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熱

\x治熱結滯。經年數發。

用胡荽半斤。五月五日采。陰乾。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服。未瘥更服。春夏葉。 秋

治發熱口乾。小便少。

用葳蕤五兩。煮汁飲之。

治大人及小兒發熱

可取雞卵三顆。白蜜一合相和。服之立瘥。

猝熱悶

用羚羊角屑作末研。和少蜜服。亦治熱毒痢及血痢。

解熱

以 菜研汁。作粥食之。

竹葉湯 治五心熱。手足煩疼。口乾唇燥。胸中熱。

竹葉 小麥(各一升) 知母 石膏〔各二(三)兩〕 茯苓 黃芩 麥門冬(各二兩) 人參( 煮竹葉、 小

枳實湯(出千金方)治熱氣。手足心煩熱如火。

竹葉(二升) 枳實(三兩) 青葙子 白前(各一兩) 吳茱萸 黃芩(各二分) 栝 蔞根 麥門 升。煮取 二升

門冬丸(出十便良方)治心經有熱。

麥門冬(一兩) 川黃連(半兩) 上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後熟水下二三十丸。 或 門

千金地黃丸(出十便良方)治心熱。

川黃連(四兩粗末) 生地黃(半斤研取汁連渣二味拌勻日干) 上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 大。每服三十丸。食後門冬湯下。

黃連木通丸(出儒門事親書)治心經蓄熱。夏至則甚。

黃連(二兩) 木通(一兩半)
上為末。生薑汁糊為丸。每服三十丸。食後燈心湯下。 日 三服

五石湯(出千金方)治胃熱。熱病後不除。煩悶。口中乾渴。

寒水石 硝石 赤石脂 龍骨 栝蔞根 牡蠣 甘草 黃芩(各五分) 知母 桂心 石膏

承氣湯(出千金方)治氣結胸中。熱在胃管。飲食嘔逆渴。

前胡 枳實 桂心 大黃 寒水石 知母 甘草(各一兩) 硝石 栝蔞根 石膏(各二兩)

甘露飲(出和劑方)治男子婦人小兒胃中客熱。牙宣口氣。齒齦腫爛。時出膿血。目瞼垂重。常欲合閉。合即煩躁。不欲飲食。及目赤腫痛。不任涼藥。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之。療脾胃受濕瘀熱在裡。或醉飽房勞。濕熱相搏致生疸病。身面皆黃。肢體微腫。胸滿氣短。大便不調。小便黃澀。或時身熱。並皆治之。

枇杷葉(刷去毛) 干熟地黃(去土) 天門冬(去心焙) 枳殼(去瓤麩炒) 山茵 陳(去根) 生 水一盞 尤

竹茹湯(出指南方)治胃熱而嘔吐。欲知胃熱。手足心皆熱者是。

半夏(三分用薑汁半盞漿水一升煮去半切焙) 乾薑(三兩) 甘草(三分生) 上銼 散。每服

龍腦雞蘇丸(出和劑方)\x除煩解勞。消穀下氣。散胸中郁熱。主肺熱咳嗽。治鼻衄吐血。血崩下血。血淋熱淋。勞淋氣淋。止消渴。除驚悸。涼上膈。解酒毒。又治胃熱口臭。肺熱喉 柴胡(要真銀州者二兩銼同木通以沸湯大半升浸一二宿絞汁後入膏) 麥門冬(湯浸去 心 焙四兩) 黃耆 (去蘆頭一兩) 阿膠(炒微燥二兩) 生乾地黃(末六兩後入膏) 蒲黃 〔微炒 二(三)兩 木通 (銼二兩 下生 乾地黃 和為丸。 湯下。咳 疾。皆空 熱。赤芍 黃、滑石

藕汁膏(出楊氏家藏方)\x涼血解肌。除五心煩熱。

藕汁(三盞) 生地黃汁(二盞) 生薄荷汁(一盞) 生薑汁(半盞) 上銀石器內 慢火熬成 稠膏

澤瀉湯(出指南方)治身熱汗出煩滿。煩滿不得。汗出解。此由太陽之經先受風邪。與熱相搏。腎氣上從風與熱。則為腎氣厥。則煩滿謂之風厥。宜先以針瀉足太陽。補太陰。

澤瀉(半兩) 石膏 赤茯苓(各一兩) 白朮 防風(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 二盞

