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次第

凡看大瘡。先以見標日為始。至今幾日。看瘡與日期可否。次看受病之源。出何部位。屬何臟腑。再辨陰陽老幼並氣血之盛衰。再次方診脈之虛實順逆以決其終。


虛實

凡毒先視其頂高起者為氣盛。根束者為血盛。又視其色暈。要交會分明為元氣盛。而邪無散慢也。高腫者屬陽。原無深毒。治宜托裡以速其膿。忌用內消。反難作潰。漫腫平塌者元氣本虛。急宜溫補催毒出外。忌用汗下。庶無變症。

初起頂平根散。色黯微腫。不熱不疼。身體倦怠者逆。已成腫堅。色紫。不作膿不腐潰。惟口乾。多煩躁者逆。已潰皮爛。內堅不潰。腫仍不消。痛仍不減。心煩者逆。潰後膿水清稀。腐肉雖脫。新肉不生。色敗臭穢者死。初起元氣未虛。症脈俱實者。治當迎刃而解。若懼悍怕。定不能決於危急之時。惟在中病則已。所謂藥不瞑眩。厥疾不瘳。久病元氣虛者。縱有餘症壞症。又當先固其本而後調之和之散之。所謂勢孤則守。本立而道生也。經云:督脈經虛從頂出。膀胱經虛從背出。陽明經虛從髭出。是知瘡瘍諸毒。由虛而出也。治惟藉熱以發之。雖陽症熱痛。亦宜溫藥稍助微涼以濟之。斯為穩當。

腫瘍諸症。不論首尾。但見腫赤。煩躁引冷。便閉作渴。脈洪實數者。為之五實。此邪氣在裡。治宜攻利。如內疏黃連湯之類以杜其源。如身涼肢冷。瀉利腸鳴。嘔吐食少。脈細者。為之五虛。此元氣不足。治宜滋補。如托裡消毒散、十全大補湯之類。以培其本。五實者雖在嚴寒之時。必用大苦寒之藥瀉其陽以救其陰。五虛者雖在盛暑之時。必用大辛熱之藥。散其陰以回其陽。經云: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有假者反之。雖違其時。

必從其症。又云:治病必察其下。為時下之宜也。


順逆

初起七日之前。或已灸之後。未服他藥者。宜蟾酥丸或紺珠丹汗之。如汗之不出。由毒瓦斯盛表裡閉密之故。則外兼神燈照法、桑柴烘法。能使已成者自潰。不脫者自脫。助湯劑合表裡以成功。烘後以膏蓋頂上。提膿拔毒以御風寒。其根腳發腫。又在敷貼之力以束根本。若潰後者。則用鐵桶膏圍束瘡口。庶不開大。如陽瘡腫痛。七日以後。自有黃色稠膿相粘膏上。每日用蔥湯洗之。換膏貼之。其正膿出在十一日前後。如未經灸者。內膿將結之際。皮濃無頭而難穿者。用玄珠膏塗頂上。黑膏蓋之。三五日膿從毛孔吸出。久之列界。其腐成片而落。其內肉已平。則換生肌藥。已潰而瘀腐不去者塗之。去腐如割。且無痛苦。

勝他藥多矣。然必賴內托之功。方獲捷效。

毒至十日以外。瘡雖不腐。而紅腫 痛者。由元氣不能充足。或失於補托。或誤用寒涼。或蓋覆不暖所致。治宜托裡大補。以得膿為效。若瘡口出黑血。遍身汗出。乃補托之征也。如期不作腐潰。形尚堅硬。乃瘡根閉固。為陰陽相半之症。必用神妙拔根法。不致內攻。倘內有膿。又便易出。

又以十五日至二十一日為期。過此外者。縱有稀膿。誠難歸結。若無膿。為純陰不治。故陽瘡以十四日為關。陰瘡以二十一日為節。斯時務要膿出勢定。不可過釀。候膿出方自腐脫。腐脫方自生肌。生肌方自收斂。收斂方自瘡平。此瘡之關節次第也。如期不得膿者。後必多變。用藥之法。初起以散腫內消為主。已潰以排膿斂毒為主。膿盡以去腐內塞為主。腐盡以生肌敷痂為主。此治瘡之定例也。


標本

夫症之有標本。如五運為本。六氣為標。五臟為本。六腑為標。初病為本。傳病為標。元氣為本。病氣為標。

治宜本而標之。如有嘔吐、泄瀉、食少、不寐等症。宜先治之。所謂內症愈而外症易瘥。是標而本之也。仍兼外治。

標使治宜 如腫瘍初起。審症處方。必以一藥為標使。如神授衛生散用金銀花、當歸。蒼朮複煎散用蒼朮。十全大補湯用夏枯草。蠟礬丸用菊花湯。通聖散用漏蘆之類。每用一兩煎湯。複煎群藥。其應如響。此飛霞子之秘訣也。溪云:阿膠飲、牛膠丸。屬金屬土。補肺氣實大腸。壯胃止瀉。黃蠟丸入大腸有補。

