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源流(伏梁 心痛 心癰)

(手少陰心脈,起心中,出屬心係,下鬲絡小腸。其支者從心係上挾咽,係目係。其直者複從心係上肺,下出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次注於手太小腸經。每日午時,周身氣血俱注於心。手少陰心經少血多氣。)十二經皆聽命於心,故為君,位南方,配夏令,屬火,故為君火。十二經之氣皆感而應心,十二經之精皆貢而養心,故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說神以氣存,氣以精宅,其理洵不誣也。惟心精常滿,故能分神於四臟。惟心氣常充,故能引精於六腑。此所以為心之大概也。心與腎連,經曰:心舍脈,其主腎經,不以其剋而反以為主,故必腎水足而後心火融,腎水不足,必至心火上炎,而心與腎百病蜂起矣。故心當無病時,養之之法有二:一從本經以養其氣,勿過思抑志,或事未至而迎,事已往而戀,使神明耗散。若過用其心,則傷其氣,氣傷,並傷其精,而神無以為守。試觀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孟子必有事焉,勿正,勿忘、勿助,養心之法,至孔孟為已極,孔孟並末嘗言醫,其所以養心,曷嘗有外於是哉。一從腎經以養其精,勿縱情房慾,勿貪戀女色,致相火常炎,不能握固。若守腎無節,則傷其精,精傷遂傷其氣,而水不能制火,陰不能為陽宅,而水氣因以凌心矣。是以象川翁曰:精能生氣,氣能生神,榮衛一身,莫大於此,養生之士,先寶其精,精滿則氣旺,氣旺則神旺,神旺則身健,身健則少病。朱丹溪曰:主閉藏者腎,司疏泄者肝,二臟皆有相火,而其繫上屬於心,心君火也,感則動,心動則相火亦動,而精自走。可知精之走泄,固由於腎累於肝傷於心,一病則俱病。象川、丹溪明揭其旨,固可為千古養心家炯戒也。然則心失所養而心病,腎失所養而心不亦病乎。且夫心主血,血即精也,心氣原自有餘,特精傷而失血,心便不足,故血盛則神明湛一,血衰則志氣昏蒙。凡火之有餘,皆由血之不足,而血之不足,又能使火益就衰也。然則,心病之有餘不足,詎得與運氣司天之火淫火鬱,徒屬乎火者同視哉。亦惟握精以固其氣,養陰以凝其神,以調劑其有餘不足,使歸於和而已。以上皆言心之所由致病,與養其心所以至於無病也,然而病不能已。試據經以觀心之病,經曰:心病者,胸中痛,支滿,下肩背胛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痛大,下與腰相引痛。就經所言病,皆在血脈,而不在心,何也?以心為血脈之主,故其實其虛,皆不見本臟而在血脈,其在血脈,必先於在經絡者病之也。若胸腹腰間,皆心與心包之所在,做先病於本經也。其虛而腹胸大,則緣脾胃不上納氣於心而然。虛而下與腰相引痛,又緣肝腎不上貢精於心而然。此其病非止於本經絡,可由本經絡而推者也。經又曰:若心經絡病者,動則嗌乾,心痛,渴而欲飲,以及所生病目黃,痛,懦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其皆為本經絡病固已,而其病卻能及心,說支脈挾咽病,則通於心,故嗌者心火必炎,故心痛火炎,則陰耗而心液乾,故必渴。且心部在陽明,心痛而熱及陽明,陽明亦必熱,故渴而欲飲,目黃等症,皆心脈熱逆之故,所謂經絡病而及心者如此。經又曰:精氣並於心,則喜驚而奪精,汗出於心。又曰:憂思則傷心。何謂歟?喜者,心之浮陽,心好勝,精氣並於心,則心有餘,故陽浮動而喜;驚者,肝膽虛怯之氣,肝膽失利,不能衛心,故心氣內空而奪精,神不守榮而汗出;思者,心之神明,思而弗遂則憂,憂思不已,必神明內擾,而往來憧憧,故傷心。凡諸心病,皆由於不能養精以馭氣,而使神以氣存,氣以精宅也,欲求心無病者,可不於此加之意哉。

【脈法】

《脈訣》曰:心脈芤陽氣作聲,或時血痢吐交橫,溢關骨痛心煩躁,更兼頭面赤騂騂,大熱由來面赤風,燥痛面色與心同,微寒虛惕應寒熱,急則腸中痛不通,實大相兼並有滑,舌滑心驚語話難,單滑心熱別無病,澀無心力不多言,沉緊心中逆冷痛,弦時心急又心懸。又《脈訣》曰:五臟不同,各有本脈,左寸之心,浮大而散。仲景曰:心傷者其脈弦。

【心病緣由症治】

《靈樞》曰: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仆眩。又曰: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素間》曰: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又曰: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也。又曰:大骨活,大肉陷,胸中氣滿,喘不休,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臟脈見,乃與之期日。又曰: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又曰: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注曰:苦緩,心氣虛也。又曰: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瀉之。又曰:心病禁溫食熱衣。

《難經》曰:憂愁思慮則傷心。仲景曰:心家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又曰:心傷者勞倦,則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臍上跳,其脈弦,此為心藏傷所致也。

《難經》曰:外症面赤,口乾善笑,內症臍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期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i,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

【手少陰無腧】

《靈樞》曰:少陰者,心脈也,五臟六腑之大主也,其臟堅固,邪不能容,容則傷心,心傷則神去而死。故諸邪在於心者,皆在心包,心包者,心主之脈也,故少陰無腧。又曰:其外經病而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即神門也。

【心絕候】

《靈樞》曰: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日篤,癸日死。

仲景曰:形體煙煤,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

《脈經》曰:心絕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視,立死,一云二日死。

【心氣滯澀保養法】

《保生秘要》曰:凡人氣旺則血榮而潤澤,氣絕則血活而滅形。故氣虛弱滯澀而成病,如滯於心,心為身之主,統領血海,故心血少則神不定,寢不安,百病集作。諸痛癢瘡痍,皆屬心火,當常呵以泄其火,吸以和其心,諸心切勿食,穢氣觸我靈,夏至夜半後,地氣一陰生,大熱勿食冷,受寒霍亂侵,並忌房中事,元氣離命門,大抵當甚暑,人善於養心,則無秋患,時當飲六一燈心湯,豆蔻香茹水,醉飽勿頂風前臥,慎此則無患矣。

【心臟修養】

《養生書》曰:常以四月五月朔望清旦,面南端坐,叩金梁九,漱元泉三,靜思注想吸離宮赤色氣入口,三吞之,閉氣三十息。

【心臟導引

臞仙曰:可正坐,以兩手作拳,用力左右互相築各六度,又可正坐,以一手按脘上,一手向下托空如重石,又以兩手相叉,以腳踏手中各五六度,能去心胸間風邪諸疾,閉氣,為之良久,閉目,三咽津,三叩齒而已。心之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則令人煩心,身體脛股皆腫,環臍而痛,脈沉而芤,皆由心經氣血兩虛,以致邪留不去也,治宜活血涼血,散熱通結(宜伏梁丸,)斯得之矣。

【伏梁有二症】

《內經》曰:帝曰:病有小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否?岐伯曰:病名曰伏梁,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矣。帝曰:人有身體股胻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膏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不可動之,動之為尿澀之類。此二病,同名而實異也。

