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玉機真藏論篇第十九

黃帝問曰:春脈如弦。何如而弦?

岐伯對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 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春弦。夏鉤。秋毛。冬石。臟真之神也。此篇言真臟之脈。資生於胃。輸稟於脾。合於四時。行於五臟。五臟相通。移皆有次。如璇璣玉衡。轉而不回者也。如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至其所不勝則死。有為風寒外乘。亦逆傳所勝而死者。有為五志內傷。交相乘傳而死者。有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真臟之神。為所不勝之氣乘之者。皆奇恆之為病也。故曰奇恆者。言奇病也。所謂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時死也。恆者。得以四時死也。是以

岐伯對曰:春脈者肝也。言春時之脈。肝臟主氣。而合於東方之木。如萬物之始生。故其氣來 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蓋以臟真之氣。而合於四時。非四時之氣。而為五臟之順逆也。本卷五篇。皆論脈理之精微。診辨之要妙。而各有不同。學人宜潛心體會。而詳悉其旨焉。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實而強者。盈實而如循長竿也。不實而微。無端長之體也。言五臟之神氣。由中而外。環轉不息。如氣盛強。乃外出之太過。如氣不足。則衰微而在中。太過不及。皆臟真之氣。不得其和平而為病也。

帝曰:春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 滿。(夫五臟之脈。行氣於其所生。受氣於所生之母。肝行氣於心。受氣於腎。春脈太過則氣並於上。經曰:氣並於上。亂而喜忘。氣上盛而與督脈會於巔。故眩冒而巔疾也。金匱要略曰:胸痛引背。陽虛而陰弦故也。蓋春木之陽。生於腎水之陰。陰氣虛寒。以致生陽不足。故胸痛引背也。脅 乃肝腎之部分。生氣虛而不能外達。故逆滿於中也。

帝曰:善。夏脈如鉤。何如而鉤?

岐伯曰: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心脈通於夏氣。如火之發焰。如物之盛長。其氣惟外出。故脈來盛而去悠。有如鉤象。其本有力而肥。其環轉則秒而微也。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來盛者。盛長之本氣也。去亦盛者。太過於外也。來不盛者。盛長之氣衰於內也。去反盛者。根本虛而末反盛也。

帝曰:夏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其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身熱膚痛者。心火太過而淫氣於外也。浸淫、膚受之瘡。火熱盛也。其不及則反逆於內。上熏肺而為咳唾。下走腹而為氣泄矣。夫心氣逆則為噫。虛逆之氣。不上出而為噫。則下行而為氣泄。氣泄者。得後與氣。快然如衰也。

帝曰:善。秋脈如浮。何如而浮?
岐伯曰: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秋氣降收。外虛內實。內實故脈來急。外虛故浮而散也。楊元如曰:諸急為寒。陰氣漸來。故脈來急。陽氣漸去。故去散也。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如榆莢而兩旁虛。中央實。此肺之平脈。堅則為太過矣。毛而微。是中央兩旁皆虛。此所生之母氣不足。而致肺氣更衰微也。

帝曰:秋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肺主周身之氣。太過則反逆於外。而為背痛。肺之俞在肩背也。慍慍、憂郁不舒之貌。經曰:氣並於肺則憂。其不及則令人氣虛而喘。呼吸少氣而咳。虛氣上逆。則血隨而上行。虛氣下逆。則聞呻吟之病音。蓋肺主氣而司呼吸開闔。其太過則盛逆於外。其不及則虛逆於內也。

帝曰:善。冬脈如營?何如而營。岐伯曰: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臟。故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反此者病。(營、居也。言冬氣之安居於內。如萬物之所以合臟也也。沉而搏者。沉而有石也。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如彈石者。石而強也。腎為生氣之原。數則為虛。生氣不足也。

帝曰:冬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過則令人解 。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 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帝曰:善。(腎為生氣之原而主閉藏。太過則氣外泄。而根本反傷。故為懈惰少氣。生陽之氣不足。故脊中痛。心主言而發原於腎。根氣傷。故不欲言也。其不及則心腎水火之氣。不能交濟。故令人心懸如病飢。 中、脅骨之杪。當兩腎之處。腎之生陽不足。故 中冷也。腎合膀胱。腎虛而不能施化。故小便變而少腹滿也。

帝曰:四時之序。逆從之變異也。然脾脈獨何主?(總結上文。而言臟真之氣。合於四時。有升降浮沉之序。如逆其順序和平之氣。則有變異之病矣。然四時之脈。止合四臟。而脾臟之脈。獨何所主乎?

