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門

病機

經脈別論曰︰食入於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入於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流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平人氣象篇曰︰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即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藏脈不得胃氣也。

玉機真藏篇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

靈蘭秘典篇岐伯曰︰脾胃者,倉稟之官,五味出焉。

六節藏象篇曰︰脾胃大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能化槽粕轉味而出入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

穀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

安穀則昌,絕穀則亡。

飲食勞倦則傷脾。脾傷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藏氣法時論曰︰脾病者,身重善飢肉痿,足不收,行善瘈瘲,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又曰︰病在脾,愈於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脾病者,日 慧,日出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病機

又云︰脾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百骸皆不得營運之氣,而百病生焉。又云︰脾胃虛,則元氣不足,而諸病變生。又云︰脾胃虛則九竅不通。

春甫讀東垣諸論,詳明《內經》論百病皆由上、中、下三焦元氣虛憊,及形氣兩虛,則百病變生。東垣發揮脾胃不足而不能充實三焦,百病之所由生也,故著《脾胃論》、《內外傷辨》,叮嚀懇切,以祛千載之惑,誠有功於生民,發《內經》之秘,開世醫之盲也。奈何今之醫者習矣不察,惟執成方指病用藥,如刻舟求劍何異哉?病之疑似,虛實懸壤。不察元氣,不知脾胃致病之源,而惟以瞑眩之藥攻病之標,反傷元氣。甚至脾胃大壞,穀氣絕亡,恬不知覺,而猶謂病之不去,是吾憂也。殊不憂絕穀則死,與病愈之遲速,孰為重輕?世醫之昏庸,學術不工,反致誤人之命有如此。噫﹗孰從而知之?此春甫所以克己用功,私淑老人之旨,超脫凡俗,極登萬仞,探本窮源,深得脾胃元氣之妙,故投之所向,無不如意。

非敢狂妄自矜,實有以得其要領者,所以發辭不覺自露圭角,好生君子幸其鑒諸。

病機

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專以外傷為法。其中顧盼脾胃元氣之秘,世醫鮮有知之。觀其少陽証,小柴胡湯用人參,則防邪氣之入三陰,或恐脾胃稍虛,邪乘而入,必用人參甘草固脾胃以充中氣,是外傷未嘗不內因也。至於陽毒升麻湯、人參敗毒散、化斑湯、黃連湯、知母葛根湯、白通湯、理中湯、炙甘草湯、橘皮湯、五味子湯、栝蔞根湯、建中等湯,未嘗不用參 以治外感,可見仲景公之立方神化莫測。

或者只以外傷是其所長,而內傷非所知也。此減不知公之論也。何今世之醫不識元氣之旨﹗惟見王綸《雜著》戒用人參之謬說,執泥不移,樂用苦寒攻泄病之標,以至誤蒼生,死於非命,抑何限耶?間有病家,疑信相半,兩弗之從,但不速其死耳,直以因循俟其元氣自盡,終莫之救而斃者,可謂知乎?況斯世斯時,人物劇繁,稟氣益薄,兼之勞役名利之場,甚至蹈水火而不知恤,耽酒色以竭其真。不謂內傷元氣,吾弗信也。觀其雜病,稍用攻擊而脾胃遂傷,甚則絕穀而死者,可以類推矣。

病機

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中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即食 也。叔和云︰多食亦飢者虛,此之謂也。

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黃帝針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

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情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則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

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生。脾病則下流乘腎,土克水則骨乏無力,是為骨蝕,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地。是陰氣重疊,此陰盛陽虛之証。大法云︰汗之則愈,下之則死。若用辛甘之藥滋胃,當升當浮,使生長之氣旺,言其汗者,非正發汗也,為助陽也。

夫胃病其脈緩,脾病其脈遲。且其人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脈洪緩,更有身熱,心中不便之証。此陽氣衰弱,不能生發,不當於五臟中用藥法治之,當從臟氣法時論中升降浮沉補瀉法用藥耳。若脈緩,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或大便泄瀉,此濕勝,從平胃散。若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熱,或大便泄瀉,或皮毛枯槁發落,從黃耆建中湯。脈虛血弱,於四物湯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顯証中加之。或真氣虛弱及氣短脈弱,從四君子湯。

或渴或小便閉澀赤黃多少,從五苓散去桂摘二味加正藥中。

以上五藥當於本証中隨所兼見証加減。假令表虛自汗,春夏加黃,秋冬加桂。如腹中急縮,或脈弦,加防風;急甚加甘草,腹中窄狹或氣短者亦加之,腹滿氣不轉者勿加。

雖氣不轉,而脾胃中氣不和者勿去,但加濃朴以破滯氣。然亦不可多用,於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悶,此非腹脹,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藥收之。如肺氣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參、白芍藥。中焦用白芍藥,則脾中升陽,使肝膽之邪不敢犯也。腹中窄狹及急縮者去之,及諸酸澀藥亦不可用。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藥。甘草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腹痛兼發熱,加黃芩。惡寒或腹痛覺寒,加桂。怠惰嗜臥有濕,胃虛不能食,或沉困,或泄瀉,加蒼朮。自汗加白朮。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氣弱者加白茯苓、人參。氣盛者加赤茯苓、縮砂仁。氣複不能轉運有熱者,微加黃連,心煩亂亦如之。

小便少者加豬苓、澤瀉。汗多津液竭者勿加之,是津液還入胃中欲自行也。不渴而小便閉塞不通,加炒黃柏、知母。小便澀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澀者加澤瀉。且五苓散治口渴而小便不利,無惡寒者不得用桂。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見妄聞,乃瘀血証,用炒黃柏、知母以除腎中燥熱。

竅不利而淋加澤瀉、炒滑石。只治竅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臟熱者用錢氏方中導赤散。中滿而腹脹者加濃朴。氣不順加橘皮。氣滯加青皮一、橘皮三。氣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湯中去茯苓加黃 以補之。如腹中氣不轉者,更加甘草一半。腹中刺痛,或周身痛者,或裡急者,腹中不寬快是也。或虛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虛也,血虛即裡急。或血氣虛弱而目睛痛者,皆加當歸身。頭痛者加川芎。若頭痛加細辛,此少陰頭痛也。發脫落及臍下痛,加熟地黃。

予平昔調理脾胃虛弱,於此五藥中加減。如五臟証中互顯一二証,各對証加藥,無不驗。然終不能使人完複。後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沖三脈為邪,皆胃氣虛弱之所致也。

法雖依証加減,立方料病,不依《素問》法度耳。是以檢討《素問》《難經》及《黃帝針經》中說脾胃不足之源,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從六氣不足升降浮沉法,隨証用藥治之。

蓋脾胃不足,不同餘臟,無定體故也。

其治肝心肺腎,有餘不足,或補或瀉,惟益脾胃之藥為切。經言︰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乘之也。至而不至者,謂從後來者為虛邪,心與小腸來乘脾胃也。脾胃肺中見浮大而弦,其病或煩躁悶亂,或四肢發熱,或口苦舌乾咽乾。蓋心主火,小腸主熱,火熱來乘土位,乃濕熱相合,故煩躁悶亂也。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發熱也。飲食不節,勞役所傷,以致脾胃虛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乾咽乾也。病患自以為渴,醫者治以五苓散,謂止煩渴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致危亡。經云︰虛則補其母,當於心與小腸中以補脾胃之根蒂也。甘溫之藥為之主,以苦寒之藥為之使,以酸味為之臣佐。

以其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則肺金受邪。金虛則以酸補之,次以甘溫及甘寒之劑,於脾胃中瀉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所勝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實。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則挾火勢,無所畏懼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身體沉重,走注疼痛。蓋濕熱相搏,而風熱郁而不得伸,附著於有形也。

或多怒者,風熱下陷於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內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脈。脈者血之府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竅開於目也。或妄見妄聞起妄心,夜夢亡人,四肢滿閉轉筋,皆肝木太盛而為邪也。或生痿,或生痺,或生厥,或中風,或生怒,或作腎痿,或為上熱下寒,為邪不一,皆風熱不得升,而木火遏於有形中也。

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肅之氣傷,或胸滿少氣短氣者。肺主諸氣,五臟之氣皆不足而陽道不行也。或咳嗽寒熱者,濕熱乘其內也。

所不勝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來侮土。故邪入心為汗,入肝為泣,入脾為涎,入肺為痰為嗽為涕為嚏,為水出鼻也。一說下元土盛克水,至督任沖三脈盛,火旺煎熬,令水沸騰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於口也。下行為陰汗,為外腎冷,為足不任身,為腳下隱痛。或水附木勢,而上為眼澀,為眵,為冷淚。此皆由肺金之虛而寡於畏也。

夫脾胃不足,皆為血病。是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故九竅不通。諸陽氣根於陰血中,陰血受火邪則陰盛,陰盛則上乘陽分而陽道不行,無生發升騰之氣也。夫陽氣,走空竅者也;陰氣,附形質者也。如陰附於土,陽氣升於天,則各安其分也。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溫藥者,非獨用也;複有甘苦大寒之劑,亦非獨用也。以火酒二製為之使,引苦甘寒藥至頂而複入於腎肝之下,此所謂升降浮沉之道,自偶而奇,奇而至偶者也。(陽分奇,陰分偶。)瀉陰火以諸風藥,升發陽氣,以滋肝膽之用,是令陽氣生,上出於陰分。末用辛甘溫藥按其升藥,使大發散於陽分,而令走九竅也。

且飲食入胃先行陽道,而陽道升浮也。浮者,陽氣散滿毛皮,升者充塞頭頂,則九竅通利也。

若飲食不節,損其胃氣,不能克化,散於肝,歸於心,溢於肺。食入則昏冒欲睡,得臥則食在一邊,氣暫得舒。是知升發之氣不行者,此也。

經云︰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病患飲入胃,遽覺至臍下,便欲小便。由精氣不輸於脾,不歸於肺,則心火上攻,使口燥咽乾,是陰氣太盛,其理甚易知也。況脾胃病則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虛;無是,則非也,亦可作明辨矣。

病機

太陰陽明論云︰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岐伯曰︰陰陽易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帝曰︰願聞其異狀也。

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得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 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 。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從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陰陽應象論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玉機真藏論曰︰脾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又通評虛實論曰︰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調經論曰︰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

又氣交變大論曰︰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

甚則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腳下痛,飲發中滿食減,四肢不舉。又云︰歲土不及,風乃大行,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複,肌肉 酸,善怒。又云︰咸病寒中,複則收政嚴峻,胸脅暴痛,下引小腹,善太息,蟲食甘黃,氣客於脾,民食少失味。

五常政大論曰︰有太過不及,太過者,薄所不勝乘所勝也;不及者,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乘之也。

仲景云︰人受氣於水穀以養神,水穀盡而神去。故云︰安穀則昌,絕穀則亡。水去則榮散,衛消,神無所依。又云︰水入於經,其血乃成。穀入於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和。血溫衛和,得盡天年矣。

脈侯

《內經》曰︰脾胃者,土也,孤臟以灌四傍者也。善者不得見,惡者可見。其來如水之流,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啄,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

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上部有脈,下部無脈,為食塞胸中,宜吐之。寸口洪大,按之反澀,尺脈亦微而澀,或寸口緊如轉索,左右無常,或滑而數者下之。或浮而滑,凡脈沉,病若傷寒者,宿酒,宜下。短疾而滑,酒病。

