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正治諸方

小神丸 改名蒺藜苦參丸。統治三十六種惡疾。

白蒺藜(去刺二兩) 北蟬蛻(去頭足三錢半) 北全蠍(米汁洗糯米水炒二錢半或薑汁炒) 荊芥穗(二錢半) 北防風(二錢半) 大風子肉(殼不用黑豆煮七次去淨油否則傷目二錢半)大羌活(五錢) 全當歸(酒洗三錢半) 大川芎(酒洗二錢半) 土麻仁(一兩半) 白苦參(酒洗錢半無癬者此味不用)
血熱。加生地。胃熱現面。加白芷知母。鼻塞。加桑皮黃芩。陰虛。加首烏。肝熱。加丹皮。目昏。加蔓荊菊花。痺多。加元參。面多紅雲紅堆。或油光。加白附僵蠶。血枯。加丹參。面腳浮腫。加防己。拘攣。加鉤藤鉤。或茯神白朮。
上為末。老米飯搗爛和為丸。每服四五錢。茶下。早晚各一次。空心服。間時方進飯食。並忌熱湯熱茶。丸藥亦不可多服。恐丸藥難化。服完。未發外者即發。已發外者或更甚。蓋毒既攻出。即遍身潰爛。亦無妨。但要麻木處。漸輕漸狹。即漸浮漸闊。或別處再發一二處。亦是藥力攻散之功。勿疑。

又須知小神丸服十日。即停三日。此三日服行藥丸十粒。三日三次。後又服小神丸。俱照此例。若大瀉。即停勿服。(行藥方列二卷)

大神丸 服小神丸後尚未除根。服此以斷根。倘毒瓦斯再發。外複施針灸熏洗各法治之。

熟川烏(黑豆水煮五錢) 製草烏(薑汁甘草水煮五錢) 大風子(去油殼淨五錢) 白僵蠶(三錢) 北全蠍(薑汁炒五錢) 北蟬蛻(五錢) 穿山甲(土炒成珠五錢) 明雄黃(二錢)台烏藥(五錢) 漂蒼朮(童便浸一宿五錢) 北防風(四錢) 荊芥穗(四錢)蘇薄荷(四錢) 綠升麻(二錢半) 全當歸(五錢) 大川芎(四錢) 大秦艽(酒洗五錢)條甘草(去皮五錢)

又加羌活(七錢) 生地黃(四錢半)
上老米飯為丸。梧桐子大。加減同前小神丸法。每服百丸。茶送下。忌鐵。倘服藥欲嘔。須煮烏豆一勺食之。若全愈。明年再服小神丸一料。連服二三年。病根永除。

搜風散 治三十六種惡疾。臉起紅云。身有紅塊。四肢麻木。神驗。

白附子(面粉包煨二兩) 白蒺藜(炒去刺二兩) 熟川烏(一兩) 草烏(二烏用黑豆煮一兩)北全蠍(洗去泥沙薑汁炒一兩) 豬牙皂(一兩) 白頭翁(一兩) 釵石斛(一兩) 條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酒送下。

驅毒疏風方 涼肝八寶湯治內。此方治外。

大羌活(五分) 捶鹿茸(八分) 川烏(濕紙包煨三錢) 草烏(黑豆煮三錢) 風子肉(去油淨二錢) 漂蒼朮(八分) 大秦艽(八分) 白僵蠶(炒去絲八分) 北全蠍(洗去泥沙薑汁炒一錢)北蟬蛻(洗去泥六分) 荊芥穗(五分) 北防風(六分) 炒梔仁(二錢) 揀歸身(八分)大川芎(八分) 蘇薄荷(六分) 條甘草(三分)
上燈心引。與八寶丹相間服之。俱一日各一次。覆渣時又送八寶丸百粒。

活血解熱湯 服小神丸。毒必攻出。服此以驅熱毒。

全當歸(五錢) 大生地(二錢) 白苦參(三錢) 京赤芍(一錢) 川黃連(一錢) 炒梔仁(一錢)荊芥穗(一錢) 北防風(一錢) 蘇薄荷(一錢) 石菖蒲(五分) 明雄黃(研末沖服一錢) 條甘草(三錢)
燈心引。或加綠豆半杯。

涼肝八寶丹

生犀角(銼末一兩) 羚羊角(為末一兩) 真阿膠(酒化一兩) 好京墨(一兩) 大生地(酒浸二兩) 全當歸(酒浸四兩) 大川芎(酒洗二兩) 杭白芍(酒炒二兩) 威靈仙(兩半)
上先將阿膠京墨入銅杓內好酒熔化。入各藥末搗勻。再入米糊為丸。每服百丸。茶送下。

涼血狗寶丹 專治積熱與氣血相搏。久成癩癘。此方大能涼血清熱。除濕回痺。平肝之妙劑。

芭蕉頭(去泥四兩) 苦楝根皮(洗淨四兩) 新桑根皮(四兩) 綠豆子(四兩) 白雲苓(一兩)豬後腿精肉(半斤) 小狗子(一只產下二十日止盈月者不用以繩吊死去毛切作四塊)
上用酒三升。入大銅杓內。或砂罐。炭火細細煨之。煨至肉爛。約湯二三碗。即住火。夜半飲之。勿使人知。次日將肉加酒。再煎。半夜再飲。服此湯後。當忌油膩。只好吃綠豆白米粥。外用苦楝子皮。或葉亦可。搗爛。加生薑二片再搗。布包擦各患處。輕者無不全愈。又此方治婦人血蠱紅崩。神效。

舒筋蒺藜散 治麻瘋筋拳骨折。十指脫落。或指曲不伸。身多死肉。外有粗皮。黑如蛇鱗。白似魚鱗。口眼歪。鼻塌聲啞。足底潰爛。已成不治。惟此能治之。但非病重難瘳。不可輕投也。