除渴飲子 治心經客熱。小便不通。燥煩渴。

甘草(炙) 陳小麥 麥門冬(去心) 赤茯苓(去皮) 干葛 燈心 木通 人參(各 等分) 上 後

五味湯 治四肢發熱。

柴胡(去苗四兩) 黃芩 赤茯苓 五味子(各一兩半) 半夏(一兩一分湯洗七遍)
上為散

金花散 治心肺積熱。咽喉不利。口舌生瘡。心胸煩悶。痰涎並多。

綠豆粉(四兩) 雄黃(三分) 甘草末(七錢) 朴硝(五錢) 甜硝(五錢) 白 豆蔻(半兩) 生 水下。 治小兒驚熱。宜服之。

水解散 治一切熱疾。頭疼心躁。

肉桂(一兩半去粗皮) 麻黃(四兩去根節) 芍藥(二兩) 黃芩 甘草(各一兩) 大黃 〔二( 不過 三服。

三黃丸 治三焦積熱。頭目昏痛。肩背拘急。肢節煩痛。熱上沖口苦唇焦。咽喉腫痛。痰涎 大黃(酒蒸) 黃連(去鬚) 黃芩(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不

丁香丸 治積熱傷寒。

丁香(三粒) 巴豆(兩粒去殼用管子葉包捶碎去油入缽內研爛) 縮砂(四顆去殼) 烏 梅 ( 為丸。

丹參赤膏 治少小心腹熱。除熱方。

丹參 雷丸 芒硝 戎鹽 大黃(各一兩)
上 咀。以苦酒半升浸四種一宿。以成煉 豬 肪一

地黃丸 治心熱大過。三焦不順。夜臥不寐。退熱安神。有虛熱者宜服此藥。

生地黃(一兩) 人參 白芍藥 當歸(各半兩) 甘草(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 丸如彈子大。臨臥濃煎淡竹葉湯嚼下一丸。常服養營衛。用人參湯下。

黃 湯 治大熱有瘡。宜服此。

川芎 地黃(生乾者) 黃 芍藥(赤者) 防風(各半兩) 羌活 甘草(各一分)
上為 細末

除熱飲子 治心經客熱。小便不通。口燥煩渴。

甘草 陳小麥 麥門冬 赤茯苓 赤芍藥 燈草 人參(等分) 上搗為餅子。每服五錢。水

解毒雄黃丸 去積下熱。

雄黃(研飛) 川郁金(各一分) 巴豆(十四個去油)
上為末。醋煮麵糊丸如麻子 大。每服五

犀角黃連散 涼血和經下劑。治男子婦人上壅餘熱。下部虛寒。或遍身生瘡久不愈者。

犀角(三錢) 當歸(半兩) 大黃(二兩) 芒硝(二兩) 黑牽牛(微炒生四兩)
上為細末。每

金真丸 治五臟積熱。洗滌腸垢。潤利燥澀。風毒攻疰手足浮腫。或頑痺不仁。痰涎不利。涕唾稠粘。胸膈痞塞。臍腹脹滿。飲食減少。困倦無力。凡所內傷並宜服之。

黑牽牛(八兩擇淨慢火輕炒四兩生用四兩同取頭末四兩) 大黃(三兩米泔浸三日逐日 換 泔取 子。 二三 戊申春。節使趙君。年幾七旬。病身體熱麻。股膝無力。飲食有汗。妄喜笑。善飢。痰 涎不 也。 灌溉 妄行 飲 嗄 酸 生 燥 取清汁

清神補氣湯

蒼朮(四錢) 本(二錢) 升麻(六錢) 柴胡〔三(六)錢)〕 五味子(一錢 半) 黃柏(二錢) 上銼如麻 豆大。每服之。

春雪膏 治涼心退煩悶。熱極壅盛。

寒水石 石膏 滑石 代赭石 朴硝(各五錢) 甘草(三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 井水 調下

朱砂膏 治心臟驚熱至甚。不省人事。

朱砂 硼砂 焰硝(各二錢半) 金銀箔(各五片) 寒水石(五錢) 腦子(一字) 粉 草(三錢)

酒蒸黃連丸 治膈熱。解酒毒。濃腸胃。

黃連(半斤淨用酒二升浸以瓦器置甑上累蒸至爛取出晒干)
上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 大。