國老膏化毒行經。遠志酒、金銀花酒。皆有補性。歸血歸心。善用者以之配入。腫瘍之散結。潰瘍之補虛。

亦奏捷效。宜觸類而長之可也。又如諸毒生於巔頂者。諸藥俱宜酒浸、酒炒、酒煎、酒服。為使為因。所為在上者因而射之也。


論治

書云:汗之則瘡已。為外有六經之形症。內無便溺之阻隔。飲食如故。清便自調。知不在裡也。左脈洪緩。

關脈帶弦。外感客邪也。故宜汗之。使榮衛通邪氣去矣。如冬月寒致腠理。必用辛溫之劑以托之。如托裡溫中湯、紺珠丹之類。又云:助表不以取汗為功。為蟾酥、朱砂、雄黃等解毒之類。乃取汗之峻劑也。又云:瘡家雖不疼痛。不可發汗。汗之則痙。為無表症也。即有表症。然亦不可大汗。大汗則表虛不膿。後必難治。汗出不利小便。汗止則陽氣複。小便自利也。

腫瘍時見五實者。為邪氣在裡。宜寒涼藥攻利之。如內疏黃連湯之類。次以托裡排膿之藥補之。潰瘍時雖有口乾便閉等症。由內亡津液所致。必脈細而數。口和而干。食少喜熱。乃虛火也。惟補氣血。養津液。健脾胃。則二便自和。庶無變症。如小便閉。雖腫瘍時。不必豬苓、澤瀉以導水。惟用參、耆、歸、芍及托裡消毒散消息之。自效。瘡瘍面赤。火鬱也。發之。見風脈風症者。散之。大便燥急者。潤之。郁冒者。為昏迷也。俱宜汗之。以上之症。慎不可下。是以瘡瘍惟在閉而不結。通而不瀉為規。

瘡瘍作嘔。不問已潰未潰。惟以脈實而數喜飲冷者。為毒瓦斯內攻。下之。脈弱而喜溫者。為陽氣不足。補之。身熱而欲衣者。熱在皮毛。寒在骨髓。溫之。身不熱而欲去衣者。寒在皮毛。熱在骨髓。清之。

寒熱虛實。皆能為痛。止痛之法。殊非一端。如熱毒 痛者。下之。便閉作痛者。導之。瘀血作痛者。和之。更以桑柴烘之。寒邪作痛者。溫散之。濕腫強痛者。滲導之。燥搐攣痛者。滋潤之。勞而作痛者。益之。膿脹作痛者。針之。膿出反痛者。虛也。補之。瘀腐蝕痛者。去之。穢氣觸痛者。和之。風寒逼痛者。溫散之。隨症施之。其痛自止。不必拘拘於乳、沒也。又瘡瘍不可不痛。不痛為胃氣虛極也。不治。不可大痛。兼煩悶者不治。再麻癢者。更為惡候。

腫時不食為痛傷胃氣。潰後痛止。自能食也。垣云:瘡瘍食肉。反補胃氣。乃自棄也。此禁之膏粱丹石之變。非藜藿及虛弱者之通論也。若脾胃弱者。即有所禁忌。亦當少與之。不與。則逆其胃氣。反不思食。禁忌之要。在生冷傷脾。硬物難化。肥膩滑腸。惟宜斟酌與之可也。又服藥後忌飲冷水。犯之效遲。膿必再作。


藥忌

用藥之法。如執權衡。若大勢已退。仍用悍怕之藥。為誅伐無過。失內經之旨矣。如敗毒散。有表症者宜之。多則損氣。流氣飲。氣結胸滿者宜之。多則敗血。內補十宣散。在冬月可助內托之功。能移深居淺。然燥榮瀉衛之藥太多。在夏月及虛之甚者。勿用。五香散。腫瘍時用之。似有暢達之理。潰瘍時用之。則犯重虛之戒。護心散。能解丹石之毒。若不因此及老年病深症憊者。禁用。柳酥等丸。皆有砒、 之輩。乃取汗之峻劑也。治初起寒熱拘急疼痛脈沉細者。為毒瓦斯內陷也。宜用。若身熱脈洪及已潰者。禁與。玉樞丹。為下毒之藥。無取膿之功。而體虛者已成者。勿用。垣云:一經受病。止責其一經。不可干擾餘經。如流氣飲通行十二經。則諸經皆為所損矣。禁之。