白砒霜(四兩) 黑鉛(八兩) 真麝香(一錢) 蜈蚣蟲(去足炒五錢) 地龍(去泥焙乾二錢) 土狗子(焙乾五十只) 番木鱉(炒黃十個,即馬錢子主治熱病痺痛痞塊然必去淨毛豆腐製過再炒焦方可用否則傷人)
上將黑鉛打扁。分作數塊。砒霜亦碾為末。用一堅濃土罐。口小身長者。將鉛一塊放下罐內。令平。鉛上放霜一層。上又放鉛一塊。鉛上又放霜。如此放完。再用新燈盞一只。仰蓋罐口。鐵絲扎定。用黃泥封固。盞內不用泥。若是陽城罐。不須泥封。再取鐵釘三個釘地上。作品字樣。以罐架釘上。初將炭火細燒。待泥將乾。蓋文武火。及至盞內熱極。時以筆點水。搽濕盞心。引砒霜氣上升。候三炷香完。徐徐退火。仍以筆蘸水搽盞心。候冷方揭。次日開罐。鉛熔在底。藥升在盞下。取脫砒霜。再取梨汁一盞。入銅杓內共煮。如無梨汁。燒酒代之。將餘藥共為細末。入砒霜再碾。瓷罐收貯。照後法服之。

服藥法。體實者。每次五厘。日二次。體虛。日一次。冷茶調下。服後。勿食熱飲食。十歲以上。每日服一次三厘。十歲以下服二厘。五歲上下。難治。

服藥至六七日。遍身俱腫。飲食減少。即服後涼血解毒湯。三日一劑。若牙齦臉頸齊腫。齒縫蟲出者勿畏。亦勿停藥。此以毒攻毒。故毒瓦斯發外。服至百日。方腫消皮脫。指直筋舒。一切油膩魚肉。鹽醋椒醬及菜蔬各物。俱宜戒之。只好綠豆煮白米粥食。

涼血解毒湯 服蒺藜散。腫惡特甚。不可停藥。惟間服此方解之。

白苦參(錢半) 大生地(錢半) 牡丹皮(錢半) 炒梔仁(錢半) 北防風(錢半) 白蒺藜(錢半) 條甘草(一錢)
加綠豆一合。燈心四十條為引。不拘服。三日一帖。

防風通聖散 治癘疾先服此藥三五劑。連服丸藥。至十日又停丸藥三日。每日服一劑。三日三劑。後仍服丸子。如此接續間服。

北防風 荊芥 白附 白芷 白蒺藜 僵蠶 蒼朮 白蘚皮(無癬不用) 靈仙 苦參(無癬去之)元參 赤芍 川芎 黃柏(足痺作熱用之) 川連 焦梔 檳榔 銀花 牛子 大黃 苦硝 枯芩 生石膏 條甘草 燈心
大黃苦硝二味。俟起藥時放下。令二三沸止。若大便洞泄。去硝黃。相証加減。

何首烏散 治癘疾。

首烏(一斤米汁浸十日逐日換水竹刀切片九蒸九晒) 胡麻子(四兩九蒸九晒)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酒調服。或薄荷湯送下。

羅氏何首烏散 統治癘疾諸証。蜜丸亦可。

首烏 枸杞 苦參 石菖蒲 甘菊 蔓荊子 靈仙 荊芥
上末。每服三四錢。酒調下。茶清蜜調亦可。此為癘疾之總方。

血熱。加丹皮梔仁。潰爛。加牛子骨皮。拘攣拳曲。加天麻鉤藤。麻木甚。加蒺藜土麻仁。面上紅雲紅堆。加白附僵蠶。面如油光。加白附蟬蛻。鼻塞聲散。加桑皮黃芩。肉痺。加元參。足麻木潰爛。加黃柏銀花土茯苓。骨節疼痛。加獨活。瘙癢。加丹皮蟬蛻。癬多。加鮮皮浮萍。紅堆紅圈。加山甲皂刺。熱甚。加川連。遍身麻木。非花蛇不能。若作散。足少陽。加柴胡。太陽。加羌活防風。陽明。加白芷。厥陰。加柴胡川芎。少陰。加獨活細辛。手太陰。加浮萍。甚則麻黃。足太陰。加苦參。熱甚痺不回者。用硝芩水藥。以各法加減通聖散服之。但方曰苦參。非脾經實熱之証勿用。

初服九味羌活湯

羌活 細辛 蒼朮 白芷 防風 生地 川芎 赤芍 黃芩 粉草 薑皮
燈心引。服五劑。

二服防風通聖散

薄荷 元參 黃芩 焦梔 荊芥 赤芍 大黃 枳殼 北防風 條甘草
身上燥癢。加紅花、蒺藜、苦參、鮮皮、薑皮。燈心引。五劑。

三服三黃解毒湯

黃連 黃柏 黃芩 赤芍 枳殼 木通 元參 獨活 防風 薄荷 甘草
薑皮燈心引。

三方俱食遠服。

初服磨風丸 此方看何經病重。照前方加減。若未發可依方用藥。

真蘄蛇(酒洗三次用肉三兩) 大風子(用紙淨油四兩) 白藜蒺(去刺微炒八兩) 北防風(二兩二錢) 土麻仁(淘淨土泥炒六兩) 片黃芩(酒炒兩半)
蜜丸桐子大。每日早午晚三次。各服一錢。茶送下。服一匕。遍身發燥。骨節疼痛為驗。後食後腿精肉一二斤止之。食肉之日。不必服丸。次日照前再服。

二服追風丸 重服二料。輕止服一料。

蘄蛇肉(二兩) 風子肉(四兩) 白蒺藜(四兩) 北防風(一兩) 土麻仁(六兩) 胡麻仁(二兩) 片黃芩(酒浸二兩) 尾赤芍(酒炒一兩)
蜜為丸。服法照前。

三服解熱除毒丸 此方可常服。

川黃連(薑汁拌炒八兩) 片黃芩(酒蒸一兩二錢) 黑元參(乳蒸一兩五錢) 土麻仁(三兩)淨銀花(酒蒸一兩一錢) 川羌活(二兩一錢) 白蒺藜(炒去刺四兩) 白蘚皮(酒蒸一兩一錢)真蘄蛇(二兩) 風子肉(四兩)
米糊。冬蜜四兩為丸。服法照前。