治熱氣塞咽喉

以紫菜煮汁飲之。

治傷熱

以麻黃一把去節。綿裹。以陳酒五升。煮取半升去滓。頓服。表發汗出則愈。冬月用酒。 春宜水煮之良。

治熱攻心。煩躁恍惚。

以牛蒡根搗汁一升。食後。分為三服良。

治虛熱。益氣和中。止煩滿。

以白粱米炊飯食之。

解熱

以地榆葉作飲代茶。

治大熱心悶者。

用槐子燒末。酒服方寸匕。

治中大熱狂。失心躁悶。

以楝實作湯浴之。

治熱腹痛

用粟米粉。水煮服之。

去熱氣

以天麻子作飲服之。

療熱壅。涼膈止嘔積滯。(劉禹錫傳信方著石 山人甘露飲) 蜀朴硝成末。每一大斤用蜜。冬用十三兩。春夏秋用十二兩。先搗篩朴硝成末。後以白 蜜和 令有篦 含

除客熱。止心煩。

用梨食之良。然不可多食。

治大熱發頭熱者。令腦縫裂開。

取黑虱三五百。搗碎敷之。

療一切熱毒瓦斯。

用大木皮與苦桃皮櫻桃皮三味。各去粗皮淨洗。焙乾。等分搗羅。酒調服一錢匕。服食 無忌

治一切熱毒。暑月用之。(出本草方) 用虎杖和甘草煎。色如琥珀可愛堪看。嘗之甘美。瓶置井中。令冷徹如冰。白瓷器及銀 器中盛。似茶啜之。

治肝毒熱

用決明子作菜食之。


痼冷

(附論) 夫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人之處世飲食為上。湯藥次之。惟其口腹是 充 嘔 薑 欲

沉香蓽澄茄散(出和劑方)治下經不足內挾積冷。臍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痿黃。手足厥冷。脅肋虛滿。精神困倦。臟腑自利。小便滑數。大能補護。四十以上者宜服之。

附子(炮去臍四兩) 沉香 蓽澄茄 葫蘆巴(微炒) 肉桂(去粗皮) 茴香(舶 上者微炒) 補骨脂(微炒) 巴戟天(去心) 木香 川楝(炮去核各一兩) 川烏(炮去皮臍半兩) 桃 仁( 去皮尖麩炒二兩) 上同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入鹽末少許。煎八分去滓。稍熱服之。如盲腸小腸一切氣痛。服之有效。空心食前服。

艾硫丸(出十便良方)\x去邪養正。補真益脾。治髓冷血虛。腰疼腳弱。及傷冷心腹疼痛。霍亂吐利。自汗氣急。下元久虛。小便頻數。婦人沖任不足。月水愆期。腹脅刺痛。崩漏帶下 熟艾(十兩用糯米一升煎成粥澆在艾上用手拌令勻於日中晒干) 乾薑(十兩) 生硫 黃 附子

附子理中丸(出和劑方)治脾胃冷弱。心腹絞痛。嘔吐泄利。霍亂轉筋。體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滿。腹中雷鳴。嘔吐噦不止。飲食不進。及一切沉寒痼冷。並皆治之。

附子(炮去皮臍) 人參(去蘆) 乾薑(炮) 甘草(炙) 白朮(各三兩) 上為 細末。煉蜜 和丸 小兒分

紫沉煎丸(出醫方大成)治虛寒積冷。伏滯陰氣。心腹膨脹。兩脅疼痛。

巴豆霜(一分酒半升先入銀器內煮之) 硫黃(滴水研極細) 青皮 胡椒 砂(各一兩 酒半 半 升研 良 薑(一 別研)
上為 陳皮

北亭丸(出和劑方)治脾元氣弱。久積寒冷。心腹脅肢脹滿刺痛。面色青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食少多傷。噫氣吞酸。噦逆惡心。腹中虛鳴。大便泄利。胸膈痞塞。食飲不下。嘔噦。霍亂體冷轉筋。及五膈五噎。 癖瘕聚。翻胃吐食。久痛久利。並皆治之。

縮砂仁 胡椒 肉桂(去粗皮) 濃朴(去粗皮薑汁炙) 附子(炮去皮臍) 川芎 當歸 (去蘆頭銼碎) 陳皮(去白) 乾薑(炮) 甘草(炙各四兩) 青鹽(別研二兩) 白朮(別搗末 三兩入 兩)
上為末 一升。 干藥末 亦得。

