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脈法篇
平脈者,平人不病之脈也。如四時平脈,五藏平脈,陰陽同等平脈之類是也。人病則脈不得其平矣。如四時太過不及,陰陽藏府,相乘相侮,及百病相錯,生死不平之脈之類是也。平者又準之謂也。言診者,誠能以諸平脈準諸不平之脈,則凡太過不及之差,呼吸尺寸之乖,莫不了然於心手之間,而無稍差謬。然後可以傷寒之脈,準諸壞病;亦可以諸壞病之脈,準之傷寒,誠所謂一以貫之而無餘者已。
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為具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環,當復寸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滀,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太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終必有奸。
審察表裏,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藏府,獨見若神,為子條記,傳與賢人。
【註】
此總敘平脈之根源,借問答以示其法也。脈者血之府,氣血流行之動會也。三部者,寸為上部,關為中部,尺為下部也。三部既定,陰陽屬焉,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陰陽平則相易,陰陽偏則相乘。相易則和,相乘則病。人之體躬,衛統氣而行脈,外榮統血而行脈中,故凡呼吸出入,上下於中,莫不因息以游布於四體,隨津液而流通於周身,故隨時動作,而效像夫脈之形容也。察色,察五藏之色也。肝青、心赤,肺白,腎黑,脾黃,各以其色合乎藏。然四藏又皆以黃色為主,他色為兼,以土寄旺於四季也。觀脈,觀五藏之脈也。肝弦,心洪,肺浮,腎沉,脾緩,各以其脈主乎藏。然四藏又皆以緩脈為本,蓋人以胃氣為本也。其間,色或參差相錯,脈或大小相乖,一時之間,變無常經,病輒改易,或存或亡,無定象也。師曰:子之所問,脈為醫道之根源,當以平旦復會於寸口之時診之,而虛實見焉。寸口脈浮無力,為虛為風,牢堅有力,為實為寒。脈沉為水滀,脈弦為支飲,脈動為痛,脈數為熱,設或病脈不應,則於其三部太過不及,陰陽變化相乘之理,消息診看。料度藏府,則順逆吉凶,自然獨見若神也。
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
【註】
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四動,乃平人不病之緩脈也。閏以太息故五動,亦為平脈,非呼吸不能定其至數,持脈時必從此始,故曰:呼吸者脈之頭也。
【集註】
方有執曰:呼者,氣之出,脈之來也;吸者,氣之入,脈之去也。頭,頭緒也,脈隨氣之出入來去,名狀雖多,呼吸則其源頭也。然脈有二,此以尺寸之脈言,若以周身言之,則循環無端,渾然不斷,無頭尾之可言,學者當識之也。
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
【註】
此初持脈,以來去疾遲,而診表裏虛實法也。來,脈出來陽也,故以候表;去,脈入去陰也,故以候裏;疾,脈數疾有餘也,故以候實;遲,脈徐遲不足也,故以候虛。
言脈若出來疾,入去遲,為表實裏虛,故名曰:內虛外實也。脈若出來遲,入去疾,為表虛裏實,故名曰:內實外虛也。
【集註】
方有執曰: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而上也;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間,氣之降而下也。出呼而來也,入吸而去也。經曰:來者為陽,去者為陰。疾為陽太過也,遲為陰不及也。內虛外實者,陰不及而陽太過也;內實外虛者,陰太過而陽不及也。故來去出入者,脈之大關鍵也;內外虛實者,病之大綱領也。知內外之陰陽,而辨其孰為虛孰為實者,診家之切要也。
假令脈,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裏也;脈來頭小本大,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按】
脈來頭小本大者,當是「脈來大去小」。上微頭小者,當是「上微小者為陰盛」。下微本大者,當是「下微小者為陽盛」,始與上下之義相屬。
【註】
上以脈之來去疾遲,候內外虛實之診,此以脈之來去大小,診表裏盛衰之病。脈上來微小,下去反大,反之像也,故名曰:反脈。上來益大,下去微小,覆之像也,故名曰:覆。反者病在裏為陰盛,覆者病在表為陽盛,陽盛則病格,陰盛則病關,陰陽盛極不相交通,則病關格。頭無汗者,陽未離陰,故可治,有汗則陽已上脫,故曰:死也。