浮細而滑,傷飲。氣口緊盛,或浮細而滑疾,皆傷飲食。

關沉而滑為食不消。上關沉遲為脾胃虛寒。右手脈緊盛者傷食。兩關弦大者,主脾胃飽脹。腹飽脹而脈細者危,浮大者可治。

上關脾胃所主,其脈緩大為土氣沖和,百病不生。但有浮沉洪細長短滑澀,則各司其病,宜按脈對証而調治之。如脾胃脈弦而緊者,則是木邪刑土,脾胃有積,或痛或脹。(宜保和丸中加柴胡、川芎、骨皮之類,製肝木也。)洪大者則胃中有火。(治宜瀉黃散承氣湯之類。)滑大者則是痰飲。(宜二陳橘半枳朮丸之類,氣不利上急者可吐。)澀者則是氣血兩虛。

(宜八珍湯或異功散加當歸、生地黃之類。)短澀之脈,若在前短為外,以候胃,主胃弱病;(不思食,惡心嘔吐,或惡聞食氣者皆是也。)在後短為內,以候脾,主脾病。(胸膈作脹,食下不化反泄瀉之類皆是也。)

治法

百凡治病,胃氣實者攻之則去,而疾恆易愈;胃氣虛者攻之不去。蓋為本虛,攻之而胃氣益弱,反不能行其藥力,而病所以自如也,非藥不能去病也,主氣不行藥力故也。

若峻攻之則元氣傷而病益甚。若不知機,攻盡元氣則死矣。如虛熱者服寒涼之藥,而熱反盛何也?經曰︰服寒而反熱者奈何?岐伯曰︰不味旺味,是以反也。胃氣實者,雖有病,不攻自愈。故中醫用藥亦嘗效焉。觀夫藜藿野人嘗病不藥自愈可知矣。故云;治病不察脾胃之虛實,不足以為太醫。

治法

夫飲食入胃,陽氣上行,津液與氣入於心,貫肺,充實皮毛,散於百脈。脾稟氣於胃,而澆灌於四傍,榮養氣血者也。今飲食損胃,勞倦傷脾。脾胃虛則火邪乘之,而生大熱,當先於心病補脾之源。蓋土生火,兼於脾胃中瀉火之亢甚,是先治其標,後治其本也。

且濕熱相合,陽氣日以虛。陽氣虛則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氣下流並於腎肝,是有秋冬而無春夏。春主升,夏主浮。在人則肝心應之,弱則陰氣盛,故陽氣不得經營。經云︰陽本根於陰,惟瀉陰中之火,味薄風藥升發以伸陽氣,即陰氣不病,陽氣生矣。傳云︰履端於始,序則不愆。正謂此也。

四氣調神大論云︰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在人則緣胃虛以火乘之,脾胃為勞倦所傷,則氣耗而心火熾動,血脈沸騰則血病而陽氣不治,陰火乃獨炎上而走於空竅,以致燎於周身。反用熱藥以燥脾胃,則謬之謬也。

胃乃脾之剛,脾乃胃之柔,表裡之謂也。飲食不節,則胃先病,脾無所稟而後病。勞倦則脾先病,不能為胃行氣而後病。其所生病之先後雖異,其受邪則一也。胃為十二經之海,十二經皆稟血氣滋養於身。脾受胃之稟,行其氣血也。脾胃既虛,十二經之邪不一而出。假令不能食而肌肉削,乃本病也。其右關脈緩而弱,本脈也。而本部本証脈中兼見弦脈,或見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一二証,此肝之脾胃病也,當於本經藥中加風藥以瀉之。本部本証脈中兼見洪大,或見肌熱煩熱,面赤而不能食,肌肉消一二証,此心之脾胃病也,當於本經藥中加瀉心火之藥。本部本証脈中兼見浮澀,或見氣短氣上,喘咳痰盛皮澀一二証,此肺之脾胃病也,當於本經藥中兼瀉肺之體及補氣之藥。本部本証脈中兼見沉細,或見善恐欠之証,此腎之脾胃病也,當於本經藥中加瀉腎水之浮,乃瀉陰火伏熾之藥。

經云︰病有逆從,治有反正。除四反治法,不須論之。其下云︰惟有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其注者以陽明在上,中見太陰;厥陰在上,中見少陽為說。予獨謂不然。此中非中外之中也,亦非上中之中也,乃不定之辭,蓋欲人臨病消息酌中用藥耳。以手足陽明厥陰者,中氣也,在卯酉之分,天地之門戶也。春分秋分,以分陰分陽也,中有水火之異者也。況乎厥陰為十二經之領袖,主生化陰陽;足陽明為十二經之海,主經營之氣,諸經皆稟之。言陽明厥陰與何經相並而為病,酌中以用藥,如權之在衡,在兩則有兩之中,在斤則有斤之中也。所以言此者,發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毫厘之失,則災害立生。假如時在長夏,於長夏之令中立方,謂正當主氣衰而客氣旺之時也。後之處方者,當從此法加時令藥,名曰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

治法

凡治病服藥,必知時禁、經禁、病禁、藥禁。

夫時禁者,必本四時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象萬物之發生,耕耨科斫,使陽氣之郁者易達也。夏宜汗,象萬物之浮而有餘也。秋宜下,象萬物之收成,推陳致新,而使陽氣易收也。冬周密,象萬物之閉藏,使陽氣不動也。夫四時陰陽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逆其根,伐其本,壞其真矣。又云︰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無冀其勝也。故冬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龍;春夏不服桂枝,秋冬不服麻黃,不失氣宜。如春夏而下,秋冬而汗,是失天信伐天和也。有病則從權,過則更之。

經禁者,足太陽膀胱經為諸陽之首,行於背,表之表。風寒所傷則宜汗,傳入本則宜利小便,若下之太早,必變証百出,此一禁也。足陽明胃經行身之前,主腹滿脹大便難,宜下之。

蓋陽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禁發汗利小便,為重損津液,此二禁也。足少陽膽經行身之側,在太陽陽明之間,病則寒熱往來,口苦胸膈痛,祗宜和解。且膽者無出無入,又主生發之氣。下則犯太陽,汗則犯陽明,利小便則使生發之氣反陷入陰中,此三禁也。三陰非胃實不當下,為三陰無傳本,須胃實得下也。分經用藥,有所據焉。

病禁者,如陽氣不足陰氣有餘之病,則凡飲食及藥,忌助陰瀉陽。諸淡食及淡味之藥,瀉升發以助收斂也。諸苦味皆沉,瀉陽氣之散浮,諸薑、附、官桂辛熱之藥,及濕面酒火料物之類,助火而瀉元氣,生冷硬物損陽氣,皆所當禁也。如陰火欲衰而退,以三焦元氣未盛,必口淡,如咸物亦所當禁。

藥禁者,如胃氣不行,內亡津液而乾涸,求渴飲以自救,非渴也,乃口乾也;非溫勝也,乃血病也,當以辛酸益之,而淡滲五苓之類,則所當禁也。汗多,禁利小便;小便多,禁發汗;咽痛,禁發汗利小便。若大便快利,不得更利;大便秘澀,以當歸、桃仁、麻子仁、郁李仁、皂角仁和血潤腸。如燥者,則所當禁者。吐多,不得複吐,如吐而大便虛軟者,此上氣壅滯,以薑、橘之屬宣之。吐而大便不通,則利大便,上藥則所當禁也。諸病惡瘡及小兒斑後大便實者,亦當下之,而薑橘之類則所當禁也。又如脈弦而服平胃散,脈緩而服黃耆建中湯,乃實實虛虛,皆所當禁也。

人稟天之濕化而生胃也。胃之與濕,其名雖二,其實一也。濕能滋養於胃,胃濕有餘亦當瀉濕之太過也。

胃之不足,惟濕物能滋養。仲景云︰胃勝思湯餅,而胃虛思湯餅者,往往增劇。濕能助火,火旺郁而不通,主大熱。初病火旺,不可食以助火也。察其時,辨其脈,審其病而後用藥,四者不失其宜則善矣。

治法

陰陽應象論曰︰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痺論曰︰陰氣者,靜則神臟,躁則消亡。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此乃混言之也。分之為二,飲也,食也。

飲者,無形之氣也。(飲亦不可謂無形也,傷飲者當利小便也。)因而大飲則氣逆,形寒飲冷則傷脾,病則為喘咳,為腫滿,為水瀉。輕則當發汗利小水,使上下分消其濕,解酲湯、五苓散、生薑、半夏、枳實、白朮之類是也。如重而蓄積腫滿者,芫花、大戟、甘遂、牽牛之屬利下之。此其治也。

食者,物也,有形之血也。(食亦不必謂血也,消導之使不停也。)生氣通天論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 為痔。又云︰食傷太陰厥陰,寸口大於人迎兩倍三倍者,或嘔吐,或痞滿,或下利腸,當審寒熱輕重而治之。輕則內消,(枳朮丸、保和丸之類是也。)重則陰下,(感應丸、集香丸之類是也。)如傷寒物者,半夏、神曲、乾薑、三棱、廣術、巴豆之類主之;如傷熱物者,枳實、白朮、青皮、陳皮、麥芽、黃連、大黃之類上之。亦有宜吐者,陰陽應象論云︰在上者,因而越之,瓜蒂散之屬主之。然而不可過劑,過劑則反傷脾胃。蓋先因飲食自傷,又加之以藥太過,故脾胃複傷而氣不能化食,愈難消矣,漸至羸困。

故五常政大論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八。凡毒治病,不可過之。此聖人之深戒也。

治法

治飲食傷,當問病患從來稟氣盛衰,所傷寒物熱物,是喜食之耶,不可頓服破氣之藥;若乘飲困而傷之耶,當益胃氣;或為人所勉勸強食之,宜損血而益氣也。(損血益氣,則消導之而助脾胃之氣。)診其脈候,傷在何臟,可與對病之藥,豈可妄瀉天真生氣以輕喪身乎?且如先食熱物而不傷,繼之以寒物,因後食致前食亦不消化而傷者,當問熱食寒食孰多孰少,斟酌與藥,無不當矣。譬如傷熱物二分,寒物一分,則當用寒藥二分,熱藥一分,相合而與之,則榮衛之氣必得周流。更有或先飲酒而後傷寒冷之食,及傷熱食冷水,如此不等,皆當驗其節次所傷之物,約量寒熱之劑,對証與之,無不取效。

治法

凡醫者治飲食傷,不問虛實,遽用集香感應等丸大熱藥之類下之。大便下則物去,遺留食之熱性、藥之熱性,重傷元氣則七神不藏。經云熱傷寒,正此謂也。其人必無氣以動而熱困,四肢不舉,傳變諸病,不可勝數,使人真氣日以衰矣。

若傷生冷硬物,世醫或用大黃、牽牛寒藥投之,隨藥下而所傷之物去矣,遺留食之寒性、藥之寒性,重瀉其陽。陽去則皮膚筋肉血脈無所依倚,便為虛損之証。論言及此,令人寒心。

夫辛薄之藥味,無故不可亂服,非牽牛而已。至真要大論云︰五味入口,各先逐其所喜攻。

攻者,克伐瀉也。辛味下咽,先攻瀉肺之五氣。氣者,真氣元氣。其牽牛之辛辣猛烈,傷人尤甚。飲食所傷腸胃,當以苦瀉其腸胃可也。肺與元氣何罪之有?用牽牛之罪有五,此其一也。

