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認識自己

人,與自己最親密,
就因爲最親密,
所以「最不容易認識的」就是----自己。

人因爲不認識「真實的自己」 ,
感覺不到真實自我的存在,所以常常感到「空虛」,
在空虛裏,一種説不清楚的「不安全感」會油然而生。
因爲空虛,所以有一種「需要被充實的渴求」。
「情緒」是最能使自己感受到被充實,
當感受到被充實,就會感覺到有「某種自我」的「存在」。
這種「存在感」會「暫時」驅走自己潛意識裏的「不安全感」。
因此,人們一生中的每一個時刻,
都在有意無意地「追求情緒」。

「想」,每一時刻所做的「無形的功課」

情緒來自於「想」,
故而,「想」就變成了一個「必然的助緣」。
一個人,在一生裏與別人對話的時間不多,
可是,與自己對話的時間,卻是很少停止的,
甚至連在睡覺時也不放過,以夢境呈現。
一個人,在一天裏身體走的路很有限,
可是,心走的路,卻可以很長,
這個「與自己對話」或「心走的路」就是靠「想」來完成的,
「心路」不但可以曲折離奇,似天馬行空,
而且可以快速地穿梭在數條不同的路徑裏,

甚至在刹那之間就能縱橫遙跨時空 ,無遠弗屆。
在這種情況之下,「想」,就成爲人們每一時每一刻為了不空虛,
在孜孜不倦所做的「無形的功課」。
想自己,也想別人,
想過去,也想未來,
想善的,也想惡的,
想正面的,也想負面的….

「不想」最難

唯一「最難」做到的是----「不想」,
因為一旦不想,就會掉進空虛裏 。
所以,當沒有什麽「可想」的時候,
就會去找一些「能刺激自己去想」的事情來做,譬如
大到學習、工作、交友、置產、婚姻、養育子女….
小到娛樂、嗜好、旅遊、購物、上網、音樂文藝….
甚至身體什麽也不做地只是在内心做白日夢….
「讓腦袋忙碌」成爲一種「變相的上癮」,
尤其是讓腦袋在「自認為」有意義、有價值、有成就的方面忙碌,
就更會加重、放縱那個上癮,
使「忙碌的腦袋」像拿了尚方寶劍一樣,
可以肆無忌憚的擴展,進而在其中得到「情緒的滿足」。
這種「無形」的上癮,可以是人們最深、最難察覺、最難戒掉的癮頭,
只不過,除非時時地「内觀」 ,
否則,很少人能洞察或承認自己有這個癮頭與傾向。

最大的困擾-----自己所假設的自我形象

想自己,卻又不真實地認識自己,
所以,一個人「最大的困擾」來自於
活在「自己所假設的自我形象」裏。
當這個「自我形象」與「真實的自我」之間有「距離」的時候,
一切自卑、自戀、自負、自欺、自憐、自滿,,,,.的各種偏差心理 就產生出來了,
因爲在潛意識裏,有這個「距離」的存在,
就會使他自己 根本無法確實地「自信」。

一個不清清楚楚認識自己而有確實自信的人,
就會一再需要各種「外來的肯定」,
告訴自己站在哪裏,對或不對…….
否則,「不確定感」會使自己容易陷入「茫然」的情緒裏。
也需要「各種角色的定位」,
不然,一種「惶惶然不知自己是誰」的感覺
會隱隱加強那種揮之不去的「不安全感」。

所以,人們的一生從小到老往往都在不停變著花樣地
尋求「外來的肯定」與「各種角色的定位」。
如果沒有足夠的「外來的肯定」,
甚至自己「内在的自我否定」也可能「取代肯定」,成爲「另類的角色認定」,
因為這種負面的角色認定,
對很多人來説,也好過「找不到自己定位」的空虛感,
所以選擇了流連徘徊在負面的情緒裏
去體會自我的存在。

這自卑、自戀、自負、自欺、自憐、自滿….的心理,
這尋求「外來的肯定」與「各種角色的定位」,
雖然事實上會使自己有某種或多、或少、或顯、或隱的痛苦,
但是伴隨著而來的各種遐想、各種情緒
卻填補了自己的空虛,
因為,空虛是使人們最坐立不安以致不能長久忍耐的心理狀態,
所以,需要儘快地被「任何」情緒所取代。

多半的時候,就為了這種「不空虛的感覺」,
人們「寧願選擇受苦」,
時升時降得「沉溺」在種種好或壞的情緒裏。
然而,這些選擇往往都是在
自己「不自覺」的情況之下進行的。
在這種「尋求不空虛」的過程裏
有時候 「平靜的覺受」、「無所希求的覺受」也是一種被追求的淡淡的情緒,
這是最難被察覺的,
因爲這種追求,帶著一層「神秘、高雅」的面紗
容易「矇騙」過了人們「粗淺」的覺知層面,
誤以爲那是一種修心、養性或修行,
除非自己的内觀進入比較深、細的覺知層面裏,才可能了然明察,
凡是從任何「覺受」所引發的一切「後續心路」,
都可能即刻使自己掉到腦袋虛構的「幻想陷阱」裏,
在幻想裏「製造」與「品味」隨之而來的情緒。