寸口衛氣盛名曰高,榮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衛氣弱名曰惵,榮氣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損。衛氣和名曰緩,榮氣和名曰遲,遲緩相搏,名曰沉。
【按】
名曰沉之「沉」字,當是「強」字,玩下文自知。
【註】
此詳上條,脈之來去盛衰之狀也。寸口,通指寸、關、尺而言也。衛主氣為陽以候表,榮主血為陰以候裏。脈隨指有力上來,衛氣盛也,謂之高;脈隨指有力下去,榮氣盛也,謂之章。高者長盛也,章者分明也。高章相合,名曰綱,綱者以榮衛俱有餘,有總攬之意也。脈隨指無力上來,衛氣弱也,謂之惵;脈隨指無力下去,榮氣弱也,謂之卑,惵者恍惚也,卑者縮下也。惵卑相合,名曰損;損者,以榮衛俱不足,有消縮之意也。若高章、惵卑之脈,與不疾、不徐緩遲之脈同見,則為盛者不過,弱者不衰,皆名和脈。強者,即下文所著是也。
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髮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脈滿,肌肉緊,薄鮮,陰陽相抱,榮衛俱行,剛柔相得,名曰強也。
【按】
「薄鮮」三字不成句,應是衍文,當刪之。
【註】
此承上條,以釋「強」字之義。言凡人稟陽氣盛,則得高章之盛;稟陰氣盛,則得惵卑之弱,此平人之常。若能兼見緩遲平脈,斯為陰陽相抱,榮衛相和,始名曰強。強者即色鮮顏光,血滿肉緊之謂也。
【集註】
方有執曰:緩以候胃,遲以候脾。陽氣長者,言胃氣有餘也。顏色聲音毛髮,皆陽也。鮮,麗也。光,輝也。商,清也。長,美也。形容胃陽之有餘也。陰氣盛者,言脾氣充足也。骨髓生,血脈滿,肌肉緊,骨髓血肉皆陰也,形容脾陰之充足也。相抱,言和洽也。俱行,言周流也。相搏,言合一也。極言二氣得其和平,皆由脾、胃盈餘之所致,必如此,則其人之健王而強壯可知,故曰:強也。
師曰:脈肥人責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沉,故責之。
【註】
上條以脈之盛衰,候人之強弱,此條以脈之浮中沉,分人之皮、脈、肉、筋、骨,以候五藏之診法也。心肺俱浮,肝腎俱沉。以皮之浮、脈之浮而別心肺之浮也;以筋之沉、骨之沉而別肝腎之沉也。脾主肌肉,在浮沉之間,故候中也。肥人肌膚厚,脈當沉;瘦人肌膚薄,脈當浮,今肥人脈反浮,瘦人脈反沉,故當責其病在何藏也。
【集註】
方有執曰:責,求也。肥人當沉者,飢膚厚,其脈深也,故求其病於浮。瘦人當浮者,肌膚薄,其脈淺也,故求其病於沉。
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可謂也?師曰:脈,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腎氣也。若見損脈來,至為難治。
【註】
此承上條詳言皮、脈、肉、筋、骨,各有所主,以候五藏之病也。菽,豆也,約略輕重言之,非謂有其形也。『難經』曰: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九菽之重,與肌肉相等者,脾部也;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之來疾者,腎部也,各隨所主之部,以候藏氣也。至於寸口、關上、尺中,亦各有所主之位,以候藏氣。左寸心也,右寸肺也,左關肝也,右關脾也,尺中腎也,今特舉腎藏之部例之,以概其餘也。假令下利而甚,元氣暴奪於中,寸口、關上、尺中全不見脈,法當死;其不死者,必是尺中時有一小見之脈也。再舉頭者,謂一呼再起頭,一吸再起頭,合為四至也。夫尺中時一小見之脈四至,則是腎間生氣之源未絕,即下利未止,尚為易治。若一息二至,名曰損脈,是氣衰無胃,故為難治也。
【集註】
程知曰:『難經』三菽、六菽之說,蓋言下指輕重有差等,以候五藏之氣也。又云: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者,是胃之陽氣已絕也。『難經』以損脈為陽氣下脫之脈,故曰損脈,至為難治也。
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裏,數為在府,遲為在藏,假令脈遲,此為在藏也。
【註】
寸口,通指三部言也。此以浮、沉、遲、數,候人表、裏、藏、府之診法也。浮者,皮膚取而得之脈也,浮主表,故曰:浮為在表。沉者,筋骨取而得之脈也,沉主裏,故曰:沉為在裏。數者,一息六至之脈也,數主陽,府屬陽,故曰:數為在府。遲者,一息三至之脈,遲主陰,藏屬陰,故曰:遲為在藏。假令診其人脈遲,此為病在藏,舉一遲脈以例其餘也。
【集註】
