治風邪言語不遂等証,面如蟲行,手足麻木,頭旋眼暈及傷風、傷寒,頭痛拘急,小兒急慢驚風,大人風搐失音,並皆治之。

天南星(四兩,以生薑四兩同搗成餅) 川烏 甘草 本 甘松 白芷 桂心(各二兩) 海桐皮(一兩) 石膏(二兩, 研極細)
以前八味共為末,糯米糊丸彈子大,石膏為衣,茶清下,大人一丸,小兒半丸。若治傷寒,薑蔥湯下,出汗。

華蓋散

治傷寒頭痛發熱,拘急,感冒,鼻多清涕,聲音不清。大能解利四時傷寒,瘟疫瘴氣等証。

麻黃(四兩,浸去沫) 蒼朮(八兩,米泔浸) 陳皮 官桂 杏仁(去皮尖) 甘草(各二兩)
共為末。每服四錢,水盞半,煎八分,食前熱服,取汗。

祛風散

治風寒頭痛,遍身拘急,破傷風,洗頭風,牙槽風,肩背 直,口噤。

天南星(二兩,泡) 生薑(一兩,同南星製) 防風(二兩) 甘草(一兩)
共為末。每服四錢,薑七片水煎服,取汗,無汗再服。

當歸柴胡湯

治傷寒頭痛,發熱惡寒,肢節痛,吐逆。

柴胡(五錢) 半夏(二錢,以生薑一錢同搗) 當歸(一錢) 甘草(五分)
加薑、棗,以水二盞煎至八分,熱服取汗,微微即止。

大通散

治傷寒胃中有熱,或服熱藥太多,發狂言,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腹痛下血,但實熱者用之,虛人大忌。

大黃(二錢) 枳實(麩炒,二錢) 甘草(一錢)
水煎空心熱服,不利再服,得利即止。

知母黃芩湯

治傷寒胃中有熱,心覺懊憹,六脈洪數,或大便下血。

知母(二錢) 黃芩(二錢) 甘草(一錢)
水煎熱服。

當歸芍藥湯

治中暑下血,血痢腹痛。

當歸 芍藥(各二錢)
水煎熱服。

四順散

治中暑冷熱不調,大便下赤白膿。

川黃連(酒炒) 當歸 芍藥(各二錢) 御米殼(去隔膜,醋炒,二錢)
加生薑七片水煎,食前熱服。

知母散

解一切煩熱,口乾作渴飲水,若系實熱,皆以此解之,不損元氣。若困倦減食者,乃胃虛發熱也,不可服涼藥,當以溫中為主。

知母(五錢,鹽水炒,研末) 薑(三片)
水一盞煎六分溫服。

朮附湯

治六七月中濕,頭疼,發熱惡寒,自汗,遍身疼痛。

附子(炮,一兩) 白朮(土炒,二兩) 甘草(炒,五錢)
共為末。每服五錢,薑七片,水煎熱服。

截瘧丹

治一切瘧疾,但瘧不宜截,宜補。

硫黃(一兩) 雌黃(色紅出陰山,一兩) 砒霜(一錢)
為末,入罐內,鹽泥封固,陰乾,打火三香,冷定取出,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丸,空心米飲下。凡用砒要將蘿卜切去蓋,下段挖空入砒,以蓋蓋好,紙包火煨透存性取出。今此丹系打火煉過,不必蘿卜製。
為丸時須研和極勻,若欠勻恐砒有多有少,多處,或致損傷人命。

良薑理中湯

治虛瘧、久瘧脾胃虛弱,若初起為冷物所傷,亦用此方。

高良薑 乾薑(炒) 草果(去殼炒,各二兩)
為末。每服四錢水煎空心服。

建中湯

治久發瘧疾,脾胃虛弱,胸膈腹中飽悶,痞塊兩脅連心痛,四肢沉重,發熱,泄瀉,羸瘦等証。

附子(炮) 白朮(土炒,各二兩) 芍藥(酒炒,四兩) 甘草(炒) 乾薑(炒) 草果(去殼炒,各一兩)
為末。每服五錢水煎熱服。

二聖散

治脾胃虛寒,嘔吐不食。

硫黃(五兩) 水銀(五兩)
共研末同炒,再研細。每服三錢米湯下,小兒一錢,薑湯亦可。炒成青砂頭,亦治翻胃膈食,吐痰神效。

八仙丸

治脾胃久冷,大便泄瀉,腸中 痛,米谷不化,飲食不進等証。

附子(炮) 高良薑 蓽茇 砂仁 肉豆蔻(各一兩) 生薑(三兩) 濃朴(四兩,薑汁製)
為末。醋糊丸梧子大,米飲下,五十丸。

濃腸丸

治脾虛傷食,大便下赤白膿,腸鳴腹痛泄下,米谷不化,小兒脾虛滑泄,脫肛,疳瘦等証。

川烏(炮) 肉桂 硫黃(另研) 赤石脂( ,各一兩) 乾薑(炒,二兩)
為末。糯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阿膠丸

