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序一

陳君蕙亭。吾浙振奇士也。居鄉試文字不得志。乃去而以末秩試吏于吳中。仍落落寡所合。自少嘗讀黃帝書。能盡百藥之性。以之療人病輒效。意不欲私其能也。需次多暇。乃輯為本草撮要一書。將傳諸世。俾人人知藥之所以中於病者。第不違其性。舉一世可無疾痛 癢之患。官不足以濟世。而托之醫。其願宏。其術精矣。余今年秋。始以吳中長吏之招。來襄理學堂事。君稔之 過訪。袖出其書余。余懵於醫。願讀其書。百藥之情狀洞若觀火。彌爽心目。因 然有感于吾學堂之生徒。其賢者猶壯夫之不待藥也。而世俗囂張。狂誕之習方盛。譬如時行 厲。往往感人而易病。欲亟治之。而苦未得其藥。君儻別有肘後之秘。能惠我以為生徒療者乎。今學堂生徒。將儲為他日療國之醫者也。生徒之病。必先療而後可以言療國。君果別有術焉。蓋即視此書例亦一一條舉。夫藥之中於病者。而更有以 我乎。

光緒辛丑臘月之望鮮民張預謹書於吳門中西學堂之東書樓下

序二

醫師之用藥。猶大將之用兵。兵不得力。將罔克成功。藥不得力。病罕有起色。行軍辨主客要害。用藥分君臣佐使。醫門多疾。未有藥性不明而能著手奏效者也。神農本草經尚已。李時珍綱目。粲然大備。而恆用之藥不過數百味。不用則失傳。存其名而無其物。近有本草備要。本草從新二書。盛行於世。而繁簡失當。主治之法。與前賢不相吻合。識者譏焉。吾友平邑陳君蕙亭。儒而醫者也。衙官屈宋與余需次吳門。朋簪賓榻。昕夕晤對者有年。省垣設官醫局。蕙亭董其事。活人無算。臨症療治之暇。手輯本草撮要一書。其自序云。以藥為經。以方為緯。視備要略增。視從新稍減。見者以為善本。勸付梓以廣其傳。余辭官養 。日坐經卷藥爐之側。略知醫理。以視蕙亭之用藥如用兵。學有專精益瞠乎後矣。

光緒十有三年丁亥暮春之月系姓愚弟翰芬撰

序三

本草曰古經以下。代有增訂。惟考核精詳簡明切要之善本。卒不可 。予友陳君蕙亭。浙東平湖之望族。文行藉藉。庠序間少年。因不得志于帖括。值 匪不靖。游幕雍梁。以筆墨辦軍務。為當道所器重。中年後以巡宰需次吳門。與予在醫局。朝夕從事。十有二年。以手輯本草撮要兩冊見示。言簡而明。藥約而備。洵醫林之捷徑。後學之津梁也。倘付之手民。公諸同好。俾習醫者置之案頭。便於檢閱。即不習醫者亦置一編。備為觸寒冒雨之需。卻病攝生之助。斯功正未可量。又豈僅在醫局施診而已哉。予于陳君有濃望焉。因綴數語于簡端。

光緒十九年中秋後五日山右靈石李鏡涵書

自序

余質愚魯。明知學醫非有記性悟性。斷不能洞悉精微隨機應變以療人疾。無如嗜醫之心已歷三十餘年。未嘗或倦。因之博采古今各大家所著方藥。刪繁就簡。注於每藥之下。某藥某味某性。入某經專治某病。與某藥同用治某病。並將治某病。宜生用熟用。炙用炒用。研用獨用。以及某藥與某藥。相佐相惡。相畏相反。相須相殺。逐一注明。不加臆說。現值醫局從公之暇。次第錄成。置之案頭。以便查閱。聊資記性悟性之不足。若雲藉此已能洞悉精微隨機應變以療人疾。則吾豈敢。

光緒十二年六月既望當湖陳其瑞蕙亭識

是編之輯。亦猶楊氏之鉤元約。劉氏之本草述。而剃其繁蕪。但初不知有鉤元之刻。迨輯成後。始得而讀之。不意拙輯竟如複剃鉤元繁蕪者。抑亦奇矣。目次因水火土部。未能與草木等部一律。故附卷尾。藥品比備要略增。較從新稍減。主治悉遵經旨。體裁無異鉤元。以藥為經。以方為緯。撮其大要。亦可舉一反三。若欲必究其全。則自有諸家書在。(蕙亭又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