況胃主血,所生病為所傷物者,有形之物也,皆是血病,瀉其氣,其罪二也。且飲食傷之於中焦,止合克化消導其食,重瀉上焦肺中已虛之氣,其罪三也。食傷腸胃,當塞因塞用,又曰寒因寒用,枳實、大黃苦寒之物以泄有形是也。反以辛辣牽牛散瀉真氣,大禁四也。殊不知《針經》有云︰外來客邪風寒傷人五臟。若誤瀉胃氣必死,誤補亦死。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若內傷脾胃,而反瀉五臟必死,誤補亦死。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今內傷腸胃,是謂六腑不足之病。反瀉上焦虛無肺氣。肺者,五臟之一數也。雖不即死,若更旬日之間,必暗損人壽數。謂如人壽應百歲,為牽牛之類朝傷暮損,其元氣消耗,不得終其天年。故經云︰安穀者昌,失穀者亡,此之謂也。

治法

《病源》云︰宿食不消,由臟氣虛弱,寒氣在於脾胃之間,故使穀不化也。宿穀未消,新穀又入,脾氣既弱,不能磨之,則經宿不消,令人腹脹氣喘,噫氣醋心,時複憎寒壯熱頭痛,如瘧之狀,又似外感傷寒。寸口脈浮大,按之澀,尺脈亦微而澀者,則宿食不消也。

治法

夫酒者大熱有毒,氣味俱陽,只宜發散,汗出則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

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濕,何酒病之有?病者往往服酒 丸大熱之藥下之,又有用牽牛、大黃下之者。是無形元氣受病,反下有形陰血,乖誤甚矣。酒性大熱,已傷元氣,而複重瀉之,況又損腎水。真陰及有形陰血俱為不足。如此則陰血愈虧,真水愈弱。陽毒之熱大旺,反增其陰火,是謂元氣消亡,七神何依?折人長命,不然則虛損之病成矣。《金匱要略》云︰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慎不可犯此戒。無越上下分消其濕,葛花解酲湯主之。

治法

丹溪曰︰傷食必惡食,氣口脈必緊盛,胸膈必痞塞,亦有頭痛發熱者,但身不痛耳。

治法

凡飲食停滯不化而發熱者,氣口脈(即右寸也)必緊盛,或右關短而滑也。痞惡食,或噫氣作酸,或惡聞食氣,或欲吐不吐,或惡心,或短氣痞塞,或胃口作疼,或下按之則痛,此皆食停之候。如停食而又感寒者,則兩寸俱大也。外証頭痛身熱拘急,中脘痞悶,或嘔吐,或痛者,宜藿香正氣散,或人參養胃東加香附、砂仁之類。若因食肉傷,加山楂;米面傷,加神曲麥芽;生冷肉食果子之類傷,加草果、砂仁、青皮、枳實,酒食傷,加葛根、紫蘇、砂仁、烏梅、枳實。若憎寒壯熱者用此二方。若以發熱無汗,必須先解其外,以十味芎蘇散汗之;身體疼痛發熱者,人參羌活東加葛根、蔥白、生薑以汗之,然後消其食也。

如食在膈上,未入於胃者,可吐之。如不可吐,則消導之,待食下入胃,變化糟粕,外証以解,乃可下也,宜三物濃朴湯。熱多者,大柴胡湯加濃朴下之。

治挾食傷寒,不可先攻其食,且先發散寒邪,次與消導。尤宜究其所傷之物,分其寒熱輕重而施治。如初得,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宜瓜蒂散。輕則內消,縮砂、神曲是也;重則下之,承氣湯是也;寒則溫之,半夏、乾薑、三棱、莪朮是也;熱則寒之,大黃、黃連、枳實、麥芽是也。

積飲不行,或大飲而氣逆,或寒冷而傷肺,病則喘咳痰涎水腫。輕則取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濕,解酲、五苓、半夏、朮、殼之類;重則蓄積為滿,三花、神佑之屬,須各從其類也。

惡食者,胸中有物,宜導痰補胃,二陳加白朮、川芎、蒼朮;聞食氣則嘔者,二陳加砂仁、青皮。

憂郁傷脾,不思飲食,炒黃連、酒炒芍藥、香附加青綠豆九米薑汁浸炊餅為丸。

越曲丸,治食鬱。(方見郁門。)食後感寒,宿食不消,用丁香、砂仁、蓽澄茄以溫之。

食不消,須用枳實、神曲。若壯熱,以黃連、枳實消導之;弱者,以白朮、陳皮、山楂、神曲、麥芽補而瀉之。

治法

東垣曰︰脾胃不足,是火不能生土,而反拒抗,此至而不至,是為不及也。宜用白朮為君,人參、黃耆為臣,甘草、芍藥為佐,黃連為使。

心火亢,乘於脾胃之位,亦至而不至,是為不及也。黃連為君,黃柏、地黃為臣,芍藥、知母、石膏、黃芩為佐,甘草為使。

肝木乘脾胃之位,脅痛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多怒,四肢滿悶,淋溲便難,轉筋腹中急痛。此所不勝乘之也,宜柴胡、羌活、桂、芍藥、茯苓、豬苓、澤瀉、黃柏、細辛、本、活石。

肺金受邪,由脾胃虛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咳嗽氣短氣上,皮毛不能御,精神少而渴,情慘慘而不樂,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是體有餘而用不足也。宜用人參為君,黃 陳皮為臣,白朮、芍藥、桂、桑白皮、五味子為佐,桔梗引。用青皮破滯氣,甘草、木香調和。

若嗜臥懶語,洒淅惡寒者,宜補中益氣湯。

腎水反來侮土,所勝者妄行也。作涎及清涕,唾多溺多而惡寒者是也。土火複之,及三脈為邪,則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踐地,骨乏無力喜睡,兩丸冷,腹陰陰而痛,妄見妄聞,腰脊背胛皆痛。宜乾薑、烏、附、蒼朮合五苓散之屬是也。

治法

丹溪治一婦人,因宿食傷,腹大痛連及兩脅,以香附末湯調探吐而愈。

一人好酒,每早嘔吐,以栝蔞、貝母、炒山梔、石膏、 香附、薑製山楂、神曲各一兩、枳實、薑黃、蘿卜子、連翹、石 各半兩、升麻二錢半為末,薑汁浸炊餅丸白湯下。

一人因吃面發熱頭痛,咳嗽有痰,以蒼朮一錢半,陳皮一錢、羌活、茯苓、黃芩、川芎、甘草各三分,薑水煎。

一人啖馬肉過多腹脹,服大黃、巴豆益甚。脈寸口促,二尺脈將絕,曰胸有新邪,故脈促,宜引之上達。今反奪之,誤矣。意以涌劑飲之,置堂中座,使人環旋,頃吐宿會,仍以神芎丸服之遂愈。

藥方

(東垣)藿香安胃散 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不快。

藿香 丁香 人參(各一錢五分) 橘紅(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一片煎七分,和渣溫服。

溫胃湯 治服寒藥過多,以致脾胃虛弱,胃脘痛。

人參 黃耆 陳皮 濃朴(薑製) 砂仁 益智仁 甘草(炙,各五分) 白豆蔻 乾薑 澤瀉 薑黃(各四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半盞,溫和渣服。

四君子湯 理脾胃之主藥,補虛進食,此其人之本歟﹗人參 白朮(土炒) 白茯苓 甘草(炙)上各等分,每服五錢,水鐘半,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溫服。《拔萃方》加陳皮一味,名異功散,快脾利氣最妙。

六君子湯 治脾胃不和,不進飲食,上燥下寒,服熱藥不得者,用此最當。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 陳皮 半夏(薑製)上各等分,每服五錢,薑三片、棗一枚,水鐘半煎八分,溫服。

治中湯 治脾胃不和,嘔逆霍亂,中滿虛痞或泄瀉。

人參 白朮(炒,各一錢) 甘草(炙) 乾薑(炮) 青皮 陳皮(各五分)
上水盞半、薑棗煎七分服。如嘔甚,加半夏、丁香,名丁香溫中湯。

理中湯 治脾胃虛寒,或痛不思飲食。惡冷甚者加熟附子一二片煎。(名附子理中湯,方見傷寒門內。)

參苓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嘔吐泄瀉,及大病後調助脾胃。

人參 白朮(炒) 茯苓 甘草(炙) 山藥(炒) 白扁豆(炒,各一斤) 蓮子(去皮心)砂仁 薏苡仁(炒) 桔梗(炒,各半斤)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服,或飲湯亦可。

(《三因》)養胃湯 治脾胃虛寒,嘔逆惡心,腹脅脹疼,腸鳴泄瀉,或有外感寒熱如瘧,骨節煩疼,並皆治之。

藿香 濃朴(炒) 半夏(製) 茯苓(各錢半) 草果仁 陳皮 人參 附子(製三片)白朮(炒,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水二盞,薑三片、棗二枚煎一盞,食遠服。

(《千金》)大養胃丸 治脾胃虛弱,停寒留飲,膈塞氣噎,翻胃吐食,常服養脾壯氣,多進飲食。

人參 白朮(炒) 白 豆(炒) 陳皮 三棱(炮) 砂仁(炒) 甘草(炙) 肉豆蔻(面包煨) 莪朮(炒) 茴香(炒) 良薑 茯苓 益智仁 胡椒 木香 藿香 薏苡仁(炒)紅豆 丁香 山藥(炒) 枳殼(麩炒) 神曲(炒) 麥芽(炒) 桔梗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遠細嚼白湯或酒下。

(《三因》)補脾湯 治脾胃虛寒,泄瀉腹滿,氣逆嘔吐,飲食不消。

人參 茯苓 陳皮 濃朴(炒) 白朮(各八分) 甘草(炙) 乾薑(炮) 草果 麥芽(炒,各五分)
上水盞半煎七分,空心溫服。

(本集)大健脾丸(又名百谷丸)此方健脾養胃,滋穀氣,除濕熱,寬胸膈,去痞滿。

久服強中益氣,百病不生,元精炯炯,長壽之基,其在是矣。凡人皆因勞倦思慮惱怒、飢飽酒色濕熱,浸以侵脾,則脾不能健運精微之氣,而胃失所基,則亦因之而遂病矣。蓋胃司納受,其所以運化飲食之精氣,分布四臟,充達四肢,榮養百骸,實脾運之功也。若脾臟一虧,則胃氣不行,縱多納穀,終是作脹,必至嘔吐泄瀉。四臟百骸皆失榮養,則諸病變生,攻治罔效,甚則絕穀而死矣。觀此則知脾土為一身之樞機,故機息則神去而氣散矣。

欲長生者何所恃哉?亦恃穀氣而已矣。故經曰︰得穀者生,失穀者亡。予製大健脾丸以輔東垣補中益氣湯,出入服之,萬無一損。補中益氣,因其內傷勞倦,即病內外發熱,胃氣下陷,用以升提胃氣,救元氣之已虧,是必用之劑也。若於平居不甚勞傷,胃氣不陷,內外不熱,只宜服大健脾丸,以防護而保助之,則自無傷損下陷之病至。且便於尋常日用,而無煎煮煩難之弊也,不有羽冀東垣之功矣乎?人參(清河者,二兩,飯上蒸) 白朮(無油者,三兩,土炒) 枳實(一兩,飯上蒸)廣陳皮(二兩,米泔洗) 青皮(一兩,米醋炒) 白茯苓(二兩,飯上蒸) 半夏曲(一兩,炒) 穀芽(一兩六錢,炒) 山楂肉(一兩,飯上蒸) 川黃連(一兩六錢,用吳茱萸半兩,浸炒赤色去萸) 廣木香(半兩,不見火) 白豆蔻仁(半兩,炒)上末,長流水煮,老米荷葉湯滴丸,綠豆大。每服百丸,食前白湯下。

