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三

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裏虛,脈偏弦者,飲也。

【按】

此條微者短氣之下,古本有「脈雙弦者,寒也」等句,文義不屬,當另分為一條在後。

【註】凡病人食少飲多,小便利者,為消渴病;小便不利者,為留飲病。留飲者,即今之停水飲病也。若水停上焦胸中,則壅肺氣不得降,故暴喘滿也;若水停中焦心下,甚者則凌心,故病悸動不安,微者則礙肺,故病呼吸短氣;若水停下焦少腹,則不輸膀胱,故必苦裏急也。仲景於此,但言上、中二焦,不及下焦者,非略之也,謂已詳於『傷寒論』中也。

【集註】

程林曰:飲水多,則水氣停泛於胸膈,必暴喘滿也。凡人食少飲多,則胃土不能游溢精氣,甚者必停於心下而為悸。微者則阻於胸膈而為短氣也。


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

【註】

水停心下,中焦部也,中焦屬胃,故不止病悸、短氣,而亦病嘔也。病悸短氣者,是水停胃外,從膈下而上干於胸也。病嘔者,是水停胃內,從胃中而上越於口也。然必先渴飲水多而後作嘔者,方屬飲家嘔病也。主小半夏湯者,以止嘔也;加茯苓者,以飲水多而病嘔,故兼利水也。

【集註】

魏荔彤曰:水停心下,阻隔正氣,不化生津液,上於胸咽故渴也;渴必飲水,水得水而愈恣其衝逆,所以先渴而後必嘔也。此屬飲家,當治其飲,不可以為渴家,治其渴也。治飲則用辛燥,治渴必用寒潤,大相徑庭,可不明其屬於何家,而妄治之乎?

尤怡曰:先渴後嘔者,本無嘔病,因渴飲水,水多不下而反上逆也,故曰:此屬飲家。小半夏止嘔降逆,加茯苓去其停水。

小半夏茯苓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觔 茯苓三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註】

飲家渴者,是水停氣不化生津液而渴也;嘔家渴者,是嘔吐胃乾燥傷津液而渴也,故曰嘔家本應渴也。先嘔後渴者,當少少與飲之,以和胃生津,為欲解也;若嘔吐後反不渴者,是必心下素有支飲故也。惟主小半夏湯止嘔,而不加茯苓者,以不渴並無新飲,且嘔後已傷津液,不可再行利水,重竭津液也。

【集註】

李曰:此專以治嘔,言嘔家渴者,為欲解,以胃氣復而津液生也。若心下素有支飲,則不燥自當不渴,泛溢而嘔也。半夏、生薑溫能和胃氣,辛能散逆氣,為嘔家聖藥。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觔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集解】

沈明宗曰:此支飲上溢而嘔之方也。凡作嘔必傷津液,應當作渴,故為嘔家本渴,渴則病從嘔去,謂之欲解。若心下有支飲,停蓄胸膈致燥,故嘔而不渴,則當治飲,所以生薑散邪,半夏滌飲,嘔自止矣。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註】

卒然嘔吐,雖然不渴而心下痞塞,是膈間有水凝結也。眩者,是水阻陽氣不升也;悸者,是水氣上干於心也。即不渴無新飲,而平日飲盛可知,則不必顧及津液,亦必加茯苓以利水,斯結可開而阻可通也。

【集註】

趙良曰: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陽氣必不宣散也。經云:以辛散之。半夏、生薑皆味辛,『本草』半夏可治膈上痰。心下堅嘔逆眩者,亦上焦陽氣虛不能升發,所以半夏生薑並治之。悸則心受水凌,非半夏可獨治,必加茯苓去水,下腎逆以安神,神安則悸愈也。

