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愈來愈多研究報告瑜伽對身體有益時,澳洲新南威爾斯傷害危險研究中心最近卻列出一個運動傷害名單,指出死亡機率最大的運動,釣魚居首,瑜伽其次。海釣是因為有人站在礁石上釣魚,被大浪捲入海中,但瑜伽呢?
研究中心這個調查顯示,四分之一練習瑜伽的人都受過傷,因此初學者一定要在教練指導下,才能練習瑜伽。
「因練習瑜伽受傷的案例,逐年增加,尤其這兩、三年成長了大約三成,」台大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技術科主任林訓正臨床發現,包括瑜伽和彼拉提斯(Pilates)的愛好者,因不當的練習而受傷的比例愈來愈高。因為長時間的伸展,瑜伽的運動傷害不只導致肌腱受傷,常見韌帶拉傷或是拉鬆,使得關節不穩定。
臨床發現,練習瑜伽而受傷的患者,以40歲左右的女性居多,林訓正說,這種肌肉群的伸展運動,一定要記得「適可而止」,受傷的患者可能因為老師求好心切或是教導的方法不正確,學生拚命的拉扯全身的肌肉韌帶,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出現運動傷害。
三軍總醫院復健科醫師張鵬遠指出,瑜伽很多動作都是身體的極致伸展,雖然不似舞蹈一般激烈,但是這種看來很溫柔緩和的運動,也要當心運動傷害,因為瑜伽很多動作都過度彎曲身體,過程當中一定要非常的緩和。
不過,要說瑜伽是導致死亡機率第二高的運動,恐怕很難獲得共鳴,鄧復旦指出,臨床收治許多練習瑜伽受傷的患者,大多數都是肌腱韌帶受傷,從來沒有聽說死亡案例。
國內許多瑜伽老師再進修的導師董振銘駁斥這樣的說法。他認為,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缺乏運動,人類從動物慢慢變成了礦物,「要活就要動,不動的人比動的人更危險,相對的,不練瑜伽的人比練瑜伽者更不健康」,只要找到好的瑜伽老師,聆聽來自身體的聲音,瑜伽改變的不只是身體層面,還有生活型態與思考。
瑜伽老師居慧美認為,練習瑜伽而受傷,可能是老師教導的過程中,不夠詳細,只注意體位,許多學員(連部分瑜伽老師也是)設定目標,一定要下腰、劈腿、雙腳能夠盤過雙肩,忽略了瑜伽最重要的不是練習的結果,而是過程;在一次次的練習中,感覺自己的呼吸和身體的延伸,以及心靈的緩和,而不是強調身體的扭轉與伸展,或是出現競爭心態,看別人可以把腳高舉過頭,自己也想達到這樣的姿勢,很可能因此受傷。
想要避免運動傷害,切記有任何問題,隨時停下來,請教老師,如果某一個動作很困難達到標準姿勢,不要過度勉強,有可能是身體還沒有準備好,千萬不要帶著比較的心態練習瑜伽,瑜伽是個人內在深層的感受,每個人的領悟都不相同。
練瑜伽10大禁忌
1.有血液凝固疾病者,避免練習瑜伽。
瑜伽的動作需要擺位、肢體伸展扭轉,過程中可能導致末梢血流減少,更容易導致血液凝固嚴重,引發心臟血管疾病。
2.骨質疏鬆症者,練習要小心。
有些瑜伽的動作必須用手或腳等肢體支撐身體的重量,如果有骨質疏鬆症,很可能因為核心肌群的力量沒有訓練好,以致手肘支撐的時候,不小心骨折。
3.脊椎滑脫症、椎間盤突出者,要避免腰部過度彎曲。
瑜伽最基本的幾個動作中,「拜日式」就是其中之一,練習者必須將腰部往下彎曲,此時有脊椎滑脫症者,可能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導致脊椎再度滑脫;或是有椎間盤突出者,也可能因為彎腰的動作不慎,而引發下肢神經壓迫更嚴重。
4.身體狀況不佳、大病初癒、骨折初期不宜練習瑜伽。
瑜伽需要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才能達到鍛鍊身體機能及肌群的功效,如果身體狀況不好,肌肉、關節、韌帶無法發揮力量,練習瑜伽的時候,就很容易受傷。
5.飯前飯後一小時內不做瑜伽。
瑜伽的動作需要身體彎曲扭轉,因此飯前飯後1個小時內不要做瑜伽,做瑜伽之前進食量最好減少,以免增加胃部負擔。
6.情緒波動不宜練習瑜伽。
瑜伽屬於身心靈都要配合的運動,如果生氣、焦慮、緊張的情況下,肌肉群緊繃,最好不要練習瑜伽,以免受傷,只有在肌肉柔軟的情況下練習瑜伽,才能更加健康安全。
7.上幾節課後,覺得關節及肌腱痠痛,可能不適合練瑜伽。
有些人天生身體的柔軟度就不好,而瑜伽則是訓練身體的柔軟度與肌力的延展,如果每次練完瑜伽之後,就出現關節疼痛或是肌腱發炎的情況,可能本身身體柔軟度不夠,不適合瑜伽動作。
8.懷孕婦女練習瑜伽要小心。
雖然現在針對孕婦有所謂的孕婦瑜伽,但是這是指本身練習瑜伽很久的人,如果平時從來不曾練過瑜伽,則建議在懷孕12週以後,醫生評估孕期狀況良好才練。
9.眼壓過高、高度近視眼,不建議頭下腳上的倒立動作。
前彎或倒立,會增加眼壓,因此原本就有眼壓過高、高度近視的人,不建議練習瑜伽。
10.癲癇、大腦皮質受損。
瑜伽許多動作會牽扯伸展到頸部,而如果有癲癇或是大腦皮質受損者,前彎後仰按摩頸部的伸展,就可能誘發癲癇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