程知曰:軀殼之外,榮衛為表,軀殼之內,藏府為裏,故以浮沉別之。諸陽雖皆屬府,諸陰雖皆屬藏,當以遲數別之,然傷寒中之傳變,亦有數而入藏,遲而入府者,熟讀經文自知也。
張璐曰:此以浮、沉、遲、數,定表、裏、藏、府,而全重於「遲為在藏」句,故重申以明之。設脈見浮遲,雖有表證,祇以小建中和之,終非麻黃、青龍所宜,以藏氣本虛也。
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曰緩也。
【註】
此以陰陽同等,發明平人和緩之脈也。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謂浮、中、沉,陰陽同等也。名曰緩者,謂和緩之脈也。然緩脈有二義,和緩之緩,脈有力濡柔,不大不小,以形狀之緩,驗二氣之和也。至數之緩,脈來四至從容,不徐不疾,以至數之緩,驗胃氣之和也。
【集註】
方有執曰:緩有二義,此以相兼言,蓋謂氣血和平也。
程知曰:緩有和緩之義,寬緩之義,與浮大相類,不與遲相類。故經謂之浮大而濡,不曰浮大而遲也。蓋脈之遲數,以至數言,緩急以形狀言耳!
張璐曰:脈雖浮大而濡,按之仍不絕者為緩,若按之即無,是虛脈非緩脈也。
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脈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純弦脈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脈如弦直,此是肝藏傷,故知死也。
【註】
此以下四時五藏平脈、病脈、死脈之診法也。東方屬木,主春令風,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為肝,故曰肝者木也,名足厥陰經,其脈當弦。若得微弦濡弱而長,此弦而有胃,是肝平脈也,病自易愈也;若得微弦而長,而少濡弱和緩,為弦多胃少,肝病脈也;若得純弦而直,無濡弱和緩,為但弦無胃,是肝死脈也。下三藏雖無純洪、純浮、純沉之文,省文也,當倣此。
【集註】
方有執曰:微非脈名,蓋微微之弦,有胃氣之謂也。
魏荔彤曰:微弦不甚弦,且帶濡弱,如短促,亦非木之本性,又必兼長脈,是象木之柔和而修長,此肝之本脈。肝脈見此,肝藏平脈,如有微疾,亦易愈也。假令純弦,如樹木將枯,枝幹乾硬,故知死也。
問曰:二月得毛浮脈,何以處言至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脈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脈屬木,脈應濡弱,反得毛浮脈者,是肺脈也,肺屬金,金來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倣此。
【註】
二月春令也,毛浮秋脈也,春得秋脈,何以斷言至秋當死?蓋春肝木旺,秋肺金旺,二月肝旺之時,尚得毛浮肺脈,其衰可知,至秋金氣愈旺,金乘木,木愈受剋則絕,故知至秋當死也。餘藏皆仿此。
【集註】
方有執曰:此以四時脈氣屬五行生應病,以主吉凶生死之理,揭一以例其餘,所以示人持診之要法也。
南方心脈,其形何似?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脈洪大而長,是心脈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
【註】
南方屬火,主夏令熱,在天為火,在地為熱,在人為心,故曰:心者火也,名手少陰經,其脈當洪。若得洪大和緩,此洪而有胃,是心平脈也,雖有心病,自易愈也。若得洪大而少和緩,此洪多胃少,是心病脈也,若得洪大而無和緩,此但洪無胃,是心死脈也。
【集註】
方有執曰:其脈洪大而長,應萬物盛長之象也。
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苦疼重者,須發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倣此。
【註】
凡四時之病,當以四時之脈期之,期之者期其愈不愈也。立夏之日,得洪大脈,是其本位應得之脈。其人病身體苦疼重者,須發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雖脈仍洪大,必非邪脈,乃時脈也,不須再汗,謂已解也。設若本日汗濈濈然自出者,此解兆已見,雖脈洪大,不須發汗,明日便自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脈,是得其時脈故也,四時倣此。
【集註】
方有執曰:此言脈得應時而王,則病有當解之時,舉夏以例其餘,示人推倣之意。