尤怡曰:飲氣逆於胃則嘔吐,滯於氣則心下痞,凌於心則悸,蔽於陽則眩,半夏、生薑止嘔降逆,加茯苓去其水也。

半夏加茯苓湯方

(見前)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按】

瘦人之「瘦」字,當是「病」字;癲眩之「癲」字,當是「巔」字,巔者頭也,文義相屬,此傳寫之。

【註】

悸者,築築然跳動病也。上條心下有悸,是水停心下為病也;此條臍下有悸,是水停臍下為病也。若欲作奔豚,則為陽虛,當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今吐涎沫,水逆胃也,巔眩水阻陽也,則為水盛,故以五苓散主之也。

五苓散方

澤瀉一兩一分 豬苓(去皮)三分 茯苓三分 白朮三分 桂(去皮)二分
上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煖水,汗出愈。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芩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註】

水停心下,甚者病悸,已明其治矣。微者短氣,其治有二:氣虛短氣,是氣少不能長息而短也;微飲短氣,是水停阻礙呼吸而短也。若呼之氣短,是心肺之陽有礙也,用芩桂朮甘湯以通其陽,陽氣通則膀胱之竅利矣。吸之氣短,是肝腎之陰有礙也,用腎氣丸以通其陰,陰氣通,則小便之關開矣。故曰:苓桂朮甘湯主之,腎丸亦主之也。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 白朮各三兩 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腎氣丸方

(見婦人雜病中)

【集註】

尤怡曰:飲,水病也。治水必自小便去之;苓、桂、朮、甘益土氣以行水,腎氣丸溫陽氣以行水,雖所主不同,而利小便則一也。


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飲者,下痛引缺盆、欬嗽則轉甚。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脈沉者有留飲。

【按】

此條古本內於「四肢歷節痛」之下有「脈沉者有留飲」一句,當另為一條,始合論脈之義。短氣而渴之「渴」字,當是「喘」字,四肢上當有缺文,皆傳寫之。

【註】

停飲初病,即以小半夏湯加茯苓、五苓散、腎氣丸等藥治之而愈者,微邪也。若邪甚而不去者,留於心上則阻心陽,必背寒冷;留於下則得肝氣,必下痛引缺盆,欬嗽轉甚,留於胸中則壅肺氣,必短氣而喘;留於身體則塞經絡,必四肢歷節痛也。由此推之,留於脾則腹腫身重,留於腎則囊足脛腫,理必然也。


膈上病,痰滿喘欬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劇,必有伏飲。

【註】

傷飲之病,留而不去,謂之留飲;伏而難攻,謂之伏飲。伏飲者,乃飲留膈上伏而不出,發作有時者也。即今之或值秋寒,或感春風,發則必喘滿欬吐痰盛,寒熱背痛腰疼,欬劇則目泣自出,欬甚則振振身動,世俗所謂吼喘病也。

【集註】

程林曰:痰飲留於膈,則令人喘欬吐;發於外,則令人寒熱,背痛、腰疼;欬甚則肺葉舉,而目泣出;喘甚則息搖肩,而振振身。如此劇者,必有伏飲。


脈浮而細滑,傷飲。

【註】

凡飲病得脈浮而細滑者,為痰飲,初病水邪未深之診也。

【集註】

李曰:飲脈當沉,今脈浮者,水在肺也。


脈沉者,有留飲。

【按】

此條係在四肢歷節痛之下,今分在此。

【註】

凡飲病得脈沉者為留飲,水邪將深之診也。

【集註】

程林曰:脈得諸沉者,當責有水,故脈沉者為水飲。

李曰:經云:沉,潛水蓄是也。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按】

「此為留飲欲去故也」句,當在「利反快」之下,必傳寫之。

【註】

凡飲病得脈伏者,為伏飲,水邪已深之診也。凡病飲之人,欲自下利,利後通快,此為所留之飲,欲自去而愈故也。若雖利,利反不快,心下續有堅滿,乃所留之飲盤結不欲去也,宜攻之以甘遂半夏湯。方中反佐甘草以激之,意在所向無前,即潛伏難均AA水結未有不破者;因自下利,故又佐芍藥以約束之。防勝後窮追不止也。

甘遂半夏湯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十二枚 芍藥五枚 甘草(炙)如指大一枚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去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集解】

程林曰:留者行之,用甘遂以決水飲,結者散之,用半夏以散痰飲。甘遂之性直達,恐其過於行水,緩以甘草白蜜之甘,收以芍藥之酸,雖甘草、甘遂相反,而實有以相使,此酸收甘緩,約之之法也。『靈樞經』曰:約方猶約囊。其斯之謂歟!