心痛-包絡病,實不在心也。心為君主,不受邪,或君火衰盛,大寒觸犯心君,亦或汗血沖心。素無心病,卒然大痛無聲,咬牙切齒。舌青氣冷,汗出不休,手足青過節,冷如冰,是為真心痛,旦發夕死,夕發旦死。若不忍坐視,或使心經寒散,亦可死中求活(宜用豬心煎湯去渣,麻黃、肉桂、附子、乾薑。)如但爬床搔席,面無青色,四肢不厥,痛亦不至無聲,即非真心痛,由包絡捧心,或寒或痰,或蟲或食,上干包絡,脂膜緊急作痛,宜各從其類,審脈用藥(總治宜必應湯。)夫心主諸陽,又主陰血,故因邪而陽氣鬱者痛,陽虛而邪勝者亦痛。因邪而陰血凝注者痛,陰虛而邪勝者亦痛。其痛分九種;曰食,必飽悶,噫敗卵氣,由食生冷,或食物過多也(宜青皮丸。)曰飲,必噁心煩悶,時吐黃水,甚則搖身作水聲,由傷水飲,痰涎積聚也(宜小胃丹、胃苓湯,熱飲加黃連、甘遂,褰飲加肉桂、茯苓、蒼朮、半夏,)水飲流注胸膈痛(宜三花神佑丸。)曰風,因傷風冷,或肝邪乘心,兩引痛也(宜羌活、荊芥等。)曰寒,外受寒,當溫散,內受寒,當溫利,久則寒必鬱,當疏解(總治宜附湯,)虛寒當溫補(宜歸脾湯加乾薑、肉桂、菖蒲,)腎寒乘心,痛則心懸如飢,泄利下重(宜五積散,)寒氣客背哄之脈,則血脈澀,血脈澀,則血虛。血虛則痛,其哄注於心,故相引而痛(宜桂枝四七湯、神效散。)曰熱,必身熱,煩躁,掌熱,口渴,便秘,面目赤黃,大熱作痛,由積熱攻心,或暑熱入心也(宜金鈴子散、剪紅丸,甚者宜大承氣湯,)痛不止,熱未清也(宜清中湯。)曰悸,勞役則頭面赤而下重,自煩發熱,脈弦,臍上跳,心中痛,由心傷也(宜辰砂妙香散、加味四七湯。)曰血,脈必澀,壯盛人宜下(宜代抵當湯,)虛弱人須補而帶行(宜四物湯加桃仁、穿山甲、肉桂心、蓬、降香,)飲下作呃,亦須行之(宜手拈散。)曰蟲,必面色青黃有白斑,唇紅,能食或食後即痛,或痛後即能食,或嘔噦涎沫,或吐青水,凡吐水者蟲痛,不吐水冷心痛也,蟲心痛小兒多有之(上半月蟲頭向上,易治,先以雞肉汁或蜜糖飲之,隨服妙應丸或剪紅丸。)曰疰,鬼疰也,必心痛,神昏卒倒,昏憒妄言,或口噤,由卒感惡也(宜蘇合丸。)此所謂九種心疼也。顧經言心痛,未有不兼五臟者。經曰: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瘛,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宜神中保元、神聖復氣湯。)腹脹胸滿,胃脘當心痛,上支兩,咽膈不通,胃心痛也(宜草豆蔻丸、清熱解鬱湯。)如以錐針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宜訶子散、復元通氣散。)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宜金鈴子散。)內外邪犯心之包絡,或他臟之邪犯心之支脈,故心亦痛,此厥心痛也。謂之厥者,諸痛皆肝腎二經氣逆上衝,又痛極則發厥也。但分寒熱二種,手足厥逆,冷汗尿清,不渴,氣微力弱而心痛,則寒厥心痛也(宜附湯;)身熱足冷煩躁,脈洪大而心痛甚,則熱厥心痛也(宜金鈴子散、清鬱散。)經又曰:陽明有餘,上歸於心,滑則病心疝;心痛引少腹滿,上下無定處,溲便難者,取足厥陰肝;心痛腹脹嗇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脾;心痛短氣,不足以息,取手太陰肺;心痛引背,不得息,取足少陰腎。以上皆他臟之病干之而作痛者,非心本經自病也,治法當兼用各臟藥。經又曰: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仆,此則包絡受邪,痛在腑不在臟者也。經又曰:手少陽三焦脈動,則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飲。此則別絡受邪,痛在絡不在經者也。二者之痛,皆因怵惕思慮,傷神涸血而然(宜補心湯,)而亦有卒心痛,脈洪數者(宜黃連一兩,煎湯頓服。)如按之痛減則為虛,宜酸收,不應辛散(宜歸脾加乾薑、肉桂、菖蒲。)有心膈大痛,嘔逆發厥,藥不納者,趁勢以鵝毛探吐,痰盡而痛自愈,內服藥(宜南星安中湯。)有蛔蟲嚙心者,痛有休止,或吐蛔,蛔動則噁心嘔吐(宜烏梅丸、蕪夷散。)心痛之不同如此。總之,七情之由作心痛,食積痰飲瘀血作胃痛,二語正是分明,曷言乎心痛由七情也。經云:喜則氣散,怒則氣上,憂則氣沉,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除喜之氣能散外,餘皆足令心氣鬱結而為痛也。然心痛亦有虛實,按之痛止者,虛也(宜參朮散;)按之痛反甚者,實也(宜梔萸丸。)凡痛,多用溫散之藥,獨不可用補氣血藥,以氣旺不通則痛愈甚也。

【脈法】

《脈訣》曰:心腹痛脈沉細宜,浮大弦長命必殂。又曰:沉弦細動,皆是痛症,心痛在寸,腹痛在關,下部在尺,脈象顯然。丹溪曰:心痛左手脈數,熱多也,脈澀,有死血也;右手脈緊實,是痰積也,脈大,必是久病也;兩手脈堅實不大,便可下之,痛甚者,脈必伏。

《正傳》曰:心脈微急為痛,微大為心痺,引背痛,短而數或澀者心痛。

【心痛症治】

《入門》曰:心痛引背,多屬風冷;心痛嘔瀉,難以俯仰,多屬熱。丹溪曰:凡心胃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冷,口吃寒物而得者,於初得之時,當與溫散,如桂枝四七湯之類,或溫利之,如九痛元之類;若得之稍久,則成鬱,鬱久必生熱,熱久必生火,若溫散溫利,則助火添邪,由是方中多以山梔為熱藥之向導,則邪易除,正易復,痛易安。又曰:心胃痛,須用劫藥,痛乃止。如倉卒散:山梔四十九枚連皮炒,附子一個炮去皮臍,共為粗末,每三錢,水一盞,酒半盞,煎七分,入鹽少部服,加川芎一錢尤妙,能治氣自腰腹間攣急疼痛,不可屈伸,痛不可忍自汗如洗,手足冷而垂死者。又如愈痛散:五靈脂、延胡索、蓬、良薑、當歸等分,共為末,每二錢,醋湯調服,能治急心痛胃疼。又曰:心胃痛,用山梔劫藥止之,又複發前藥必不效,可加元明粉一錢服之,即止矣。

【飲食禁忌】

丹溪曰:心胃痛,日數多,雖不吃飯,不死,若痛止便吃物,即復發,必須三五日服藥,方可吃物。

【導引】

《保生秘要》曰:於足三里掐之九九,擦也九九,運行後央,痛氣降而癒。

【運央】

《保生秘要》曰:行歸元逐痛處,流行胃火,自然發散(此導引、運央二法,不但治心痛,兼治胃口痛。)心癰-心熱病也。經曰: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其發於他經者,且莫不由於心火,況本經積熱,而即發於本經部位者乎。其所以致熱之故,則必其平日好飲酒,或嗜食辛辣熱物,以致日久凝聚,而生此症也。(宜先用涼血飲,次服加味十奇散。)

【心癰症治】

《靈樞》日;巨闕(穴名)隱隱而痛者,心疽;上肉微起者,心癰也。

《入門》曰:心癰者於胸乳間生蜂窠癰發。

《靈樞》經所謂一名井疽,狀如豆大,三四日起,不早治則入於腹,七日死,急用疏導心火之藥,宜用清心丸、清心散、內固清心散、瀉心湯。

《瘍科選粹》曰:心癰發胸乳間者,名井疽。若在鳩尾者,最緊要,係心熱極盛者,當導心火,緩則不救。小便澀者,清心散,或涼膈散去硝黃,加白芷、花粉、木通、瞿麥。大便秘者,內固清心散,涼膈散去硝加白芷、花粉、生地。發於膺,名甘疽,其色青,狀如谷實、瓜蔞,常苦寒熱,不急治,十日死,死後出膿。

治心病諸藥要品及方五

  • 心實宜降火清熱(黃連 石膏 甘草 麥冬 牡丹皮 犀角 滑石 竹葉 燈心 童便 如大便結燥,須大黃、芒硝,發狂譫語亦如之。)
  • 心虛宜益氣補血(人參 炙草 圓眼 茯神 金石斛 生黃 棗仁 丹參 遠志 五味子 鹿茸 丹砂 炒鹽 琥珀 柏子仁 龍齒 金箔 牛黃 麥冬 代赭石 桔梗 竹瀝 貝母 鬱金 陳膽星 鉤鉤 白芍 黃連 元參 沙參 竹茹 當歸 黃耆 枸杞子 黃岑 黃柏 牡蠣 天冬 紫石英
錢氏安神 [補虛] 水飛朱砂一兩 麥冬 牙硝 寒水石 茯苓 山藥 甘草 各五錢 冰片二分半 蜜丸,每兩作三十丸,每丸砂糖水化下。
醒心散 [心虛熱] 人參 麥冬 遠志 茯神 五味子 石菖蒲 生地 等分 長一
瀉心湯 [瀉心熱] 黃連不拘多少,為極細末,每服二分半,或五分,或一錢,溫水調下。
導赤散 [心熱] 生地 木通 甘草各一錢 竹葉七片 此雖治心熱,實小腸之藥也。
十味導赤散 [實熱] 黃連 黃岑 麥冬 半夏 茯苓 木通 生地 甘草 地骨皮各用五分 薑五片 此治心臟實熱,一切口舌生瘡、驚悸、煩渴諸症。

附載仲景大法及分別標本方藥

  • 有餘為熱(氣牛黃、黃連、冰片、天竺黃;血,朱砂、生地、黃柏)
  • 不足為寒(氣,人參、茯苓、乾薑、菖蒲;血,地黃、當歸、肉桂)
  • 心盛則生熱(子能令母實,實則瀉其子)
  • 心虛熱收內(母能令子虛,虛則補其母)
  • 逆則多盛(大黃 川黃連)
  • 大則病進(熟地黃 朱砂)
  • 心悸(汗多,桂忮;少陰,柴胡;陰症,茯苓;雜病,朱砂)
  • 痞悶(虛,半夏;寒,白、乾薑;濕,茯苓、澤瀉;實,枳實;熱,大黃、黃連;燥,木瓜、芍藥)
  • 痞(心下有水,枳實、澤瀉、自;心下無水,木瓜、芍藥、旋覆花)
  • 之心下痞(雜病,半夏、芍藥;傷寒,甘草瀉心湯)
  • 下之下痛(虛,芍藥、柴胡;實,牡蠣、柴胡)
  • 一法,火鬱則發之,渭汗之令疏散也。
  • 標(黃連,子能令母實,實則瀉其子)
  • 本(地黃,先者,自病丁與丙同治)