(《本事》)溫脾散溫中開胃進食,利氣散寒。

白朮 陳皮 砂仁 濃朴(製,各一兩) 良薑 桔梗 白芷 茴香(炒) 木香 麥芽香附子 青皮 甘草(各半兩) 紅豆 干葛(各三錢)(《御藥》)參苓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脹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惡心,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或自利,或霍亂,或嗝氣反胃,並宜服此。

蒼朮(製,半斤) 濃朴 陳皮(各五兩) 甘草 人參 茯苓(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服。

一方棗肉丸胡椒大,每服五十丸,薑湯空心下。常服一劑,和胃調氣,化宿滯消痰癖,散四時風寒瘴氣最妙。

(《選方》)八味理中丸 治脾胃虛寒,飲食不化,胸膈痞悶,或嘔吐泄瀉。

人參(一兩) 白朮(炒,四兩) 白茯苓(二兩) 甘草(兩半) 乾薑(炮,一兩) 砂仁(炒)神曲(炒。各兩半) 麥芽(炒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兩分作十丸。空心用一丸,薑湯嚼下。

(《拔萃》)木香人參生薑枳朮丸開胃進食。

木香(三錢) 人參(三錢半) 乾薑(錢半) 枳實(八錢) 白朮(兩半) 陳皮(四錢)
上為細末,荷葉燒飯為丸,胡椒大。每服五十丸,溫水下。

丁香透膈湯 治脾胃不和,虛寒惡心痰逆,或嘔吐飲食不進。

人參 白朮(各一錢) 陳皮 半夏(製) 濃朴(製) 甘草(炙。各六分) 藿香 砂仁(炒研) 肉豆蔻(面包煨) 白豆蔻 丁香 木香 香附子(炒) 沉香(各三分)草果(三粒) 神曲(炒) 青皮 麥芽(各五分)
上水二盞、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溫服,忌生冷。

八珍湯和脾胃養氣血之要藥。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一錢) 甘草(炙) 當歸(八分) 川芎 芍藥 砂仁(各五分)
上水盞半,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溫服。

(《仁齋》)豆蔻橘紅散溫脾養胃,升降陰陽,和三焦,化宿食。

白豆蔻 人參 丁香 木香(各半兩) 白朮(炒) 濃朴(炒) 陳皮 半夏(製,各一兩)乾薑(炮) 神曲(炒) 藿香 甘草(炙,各半兩)上每服三錢,水盞半、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溫服。

健脾散通中健胃,消食快氣。

人參 白朮(炒) 藿香 丁香 砂仁(炒) 肉果(煨) 神曲(炒)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橘皮湯調下。

人參開胃湯 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此藥助胃進食。

人參 橘紅 丁香 木香 藿香 神曲(炒) 麥芽(炒) 白朮 茯苓 砂仁 蓮肉濃朴(炒) 半夏(薑製) 甘草(炙。各七分)

人參啟脾湯 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此藥最效。

人參 白朮(各一錢) 茯苓 半夏(製) 藿香 砂仁(各五分) 橘紅(七分) 神曲(炒)麥芽(炒) 黃連(微炒) 甘草(炙,四分) 木香(三分磨)口渴加干葛一錢。頭痛加川芎(五分)。腹脹加蒼朮(一錢)。惡心嘔吐加白豆蔻(五分)。

啟脾丸 治脾胃不和,氣不升降,中滿痞塞,心腹膨脹,腸鳴泄瀉,不思飲食服此。

人參 白朮(炒) 青皮 陳皮 神曲(炒) 麥芽(炒) 砂仁 乾薑(炮) 濃朴(炒,各一兩)甘草(炙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細嚼,米飲下。

香砂理中丸 治脾胃虛弱,感寒停飲,心腹卒痛,手足厥冷,嘔吐清水,飲食不進。

人參 白朮(炒) 乾薑(炮) 甘草(炙,各二兩) 木香 砂仁(炒,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胡椒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下。

(秦家)二十四味養胃丸 治風冷寒濕邪氣,腹脹痞滿刺痛,吐逆吞酸,腸鳴泄瀉,羸困倦無力,不思飲食,一切脾胃之疾宜服此。

丁香 沉香 木香(各錢半) 附子(製,六錢) 陳皮 大腹皮 神曲(炒,各半兩)麥芽(炒) 肉桂 白朮(各兩半) 濃朴(炒,三錢) 訶子(煨,一兩) 人參 茯苓(各四錢)砂仁(八錢) 蓽澄茄 白附子(炮) 良薑(油炒) 紅豆 胡椒 蓽茇 乾薑(炮) 甘草(各二錢) 生薑(十四兩,切焙乾)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白湯下。

胃愛散 治脾胃久虛,中焦氣滯壅上,或有冷涎上潮,或嘔吐惡心,或胸腹疼痛,不思飲食。

人參(一兩) 白朮 茯苓 丁香 甘草(炙,各一錢) 肉果(製,三個) 黃乾薑(各半兩)上用白米二盞,同研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一片,煎七分,通口服。如臟腑不調,加丁香十四粒、石蓮肉七粒同煎。

穀神丸健脾消食益氣,進美飲食。

人參 青皮 香附子(炒) 三棱 蓬朮(炮) 砂仁 陳皮 神曲 麥芽(炒)枳殼(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老米粉打糊丸,如胡椒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米飲下。

(東垣)白朮丸 治傷豆粉濕面酒膩之物。

白礬(枯,三分) 黃芩(二錢) 橘皮(七錢) 神曲(炒) 半夏(製) 白朮(炒)枳實(麩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湯浸熬餅為丸,如胡椒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素食多用乾薑,故加黃芩以瀉之。

(東垣)草豆蔻丸 治秋冬傷冷物,胃脘常心而痛,上支兩脅,咽膈不通。

炒鹽(五分) 乾生薑 青皮 陳皮 麥芽(炒) 黃芩(冬不用) 半夏(製) 神曲(炒,各半兩) 草豆蔻(面包煨去皮取仁) 白朮(炒) 枳實(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胡椒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

藥方

易水張潔古常云︰脾胃虛弱,不可用峻利之藥。凡用利藥,一時稱快,病去之後,脾胃既損,是真氣元氣敗壞,促人之壽。嘗製一方,枳實一兩,麩炒黃為度,白朮二兩,土炒。

只此二味,荷葉包燒飯為丸。以白朮甘溫,補脾胃之元氣,其味苦,除胃中之濕熱,利腰臍間血。故先補脾胃之弱,過於枳實克化之藥一倍。枳實味苦寒,泄心下之痞悶,消化胃中所傷。此藥下胃,不能即消,須待一兩時辰許食則消化。是先補其虛,而後化其所傷,則不峻利而損真氣。當是之時,未悟用荷葉燒飯為丸之理,老年味之始得,可謂奇矣。荷之為物,中空象震,震者動也,運動不息之意也。脾胃之氣運動不息,而乾健之功成矣,複何患之有哉?甫按︰枳朮二味亦平劑耳。白朮一味健脾,尚不能成功,又加枳實消導,其功益緩。

今人久服之,脾胃終無強健之日。脾胃大虛,須得補中益氣之劑,方能奏續,況原方用煨飯作丸且大,殊為難消。今改以湯滴小丸,甚易化也。

枳朮丸強胃消痞滿化食。

白朮(二兩,炒) 枳實(一兩,炒)
上為細末,荷葉煮老米飲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丸,不拘時白湯下。用白朮之意,不敢求速,消導令其胃氣強,而後食化不複傷也。因証加味法開於下。

東垣加陳皮一兩,名橘皮枳朮丸。

傷冷物者,加半夏一兩,名橘半枳朮丸。

元氣素弱,飯食難化,食多則腹中不和疼痛瀉泄,此虛寒也,加人參、炒芍藥、炒神曲、炒麥茅各一兩,砂仁、木香各半兩。

有痰之人,胸膈郁塞,吞酸噎氣,及素有吐酸之証,或有酒積,或瀉或結。此皆溫熱也,加薑汁炒黃連、炒芍藥、陳皮各一兩,石膏、生甘草各半兩,砂仁、木香各二錢,川芎四錢。

只飲食飽悶,痞塞難消者,加神曲、麥芽、山楂各一兩;如有食積痞塊在腹者,再加黃連、濃朴、栝蔞各半兩;堅硬者再加醋煮莪朮、昆布各三錢。

傷冷食不消,腹疼溏泄者,加半夏、砂仁、乾薑、神曲、麥芽各半兩。

有惱怒傷食,氣滯不通,加川芎、香附(各一兩),木香、黃連(各半兩)。

胸膈不利之人,過服辛燥之藥,以致上焦受傷,胃脘乾槁,嘔吐鬲噎反胃者,加薑炒黃連、炒梔子(各半兩),白芍藥、當歸(各一兩),桔梗、生甘草、石膏(各半兩)。胸膈頑痰,大便燥結者,加芒硝(半兩);素有痰火濕熱者,加半夏、陳皮、白茯苓(各一兩),薑炒芩連(各半兩)。

能食者但食後飽悶難化,此胃火旺脾陰虛也,加酒炒白芍藥、石膏( ,各一兩)、人參(七錢)、生甘草(半兩)、炒黃連,炒香附、木香(各四錢)。

年高人脾虛血燥,易飢易飽,大便結燥,加白芍藥、當歸(各一兩)、人參(七錢)升麻、甘草(炙。各四錢)、山楂,麥芽,桃仁(去皮尖,各半兩)。

(《直指》)加味枳朮丸 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胸膈膨悶,酒傷食積,氣滯腹滿。

常服則進食寬中,和暢脾胃。

白朮(泔浸土炒,二兩) 枳實(麩炒,一兩) 神曲(炒) 麥芽(炒杵去皮) 陳皮 山楂香附子(炒,各一兩) 砂仁(炒,半兩)如前法丸服。

枳朮二陳湯 治脾胃痰飲,胸膈不利。

枳實(炒,半兩) 白朮(炒) 半夏(製) 茯苓 陳皮(各八分) 甘草(炙,五分)
水盞半,薑棗煎,溫服。

凝神散 治胃虛燥熱口乾,或泄瀉,收斂胃氣,清肌表。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山藥 白扁豆(炒。各八分) 梗米(一撮)淡竹葉(十個) 地骨皮 麥門冬 生地黃(各五分)
上水盞半、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溫服。

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嘔吐惡心,不思飲食。

蒼朮(製,三錢) 濃朴(製) 陳皮(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上水二盞、薑三片、棗二枚,煎一盞,食遠服。一方加草果,名草果平胃散。或為細末,每服二錢,鹽湯調下。

(丹溪)保和丸消滯寬胸進食。虛者煎補脾藥送下。

山楂(二兩) 蘿卜子(炒,半兩) 半夏(製) 陳皮 茯苓 神曲(炒,各一兩)連翹(三錢)
上為細末,神曲糊丸,如胡椒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加白朮二兩,名大安丸。

(仁齋)加味保和丸消痰利氣去濕熱,扶脾胃,進飲食。

山楂 神曲(炒) 半夏(製) 茯苓(各三兩) 陳皮 連翹 蘿卜子(各二兩)白朮(炒,五兩) 蒼朮(泔浸) 枳實(各一兩) 香附子(酒浸) 濃朴(炒,各二兩)黃芩(去朽酒炒) 黃連(酒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薑汁作麵糊為丸,胡椒大。每服五十丸,漸加至七八十丸,食後茶湯任下。