程知曰: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當其時得之,則為平脈,雖外感寒邪,但微汗出自愈耳!重則治之,輕則不必治也。『內經』曰:脈得四時之順者。此也。
程應旄曰:洪大為夏令之脈,亦為邪盛之脈,有病則從邪,無病則從令,解不解不須另辨。
西方肺脈,其形何似?師曰: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脈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脈,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何以知之?數者南方火,火剋西方金,法當癰腫,為難治也。
【註】
西方屬金,主秋令燥,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人為肺,故曰:肺者金也。名手太陰經,其脈當浮。若得毛浮緩遲,此浮而有胃,是肺平脈也,雖有肺病,自易愈也。若得毛浮而少緩遲,此浮多胃少,是肺病脈也,若得毛浮而無緩遲,此但浮無胃,是肺死脈也。若得毛浮而數,則為病劇,何以知之?數者南方火也,火剋西方金,法當發癰腫而難治也。
【集註】
方有執曰:肺主皮毛,上為華蓋,故脈毛浮。緩遲者,脾土之脈也。兼得緩遲為愈者,肺金得土為逢生也,法當癰膿者,金逢火化也。
北方腎脈,其形何似?師曰:腎者水也,名曰少陰,其脈沉滑,是腎脈也。腎病自得沉滑而濡者,愈也。
【按】
東南西方,皆有其文,惟缺北方,倣經文補之。
【註】
北方屬水,主冬令寒,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為腎,故曰腎者水也,名足少陰經,其脈當沉。若得沉滑而濡,此沉而有胃,是腎平脈也,雖有腎病,自易愈也。若得沉滑而少濡和,此為沉多胃少,是腎病脈也。若得沉而無滑濡,此但沉無胃,是腎死脈也。
問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謂也?師曰: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陰陽和合,故令脈滑,關尺自平。陽明脈微沉,食飲自可。少陰脈微滑,滑者,緊之浮名也,此為陰實,其人必股內汗出,陰下濕也。
【按】
滑者緊之浮名也。「此為陰實」二句,與上下之義不屬,當是錯簡。
【註】
此冬月之平脈也。若陽明關脈微沉而不滑,是失正陽,為胃不和,故其人食飲僅自可也。若少陰尺脈微滑而不濡,是失純陰,為腎不和,故其人汗出,陰下濕也。
問曰: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何謂也?師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
【註】
此以人之五脈,候人五藏不平之診法也。人之五藏,法天五行,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此相屬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相生也。木土,土水,水火,火金,金木,此相也。相生者生,相者死。人之藏氣亦然,故其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也。水乘火,金乘木,乘其所勝,是相也,名曰縱。火乘水,木乘金,乘所不勝,是反侮也,名曰橫。水乘金,火乘木,子乘其母,是倒施也,名曰逆。金乘水,木乘火,母乘其子,是相生也,名曰順。五藏之脈,肝弦、心洪、脾緩、肺浮、腎沉,五藏各見本脈,自無病也,若見他脈,以此推之,縱者病甚,橫者病微,逆者病虛,順者病實也。
【集註】
方有執曰:乘,猶乘舟車之乘。縱,直也。橫者,縱之對。順,從也,逆者,順之反。
程知曰:非其時而得之,則為相乘,縱橫為患最重,順逆猶無大害也。
問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師曰:諸陽浮數為乘府,諸陰遲濇為乘藏也。
【註】
上條發明五藏相乘,縱橫順逆之脈,此條發明陰陽相乘,各從其類之診。府,陽也;浮數,陽也。藏,陰也;遲濇,陰也。陽乘陽,陰乘陰,各從其類而相乘也。其陰邪乘陽,陽邪乘陰;府邪乘藏,藏邪乘府,各以脈證錯綜參之,可類推矣。
【集註】
方有執曰:浮數陽也,以陽部而見陽脈,故知乘府也。遲濇陰也,以陰部而見陰脈,故知乘藏也。
問曰:濡弱何以反適十一頭?師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註】
此承上條,發明五藏六府不平相乘之脈也。適者至也,頭者數也,凡人若見濡弱之脈而相乘者,是因我虛而彼乘及之也。越人祇曰:一脈輒為十變,何以至十一數也?越人遺包絡、三焦,故十也,今五藏六府相乘,故十一也。然陰乘陽,陽乘陰,府乘藏,藏乘府,錯而綜之,豈止十一耶!