四服搜風潤腸丸 去六腑積熱。舒暢經絡。可常服。

紋大黃(酒拌九蒸九晒三兩) 家桃仁(開水泡去皮尖淨油一兩) 淨銀花(酒蒸一兩) 片黃芩(一兩) 郁李仁(取淨肉五錢) 土麻仁(炒一兩) 胡麻仁(炒一兩) 黑元參(一兩) 嫩苦參(酒蒸一兩) 威靈仙(酒蒸一兩) 香獨活(二兩) 白蘚皮(酒蒸一兩) 京赤芍(酒炒一兩)白蒺藜(三兩) 陳枳殼(一兩)
蜜為丸。每日早晚服二次。每次三錢。滾水送下。

五服收功斷根丸

白僵蠶(一兩) 胡天麻(一兩) 川黃連(三味俱薑汁蒸五錢) 北全蠍(去頭尾炒八錢)川獨活(酒蒸一兩) 土麻仁(炒三兩) 白芷梢(一兩) 北防風(一兩) 白蒺藜(四兩) 風子肉(四兩) 製首烏(五錢)
首烏須發出五經後收斂。方可用。若未出現。減去不用。
米糊和冬蜜為丸。日三服。每服三錢。甘草湯送下。

六服複原固本丸 此方生氣血。扶元神。健筋骨。活經絡。回痺水。潤顏色。年四十以上。六脈微細。氣血衰敗。方可服。

北枸杞(一兩) 紅棗皮(兩半) 蓮花須(一兩) 淮牛膝(一兩) 川續斷(上皆酒蒸一兩) 揀歸身(兩半) 牡丹皮(二味酒洗二兩) 川杜仲(一兩) 光澤瀉(兩半) 川萆(土鹽水洗二兩) 北五味(蜜蒸一兩) 白雲苓(乳蒸一兩) 天門冬(去心兩半) 淮山藥(微炒一兩) 芡實米(微炒一兩) 熟地黃(一兩) 川黃柏(一兩) 敗龜板(酒炙十兩)真虎骨(酒炙十次十兩)
將骨板二味打碎。用佳酒二十四碗。熬至三四碗。去滓取汁。預將餘藥為末。入汁內。打糊為丸。每早空心服四錢。或內加節參更妙。

瘋病愈後平常浸酒方 此方伸筋活血。滋腎明目。回痺理脾。潤顏色。

浙白朮 淮熟地 絲杜仲 破故紙 淮山藥 苡仁米 全當歸 川牛膝 節羌活 香獨活 威靈仙 大秦艽 川萆 尋風藤(即青風藤主治風濕麻痺) 北防風 漢防己 五加皮 杭白芍 廣木香 小甘草
加烏豆殼一撮。紅棗數粒。酒浸三日。空心服。

蘄蛇酒

真蘄蛇(一條) 北秦艽(五錢) 香獨活(五錢) 威靈仙(五錢) 嫩桑枝(兩半) 蔓荊子(一兩)川萆 (一兩) 甘菊花(一兩) 淨銀花(一兩) 百部(一兩) 大生地(二兩) 白苦參(一兩)丹參(一兩) 當歸(一兩) 赤芍(一兩) 赤茯苓(一兩) 枸杞(一兩) 黃柏(一兩) 牡丹皮(一兩)
佳酒煮。退火七日飲。

生熟地黃丸

大熟地(三兩) 乾生地(三兩) 淮山藥(乳蒸兩半) 柏子仁(炒二兩) 遠志肉(甘草水蒸四兩)敗龜板(童便炙四兩) 白雲苓(乳蒸兩半) 光澤瀉(鹽水炒兩半) 牡丹皮(酒蒸兩半) 丹參(酒蒸一兩) 全當歸(酒洗二兩) 杭白芍(酒炒二兩)
上為細末。用釵石斛四兩。銀花十二兩。熬膏煉蜜為丸。每早淡鹽湯吞四錢。

吉水李先生傳瘋病經驗方 相証加減。

真蘄蛇(一條中十二兩) 白蒺藜(水洗淨八兩) 大風子(淨油四兩) 白僵蠶(二兩) 威靈仙(一兩半) 川黃連(炒二兩) 濃黃柏(二兩) 黑梔仁(三兩) 土麻仁(洗淨焙乾為末六兩)
蜜為丸。早晚茶送各六錢。先三日服水藥三帖。方服丸藥十日。即停三日。一日服水藥一帖。

水藥方

川羌活(一錢) 香獨活(一錢) 白蒺藜(錢半) 白附子(一錢) 北防風(錢半) 荊芥穗(錢半)白蘚皮(錢半) 川芎(一錢) 赤芍藥(錢半) 川黃連(錢半) 濃黃柏(二錢) 梔子仁(三錢)土麻仁(錢半) 滑石末(三錢) 熟石膏(二錢) 老枳殼(一錢) 川濃朴(錢半) 淨銀花(三錢)黑牽牛(一錢) 生大黃(二錢) 石朴硝(錢半)
燈心引。硝黃後下。

丸藥方

大花蛇(十二兩) 白蒺藜(七兩) 白附子(二兩) 白僵蠶(去絲二兩) 風子肉(二兩) 威靈仙(二兩半) 川羌活(二兩) 香獨活(二兩) 小雲連(一兩) 黑元參(二兩半) 炒丹參(四兩) 土麻仁(五兩) 續斷(三兩)
蜜為丸。早晚各服五錢。

水藥方

威靈仙(錢半) 川羌活(一錢) 香獨活(一錢) 荊芥穗(錢半) 蔓荊子(一錢) 白蒺藜(三錢)石菖蒲(一錢) 白菊花(錢半) 白苦參(酒炒錢半) 炒丹參(三錢) 胡麻仁(炒二錢) 何首烏(三錢)甘枸杞(三錢)