黑錫丹(出和劑方)治脾元久冷。上實下虛。胸中痰飲。或上攻頭目徹痛。目瞪昏眩。及奔豚氣上沖胸腹。連兩脅膨脹刺痛不可忍。氣欲絕者。及陰陽氣上下不升降。飲食不進。面黃羸瘦。肢體浮腫。五種水氣。腳氣上攻及牙齦腫痛。滿口生瘡齒欲落者。兼治脾寒心痛。冷汗不止。或猝暴中風。痰潮上膈。言語艱澀。神昏氣亂。喉中痰響狀似癱瘓。曾用風藥吊吐不出者。宜用此藥百粒。煎薑棗湯灌之。壓下風涎即時蘇省。風涎自利。或觸冒寒邪。霍亂吐瀉。手足逆冷。唇口青黑。及男子陽事痿怯。腳膝酸軟行步乏力。臍腹虛鳴。大便久滑。及婦人血海久冷。白帶自下。歲久無子。血氣攻注頭面四肢。並宜服之。兼療膈胃煩壅。痰飲虛喘。百藥不愈者。常服克化飲食。養精神。生陽逐陰。消磨冷滯。除濕破癖不動真氣。使五臟安寧。六腑調暢。百病不侵。歌曰:陰損陽衰實可傷。縱調營衛亦難將。氣羸血運痰生者。試聽桑君為發揚。又歌曰:夫妻合會功成肆。鈴子沉香一兩賒。木附葫蘆陽起破。桂茴肉豆等無差。梧桐酒糊精修煉。反老還童事可嘉。

沉香 附子(炮去皮臍) 葫蘆巴(酒浸炒) 陽起石(研細水飛) 肉桂(去皮只須 半兩) 茴香 一兩) 黑錫 黃砂 子。 酒糊 艾醋

附子茴香散(出醫方大成)治氣虛積冷。心腹絞痛。

肉豆蔻(煨) 茴香(炒) 木香 白朮(炒) 人參 白茯苓 乾薑(炮各一兩) 附子(大 者一 分。 空

走馬茴香丸(出御藥院方)治丈夫積年傷憊久冷。及治 氣。備急。

黑附子(去皮臍) 桂 葫蘆巴 馬蘭花(炒) 青橘皮(去白) 舶上茴香 川楝子 (炒) 乾薑 每服 空心

安息香丸 治虛冷。補元陽。益氣血。

安息香 天雄(炮裂去皮臍) 硫黃(研) 陽起石(研) 附子(炮裂去皮臍) 鐘 乳(研) 白礬 用黃狗 外腎

金鎖正元丹(出和劑方)治真氣不足。元臟虛弱。四肢倦怠。百節酸疼。頭昏眩痛。目暗耳鳴。面色黃黑。鬢髮脫落。頭皮腫癢。精神昏困。手足多冷。心胸痞悶。繞臍切痛。膝脛酸疼不能久立。或足弱隱痛。步履艱難。腰背拘急不得俯仰。腹痛氣刺。兩脅虛脹。水穀不消。大便不調。嘔逆惡心。飲食減少。恍惚多忘。氣促喘乏。夜多異夢心忪盜汗。小便滑數。 五味子(一方用五倍子) 茯苓(去皮各八兩) 紫巴戟(去心十六兩) 補骨脂(酒浸焙十 兩) 入研 藥令勻

青硫丸 治久冷。峻補元臟。

硫黃(一斤酒甘草水研三日) 附子(炮裂去皮臍) 山茱萸(各四兩) 白豆蔻(去皮) 肉 豆蔻 蒸木瓜 肉和

益神丸 補元臟。治久冷。

硫黃(酒甘草水研一日) 木香 肉豆蔻(去殼) 檳榔(銼) 桂(去粗皮) 附子 (炮裂去皮臍) 每服十丸

烏金丸(又名黑錫丸一名黑錫丹)治脾元久冷。上實下虛。胸中痰飲。或上攻頭目徹痛。目常昏眩。及奔豚氣奔沖胸腹。連兩脅膨脹痛不可忍。氣欲將絕。陰陽氣上下不能升降。飲食不進。面黃羸瘦。腹滿膨脹。肢體浮腫。泄瀉嘔逆。自汗心忡。小便頻數。一切虛寒皆治。 黑錫(二兩) 硫黃(一兩) 木香(一分) 附子(一兩去皮臍) 舶上茴香(一兩) 川楝肉 (半 澄下 粗 先 即 每

