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夫寫的《我怎麽會活到100歲》,文章開卷語寫道:“長命百歲,是人人所期望的,但非人人所能達到的。其原因甚多:有屬於先天所稟賦、有屬於後天的保養、有災難而能逃過、有俗務而能減少。”他提到先天的稟賦,人人不同,而最可貴者,則具有四種:一、能熟睡。二、不發脾氣。三、記憶力強。四、有恒心。

陳立夫說,長壽關鍵在於後天的保養,有七點為要:

  1. 養身在動,養心在靜。在上海進入中學受學時,各種球類運動均好參與。其他如賽跑、遊泳、滑冰、打拳等等,亦莫不參與。年歲越老越不中斷。養心在靜,要淡泊明志。余誠無志於仕途,對於勾心鬥角不願見其出現。

  2. 飲食有節,起居有時。。他的家既非富有亦非貧乏。因其二叔辛亥革命起義上海,事成而家亦不複窮困。但不久反袁稱帝,又遭迫害,複歸於貧困。故飲食終歸貧乏之,其能維持學業不輟,則全賴其三叔在銀行服務以協助有以成之也,故飲食有節、起居有時二者勉強做到。

  3. 多食果菜,少食肉類。家貧其能不斷餐者,因上一代兄弟友善從不分家,故能免於三餐不斷。祖母茹素,固然兩素兩葷,家裏女人吃素的多,自然適合,其實正合乎養生之道。

  4. 物熟始食,水沸始飲。吃生牛肉、海鮮等已成爲人類之普通習慣,認爲好吃不問其他。他則認爲癌症日見其多,其原因可能在此。故終守“物熟始食,水沸始飲”,從不破例。

  5. 頭部宜涼,足部宜熱。有一美國老年人活至120歲,究其長壽原因在於:“保持頭部冷,保持足部暖”。此正與中國老年人睡眠前以熱水洗腳,非至極寒冷之日,不戴帽子同一理由。

  6. 知足常樂,無求乃安。昔人云:“登天難,求人更難。”故常以自立自強,好學博學誨人。“無求於人品自高”。求人常使其心不安,而受制於人,不可稱爲自主,欲求心之安樂,必從知足無求做起。

  7. 減少俗物,尋求安寧。陳於80歲生日之起,自限“不爲”之事如下:不剪綵;不證婚;參加婚禮及壽宴不發言;不任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如此做法減少年高時之麻煩。陳坦言,他的身體並不特別強壯,自58歲起,即患糖尿病,亦曾因膽結石及膀胱結石,動過外科手術,其他的病亦曾生過,今居然能活到100歲,不亦樂乎。後天的保養是長壽的關鍵。

    1949年冬,蔣介石逃到台灣後,爲保住政權,先拿陳立夫開刀。陳立夫的原則是“不生氣”。他去了美國,隱居在新澤西州湖林鎮,埋頭研究起《易經》來。爲了維持生計,他找孔祥熙等故人借了近2萬美金,買了一個養雞場。沒有幫手,他就自己動手,餵食、撿蛋、買飼料、賣雞蛋、清理雞糞,肩挑背扛。

陳立夫自學養殖專業知識,很快就學會了給雞餵藥、打針。養雞不僅讓陳立夫擺脫了經濟上的困窘,還讓他的精神得到了振奮。更令他高興的是,他因多年伏案工作,背部肌肉勞損,常年背部疼痛,從事體力勞動竟然治好了這個病。陳立夫還在家中製作皮蛋、鹹蛋、豆腐乳、粽子,爲唐人街的中餐館供貨。閑下來的時間,陳立夫和夫人讀書、寫字、繪畫,還擔任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客座教授,隔幾天就去大學講課,進入了無憂、無辱、常樂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