治伏梁方二

伏梁丸 [總治] 黃連一兩半 人參 厚朴各五錢 黃岑 桂枝 丹參 茯苓各一錢 乾薑 菖蒲 巴霜 川烏各五分 紅豆蔻二分 蜜丸,服法詳息賁症。
增損五積丸 [通治] 黃連 厚朴 川烏 乾薑 人參 茯苓 藥品分量加減 製法俱詳息賁症。

治心痛方三十九

必應湯 [類心痛] 延胡索 香附 艾灰 歸身 砂仁 薑
青皮丸 [食痛] 青皮 山楂 神# 麥芽 草果
小胃丹 [飲痛] 芫花 甘遂 大戟 大黃 黃柏 白 煎膏丸菔子大,臨臥湯下一錢。欲利,空心服之。
胃苓湯 [又] 蒼 厚朴 陳皮 甘草 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 肉桂 薑棗
附湯 [寒痛] 白 附子 甘草
歸脾湯 [虛弱] 人參 黃耆 當歸 白朮 茯神 棗仁 遠志 桂圓 木香 甘草 薑 棗
金鈴子散 [熱痛] 金鈴子 延胡索 痛止,當與香砂枳丸。
剪紅丸 [又] 蓬莪 京三稜 雄黃 木香 尖檳榔 貫仲 乾漆 陳皮 大黃 糊丸,每五十丸,米湯下。
清中湯 [大熱] 黃連 山梔 陳皮 茯苓 半夏 甘草 草豆蔻 薑
加味歸脾湯 [悸痛] 人參 黃耆 當歸 白朮 茯神 棗仁 遠志 桂圓 木香 甘草 薑 棗 加菖蒲、肉桂。
代抵當湯 [血痛]  
四物湯 [虛弱] 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
手拈散 [呃痛] 延胡索 五靈脂 草果 沒藥 等分為末,每三錢,熱酒下。
妙應丸 [蟲痛] 檳榔一兩二錢 黑牽牛頭末三錢 大黃 雷丸 錫灰 蕪夷 木香 使君子肉各一錢 蔥白煎濃湯,露一宿,和丸栗米大,每四錢,五更蔥湯下。如取寸白蟲。以石榴根皮煎湯下,小兒服一錢或五分,天明取下蟲物。此丸不損真氣,有蟲則下蟲,有積即下積,有氣即消氣,一服見效。
蘇合丸 [疰痛] 白朮 犀角 訶子 朱砂 蓽拔 香附 木香 檀香 沉香 丁香 麝香 安息香 薰陸香 蘇合香油
補心湯 [絡痛] 人參 當歸 茯神 遠志 地黃 甘草 柏子仁
南星安中湯 [膈痛]  
烏梅丸 [蛔痛] 烏梅十五個 黃連七錢半 當歸 川椒 細辛 附子 人參 肉桂 黃柏各三錢 醋浸烏梅取肉;打和為丸,米飲下一二十丸。
蕪夷散 [又] 蕪夷 雷丸各五錢 乾漆一錢 共為末,溫水調下二錢,小兒服五分。
三花神佑丸 [因飲]  
五積散 [因寒]  
桂枝四七湯 [因寒] 桂枝 半夏各二錢 灑白芍一錢半 茯苓 厚朴 枳殼各七分 人參 紫蘇葉 炙甘草各五分 薑三 棗二
九痛元 [因冷] 附子三兩 吳萸 人參 乾薑炮 巴霜各一兩 狼毒五錢 蜜丸,梧子大,溫酒下三五丸。
神效散 [又] 木香 青皮 陳皮 麥牙 枳殼 三稜 蓬 神# 肉桂 白芷 白芍 甘草 延胡索 補骨脂各七分 蓽澄茄 丁香各三分 薑三 棗二
辰砂妙香散 [悸痛] 黃耆 山藥 茯苓 茯神 薑遠志各一兩 人參 桔梗 甘草各五錢 辰砂三錢 木香二錢半 麝香一錢 每末二錢,蓮肉湯下。
加味四七湯 [又] 半夏二錢 赤苓 厚朴各錢二分 茯神 蘇葉各八分 薑 遠志 炙甘草各五分 薑三 棗二 石菖半寸
大承氣湯 [實熱]  
神保元 [腎心痛] 全蠍七個 巴霜十粒 木香 胡椒各二錢半 朱砂錢半為衣,蒸餅丸薑湯下五七丸。
神聖復氣湯 [水] 先一日用酒柏、酒連、酒生地、枳殼,俱用新水浸,再用新水浸川芎、蔓荊子、細辛,以上七味各三分,又羌活、柴胡各一錢,本、甘草各八分,半夏、升麻各七分,當歸六分,郁李仁、防風、人參各五分,附子、炮薑各三分,白葵花三朵去心碎,水五盞煎至二盞入黃耆、草蔻各一錢,橘紅五分,煎至一盞,乃入前浸兩藥,連水傾入,煎至一盞,去渣熱服。
參朮散 [因虛] 人參 白朮 炮薑 白豆蔻 縮砂仁 丁香 陳皮 甘草各一錢 薑三片 加炒蚌粉二錢尤妙。
梔萸丸 [氣實] 山梔兩半 吳萸 香附各二錢半,蒸餅丸,生薑、生地煎湯下二三十丸。
草豆蔻丸 [胃心痛] 枳實二兩 草蔻煨 白朮各一兩 麥芽 神# 半夏各五錢 乾薑 青皮 陳皮各二錢 炒鹽五分蒸餅丸白湯下。
清熱解鬱湯 [又] 山梔一錢半 枳殼 川芎 香附各一錢 炒黃連 蒼朮各七分 陳皮 薑炭 炙草各五分 薑三片煎服,戒飲食半日,一服即止。
訶子散 [脾心痛] 炮訶子 厚朴 炮薑 草果 陳皮 炒良薑 茯苓 神# 麥芽 炙草 等分為末,每三錢,入鹽少部痛時煎服。
復元通氣敬 [又] 白醜頭末二兩 穿山甲炙 炒茴香各一兩五錢 去白陳皮 延胡索 炙草各一兩 木香五錢 共為末,每二錢,薑湯下。
清鬱散 [厥心痛] 半夏 陳皮 蒼朮 茯苓 便香附 神# 薑黃連 薑梔子各一錢 川芎六分 薑炭五分 炙草三分 薑三片
倉卒散 [劫藥] 黑山梔四十九個 大附子一個炮 為粗末,每三錢,水酒鹽少部煎服。
愈痛散 [又] 五靈脂 延胡索 蓬 炒良薑 當歸 等分為末,每二錢醋湯調服。
心頭痛方 [總治] 歌曰:三個烏梅三個棗,七粒杏仁一處搗,麝香一粒用酒煎,永不心疼直到老。烏梅棗子俱去核,杏仁泡去皮尖,麝香如小綠豆部,共搗如泥,黃酒一杯,煎兩沸,溫服,正痛時服之,婦人尤神效,當時即止。

治心癰方七

涼血飲 [總治] 木通 瞿麥 荊芥 薄荷 白芷 花粉 赤芍 麥冬 生地 山梔 連翹 車前 甘草備八分 加燈心、竹葉。一名引兵先鋒,能退潮止渴解熱,令毒內消。
加味十奇散 [又] 人參 黃耆 當歸 肉桂 川芎 白芷 防風 桔梗 厚朴 甘草 乳香 沒藥 共為末,每三錢溫酒調服,不飲酒麥冬湯下。此即十宣散加乳香、沒藥也,一名固壘元帥,不論已成末成,服之內消。年衰氣弱者尤宜。
清心丸 [又] 黃連一兩 茯神 赤苓各五錢 蜜丸米湯下。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此藥主之。
清心散 [又] 遠志 赤苓 赤芍 生地 麥冬 知母 甘草各一錢 薑三 棗二 加黃連尤效。
瀉心湯 [又] 大黃錢半 黃連 黃岑 山梔 漏蘆 澤蘭 連翹 蘇木各七分
內固清心散 [又] 白豆蔻 人參 朱砂 赤苓 雄黃 綠豆 朴硝 甘草 皂角各一錢 冰片 麝香各一分 共為末,每一錢,蜜水調下。
涼膈散 [又] 連翹 山梔 大黃 薄荷 黃岑各七分 甘草一錢八分 朴硝四分 竹葉十片。

怔忡源流(卑諜)

怔忡,心血不足病也。人所主者心,心所主者血,心血消亡,神氣失守,則心中空虛,怏怏動搖,不得安寧,無時不作,名曰怔忡。或由陽氣內虛(宜人參、黃耆、白朮、炙甘草、茯神。)或由陰血內耗(宜人參、麥冬、當歸、地黃、圓眼。)或由水飲停於心下,水氣乘心,侮其所勝,心畏水不自安(宜茯苓、茯神、白朮、半夏、橘紅。)或急急富貴,戚戚貧賤,或事故煩冗,用心太勞,甚至一經思慮便動,皆當以養心血,調心氣,清熱豁痰為主(宜酌用清鎮湯,)如心火熾,又須安神(宜安神丸。)或由汗吐下後,正氣孱弱(宜人參、黃耆、白朮、白芍。)或由榮衛俱涸,脈來結代,而心惕不寧(宜養心湯。)或由虛弱怔忡,而臥不安(宜棗仁湯。)或思慮多而怔忡,兼不寐、便濁(宜養榮湯。)或心虛怔忡而兼自汗(宜參歸腰子。)或由痰為火動,而時作時止(宜二陳湯。)或由憂愁悲苦,致心虛而動(宜歸脾湯。)或由氣鬱不宣而致心動(宜加味四七湯加薑汁、竹瀝。)或陰火上衝,怔忡不已,甚至頭暈眼花,齒髮脫落,或見異物,或腹中作聲,急應滋陰降火,加養心之品(宜四物湯加知母、黃柏,)如久服降火藥不愈,為無根失守之火(宜八味丸。)或由所求不遂,或過縱自悔,吁嗟夜語,真若有失(宜溫膽湯加人參、柏子仁,朱砂為衣,日進三服。)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若心澹澹動,此係包絡所生病(宜鎮胞湯,)說心為君火,包絡為相火,火陽主動,君火之下,陰精承之,相火之下,水氣承之,則為生氣而動得其正。若乏所承,則煩熱而為心動,法當補其不足以安神氣,未瘥,則求其屬以衰之。若由於痰飲者,當用逐水消飲之劑(宜二陳湯、芎夏湯。)況乎各臟有痰,皆能與包絡之火合動而為怔忡,隨所犯而補瀉之,更須調乎包絡。若各臟移熱於心,以致包絡火動者,治亦如之。然則怔忡固由於虛,所以致此怔忡之症,則各有異,亦安可不察之哉。