【集註】
程知曰:此總揭脈之大要,言脈得濡弱,則可以和適五藏六府也。經曰:呼吸者,脈之頭,濡弱者,軟和以滑,『內經』謂之有胃氣也。五藏六府之邪,不能不相乘,如金邪乘木,木邪乘火之類,惟諸相乘中,有軟和以滑之意,則為易愈,故濡弱可以和適十一藏脈氣也。
問曰: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於陰中,則發熱也。
【註】此以寸、尺發明陰陽相乘為病之脈也。若脈緊無汗,灑淅惡寒發熱者,是傷寒也。脈緩有汗,灑淅惡寒發熱者,是中風也。今寸脈微,灑淅惡寒者,是陽不足,陰氣上乘,入於陽中也。尺脈弱,發熱者,是陰不足,陽氣下陷入於陰中也。此內傷不足,陰陽相乘,有休止之惡寒發熱,非外感有餘,風寒中傷榮衛,無休止之惡寒發熱也。
【集註】
方有執曰:陽先乎陰以陷入也,故曰從,諱之也,陰隨於陽以上入也,故曰乘,傷之也。惡寒者,陽不足以勝陰,而與陰俱化也;發熱者,陰不足以勝陽,而從陽之化也。
程知曰:此辨陰陽相乘之脈也。往來則陰陽之氣,更盛更虛,陰併則寒,陽併則熱矣。凡瘧與往來寒熱之脈皆然也。
問曰: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
【註】
上條以脈之寸、尺微弱,辨陰陽不足,此條以脈之浮沉有力,別陰陽結實為病之診法也。脈浮大而數,藹藹如車蓋者,陽結實脈也;脈沉石而遲,纍纍如循長竿者,陰結實脈也。夫脈即可以別陰陽之結實,又不可不以陰結、陽結之證,而合陰結、陽結之脈相參看也。陽結證身輕能食,陽能消穀也,不大便,期十七日當劇者,陽體終燥,故遲三日也。陰結證,身重不能食,陰不能消穀也,不大便,期十四日當劇者,陰體終濡,故早三日也。劇者謂不大便,裏急下重,且滿且痛,不可再待時日,宜早圖之也,故或潤竅以導之,耎堅以下之,不致臨期燥屎巨,穀道難出,窘苦萬狀也。凡病後傷液,多有此證,閱歷深者,自知之也。
【集註】
程應旄曰:不曰病有,而曰脈有,二氣所稟,有偏勝也。陽結者,偏於陽而無陰以生液;陰結者,偏於陰而無陽以化液 ,皆於脈之浮而數,沉而遲辨之也。
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沉者,榮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
【按】
陽脈浮,其脈浮之二「浮」字,當是「濡」字,若是「浮」字,則與衛衰汗出如流珠之義不屬。其脈沉之「沉」字,當是「弱」字,若是「沉」字,則與血虛榮氣微之義不屬。
【註】
此以浮沉別陰陽不足為病之診法也。陽脈濡,浮而無力脈也;陰脈弱,沉而無力脈也。其脈弱者,榮氣微也,榮微則血虛,故不止於發熱,而且筋急也。其脈濡者,衛氣衰也,衛衰則表不固,故不止於惡寒,而且汗出如流珠也。
【集註】
方有執曰:沉以候裏,榮行脈中,故衰微可知。浮以候表,衛行脈外,汗出如流珠,則表不固,故衰憊可知。
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
【註】
藹藹如車蓋,形容脈之浮大有力,即前陽結浮數之脈也,因其有力而盛,故名曰:陽結也。
【集註】
程應旄曰:脈藹藹如車蓋者,形容其浮數中有擁上之象。
脈纍纍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
【註】
纍纍如循長竿者,形容脈之沉石有力,即前陰結沉遲之脈也,因其有力而盛,故名曰:陰結也。
【集註】
程知曰:纍纍如循長竿,直引強硬之貌,為陰氣固結,陽不得而和之。前言陰結、陽結,蓋指便一證言之,此則專言脈象也。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也。