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

黃連 黃柏(鹽水炒) 當歸(各一兩) 烏梅肉(炒,一兩) 芍藥(二兩) 阿膠(蛤粉炒,一兩)
為末。蒸餅丸梧子大,白湯下,五十丸。

桃花丸

治腸胃虛,下赤白膿,小兒脫肛,極效。

乾薑(炒,二兩) 赤石脂( ,二兩)
為末。米糊丸,梧子大,米飲下五十丸。

如聖餅

治大腸冷熱不調,下赤白痢,及大人小兒一切積滯。

密陀僧(五錢) 訶子(大者八個,火煨去核) 硫黃(三錢) 輕粉(二錢) 石燕(一對,洗淨燒紅,酒 )
為末。麵糊丸龍眼大,捏作餅。每用一餅,入灰中略煨熱,茶清下。

珍珠散

治大人小兒霍亂吐瀉。

硫黃 滑石(各二兩)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下,不愈再服,小兒一錢。

少陽丹

能解利兩感傷寒、瘟疫瘴氣。

硝石 硫黃 五靈脂(醋炒) 青皮 陳皮 麻黃(各二兩)
為末。先以硝石炒成珠和諸末,米糊丸綠豆大,白湯下五十丸,再以熱湯催汗。

中和湯

治傷寒、瘟疫,頭目昏痛,發熱,鼻流清涕,服此不致傳染。

蒼朮(一斤,米泔浸) 川烏(炮) 濃朴(薑製) 陳皮 甘草(各四兩) 草果(二兩)
共為末。每用四錢,生薑七片,水煎和渣服。

還睛丹

治脾腎虛衰,精血不生,致雙目成內障。

磁石(活者,火 醋淬七次) 硫黃 雄黃 雌黃(各二兩共為粗末,入罐,打三炷香,冷定取出,研細配後藥。)鐘乳粉 附子 台椒(炒出汗,各二兩)
共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下,日二服。半月覺熱攻眼,勿懼,乃腎氣潮眼,陽光複生也。時用兩手搓熱揉之,揉一番,光明一番,六十日後複明。藥盡再服一料。

密蒙花散

治風熱攻眼,昏晴多眵,隱澀羞明,或癢,或痛,漸生翳膜,或患頭風在先,牽引兩眼,漸覺細小,及暴赤腫痛。

密蒙花 木賊(去節) 川羌活 甘菊花 白蒺藜(炒去刺) 石決明( ,再用鹽水煎)
各等分為末。食後,茶清下三錢。

撥雲散

治上焦壅熱,眼目赤腫,疼痛或生翳障,先服洗肝散,後服此藥。

荊芥穗 川芎 防風(各二兩) 枳殼(麩炒) 蟬蛻(去翅足) 薄荷 龍膽草 甘草(各五錢)
共為末。每服二錢,食後服。

洗肝散

治藏火太過,壅熱攻目,或翳障疼痛。

大黃(二錢) 黃芩(三錢)
水煎食前服。

補肝丸

能補肝腎之氣,服還睛丸後多服此藥。

台椒(炒) 仙靈脾(剪去邊弦,蜜水炙) 白蒺藜(炒去刺)
各等分為末,酒糊丸梧子大,空心米湯下,三十丸。

文蛤散

治目弦腫,大小 成赤瘡。

五倍子(一兩研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八分,先洗,後以箸頭點之。)

一醉膏

治耳聾

麻黃(一斤,以水五升,熬一升,去渣熬膏。每服一錢七分,臨臥熱酒下,有汗即效。)

睡聖散

人難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傷人。

山茄花(八月收) 火麻花(八月收)

(按︰八月中火麻花已過時,恐作七月為是。)

收此二花時,必須端莊閉口,齊手足采之。若二人去,或笑,或言語,服後亦即笑,即言語矣。採後共為末,每服三錢,小兒只一錢,茶酒任下。一服後即昏睡,可灸五十壯,醒後再服再灸。