丸藥方

白花蛇(三兩) 香獨活(二兩) 白蒺藜(八兩) 風子肉(二兩) 白附子(二兩半) 白僵蠶(三兩半)威靈仙(一兩半) 黑元參(二兩) 土麻仁(六兩) 黃連(四兩) 焦梔子(二兩) 濃黃柏(二兩)蜜為丸。各服五錢。

水藥方

防風(錢半) 荊芥(錢半) 白芷(一錢) 羌活(錢半) 靈仙(一錢) 元參(錢半)梔仁(一錢) 黃柏(一錢) 黃芩(一錢) 連翹(錢半) 滑石(三錢) 枳殼(一錢)濃朴(一錢) 牛子(錢半) 丑牛(七分) 大黃(錢半) 芒硝(錢半) 甘草(六分)
服三劑。硝黃二味。另包後下。

瘋病經年滿身紅腫燥癢潰爛水不乾方

北綿 (蜜炙五錢) 北直參(三錢) 白苦參(酒蒸晒半乾炒一錢) 地骨皮(甘草水浸炒乾如此三次一錢) 炒丹參(酒炒三錢) 木鱉子(一錢) 土茯苓(錢半) 香附米(薑汁製一錢) 綠升麻(五分) 白附子(陳壁土炒一錢) 直僵蠶(茶泡炒去絲一錢)香白芷(一錢) 炙甘草(一錢)
木鱉子。丹參二味。生過楊梅瘡者用之。否則減去。水煎。服十劑。

滿面紅塊遍身癢點方

白苦參(酒浸炒三兩) 何首烏(四兩) 土麻仁(炒另研四兩) 黑梔仁(酒炒二兩) 牡丹皮(酒炒三兩) 牛蒡子(酒炒三兩) 漂蒼朮(兩半) 威靈仙(米泔浸一夜晒乾另研二兩) 白蒺藜(連刺研六兩) 白附子(二兩) 白菊花(炒二兩) 白芷(兩半) 直僵蠶(二兩) 荊芥穗(三兩)
蜜為丸。米糊亦可。

兩手麻痺方

明乳香(去油勿令黑三兩) 鉤藤鉤(二兩) 威靈仙(二兩半) 石菖蒲(二兩) 明天麻(二兩) 北防風(二兩) 荊芥穗(三兩) 黑元參(酒炒去白二兩半) 白苦參(酒炒錢半)炒丹參(三錢) 何首烏(三錢) 甘枸杞(三錢) 白菊花(錢半)
水煎。服三劑。

手足自搖筋弛痿痺不仁方

真虎骨(兩半) 上關茸(四兩) 上肉桂(兩半) 炒丹參(三兩) 炒續斷(二兩半)川牛膝(兩半) 宣木瓜(兩半) 胡麻仁(三兩) 製川烏(兩半) 沒藥(去油二兩) 茯神木(二兩) 威靈仙(三兩) 白蒺藜(三兩) 香獨活(兩半) 明天麻(兩半) 桑寄生(三兩)明乳香(去油二兩)
煉蜜為丸。陰虛者去肉桂、川烏。加五加皮、歸身、川芎。

新墟裡曾克廣梓行方(序)

昔在萬安縣百嘉地方。遇一良醫。善治瘋癩惡疾。活人甚眾。余甚奇之。具金百餘。求得此方。歸家後。適鄉鄰有患此証者。依方用之。不數月而愈。頻年以來。遠近用此方者。十愈八九。屢試屢驗。真神妙方也。今特付梓。以廣其傳。諒亦不無小補云。

初服方

節羌活 漂蒼朮 荊芥穗 北防風 銀柴胡 黑元參 京赤芍 片黃芩 白蘚皮 老枳殼 淨銀花 條甘草
水煎。服四劑。

次服方

羌活 細辛 白芷 生地 條防風 知母 黃芩 川芎 甘草
水煎。服二劑。

三服方

大黃 朴硝 銀花 桃仁 枳殼 雲連 黃柏 黃芩 元參
水煎。服三劑。

四服方

荊芥 北防風 川烏(童便浸後米汁煮) 白附子(薑汁蒸) 天麻 僵蠶(薑汁蒸)蒺藜(水提過炒去刺) 獨活 元參 風子 土麻仁(洗去土炒) 苦參 赤芍 黃柏 銀花 條甘草 枳殼
水煎。服十劑。以上依次空心服。俱不加引。

五服方

元參(二兩) 赤芍(一兩) 土麻仁(一斤) 枳殼(二兩) 銀花(一兩) 蒺藜(一斤)白芷(二兩) 獨活(二錢) 風子(一斤) 製川烏(一只) 北防風(十兩) 蘄蛇(十二兩)
蛇去頭尾。用熱酒浸二三日。秋冬浸六日。浸松後去骨蒸熟。焙乾研末。和前藥蜜為丸。每日早午晚三次。各服四錢。茶送下。

麻木不仁方

有麻木而未出現者。此數方治之。然不若何首烏散尤妙。

白花蛇(二錢) 蒺藜(七錢) 白附子(兩半) 僵蠶(一兩) 靈仙(一兩) 風子肉(一兩)土麻仁(六兩) 元參(一兩) 川連(五錢) 焦梔仁(一兩)
蜜為丸。早晚各服五錢。茶送下。服此丸十日。即服宣毒去風湯三五劑。連續間服勿停。

宣毒去風湯

川連 黃柏 黃芩 元參 赤芍 梔仁 續斷 花檳榔 大黃 朴硝 石膏末 銀花 荊芥 北防風 鮮皮 獨活
燈心引。朴硝後下。

不仁丸(第二)

白花蛇(二兩) 白附子(五錢) 僵蠶(五錢) 蒺藜(七兩) 風子肉(五錢) 靈仙(五錢)土麻仁(六兩) 元參(一兩) 黃柏(一兩) 梔子(一兩)
蜜為丸。照前服法。