【註】
瞥瞥如羹上肥者,形容脈之浮而無力,即前衛氣衰之濡脈,故曰:陽氣微也。
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註】
綿綿如瀉漆之絕者,形容脈之沉而無力,即前榮氣微之弱脈。故曰:亡其血也。
【集註】
成無己曰:綿綿者,連綿而也。如瀉漆之絕者,前大而後細也。
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
【註】
縈縈如蜘蛛絲者,形容脈之細小,難於尋按,而浮、中、沉似有似無,即前陽不足之微脈,故曰:陽氣衰也。
【集註】
方有執曰:縈縈如蛛絲,牽惹旁旋,微細欲絕之狀。
師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餘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剋之也。
【註】
此以上,發明平脈,以下皆死候之脈也。寸、關、尺三部脈之上下,以候陰陽五藏升降也。寸位乎上,候心肺之陽,主升,升極而降,降不至關,是為孤陽,故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也。尺位乎下,候肝腎之陰主降,降極而升,升不至關,是為獨陰,故曰: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也。關位乎中,以候脾,界乎寸尺,所以升降出入者也,今上下不至關,是升降出入息矣。故曰:此皆不治,決死也。若陰陽已離,胃氣未絕,尚可計餘命之期,期以月節之,如經曰:陰勝則陽絕,能夏不能冬;陽勝則陰絕,能冬不能夏。肝死於秋,心死於冬,脾死於春,肺死於夏,腎死於長夏之類是也,推之於日於時亦然。
又未知何藏,陰陽前絕,若陽氣前絕,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註】
經曰:人有兩死,而無兩生,有兩死者,謂陰陽皆可死也;無兩生者,謂陰陽不能獨生也。故陽先絕,陰後竭,死則身青而冷;陰先絕,陽後竭,死則身赤而溫也。
【集註】
成無己曰:陽主熱而色赤,陰主寒而色青。其人死已,身色青,則陰未離乎體,故知陰氣後竭也,身色赤,腋下溫,心下熱,則陽未離乎體,故知陽氣後竭也。
程知曰:陽氣前絕,寒病;陰氣前絕,熱病也。寒熱之治法一誤,雖死尚有徵驗,誠可畏也。
師曰: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無王氣,卒眩仆,不識人者,短命則死。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無穀神,雖困無害。
【註】
脈者人之根本也,脈病人不病者,謂外形不病,而見真藏病脈,其內本已絕,雖生猶死,不過尸居餘氣耳!故曰:行尸也。餘氣者,未盡五藏生旺之餘氣也。若旺氣一退,即卒然眩仆不識人而死矣。若良工早察於旺氣未退之先而圖之,未必無所補也。人病脈不病,謂外形羸瘦似病,其脈自和,以根本尚固,不過穀氣不充,名曰:內虛,非行尸可比,雖困無害,胃氣復,穀氣充,自然安矣。穀神即穀氣也。
【集註】
方有執曰:周氏云:形體之中,覺見憔悴,精神昏憒,食不忻美,而脈得四時之從,無過不及之偏,是人病脈不病也。形體安和,而脈息乍大乍小,或至或損,弦緊浮滑,沉濇不一,殘賊和之氣,是脈息不與形相應,乃脈病人不病也。
張錫駒曰:穀神乃水穀所化之神,人賴此以資生也。內虛食少,穀氣不充,即無穀神矣。故曰無害,若無本然之胃神,安得謂之無害耶!