(東垣)和中丸 治病久虛弱,厭厭不能食,臟腑或秘或溏。此胃氣虛弱也。此藥和中理氣,消痰去濕熱,濃腸胃,進飲食。

白朮(炒,二兩) 濃朴(製) 陳皮 半夏(製,各一兩) 木香 檳榔 枳實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薑汁和,蒸餅為丸,如胡椒大。每服三五十丸,食遠或食前白湯送下。

安胃丸溫中補氣,安胃進食。

白朮(炒,二兩) 茯苓(一兩) 陳皮 青皮 砂仁(炒) 麥芽(炒,各半兩)木香 乾薑(炮,各二錢)
上為末湯浸,蒸餅丸,如胡椒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白湯下。

嘉禾散 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悶,氣逆生痰,不進飲食,五嗝五噎,並皆治之(方見嗝噎門。)

木香啟中湯補脾胃,進飲食,寬膈順氣。

木香 人參 白朮(炒) 茯苓 陳皮 半夏(製) 枳殼(炒) 香附子(炒) 砂仁白豆蔻 甘草(炙。各七分)
上咀,水盞半,薑五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服。

葛花解酲湯 治飲酒太過,嘔吐痰逆,心神恍惚,胸膈不利,手足戰搖,飲食減少,小便澀。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白豆蔻 葛花 砂仁(各一錢) 陳皮 青皮 豬苓 澤瀉(各七分)神曲(炒) 木香(磨,各五分)
上咀,水二盞、薑五片,煎八分。食遠稍熱服,取微汗,酒病去矣。或為末,薑醋湯調服亦可。

附子黃 草果飲 治脾胃虛寒嘔吐,不思飲食。(方見反胃嘔吐門。)

丁香煮散 治胃虛嘔吐不食。(方見吐門。)

瀉黃散 治脾胃壅滯不食,口內生瘡,心煩口渴。

防風 藿香 石膏( ) 砂仁 山梔仁 甘草(各七分)
上水盞半、燈心十根、棗一枚,煎七分,食後服。

胃苓湯 治脾胃濕熱,小腹脹滿,或大便泄瀉,小便不利,或寒熱不定,並皆可服。

白朮(一錢) 茯苓(八分) 豬苓(五分) 澤瀉(七分) 桂(三分) 蒼朮(七分) 濃朴(五分)陳皮(七分) 甘草(三分)
水盞半、薑二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服。

大黃瀉熱湯 治脾脈厥逆,大腹中熱切痛,舌強腹脹身重,食不下,心疰脾急痛。

大黃(半兩) 茯苓 澤瀉 黃芩 陳皮 細辛 芒硝 甘草(各一錢)上除黃硝外,水三盞煎二鐘,去滓入黃煎三沸,再入硝,分二服。

(東垣)備急丸 治脾胃不快,胸膈脹滿,心腹百病,卒痛如錐,用此解急。氣暴逆者並治。

大黃(一兩,為末) 乾薑(五錢,炮為末) 巴豆仁(五錢,去油研為粉)上合一處研勻,煉蜜搗末丸,黍米大。二丸溫水下。實者加一丸。孕婦勿服。如飲食停在胸口作痛而脹,兀兀欲吐者,探吐之。

枳實導滯丸 治傷濕熱之物不化,而作痞滿悶亂。

枳實 白朮 神曲(各三錢) 澤瀉(二錢) 大黃(一兩) 黃芩 茯苓 黃連(各五錢)
上為細末,蒸餅丸,如胡椒大。每服七十丸,白湯下。

(凡濕熱飲食傷者,枳實導滯丸極效。用黃芩、黃連以清其熱,茯苓,澤瀉以行其濕,枳實消痞滿化宿食,白朮補脾行濕,大黃滌蕩攻下,又能去熱物之傷,故用得效。若非東垣之聖,烏足以與此?何世醫不察所傷寒熱,悉皆用之,然則寒物所傷者不宜此。)(《局方》)木香檳榔丸 治氣滯宿食脹滿。(方見積門。)(秘方)化滯丸理諸氣,化諸積,奪造化,有通塞之功;調陰陽,有補瀉之妙。久堅沉痼,磨之自消;暴滯積留,導之立去。

南木香 丁香 青皮 陳皮(去白) 黃連(各二錢半) 京三棱 莪朮(煨,各五錢)半夏曲(二錢)上八味晒乾,共研為細末。

巴豆(去殼滾湯泡,逐一擘開去心膜,以圓器盛,用好醋浸過一頃,慢火熬至醋乾,稱六錢重研細。將前藥末和之再研,令自乾,後入烏梅肉膏。巴豆若干,止用梅四錢五分)烏梅肉(用火焙乾為細末,稱五錢重用米酷調略清,慢火熬成膏,和巴豆粉入藥)上通和勻了,入白面八錢重,水調得法,慢火調糊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七丸,人盛者十丸。五更空心用陳皮湯下。不欲通者津下。但知所積物,取本汁冷下。停食飽悶,枳殼湯下。因食吐不止,津液咽下即止。婦人血氣痛,當歸湯下。赤痢冷,甘草湯下。白痢冷,乾薑湯下。心動,石菖蒲湯下。諸氣痛,生薑陳皮湯下。小腸氣,茴香酒下。若欲推蕩積滯,熱薑湯下。仍加數丸,未利再服,利多不止,飲冷水一二口即止利。此藥得熱即行,得冷即止。小兒疳積,量大小,飲湯下。妊娠勿服。

快活丸 治宿食不消,致傷脾胃。

大黃(生用) 檳榔 陳皮(各二兩) 青皮(二兩半) 三棱(醋煮) 蘿卜子(炒)香附子(製) 蓬朮(各四兩) 黑牽牛(半斤) 麥芽(半斤,用巴豆三錢同炒黃色去巴豆)
上為細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食前淡薑湯下。

感應丸 治宿食積滯,腹痛,胸膈痞悶。(方見積利門。)

卷之二十三 倦怠嗜臥門

病機

胃主生氣,脾主運動。脾胃一虛,則穀氣不充,脾愈無所稟。脾運四肢,既稟氣有虧,則四肢倦怠無力以動,故困乏而嗜臥也。亦有食飽過傷,以致脾難運化,每食飽後,則困倦而瞌睡。此則食後暫有之,消化之後則不然也。若此者,當補脾胃而兼之消導可也。若是脾胃俱虛,飲食少進,形氣衰弱,常常倦怠者,當大補脾胃,以滋其化源,而克伐消導之劑則又不可輕用輕犯也。久久滋補,脾胃一健,而精神斯足矣,何倦怠之有哉?丹溪云︰有因脾胃受濕,沉困無力,倦怠嗜臥者,用二陳、蒼白朮、六君子湯之類為主,本兼虛者,升陽除濕湯之屬。

肥人倦怠,多是氣虛有痰,宜四君、二陳加蒼朮之類及益胃湯。瘦人是熱,黃芩、白朮之類。飲食太過轉運不及者,宜加味保和丸及和中湯之屬。

脈候

脈沉微無力者為虛倦怠。右關脈細濡者屬濕。右關脈弦者有食積,脈滑大者屬痰火怠惰。

藥方

(仁齋)加味保和丸 治食飽後即倦怠嗜臥。(方見脾胃門。)

六君子湯、二陳湯(俱見前。)(東垣)益胃湯 治頭悶,勞動則微痛,不喜飲食,四肢倦怠,煩躁短氣,口不知味,腸鳴大便微溏黃色,身體昏悶,口乾不喜飲冷。

人參 黃耆(各五分) 蒼朮 白朮(各一錢) 陳皮 半夏 升麻 柴胡(各六分)當歸 黃芩 甘草 益智仁(各五分)
上水盞半煎八分,食前稍熱服。忌生冷硬物酒麵。

生薑和中湯 治食不下,口乾虛渴,四肢倦怠。

人參(八分) 蒼朮 白朮(各一錢) 陳皮 葛根 升麻 柴胡 本 羌活(各五分)生黃芩(一錢) 酒黃(五分) 生甘草 炙甘草(各三分)
上水二盞,生薑五片、棗二枚,煎一盞,食前稍熱服。

升陽除濕湯 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泄瀉無度,小便黃,四肢困倦。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麥芽 豬苓 澤瀉(各五分) 益智仁 神曲 防風 羌活升麻(各三分) 蒼朮(製,一錢)
上水二盞,薑三片、棗一枚,煎一盞,空心服。

卷之二十三 內傷門

內傷門

李東垣以飲食勞倦為內傷不足之病,謂因飢飽不調傷損脾胃所致。蓋人之所藉以生者,脾胃為本,必賴飲食滋養。若調養失宜,勞役過傷,失其所養,則脾胃氣虛,不能升達,陷郁為熱,亦與外感發熱相似。人多誤以內傷混作外感處治,故東垣著《脾胃內傷論》,製以補中益氣湯,非為飲食有餘之立法也。王安道謂其不著飲食有餘之傷,以為白璧微瑕之誚,其亦責備之過也。然則內傷專言其虛,而胃氣下陷主於升補,不可混言。飲食有餘之傷,可用消導。今以有餘之傷,別為脾胃一門,不得附於勞倦不足中也。學人宜於各類求之。

病機

黃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穀氣衰少,形氣不盛,下脘不通,上焦不行,胃氣熱,熱氣蒸胸中,故內熱。

又曰︰病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太陰陽明論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即內傷也。)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腹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 。

此見內傷外感陰陽虛實之不同也,豈容不辨內外虛實之証而處治哉?平人氣象篇曰︰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也。

通評虛實篇曰︰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又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李束垣曰︰歷考《內經》,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

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由生也。《內經》之旨,皎如日星,猶恐後人有所未達,故《靈樞經》中複申其說。經云︰水穀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裡。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又云︰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隊。故宗氣積於胸中,上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者,出其悍氣之 疾,而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又云︰中焦之所出,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為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乎此。聖人諄複其辭而不憚其煩者,仁天下後世之心亦倦倦矣。故夫飲食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此因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兩立,火勝則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生氣通天論云︰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聞,潰潰乎若壞都。故蒼天之氣貴清淨,陽氣惡煩勞。病從脾胃生者,一也。五常政大論云︰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陰精所奉,謂脾胃既和,穀氣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壽。陽精所降,謂脾胃不和,穀氣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病從脾胃生者,二也。

六節臟象篇云︰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出入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膽者,少陽春升之氣。春氣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升,則餘臟從之。

膽氣不升,則飧泄腸僻,不一而起矣。病從脾胃生者,三也。經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脾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此謂之氣者,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氣或乖錯,人何以生?病從脾胃生者,四也。

豈特四者,至於經論天地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六腑,及形氣俱虛,乃受外邪,不因虛邪,賊邪不能獨傷人,諸病從脾胃而生明矣。聖人旨意,重見疊出,詳盡如此,且垂戒云︰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由是言之,飲食起居之際,可不慎哉?