不仁神效丸

草 蒼耳子 靈仙 北防風 白附子 僵蠶 黃柏 黃芩 川朴 赤芍 梔仁 銀花 歸尾 黑丑牛 生大黃 朴硝 甘草 石膏
燈心引。

初服方

羌活 靈仙 獨活 防風 薄荷 菖蒲 苦參 黃柏 烏藥 枳殼 木通 牛膝 桃仁 大黃 朴硝 甘草
水煎。燈心四十根為引。空心服五六劑。即服再造散。

三花飲

菊花 銀花 紅花 艾絨 藿香 甘松 白芷 蟬蛻 僵蠶 薄荷 防風 荊芥 羌活 獨活 蒺藜 蔓荊 川芎 歸尾 甘草
燈心引。

解毒湯 輕者服此。

荊芥 蒼朮 羌活 白芷 黃柏 黃芩 丹皮 赤芍 大黃 當歸 川芎 枳殼 澤瀉 甘草 銀花
燈心引。食遠服。

二次解毒湯 不必下者服此。下後亦服此。

荊芥 防風 白芷 鮮皮 元參 歸尾 赤芍 丹皮 黃柏 黃芩 木通 銀花 甘草
燈心引。

涼血解毒湯 服丸藥毒出於外。服此解之。

當歸 生地 苦參(有癬者用之) 元參 赤芍 丹皮 梔仁 黃連(熱不甚者勿用) 銀花 牛蒡子 菖蒲 防風 荊芥 蒺藜 甘草
燈心引。或加綠豆。半杯。亦可。

神授麻黃散 統治三十六種惡疾。

麻黃 製草烏 川芎 甘草
上為末。每服一錢。燒酒調下。兼進驅風活血丸。

驅風活血丸

皂角刺(二兩) 山甲珠(二兩) 酥油(一兩搽入藥內) 蟾酥(二兩) 地龍(去泥二兩)蛇床子(洗二兩) 青葙子(六兩) 蒼耳子(炒去尾刺二兩) 風子肉(煮七次淨油六兩)五加皮(二兩) 苡仁米(二兩) 香白芷(二兩) 明天麻(薑汁炒三兩) 北防風(二兩)蘇薄荷(二兩) 製草烏(豆腐煮一兩) 淨蟬蛻(洗去泥二兩) 北全蠍(洗淨鹽炒二兩)白蒺藜(二兩) 川芎(二兩) 乾生地(酒浸三兩) 朽龜板(酥油炙二兩) 京赤芍(炒二兩) 胡麻仁(炒四兩)赤茯苓(去皮二兩) 川牛膝(去蘆二兩) 條甘草(一兩) 內宜加黃連(二兩) 元參(三兩)
上將各味研末。如無蟾酥。將藥末用紙貼於筲箕內。取癩蝦蟆十只。活抑在筲箕內。放箕在鍋內。漫火蒸炕。少時酥出。流入藥末內。再將風子末攤在筲箕內。架放鍋內。蓋蒸半炷香久。傾入臼內。擂爛。加全蠍。再搗。方入前末。老米打糊為丸。每日服二錢。麻黃散。只服一料。此方未全愈者。須再製一料。服藥七日。須用熏洗諸法治之。

第一萬字丸 加減同何首烏散。

白花蛇(去頭皮腑骨一條)白蒺藜(七兩)白僵蠶(一兩)白附子(一兩)威靈仙(一兩)風子肉(一兩) 土麻仁(六兩) 川黃連(乳蒸五錢)
蜜為丸。早晚空心各服五錢。如紅暈不退。加白附子五錢。僵蠶五錢。茶下。

第二驗字丸 如服此方不驗。必加人參一錢。象皮二兩。用甘草水炒過。或又加土茯苓一兩。五味子一兩。老者加枸杞一兩。肉桂一兩。方內蒺藜土麻仁每味減二兩。添在後生扶之藥。其效如神。

白花蛇(一兩) 白蒺藜(去刺七兩) 風子肉(七兩) 胡麻仁(六兩) 小川連(五錢)
蜜為丸。照前吞服。

第三靈字丸

白苦參(生用脾經無病勿用三兩) 白花蛇(一兩) 白蒺藜(七兩) 風子肉(一兩) 土麻仁(六兩) 小雲連(五錢)
蜜為丸。吞服同前。

第四感字丸

白花蛇 白蒺藜 白僵蠶 白蘚皮 風子肉 荊芥穗 北防風 香白芷 漂蒼朮 蘇薄荷 香獨活 白苦參 土麻仁 大熟地 杭酒芍 當歸尾 小川連 濃黃柏 片黃芩 焦梔子 牡丹皮 川芎 花檳榔 淨銀花 條甘草
米糊為丸。茶送下。

寬胸行氣散 服上藥後。胸前覺滯且多痰。間服此。

桔梗 木通 枳殼 香附 烏藥 芥子 杏仁 陳皮 川芎 酒芍 甘草
燈心引。

第五神字丸 服四劑。紅點紅堆不退。再投此以收功。

草 穀精草 白菊花 鮮紅花 威靈仙 蔓荊子 直僵蠶 蒼耳子 五味子 朽龜板 黑元參 赤芍藥 濃黃柏 枯黃芩 牛蒡子
米糊為丸。早晚各三錢。茶送下。

第六丹字丸

龜板(一斤醋炙七次) 黃芩(二兩酒炒) 梔仁(二兩酒炒) 防風(二兩)
蜜為丸。照前服二次丸後。間服三黃解毒湯。

三黃解毒湯

川連 黃柏 枯芩 赤芍(慎用) 苦參 元參 枳殼 檳榔 川芎 大黃 銀花 蒺藜 鮮皮 獨活 甘草
熟石膏二錢為引。服三劑。

第七普字藥酒方 酒浸斷根。

熟地黃(八錢) 全當歸(二錢) 杭白芍(五錢) 川芎(三錢) 炒杜仲(八錢) 破故紙(八錢)續斷(八錢) 甘枸杞(五錢) 遠志肉(五錢) 山萸肉(五錢) 堅雲苓(二錢) 真虎骨(五錢)朽龜板(一兩) 牡丹皮(八錢) 松節(五錢) 寬筋藤(五錢) 天仙藤(五錢) 濃黃柏(三錢)五加皮(一兩) 條甘草(三錢)
上共浸冬酒十升。加龍眼肉三錢。紅棗一二兩。老薑煨過五錢。黑豆微炒二兩。冬浸七日。春秋五日。夏三日。複渣加酒五升。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手足冷者。去黃柏。加肉桂、川烏五錢。