尤怡曰:甘草與甘遂相反,而同用之者,蓋欲其一戰而留飲盡去,因相激而相成也。芍藥、白蜜不特安中,亦緩藥毒耳!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下,欬吐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欬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註】

設問曰:夫飲,不止於留飲伏飲也,而世謂飲有四者何也?師曰:留飲、伏飲,言飲病新久深淺之理也,今世所謂四者,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言飲病之情狀也。

四飲亦不外乎留飲、伏飲之理,但因其水流之處,特分之為四耳!由其狀而命之名,故有四也。痰飲者,水飲走腸間不瀉,水精留膈間不輸,得陽煎熬成痰,得陰凝聚為飲,凡所在處有聲,故在上則喉中有漉漉之聲,在下則腸間有瀝瀝之聲,即今之遇秋冬則發,至春夏則止,久欬嗽痰喘病也。懸飲者,飲後水流在下,不上不下,懸結不散,欬唾引痛,即今之下有水氣,停飲痛病也。溢飲者,飲後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壅塞經表,身體疼重,即今之風水、水腫病也。支飲者,飲後水停於胸,欬逆依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水腫狀,即今之停飲,喘滿不得臥之病也。

【集註】

趙良曰:水行走下,而高原之水,流入於川,川入於海,塞其川則洪水泛溢,而人之飲水亦若是。『內經』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今所飲之水,或因脾氣而不上散,或因肺氣而不下通,以致流溢,隨處停積,而為病也。

程林曰『內經』云:土鬱之發,飲發於中。以其性流衍不常,治法亦有汗下溫利之異。

李曰:夫飲有四,而此獨以痰飲名,總之水積陰或為飲,飲凝陽或為痰。則分而言之,飲有四,合而言之,總為痰飲而已。

尤怡曰:素盛今瘦,知其津液盡化痰飲,故不復外充形體,而反下走腸間也。飲水流溢者,水多氣逆也,其流於下者,則為懸飲;其歸於四肢者,則為溢飲;懸者懸於一處,溢者溢於四旁。其偏結而上附心肺者,則為支飲,支飲者,如水之有派,木之有枝,附近於藏而不正中也。欬逆倚息不得臥者,上迫肺也。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水在脾,少氣身重。水在肝,下支滿,嚏而痛。水在腎,心下悸。

【按】

心下悸之「心」字,當是「臍」字,必傳寫之。

【註】

四飲之水,或留膈間,或留腸間,或留下,或留肢體,或留胸中,然不能盡水之為病也。故又發明水之在心者,心下堅,短氣而悸,不欲飲水也;水之在肺者,吐涎沫,渴欲飲水也;水之在脾者,少氣身重也;水之在肝者,下支滿,嚏而痛也;水之在腎者,臍下悸也。醫者以此觸類而通之,則水之病,自無遁情矣。


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

【按】

支飲胸滿之「胸」字,當是「腹」字,若是胸字,無用承氣湯之理,是傳寫之。

【註】

支飲胸滿,邪在肺也,宜用木防己湯、葶藶大棗湯。支飲腹滿,邪在胃也,故用厚朴大黃湯,即小承氣湯也。

【集註】

尤怡曰:胸滿疑作腹滿,支飲多胸滿,此何以獨用下法?厚朴大黃與小承氣湯同,設非腹中痛而閉者,未可以此輕試也。

厚朴大黃湯方

厚朴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心下有痰飲,胸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