病機

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肥肉削,即食 也。叔和云︰多食亦飢,此之謂也。

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神少而生大熱,有時火上行,獨燎其面。《黃帝針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

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瀉泄,脾既病,則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生也,此為內傷。

病機

古之至人窮於陰陽之化,究乎生死之際,所著《內外經》,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以清氣、榮氣、元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稱也。

夫胃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若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恐,損耗元氣。既脾胃氣哀,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系系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証始得,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

蓋陰火上沖則氣高喘而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春升之令不得行,則無陽以護其榮衛,則不任風寒,乃生寒熱。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然而與外感風寒所得之証頗同而實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其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其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內傷不足之証,苟誤認作外感有餘,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實實虛虛,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然則奈何?惟當以辛甘溫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矣。

經曰︰勞者溫之,損者益之。又云︰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損其脾胃。脾胃之証始得則熱中,故製補中益氣湯而除中熱也。其義詳著在後。

病機

四十九難曰︰適飲食勞倦則傷脾。又云︰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是養生之道也。若飲食不節,勞役過度,是致脾有傷也。夫脾者,為胃行其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味也。脾既虛,則轉輸失職,而飲食不磨。食不磨則胃必因而病。故有心腹痞滿,兀兀欲吐不吐而惡食,或飧泄,或為腸,口不知味,四肢倦怠,發熱憎寒。可見脾傷胃亦傷。此蓋穀氣相通而事同一體者也。

病機

夫飲食勞倦,內傷脾胃皆自汗,乃足陽明也。燥火津液不能停,故汗出小便數也。

邪之大者,莫若中風。風者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雖然,無虛邪,則風寒不能獨傷人。

必先中虛,賊邪得入矣。至於痿厥逆皆由汗出而得之也。且冬陽氣伏藏於水士之下,如非常泄精,陽氣已竭,則春令何從而得?萬化俱失所矣。在人則飲食勞役,汗下時出,諸病遂生。予所以諄諄如此者,蓋亦欲人知所慎也。

病機

甚哉﹗陰陽之証不可不詳也。遍觀《內經》中所說變化百病,其源皆由喜怒過度,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勞役所傷而然。

夫元氣、穀氣、榮氣、清氣、衛氣、生發諸陽上升之氣,此六者皆飲食入胃,穀氣上行,胃氣之異名,其實一也。既脾胃有傷,則中氣不足;中氣不足,則六腑之氣皆絕於外。

故經言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者,是六腑之元氣病也。氣傷臟乃病,臟病則形乃應。是五臟六腑真氣皆不足也。惟陰火獨旺,上乘陽分,故榮衛失守,諸病生焉。其中變化皆由中氣不足,乃生發耳。後有脾胃已受勞役之疾,飲食又複失節,耽病日久,事息心安,飽食太甚,病乃大作。

暨其外傷風寒,六淫客邪,皆有餘之病,當瀉不當補;飲食失節,中氣不足之病,當補不當瀉。舉世醫者皆以飲食失節,勞役所傷,中氣不足,當補之証,認作外感傷寒,有餘客邪之病,重瀉其表,使榮衛之氣外絕,其死只在旬日之間,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可不詳辨乎?按陰陽應象論曰︰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是八益之邪,乃風邪傷人筋骨。風從上受之,風傷筋,寒傷骨,蓋有形質之物受病也,系在下焦肝腎是也。肝腎者,地之氣。《難經》云︰肝腎之氣已絕於內,以其肝主筋,腎主骨,故風邪感人,則筋骨疼痛。筋骨之絕,則肝腎之本亦絕矣,乃有餘之証也。又云︰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是七損之病,乃內傷飲食也。《黃帝針經》解云︰飲食不節,勞役所傷,濕從下受之,謂脾胃之氣不足,而反下行,極則衝脈之火逆而上,是無形質之元氣受病也,系在上焦心肺是也。心肺者,天之氣,故《難經》解云︰心肺之氣已絕於外,以其心主榮,肺主衛。榮者血也,脈者血之府,神之所居也。衛者元氣也,神之別名,衛護周身,在於毛皮之間者。肺絕故皮毛先絕,神無所依。故內傷飲食,則亦惡風寒,是榮衛失所,皮膚間無陽以滋養,不能任風寒也。皮毛之絕,則心肺之本亦絕矣。蓋胃氣不升,元氣不生,無以滋養心肺,乃不足之証也。

謂受病之人,飲食失節,勞役所傷,因而飽食內傷者極多,外感者間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將元氣不足之証,便作外傷風寒表實之証,而反瀉心肺,是重絕其表也,安得不死乎?古人所謂實實虛虛,醫殺之耳。若曰不然,請以眾人之耳目聞見者証之。

向者壬辰改元,京師戒嚴迨三月,受敵者凡半月。圍解之後,都人之不受病者萬無一二。

既而病死者繼踵不絕。部門十有二所,每日各門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幾三月。此百萬人,豈俱感風寒外傷者耶?大抵人在圍城中,飲食不節,乃勞役所傷,不待言而知。由其起居不時,寒溫失所,動經兩三月,胃氣虧之久矣。一旦飽食太過,感而傷人,而又調治失宜,其死也無疑矣。非唯大梁為然。遠在真 興定間,如東平,如太康,如鳳翔,解圍之後,病傷而死,無不然者。余在大梁,凡所親見,有發表者,有以巴豆推之者,有以承氣下之者,俄而變結胸發黃,又以陷胸湯及茵陳湯下之,無不死者。蓋初非傷寒,實內傷也。故著《內外傷辨》,推明前哲之餘篇,歷舉近世之變故,庶幾同志者審其中,觸類而長之,免後人橫夭耳。(東垣)

病機

外傷寒邪之証,與飲食失節勞役形質之病不同,及內傷飲食,俱有寒熱。舉世盡將內傷飲食失節勞役不足之病,作外傷寒邪有餘表實之証,反瀉其表,枉死者豈勝言哉﹗皆由不別其寒熱耳,今細為分解之。

外傷寒邪,發熱惡寒,寒熱並作。其熱也翕翕發熱,又為之拂拂發熱,發於皮毛之上,如毛羽之拂,明其熱在表也。是寒邪犯高之高者也。皮膚毛腠,陽之分也,是胃之元氣所滋養之分也。以寒邪乘之,郁遏陽分,陽不得升,故發熱也。其面赤,鼻氣壅塞不通,心中煩悶,稍以袒露其皮膚,已不能禁其寒矣。其表上虛熱止此而已。其惡寒也,雖重衣下幕,逼迫烈火,終不能御其寒。一時一日,增加愈甚,必待邪傳入裡,作下証乃罷,其寒熱齊作,無有間斷者也。

內傷飲食不節,或勞役所傷,亦有頭痛項強腰痛,與太陽表証微有相似,餘皆不同,論中以辨之矣。內傷不足之病,表上無陽,不能御風寒也。此則常常有之。其躁熱發於胃間者,間而有之,與外中寒邪略不相似。其惡寒也,蓋脾胃不足榮氣下流而乘腎肝,此痿厥氣逆之漸也。若胃氣平常,飲食入胃,其榮氣上行,以舒於心肺,以滋養上焦之皮膚腠理之元氣也。

既下流,其心肺無所稟受,皮膚無陽,失其榮衛之外護。故陽分皮毛之間虛弱,但見風寒,或居陰無日處便惡之也。此常常有之,無間斷也。但避風寒,及溫暖處,或添衣蓋,溫養其皮膚,所惡風寒便不見矣。是熱也,非表傷寒邪,皮毛間發熱也,乃腎間受脾胃下流之濕氣,閉塞其下,致陰火上沖,作蒸而燥熱,上徹頭頂,傍徹皮膚,渾身燥熱作。須待袒衣露居近寒涼處即已,或熱極而汗出亦解。彼外傷惡寒發熱,豈有汗出者乎?若得汗則外傷愈矣。以此辨之,豈不如黑白之易見乎?當內虛而傷之者,躁熱也。或因口吸風寒之氣,郁其陰火,使咽嗌不通。其吸入之氣,欲入,為膈上衝脈之火所拒,使氣不得入。其胸中之氣為外風寒所遏而不得伸,令人口閉目瞪,極則聲發於外,氣不得上下,塞於咽中而氣欲絕。又或因噦因嘔因吐而躁熱發,必有所因,方見此証。其表虛惡風寒之証複見矣。表虛弱,又為陰火所乘,躁發須臾而過。其表虛無陽,不任風寒複見矣。是表虛無陽,常常有之,其躁熱則間而有之。

此二者不齊作,躁作寒已,寒作躁已,非如外傷之寒熱齊作無有間斷也。

百病俱有身熱,又謂之肌熱,又謂之皮膚間熱。以手捫之方知者是也,乃肌體有形之熱也,亦須皆待陰陽既和,汗出則愈矣。慎不可於此上辨之,以其虛實內外病皆有之,故難辨耳。只依先說病患自覺發熱惡寒之熱,及躁作之熱上辨之為準矣。

病機

或有飲食勞倦所傷之重者,三二日特與外傷風者相似,其餘証有特異者。若不將兩証重別分解,猶恐將內傷不足之証,誤作有餘外感風邪。雖辭理有重複處,但欲病者易辨醫者易治耳。

外感八風之邪,乃有餘証也。內傷飲食不節勞役所傷,皆不足之病也。其內傷亦惡風自汗,若在溫暖無風處,則不惡矣。與外傷鼻流清涕,頭痛自汗頗相似,分之,特異耳。

外感風邪,其惡風自汗,頭痛鼻流清涕,常常有之,一日一夜增加愈甚。直傳入裡作下証乃罷。語聲重濁高厲有力,鼻塞不通,能飲食,腹中和,口知味,大小便如常,筋骨痛,不能動搖,便著床枕,非扶不能起。

內傷與飲食不節,勞役所傷,然亦惡風,居露地中,遇漫風起卻不惡也,惟惡窗隙些小賊風。鼻流清涕,頭痛自汗,間而有之。鼻中氣短少,氣不足以息。語則氣短而怯弱。妨食,或食不下,或不飲食,三者互有之。腹中不和,或腹中急而不能伸。口不知五穀之味,小便頻數而不渴。初勞役得病,食少,小便赤黃,大便常難,或秘或結,或虛坐,只見些小白膿,時有下氣,或泄黃如糜,或溏泄色白,或結而不通,若心下痞,或胸中閉塞,如刀蠡之痛。二者亦互作不並出也。有時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痛,必臍下相火之勢如巨川之水,不可遏而上行,陽明之經逆行,亂於胸中,其氣無止息,甚則高喘。熱傷元氣,令四肢不收,無氣以動,而懶倦嗜臥。其外感風寒俱無此証,故易別耳。

病機

內傷勞役,飲食所傷,其証之顯必在口。夫口者,坤土也。脾氣通於口。飲食失節,勞役所傷,必口不知谷味,亦不知五味。傷食必惡食,腹中不和,不欲言,縱勉強對答,聲必怯弱。口沃沫多唾,鼻中清涕或有或無,即陰証也。

外傷風寒,其証必顯在鼻。經曰︰鼻者,肺之外候。肺氣通於天。外傷風寒,則鼻為之不利。聲濁不清,其言壅盛有力,口中知味而和。傷寒則面赤鼻壅塞而乾,傷風則鼻流清涕而已。

病機

內傷及勞役飲食不節之病,手心熱,手背不熱。外傷風寒之病,則手背熱,而手心不熱。內傷挾外傷者,則手背手心俱熱。

病機

內傷飲食勞倦者,心肺之氣先損,熱既傷氣,四肢無力以動,故口鼻中皆短氣,少氣不足以息,或喘,懶語。人有所問,十不欲對其一,縱言之,亦怯而無力,其聲低微。

此其內傷氣少不足之驗也。

外感風寒者,心肺元氣初無減損,又添邪氣助之,使鼻氣壅塞不利,氣不能出,並從口出。

但發一言,必前輕而後重,其言高厲而有力。傷寒則鼻乾面赤,傷風則鼻流清涕。其聲嗄,其言雖響,如從瓮中出,亦前輕後重而有力。此皆外傷氣盛有餘之驗也。

病機

內傷頭痛,有時而作,有時而止。外傷頭痛,常常有之,直須傳裡方罷。

病機

內傷等病,是心肺之氣已不衛外,必怠惰嗜臥,四肢沉困不收。此乃熱傷元氣。脾主四肢,既為熱所乘,無氣以動。經云︰熱傷氣,又云;熱則骨消筋緩,此之謂也。

外傷風寒,是腎肝之氣已鬱於內。腎主骨,為寒;肝主筋,為風。故中風傷之病,便著床枕,非扶不起,筋骨為之疼痛,不能搖動,乃形質之傷。經云︰寒傷形,又云︰筋攣骨痛,此之謂也。