【脈法】

《靈樞》曰:手厥陰之脈甚動,則心中澹譫大動。

【怔忡形症】

《內經》曰:膽病者,亦心中澹澹,如人將捕。

又曰:太陽司天,褰淫所勝,則病心澹澹大動,寒傷心主也。

注曰:澹澹,水搖貌,此屬水病。

《直指》曰:心虛而停水,則胸中滲漉,虛氣流動,水既上升,心火惡之,心不自安,使人有怏怏之狀,是為怔衝。又曰:怔忡,因驚悸久而成也。

《綱目》曰:怔忡,惕惕然心動而不寧,無時而作者是也。

又曰:心澹澹動者,因痰動也,謂非驚怕而心自動也。

《資生》曰:《內經》謂胃絡名虛裡,貫膈絡肺,出左乳下,其動應衣,虛而有痰則動,更須臾發一陣熱者是也。

【怔忡治法】

《入門》曰:怔忡,因驚悸久而成也。痰在下,火在上,參胡溫膽湯加黃連、梔子、當歸、貝母。氣鬱者,金箔鎮心丸。停飲者,二陳湯加茯苓、檳榔、沉香、麥冬。

《直指》曰:心下有水氣怔忡,宜五苓散。

《醫鑑》曰:怔忡,亦曰怔忪,與驚悸同看,宜益榮湯、薑朮湯、四物安神湯、朱雀丸、加味寧神丸、天王補心丹。

卑惵心血不足病也。與怔忡病一類,其症胸中痞塞,不能飲食,如癡如醉,心中常有所歉,愛居暗室,或倚門後,見人即驚避無地,每病至數年,不得以癲症治之也(宜天王補心丹、人參養榮湯、古庵腎丸。)

治怔忡方二十二

清鎮湯 [勞心] 茯神 棗仁 遠志 菖蒲 石蓮 當歸生地 貝母 麥冬
柏子仁 如犀角、朱砂、西珀、龍齒、牛黃、麝香等,病深者方可酌加之,
不得概用也。
安神丸 [心火] 黃連六線 朱砂五錢 生地二錢半 炙甘草 當歸各二錢
養心湯 [脈結代] 黃耆 當歸 茯神 茯苓 川芎 半夏各錢半 遠志 棗仁 人參 五味子 柏子仁各一錢 炙甘草五分 如覺胸中有聲,便是停水,加赤苓、檳榔。
棗仁湯 [虛弱] 黃耆 棗仁 茯苓 遠志 蓮子各錢二分 人參 當歸 茯神各一錢 炙甘草 陳皮各五分
養榮湯 [思慮] 當歸 小草 黃耆 棗仁 茯神 木香 人參 白芍 麥冬 炙甘草 柏子仁各一錢
參歸腰子 [虛弱] 人參 歸身各五錢 豬腰一只,去筋膜細切,同煎,並腰子藥汁食之。
二陳湯 [痰火] 茯苓 陳皮 半夏 甘草
芎夏湯 [心動]  
加味四七湯 [氣鬱] 半夏二錢 赤苓 厚朴各錢二分 蘇葉 茯神各八分 薑遠志 炙甘草各五分 石菖蒲半寸 薑七片 棗二枚
歸脾湯 [憂愁] 人參 黃耆 當歸 白朮 茯神 遠志 棗仁 龍眼 木香 炙草 薑 棗
四物湯 [陰火] 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
八味丸 [游火] 熟地 山萸 山藥 丹皮 澤瀉 茯苓 肉桂 附子
溫膽湯 [包絡動] 人參 茯神 遠志 朱砂 金石斛 生地 麥冬 棗仁 甘草 五味子 柏子仁
參胡溫膽湯 [痰火] 香附二錢四分 橘紅錢二分 半夏 枳實 竹茹各八分
人參 茯苓 柴胡 麥冬 桔梗備六分 甘草四分 薑三 棗二 此即加味溫膽湯,能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涎與氣搏,變生諸症。
金箔鎮心丸 [氣鬱] 膽星一兩 朱砂 西珀 天竺黃各五錢 牛黃 雄黃
真珠各二錢 麝香五分 蜜丸,每兩作三十丸,金箔為衣,薄荷湯下一丸。
兼治癲癇、驚悸、怔忡,一切痰火之疾。
五苓散 [水氣] 肉桂 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
益榮湯 [統治] 黃耆 當歸 小草 棗仁 麥冬 茯神 白芍 柏子仁 紫石英各一兩 木香 人參 甘草各五錢 上銼,每七錢加薑五棗二煎服。
此方專治思慮過度,耗傷心血,恍惚怔忡一切之症。
薑湯 [又] [又] 白薑 生白朮 赤苓 半夏曲各二錢 桂皮 甘草各二錢 上銼,
每五錢加薑三棗二煎服。此治虛人停飲怔忡。
四物安神湯 [又] [又] 當歸 白芍 生地 熟地 人參 白朮 茯神 棗仁 黃
連炒 柏子仁炒 麥冬 竹茹各七分 棗二枚 炒米一撮 烏梅一個 另研辰砂五
分沖服。此治心中無血,如魚無水,怔忡跳動之症。
朱雀丸 [又] 茯神二兩 沉香五錢 蒸餅丸,辰砂五錢為衣,人參湯下五十丸。此治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火不下降,時複振跳之疾。
加味寧神丸 [又] 生地兩半 當歸 白芍 茯神 麥冬 陳皮 貝母各一兩 薑遠志 川芎各七錢 棗仁 黃連 甘草各五錢 蜜丸,辰砂為衣,棗湯下五七十丸。此治心血不足,驚悸怔忡,健忘恍惚,一切痰火之疾。
天王補心丹 [又] 酒生地四兩 酒黃連二兩 石菖蒲一兩 人參 酒當歸
天冬 麥冬,五味子 棗仁 柏子仁 元參 丹參 茯神 桔梗 遠志各五錢 蜜丸,辰砂為衣,臨臥竹葉燈心湯下。此能寧心保神,令人不忘,除怔忡,定驚悸,養育心神。

治卑惵方三

人參養榮湯 [統治] 白芍錢半 人參 黃耆 陳皮 肉桂 當歸 白朮 炙甘草各一錢 熟地 五味子 茯苓各八分 遠志五分 薑三 棗二
天王補心丹 [又] 見上。
古庵心腎丸 [又] 熟地 生地 山藥 茯神各三兩 當歸 澤瀉 鹽酒炒黃柏各一兩半 山萸 杞子 酥炙龜板 牛膝 黃連 丹皮酥炙鹿茸各一兩 生甘草五錢蜜丸,朱砂一兩為衣,空心鹽湯或溫酒下。此治勞損心腎虛,而乍熱、驚悸、怔忡、遺精、盜汗、目暗、耳鳴、腰痛、腳痿之疾。久服烏鬚黑髮,令人有子。

驚悸悲恐喜怒憂思源流

驚者,心與肝胃病也。《內經》言:驚屬之肝胃,但心氣強者,雖有危險,觸之亦不為動,惟心氣先虛,故觸而易驚也。然則因所觸而發為驚者,雖屬肝胃,受其驚而輒動者,心也,故驚之為病,仍不離乎心。其由乎肝者,何也?肝屬木、屬風,風木多震動,故病驚駭也。其由乎胃者,何也?胃多氣、多血,血氣壅則易熱,熱故惡火而易驚。且胃氣厥,則為憂懼,故惡人之煩擾而驚。陽明屬土,土畏木,故聞木聲而驚也。大抵驚之因,多由於外,或耳聞大聲,或目見異物,遇險臨危,當其外有所觸,心忽一虛,神氣失守,神去則舍空,舍空則液與痰涎著於包絡之間(宜控涎丹加朱砂、遠志,)多致目睛不轉,不能言,短氣,自汗體倦,坐臥不安,多異夢,忽驚覺多魘(宜溫膽湯、獨活湯、琥珀養心丹。)與悸恐不同,若因大驚而病者,脈必動如豆粒(寸脈止而複來曰動,)而無頭尾,急當鎮定之(宜黃連安神丸。)有由腎虛而驚者(宜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元參、陳皮、黃柏。)有由膽虛而驚者(宜人參、枳殼、肉桂、五味子、棗仁、熟地、杞子、柏子仁。)有由肝膽俱虛,百藥不效者,須補腎(宜酒化鹿角膠,空腹廿五錢,極效。)古人謂肝無虛,不可補,補腎正補肝也。有被物驚,心跳不寧者(宜秘方。)有心氣不足,神不定而驚者(宜妙香散。)有肝虛受風,臥若驚狀者(宜珍珠母丸。)有血虛而驚者(宜朱砂安神丸。)有由痰盛而驚者(宜加味定志丸。)有思慮過度者(宜清心補血湯。)有氣血俱虛者(宜養心湯。)皆當求其端而治之,而驚始可安矣。