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災,若汗出髮潤,喘不休者,此為肺先絕也。
【註】
此申上條不知何藏先絕,而詳言其證也。肺主皮毛,肺絕汗出不流,故發髮也。肺主氣,肺絕張口氣出,不能復還也,故曰:為肺先絕也 。
【集註】
成無己曰:肺為氣之主,為津液之帥。汗出髮潤者,津脫也;喘不休者,氣脫也。
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
【註】
身汗如油,液外亡也;喘而不休,氣上脫也;水漿不下,胃氣絕也;形體不仁,榮衛敗也;乍靜乍亂,精神散也,此皆命絕之候。由此推之,脈雖浮洪,必然無根,是為真藏孤陽飛越之診也。
【集註】
王肯堂曰:火之將滅也必明,脈來浮洪湧盛,此將去人體之兆也,然又必兼下一、二證,始可斷其命絕。
陽反獨留,形體如熏,直視搖頭者,此心絕也。
【註】
心絕陰盡,惟陽獨留,故身體大熱,形如熏,從火化也。心藏神,直視,神去也。
頭屬陽,陽無所依,故搖頭也。
【集註】
成無己曰:心脈俠咽系,目直視者,心經絕也。頭為諸陽之會,搖頭者,陰絕而陽無根也。
脣吻反青,四肢習者,此為肝絕也。
【註】
脣吻之色當赤而黃,反見青色者,木土相也。四肢汗出不已,此為肝絕也。
【集註】
成無己曰:脣吻者,脾之候,肝色青,肝絕則真色見於所勝之部也。四肢者,脾所主,肝主筋,肝絕則筋脈引急,發於所勝也。
方有執曰:口脣邊曰吻。四肢,手足也。,汗出貌。習,鳥數飛也。言手足顫搖如鳥之習飛,奮振而不已也。
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
【註】
脾之華在脣四白,環口黧黑,其華萎矣!冷汗陰黃,皆脾絕也。
【集註】
方有執曰:口為脾之竅,黧黑者,熏黃黑暗,土敗之色也。柔汗,俗謂冷汗是也。
張鍚駒曰:脾主四白,環口黧黑,土敗而水侮也。柔汗者,柔軟而膩,脾之真液,黃者脾之真色,真液泄而真色見,故為脾絕也。
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
【註】
腎司二便,溲便遺失,腎絕也,腎藏精與志,狂言直視,精志俱敗也。
【集註】
方有執曰:溲便,遺溺也。腎司闔闢,闔闢廢,故二便皆無禁約也。經曰:腎藏志,狂言者,是失志矣,失志者死。腎主骨,骨之精為瞳子,目反直視者,骨之精不上榮於瞳子,而不能轉也。
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願聞其說。師曰:病家人請云,病人苦發熱,身體疼,病人自臥,師到診其脈,沉而遲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
若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遲,故知愈也。
【註】
此下皆詳望問而知之之類也。望謂觀其形之盛衰,色之深淺;問謂詢其情之苦欲,病之根因,脈謂診其脈之陰陽,合乎形色也。設病家人來請,告以病者苦發熱,身體疼,師到病人自臥,診其脈沉而遲,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脈當浮大,今反沉遲而無表脈,且無表證,故知愈也。
【集註】
張錫駒曰:有問發熱身疼,脈反沉遲,是陽病而見陰脈,何以說得愈也?答曰:是必望其有恬然嗜臥之狀,問其有熱除身輕之意,而後合脈以斷其愈也。
假令病人云腹內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裏有病者,脈當沉而細,今脈浮大,故知愈也。
【註】
病家人來請,告以病者腹內卒痛,醫師到,病人自坐無苦容,診其脈浮而大,知其差也。何以言之?裏有病,脈當沉細,今反浮大而無裏脈,且無裏證,故知愈也。
師曰:病家人來請云,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臥,此熱已去也,設令脈不和,處言已愈。
【按】
不和當是「自和」,若不和如何言愈。
【註】
此申上二條之義也。病家人來言病者發熱煩極,師未即去,明日到,病人向壁靜臥,此熱已去,因知其差。假令脈不和緩,未可言愈,必和緩,而始可斷其已愈也,推之腹痛亦然。此篇首所云:設有不應,消息診看。消息者,謂今日之望,異於昨日之問、聞也。
