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靈樞經》開篇就說明創立“經絡學說”的目的,是黃帝因爲憐憫廣大窮苦百姓,爲了給他們治療疾病而創立的一種療效好、費用低的理論和方法。經文上說:
我愛護萬民,親養百官,並征收他們的租稅。但我又很憐憫百姓在生活上不能自給,往往還會發生疾病,沒有錢買藥治病。

所以,我不想採用峻猛的藥物和損耗元氣的治法,打算用微妙細無爲的診治方法,疏通經血之脈,使陰陽調和,謀求使虛逆的元氣變爲順實,彙聚較爲充足的真陽能夠彙聚裹攜邪氣,循經脈的通道樞紐一起外出,從而消除病邪,以治療他們的疾病、解除他們的痛苦。
爲了流傳後世,必須建立明確的法則,以使它永遠流傳,永不泯滅,容易使用而難以忘記,就必須使其條理分明,建立理論體係。並進一步分出不同的篇章,區別開表裏層次,確定人身氣血終而複始地循環於臟腑經脈和陰陽內外的規律。爲此首先創立一部針經。

聖賢慈悲之心,使後世百姓蒙受無窮恩惠,實在是百姓之再造父母,業醫者之恩師楷模。
經文中所謂的“微針”並不是特指針刺療法,而是指具有“調理經氣、疏通經脈”作用的治療方法的代名詞。其中,灸法是“經絡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針灸”兩個字經常同時出現。由於施灸所用的艾草,來源非常廣泛,價格極爲便宜;治療時,取穴簡單,理論便於記憶,方法易於掌握,並且,療效甚佳,具有防病、治病的雙重功效。

經文中對於灸法的治療範圍和原則有著明確的記載:“針所不爲,灸之所宜;陰陽具虛,火自當之;經陷下者,火則當之;經絡堅緊,火所治之,陷下則灸之;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

戰國時的孟子曾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說明“灸法”在春秋戰國以前就已經在民間廣泛應用了。

《千金方》云:“艾火可以灸百病,殺鬼邪。”並說:“凡人吳蜀地遊宦,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疠溫瘧毒氣不能著人,故吳蜀多行灸法。”

在《枕上記》中也有“艾火漫燒身(艾火可以使全身的經脈暢通)”的說法。
俗語云:“若要丹田安,三裏常不乾。”所謂“三裏常不乾”,就是經常對“足三里穴”施以化膿灸,使穴位經常流膿(常不乾),也就是“勿令瘡暫瘥”的意思。傳統中醫的“灸瘡流膿”與西醫的“感染發炎”是兩回事,“感染發炎”必須做傷口消毒處理,否則會有生命危險;而“灸瘡流膿”只需貼塊紗布吸膿即可,以免弄髒內衣,而且,可以下水遊泳或泡澡,生活起居都不妨礙,因爲所灸的都是強壯穴,灸後局部氣血充盛,免疫力極強,所以,絕不會轉變爲西醫的“感染發炎”。

這是因爲“灸瘡流膿”是局部元氣充足的情況,不會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而“感染發炎”是局部元氣虛弱的情況,就會有“紅腫熱痛”的症狀。比如:糖尿病患者的皮膚受傷是很難愈合的,而爲其施以足夠的化膿灸後,傷口愈合是十分迅速的。西醫如果沒有親眼看到,是絕對不會相信的。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脾的功能之一就是“主肌肉”和“主統血”,重灸中脘穴,可以很快恢複脾的功能,所以,流血不止或傷口難以愈合的情況也就不會發生了。但是,必須一次灸透,倘若只灸一兩百壯就停止的話,各種功能還沒有完全恢複,傷口就會化膿兩三個月而對生活産生一定影響。

然而,如果灸後兩三天傷口不化膿,就屬於元氣極度虛弱者,應慎灸。
古賢云:“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平常人通常將“針法”與“灸法”通稱爲“針灸”。比如人們常說:“有病可以去紮紮針灸。”其實針與灸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雖然針灸都是源自“經絡學說”,但治療範圍、方法和效果卻有著很大的差別。針刺療法雖有“補瀉、迎隨”的道理,但一般只可以治療“不盛不虛”的症狀;而灸法則不問虛實寒熱,都可以使用灸法,只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有所區別罷了。