震靈丹(出和劑方)\x此丹不犯金石飛走有性之藥。不僭不燥。奪造化沖和之功。大治男子真元衰憊。五勞七傷。臍腹冷痛。肢體酸疼。上盛下虛。頭目昏眩。心神恍惚。血氣衰微。及中風癱瘓。手足不遂。筋骨拘攣。腰膝沉重。容枯肌瘦。目暗耳聾。口苦舌乾。飲食無味。心腎不足。精滑夢遺。膀胱疝墜。小腸淋瀝。夜多盜汗。久瀉久痢。嘔吐少食。八風五 。一切沉寒痼冷。服之如神。及治婦人血氣不足。崩漏虛損。帶下久冷。胎臟無子。服之無不愈者保元丹 治老弱諸沉寒痼冷。小便滑數。大便時泄。腰腿臍腹疼痛。困倦。瘦虛食減。

附子(炮去皮臍) 肉豆蔻 白朮 山藥 乾薑(炮) 赤石脂(各一兩) 肉桂(半兩)
上為細

痼冷丸(出千金方)治心腹痼冷。

白朮(半兩) 神曲(一兩炒令黃色) 川薑(炮) 桂心(各二錢) 川椒(一錢炒 香) 吳茱 萸( 飲 服

崔氏烏頭丸(出和劑方)治風冷邪氣入乘心絡。或腑臟暴感風寒上乘於心。令人猝然心痛。 附子(炮去皮臍) 川烏(炮去皮臍) 赤石脂〔各二(一)兩〕 蜀椒(去子及閉口 者炒出 汗) 酒下。 覺至痛 服三丸。

來複丹(出和劑方)\x此藥配類二氣。均調陰陽。奪天地沖和之氣。乃水火既濟之方。可冷可熱。可緩可急。善治營衛不交。養心腎不升降。上實下虛。氣閉痰厥。心腹冷痛。臟腑虛滑。不問男女老幼危急之証。但有胃氣。無不獲安。補損扶虛。救陰助陽。溫脾湯(出本事方)治痼冷在腸胃間。連年腹痛。泄瀉休作無時。服諸熱藥不效。宜先取去 濃朴 乾薑 甘草 桂心 附子(生各二兩) 大黃(生四錢碎切湯一盞漬半日搦出滓 煎 湯時 分作

乾薑丸(出本事方) 乾薑 巴豆(去心炒黃研) 大黃 人參(各一兩) 上除巴豆。余為末同研。煉蜜丸 如梧 子 後至 下之

白朮散(出本事方) 白朮 木香 附子 人參(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 枚。 煎

走馬寸金丸(出傳信適用方)治男子下元虛冷。真氣怯弱。肝腎客寒。小腸氣痛。牽引肋脅。繞臍 痛不可忍者。手足厥冷。多出冷汗。不能屈伸。面色青黃。時發時止。立有神效 玄胡索 川當歸(銼) 舶上茴香 川楝子(各一兩) 南木香(半兩不炒) 干全蠍(三個 以上 月

二氣丹(出和劑方)\x助陽消陰。正氣溫中。治內虛裡寒。冷氣攻擊心脅臍腹。脹滿刺痛。泄利無度。嘔吐不止。自汗時出。小便不禁。陽氣漸微。手足厥冷。及傷寒陰証。霍亂轉筋。 硫黃(細研) 肉桂〔去皮為末各一兩(分)〕 乾薑(炮為末) 朱砂(研為末各二錢) 附子〔 煎艾鹽

浴體法 治下元虛冷。腰腹冷痛。崩帶。一切冷病。

椒目 川烏 細辛 乾薑 桂(以上各等分) 上為粗末。水煮。澡浴下部為妙。

溫胃丸 治沉寒痼冷。嘔噦吐逆。心胸噎痞。減食。(洹東馬公正方) 京三棱(焙切三分) 附子(二個炮) 乾薑(炮) 青皮 桂(各半兩)
上為細末。 醋糊為丸

金鎖正陽丹(出本事方) 砒(一兩火煨) 巴豆(十粒去油) 烏頭(一兩炮去皮臍) 木鱉(六個去殼) 雄 黃(半兩) 上 丸 肛 及產後諸疾。當歸酒下。眼多冷淚。鹽椒煎湯下。

匈奴露宿丸(出千金方)治寒冷積聚。

石 桂心 附子 乾薑(各二兩)
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 後稍

大已寒丸(出濟生拔粹方)治久寒積冷。臟腑虛弱。心腹 痛。脅肋脹滿。泄瀉腸鳴。自利自汗。水穀不化。陽氣暴衰。陽氣獨盛。手足厥冷。傷寒陰盛。神昏脈短。四肢怠惰。並服 蓽茇 肉桂(各四斤) 乾薑 高良薑(各六斤)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 自 劑