病機

內傷勞役,初病傷重者必渴,以其心火熾上,克於肺金,故渴也。內傷病久必不渴,是邪氣在血脈中,有濕故不渴也。

外感風寒之邪,三日已外,谷消水化,邪氣傳裡,始有渴也。

病機

內傷勞役及飲食失節,寒溫不適,三者俱惡食,口不知五味五穀,以其內傷於脾故也。

外感傷寒中風俱能食而不惡食,口中和,以其無內傷,則心氣和脾氣通故也。

脈候

右寸脈大於左寸為內傷。右寸氣口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續。此飲食失節,勞役過甚,大虛脈也。

右關脾脈大而數,數中顯緩,時一代也。此不甚勞役之脈也。

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但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此飲食不節寒溫失所之脈也。

右關脈沉而滑,此宿食不消脈也。

東垣曰︰古人以脈上辨內外傷於人迎氣口。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此辨固是,但其說有所未盡耳。(愚按脈辨內外傷以人迎氣口,誠是也。何則?人迎為胃之動脈,當主內傷;氣口為肺之動脈,當主外傷。外傷風寒,風寒傷皮,皮腠司於肺,故氣口主之。內傷脾胃,脾胃主乎中氣,故人迎主之。古有人迎氣口之辨,即胃脈與肺脈,而主於內傷外感,各指其所司也。若只以氣口手脈辨之,惟以兩關之脈辨之可也。右關脾胃以主內傷,左關肝木以主外傷。外傷風寒,內應肝木;內傷元氣,內應脾胃。只以左右氣口辨之,斯為至理。)外感風寒皆有餘之証,是從前客邪來也。其病必見於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陽二十五度。內傷飲食及飲食不節,勞役所傷,皆不足之病也,必見於右手,右手主裡,乃行陰二十五度。故外感風寒,則獨左寸人迎脈浮緊,按之洪大緊者,急甚於弦,是足太陽寒水之脈。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見手少陰心火之脈,丁與壬合,內顯洪大,乃傷寒脈也。若外感風寒,則人迎脈緩而大,或大於氣口一倍,或兩倍三倍。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脈大於人迎一倍,傷之重者,過在少陰則兩倍,太陰則三倍。此內傷飲食之脈。若飲食不節,勞役過甚,則心脈變見於氣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挾心火之勢薄肺。經曰︰侮所不勝,寡於畏者是也。故氣口脈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也。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脈;洪大而數者,心脈刑肺也;急者,肝木挾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勞役,惟右關脾脈大而數,謂獨大於五脈,數中顯緩,時一代。如飲食不節,寒溫失所,則先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惟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也。如飲食不節,寒溫失所,則先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惟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也。宿食不消,則獨右關脈沉而滑。經曰︰脈滑者,有宿食也。

治法

或因勞役,腎間陰火沸騰。事閑之際於陰涼處解脫衣服,更有新沐浴於背陰處坐臥,其陰火下行,還歸腎間,皮膚腠理極虛無陽。為寒涼所遏,表虛不任風寒,自認外感風寒,求醫解表,以重絕元氣,取禍如反掌。苟幸而兔者,致虛勞,氣血皆弱。其表虛之人為風所遏,亦是虛邪犯表,始病一二日之間,特與外中賊邪有餘之症頗相似處,故致疑惑,請醫者只於氣少氣盛上辨之。其外傷賊邪,必語聲高厲而有力,若是勞役所傷,飲食不節,表虛不足之病,必短氣氣促懶語,其聲困弱而無力,亦易見也。

治法

內傷飲食,付藥者、受藥者皆以為瑣末細事,是以所當重者為輕,利害非細。殊不思胃氣者,榮氣也,衛氣也,穀氣也,清氣也,資少陽生發之氣也。人之真氣衰旺,皆在飲食入胃。胃和則穀氣上升。穀氣者,升騰之氣也,乃足少陽膽手少陽元氣始發生長萬化之別名也。飲食一傷,若消導物的對其所傷之物,既消則胃氣愈旺,五穀之精華上騰,乃清氣為天者也。精氣神氣皆強盛,七神衛護,生氣不乏,精益大旺,氣血周流,則百病不能侵,雖有大風苛毒,弗能害也。此一藥之用,其利溥哉﹗易水張先生嘗戒不可用峻利食藥。食藥下咽,未免藥丸施化,其標皮之力始開,便言空快也,所傷之物已去。若更待一兩時辰許,藥盡化開,其峻藥必有悍性,病去之後,脾胃安得不損乎?脾胃既損,是真氣元氣敗壞,促人之壽。當時用枳朮丸一藥,清化胃中所傷,下胃不能即去,須待一兩時辰許,食則消化。是先補而後化其所傷,則不峻利矣。因用荷葉燒飯為丸,荷葉一物中央空虛,象震卦之體。震者動也。人感之,生足少陽甲膽也。甲膽者風也,生化萬物之根蒂也。《左傳》云︰履端於始,序則不愆。人之飲食入胃,榮氣上行,即少陽甲膽之氣也。其手少陽三焦經,人之元氣也。

手足同法,便是少陽元氣生發也。胃氣、穀氣、元氣、甲膽上升之氣,一也。異名雖多,止是胃氣上升者也。

若內傷脾胃以辛熱之物、酒肉之類,自覺不快,覓藥於醫者。此風習以為常。醫者亦不問所傷,付之以集香丸巴豆大熱藥之類下之,大便下則物去,遺留食之熱性、藥之熱性,重傷元氣,七神不熾。經云︰熱傷氣,正謂此也。其人必無氣以動而熱困,四肢不舉,傳變諸疾不可勝數,使人真氣自此衰矣。

若傷生冷硬物,世醫或用大黃牽牛二味大寒藥投之,物隨藥下,所傷去矣,遺留食之寒性、藥之寒性,重瀉其陽。陽去則皮膚筋肉血脈無所依倚,便為虛損之証。論言及此,令人寒心。夫辛辣氣薄之藥,無故不可亂服,非止牽牛而已。至真要大論云︰五味入口,各先逐其所喜攻。攻者,克伐瀉也。辛味下咽,先攻瀉肺之正氣。正氣者,真氣元氣也。其牽牛之辛辣猛烈,奪人尤甚。飲食所傷,脾胃受邪,當以苦味瀉其腸胃可也。肺與元氣何罪之有?夫牽牛不可用者有五,此其一也。況胃主血,為物所傷。物者,有形之物也,皆血病。血病瀉氣,此其二也。且飲食傷於中焦,止合克化消導其食。重瀉上焦肺中已虛之氣,此其三也。食傷腸胃,當塞因塞用,又寒因寒用,枳實、大黃苦寒之物以治有形是也。反以辛辣牽牛散瀉真氣,犯大禁四也。殊不知《針經》有云︰外來客邪風寒傷人五臟,若誤瀉胃氣必死,誤補亦死。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若內傷脾胃,反瀉五臟必死,誤補亦死。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今內傷腸胃,是謂六腑不足之病,反瀉上焦虛無肺氣。肺者五臟之一數也,為牽牛之類朝損暮損,其元氣消耗,此乃暗中折人壽數,犯大禁五也,良可哀哉﹗又曰︰胃惡熱而喜清,大腸惡清冷而喜熱。兩者不和,何以調之?岐伯曰︰調此者,衣服飲食亦有適宜。寒無淒愴,暑無出汗;飲食者,熱無灼灼,寒無 。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辟。詳見本經。是必有因用,豈可用俱寒俱熱之食藥致損者歟?經云︰內傷者,其氣口脈反大於人迎一倍二倍三倍,分經用藥。又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如但食不納,惡心欲吐者,不問一倍二倍,不當止與瓜蒂散吐之,但以指或以物探去之。若所傷之物去不盡者,更診其脈,問其所傷,以食藥去之,以應塞因塞用,又謂之寒因寒用。瀉而下降,乃應太陰之用。其中更加升發之藥,令其元氣上升,塞因塞用,因曲而為之直。何為曲?內傷胃氣是也。何為直?而生發胃氣是也。因治其飲食之內傷,而使生氣增益,胃氣完複,此乃因曲而為之直也。

若依分經用藥,其所傷之物,寒熱溫涼,生硬柔軟,所傷不一,難立定法,只隨所傷之物不同,各立治法,臨時加減用之。其用藥又當問諸病患從來稟氣盛衰,所傷寒物熱物。是喜食而食之耶,不可服破氣藥;若乘飢困而食之耶,當益胃氣;或為人所勉勸,強食之,宜損血而益氣也。診其脈候,傷在何臟,方可與對病之藥,豈可妄泄天真生氣以輕喪身寶乎?且如先食熱而不傷,繼之以寒物,因後食致前食亦不消化而傷者,當問熱食寒食,孰多孰少,則藥亦宜合其寒熱而與之,則榮衛之氣必得周流。但凡一一對証與之,無不取驗。

丹溪曰︰世之病,內傷為多。但有挾痰者,有挾外邪者,有熱鬱於內而發者,皆當以補元氣為主,看所挾而兼用藥。如虛氣甚者,補中益氣湯少加附子,以行參、 之功;挾痰者,補中益氣加半夏,更以竹瀝薑汁傳送。

戴氏曰︰凡內外兼証,或內傷重而外感輕者,為內傷挾外感証,治宜先補益而後散邪,或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治,加散邪藥,當以六經脈証參究,加本經藥各治之。或外感重而內傷輕者,為外感挾內傷証,治法宜先散邪而後補益,或以辛涼等解散藥為君,而以參、朮、茯苓、芎、歸等藥為臣使,是其治也。

有內傷發斑,因胃虛熱甚,虛火游行於外,亦有痰者,火則補而降之,痰熱則微汗而散之,切不可下。

內傷煩躁,因血少不能潤,理宜養陰。煩躁不得眠者,六一散加牛黃。似傷寒煩躁不絕聲,汗後複熱,脈細數,五七日不睡,補中益氣湯倍人參,用竹葉同煎。甚者加麥門冬、五味子、知母。似傷寒至五七日,汗後煩躁吃水者,補中益氣加附子。似傷寒三戰後,勞乏煩躁昏倦,四君子湯加當歸、黃耆、知母、麥門冬、五味子。甚者脈細數無序,三更後吃水至天明,此乃元氣虛,加竹瀝大劑服之。

內傷病舌黑燥便泄,食在大腸,煩躁夜不安,宜防風當歸飲下之。內傷病退後煩渴不解者,有餘熱在肺,參、苓、甘草少加薑汁冷服,虛甚者用人參湯。

藥方

(東垣)補中益氣湯 治內傷勞役,元氣下陷發熱,一切內虛,口不知味,四肢無力,倦怠嗜臥,蒸蒸發熱者,服一二劑氣利微汗而愈。

黃 (熱甚者,一錢) 人參(一錢) 白朮 當歸(各七分) 陳皮 甘草(炙,各五分)升麻 柴胡(各二分)
上咀,水二盞煎一盞,去渣溫服。傷重者二服而愈。

按東垣立方本旨云︰夫脾胃虛者,因飲食勞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氣受邪,須用黃 最多,人參、甘草次之。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 以益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上喘氣短,損其元氣,人參以補之。心火乘脾,炙甘草之甘溫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若脾胃急痛,腹中急縮者,宜多用之。經云︰急者緩之。白朮、甘草,甘溫除胃中熱,利腰臍間血。胃中清氣在下,升麻柴胡以引之。黃 、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能補衛氣之散解而實其表也,又緩帶脈之縮急。二味苦乾,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清氣上升也。