明•楊繼洲曾說過:“病在腸胃,非藥而不能以濟;在血脈,非針此不能以及;在腠裏,非灸、爇(ruo、音弱,點燃的意思)、熨不能以達。”

明•李梴《醫學入門》說:“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陽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複溫也;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

其實,所謂“針藥所不及”,是因爲針刺需要調動元氣,而對於陰盛陽虛的情況是不適合針刺的;而元氣虛弱、胃功能極差的情況是很難消化藥物的,故而稱“針藥所不及”。只有灸法,可以避開脾胃而直接將熱力作用於經脈以祛除寒邪,通調經脈。

灸法尤其對一切寒濕痹痛,或久病體弱者,具有促其産生溫熱,發揮溫通氣血、宣經活絡、回陽補虛、祛寒逐濕的作用。灸法不僅能夠治病,而且,能夠預防疾病,具有增強機體抵禦外邪的功能。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下面對“關元穴、中脘穴、膏肓穴”施以化膿灸的應用體驗總結如下,以供業醫者參考:

一、 關元穴:

【穴位取法】:由臍中心至恥骨聯合上緣,作爲五寸,仰臥,當臍下三寸處。
【主治】:諸虛百損,四肢厥冷,六脈微細,真陽欲脫,中風脫證,失眠,奔豚,寒邪入腹,水腫腹脹,疝氣,虛痨咳嗽,潮熱,咯血,大小便失禁,溏瀉,便秘,尿頻,遺尿,遺精,陽痿,白濁,閉經,不孕,癃閉,便血,尿血,少腹瘀血等。

關元的關,就是閉藏的意思,兼有交通樞紐之意,就像古代的關隘一樣;元,就是對“元陰元陽”的簡稱,好比古代關隘所保護的對象;穴,就是窟窿,或比喻爲處所、樞紐。關元穴主管胞宮精室,爲元陰元陽之氣閉藏之門戶,故稱關元穴。

關元穴爲任、督、沖一源三岐之源,所謂“腎間動氣”之所在。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處,是統攝元氣之所。爲肝、脾、腎三陰與任脈之會穴,小腸之募穴。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腸手太陽經主降,具有消化吸收營養的功能;肝、脾、腎屬足三陰經主升,具有儲藏營養的功能。從而可知,肝所藏之血、脾所統之血、心所主之血、腎所藏之精以及肺所主之氣,其物質來源都依賴小腸不斷地吸收供應營養,來維持生命活動。

而小腸之所以能吸收營養,全都是依賴命門真火(腎間動氣)充盛。欲使(患者的)命門真火充盛,必須灸小腸募穴關元。因爲真火屬陽,只有灸才能興陽(爲針所不及),而陽之發生須以真陰爲物質基礎。小腸內容食物爲陰,消化吸收功能爲陽,灸之則陽生(增強消化吸收功能)、陰長(被吸收的營養物質增多)。氣屬陽,血屬陰,既補氣又補血(元陰元陽)。因此,關元穴的主治首先提出“主諸虛百損”。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小腸的蠕動是促進血液循環的原動力。當機體死亡後,血壓已經降爲零,但只要小腸還在活動,門脈仍能保持一定的血壓。傳統中醫認爲,心與小腸相表裏,因此,心髒與小腸的協調活動,是保持人體血壓的最基本因素。但是,血不能自行,而氣爲血之帥,氣運則血行。

《難經》上說:“諸十二經脈者,皆係於生氣之元。所謂生氣之元者,爲十二經之根本也,爲腎間動氣也。此五髒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元。”
這段話,闡明了五髒六腑的生理活動的動力是來源於腎間動氣。因此,可知小腸的動力也是來源於腎間動氣。腎間動氣禀受於先天,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原動力。而此原動力,在人出生後,需要由小腸不斷地吸收營養來充養,才能繼續發揮作用(這就是後天補先天的道理)。

一般來說,一個人年過三十以後,陽氣逐漸趨向衰退,宜常灸小腸募穴關元,可以增強小腸消化吸收營養的功能,不但能治諸虛百損、真陽欲脫等證,而且,可以保健延年。
宋•竇材所著《扁鵲心書》云:
“真陽元氣虛則人病,真陽元氣脫則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兩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余五十時常灸關元五百壯,……遂得老年健康。