【註】

此承上條詳出其證,以明其治也。心下有痰飲,謂痰飲之水流在膈間,故胸支滿;支滿則阻礙陽氣,不得上通於頭目,故目眩也。主以苓桂朮甘湯者,利水而通陽氣也。

【集註】李曰:胸支滿,痰飲停滯於中也;目眩,阻遏陽氣不上升也。茯苓淡滲以利水飲,桂枝宣導以行陽氣,白朮去濕健脾,甘草和中益氣,同為補土制水之劑。

苓桂朮甘湯方

(見上)


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已椒藶黃圓主之。

【註】

此又承上條互詳其證,以別其治也。心下有痰飲,喉間有漉漉聲,腸間有水氣,腸中有瀝瀝聲者,用苓桂朮甘湯,即溫藥和之之法也。若更腹滿,則水結實矣,口舌乾燥,則水不化矣。故以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前後分攻水結,水結開豁,則腹滿可除。水化津生,則口燥可滋。小服而頻,示緩治之意。稍增者,稍稍增服之。口中有津液渴者,乃飲渴也。加芒硝者,以峻藥力耳!

【集註】

李曰:腹滿,水聚於胃也。腸間有水氣,則濕漬中焦,津液不為灌溉,故口舌乾燥。前云水走腸間,瀝瀝有聲為痰飲,此腸間有水氣,即痰飲也。

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圓方

防己 椒目 葶藶(熬) 大黃各一兩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集解】

程林曰:防己、椒目導飲於前,清者從小便而出;大黃、葶藶推飲於後,濁者得從大便而下也。此前後分消,則腹滿減而水飲行,脾氣轉而津液生矣。若渴則甚於口舌乾燥,加芒硝佐諸藥,以下腹滿而救脾土。


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

【註】

沉主裏,弦主飲,懸飲之病,屬飲停裏,故主懸飲內痛也。


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註】

此承上條,以明其治也。主以十棗湯,亦形氣實者宜之,若形氣稍虛,又當臨證斟酌也。

【集註】

趙良曰:脈沉病在裏也。凡弦者,為痛、為飲、為癖,懸飲結積在內作痛,故脈見沉弦。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服半錢,得快利後,糜粥自養。

【集註】

李曰:三物皆味苦,苦以泄之,能直達水飲窠囊之處,但恐峻利泄人真元,故加大棗甘以緩之,且棗為脾果,補土所以制水也。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註】

溢飲病屬經表,雖當發汗,然不無寒熱之別也。熱者以辛涼發其汗,大青龍湯;寒者以辛溫發其汗,小青龍湯。故曰: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也。

【集註】

尤怡曰:水氣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重痛,謂之溢飲。夫四肢陽也,水在陰者宜利,在陽者宜汗。

大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六兩 桂枝二兩 甘草(炙)二兩 杏仁(去皮、尖)四十個 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石膏如雞子大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撲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三兩 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 乾薑三兩 甘草(炙)三兩 細辛三兩桂枝三兩 半夏(湯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集解】

尤怡曰:大青龍合桂麻而去芍藥加石膏,則水氣不甚而挾熱者宜之。倘飲多而寒伏,則必以小青龍為當也。


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註】

弦為諸飲之診,然專主者肝也。水在肝部,則病懸飲,故脈沉弦也;水在肺部,則病支飲,故脈不弦也。喘欬短氣,肺飲證也;下引痛,肝飲證也。今亦不見下引痛之肝證,但見苦喘短氣之肺證,故曰:肺飲不弦也。

【集註】

李曰:弦為肝脈,故肺飲不弦,苦喘短氣,肺邪迫塞也,前云欬逆倚息短氣為支飲是也。


支飲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註】

支飲水在肺之病,故亦喘而不能臥,短氣也。其脈平,謂見肺之平脈,或浮、或濇、或短,此詳申上條不弦之義也。


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湯主之。

【註】

此承上條,以明其治也。喘欬不能臥,短氣不得息,皆水在肺之急證也,故以葶藶大棗湯,直瀉肺水也。

【集註】

沈明宗曰:此支飲偏溢於肺也。支飲貯於胸膈,上干於肺,氣逆則呼吸難以通徹,故不得息。然急則治標,所以佐大棗之甘以保脾,葶藶之苦以泄肺,俾肺氣通調,脾得轉輸,為峻攻支飲在肺之方也。