玉華白丹(出和劑方)\x清上實下。助養根元。扶衰救危。補益臟腑。治五勞七傷。夜多盜汗。肺痿虛損。久嗽上喘。霍亂轉筋。六脈沉伏。唇口青黑。腹脅刺痛。大腸不固。小便滑數。夢中遺泄。肌肉瘦悴。目暗耳鳴。胃虛食減。久虐久痢。積寒痼冷。諸藥不愈者。玉抱肚(出百一選方)治停寒痼冷。心腹刺痛。常系於臍腹間。甚妙。一方用針砂如法炒 針砂(四兩鐵銚內火炒用木或竹棒兒不住手攪煙出盡為度放冷) 白礬(半兩) 砂 〔五(一) 水數點 洒。用 臍下。如 退即將針

大建中湯(出千金方)治心脅中大寒大痛。嘔不能飲食。飲食下咽自知偏從一面下流。有聲泱泱然。若腹中寒氣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而痛。其頭不可觸近。

蜀椒(二合) 乾薑(四兩) 人參(二兩) 飴糖(一升)
上 咀。以水四升。煮 取二升去滓。 溫

養正丹(出和劑方)\x卻邪輔正。助陽接真。治元氣虛虧。陰邪交蕩。正氣乖常。上盛下虛。氣不升降。呼吸不足。頭旋氣短。心神怯弱。夢寐驚悸。遍體盜汗。腹痛腰疼。或虛煩狂言。口乾上喘。翻胃吐食。霍亂轉筋。咳逆不定。又治中風涎潮不省人事。陽氣欲脫。四肢厥冷。如傷寒陰盛自汗。唇青脈沉。最宜服之。及婦人產後血氣身熱。月候不均。帶下腹痛。

玉壺丸 治元臟久冷。益真氣。進飲食。壯筋骨駐顏。

烏頭(大者炮裂去皮臍十五枚) 砂(水飛研) 陽起石( 研各一兩) 硫黃(半兩研)
上為

露宿丸(出千金方)治遇冷氣心下結系。嘔逆寒食不消。並主傷寒晨夜。觸寒冷惡氣。

附子 烏頭 桂心 石(各四兩)
上為末。蜜丸如豆大。以酒服三丸。日三。加至 十丸

治痼冷風眩寒中。手足冷。胃口寒。臍下冷百病。五勞七傷。第一令人能食。二強盛。三益 大豆(二升半) 烏頭(一百五十枚) 生地黃(一十五斤取汁) 上以除日 咀烏頭。 以酒 一斗 汁盡 二月

茱萸硝石湯(出千金方)治久寒不欲飲食。數十年 飲。

吳茱萸(八合) 硝石(一升) 生薑(一斤) 上以酒一斗。水解令二斗。煮藥取四 升。服 二升

溫胃散 治痼冷。溫脾止痛噦。和氣。

橘皮(二兩) 桂(一兩) 乾薑(炮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薑湯調下。空心 服。

半夏湯(出千金方)治胸滿有氣。心腹中冷。

半夏(一升) 桂心(四兩) 生薑(八兩)
上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一服七 合。日三服

生薑湯(出千金方)\x溫中下氣。

生薑(一斤) 甘草(三兩) 桂心(四兩)
上 咀。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一服 五合。日三

三聖丸(一名三仙丸)\x補男子下元虛弱冷氣。詩曰。一烏二朮三茴香。久服令人壽命長。和血駐顏精神爽。養神利氣助容光。丹田補暖神緣住。耳目聰明鬢不蒼。每日常服十丸數。空

治積年冷病方(出千金方) 蜀椒(二兩) 香豉(一升) 上搗椒為末。和豉更搗三千杵。丸如彈子大。食前酒服。 日再。

半硫丸(出和劑方)\x除積冷。暖元臟。溫脾胃。進飲食。治心腹一切 癖冷氣。及年高風秘 半夏(湯洗七次焙乾為細末) 硫黃(明淨好者研令極細用柳木槌子殺過) 上等分。 以生薑自 生薑 前空