中風病,方書灸百會、肩井、曲池、三裏等多無效。此非黃帝正法,(若)灸關元五百壯,(則)百發百中。中風者,乃肺腎氣虛,金水不生,灸關元五百(大)壯(必愈)。”
明•張介賓著《類經圖翼》云:
“關元主諸虛百損,……,但是(只要屬於)積冷虛乏,皆宜灸,多者千餘壯,少亦不下二三百壯,活人多矣。”

雖然,上文說:灸法不問虛實寒熱,只要屬於“積冷虛乏”都可以使用灸法。但善用灸法,必須懂得“十四經脈”以及“陰陽”的變化規律,若懂得“十四經脈”,就必須懂得針法。“言針則寓灸,言灸則隨針”,針與灸並用,同時又懂得用藥,才是好中醫爲之奮鬥的目標。其真才實學,非研究生、博士、教授等輩通過鑽研理論和相關考試才能掌握的。
因爲,凡是陰虛、陽虛或氣血不足所導致的病症,多屬於虛症。所以,對於體制較強、病情較輕者,用針刺關元,可以收到一定療效。但對於體質較弱、病情較重者,唯有用灸法,才能收到複原益氣、回陽固脫、溫腎健脾之功。所以,凡屬於實熱證,均宜針刺藥疏;凡屬於虛寒證,均宜灸法;凡屬於厥陰證,應慎灸。

張仲景《傷寒論》說:“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爲邪,則爲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難複也。”

意思是說:微爲虛之脈,數爲熱之脈,虛熱盛則真陰虛,慎不可灸。若勿灸之,因致火盛,爲邪上攻,則爲煩逆。且陰本虛也,更追以火,使虛者愈虛;熱本實也,更逐以火,使實者愈實。陰主營血,而行於脈中,但追逐之餘,無有可聚之勢,以致血散脈中,彼艾火之氣雖微,而內攻實爲有力,焦骨傷筋,大爲可畏。所以然者,筋骨藉血以濡養之。今精血被火而外散於氣脈之中,精血從“丹田“一外散則難複於源也。終身爲殘廢之人,誰職其咎耶?

所以,唐•孫真人《千金方》云:
“其有須針者,即針刺以補瀉之;不宜針者,直爾灸之。此爲良醫。若針而不灸,或灸而不針,皆非良醫也。針灸不要,藥不針灸,尤非良醫也。但恨下裏間知針者,鮮耳(只恨時下知道用藥同時又明晰針理的人實在太少了)!所以,學者須深解用針(之旨),燔針白針,皆須妙解,知針知藥,固是良醫。”

在此不論針法,只談灸法。

我經常接觸的患者,都是氣血兩虧非常嚴重的,所以基本都是施以化膿灸。對於臨床實踐的體驗,我認爲:隔物灸不如直接灸。隔物灸只能治療病情較輕的疾病,而對於重症、危症,隔物灸無異於隔靴搔癢。所以,既用直接灸,就必須重灸,只有重灸關元,才能起到暖丹田、壯元陽、補腎精、益骨髓的療效。對於糖尿病、高血壓、哮喘、氣管炎、肺結核、中風、心髒病、慢性腎病、類風濕、脊柱炎等對於西醫來說的不治之症,甚至癌症,通過重灸關元等,都可以治愈。

當對關元穴施灸二三百壯後,會出現“通竄”的感覺,哪裏有病,就“通竄”到哪裏。比如:子宮有病,就會“通竄”到子宮;前列腺有病,就會“通竄”到前列腺;大腸有病,就自然“通竄”到大腸,直至病除爲止。就好像電腦的“殺毒軟件”一樣,根本就不需要認爲去操控,“殺毒軟件”會從頭到尾、從裏到外的將“病毒”全部搜出並殺滅,全憑真陽元氣的自然造化功能,絕對不用“越俎代庖”,其效果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在對患者施灸時,一般不論出現什麽情況,都應該堅持灸下去,直至被灸的關元穴不覺疼痛或有溫水流動的感覺,直至小腹如熱水袋一樣溫熱舒服爲止。而且,在此之前所出現的情況都是病邪被化解出去的情況。比如:喉嚨乾痛、口渴、目赤、頭痛等症狀,許多古今醫生都認爲是灸過火了,通過灸足三里就可以引火下行。但我認爲大可不必,因爲灸關元可以祛除寒邪、增強臟腑功能,有助於恢複“元陰元陽”。