尤怡曰:不得息,肺滿而氣閉也,葶藶入肺,通閉泄滿。用大棗者,不使傷正也。

葶藶大棗湯方(見肺癰中)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茷芩芒硝湯主之。

【註】

支飲則喘滿不得息,水在胸肺也,更兼心下痞堅,則水盤結連引膈間,故曰:膈間支飲也。面色黧黑,水邪深結之色也。其脈沉緊,水邪深結之脈也。水邪深結,故有喘滿痞堅之證也。得之數十日,醫或吐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單結在上,故越之而不愈也。或下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單結在下,雖竭之亦不愈也。心下痞堅,飲結在中可知,故以木防己湯開三焦水結,通上中下之氣。方中用人參以吐下後傷正也。故水邪虛結者,服之即愈。若水邪實結者,雖愈亦復發也,即復與前方亦不能愈,當以前方減石膏之寒凝,加芒硝峻開堅結,加茯苓直輸水道,未有不愈者也。

【集註】

李曰:喘滿痞堅,膈間支飲逆上也。面黑者,飲屬北方水色也。脈沉為飲,緊為寒,皆陰脈,以水飲稟陰寒之氣也。吐下俱行不愈,則陰陽之氣俱虛,木防己湯補虛散飲,虛者受補即愈。實者飲邪固結不解,故復發不愈,乃寒氣凝聚未解,故去石膏,恐寒胃也。加茯苓淡以滲飲,芒硝鹹以軟堅。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三兩 石膏(雞子大)十二枚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 桂枝各二兩 人參 茯苓各四兩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註】

心下,膈下也。水在膈上則喘滿,水在膈間則痞悸,水在膈下則惟苦眩暈,以澤瀉湯之平和小劑主之,治支飲之輕者可也。若陽虛水盛,又當從事乎苓桂朮甘湯,五苓散矣。

【集註】

尤怡曰:水飲之邪,上乘清陽之位,則為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轉而乍見眩黑也。澤瀉泄水氣,白朮補土氣,以勝水也。

澤瀉湯方

澤瀉五兩 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註】

稠濁為痰,陽之盛也;稀清為飲,陰之盛也。有痰無飲,當以涼藥治之;有飲無痰,當以熱藥溫之。若痰而兼飲者,此不可純涼,又不可純熱,故當以溫藥和之可也。


夫有支飲家,欬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宜十棗湯。

【註】

支飲,水在膈之上下也。水乘肺則欬,水乘心則煩,水結胸則痛,其人形氣俱實,以十棗湯攻之可也。然病此卒不死,或至百日,或延至一年者,以飲陰邪,陰性遲,故不卒死也。

十棗湯方(見上)


欬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

【註】

此承上條,以出其脈也。欬家,謂久欬之家也,欬家未可攻也。若脈弦,其欬則為有水也,有水可攻,故以十棗湯攻之。

【集註】

魏荔彤曰:欬嗽者,有飲冷而欬嗽者,有因外感風寒而欬嗽者,所謂形寒飲冷則傷肺也,此外感風寒之欬嗽也。有因傷倦而欬嗽者,所謂陰虛內熱,火刑肺金,此內傷虛勞之欬嗽也。於此俱無涉也。仲景命之曰:欬家,專為痰飲在內,逆氣上衝之欬嗽言也。故其脈必弦,無外感家之浮,無內虛家之數,但見弦者,知有水飲在中為患也,主之以十棗湯,使水邪有所制,斯下注而免於上厥也。