第八濟字丸 如病已愈。只皮膚不能複原光潤。或骨節間有酸疼。服此以去餘毒。

羌活(二錢) 獨活(二錢) 防風(二錢) 荊芥(二錢) (二錢) 靈仙(二錢)桑寄生(二錢) 白芷(錢半) 僵蠶(錢半) 細辛(一錢) 首烏(一兩) 龜板(五錢)枸杞(五錢) 當歸(五錢) 川芎(二錢) 白芍(二錢) 元參(二錢) 丹皮(二錢)烏藥(五錢) 檳榔(二錢) 銀花(二錢) 牛蒡子(二錢)
有熱。加川連錢半。黃柏錢半。米糊為丸。每次二錢。早午晚三次。茶送下。

胡麻散 治風熱癮疹瘙癢。或兼赤暈。發寒惡熱。形病俱實者。

胡麻仁 白苦參 何首烏(各八兩) 白菊花 威靈仙 蔓荊子 白蒺藜(去刺) 荊芥穗 北防風 石菖蒲 牛蒡子 條甘草
共為末。酒調下三錢。

天麻散 治一切癘疾。

天麻子(二兩) 威靈仙 白蒺藜 蔓荊子 荊芥穗 石菖蒲 薄荷葉 甘菊花 何首烏 胡麻子 白苦參(慎用)地骨皮 牛蒡子
上為末。每服三錢。酒調下。或茶送下。食前服半月。食後服半月。

防風天麻散丸 治癘疾癩疾。此方神仙所傳。一年中常療數人。初服藥有嘔吐者。不可怪。再服即安。其效如神。

防風(去蘆) 天麻 升麻 靈仙 細辛 蔓荊子 蜈蚣(二對) 山甲 首烏 人參 丹參 苦參 川芎 白附子 元參 紫參
每藥末二兩。先將胡麻一斤。淘淨晒乾。炒香熟。另研為末。與各藥末和勻。蜜為丸。共九十九丸。細嚼。溫漿水送下。日三服。大忌房事。將息慎口。食淡白粥一百二十日。

蔓荊子散 治肺臟蘊熱風毒。如癇。變成惡風。

蔓荊子(生用) 甘菊花 明天麻 天南星 胡麻子 枸杞子 白苦參
上為末。每服二錢。荊芥煎湯送下。或茶送下。日服二錢。

透經解攣湯 亦治風熱筋骨痛。

山甲珠(二錢) 鮮紅花(七分) 蘇木(七分) 羌活(七分) 防風(七分) 白芷(一錢)明天麻(七分) 蟬蛻(七分) 當歸(七分) 川芎(五分) 炒連翹(五分) 條甘草(七分) 荊芥穗(七分)
水與酒各半煎服。

海藏愈風丹 治癘病手足麻木。眉毛脫落。遍身生瘡。及癘風癮疹。皮膚瘙癢。搔破成瘡。並皆治之。

黃花蛇(去頭尾腸酒浸取淨內晒乾為末) 白花蛇 烏梢蛇(製同上) 白苦參(一斤取末四兩)皂角(一斤銼寸許無灰酒浸一宿以水一碗搗成汁去渣入砂罐中文武火熬)
上為末。成丸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煎通聖散。空心送下。後食乾物壓之。日三服。間日浴身。汗出為度。

準繩曰:果系癘風。用之必效。若肝經血熱。脾經血虛。腎經虛火。脾肺氣虛。遍身作癢。搔破成瘡。或內熱生風。而眉毛脫落。或皮膚赤暈。或搔起白屑而類癘風者。服之反成癘風矣。

按癘風。必有死肉麻木。針之不痛。然後發現於外。甚則破爛。若無麻木。非癘也。類癘者。當審何經之風熱。何經之部位。用藥治之。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外有火衰作癢一証。並無紅點。亦無白屑。當重用附桂。大補元陽則善矣。

人參消風散 治面毒瘙癢。或眉毛脫落。耳鳴鼻塞。皮膚頑痺。並婦人血風。頭皮腫癢。眉骨疼。旋欲倒。痰逆惡心。凡風上攻者皆治之。

人參 川芎 茯苓 濃朴 廣皮 藿香 羌活 防風 荊芥 蟬蛻 僵蠶 甘草

羌活當歸散 治風熱傷血。遍身疙瘩。及癮疹瘙癢。

羌活 荊芥 防風 白芷 升麻 黃連 黃芩 連翹 牛蒡子 當歸 川芎 甘草
手指拳曲。加鉤藤。血虛者。佐以加味逍遙散。加鉤藤。氣虛者。佐以補中益氣湯。加皂刺鉤藤。或並服逍遙散。
上用酒拌。晒乾。水煎服。

寶鑒換肌散 治癘久不愈。眉毛脫落。鼻梁崩陷。

白花蛇 黑花蛇(各三兩酒浸) 木鱉子 地龍 草烏頭 漂蒼朮 木賊 北細辛 威靈仙 蔓荊子 香白芷 白蒺藜 定風草 荊芥穗 甘菊花 石菖蒲 大川芎 不灰木 白苦參 沙參 紫參 天門冬 赤芍藥 全當歸 何首烏 胡麻子 粉甘草(各一兩)
俱為末。每服五錢。溫酒下。食後酒送尤妙。