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根本就不必用人爲的方法去調動升降。
就是說,等寒邪被驅除以後,“上火”的症狀就自然會消失,根本就用不著灸足三里來“引火下行”。因爲人的身體內部是非常“聰明”的,艾火通過穴位的作用,激發了真元的功能,真元又借助艾火的力量去除寒邪,一旦寒邪被驅淨,真元就會恢複“藏而不泄”的功能,將散在外面的熱量收回來,根本就不會出現繼續上火或或發燒的情況(對物體越加熱,物體的溫度就會越高,這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而人體則不然,如果寒邪已去,發熱的狀況就會自動消除。但如果小腹溫熱以後,依然繼續施灸,此時才會出現傷陰過火的現象,會出現超高血壓,但也不會發燒)。那些刻意地使用“引火下行”方法的老醫學教授們,都是對“陰陽”不甚明了的人。

因爲,“陰陽”是人體的神靈,是不可思議的,只會比大腦更神奇,絕不會比大腦更愚蠢。
若灸至不疼、腹中溫暖後繼續施灸,才會出現“過火”的現象,才有可能會導致“陰虛陽盛”的“厥陰”證候。若施灸時仍感疼痛,並仍有“通竄”感,此時不論有無“過火”的情況,放膽施灸,一般不會有任何危險。

而且,在灸關元的時候,會有熱流從“氣街”通向腿部,腳上會出汗,腳尖會向外出涼氣,這就是陰邪下行外出的表現(這就是治療風濕、類風濕的原理),用不著灸足三里。只是重灸後,穴位上有強烈的燒灼感,這是熱氣一時沒有散開,睡一夜,燒灼感和“過火”的症狀就會全部消失。第二天繼續重灸,症狀可能又會出現,再睡一夜,又會消失,幾天後就不會再出現,就證明在體內造成這種現象的邪氣已經被祛除了。如果太陽穴疼痛,是陽氣開始生發、寒邪將要祛除的表現,一般睡一覺就能消除。至於其他症狀會出現幾天,就要看病邪深淺的程度。

二、中脘穴:

【穴位取法】:臍上四寸,當鸠尾與神阙連線的中點取之。
【主治】:
《會元針灸學》上說:“主治胃疼、腹脹、腸鳴、嘔吐、泄瀉、痢疾、黃疸、癫狂、便血,绀積、脾胃虛弱。”

《類經圖翼》說:“主治心下脹滿,傷飽食不化,五隔五噎,翻胃不食,心脾煩熱疼痛,積聚、痰飲、癫癇、面黃,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溫瘧,霍亂吐瀉,寒熱不已,奔豚氣,寒癖結氣,凡脾冷不可忍,飲食不進不化,氣結疼痛雷鳴者,皆宜灸之。”
中脘:屬任脈,爲足陽明胃經的募穴,八會穴之一(腑會中脘),也是任脈、手少陽、手太陽、足陽明經之交會穴。

以我的臨床體會,不論胃熱胃寒,重灸中脘,能引胃中生氣強行(陽明實熱除外)。因爲西醫是靠外力作用於人身以達到治病的目的。比如:用抗菌素來殺死人體內的有害病菌,或用手術方法將壞死的臟腑組織去除。而傳統中醫是通過激勵人體自身臟腑組織的功能去消滅有害病菌或恢複(修補)受到傷損的部分。

對於胃來說,其功能是以降爲順,即使陽明燥火強盛(但沒有燥屎),也是因寒邪凝胃而産生的,應該輔助陽明燥火來去除寒邪,寒邪既祛,陽明燥火自消。所以不論胃寒還是胃熱,只需一味的放手灸下去,待邪氣祛除,胃的正常功能自然會恢複。

但是,因太陽病而誤用汗下法將熱邪引入陽明經者,則不宜灸中脘,可用灸足三里或內庭以疏導之。《傷寒論》中的承氣湯,並不是清熱瀉火的方劑,所謂“承氣”,是順承疏導氣機的意思。