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裏虛。脈偏弦者,飲也。

【按】

此條係在首條「微者短氣」之下,今分在此。

【註】

脈雙弦者,兩手左右脈皆弦也,偏弦者,或左、或右、脈單弦也。偏弦者,飲也,故當下之;雙弦者,寒也,不當下也。即偏弦當下,亦不可大下,若大下之,則虛其裏,單弦變而為雙弦矣。弦為陰脈,重陰則寒,故曰:雙弦者寒也。此又示人不可以弦脈,專主飲也。


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

【按】

脈弦數之「數」字,當是「遲」字,始與寒飲之理合,是傳寫之。

【註】

單弦主飲,固當下也,若單弦兼遲,而有寒飲,不可下也。寒飲之欬,冬夏難治者,以夏陰極於內,冬陰極於外故也。此承上二條,詳申弦脈飲病可下、不可下之義也。


久欬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註】

久欬數歲,即今之年年舉發,痰飲欬嗽水喘之病也。若其脈弱者,知邪不進則為可治。若實大數者,知邪日進故死也。若脈虛者知正氣虛,必苦冒也,審其人素本有支飲,則不必治其欬,宜於痰飲家求治法也。

【集註】

尤怡曰:久欬數歲不已者,支飲漬肺而欬,飲久不已,則欬久不愈也。欬久者,其氣必虛,而脈反實大數者,則其邪猶盛,以猶盛之邪,而臨已虛之氣,其能久持乎?故死。若脈虛者正氣固虛而飲氣亦衰,故可治。然飲雖衰而正不能禦,亦足以上蔽清陽之氣,故其人必苦冒也。此病為支飲所致,去其飲則病自愈,故曰:治屬飲家。


欬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少腹上衝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衝。衝氣即低,而反更欬,胸滿者,用苓桂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以治其欬滿。欬滿即止,而更復渴,衝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者,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內半夏以去其水,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去甘草、桂枝,加細辛乾薑半夏湯主之。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內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發其陽故也。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薰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按】

小青龍湯下已之「下」字,當是「汗」字,大小青龍湯皆汗劑,必是傳寫之。

【註】

欬逆,古欬嗽名也;倚息,今呼吸促也。欬嗽呼吸氣促不得臥,久病多屬痰飲,新病每兼形寒,故宜以小青龍湯汗之,以散內飲外寒也。小青龍湯辛溫大散,惟有餘之人宜之,若誤施之於不足之人,辛熱則傷陰,故多唾口燥也。大散則傷陽,故手足厥逆也;面熱如醉,陽外浮也;小便難,氣上衝,陰內竭也;脈沉微,裏氣弱也;手足痹,表氣虛也;時復冒,虛之甚也。雖陰陽表裏俱虛,然屬誤汗,寒熱錯雜之壞病,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先通陽和陰,俟上衝氣平,再議他法也。今氣衝雖下而反更咳嗽胸滿者,則知寒飲貯胸,故嫌桂枝偏於走表,加乾薑、細辛獨勝中之寒飲也。服之欬滿即止,而更復渴衝氣復發,則知陰火上逆,為乾薑、細辛熱藥所動故也。若服之時遂渴,稍時而渴反止者,則為其人素有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是因飲逆胸中作嘔而冒,非陽虛為飲所阻不升之冒也。故仍以本方復加半夏者,以去水也,更去甘草者,恐甘助嘔也。水去嘔止,其人面形腫者,加杏仁以降嘔欬,上逆之餘邪,若不因嘔欬面腫,則為風邪所襲,應加麻黃。今其人血虛手足痹,陽虛手足厥,且因嘔欬後而腫,故不加也。若兼有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熏其面,更加大黃以利胃熱可也。

苓桂五味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 甘草(炙)三兩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苓甘五味薑辛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 乾薑 細辛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湯方

茯苓四兩 細辛 乾薑各二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夏杏仁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子半升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三兩 杏仁(去皮、尖)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杏大黃湯方

茯苓四兩 半夏半升 甘草三兩 五味子半升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杏仁(去皮、尖)半升 大黃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