樺皮散 保命

樺皮(去瓤燒存性四兩) 荊芥穗(二兩) 枳殼(去瓤存性四兩) 杏仁(水煎取出令乾研末二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食後溫酒調下。

醉仙散 寶鑒

北防風 蔓荊子 白蒺藜 白苦參 胡麻子(炒) 枸杞子 牛蒡子 栝蔞根(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一兩五錢。入輕粉二錢。拌勻。每服一錢。茶清調。晨午各一服。至五七日。於牙縫中出臭涎。令人如醉。或下膿血。病根乃除。仍量病之輕重用藥。如病重。先以再造散下之。候元氣將複。方用此藥。

此藥忌一切炙爆濃味。只可食淡粥。時菜諸蛇。以淡酒蒸熟食之。可以助藥勢。

按非重証難治。輕粉不可用。

瀉清丸

羌活 防風 當歸 川芎 膽草 梔子 煨大黃
上各等分。研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煎竹葉湯。同沙糖溫水化下。按膽火不甚大。宜去膽草。加赤芍。

瀉白散

桑白皮(二兩) 地骨皮(二兩) 粉甘草(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碗。入粳米百粒煎服。易老方。加黃連。

瀉黃散 錢氏 海藏云。此劑瀉肺熱。

藿香(七錢) 防風(四兩) 石膏(五錢) 梔仁(二兩) 甘草(二兩)
上銼。同蜜酒微炒香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沸調下。

雷丸酒

紫石英(細研水飛過五錢) 雷丸(一兩) 朱砂(研水飛過一兩) 阿魏(二兩) 雄黃(細研水飛過七錢半) 雌黃(細研七錢半) 藜蘆(五錢) 犀角屑(五錢) 斑蝥(去頭足翅芝麻炒二十個) 芫青(去頭足翅用芝麻一合約炒二十個去芝麻不用) 硝石(一兩細研)
上為細末。取苦參四五兩。同硝石搗碎。用生絹袋盛入瓷瓶內。用無灰酒一斗。浸七日。每服一中盞溫過。食前調雷丸散二錢。

雷丸散 神效

阿魏(二錢半) 雷丸 雄黃 朱砂 滑石 紫石英 牛黃(研各五錢) 斑蝥 芫青(各二十個同糯米炒) 白蘞(二錢半) 犀角屑(五錢)

上二方。皆本耆婆而增損之。以藥有難致。拘方取足。則畢生不得矣。小有出入。亦何不可。故備列焉。準繩。

白花蛇丸 丹陽荊上舍得癘疾。一僧療之而愈。以數百求方。秘不肯傳。館賓袁生窺知藏納衣領中。因醉之而竊錄焉。用者多效。

白花蛇(一條) 烏梢蛇(一條並去頭尾生用) 北防風(二兩) 荊芥穗(兩半) 白蒺藜(一兩)北全蠍(一兩醋浸一日去鹽味) 北蟬蛻(二兩去土) 北細辛(一兩) 蔓荊子(一兩) 威靈仙(一兩)何首烏(一兩) 生地黃(二兩) 白苦參(二兩) 大川芎(二兩) 枸杞子(二兩) 胡麻子(一兩炒香)金毛狗脊(一兩) 川牛膝(一兩) 烏藥(一兩) 天花粉(一兩) 漏蘆(半斤去苗洗淨四兩) 小川連(一兩) 枯黃芩(一兩) 山梔仁(一兩) 濃黃柏(一兩) 北連翹(一兩) 槐花(二兩) 牛蒡子(炒一兩) 淨銀花(二兩)
上頭面者。加白芷一兩。肌膚潰爛者。加大皂角一兩。一加尋風藤一兩。共研末。米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茶送下。午後臨臥各一服。

乳香丸

明乳香(二十兩) 白苦參(四兩去蘆肥者好)
先用好酒五升。浸苦參。將瓶入湯煮一伏時。當用文武火漫熬。令小沸為候。一伏時。取出濾去渣。將酒浸乳香。於銀砂石器內煎如餳。入天麻末四兩。火麻仁二兩。於乳香膏內攪令勻。漫火熬之。可丸即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火麻仁酒送下。空心服。早晚二次。

火麻仁酒
用火麻仁三升。水淘淨。候乾。以酒一斗。浸一宿。和酒研取白汁。用生絹濾過。入瓷瓶中。重湯煮數沸。即止。每服一小盞。溫過下藥。仍兼紫茄子根散。相間服之。

紫茄子根散

紫茄子根(一斤細切晒乾搗為末) 白芍(二兩) 炙草(兩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湯送下。日進三服。自早至晚。常令均勻服之。

神仙退風丹

知母 貝母 烏梅肉 海桐皮 金毛狗脊
上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日早晨。日中。臨睡。各服三十丸。又每夜第一次睡醒時。急於頭邊取三十丸便服。並用羊蹄根自然汁下。大忌酒及房事。一切發風之物。只吃淡粥一百日。皮肉漸皆複舊。半年後。尤忌房事。服藥時每夜專用一二勤慎人。在睡處坐守。等候第一次睡覺時。便扶起吃藥一次。華宮使親見林承務服之。取效。但不守禁忌者。毫無益耳。