(按︰山茄子,今謂之風茄兒,其花亦謂之曼陀羅花,火麻即大麻。今圃地所植之黃麻乃是此種。《本草綱目》云:曼陀羅花,生北土,南人亦有栽者。春生夏長,獨莖直上,高四五尺,生不旁引,綠莖碧葉,葉如茄葉。八月開白花,凡六瓣,狀如牽牛花而大,攢花中折,駢葉外包,朝開夜合。結實圓而有丁拐,中有小子。八月采花,九月采實。花實氣味俱辛溫有毒,主治諸風及寒濕腳氣,驚癇脫肛等証。相傳此花,笑采浸酒飲,令人笑,舞采浸酒飲,令人舞,予嘗試之。飲須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驗,又云七月采火麻子花,八月采山茄子花,陰干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少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不覺苦痛,蓋古方也。今外科所用麻藥即是此散,服之並無傷害。)

薄荷散

治心肺壅熱,頭目不清,咽喉不利,精神昏濁,小兒膈熱。

真薄荷(二兩) 桔梗(三兩) 防風(二兩) 甘草(一兩)
為末。每服四錢,燈心煎湯下。

碧雲湯

治風痰上攻,頭目昏眩,咽喉疼痛,涎涕稠粘。

荊芥穗(二兩) 牛蒡子(炒,一兩) 真薄荷(一兩)
為末。食後,茶下三錢。

丁香丸

治宿食不消,時發頭疼,腹痛。

丁香 烏梅肉 青皮 肉桂 三棱(炮,各二兩) 巴豆(去油,一兩)
為末,米糊丸黍米大,白湯下七丸,小兒三丸。

潤腸散

治老人虛氣、中風、產後大便不通。

枳實(麩炒) 青皮 陳皮(各一兩)
共為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服。

菟絲子丸

補腎氣,壯陽道,助精神,輕腰腳。

菟絲子(一斤,淘淨酒煮,搗成餅,焙乾) 附子(製,四兩)
共為末,酒糊丸梧子大,酒下五十丸,十日後強壯。

石膏丸

治腎厥頭痛,及腎虛咳嗽,煩悶,遺尿。

石膏(一兩) 硫黃(一兩) 硝石(一兩,合硫黃同研) 天南星(一兩,用生薑一兩同搗)
為末,麵糊丸梧子大,食前米飲下五十丸,日二次。

宣風丸

治風濕腳氣,走注上攻,兩足拘急疼痛,或遍身作痛。

黑丑(取頭末,二兩) 青皮(一兩) 胡椒(二十一粒) 全蠍(二十四枚,去頭足)
共為末,蜜丸梧子大。食前,白湯下五十丸,或三十丸。

五膈散

治肺傷寒,誤服涼藥,冰消肺氣,胸膈膨脹,嘔吐酸水,口中如含冰雪,體倦減食,或成冷勞,胸中冷痰,服此皆效。

人參 黃耆 (炙) 白朮 麥冬 官桂 附子(炮) 乾薑(炒) 遠志(去心) 台椒 北細辛 百部(去蘆) 杏仁(各等分)
共為末。水煎服四錢。

撮氣散

治涼藥傷肺,飲食不下,胸膈飽悶,吞酸氣逆,久嗽不止。

白朮 乾薑(各二兩) 黃耆(蜜水拌炒) 附子 川椒 杏仁(各一兩) 甘草(五錢)
共為粗末,水煎服四錢。初服冷熱相搏,覺煩悶欲吐,少頃撮定,肺氣自然下降矣。

麥煎散

治幼年心絡為暑所傷,每至暑時,即畏熱困倦減食。

知母 烏梅肉 地骨皮 柴胡(各二錢) 大麥(一撮)
上銼片成一劑,水煎溫服緩下。

剪紅丸

治遠年近月,腸 下血。

吳茱萸(去梗,二兩) 荊芥穗(二兩) 川烏(一兩)
上炒黃色,共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湯下。

分氣丸

治心腹痞悶疼痛,兩脅氣脹,痰涎上攻,咽嗌不利,能行氣,化酒食。

黑丑(半生半熟取頭末,四兩) 青皮(炒) 陳皮(炒) 乾薑(炮) 肉桂(各一兩)
共為末,水法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薑湯下。