【脈法】

《脈訣》曰:心中驚悸,脈必結代。

《正傳》曰:寸口脈動而弱,動為驚,弱為悸。又曰:肝脈動暴,有所驚駭。

《得效》曰:驚則脈顫,顫者動也。

《入門》曰:驚傷膽,則脈動。

【驚病形症】

《內經》曰: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

《綱目》曰:驚者,心卒動而不寧也。《三因》曰:因事有所大驚而成者,名曰心驚膽攝,病在心膽經,其脈必大動。丹溪曰:驚悸者,有時而作,大概屬血虛與痰,瘦人多是血虛,肥人多是痰飲,時覺心跳者亦是血虛。

《入門》曰:驚悸因思虛過度及大驚恐而作,甚則心跳欲厥。

又曰:驚悸當補血安神,宜靜神丹、寧志元;若氣鬱驚悸,宜交感丹、加味四七湯。

《正傳》曰:心虛而痰鬱,遇險臨危,觸事喪志,使人有惕惕之狀,是為驚悸。悸者,心痺病也。非緣外有所觸,自然跳動不寧,其原由水衰火旺,故心胸躁動(宜天王補心丹。)或水停心下,心為火而惡水,故築築跳動不自安(宜茯苓飲子、半夏麻黃湯。)或汗吐下後,正氣虛而悸不得臥(宜溫膽湯。)此皆病之由也。總而論之,要不外乎心傷火動、火鬱痰生二語,其為症狀,舌強,恍惚,善悲。丹溪以血與痰概之(虛宜天王補心丹,痰宜辰砂遠志丸,)可以識其端矣。

【悸病形症】

仲景曰:心悸者,水懼火也,惟腎欺心,故為悸。傷寒飲水多,必心下悸。

又曰: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

《三因》曰:五飲停畜,閉於中脘,使人驚悸,屬飲家。

《綱目》曰:水飲為症,必頭眩心悸。悲者,心肝兩虛病也。凡人心氣虛,神失所守,肝虛又不能生之,則志不能伸,已無暢遂之致,而金來乘木,肺氣複與相並,肺本主悲,故遂生悲病也。所謂善悲者,不必實有可悲之事,心中只是怏悒不快,雖遇可喜,亦只強為歡笑而已(宜加味溫膽湯、安神補心湯。)

【脈法】

《得效》曰:悲則脈結,或云緊。《入門》曰:悲傷心包,則脈必緊。

【悲病原由】

《內經》曰:肺在志為悲。又曰:心虛則悲,悲者則憂。又曰:精氣並於肺則悲。

又曰:悲則氣消。又曰:肺主殺,故其志為悲。

《靈樞》曰:悲哀動中則傷魂。又曰: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

恐者,心腎肝胃病也。心藏神,神傷則心怯而恐,火傷水也。胃屬土,腎屬水,土邪傷水則為恐。肝者,腎之子,水強則膽壯,水衰則血虛,故易恐。而恐者,又腎之情志,故心肝胃三經,皆有恐病,其原莫不由於腎也。此則《內經》之旨也。故恐病由心者,宜鎮其神(宜定志丸加金銀箔、琥珀、犀角、龍齒等;)恐病由腎者,宜壯其氣(宜四君子湯倍茯苓;)恐病由膽與肝者,宜養其陰(宜酸棗仁湯去黃耆、蓮肉,加山萸、丹皮、白芍;)恐病由腎本經傷者,宜壯其水(宜人參散去肉桂,加牛膝、遠志。)

【脈法】

《得效》曰:恐則脈沉。

《入門》曰:恐傷腎,則脈必沉。

《脈經》曰:人恐怖,其脈何狀?師曰:脈形如循絲累累然,其面白脫色也。又曰:人楚者,其脈何類?師曰:脈浮而面色乍白乍赤也。

【恐病原由】

《內經》曰:腎在志為恐。又曰:胃為恐。

注云:胃熱則腎氣微弱,故為恐。又曰:精氣並於腎則恐,由心虛而腎氣並之,故為恐。

《靈樞》曰:足少陰之脈病,善恐。又曰:恐懼而不解,則傷精。又曰:恐者,神散盪而不收。又曰:恐則氣下。注云:上焦固禁,下焦氣遠,故氣不行矣。子和曰:肝藏血,血不足則恐。《綱目》曰:恐與驚相似,然驚者,為自不知也;恐者,為自知也。說驚者,聞聲乃驚;恐者,自知如人將捕之狀,及不能獨自坐,不能獨自臥,或夜必用燈者是也。

喜者,心肺二經病也。凡人心有所樂則動,動而其氣達於外為喜。其氣,即肺氣也,肺氣舒鬯,喜迺以成,然是喜也。或觸乎事,或因乎境,為情之正,《中庸》所謂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者是也。若過其節,則情盪而不能收,心肺二臟俱傷矣。二臟既傷,而病於是作矣(宜定志丸加天冬、麥冬。)顧安可逞情怒志為哉。

【脈法】

《得效》曰:喜則脈散。《入門》曰:喜傷心,則脈虛。

【喜病原由】

《內經》曰:心在志為喜。又曰:心實則笑,笑則喜。

 (鰲按:心實者,邪氣實於心也,邪氣,或痰或火是也。)

又曰:暴喜傷陽。

又曰:喜怒傷氣。又曰: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又日;喜則氣緩,說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

《靈樞》曰:喜樂者,神盪散而不藏。又曰:喜樂無極則傷魄,魄為肺神也。

怒者,肝膽病也。怒本情之正,惟發不中節,則肝膽之氣橫逆,而二經遂傷,且木盛剋土,久必傷脾,怒所以為病也。程子云:因是人有可怒之事而怒之,聖人之心本無怒,如此用怒,便是情之正,便是發而中節之和,豈至成病。今所謂怒者,以肝膽屬木,木性本直,木勢必伸,稍有所鬱,不能遂其直達之性,不能順其上伸之勢。因激而成怒,則此怒已非情之正,已非中節之和,即其怒已是病。況木鬱則激,激則橫,橫則變生諸症,有不可意計測者矣。程子又云:治怒為難,惟剋己可以治怒,此聖賢治怒之法也。

餘亦云:治怒為難,惟平肝可以治怒,此醫家治怒之法也,言肝而膽在其中(宜香甘散。)

【脈法】

《得效》曰:怒則脈激。《入門》曰:怒傷肝,則脈必濡。

【怒病原由】

《內經》曰:肝在志為怒。又曰:暴怒傷陰。又曰:大怒則氣絕而血菀於(上菀、鬱也,)使人薄厥。又曰: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又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矣。又曰:膽為怒。

《綱目》曰:怒在陰陽,為陰閉遏而不得伸也。

憂者,肺與脾病也。肺居華說之頂,下通心肝之氣,心有所愁苦而不樂,則上搏乎肺而成憂,故憂為肺病。肺與脾同稱太陰,同行氣以給眾臟,肺既成憂病,則閉結不解,氣固於內而氣不通,氣不通,則大小便閉而傷脾,故憂又為脾病(宜靜神丹、歸脾湯。)

【脈法】

《得效》曰:憂則脈澀。

《入門》曰:憂傷肺則脈必澀。

【憂病原由】

《內經》曰:肺在志為憂,憂則氣沉。

《靈樞》曰:愁憂不解則傷意,意為脾神也。又曰:憂則隔塞否閉,氣脈斷絕,而上下不通也。

思者,脾與心病也。脾之神為意。意者,心之所發也。由發而漸引焉曰思,則當其發屬在脾,及其思屬在心。故玄晏先生曰:思發於脾而成於心也。

《中庸》曰: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

《論語》曰:君子有九思。孟子曰:心之官則思。是思固不可不用者,然思之太過,則流盪失節,必至傷神,神傷,百病蜂集矣,其何以堪。故或有勞心思慮,損傷精神,致頭眩目昏,心虛氣短,驚悸煩熱者(宜清心補血湯。)有思慮傷心,致心神不足,而不能寐者(宜養心湯。)有憂思過度,令人惕然心跳動而不自安者(宜靜神丹。)有思慮太甚,致心氣不足,忽忽善忘,恐怯不安,夢寐不祥者(宜定志丸。)有思慮太甚,心血耗散,竟至怔忡恍惚者(宜益榮湯。)有因思勞傷心脾,致健忘失事,言語顛倒如癡者(宜歸脾湯。)有思力太猛,心神失守,致痰涎聚於心包,漸成癡癲者(宜加味茯苓湯。)凡此皆思之病也,皆過用其思之病也。乃若過用其悲憂恐懼,亦有類於此者,治法大約可以相參。

【脈法】

《得效》曰:思則脈沉,一云結。

《入門》曰:思傷脾,則脈必結。又曰:凡七情之脈,惟氣口緊盛而已,細分之,乃有如此等項之不同也。

【思病原由】

《內經》曰:脾在志為思。又曰:思則氣結。注云:聚心不散,故氣亦停留而結也。

《靈樞》曰: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又曰: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也。

