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食,即吃得要少;清淡,即吃的東西不要味厚。能做到這兩點,就是聖人之道,也是人們養生的正道。

《黃帝內經》講:少食補氣,味淡補氣。現代病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吃出來的,一開始人們並不能夠完全察覺,直到現代醫學診斷出來是什麼病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病了。但是,病非病,名病也。病,只是一個名而已。一棵大樹有一個主幹和數不清的枝葉,缺少整體觀的人往往注重的是枝葉,具有整體觀的人首先關注的是主幹。

以常人而論,人活著不可以不吃飯。換句話說,吃飯應該是人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就是主幹。孟子講:“人生莫過於食色二欲。”食和色是人生的二欲,色欲是很暫短的,懂得道的人把它作為繁衍後代的一種行為,這個任務完成了,有道之人並不去貪戀它。但是,食欲卻是天天都有的,至少一天吃一頓。飲食的真諦就是少食、清淡。

食物需要消化和氣化

少食,可以使食物充分消化和氣化。我們往往把消化當作了氣化,這就理解錯了。抽象地談消化和氣化,難以理解,我們以汽油的提煉為例。汽油是從原油當中提煉出來的,因為原油不能夠作為高級的燃料燃燒,可以做低級的。原油點燃後燒炕、燒鍋爐可以,但它作為一種高級的燃料用於汽車和飛機則不行,高級油料需要有一個提煉的過程,這個過程類似於食物的消化。原油可以提煉出柴油、煤油、汽油(這些都可以作為高級燃料),剩下的渣滓就是瀝青。人對食物消化後提取出來的營養液好比“汽油”,所排出來的渣滓就是糞便。

人們一般認為吃東西只要消化了,任務就完成了。其實錯了,這只是完成了消化,消化和氣化完全是兩回事。汽車裡光裝上汽油,車是開不動的,因為汽油並沒有變成動力,汽油被霧化燃燒的時候,才會成為動力。汽車有動力表現在驅動等,人的營養液氣化為動力則表現在人體的方方面面。

營養液在頭顱裡氣化,大腦就清亮,記憶力就會很強,思維演算的速度就會比較快;相反,如果沒有氣化燃燒,它就會阻礙大腦的清亮,阻礙大腦的演算速度。非此即彼,如果聚集時間過長,它就會變成酸性物質聚集起來,留住了而不流動,留而不流便是瘤,有的人則會形成腦瘤、垂體瘤、膠質瘤等。

營養液在肝的循環系統氣化燃燒,在眼睛上變成動力,百歲眼睛不會花;在心的循環系統氣化燃燒,就會心氣平和;在肺的循環系統氣化燃燒,人就不會感冒,就能夠嗅到周圍哪怕是很微弱的氣味;在腎的循環系統氣化燃燒,就會腰不痛,背不彎,聽力非常清晰;在脾的循環系統氣化燃燒,吃東西就會很有滋味。

脾氣足知五味,少食少病

《菜根譚》講:如果能把菜根吃出味道來,這叫淡而不淡。說明你的脾氣足,能知五味。現代人多吃辣椒不正常,成都盆地氣候偏濕,適當吃點辣椒能祛濕;乾燥的地方以辣椒為食,每頓必躬必親,這就錯了。為什麼會有很多人喜好吃辣椒?因為現代人容易浮躁,肝火很大,脾胃屬土,木乘土,土受到了約束,脾氣不足而不能知五味,吃什麼東西都味同嚼蠟。“肝主筋,舌為筋之輾轉。”吃辣椒能夠刺激麻木的舌,喚醒它對味覺的感知。越吃辣,脾氣越不足;脾氣越不足,就越想吃辣,從而進入了一個瘋狂的怪圈。

現代人飲食的關鍵問題是解決了消化而沒有解決氣化,沒有氣化的東西充滿了十一臟腑,充滿了肌膚之間,當七竅不通時,營養物質就不能夠有效地代謝,疾病也就來了。

少食,還有另外一個積極的作用,就是給胃留下充分的蠕動空間。胃為脾陽,脾為胃陰,脾胃相表裡。當吃得少的時候,胃蠕動的空間比較大。脾胃主肉,當胃進行蠕動的時候,從頭到腳、從裡到外所有的肉都在動,甚至在大腦裡面的肉都在動,這種動是看不見的,在動的過程當中,體內、血內這些粘稠物質會脫落,從二便走掉,就有效地解決了血粘、血稠。隨著血粘、血稠的下降,大腦就會清晰,十二經脈的氣血就會在大腦中進行有序地交換。