鎮心湯

治心氣不足,為風邪鬼氣所乘,狂言多悲,夢中驚跳。

人參 茯苓 石菖蒲(桑葉水拌炒) 遠志 木香 丁香(各一錢) 甘草 乾薑(各五錢) 大棗(三枚)
水煎空心服。

遠志丸

治心氣不足,多悲,健忘,精神皆默,手顫腳搐,多睡。

遠志 人參 石菖蒲 茯苓
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棗湯任下。

定痛丸

治奔豚上攻,心腹腰背皆痛,或疝氣連睪丸痛。

木香 馬藺草(醋炒) 茴香 川楝子(炒,各一兩)
共為末。每服四錢,滾酒下,連進二服,其痛即止。

阿膠散

治肺虛咳嗽咯血。

牙香(三兩,炒) 阿膠(一兩,蛤粉炒成珠)
為末。每服三錢,薑湯下,日三次。

定風散

治破傷風及洗頭、牙槽等風,牙關緊急,項背強直,角弓反張。若一二日者,服此可治,五七日者難治,須急灸臍下三百壯。

川烏(炮,二兩) 防風(二兩) 雄黃(一兩)
共為末。每服四錢,水煎,和渣服,日三次,出汗愈。

安蟲散

治蟲攻心痛,吐清水。如蟯蟲,發則腹脹,寸白蟲則心痛,並治之。

干漆(炒至煙盡,五錢) 鶴虱(炒淨) 雷丸(切炒,各一兩)
共為末。每服二錢,小兒一錢,米湯下。

檳榔丸

治小便淋澀不通及血淋、石淋。

檳榔 芍藥 苦楝子(炒) 馬藺花(各一兩)
共為末。每服四錢,酒煎熱服。

換骨散

治癩風,面上黑腫,肌肉頑麻,手足疼痛,遍身生瘡。先灸五臟俞穴,後服此藥。

烏蛇(去頭尾酒煮取肉) 白花蛇(同上製法) 石菖蒲 荊芥穗 蔓荊子 天麻(酒炒) 胡首烏(小黑豆拌,蒸、晒) 白楊樹皮(炒,各二兩) 甘草(炒) 地骨皮(酒炒) 枳殼(麩炒) 杜仲(鹽水炒)當歸(酒炒) 川芎(酒炒) 牛膝(鹽水炒,各一兩)
共為末。每服二錢,酒下。

胡麻散

治癘風渾身頑麻,或如針刺遍身疼痛,手足癱瘓。

紫背浮萍(七月半采,一斤) 黑芝麻(炒,四兩) 薄荷(蘇州者佳,二兩) 牛蒡子(炒) 甘草(炒,各一兩)
共為末。每服三錢,茶酒任下,日三服。

消癭散

治氣癭多服取效,血癭不治。

全蠍(三十枚,去頭足) 豬羊靨(即膝眼骨,各三十枚,炙枯) 枯礬(五錢)
共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飴米糖拌吞或茶任下。

補宮丸

治女人子宮久冷,經事不調致小腹連腰痛,面黃肌瘦,四肢無力,減食發熱,夜多盜汗,下赤白帶,久服且能多子。

當歸(酒炒) 熟地(薑汁炒) 肉蓯蓉(酒洗去膜) 菟絲子(製法見前) 牛膝(酒洗,各二兩)肉桂 沉香 蓽茇(去蒂炒) 吳茱萸(去梗) 肉果(各一兩) 真血竭 艾葉(各五錢)
共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或酒,或白湯任下。

膠艾湯

治婦人衝任虛損,月水不調,子宮久冷,腰腹疼痛,赤白帶下,或惡露不止。此藥能通經絡,活死血,生新血。

阿膠(蛤粉炒成珠) 艾葉 當歸 白芍 川芎 熟地(各二兩) 甘草 乾薑(各五錢)
共為末。每服四錢,水煎和渣熱服,戒怒氣一月。

地血散

治婦人心血間有熱,飲食不減,起居如常,但發煩熱。

茜草 當歸 白芍 烏梅 柴胡 知母(各一錢)
每劑加薑三片,水煎溫服。

大青膏

治小兒吐瀉後成慢驚,脾虛發搐,或斑疹後發搐。

烏蛇(去頭尾,酒浸炙) 全蠍(十枚,去頭足) 蜈蚣(五條,去頭足,炙) 鐘乳粉(要真者火 研極細末,水飛淨,五錢) 青黛 丁香 木香 川附子(製,各五錢) 白附子(面包煨熟,一兩)
共為末,蜜丸龍眼大。每服一丸,滾水下,連進二服立瘥。甚者灸中脘五十壯。