假令向壁臥,聞師到,不驚起而盼視,若三言三止,脈之嚥唾者,此詐病也。假令脈自和,處言此病大重,當須服吐、下藥,鍼灸數十百處乃愈。
【註】
此設治詐病之法也。蓋仲景不欲人售其欺,亦不欲醫為其欺而妄治也。醫者玩此而揣摩之,則彼不敢欺,而我不妄治矣。
【集註】
程知曰:彼以詐病,我以詐治,非良工不能具是巧也。
師持脈,病人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言者,裏痛也。
行遲者,表強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裏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
【註】
陰陽相引故欠,欠者先引氣入而後呵之,故謂之呵欠。陰陽不相引則病,相引則和,故曰:欠者無病也。診脈時,有呻吟病苦之聲,故曰:呻者病也。言遲者,語言蹇濇,故曰:言遲者,風也。搖頭言者,痛極艱於發聲,搖頭以意示緩,故曰:搖頭言者,裏痛也。行遲者,風病筋絡不利,故曰:行遲者,表強也。坐而伏者,氣不能接,故曰:坐而伏者短氣也。凡腰痛者,皆不能坐,即略坐非伸足依倚不可,故曰: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凡心痛者,皆傴僂護其痛處,故曰:裏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
【集註】
方有執曰:舌強則言遲,經絡牽急則舌強。筋攣則經絡拘急,肝屬木,其合筋,其主風。頭屬陽,裏屬陰,頭搖者,陰不與陽和也。短氣者,裏不足也。此條八者,皆望而知之之事也。
張志聰曰:師持脈者,猶言師但持脈而不問也。八條皆察人之神情,得人之病機,所謂望而知之者。
問曰:人恐怖者,其脈何狀?師曰:脈形如循絲纍纍然,其面白脫色也。
【註】
人病恐怖者,陽神不足也,陽不足則恐,神不足則怖,恐則血隨氣下,故面白脫色不潤澤也;怖則氣隨神亂,故脈形如循絲纍纍然而亂也。
【集註】
方有執曰:恐怖,惶懼也。循,理治也。絲,言細也。纍纍,聯絡貌。脫色,猶言失色也。蓋內氣餒者,則外色奪,所以有卒然之變也。
程應旄曰:此示人察色合脈之法,恐則氣下神被奪矣,故脈細而且不定,面色白而且脫也。
問曰:人不飲,其脈何類?師曰:脈自濇,唇口乾燥也。
【註】
津液少則脈濇,唇口因以乾燥,此因不飲而然,非由此而不飲也。
【集註】
程應旄曰:不飲如與人彆氣,至二、三日湯水不沾脣之類。肺失游溢精氣,故脈濇而脣口乾燥也。
問曰:人愧者,其脈何類?師曰:脈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註】
愧者羞也,羞則神色蕩而不定,故脈浮,而面色乍白、乍赤也。此皆察色合脈,以意消息而知之之類也。
【集註】
程應旄曰:以上數條,不論有病無病,凡人有所負於中,輒復形之色與脈也。於此推之,以意消息,則諸病之情,無不可即外以徵內矣。
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為作湯,比還送湯如食頃,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不見此證,今乃變異,是名災怪。又問曰:何緣作此吐利?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名災怪耳。
【註】
脈有災怪,謂因藥而變災怪也。假令人病太陽病,得太陽脈,脈證相應,因為作太陽病湯藥與服之;比還,如食頃,病人乃大吐下利,腹中痛,師問曰:我先來不見此證,今乃災變怪異,緣何作此吐利?病者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為此災怪耳!望、問固醫家之事,亦須病人毫無隱諱,方能盡醫所長,仲景為病家服藥未告於醫,醫失問先服何藥,故出此條以示戒耳!
【集註】
成無己曰:醫以脈證與藥相對,而反變異為其災可怪,故名災怪。
張志聰曰:脈得太陽與形證相應者,如太陽病,脈浮頭頂強痛而惡寒,此脈與形證相應也。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者,言送湯如食頃,所投之藥未週於經,必舊時服藥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