如果人吃得很飽,就會周身酸痛,大腦昏昏沉沉的,這就是胃不動。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肉氣不動,就不能夠完成新陳代謝,濁物就會變成酸性物質,腐蝕整個身軀,人就感覺到渾身酸懶;頭中的粘稠物質不能夠疏泄,就會頭脹。

當胃不能正常蠕動的時候,食物就不能夠按照正常的秩序被消化和氣化,就會產生腐敗之氣。腐氣上行,就會熏灼人的肌肉乃至血,人的面色就會青,皮膚就會粗糙。當濁氣上行,血就會粘,肉就會硬,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血栓、中風、血溢、腫瘤、臟器壞死等。

所以,我們要堅持減少飯量,吃飯吃到興奮之時嘎然停止。吃飯有這麼幾個階段,比如能吃兩碗飯,吃到一碗的時候興趣就來了,想再吃它一碗,就這個時候停。這時所有的細胞都動員起來了,都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把吃進去的食物很快地就變成了能量。半個小時以後人不但不餓,反而感覺到挺飽,很舒服,因為食物已經不但完成了消化,而且完成了氣化,作為一種能量通達到人體的四肢百駭。如果吃了一碗還能吃兩碗,當第三碗吃進去的時候,人就找不到感覺了,為什麼呢?胃已經撐滿了,不動了,不動食物就變成了酸性物質,人就想躺一會,躺也躺不住,躺也酸,又爬起來了,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頭懵、渾身脹,處於一種不舒服的狀態。

所以,《黃帝內經》在兩千五百年前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吃得少補氣。

飯後不渴為味淡

味道為什麼要淡?我們買回來的鮮魚、鮮肉,如果給它撒點鹽,過不了多久就會出很多水,這叫脫水。拌涼菜、拌番茄的時候,如果早半個小時放糖和鹽,一會兒就會脫水,因為糖和鹽這些東西都味厚。人的細胞也是如此。

為什麼要淡?因為吃到肚子裡的東西,它的鹹度、鮮度和甜度正好滿足人的細胞需要的時候,人吃完了飯不渴。當感覺到渴的時候,味就重了。為什麼呢?因為食物進去以後已經出現了細胞脫水。相反,吃飯吃得很淡,吃完以後不需要喝水,這說明味道掌握對了,這和現代醫學恰恰出現了一種巧合。現代醫學規定每天吃鹽不能超過6克,要拿勺量,超過量就錯了,因為現代病很多是吃鹽吃多了。實際上,兩千五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把它說明白了。

少食、清淡,需身體力行

大道堂養生的一個特點就是讓顧客在平時注意飲食、起居,少生病就少受罪,少受罪就少花錢。這是我們最主要的理念,給顧客做適當的調理,只是輔助而已。我們要達到一個目的:讓接觸到大道堂養生的顧客生病少了,喜悅了,健康了,長壽了。要達到這個目的,最重要的就是飲食起居。如果有的顧客說做不到,養生師就不要給他調理。為什麼呢?因為他不遵循這種自然的飲食起居規律,單靠調理是不會有效果的,而且浪費了錢財。

養生師一定要給那些樂於養生道理的人去諮詢。孔子講:有一眼清泉,投奔清泉而去的人,都是渴望水的人。這就是《黃帝內經》告訴我們的:一定要相應。有養生需求,我們就幫助他;反之,就不要再讓人家破費了。

養生師一定要跟顧客講,不能為了吃飯而吃飯。還是以汽車作比喻,給汽車加油的目的是什麼?讓汽車發揮它的作用,即是驅動。吃飯的目的是什麼?是供養人身體健康,精神愉快。如果吃飯使人身體不健康,精神不愉快,那就要思考這個飯吃得對否,不能夠為了吃飯而吃飯。老子在兩千五百年前說:“聖人為腹不為目。”問一問東西吃到肚子裡有什麼好處,這才是主要的,眼睛看見的往往是虛的。

當真正理解了《黃帝內經》所講的少食和清淡並且付諸實踐時,我們就會得到啟示,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