最大的迷惑----假設的他人形象

想別人,卻又不真實認識自己,
所以,一個人「最大的迷惑」來自於
活在面對「自己所假設的他人形象」的情境裏。
在假設的過程裏,
使人們覺得有一個「自己」在評斷,
有一個「他人」被評斷,
這會「刺激與活化」人們「想」的心路….
從而滿足人們在「想」方面的需求。

他人是「自己心的投影」

評斷外面的人、事、物,
像「心」在繪畫,
像「心」在寫作,
像「心」在偵探…..
這個「心說故事」可以揮灑的時間與空間
是「無限大」,
可以滿足人們所有喜、怒、哀、樂、悲、恐、憂等等
一切七情六欲的需求。
所以「他人的形象」往往是
自己在這樣的需求之下的「投影」 。

既然是投影,就很容易與「真相」有距離,
因而形同一種夢想與幻覺。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永遠有「沒完沒了正面或負面誤解」的原因,
因爲,都在自己的心裏暗暗地「幫彼此」
編寫他的故事,渲染他的色彩,拿捏他的形象。

這些「在自己心裏所說」的如連續劇一般的故事
像交響樂章,會造成很多各種各樣的情緒起伏,
這些情緒的起伏,
恰恰滿足了「不要空虛」的需求,
恰恰充實了「豐富人生」的遐想。
這些假設與編造,
即使,因此會使自己心神不寧,
即使,因此會造成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悲、歡、離、合,
也不自覺地「甘於擁抱、樂此不疲、認假為真」。
所以,人際關係的本身絕不會「自行複雜」 ,
但是,人們「想的本事」與「情緒的需求」
卻能輕易地使它「被變造、被攪弄」得十分複雜。

内心在自己耳邊「耳語」的力量

為了對自己假設的「自我形象」的提升,
為了對自己假設的「他人眼光」的在意,
人們開始了追尋….
如果,能滿足自我形象與他人眼光,就帶來了「成就感」,
假使,無法滿足自我形象與他人眼光,就帶來了「失敗感」。
這些一切所謂的「感」,
都是----自己腦袋在自己耳邊的「讒言、耳語」。

為了這些「耳語」,
就指引與鞭策人們一生忙碌地奮戰,
在奮戰中尋找感覺、尋找肯定、尋找情緒….
到頭來,一切的「得」與「失」,
也是「自己給自己一生定位」的遐想,
由於是遐想,所以總不能感到篤定。
很多人至死都有一種「心猶未甘」的感覺 ,
原來,起因於即使是走完了一生
一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
仍在自己耳語的「攪弄」之下,無法從中「脫困」,
還「卡」在自己耳語所訴説的「幻影世界」裏,
還沒有機會「認識真實的自己」,因此内心還沒有「真正的滿足」過!
那些時時刻刻外來刺激所產生的「一時」情緒上的滿足
也只是一種「遐想」,因而無法真實地滿足自己。

簡而言之,爲什麽那麽難認識自己呢?
就是這些沒有停止過的「想」所發出的耳語,
操縱自己心路的方向,掌控自己眼光的焦距,
讓自己不停得向外尋伺,誤認爲耳語所訴說的都是真相,
使自己完全 看不清楚自己,
從而,也完全 看不清楚別人,
全然的由「想」所發出的耳語來駕馭,
就像一個不識路的司機,靠著指路器的指揮而茫然行駛。

「超越」耳語的影響

所以,要想認識真實的自己
最容易的方法就是----
看清楚這些耳語是「怎麽形成」的,
明瞭這些耳語是「如何操縱」自己的,
從而能夠「超越」這些耳語的影響,
不再繼續沉溺在耳語裏,唯命是從,
耳語就會逐漸的失寵,不再有機會與能量繼續興風作浪….
離開與不再攀援、追逐耳語,讓心逐漸地單純下來,安靜下來,
唯有全然得安靜下來,才有「真實清醒」的可能。

就像平靜的湖水
不但能將湖底一目了然,
也可以映出湖上的月亮。
不「接受」耳語的影響,
就可以認識真實的自己,
不「聼信」耳語所編的故事,
才能還別人一個「本來的面目」,
認識真實的別人,
「沒有偏見的智慧」從此得以開展出來,
「沒有束縛的創新靈感」得以自由揮灑。

面對「不受干擾」的真實自己

所以,禪修的行者可以經由
長期修習「超越」妄心耳語的干擾
讓真實的自己逐漸地「顯露」出來。
當面對「不受干擾」的真實自己,
就會有智慧、喜悅、清明、平靜與滿足。
幸福會像天空的背景一樣,
自然地長時相伴,無需造作、不假外求。
這些喜悅、清明、平靜、滿足、幸福….
都是「非情緒化」與「非遐想」的
因爲,全是真實自己「本質的内涵」 ,
無需外在的刺激,無需内心的造作,
就已經「本自具足」、「安然充滿」、「不動不搖」的。

這時,就能體會到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
認識「真實的自己」,
引導這條路的是----
自己「最大的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