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體系初步形成時期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到了秦漢時期,飲食保健也從長期的實踐經驗積累,發展成為一門納入正規醫療保健行政制度的學科,並從理論上加以總結,營養學理論體系已初步形成。主要表現,包括食療食物在內的本草學的發展,辨證論治醫療原則的確立等。
《山海經》食物記載
在當時成書的《山海經》中記載藥品116種,其中植物52種,動物61種,礦物3種,其中不少是食療性質的。書中更有許多關於食物治病的記載,如“何羅之魚……食之已癰”、“有鳥焉……名曰青耕,可以禦疫”等。
《黃帝內經》對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做了較系統論述
《黃帝內經》約成書于戰國時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著,在中醫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也產生不可忽略的影響。《黃帝內經》對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做了較系統的論述,確定了明確的原則和實施的方法。[例如]如:“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殃。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這是說飲食的五味必須調和,不能偏勝,偏勝則能引起種種疾患。若能五味調和,飲食合宜,則健康能獲保證,壽命就長。主張常人應全面膳食,如《素問》中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這就是藥治要與食治結合起來。尤其在應用猛藥時,要注意飲食成分的全面完整。這和現代營養學的觀點是完全吻合的。書中並指出一些飲食調理、飲食宜忌、飲食衛生等方面的具體方法。《黃帝內經》中所載方劑,一半以上含食物成分。所以說《黃帝內經》一書,為後世飲食療養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食藥結合典籍出現,《神農本草經》成就
隨著醫學的發展,本草學也有了發展。據考證,《神農本草經》的編輯成書約在漢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藥物學著作。在《神農本草經》中,作為藥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收載了許多食療食物,如大棗、枸杞子、赤小豆、龍眼肉等,對食療食物的功效、主治、用法、服食法等都有一定的論述,對促進食療本草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西漢時本草學中所載藥物日見增廣。這是由於漢武帝南征北戰,擴展版圖,南方的熱帶植物藥和北方的寒帶植物藥在戰爭中都有所交流所致。西元122年前後,張騫出使西域,帶回石榴、胡桃、胡瓜、苜蓿、蒜葫、葫荽、西瓜、無花果等多種種子。後漢馬援又從交趾帶回薏苡種子。這樣就大大增加了食物和入藥的品種。
《傷寒雜病論》
東漢傑出醫家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採用不少食物,用以治病,如書中提出的“豬膚湯”和“當歸生薑羊肉湯”都是典型的食療處方。
諸醫家營養說
在《論語》一書中,我們可知當時學者的飲食衛生觀。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看來其飲食衛生要求幾乎與現代相差無幾,是比較嚴格的。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對“食療”也頗有研究,他親自撰寫了《四時禦食制》,可惜此書大部已佚散。當時著名神醫華佗,用蒜泥加醋治療嚴重蛔蟲嘔吐病例獲愈,開了食療用於急症的先例。
營養學理論提高時期
秦漢之際,方士蜂起,順應統治階級帝王們的願望,尋求長生登仙之道。如秦時的安期生,漢時的李少君,至晉代的葛洪,他們對飲食營養、衛生、化學都有相當闡發,其中雖有不合理的成分,但對食治食養都有或多或少的貢獻。晉唐時期,飲食營養學在前代初步形成的理論指導下,食養食療實踐和經驗的積累更為廣泛和豐富,特別是對一些營養缺乏性疾病的認識和治療取得較大成就。若干由營養素缺乏所致的疾病,如甲狀腺腫、腳氣病、夜盲症等都能認識,並用有關食物來進行治療。[例如]晉葛洪在其所著《肘後方》中,首先記載用海藻酒治癭病(甲狀腺腫)以及用豬胰治消渴病(糖尿病)。東晉醫家支法存對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病)很有研究,擬醫方多條治療。方中藥物頗多含有維生素B1。以後孫思邈在支氏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腳氣病為食米區疾病,並提出食用谷皮和米熬粥來預防。後來,《諸病源候論》記載了用羊治甲狀腺腫,蟾酥治創傷,羚羊角治中風。《千金方》首用豬肝治夜盲症。“以髒補髒”的原則也就產生了。總之,當時食療已被醫家們充分重視,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就強調“若能用食平屙,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長年餌生之奇法,極養生之術也。夫為醫者,當需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他還引扁鵲的話說:“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藥忌者,不能以除病也,……若能用食平屙釋而遣疾者,可謂良工。”與此同時,在理論總結上,食療開始逐漸從各門學科中分化出來,出現了專門論述食療的專卷,標誌食療專門研究的開始。
《備急千金要方》
食療經過前代的發展,到了唐朝集其大成,而出現了專著。孫思邈《千金方》中第二十六卷為“食治”專篇,強調以食治病 ,認為“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制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除序論外,分“果實、菜蔬、谷米、鳥獸蟲魚”四門來敘述,是現存最早的營養療法專篇。他對飲食養生非常重視,認為“安生治本,必資於飲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強調飲食有節,五味不可偏盛等,對於老年養生、婦幼養生、四時養生等也多有論述。
《食療本草》
唐顯慶時,孟詵所著《食療本草》問世,他搜集民間所傳,醫家所創,加以己見,集食物藥物於一書,成了我國第一本“食物療法”專著。本書共收食物227種,分別介紹食物的性能、效用、烹調方法,以及進食原則等。
其他有關食療著述
唐代昝殷著《食醫心鑒》,約成書於西元853年,本書以食治方為主,共列有十五類食方。南唐陳士良著《食性本草》,此書載食醫諸方及五時調養臟腑之術,評者認為此書總集舊說,無甚新義。王燾的《外台秘要》載有多種食治疾病的方法。唐人對食物與藥物的區分已有明確認識。“食療”形成專科,有了蓬勃的發展。南朝齊梁間的陶弘景總結前人本草,寫成《本草經集注》,首創把藥物分成八類,其中就有三類,即果、菜、米食屬於食療食物。
營養學理論全面發展時期
宋代以飲食治病防病已很普遍,且有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皇家編纂的醫學巨著,如《太平聖惠方》中,記載28種疾病都有食治方法。《聖濟總錄》專設食治一門,共有30條,詳述各病的食治方法。這一時期,影響較大的代表著作有《飲膳正要》、《壽親養老新書》等。
《壽親養老新書》 宋 陳直
宋神宗時(1085年)陳直撰《壽親養老新書》,這是一本老年疾病治療保健學著作,記有食療方劑162首,對老人的食治貢獻甚大。強調老人尤應注重飲食養生,以食治病為養老之大法。此外,書中還記載了部分用於婦兒的食治方,如鯉魚粥治妊娠胎動,鮑魚羹治產婦乳汁不下,扁豆粥治小兒霍亂等。
《飲膳正要》 元 忽思慧
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蒙古人)於天曆三年(1331年)著《飲膳正要》一書,開始從健康人的飲食方面立論。這是我國第一部有名的營養學專著,全書共三卷,它繼承了食、養、醫結合的傳統,對每一種食品都同時注意它的養生和醫療效果,因此本書所載的基本上都是保健食品。且對所載各種食品,均詳述其製作方法,烹調細則,實屬難能可貴。並記述了少數民族的食物,豐富食藥資源;強調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飲酒禁忌等;且全書附有插圖20多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