辨症

辨暈 非腫痕也。真暈生於瘡口之旁。如紅筋之狀。乃銳毒也。三二暈猶可。四五暈難醫。

辨舌 舌紅濕潤如常者吉。青黃赤白黑胎者重。乾燥碎裂疼痛者死。

辨內陷 始則高腫。至十數日內外忽平塌者。此內攻之候也。急宜托裡。


論潰瘍

腫瘍之作。由胃氣不從。既已潰時。則氣血不足。故托裡者必養脾助胃。蓋為潰由胃氣腐化。斂由胃氣榮養。法當純補之也。如發熱惡寒。膿多自汗。作痛者。十全大補湯。虛熱少睡。飲食不甘者。黃 人參湯。

皮寒虛熱。咳嗽有痰者。托裡清中湯。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黃氣短者。人參養榮湯。膿多。心煩食少。發熱不睡者。聖愈湯。脾虧氣弱。身涼脈細。大便溏瀉者。托裡溫中湯。飲食不甘。惡心嘔吐者。香砂六君子湯。脾虛下陷。食少。虛熱間作者。補中益氣湯。腎虛作渴。不能相製心火者。加減八味丸。煩熱作渴。起居如常者。胃火也。竹葉黃 湯。

再如潰時。虛弱甚者。參朮膏、八仙糕。陽虛自汗。食少者。人參膏。或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甚者加大附子。泄瀉腸鳴。胃虛嘔逆者。參苓白朮散加豆蔻、山藥、木香、柿蒂。脾虛下陷。冷瀉及肛門重墜者。補中益氣湯。加山藥、山萸、五味子。隨症增損。觸類而長之也。


論膿

肥人膿多如少。是肉未腐。瘦人膿少如多。是肉敗壞也。膿出多。身大熱不休者。難治。蓋毒之得膿。如傷寒之得汗。汗已而反大熱者。為壞傷寒矣。膿成體弱者。必先補之。如出膿一碗。須服參三錢。元氣虛弱。

更須大補。若損大補小。尚生變症。況無補乎。故云:若無補養之功。其禍多在結痂之後。先出稠白膿。次流桃花膿。再次流淡紅水。方為膿盡生肌之兆。膿腐作臭者惟補氣血。腐盡則臭自止。忌用止臭藥。


論血

瘡口出血。或漸大而不斂者。氣不守血也。故云潰而出血不作膿者死。


論瘡口

肉赤而不斂。及膿多而帶赤者。為血虛有熱。宜八珍湯加丹皮。肉黯而不斂者。為陽氣虛寒。宜十全大補東加白蘞。瘡口皮白。綻而不收者。及久不合口。肉多膿少者。再、瘡無血色。四圍血暈不散者。皆由風寒外襲。或涼藥太過。致使氣血不潮。俱用參、 補之。桂、附溫之。艾湯滌之。神燈照之。桑柴烘之。瘡口開大膿清不生肌者。裡虛也。峻補之。恐生變症。再瘡口開大由七情房勞穢氣所致者。用白鹽、皂角燒存性為末。發熱。茶清調敷。不發熱。薑、醋調敷四圍。立效。由砒、 蝕藥所致者。用皮硝、靛花水敷。瘡口緊硬。

貼膏無膿者。風毒也。蠍蚣散摻之。(見去腐門)瘡口發癢。用細茶、食鹽湯洗之。或以細鹽摩口四圍自止。肉雖長。其色紫者遺毒也。地榆湯、活血散敷之。瘡口已合。誤犯房勞。或暴怒複崩潰者。仍助氣血。瘡口易收。乃熱毒所致。必防流注之患。


生肌

肌肉者脾胃之所主。收斂遲速。由氣血之盛衰。惟補脾胃。此內治也。腐不盡。不可以言生肌。驟用生肌。

反增潰爛。務令毒盡。則肌自生。加以生肌藥。此外治也。肌生如榴子紅艷。或有白膜為善。若肌白而平。

且無紋理。或膿清穢氣。為毒連五臟。氣血枯竭也。危。


驗膜

潰瘍驗膜。用軟薄綿紙封瘡口。令患者用意呼吸之。紙不動者。未透膜也。忌用嚏法。恐鼓破膜不救。


症變

陽症變而為陰者。草醫涼藥之過也。於十一日之前。未有膿時。投溫中健脾之藥。如不應。為純陰。不治。

至十五日之後已出膿時。投托裡溫中湯及十二味異功散。輕者十全大補湯倍加參、耆、桂、附以救之。

須得瘡熱作痛。膿出食進。身溫脈起為吉。所為原本於陽者。故生。

陰症變而為陽者。大方熱藥之驟也。雖得微腫、微紅、微痛、微膿。終不似真陽紅活。亦不得稠濃黃膿。其瘡不久複歸陰矣。所為原本於陰者。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