岐伯曰: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者也。(脾屬土而位居中央。各王四季。月十八日。不得獨主於時。故為孤臟。

帝曰:然則脾善惡可得見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此言脾灌四臟。四臟受脾之氣。而各見其善。是脾之善在四臟。而不自見其善耳。

帝曰:惡者如何可見?
岐伯曰:其來如水之流者。此為太過。病在外。如烏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如水之流者。灌溉太過也。如烏之喙者。黔喙之屬。艮止而不行也。

帝曰:夫子言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旁。其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經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脾為濕土主氣。濕行太過。故令人四肢不舉。經曰: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脾氣不足。則五臟之氣。皆不和矣。夫胃為陽土而氣強。脾為陰土而氣弱。脾弱而不得稟水穀之氣。則胃氣益強。故名曰重強。蓋言脾氣虛而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者。胃強脾弱。臟腑之剛柔不和也。張兆璜曰:九竅為水注之氣。脾不得為胃行其津液。故令人九竅不通。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脈之大要。天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至數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藏之臟腑。每旦讀之。名曰玉機。(此言五臟受氣於胃。一以貫通。次序環轉。如璇璣玉衡。合之玉板。乃揆度奇恆之大要也。瞿然、驚悟貌。至數者。五脈之至數也。蓋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于五。人亦應之。故曰:天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一者。五臟之神。轉而不回。如逆回。則失其旋轉之機矣。五臟相通。陰陽並合。脈之至數。迫近以微。著之玉版者。有格有序也。藏之臟腑者。陰陽雌雄之相應也。每旦讀之者。血氣未亂也。名曰玉機者。如璇璣玉衡也。以上論真藏之神。五臟相通。外內環轉。如太過不及則病。若回而不轉。乃失其機而死矣。
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此言氣之逆行也。故死。(此言五臟之氣逆回。失其旋轉之機而死也。平脈篇曰: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蓋神轉而不回者。母行乘子也。回則不轉者。子行乘母也。五臟受氣於所生之子。而反舍氣於所生之母。是生氣之逆行也。傳之於其所勝。是克賊相傳也。是以至其所不勝而死。此皆氣之逆行故也。如肝受氣於心。而肝氣反舍於腎。則腎氣盛。腎氣盛。則火氣衰。火氣衰。則金無所畏而傷肝。所謂舍氣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也。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言必先克賊相傳而後病。至其所不勝而後死。故當先治其未病焉。金匱要略曰:上工治未病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餘臟準此。所謂病之且死。必先傳行。上工能治其未病。則不至於死矣。董帷園曰:玉機章旨。與金匱此篇。理同義合。學人宜互相參究。大有裨於治道焉。
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至肺而死。心受氣於脾。傳之於肺。氣舍於肝。至腎而死。脾受氣於肺。傳之於腎。氣舍於心。至肝而死。肺受氣於腎。傳之於肝。氣舍於脾。至心而死。腎受氣於肝。傳之於心。氣舍於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此複申明五臟之氣逆傳。至其所不勝而死。昧旦主甲乙。晝主丙丁。日昃主戊己。暮主庚辛。夜主壬癸。一日一夜而五分之。如真臟脈見。至肺而死。死於薄暮。至腎而死。死於中夜。至肝而死。死於昧旦。至心而死。死於日中。至脾而死。死於日昃。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夫逆傳至死。有三歲有六歲。有三月有六月。有三日有六日。當知日之早暮。亦有三時有六時也。
黃帝曰: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此總結上文。而言五臟相通。有順傳之次序。如逆傳其所勝者。蓋因其病而逆之也。