以治療癫狂爲例。在《靈樞經•經脈篇》上說:“胃足陽明之脈,……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贲響腹脹。”經文中分明說,只有病輕(病至)和病重(甚則)的差別,而沒有寒熱的差別。既然寒熱都是因爲寒邪引起的,用溫補法就可以通治,而在用藥方面,《傷寒論》將治法分爲溫補(四逆湯、附子理中丸)和疏導(大、小承氣湯)兩種途徑,這是因爲溫熱裹挾著的寒邪必須在經脈暢通的前提下才能排出體外。

所以,不論是局部還是全身,虛則溫補而實宜疏導,這是治病的原則。
由於經脈暫時不通,就必然會因瘀滯而出現實熱,倘若繼續使用溫補法,就是在暫時沒有疏泄的情況下進行補充,就會助熱邪而損真陽,這才是所謂的“壯火之氣衰”。此時必須用疏導法將經脈疏通,使熱邪得以排泄,而後“(迎之隨之,)以意和之”。

然而,使用灸法則都是用溫熱法,是直接作用在經脈和穴位上的療法,腧穴具有“井、荥、輸、原、經、合”的不同性能,再由於取穴的不同,就可以同時具有溫補和疏導兩種功能。雖然在施灸的時候暫時有燥熱或痛熱的感覺,但在4小時內就可以解除,這就是經脈被疏通的表現。如果醫生能夠根據輸穴的不同性能進行隨症取穴施灸,就不會出現錯誤。
注意:操作的醫生必須精通經絡學說,不可死認一兩個穴位而蠻幹。

而且,在灸中脘時,患者哪裏有病,艾炷的熱量就會主動“通竄”到哪裏,“通竄”的痛感要比燒灼皮膚的痛感強烈的多。一般會首先“通竄”到十二指腸的位置,然後“通竄”到賁門、胃部、幽門,若有肝病的患者,艾炷的熱量就會自然“通竄”到肝區(這就是灸中脘可以治療各種胃病、肝炎或胃癌、肝癌的原因)。

此時患者會覺得喉嚨異常乾痛,這是病邪(寒邪)逐漸外發時的必然症狀(病邪被驅趕到哪裏,哪裏就會出現西醫所謂的炎症,此時許多中醫專家都會任認爲灸過火了,會立即停止治療,使得功虧一篑),待灸至二三百壯以後,胃部會在忽然間有一股清涼的感覺向下流動,“通竄”感就會在瞬間消失,津液會在同時湧上來,喉嚨乾痛的感覺也就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而後,患者就會覺得胃部溫熱舒服,腹中就像有個熱水袋一樣,或有溫水流動的感覺,此時絕對不會感到疼痛。從此,再灸50~100壯鞏固一下即可。

西醫所謂的髌骨軟化症完全可以不用動手術,通過重灸中脘(500壯)和足三里(300對壯),就可以治愈。因爲此症是胃氣虧損的表現,其無力的大腿前側的肌肉正是足陽明胃經所經過的路線。而且,“髌骨軟化症”這個名詞起得就不科學,因爲不是由於髌骨軟化,而是由於足陽明胃經經氣虛弱所引起的股直肌無力造成的,通過恢複胃氣就可以將次病症治愈。

據我觀察,現在將近有三分之二的人(包括3歲的孩子),鼻子旁邊、眼睛下邊的臉蛋兒部分,都有一個或幾個很突出的黑痣、肉疙瘩或較密集的斑點,這就是很嚴重的胃病,這就是常年飲食不節或常吃冷飲的結果,這些人平時都愛喝涼水、喝可樂,而且,還要“加冰的”(廣告中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而且,著名的大明星們也推波助瀾,在廣告中常見他們“潇灑痛快”地喝著剛從冰塊裏拿出來的飲料,實在是害人不淺)。因爲黑痣和肉疙瘩有礙美觀,就用激光或冷凍法去除,但多數人還在旁邊長出新的。這是因爲足陽明胃經的起始循行部分正好在臉蛋兒部分,鼻翼旁就是迎香穴,胃的病邪會通過經脈在臉部表現出來(其實,在哪條臟腑的經脈上長有黑痣或紅點,哪個臟腑就必然已經或將要患病),黑痣、肉疙瘩雖然可以用手術方法去掉,但病邪並沒有去掉,所以還會長出新的。要想除根,只有重灸中脘的方法,可以治愈胃病,黑痣、肉疙瘩也就會自行脫落,但必須終生戒除一切冷飲。