氣亂於胸中,為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助諸甘辛為用也。脾胃氣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發之氣,榮血大虧,榮氣不營,陰火熾盛,是血中伏火,日漸煎熬,血氣日減。心主血,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使心亂而煩,病名曰 。 者,心惑而煩悶不安也。故加辛甘微溫之劑生陽氣,陽旺則能生陰血。更以當歸和之,少加黃柏以救腎水,能瀉陰中之伏火。如煩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水旺而心火自降。如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固之則愈。

頭痛加蔓荊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

頂痛腦痛加 本(五分)、細辛(三分)。諸頭痛並用此四味足矣。

頭痛有痰,沉重惰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五分)、生薑(三分)。

耳鳴目黃,頰頷腫,頸肩 肘臂外後 痛,面赤脈洪大者,以羌活(一錢)、防風(七分)、本(五分)、甘草(五分)、益元氣而瀉火邪。

若更煩亂,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皆血澀不足,加當歸身(五分)。

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分)、五味子(二十粒)。

嗌痛項腫,脈洪大面赤者,加黃芩、甘草(各三分)、桔梗(七分)。

口乾咽乾者加干葛(五分),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

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二十五粒)、麥門冬(五分)。

冬月咳嗽加不去根節麻黃(五分),秋涼亦加之。

夏月天溫咳嗽加佛耳草、款冬花(各五分)。

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黃,以防痰嗽增益耳。

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痰或氣澀,加青皮、木香(各三分)、陳皮(五分),此三味為法。

冬月加益智仁、草豆蔻(各五分),夏月加黃芩、黃連(各五分)。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仁、草豆蔻是也。

心下痞悶加枳實、黃連(各一錢)。腹中痞加枳實、木香、砂仁(各五分)、濃朴(七分)。

如天寒,少加乾薑或桂。

能食而心痞者,加黃連、枳實(各三分)。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黃連(各八分)。脈弦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五分)、柴胡(七分)、甘草(三分)。腹中痛加白芍藥(五分)、甘草(三分)。如惡寒冷痛,加中桂(五分)。

夏月腹痛,不惡寒,惡熱者,加黃芩、甘草(各五分)、芍藥(一錢),以治時熱也。如腹痛在寒涼時,加半夏、益智、草豆蔻之類。

腹中痛,惡寒而脈弦者,是木來克土也,小建中湯主之。如脈沉細,腹中痛,是水來侮土也,以理中湯主之。如脈緩體重節痛,腹脹自利,米穀不化,是濕勝,以平胃散主之,蒼朮苦辛能瀉濕,乾薑辛熱,能於土中瀉水,芍藥味酸,能於土中瀉木。

脅下痛或脅下急縮,俱加柴胡(三分,甚加五分),甘草(三分)。臍下痛加熟地黃(五分)。

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五分)。

朱砂安神丸 治內傷虛火上熾,心神不寧,夜不得寐。

朱砂(五錢,另研水飛為衣用) 甘草(五錢五分) 黃連(酒洗,六錢)當歸(二錢半) 生地黃(二錢)上除朱砂四件共為細末,湯泡蒸餅丸,如黍米大。朱砂為衣,每服十五丸或廿丸,津咽下。食後或溫水涼水少許送下。

《內經》曰︰熱淫所勝,治以甘寒,以苦瀉之。以黃連之苦寒去心煩除濕熱為君,以甘草、生地黃之甘寒瀉火補氣滋生陰血為臣,以當歸身補其血不足,朱砂納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

調中益氣湯其脈弦洪緩,而沉按之中之下得一澀,其証四肢倦怠,肢節煩痛,難以屈伸,身體沉重,煩心不安,忽肥忽瘦,口失滋味,大小便清利而數,或飲下便瀉,或大便澀滯不行,一二日一見。夏月飧泄,米穀不化。或便後見血見白膿,胸滿短氣,膈咽不通。

或痰嗽稠粘,口中沃沫,耳鳴耳聾,目中溜火,熱擁頭目,不得安臥,嗜臥無力,不思飲食。

人參(五分) 黃耆(一錢) 蒼朮 甘草(各五分) 柴胡(此味為上氣不足,胃氣與脾氣下溜乃補,從陰養陽也) 升麻 橘紅(如腹中氣不得轉運,更加一分) 木香(各二分)
上咀作一服,水二盞煎一盞,空心溫服。寧心絕思,藥必神效。蓋病在四肢,血脈空腹在旦也。

時顯熱躁,乃下元陰火蒸蒸發熱,加生地黃(二分)、黃柏(三分)。

大便虛坐不得,或了而不了,腹中逼迫,血虛血澀也,加當歸身(三分)。

身體沉重,雖小便數多,亦加茯苓(二分)、蒼朮(一錢)、澤瀉(五分)、黃柏(三分)。

胃氣不和加半夏(五分)、生薑(三片)。

有痰加生地黃(二分),以製半夏之毒。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除。此足太陰脾經所作也。

兼躁熱,加黃柏、生地黃(各二分)。

如無以上証,只服前藥。

春夏腹痛加白芍藥(三分)。

惡熱而渴,或腹痛者,便加芍藥(五分) 生黃芩(二分)。

如惡寒腹中痛,加桂心(三分),去黃芩,名桂枝芍藥湯。

冬月腹痛不可用芍藥,蓋其性大寒也。只加乾薑(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薑製之。

秋冬之月,胃脈四道為衝脈所逆,並脅下,少陽脈二道而反上行,病名厥逆。《內經》曰︰逆氣上行,滿脈去形。明七神昏絕,離去其形而死矣。其証氣上沖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臥,加吳茱萸(五分)。

夏月有此証為大熱也。蓋此病隨四時為寒熱溫涼,宜以酒 、酒連、酒知母等分為細末,熱湯為丸,每服二百丸,空心白湯送下。仍多飲熱湯,服畢少時,便以美膳壓之,使不令胃中停留,直至下焦,以瀉衝脈之邪也。

大抵治飲食勞倦,所得之病,乃虛勞七損証也,當用溫平甘多辛少之藥治之,是其本法也。

升陽順氣湯因飲食不節,勞役所傷,腹脅滿悶短氣,遇春即口淡無味,遇夏雖熱猶有惡寒,飢則常如飽,不喜食冷物。

人參(三分) 黃耆(一錢) 半夏(六分) 甘草(炙二分) 草豆蔻(四分) 神曲(炒)升麻 柴胡(各三分) 當歸身 陳皮 黃柏(各四分)上水二鐘,薑三片,煎一鐘,去渣食前溫服。

夫脾胃不足之証,須用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脾胃中清氣行於陽道及諸經,生發陰陽之氣,以滋春氣之和也。又引參、耆、甘草甘溫之氣味上行,充實腠理,使陽氣得衛外而為固也。凡治脾胃之藥多以升陽補氣名之者,此也。

升陽補氣湯 治飲食不時,飢飽勞役,胃氣不足,脾氣下溜,氣短無力,不能寒熱,早飯後轉增昏悶,頻要眠睡怠惰,四肢不收,懶倦動作,五心煩熱。

濃朴(薑炒,三分) 升麻 羌活 白芍藥 獨活 防風 甘草(炙) 澤瀉(各五分)柴胡(一錢二分) 生地黃(七分半)
上咀,作一服,水一盞,薑三片、棗一枚,煎一盞,去渣食前溫服。腹脹及腹中窄狹,加濃朴一倍。腹中似硬,加砂仁三分。

升陽益胃湯 治脾胃虛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時直秋燥令行,濕熱少退,體重節痛,口燥舌乾,飲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食不消,兼見肺病,洒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而不和,乃陽氣不升故也,當以升陽益胃主之。

羌活 獨活 防風(各三分。以秋旺故以辛溫之藥瀉之) 柴胡 白朮 茯苓(渴者不用)澤瀉(各四分) 黃耆(錢半) 人參 半夏(製) 甘草(炙。各六分) 黃連(二分) 陳皮白芍藥(各五分)何故秋旺用人參、白朮、芍藥之類反補肺?蓋為脾胃虛則肺最受邪,故因時而補,易為力也。
上咀,作一服,水一鐘、薑三片、棗一枚,煎一鐘,去渣溫服。

服藥後,如小便罷而病加增劇,是不宜利小便,當去茯苓、澤瀉。

如方喜食,一二日不可飽食,恐胃再傷,以藥力尚少,脾胃之氣不得轉運升發也。

須薄滋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藥力,益升浮之氣,而滋其胃氣,慎不可淡食以損藥力而助邪氣之降沉也。可以少役形體,使胃與藥得轉運升發,慎毋勞役,使氣複傷。若胃氣稍強,少食加果以助藥力。經云︰五果為助是也。

參朮調中湯瀉熱補氣,止嗽定喘,和脾胃,進飲食。

白朮(五分) 黃耆(四分) 桑白皮 陳皮(去白) 人參(各二分) 麥門冬 青皮(去穰)甘草(炙) 地骨皮 白茯苓(各二分) 五味子(十二粒)
上咀,作一服,水二鐘煎一鐘,溫服,早飯後忌勞役多言。

雙和散 治虛勞少力,補血益氣。

川芎 當歸 熟地黃(各一兩) 芍藥(二兩) 黃耆(一兩) 官桂 甘草(各七錢)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二鐘、薑三片、棗二枚,煎八分,溫服。

當歸補血湯 治肌膚燥熱,因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

經曰︰脈虛血虛。又云︰血虛發熱証象白虎湯証,惟脈不長,實為辨耳。誤服白虎湯必死。

此病得之勞役。

黃 (一兩) 當歸(二錢,酒浸)
上咀,作一服,水鐘半煎八分,食前溫服。

(節齋)雜著方 治勞苦用力過多,預服數帖,防後發熱。

人參 黃耆(炙。各錢半) 陳皮 白朮(各一錢) 麥門冬(去心,五分) 五味子(二十粒)甘草(炙,七分) 甚者加附子(四分)上作一服,水鐘半,加薑棗,煎八分,溫服。

茯神湯 治勞心思慮傷損精神,頭眩目昏,心虛氣短,驚悸煩熱。

茯神(去心) 酸棗仁(炒研) 人參 當歸(各一錢) 麥門冬(去心,八分) 五味子(十五粒) 芍藥 生地黃 川芎 陳皮 山梔仁(炒) 甘草(各六分)上水鐘半,薑三片,煎八分,溫服。

(東垣)門冬清肺飲 治脾胃虛弱喘促,精神少,或衄血吐血,宜服此。

紫菀茸(一錢) 人參 黃耆 當歸 芍藥 麥門冬(各七分) 甘草(五分) 五味子(九粒)上作一服,水鐘半煎八分,食後溫服。

寬中喜食無厭丸(一名寬中進食丸)滋形氣,喜飲食。

白朮(炒) 神曲 麥 (麵炒黃,一兩) 半夏(製) 豬苓(各七錢) 澤瀉 白茯苓橘紅(各三錢) 草豆蔻(濕麵裹煨) 砂仁 人參 乾薑 甘草(炙,各三錢) 青皮 枳實(各一錢)木香(一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米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