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臟而當死。是順傳所勝之次。(此言逆傳所勝之死。有時而有月有日也。如見肝之病。中工不曉傳脾而不治。則脾傳之腎。腎傳之心。心傳之肺。法三月。而傳之所勝之次則死矣。假如心病而欲傳之肺。時值秋三月。而金旺不受邪。法當六月。而傳之所勝之次則死矣。所謂法三月。若六月也。如傳於值死之月。假如肝病傳脾。而戊日受之。真臟之脈見。則當庚日而死。己日受之。則當辛日而死。此法當三日而死也。如甲乙日受之。真臟脈見。亦當死於庚辛。此法當六日而死。所謂若三日若六日也。五臟相傳而當死者。是順傳所勝之次。如甲乙肝木受病。順傳至庚辛而死。丙丁心火受病。順傳至壬癸而死。戊己脾土受病。複傳至甲乙而死。故曰順傳所勝之次而死也。此五臟逆傳。而知死之月。死之日。死之時。所謂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也。
故曰: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此承上接下之文也。別於陽者。下文所謂風寒之邪。從皮毛陽分而入。故別於陽者。知病所從來。五臟為陰。知五臟逆傳而死者。上文之所謂肝病傳脾。至肺而死。脾病傳腎。至肝而死。故別於陰者。知至所困而死也。
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此複言外因之邪。亦逆傳於所勝而死。是故者。承上文之別於陽者而言也。風為陽邪。傷人陽氣。為百病之長者。言四時八方之邪風。雖從陽分而入。而善行數變。乃為他病。
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氣主皮毛。風寒之邪。始傷陽氣。故使人毫毛畢直。太陽之氣主表而主開。病則反閉而為熱矣。言風寒之邪。始傷表陽之時。可發汗而愈也。
或痺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氣傷痛。形傷腫。痺不仁而腫痛者。氣傷而病及於形也。如在皮腠氣分者。可用湯熨。在經絡血分者。可灸刺而去之。
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痺。發咳上氣。(皮毛者。肺之合。邪在皮毛。弗以汗解。則邪氣乃從其合矣。夫皮膚氣分為陽。五臟為陰。病在陽者名曰風。病在陰者名曰痺。病舍於肺。名肺痺也。痺者閉也。邪閉於肺。故咳而上氣。
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痺。一名曰厥脅痛。出食。當是之時。可按若刺耳。(失而弗治。肺即傳其所勝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痺。厥者逆也。脅乃肝之分。逆於脅下而為痛。故一名厥脅痛。蓋言痺乃厥逆之痛証也。食氣入胃。散精於肝。肝氣逆。故食反出也。按者。按摩導引也。木郁欲達。故可按而導之。肝主血。故若可刺耳。楊元如曰:肺痺肝痺者。非病在肝肺。在肝肺之分耳。
弗治。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可浴。(失而弗治。肝因傳之脾。病名曰脾風。蓋肝乃風木之邪。賊傷脾土。故名脾風。癉、火癉也。風淫濕土而成熱。故濕熱而發癉也。濕熱之氣。上蒸於心則煩。心火熱下淫則溺黃。蓋熱在中土。而變及於上下也。夫病在形身者。可按可浴。病在內者。可藥。發癉。濕熱發於外也。腹中熱。煩心。出黃。熱在內也。是以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可浴而治之。
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在脾弗治。則土邪乘腎。病名疝瘕。邪聚下焦。故少腹冤熱而痛。溲出淫濁也。蠱者。言其陰邪居下。而壞事之極也。
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 。當此之時。可灸可藥。弗治。滿十日。法當死。( 音翅。靈樞經曰:心脈急。甚為。蓋心主血脈而屬火。火熱盛。則筋脈燥縮。而手足拘急也。當此危急之証。尚可灸可藥。言不可以其危篤而棄之也。失而弗治。滿十日。法當死。五傳巳周。當盡十干而死矣。
腎因傳之心。心即複反傳而行之肺。發寒熱。法當三歲死。此病之次也。(心主神明。而多不受邪。如腎傳之心。心不受邪。則反傳之肺。是從肺而再傳矣。邪複出於皮膚絡脈之間。陰陽氣血相乘。是以發往來之寒熱。法當至三歲而死。蓋心不受邪而複傳。故又有三年之久。此邪病複傳之次第也。夫瘕痺之病。不即傳行。而亦不即速死。是初傳而死者。法當三歲。如心不受邪而複再傳者。是又當三歲矣。所謂若三歲。若六歲也。夫病發於五臟之陰者。若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病發於五臟之陽者。若三歲。若六歲。所謂其生五。其數三。是五臟之氣。生於五行。而終於三數。三而兩之。則又為六數矣。莫子晉曰:此注與診要經終之義。大略相同。
然其卒發者。不必治其傳。(卒發者。即仲景傷寒論之中風傷寒。卒病三陰三陽之氣。一時寒熱交作。氣脈不通。與病形藏之傳邪。而為瘕痺之証者不同。故不必以病傳之法治之。