碧霞散

治痰涎壅盛卒仆,或發驚搐,一切急症,服此吐痰。

豬牙皂角(炙去皮弦) 銅青(另研) 大黃(生用) 金線重樓(即金線釣蝦蟆,製法見後,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小兒三五分,白湯灌下。牙關緊者,鼻中灌下,吐痰立愈。

萬靈膏

治小兒疳瘦腹脹,水瀉多消。

香附(一兩) 青皮 川黃連 肉桂 巴豆(去油) 砂仁 肉果(各五錢)
上為末,醋糊丸黍米大。每用三五七丸溫水下。

育嬰丹

治小兒面黃肚大,青筋作瀉及五疳諸積,健脾進食。

上好白蠟(一兩二錢,入銚頓化,傾入碗內七次) 朱砂(飛淨,一錢,心疳用之) 赤石脂(一錢,火,脾疳用之) 青黛(一錢,肝疳用之) 寒水石(一錢,用泥罐上下蓋定火 ,肺疳用之) 牡蠣(一錢,火 ,腎疳用之)
先將白蠟研碎,後加各經引藥,共研細末,分作十帖。每用雞蛋一枚,開一小孔,去黃留清,入藥一帖,攪勻,紙封口,或蒸,或用火煨,任意食之,酒飯無忌。

抑青餅

治小兒驚風,清膈化痰,降熱火。

防風 薄荷 桔梗(炒,各一兩) 甘草(炙) 青黛(淨,各五錢) 冰片(四分)
共為末,蜜丸芡實大,或捏作餅薑湯下。

朱砂丸

治小兒膈熱消痰。

半夏(製) 辰砂(各五錢) 杏仁(三十粒,去皮)
共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或五七丸,食後薄荷湯下。

醒脾丸

治久瘧不瘥。

川烏(五兩,薑汁浸去黑皮,切片) 大蒜(三兩,煨去皮)
共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小兒量減。

奪命丹

治中風左癱右瘓半身不遂,口眼 斜,言語謇澀。

川烏(酒煮) 蒼朮(米泔浸,各四兩)
共為末,酒糊丸梧子大,空心服十五丸,忌見風,暖蓋出汗。

脫衣散

治汗斑及紫白癜風。

附子 硫黃(各五錢)
共為末,薑汁調,以茄蒂蘸擦三四次全愈。

百花散

治腿肚血風 瘡,小兒螻蛄癤,或耳底出膿,瘰癧痔漏。

川烏五兩搗為末。凡一切瘡毒,以麻油調塗,濕者乾糝,耳中出水吹入,牛馬六畜瘡皆可治。人家合醬入此末五錢,不生蟲蛆。

附︰金線重樓治証

金線重樓俗名金線釣蝦蟆,采得去外黑粗皮,用石頭打碎,勿見鐵器。晒乾為末,小罐收貯。凡一切要吐痰涎之証,用代瓜蒂最妙。

一治風痰結胸,用一錢,陰陽水和服,吐去痰即愈。

一治傷食成瘧疾者,用一錢,臨發,空心水和服,一吐即愈。

一治禁口痢疾,涼水和服一錢,吐痰即愈。

服金液丹各証引藥

虛勞白湯下,或薑湯下。
骨蒸潮熱地骨皮湯或炒胡黃連五分煎湯,或丹皮湯下。
吐血茅根湯或藕節湯下。
消渴烏梅湯或石膏湯下。
肺脹真蘇子湯下。
中滿陳皮湯或木香湯或芥菜湯下。
水腫車前子湯或木通湯下。
休息痢白者,用臭椿根皮湯下,紅者用雞冠花湯下。
脾泄車前子炒焦煎湯下。
注下木通湯下。
大便閉芒硝煎湯下。
小便閉木通湯下。
尿血山梔木通湯下,或燈心竹葉湯下。
霍亂藿香湯下。
吐瀉生薑燈心湯下。
尸厥薑湯下。
氣厥真蘇子湯下。
陰証附子湯下。
陰毒黃 湯或附子湯下。
目中內障木賊菊花湯下。
心下作痞,枳實桔梗湯下。
心胃痛延胡索湯或酒下。
胃寒米谷不化,乾薑麥芽湯下,兩脅急痛青皮湯下。
肚腹痛甘草白芍湯下。
臍腹痛麥芽湯下。
小腹痛小茴香湯下。
膀胱疝氣小茴桔核湯下。
女人子宮虛冷薑湯下。
赤帶地榆湯下。
白帶樗白皮湯或白果炒 煎酒下。
小兒急驚風金銀花湯下。
慢驚風人參湯下。
一切疑難之証俱用薑湯下。