治驚方十四

控涎丹 [去痰] 甘遂 大戟 白芥子 等分糊丸,淡薑湯下七丸。
溫膽湯 [涼魘] 半夏 枳實 竹茹 陳皮 茯苓 甘草 薑 棗
黃蓮安神丸 [大驚] 黃連 朱砂 生地 甘草 歸頭
秘方 [物驚] 豬心一個,劈開,入朱砂於內,紙包火煨熟,食之大效。
朱砂安神丸 [血虛] 黃連六錢 甘草 生地各三錢半 當歸二錢半 朱砂 一錢半 蒸餅丸,黍米大,津唾咽二三十丸。
加味定志丸 [痰盛] 茯苓三兩 遠志 石菖蒲各二兩 人參一兩 琥珀 鬱金各五錢 朱砂為衣。
清心補血湯 [思慮] 人參 當歸 茯神 白芍 棗仁 麥冬 川芎 生地 陳皮 山梔 炙草 五味子
妙香散 [神虛] 麝香一分 木香二分半 遠志肉 黃耆 山藥 茯苓 茯 神各一錢 人參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朱砂三分
珍珠母丸 [肝虛受風] 珠母 熟地 當歸 人參 棗仁 犀角 茯苓 沉香 龍齒 柏子仁 朱砂為衣,蜜丸,薄荷,金銀器煎湯下三錢。
養心湯 [氣血虛] 茯苓 茯神 當歸 生地 薑遠志 黃耆各八分 柏子 仁 川芎 棗仁各七分 半夏曲六分 炙甘草 肉桂各三分 五味子十四粒 停水 怔忡加赤苓、檳榔。
靜神丹 [養血] 酒當歸 酒生地 薑遠志 茯神各五錢 石菖薄 黃連各 二錢半 朱砂二錢 牛黃一錢 金箔十五片 豬心血和丸,黍米大,金箔為衣,燈心湯下五十丸。
寧志元 [又] 人參 茯苓 茯神 山梔 琥珀 當歸 棗仁 酒遠志各五錢 乳香 朱砂 石菖蒲各二錢半 蜜丸棗湯下三十丸。
交感丹 [氣鬱] 香附一斤 長流水浸三日炒 茯神四兩 蜜丸,彈子大,每一丸細嚼,再以製香附、茯神、甘草各一錢水煎,名降氣湯送下。
加味四七湯 [又] 半夏二錢 赤苓 厚朴各一錢二分 茯神 蘇葉各八分 薑遠志 炙甘草各五分 薑七片 棗二枚 石菖蒲半寸

治悸方五

天王補心丹 [水衰火旺] 人參 當歸 天冬 柏子仁 五味子 麥冬 丹參 元參 茯苓 棗仁 遠志 桔梗 生地 黃連 蜜丸。
茯苓欽子 [水停] 茯神 麥冬 赤苓 半夏 橘紅 檳榔 沉香 甘草
半夏麻黃丸 [又] 半夏 麻黃 等分蜜丸,日三服,每服一錢。
溫膽湯 [正虛] 方詳上。
辰砂遠志丸 [痰涎] 辰砂 遠志 人參 茯神 石菖蒲各五錢 川芎 山藥 鐵粉 麥冬 半夏曲 細辛 天麻 白附子 南星各一兩 生薑五兩打汁,入水煮糊丸,朱砂為衣,臨臥薑湯下一錢。

治悲方二

加味溫膽湯 [總治] 半夏 枳實 竹茹各八分 香附二錢四分 陳皮一錢二分 人參 茯苓 柴胡 麥冬 桔梗各六分 甘草四分 薑三片 棗二枚 此即 參胡溫膽湯。
安神補心湯 [又] 當歸 生地 茯神 黃岑各一錢三分 麥冬二錢 白芍 白朮各一錢 遠志 棗仁各八分 川芎七分 元參五分 甘草三分

治恐方四

定志丸 [心恐] 人參 菖蒲 茯苓 茯神 遠志 白 麥冬 朱砂
四君子湯 [胃恐] 人參 茯苓 白朮 甘草
酸棗仁湯 [肝恐] 棗仁 遠志 黃耆 蓮肉 人參 當歸 茯苓 茯神 陳皮 甘草 薑 棗 心經有熱加黃連、生地、麥冬、木通。
人參散 [腎恐] 人參 枳殼 桂心 甘菊 茯神 山萸 五味子 杞子各 七錢半 柏子仁 熟地各一兩 黃為末,酒下二錢。

治喜方一

定志丸 [總治] 方詳上。

治怒方一

香甘散 [總治] 香附 甘草各一兩 共為末,每三錢,白湯下。

治憂方二

香甘散 [總治] 方詳上。
歸脾湯 [又] 當歸 龍眼 棗仁 遠志 人參 黃耆 茯神 白朮各一錢 木香五分 甘草三分 薑五 棗二

治思方七

清心補血湯 [損傷] 人參一錢二分 當歸 白芍 茯神 棗仁 麥冬各一錢 川芎 生地 黑山梔 炙甘草 陳皮各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此方一名補血湯,又名當歸飲。
養心湯 [不寐] 茯苓 茯神 當歸 生地各一錢 蜜黃耆 薑遠志各八分 柏子仁 川芎 棗仁各七分 半夏曲六分 人參五分 炙甘草 肉桂各三分 五味子十四粒 薑三片 怔忡加檳榔、赤苓。
靜神丹 [心跳] 方詳上。
定志丸 [恐怯] 人參 茯苓 茯神各三兩 菖蒲 薑遠志各二兩 朱砂一兩半為衣 蜜丸。
益榮湯 [恍惚] 黃耆 當歸 小草 棗仁 柏子仁 麥冬 茯神 白芍 紫石英各一兩 木香 人參 甘草各五錢用末七錢,加薑五棗二煎服。
歸脾湯 [傷心脾] 方詳上。
加味茯苓湯 [痰聚] 人參 半夏 陳皮各一錢半 益智仁 茯苓 香附各一錢 甘草五分 薑三片 烏梅一個

煩躁健忘源流

煩躁,心經熱火病也。內熱心煩曰煩。故煩者,但心中鬱煩也,外熱身躁。故躁者,並身處熱躁也。內熱屬有根之火,其原本於熱,凡但煩不躁,及先煩後躁者,皆易治;外熱屬無根之火,其原本於寒,幾但躁不煩,及先躁後煩者,皆難治。傷寒亦有煩躁症,及先躁後煩者,皆難治。傷寒亦有煩躁症,其所主屬肺腎二經,與此心經主病者不同。故傷寒之煩,氣也,火入於肺也。傷寒之躁,血也,火入於腎也。若諸虛煩熱,又與傷寒相似但不惡寒,身頭皆不痛,脈不緊數耳,切不可汗下,誤攻必害。玆即心經所主煩躁而歷言之:有身不熱,頭昏口乾不寐者,是心虛煩(宜人參竹葉湯。)有煩熱誤汗,熱益甚,致嘔者(宜陳皮湯。)有內熱頭痛,氣短心悶亂者(宜竹茹湯。)有煩熱,睡臥不寧者(宜遠志湯。)有憂思成虛煩勞病者(宜小草湯。)有腎虛心躁煩,下部瘦弱,小便痛者(宜八味丸。)其不得一例視之也明矣。若夫傷寒煩躁,另詳本條。

【煩躁原由】

《內經》曰:夏脈者,心也,不及則令人煩心。又,肝虛腎虛脾虛,皆令人體重煩冤。健忘,心腎不交病也。心不下交於腎,則濁火亂其神明。腎不上交於心,則精氣伏而不用。火居上,則因而為痰;水居下,則因而生躁。故惟補腎而使之時上,養心而使之善下,則神氣清明,志意常治,而自不健忘矣。其為症,可枚舉也:或思慮過度而病在心脾(宜引神歸舍丹、歸脾湯。)或素多痰飲(宜茯苓湯。)或痰迷心竅,言語如癡而多忘(宜導痰湯送下壽星丸。)或精神短少(宜人參養榮湯。)或上盛下虛(宜養心湯。)或上虛下盛(宜龍眼湯。)或心火不降,腎水不開,神志不寧(宜朱雀丸。)或勤政勞心,讀書刻苦(宜安神定志丸。)或稟賦陰魄不足,神志虛擾(宜定志丸、孔聖枕中丹。)或年老神衰而善忘(宜加減固本丸。)健忘之故,約略盡矣。

【健忘原由症治】

《靈樞》曰: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肺虛,虛則榮衛留於下,久之不以時上,故易忘也。又曰:腎盛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漸忘其前言。

《內經》曰: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善忘。丹溪曰:健忘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

《入門》曰:怔忡久則健忘,由心脾血少神虧也。

《醫鑑》曰:健忘者,陡然而忘其事,盡心力思量不來也,主心脾二經,治法必先養心血理脾土,以寧神定志藥調理之。

治煩躁方六

人參竹葉湯 [心虛] 竹葉 人參 甘草 熟半夏 麥門冬 石膏粳米或去石膏,加茯苓、淮小麥亦可。
陳皮湯 [誤汗] 陳皮 甘草 人參 竹茹
竹茹湯 [內熱] 麥冬 小麥 炙甘草 人參 熟半夏 茯苓 竹茹
遠志湯 [煩熱] 遠志 黃耆 當歸 麥冬 人參 金石斛 茯神各七分 甘草五分 甚者加竹葉、知母。
小草湯 [憂思] 小草 黃耆 當歸 麥冬 金石斛各一錢 人參 棗仁各錢二分 炙甘草五分 加竹葉
八味丸 [腎虛] 熟地 山萸 山藥 丹皮 茯苓 澤瀉 肉桂