或其傳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內陷。臟氣逆傳。而五臟相移。亦皆有次。設不以次入者。此又因五志內傷。故令不得以次相傳。致令人有大病矣。張兆璜曰:奇恆之病。本於厥逆。五臟逆傳其所勝。一逆也。風寒外客而致五臟內傳。二逆也。五志相乘。三逆也。故曰傳。乘之名也。謂一臟受乘而傳化於五臟。亦傳其所勝。與乘之名類相同。
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變。及其傳化。傳。乘之名也。(肝當作肺。肺當作肝。悲當作思。喜為心志。喜大則傷心。如外因於邪。始傷皮毛。內舍於肺。肺因傳之肝。肝傳之脾。脾傳之腎。其間因而喜大。則心氣虛。而腎氣乘於心矣。怒則肝氣傷而肺氣乘於肝矣。思則脾氣傷而肝氣乘於脾矣。恐則腎氣傷而脾氣乘於腎矣。憂則肺氣傷。而心氣乘於肺矣。如一臟虛而受乘。即相傳之五臟。故病有五。五臟有五變。及其傳化。則五五有二十五變矣。如喜大而腎氣乘心。心即傳之肺。肺傳之肝。肝傳之脾。脾傳之腎。是五臟傳化。亦各乘其所勝。故曰傳者。乘之名也。
大骨枯願。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真臟脈見。乃予之期日。(此複申明五志內傷。亦各傳其所勝。察其形証。審其臟脈。而知死生之期也。夫氣血發原於腎。生於胃而輸於脾。回則不轉。而無相生之機。是以大骨枯願。大肉陷下。而令人有大病也。大骨、兩臂兩腿之骨。大肉、即兩臂腿之肉。蓋腎主骨。而脾胃主肌肉四肢也。夫胃氣之資養于五臟者。宗氣也。宗氣積於胸中。從虛裡之大絡。貫於十二經脈。經脈逆行。是以胸中氣滿。陽明氣厥。故喘息不便也。其氣動形者。心病而欲傳之於肺。肺主氣。故氣盛而呼吸動形也。期以六月死者。今心始傳於肺。肺傳之肝。肝傳之脾。脾傳之腎而後死。故有六月之久也。真臟脈見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予與同。予之期日者。當死於壬癸日之中夜也。
大骨枯願。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臟見。乃予之期日。(此言肝病至肺而死也。內痛者。肺受其傷。肺之俞在肩背。故痛引肩項也。肝病而已傳及于所勝之臟。故當期以本月之內而死也。真臟脈見。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予之期日。當死於庚辛日之薄暮也。
大骨枯願。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 。真臟見。十日之內死。(此言肺病至心而死。肺病。故痛引肩背。傳及於心。故身熱也。夫心主血。而生於腎藏之精。血氣盛則充膚熱肉。心腎傷而精血衰。故曰脫肉破 。破 、脫肉也。 、音窘。肉之標也。真臟脈見。大而虛如羽毛。中人膚。病傳於心。故期以十日之內死。蓋心不受邪。故死之速也。莫子晉曰:天之十干。化生五行。地之五行。化生五臟。心乃君主之官。為五臟六腑之主。故盡五臟之氣終而死。與上節腎傳之心。滿十日法當死同義。十月者。乃傳之誤也。
大骨枯願。大肉陷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真臟來見。期一歲死。見其真臟。乃予之期日。(此言脾病而終於一歲也。脾主為胃行其津液。津液者。淖澤注於骨。補益腦髓。脾病而津液不行。故肩髓先內消也。肩髓者。大椎之骨髓。上會於腦。是以項骨傾者。死不治也。脾主四肢。脾病則四肢懈惰。故動作益衰。真臟來見者。如水之流。如烏之喙。脾土王於四時。脾氣灌於四臟。故雖有真臟來見。尚期有一歲之久。蓋以四時五臟之氣。終而後死也。期死之月。見其真臟之乍數乍疏。乃與之期日。謂當死於甲乙之昧旦也。
大骨枯願。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 脫肉。目眶陷。真臟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此腎病而死於脾也。本經曰:腎病者。大小腹痛。腎傳之心。故心中不便。心傳之肺。肺傳之肝。故肩項身熱。肝傳之脾。故目眶陷也。真臟脈見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如目不見人。腎之精氣已絕。故立死。其見人者。餘氣未盡。至所不勝之時而死。謂當死於日昃也。夫腎為生氣之原。生氣絕於下。故死之更速也。
急虛。身中卒至。五臟絕閉。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于墮溺。不可為期(此言卒發者。不必治其傳也。夫邪氣勝者。精氣虛。風寒之邪卒中於身。精氣一時虛奪。故急虛也。此病三陰三陽之氣。而不病於有形。故五臟之氣一時絕閉。脈道一時不通而氣不往來。譬若墮溺。乃倉卒一時之病。而生死亦在於時日之間。與風寒之病形臟。勿治而為肺痺。勿治而傳之肝。肝傳之脾。脾傳之腎。腎傳之心。期以三歲六歲死者。不相同也。故不可以為期。