(昔人稱金液丹有起死回生之功,真是救危神劑,然亦有戒人服餌者。如蘇頌之《本草圖經》,寇宗之《本草衍義》,一言其為效雖捷,為患亦速;一言其人但知用之為福,而不知為禍。蓋亦有所鑒而云,世人於此疑而不敢服者多矣。然余常見二人,年少時,皆荒耽於色,至五十外皆患虛損,服參附渺若不知,有勸餌硫黃者,二人皆服皆有效。一人不能節欲,閱五六年竟以氣脫而殞;一人能止欲,至八十餘始卒,此目所親擊者也。夫藥以治疾,有是疾必得是藥而後愈。許叔微所謂“形有寒邪,雖嬰孩亦可服金液;藏有熱毒,雖羸老亦可服大黃。”至哉﹗通變之說,理不妄也。但中病則已,久服或致偏勝之患。凡藥皆如是,豈特金液丹哉﹗其或服之終身,反致壽考,此其稟受特異余人,非可概論。若夫元氣未衰,陰精先耗,此藥實非所宜。更或漁色之徒,朝餐夕餌,不以此為治疾之良劑,而以此為逞欲之單方,自戕其生,而不之懼,卒乃歸咎於金液丹之不可餌。然則鑒人之傷食而並議稻麻菽麥之不宜餐,鑒人之傷飲而並疑酒漿茗汁不可啜,豈理也哉?因憶書冊中所載服硫黃而受益者采摘數條附錄於後以示來者。)

(《夷堅志》云:唐與正知醫,遇人有奇疾,多以意治之。從舅吳巡檢病不得前溲,臥則微通,立則涓滴不下,醫人遍用通利小腸諸藥,窮技巧勿驗。其侄孫來問吳︰常日服何藥?曰︰常服黑錫丹。問︰何人結砂?曰︰自為之。唐洒然悟曰︰此繇結砂時,鉛不死,硫黃飛去,鉛砂入積膀胱,膀胱臥則偏重,故猶可溲,立則正塞水道,以故不能通。乃取金液丹三百粒分為十服,煎瞿麥湯下之,膀胱所積之鉛得硫黃皆化成灰,自水道下,猶累累如細砂,病遂愈。)

(《類編》云:仁和縣一吏早衰,病瘠齒落,從貨藥道人得一方︰碾生硫黃為細末,入豬臟中,水煮臟爛,入蒸餅丸如梧子大,隨意服之。兩月後飲啖倍常,步履輕捷,年逾九十,略無老態,執役如初。因從邑宰入村,醉食牛血,遂洞下數十行,所泄如金水,頓覺 悴,少日而死。李巨源得其事於臨安入宮醫官管范,嘗與王樞使言之,王曰︰嘗聞豬肪脂能製硫黃,茲用豬臟尤為得理。樞使亦合服之,久亦見效。)

(《本草通元》云:壬子秋余應試,北雍有孝廉張抱赤,久荒於色,腹滿如斗,以參湯吞金匱丸,小便差利,滿亦差減。閱旬日而滿腹如故,肢體厥逆,仍投前藥,竟無裨也。舉家哀亂,惟治終事。抱赤泣告曰︰若可救我,當終身父事之。余曰︰能餌金液丹數十粒,雖不敢謂萬全,或有生理。抱赤連服百粒,小便遄行,滿消食進,更以補中、八味並用,遂獲痊安。故夫藥中肯綮,如鼓應桴。世之病是証而不得援者眾矣。有如抱赤之傾信者幾人哉﹗且硫非治滿之劑,特以元陽將絕,參附無功,藉其純陽之精,令陰寒之滯,見 冰消爾。)

神治諸般風氣靈膏

紅砒一斤入罐化汁,用金頭蜈蚣、全蠍末投砒內,以砒不起煙為度。又以砒用槐角子一斗煮三晝夜,水乾為度,上以土築實,封固,火 鍋通紅,死砒脆白化成汁。用砒一兩,配前金液硫一兩,共研為末,攤於膏藥貼患處。

汗斑神效方

黑芝麻一撮 鹼汁半杯(按字書無“鹼”字系俗人所造,正寫當作“鹼”字。)將芝麻研細入鹼汁,煎數沸,搽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