在此講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天氣炎熱或心中燥熱時,人們用吃冷飲的方法來解除身體所感受的熱量。雖然一時痛快,卻越吃越渴,越吃越熱。這是因爲人們雖然感覺到胃裏燥熱,但腹中的溫度並沒有超過37℃,而冷飲的溫度卻都低於10℃或5℃,甚至低於0℃;由於冷飲入胃,人體爲了保持正常的體溫,就必然會産生熱量以使胃的溫度升高恢複到37℃,這樣,本想抑制或減少腹中的熱量和溫度,卻反而刺激人體繼續産生熱量,並使體溫有所升高,這就是“越吃越熱”的原因。並且,常吃冷飲還會造成胃寒。

而常和熱飲的人,由於熱水的溫度高於人體的溫度,爲了保持正常的體溫,就會激發人體的排熱功能,並將胃中的一點兒餘熱也帶了出去,人體的溫度反而會降低1~2℃,這就是越喝熱水就越感覺涼爽的原因。

據我的臨床實踐,治療常年喝冷飲所造成的胃寒,只有重灸中脘才能完全治愈。其它如“香砂養胃丸、荜拔良姜散、附子理中丸”等治療胃寒的藥物,只能治療較輕的胃寒疾病,對於非常嚴重的胃病,只能治愈一半,不可能完全治愈。而重灸中脘則非常快捷,並且非常徹底,只是痛苦一些。

據宋代窦材《扁鵲心書》記載:治療癫痫病,重灸中脘穴,必可治愈,療效甚佳。臨床及理論皆可相互驗證。中醫稱癫痫病屬於“痰迷心竅”。所謂“心竅”,就是能夠通行無阻的經脈。“痰”爲濕邪。也就是說,由於濕邪阻塞經脈,造成氣血上壅而不能下降,造成腦缺氧而昏迷,下焦還不甚虛弱的元氣不能與上焦交通而鼓動憋脹,刺激中樞神經而造成身體抽搐、口鼻發出怪聲。交通上焦和下焦的關鍵在於發揮中焦的輸布功能。所以,重灸中脘穴,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造成癫痫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心情憂郁、性情孤僻,好的醫生必須在生活的自理自立和心理的調整方面多做工作。(可參考《疑難雜症的治療方法和原則》一文“癫狂”欄)

三、膏肓穴:

【穴位取法】:四椎下1分,五椎上2分兩旁相去脊各3寸,四肋三肋間,令人正坐曲脊向前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臂端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勿令動搖以取之。若重按此穴,自覺牽引胸中或中指發麻。開始施灸以後,絕對不能改換姿勢。
【主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身形贏瘦(肺結核),夢遺失精,完谷不化,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怔仲,胎前産後痨瘵傳屍等,無所不治(《千金方•雜病第七》語)。
膏肓,屬足太陽膀胱經。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
“昔秦緩不救晉候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針藥所不及,即此穴是也。時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疴難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無疾不愈矣。”

因此穴有左右兩個,所以施灸時艾炷當以“對”計算,應灸600對或1000對。灸至不覺疼痛爲止,其實會感覺到從兩穴處有似熱水一樣的感覺流向兩腎,才算足量。

需要灸膏肓的患者大都是虛勞之人,施灸時,其坐姿不能堅持長久,可以灸完5對時休息一下,灸完10對時喝口水,以緩解疲勞。不論是否口乾舌燥,都應繼續灸下去,待出現有溫水流向兩腎的感覺時,一切不適都會消失。

虛勞、咳嗽、潮熱、咳血,多是由於真陽不足、陰邪過盛、虛火上炎所致,灸關元和膏肓,功能“引火歸元、潛陽育陰”。

對於一般虛弱的病症,灸關元和中脘即可,先天和後天都能得到治療。而對於臟腑功能極爲虛弱、真陽將要衰竭、收斂功能微弱的病症,對膏肓施灸較爲穩妥,不容易出現陰陽離絕的情況。但是,病已至此,即使灸膏肓穴,治愈率也一定會很低的。

本文只是重點論述關元穴、中脘穴、膏肓穴的功能和用法,至於其他腧穴的功能和用法,可以學習有關灸法的書籍,對於“井、荥、輸、原、經、合”的不同性能必須谙熟於心,具體內容在此不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