其脈絕不來。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此複言倉卒之病。非但不可為期。並不待形肉脫而真臟見也。脈絕不來。生氣絕於內也。一息五六至。邪氣盛於外也。此邪氣盛而正氣絕。不必真臟見而猶死也。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羽毛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也。(此審別真臟之脈象。乃可予之期日也。如循刀刃。如按琴瑟弦。肝木之象也。如薏苡子。如彈石。心腎之象也。皆堅勁之極。而無柔和之氣也。乍數乍疏。欲灌不能。脾氣欲絕之象也。如羽毛中人膚。肺氣虛散之象也。蓋堅勁虛散。皆不得胃氣之中和。人無胃氣則死矣。色青白不澤。赤黑不澤。皆兼克賊所勝之色。色生於血脈。氣將絕故不澤也。夫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而後行氣於臟腑。是臟腑之氣欲絕。而毛必折焦也。靈樞經曰:血獨盛則淡滲皮膚。生毫毛。又曰:經脈空虛。血氣弱枯。腸胃聶辟。皮膚薄著。毛腠夭焦。予之死期。是皮毛夭折者。血氣先絕也。
黃帝曰:見真臟曰死。何也?
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帝曰:善。(五臟之氣。皆胃腑水穀之所資生。故胃為五臟之本。手太陰者。兩脈口也。臟氣者。五臟之精氣也。五臟之氣。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又非惟微和之為胃氣也。即五臟之弦鉤毛石。各以其時。自為其象。而至於手太陰者。皆胃氣之所資生。故邪氣勝者。五臟之精氣已衰。而不能為弦鉤毛石之象矣。如令人有大病而病甚者。胃氣絕而真臟見。真臟見者。病氣勝而臟氣絕也。
黃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帝以伯所言之五臟乘傳。有淺有深。而胃氣不資。有虛有絕。故當察其形氣色脈。治病者宜急治之。無後其時。而致於死不治也。張兆璜曰:此總結上文而為審治之法。言有五臟逆傳風寒久客之故病。有急虛卒發之新病。五臟得胃氣而有春弦夏鉤之神氣。有春得肺脈夏得腎脈之逆乘。故當審其形氣色脈以治之。
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形氣相得。病之新也。色澤以浮。乘逆淺也。脈從四時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脈弱以滑者。胃氣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也。察此四易。當急治之。而無後其時。取之以時者。春刺散俞。夏刺絡俞。秋刺皮膚。冬刺俞竅也。
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形氣相失。病之久也。色夭不澤。乘傳深也。脈實以堅。無胃氣也。脈逆四時。克賊勝也。察此四難。而明告其病者焉。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曰逆四時。(春得肺脈。夏得腎脈者。藏精衰而所不勝乘之也。其至皆懸絕沉澀者。無胃氣之資生也。
未有臟形。於春夏而脈沉澀。秋冬而脈浮大。名曰逆四時也。(夫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者。藏真之神氣也。如未有弦鉤毛石之象形。而升降浮沉之氣不可逆。蓋氣順則脈順。氣逆則脈逆。脈隨氣行者也。
病熱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脈病不相應者。病勝臟也。故皆為難治。
黃帝曰:余聞虛實以決死生。願聞其情。岐伯曰:五實死。五虛死。(實者謂邪氣實。虛者謂正氣虛。啟玄子曰:五實謂五臟之實。五虛謂五臟之虛。楊元如曰:實者謂卒發之病。虛者急虛也。

帝曰:願聞五實五虛。岐伯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瞀音茂。心主脈。脈盛、心氣實也。肺主皮毛。皮熱、肺氣實也。脾主腹。腹脹、脾氣實也。腎開竅於二陰。前後不通。腎氣實也。瞀、目不明也。肝開竅於目。悶瞀、肝氣實也。
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脈細、心氣虛也。皮寒、肺氣虛也。肝主春生之氣。氣少、肝氣虛也。泄利前後。腎氣虛也。飲食不入。脾氣虛也。蓋邪之所腠。其正必虛。是以邪氣盛者死。正氣虛者亦死也。

帝曰:其時有生者。何也?
岐伯曰: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五臟之氣。皆由胃氣之所資生。漿粥入胃。泄注止。胃氣複也。身汗、外實之邪。從表散也。得後利。裡實之邪。從下出也。此言卒發之病。而有死有生也。按此篇論藏真之神。合於四時五行。次序環轉。如回則不轉。乃失其機。逆傳於所勝而死。至於外感風寒。內傷五志。亦各乘其所勝。學人當分作四段看。然又當與玉板論、方盛衰論、病能論、疏五過論、諸篇合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