附子治健忘方十三

引神歸舍丹 [心脾] 膽星二兩 朱砂一兩 附子七錢 豬肉血丸,黍米大,每五十丸,萱草根湯下。
歸脾湯 [又] 龍眼 人參 黃耆 當歸 白朮 茯神 棗仁 遠志 木香 甘草 薑 棗
茯苓湯 [痰飲] 半夏 陳皮 茯苓 甘草 香附 益智仁 人參各一錢 烏 梅一個 竹瀝二匙 薑汁二匙
導痰湯 [痰迷] 半夏 南星 赤苓 枳實 陳皮 甘草 薑
壽星丸 [又] 薑遠志 人參 黃耆 白朮 甘草 當歸 生地 白芍 茯苓 陳皮 肉桂 膽星 琥珀 朱砂 五味子 豬心血、薑汁糊丸
加減固本丸 [老人] 熟地 天冬各一兩半 麥冬 炙甘草 茯苓各一兩 人參 石菖蒲 遠志 朱砂各五錢 蜜丸。此方兼治中風後善忘。
人參養榮湯 [神短] 白芍一錢半 人參 黃耆 陳皮 肉桂 炙甘草 當歸 白朮各一錢 五味子 熟地 茯苓各八分 遠志五分 薑 棗
養心湯 [上盛] 天冬 麥冬 菖蒲 遠志 白朮 熟地 人參 茯神 牛膝 當歸 黃耆 木通
龍眼湯 [上虛] 龍眼 丹參 人參 遠志 麥冬 茯神 黃耆 甘草 升麻 柴胡
朱雀丸 [心腎不交] 沉香一兩 茯神四兩 人參三兩 蜜丸。
安神定志丸 [勞心] 人參 白朮 茯苓 茯神 菖蒲 遠志 麥冬 棗仁 牛黃 朱砂 龍眼熬膏加蜜丸,日三服
定志丸 [稟弱] 人參 茯苓 茯神各三兩 菖蒲 遠志各二兩 朱砂一兩半 為衣,蜜丸。
孔聖枕中丹 [又] 鱉甲 龍骨 遠志 菖蒲

不寐多寐源流(夢魘)

不寐,心血虛而有熱病也。然主病之經,雖專屬心,其實五臟皆兼及也。說由心血不足者,或神不守舍,故不寐(宜歸脾湯、琥珀養心丹。)有由肝虛而邪氣襲之者,必至魂不守舍,故臥則不寐,怒益不寐,以肝藏魂、肝主怒也(宜珍珠丸。)有由真陰虧損,孤陽漂浮者,水虧火旺,火主乎動,氣不得寧,故亦不寐,何者?肺為上竅,居陽分至高,腎為下竅,居陰分最下,肺主氣,腎藏氣,旦則上浮於肺而動,夜則下入於腎而靜,仙家所謂子藏母胎,母隱子宮,水中金也,若水虧火旺,肺金畏火,不納腎水,陰陽俱動,故不寐,法宜清熱(宜六味丸加知、柏。)有由胃不和者,胃之氣本下行,而寐亦從陰而主下,非若寤之從陽主上,今胃氣上逐,則壅於肺而息有音,得從其陰降之道,故亦不寐(宜橘紅、甘草、金石斛、茯苓、半夏、神麥、山查。)總之,不寐之由,在肝則不快之狀多見左,在肺則不快之狀多見於右,在心則不快之狀多見於上部之中,在胃則不快之狀多見於胸腹之中,在腎則不快之狀多見於下部之中,須分經而治。若因雜症所致,及傳經移邪,又當細究。試詳言之:勞心之人多不寐(宜養心湯治之。)年高之人多不寐(宜六君子湯加黃耆、棗仁。)痰多之人多不寐(宜溫膽湯。)虛煩之人多不寐(宜酸棗仁湯。)此其大較也。而亦有通宵不寐者(宜安臥如神湯。)有寐即驚醒者(宜鱉甲羌活湯。)有喘不得寐者(宜蘇子竹茹湯。)有虛勞煩熱不寐者(宜棗半湯。)有肝虛驚悸不寐者(宜四君子湯加白芍、棗仁。)有大病後虛煩不寐者(宜二陳湯加芡實、竹茹。)有方臥即大聲鼾睡,少頃即醒,由於心肺有火者(宜加味養心湯,)有不能正偃,由於胃不調和者(宜和胃湯。)兼肺氣盛,必瀉肺(宜參白散。)有勞心膽冷,夜臥不寐者(宜定志元加棗仁、柏子仁,朱砂、乳香為衣,或加味溫膽湯。)有癲狂病發,火盛痰壅不寐者(宜辰砂散。)有傷寒吐下後,虛煩不寐者(宜酸棗湯。)有心膽俱怯,觸事易驚,夢多不祥,虛煩不寐者(宜溫膽湯。)有失志鬱抑,痰涎沃心,怔忡不寐者(宜溫膽湯、加味溫膽湯、加味二陳湯。)有思慮過度,因脾主思,致脾經受邪,兩手脈緩,經年累月不寐者(宜益氣安神湯。)有神氣不寧,每臥則魂魄飛揚,覺身在床而神魂離體,驚悸多魘,通夕不寐者,此名離魂症,由肝藏魂,肝虛邪襲,魂無所歸,故飛揚離體也(宜前後服真珠母丸、獨活湯。)不寐之症狀,固如此其多矣,說可忽乎哉。總之,怔忡以下諸病,都緣痰涎沃心,心氣不足,以至變生種種。若涼心太過,則心火愈微,痰涎愈盛,漸至難治,故必以理痰順氣、養心安神為第一義。

【不寐原由形症】

《靈樞》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潤,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不精而夜滿。老者之氣衰,其肌肉活,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榮氣衰少而衛氣內伏,故晝不精而夜不眠。

《內經》曰: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藏有所傷,及精有所倚,人不能知其病,則臥不安。又曰:肺者藏之說也,肺氣盛則肺大,不能偃臥。又曰:胃不和則臥不安,夫不得臥而喘也,是水氣之害也。鄭康成曰:口鼻之呼吸為魂,耳目之聰明為魄,以耳目與口鼻對言,則口鼻為陽,耳目為陰。以耳目口鼻與藏府對言,則耳目口鼻為陽,藏府為陰。故陽氣行陽分二十五度於身體之外,則耳目口鼻皆受陽氣,所以能知覺視聽動作而寤矣。陽氣行陰分二十五度於臟府之內,則耳目口鼻無陽氣運動,所以不能知覺而寐矣。

《回春》曰:傷寒及雜病多睡者,陽虛陰盛也。無睡者,陰虛陽盛也。喜明者屬陽,元氣實也。喜暗者屬陰,元氣虛也。睡向外者屬陽,元氣實也。睡向壁者屬陰,元氣虛也。

《綱目》曰:人臥則血歸於肝,今血不靜,臥不歸肝,故驚悸而不得臥也。

多寐,心脾病也。一由心神昏濁,不能自主;一由心火虛衰,不能生土而健運。其原有如此者,試言其症狀:

  • 體重或浮而多寐,濕勝也(宜平胃散加防風、白朮。)
  • 食方已,即困倦欲臥,脾氣弱,不勝食氣也,俗名飯醉(宜六君子湯加山查、神#、麥芽。)
  • 四肢怠惰而多寐,氣弱也宜人參益氣湯。)
  • 長夏懶怠,四肢無力,坐定即寐,肺脾兩經之氣本弱,複為炎暑所逼也(宜清暑益氣湯。)
  • 病後多眠,身猶灼熱,餘邪未清,正氣未復也(宜沈氏葳蕤湯。)
  • 狐惑症舌白齒晦,面目乍白乍赤乍黑,變異無常,四肢沉重,默默多眠,大病後腸胃空虛,三蟲求食,食人五臟,食其喉則為惑,其聲啞,上唇必有瘡(宜三黃瀉心湯。)
  • 食其肛則為狐,其咽乾,下唇必有瘡(宜雄黃銳散。)此症殺人甚急,當急治也(通用宜黃連犀角湯、治惑桃仁湯。)
  • 風溫陽脈浮滑,陰脈濡弱,發熱,咽乾口苦,微惡寒,閉目欲眠,少陰伏邪發出,更感太陽客邪也(宜黃岑湯加桂枝、石膏,甚則葳蕤湯加減。)
  • 亦有陰陽俱浮,具如前症,太陽受邪誤發汗也(宜麻黃升麻湯去二麻、薑、桂,取汗即癒。)
  • 熱病得汗後,脈沉細身冷喜臥,脈沉細昏沉不省,陽氣遏也,急與藥令四肢溫暖,不爾,有熟睡死者(宜四逆湯。)

傷寒諸般多寐症,各詳本條,玆不贅。惟汗下後酣眠者,為正氣已復,可勿藥也。醫者察其由,治其症,神而明之,其庶幾矣。

【多寐原由形症】

《靈樞》曰: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在項中兩盤間人腦,乃別陰躋陽躋,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內,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又曰:腸胃大則衛氣行,留久皮膚濕,則分肉不解,其行遲。夫衛氣者,晝行於陽,夜行於陰,故陽氣盡則寐,陰氣盡則寤,故腸胃大則衛氣行,留久皮膚濕,分肉不解則行遲。留於陰也久,其氣不精,則目滿,故多臥矣。

《入門》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蹻盛,不得入於陰,故目不滿。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蹻滿,不得入於陽,故目閉。夢者,神與魂魄病也。心藏神,中虛不過徑寸,而神明居焉。故心者,神明之舍,而神即精氣之所化成。