治諸冷極。醫所不治(出千金方) 用馬蘭子九升。淨治去土。空腹中服一合。日三。飲及酒下之。服訖。須臾以食壓之。 取瘥

金液丹(出和劑方)\x固真氣。暖丹田。堅筋骨。壯陽道。除久寒痼冷。補勞傷虛損。治男子腰腎久冷。心腹積聚。脅下冷癖。腹中諸蟲。失精遺溺。形羸力劣。腳膝疼弱。冷風頑痺。上氣衄。咳逆寒熱。霍亂轉筋。虛滑下痢。又治痔 濕 生瘡下血不止。及婦人血結寒熱。

洞陽丹(出濟生方)治陽虛陰盛。手足厥冷。暴吐大下。脈細羸瘦。傷寒陰証。

附子(炮去皮臍) 鐘乳粉(各二兩) 天雄(炮去皮三兩) 川烏(炮去皮四兩) 陽 起石 (火 丸。 空心

赤丸(出千金方)治氣厥冷。

茯苓 桂心(各四兩) 細辛(一兩) 烏頭 附子(各二兩) 罔干(如大棗一兩) 上 為末。內 方用

又方(出千金方)治胸滿氣噫。下部冷。腹 痛。

半夏(八兩製) 生薑〔六(四)兩〕 橘皮(四兩去白) 桂(二兩) 吳茱萸(五十粒湯泡 洗一

人參湯(出本事方)治丈夫婦人小兒唇青面黃。肚裡冷痛牽引小腹。以至翻胃換食嘔吐。口 人參(一兩) 茯苓(一兩白者) 牡蠣(一兩 ) 粉草(一兩) 黃耆 (一兩鹽炙) 附子 (七錢以上重者炮去皮臍一半個)
上為細末。每服三大錢。鹽湯點服。忌生冷、油面、粘 膩等物 昔一婦人年四十余歲。患十年翻胃。面目黃黑。歷三十余人醫不效。取脾 諸穴燒灸交 通。 些 忽

又方(出本事方) 浮椒(二兩) 茴香(一兩) 粉草(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湯點服。忌如前。

大已寒丸(出御藥院方)治中焦氣弱。脾胃受寒。飲食不美。氣不調和。退陰助陽。除臟腑積冷。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鳴。霍亂吐瀉。手足厥逆。便利無度。及療傷寒陰濕。形氣沉困自汗。

附子(炮去皮臍) 川乾薑(炮製) 高良薑(銼炒) 吳茱萸(炒) 桂(去皮)川 烏頭(炮裂 去皮 七

接真湯(出御藥院方)治陰病手足厥冷。臍腹疼痛。真氣不足衰憊欲絕。

沉香 丁香(各二錢) 麝香(一錢) 附子〔炮去皮臍四兩(錢)〕 上為粗末。水 二盞。 生薑

硫黃丸 治人之大冷。夏月溫飲食。不解衣者。

硫黃 石 乾薑 茱萸 桂 烏頭 附子 椒仁 人參 細辛 皂角 當歸 上等 分。隨 骨。

橘皮益智湯 治痼冷在內。陰氣交攻。心痛如刺。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 益智(去皮) 烏頭(炮裂去皮臍) 威靈仙(去土各一兩) 上銼如 麻豆

雄朱丹(出百一選方)治宿寒痼冷。飲食嘔逆。久則羸弱。變成勞瘵。

朱砂 雄黃(各二兩以上用沙盒一個先以牡丹皮二兩內外熏黃入藥於內以酸醋和臘茶作 餅蓋 干次 子(炮(半兩同赤 梧子

蓽澄茄丸(出王氏博濟方)治丈夫元陽虛。冷氣上沖心胸滿悶。腹脅雷鳴。或多攻刺。嘔噦 沉香 丁香 木香 舶上茴香(各半兩) 烏藥(一兩) 白芷(一兩一分) 葫蘆巴(三分) 蓽

三建湯(出永類鈐方)\x除痼冷。扶元氣。凡寒邪外攻。六脈沉微。手足厥逆。大小便滑數。 天雄(炮去皮臍) 附子 大川烏(並炮各等分)
上 咀四錢。水二盞。薑十五片。 煎八 分。

椒附丸(出永類鈐方)治內挾積冷。臍腹弦急。痛引腰背。時有盜汗。小便滑數。心腹脹滿 附子(炮半兩) 檳榔 牽牛(炒) 五味子(各一兩) 川椒(去子炒出汗半兩) 淨 陳皮 乾薑 每服 三十 湯下