張真君麻瘋方 出洞天奧旨

茅山蒼朮(一斤) 蒼耳子(三兩)
研末。米飯為丸。日三服。每服二錢。服一月。即全愈。須忌房事。犯則不救。

白鹿洞方 治大麻瘋眉毛脫落。手足拳攣。皮肉潰爛。後翻眼綻。口歪身麻。肉不痛癢。面生紫斑。並治如神。

風子肉(四兩淨細) 明天麻(四兩酒浸) 北防風(四兩) 香白芷(四兩酒浸) 香獨活(六兩) 蘇薄荷(六兩) 北全蠍(六兩洗去鹽) 直僵蠶(六兩炙去足) 蟬蛻(六兩去足) 金頭蜈蚣(二兩炙去頭足) 真蘄蛇(八兩去皮骨酒浸焙乾) 穿山甲(燒二兩) 金毛狗脊(四兩去毛酒浸)白菊花(四兩) 漢防己(四兩) 何首烏(四兩忌鐵) 川當歸(四兩酒浸) 好苦參(四兩)大川芎(二兩) 京赤芍(六兩) 山梔仁(炒二兩) 北連翹(二兩) 白蘇(二兩)
共為末。酒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好酒送下。臨臥再一服。忌氣怒房事。油膩煎炒。雞、魚、蝦、蟹、芋頭、山藥、糟、魚、肉、鵝、生冷。春酸食。冬冷物。冬月亦不可烘火。宜綿暖淨室坐定。保守性命。節飲食。斷妄想。服藥時宜仰臥。令藥力遍行有功。如不守禁忌。徒勞心力。亦無效也。服此藥只宜食鴨 魚牛肉。俱宜淡食。

秘傳漆黃蟾酥丹

鮮螃蟹(四斤) 真生漆(一斤) 真蟾酥(二兩) 明雄黃(二兩)
先將瓷鐔裝蟹。次入漆封口。埋在土中。十四日足。方取開看。二物俱化成水。去渣淨。將水入鍋。熳熳火煮焙乾。為細末。方入雄黃蟾酥二味末攪勻。瓷罐收之。每日空心臨臥各一服。好酒送下二錢。不過一月。其瘡全好。除根。妙不可言。治大麻瘋。如手取之妙。況所費不多。莫輕忽修合。亦勿妄傳匪人。秘之。

六香散 耆婆

零陵香 甘松(去土) 茅香 香白芷 製香附 藿香 川芎(各二錢) 山柰子(五錢)
上除三柰子另研。余七味分作四劑。每一劑。以水六大碗。煎成三碗。去渣。入三柰攪勻。乘熱洗瘡。若瘡不破者。用 針於疙瘩瘍上刺破。令惡血出盡。然後淋洗。一伏時洗一番。浴室毋令透風。臥處須令火暖得宜。一月之間。不可出外。若熱不可飲冷。水洗淨拭乾。用八金散點之。

八金散

禹余糧石 金精石 銀精石 陽起石 元精石 磁石 石膏 滑石
上件各等分。研末。入金銀鉗鍋子內盛之。用鹽泥固濟口。以文武火 煉透紅。放冷。研為粉。入水銀五錢。輕粉一錢。研令不見星。令患人先洗瘡拭乾。便用小油調稠。硬作餅子。於有瘡處搽上。忌飲水。以口中涎出為度。涎出。即用貫仲四兩。黑豆半升。煮湯。急漱其口。切不可咽下藥汁。見效即止。

神效清目飲 惡疾攻目。以此治之。並治惡疾。

白菊花(二錢) 白蒺藜(錢半) 蔓荊子(錢半) 荊芥穗(錢半) 綠升麻(五分)麻黃(一錢表証輕者不用) 靈仙(一錢) 石菖蒲(五分) 何首烏(二錢) 苦參(一錢無癬不用)黑梔仁(一錢) 枯黃芩(一錢) 小川連(一錢) 肥知母(一錢) 條甘草(六分)

明目解毒湯 目昏目赤目斜。急服此湯。不致損目。

菊花 荊芥 防風 羌活 草決明 蔓荊子 薄荷 柴胡 蒺藜 川連 穀精草 連翹 芍藥 車前 土麻仁 甘草
生薑二片引。

豬肝散 凡目內起白翳者。服之神效。

石決明 夜明沙(水淘去土) 白蒺藜 川木賊 白菊(去梗蒂) 蟬蛻(去足翅) 穀精珠
痘疹。加望月沙。各等分。用豬肝二兩。切薄片入藥。滾水沖。蓋定甑內蒸。取出。先熏後吃。並肝與藥汁吃之。渣入罐內再煮。

又豬肝散

石決明(二錢) 夜明沙(二錢) 豬肝(二兩)
上二味和勻。以竹刀切肝作二片。或三四片亦可。但令相連勿斷。以藥末敷於肝內。以線扎緊。勿令泄出。取米泔水一碗。入砂罐內。並入豬肝同煮。臥時連肝服之。

又方

石決明 天鼠矢 白蒺藜 木賊草 菊花 蟬蛻 穀精珠(各等分)

麻木不仁方

草 威靈仙 條防風 白附子 白僵蠶 赤芍藥 梔子仁 片黃芩 濃黃柏 川濃朴 蒼耳子 當歸尾 淨銀花 紋莊黃 石朴硝 黑丑牛 甘草(硝黃二味各包另下)
石膏燈心引。空心服十劑。若瘋病身上有癩癬。另用銅綠、松香、黃柏各五錢。研末油調塗。

麻木不仁丸藥方

真蘄蛇(五錢) 風子肉(五錢) 蒺藜子(一斤) 土麻仁(一斤) 白附子(兩半) 白僵蠶(一兩)威靈仙(一兩) 杭元參(一兩) 川黃連(五錢)
蜜斤半為丸。初服此丸一半。即服宣下去風解毒藥五帖。然後服丸藥。服完之後。又服宣下去風解毒藥五帖。

宣下去風解毒方

白蘚皮 荊芥穗 北防風 香獨活 黑元參 濃黃柏

赤芍藥 片黃芩 花檳榔 川續斷 梔子仁 大莊黃 石朴硝 川黃連 金銀花(各一錢)
石膏燈心引。空心服十劑。

又第二丸子方

真蘄蛇(五錢) 風子肉(五錢) 白附子(五錢) 白僵蠶(五錢) 蒺藜子(八兩)威靈仙(五錢) 土麻仁(八兩) 黑元參(一兩) 濃黃柏(二兩) 川黃連(三錢)
蜜一斤。照前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