《靈樞》曰: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謂之魂,並精出入謂之魄,是神魂魄三者,固非判然不相屬者也。自人心多欲,神明外馳,因而氣散於內,血隨氣行,榮衛紛亂,魂魄不安,於是乎百疾作。疾作者,神離故也。故太上貴養神,其次才養形。凡欲神之存乎舍也,凡欲神之存乎舍,而百疾不作也。若夫夢者,亦神不安之一驗耳。凡人形接則為事,神遇則為夢,神役乎物,則魂魄因而不安,魂魄不安,則飛揚妄行,合目而多夢,又況七情擾之,六淫感之,心氣一虛隨感而應。諺云:日之所接,夜之所夢,洵有然也(宜別離散、益氣安神湯。)若古之真人,其寢不夢,非神存之故哉。夢而魘,則更甚者,或由心實,則夢驚憂奇怪之事而魘(宜靜神丹。)或由心虛則夢恍惚幽昧之事而魘(宜清心補血湯。)甚有精神衰弱,當其睡臥,魂魄外游,竟為鬼邪侵迫而魘者,此名鬼魘(宜雄朱散,)另詳邪祟條中。甚矣,夢非細故也,其如太上之養神而可哉。

【五藏虛實為夢】

《內經》曰:肝氣虛則夢菌香生草,實則夢伏樹下不敢起,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實則夢燔灼;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實則夢築垣說屋;肺氣虛,則夢見白物,見人斬血藉藉,實則夢兵戰;腎氣虛,則夢舟船溺人,實則夢伏水中,若有所畏恐。

【淫邪成夢】

《靈樞》曰: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灼,陰陽俱盛則夢相殺,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甚飢夢取,甚飽夢與,肝盛夢怒,肺盛夢哭泣,心盛夢善笑恐畏,脾盛夢歌樂身體不舉,腎盛夢腰脊兩解不屬。又曰:厥氣客於心,則夢邱山煙火;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奇物;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客於脾,則夢邱陵大澤,壤屋風雨;客於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客於膀胱,則夢游行;客於胃,則夢飲食;客於大腸,則夢田野;客於小腸,則夢聚邑街衢;客於膽,則夢訟斗自刳;客於陰器,則夢接內;客於項,則夢斬首;客於脛,則夢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客於股肱,則夢禮節起拜;客於胞腹,則夢溲與便。

【魂魄為病】

仲景曰:邪客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多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

治不寐方二十五

歸脾湯 [心血少] 人參 黃耆 當歸 白朮 茯神 龍眼 遠志 棗仁 木香 甘草 薑 棗
琥珀養心丹 [又] 琥珀 龍齒 菖蒲 遠志 人參 茯神 棗仁 當歸 柏子仁 黃連 生地 朱砂 牛黃 豬心血丸,黍米大,金箔為衣,燈心湯下二錢。
珍珠丸 [肝虛] 珍珠 麝香各三錢 熟地 當歸各兩半 棗仁 人參 柏子仁各一兩 犀角 茯神 沉香各五錢 冰片一錢 虎睛一對 蜜丸,朱砂、金箔為衣,日午夜臥各用薄荷湯下五十丸。
六味丸 [陰虧] 熟地八兩 山藥 山萸各四兩 丹皮 茯苓 澤瀉各三兩
養心湯 [勞心] 當歸 黃耆 茯苓 茯神 川芎 半夏 遠志 炙草 人參 肉桂 五味 柏子仁 薑 棗
六君子湯 [高年] 人參 茯苓 白朮 炙草 半夏 陳皮
溫膽湯 [痰多]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實 竹茹 薑 棗
酸棗仁湯 [虛煩] 石膏二錢半 人參 棗仁各錢半 知母 赤苓 甘草各一錢 肉桂五分 薑
安臥如神湯 [通宵] 茯苓 茯神 白朮 山藥 寒水石?棗仁各一錢 遠志 炙草各七分 朱砂五分 人參四分
鱉甲羌活湯 [驚醒] 鱉甲 棗仁 羌活 獨活 川芎 防風 人參 甘草 黃耆 牛膝 五味 蔓荊子
蘇子竹茹湯 [喘氣] 蘇子 竹茹 橘皮 桔梗 甘草
六一散 [煩躁] 滑石 甘草
四君子湯 [肝虛] 人參 茯苓 白朮 甘草
二陳湯 [病後] 茯苓 陳皮 半夏 甘草
加味養心湯 [心肺火] 茯苓 茯神 黃耆 半夏 歸身 川芎各二錢半 炙甘草二錢 柏子仁 遠志 肉桂 人參 五味子 棗仁各一錢二分 薑 棗 加羚羊角、犀角俱磨沖。
和胃湯 [胃不和]  
定志丸 [膽冷] 人參 茯苓 茯神各三兩 菖蒲 薑遠志各二兩 朱砂一兩 內半為衣 蜜丸。
辰砂散 [癲狂] 上好辰砂一兩 乳香光瑩者 炒棗仁各五錢 共為細末,先量病人酒量幾何,置病人靜室中,以藥作一服,溫酒調下,飲至沉醉,但勿令吐。
如不飲,隨量取醉,服訖令臥,說好。病淺者半日至一日,病深者三日熟睡,令家人潛伺之,勿驚勿喚,待自醒,即神魄定矣。萬一驚覺,不可複治。
加味溫膽湯 [失志] 香附二錢四分 橘紅一錢二分 半夏 竹茹 枳實各八分 人參 茯苓 柴胡 麥冬 桔梗各六分 甘草四分 薑三片 棗二枚
加味二陳湯 [又]  
益氣安神湯 [傷脾] 當歸 茯苓各一錢 生地 麥冬 棗仁 遠志 人參 黃耆 膽星 竹葉各八分 甘草 黃連各四分 薑三 棗二
真珠母丸 [離魂] 真珠母七錢半 熟地 當歸各一兩半 人參 棗仁 柏子仁 犀角 茯神各一兩 沉香 龍齒各五錢 蜜丸,朱砂為衣,每四五十丸,薄荷湯下,日二服。此方真珠母為君,龍齒佐之。真珠母入肝經為第一,龍齒與肝同類。龍齒、虎睛,人皆以為鎮心藥,不知龍齒安魂,虎睛定魄,龍能變化,故魂游而不定,虎能專靜,故魄止而有守,魄不寧者宜用虎睛,魄飛揚者宜用龍齒。
獨活湯 [又] 獨活 羌活 人參 前胡 細辛 半夏 沙參 茯苓 棗仁 甘草 五味子各七分 薑三片 烏梅一個
瀉白散 [肺盛] 桑皮 地骨皮 黃岑 燈心 馬兜鈴 山梔 黃連 桔梗 竹葉 大青 元參 連翹
棗半湯 [虛煩] 棗仁二兩,研極細,入水二杯取汁,半夏二合,煮爛,入地黃汁一合更煮,時時呷之。

治多寐方十

平胃散 [濕勝] 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
六君子湯 [脾弱] 方詳上。
人參益氣湯 [氣弱] 黃耆一錢半 人參 防風 升麻各七分 熟地六分 生 地 白芍各五分 生草一分 炙甘草三分 五味子二十粒 肉桂二分
清暑益氣湯 [暑倦] 蜜炙黃耆一錢 人參六分 薑炒白朮 麻油炒蒼朮 醋 炒升麻 神# 陳皮各五分 炙草 當歸 麥冬 黃柏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酒煨 葛根 澤瀉 青皮各二分 徐徐服。
沈氏葳蕤湯 [病後] 葳蕤 茯苓 棗仁 石膏各一錢 人參七分 熱服。此余自製方也,用之頗效。
三黃瀉心湯 [狐惑] 大黃 黃連各二錢 黃岑一錢 共作粗末,以麻沸湯一盞浸之良久,去渣,分溫再服。
雄黃銳散 [又] 雄黃 青葙子 苦參 黃連各二錢 桃仁一錢 共為末,以生艾汁和如棗核大,絲綿裹納下部,如無生艾,即以乾艾五錢煎濃汁代之。
黃連犀角湯 [又] 黃連 犀角 烏梅 木香 桃仁各一錢 空心服。
治惑桃仁湯 [又] 桃仁 生槐子 碎 艾葉各二錢
四逆湯 [熱病]  

治夢方五

別離散 [總治] 白朮一兩 天雄 肉桂 乾薑 茜根各五錢 茵芋葉 桑寄生各五錢 細辛 菖蒲各二錢 共為末,每取二錢,空心白湯下。熱者去天雄、薑、桂,加知母、黃柏各三錢,當歸、生地各五錢。此方能治心風,男夢見女,女夢見男,用此去邪,使不複見,故曰別離。
益氣安神湯 [又] 當歸 茯神各一錢 生地 麥冬 棗仁 遠志 人參 蜜黃耆 膽星 竹葉各八分,甘草 黃連各四分 薑三 棗二
清心補血湯 [夢魘] 人參一錢二分 當歸 白芍 茯神 棗仁 麥冬各一錢 川芎 生地 陳皮 山梔 炙甘草各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水煎服。
靜神丹 [又] 酒當歸 酒生地 薑遠志 茯神各五錢 菖蒲 黃連各二錢半 辰砂二錢 犀黃一錢 金箔十五片 豬心血丸,黍米大,金箔為衣,燈心湯下五十丸。
雄朱散 [鬼魘] 牛黃、雄黃各一錢,朱砂五分,每取一錢,床下燒之,再取一錢,酒調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