青城山葛真人秋乳丹(出衛生家寶方)治男子脾腎久弱。下部一切痼冷之疾。遺泄不禁。小便滑數。囊外濕癢。及脾元不固。飲食無味。久而脾泄變為寒熱。似瘧而多寒。滑瀉白膿。 秋石(四兩) 鐘乳粉(二兩真者) 雲母粉(二兩) 牡蠣(左顧者用黃泥固一指濃 於文武 火煨 兩 以一 去 熟煮成稀糊為丸。每服一二粒。空心鹽湯下。婦人醋湯下。丸如梧子大。候極干服。一法用 冷水 稀糊

三陽丹(出衛生家寶方)治男子氣弱。丹田冷痛。臟腑泄瀉。婦人血海冷疼。一切冷病並皆 五月五日將新瓶一支。收大艾葉一瓶。按緊不令虛。用好酒煮三升淋下瓶內。以箬葉並 紙 糊修 更不

金罌煎(出衛生家寶方)治男子氣弱。丹田冷痛。臟腑泄瀉。婦人血海冷疼。一切病並皆治 冬月采金罌子。俗名雞頭罌。未十分熟者。不拘多少。新羅中搽去刺。以竹刀或銅刀破 開。 肉為 金罌煎

王海藏已寒丸(出衛生家寶方)治沉寒痼冷。臍腹冷痛。回陰返陽。

附子(炮一兩) 乾薑(炮一兩) 良薑(七錢) 桂(三錢) 茴香(炒一兩) 茯苓(五錢) 上件

金粟黃芽丹(又名太乙紫霞丹出危氏方)\x此丹養火不計歲年。有起死回生之功。蘊脫胎換骨之妙。昔鐘、呂、陰三真人。張柏子所煉皆此丹也。粒至小。功甚大。應諸虛百損。五勞七傷。八風五痺。沉寒痼冷。水腫蠱氣。久痢久瘧。一切男女老幼困篤之疾。百藥不能療者。悉皆主之。初服覺腹中微擾。或欲吐瀉。則是驅逐諸病。無病則不動。再服則不覺。經云:服丹之人能絕嗜欲。斷五腥。不食雞、魚、大蒜、陳臭等物。當為地仙矣。若未免此。服及一兩。延壽二紀。大率救憊扶危。衛生伐病。無出此丹之右。服時以平旦取一粒。在手內搓令暖。置口中。可加至十粒。或用棗肉丸。面東叩齒。密念咒曰。返我常。歸我鄉。服之千日朝虛皇。一氣七遍。以井花水或人參棗湯送下。孕婦不可服。此丹無方。惟有丹母。不知是何藥修煉得成。修煉時以大朱砂一斤抽汞。置丹母於鼎內。以汞安於丹母上。覆以真金簿五十片。於靜室養火。朝東北。暮西南。一月後開鼎。如覺丹母傷火。以濃煎沉香水浴。一載後。丹成如穀芽樣。或如花果樣。用銀剪刀剪下。入大蘿卜內蒸一伏時。以蘿卜深黑為度。取出用玉石杵臼研為細末。以木蜜為丸。丸如栗大。依前湯引服。大有功效。所惜者。此丹母自北而南多為名宦巨室收藏。不入醫家。抽汞。修煉家另有

小鐘乳丸(出十便良方)治虛冷。

鐘乳粉〔七(錢)分〕 硫黃(三錢末) 干山藥(一錢)
上為細末。用棗肉和丸梧桐子大。 每

養正金丹(出十便良方)治中下寒冷。進飲食。暖脾胃。張會伯方。

硫黃(去砂別研) 大附子 乾薑 丁香 桂 濃朴 半夏 肉豆蔻(各二兩) 上為 細末。酒 服之尤

蘿卜丸(出朱氏集驗方)治諸冷積。腹脹氣痛。

蘿卜子〔五(三)兩〕 沉香(一錢半) 草豆蔻(一錢半) 白朮(半兩) 青皮(五錢) 上除蘿

溫內丸 治痼冷在內飲滯伏留。陰盛陽虛。穀氣衰微。清濁不分。腸胃虛弱。寒濕相勝。下 濃朴(薑汁製一斤) 乾薑(炮) 甘草(炙) 白朮 草豆蔻(去皮) 五味子 訶黎勒皮 陳橘 候。米飲下。

治入秋小腹多冷者(出本草) 用古磚煮汁服之。

治冷

三月三日采艾。作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