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追求不同的目標,未必都想「成功」。也從來沒什麼成功方程式,保證做了「一定會成功」。但是,我們也許能從傑出人士的經驗與智慧中,了解他們都付出了 哪些努力,試圖拼湊出成功的「必要條件」。

如果世人無法看見你的成果,那麼,你希望自己被認為是最成功的人,但其實最失敗;還是被認為是最失敗的人,其實卻最成功?

開始談「成功的習慣」之前,有必要先定義成功這回事。說穿了,「成功」在每個人的心中,其實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即使有字典裡的釋義,但「成功」並 沒有客觀的標準定義。甚至,是不是每個人都追求成功,也還值得爭議。

那麼,研究「成功」還有什麼意義?

有。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認為重要的事、想完成的事。不論那是否被世俗認為值得,也不論它能否讓自己功成名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某個柔軟又堅強的部 分,希望被人撫摸、又害怕被人觸碰。理想、夢想、熱情、心中的無聲吶喊……,不論你如何稱呼它,堅持把它完成,便是成功。

當然,這不是「成功」的客觀定義,這只是某種主觀又偏狹的釋義。不過,這個釋義,卻來自最世俗的定義中那些最「功成名就」的人,不帶半分矯情的肺腑之言。

成功:把想做的事,做到最好

「成功」是有能力「做出改變」「創造深遠影響」和「致力於自我實現的人生」。這是傑瑞‧薄樂斯(Jerry Porras)在《成 功長青》(Success Built to Last)中訪談的200位「成功人士」,共同為成功下的定義。

薄樂斯曾與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合著《基 業長青》,探討影響「企業」表現優劣的關鍵因素。之後,他將研究方向轉到長期表現傑出的「人」身上,花費10年訪談了來自全世界、超過200位在 各領域中有傑出成就(且必須持續表現優異超過20年)的成功人士,遍及企業家、經理人、非營利組織、奧運選手、音樂家、教育家、諾貝爾獎、奧斯卡獎、普立 茲獎得主等等,歸納出他們共有的特徵。《成 功長青》中的重要分析結果之一是,成功人士並不認為傳統的成功(財富、聲望和權力)是他們追求的目標,反而認為「愛自己所做的事」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而在他們心裡,「有效率地達到目標」,總是擺在第一順位。

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則潛心研究自美國獨立以來,超過200年中所有討論成功因素的文獻,遍及自我提升、心靈勵志、大眾心理學、名人傳記…等領域,完成了《與 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這本全球發行量超過1000萬本的暢銷書,並歸納出高效人士共同具備的7個習慣(參見【附 表】)。

柯維雖然因此書獲得「成功學大師」之名,但他強調,本書的目的不是幫助讀者追求傳統的「功成名就」,反而是「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因為我們「不該為他人的想法或喜好而活。」

研究在世俗眼光中看似「功成名就」的人的共同特徵,得出的結論卻是「無需迎合世俗,只需忠於對自己有意義的事物。」成功,真的只有這麼簡單嗎?也許是,也 許不是。不過,了解什麼是成功的人所做、而一般人所不做的,某種程度上或可說是揭開了「成功與否的差異何在」「成功的人總是多做了一些什麼」,就有了參考 價值,也是柯維與薄樂斯著述的初衷。

習慣:通往卓越最扎實的途徑

在 《與 成功有約》和《成 功長青》中,柯維與薄樂斯的研究對象都是成功人士,雖然研究方法與最終結論有所差異,兩人卻不約而同地提出相似的理論架構:養成有效率地達成目標的「習慣」,是成功者共同的心靈配 備。

成功的人不是超人,他和你我一樣,也會面臨困境、沮喪、失望。只是成功者往往能在面臨挫折時恢復鬥志、找出解方,在取捨掙扎時克服惰性、堅持初衷,為達成 理想而驅策自己。正如2000年前亞里斯多德的名言:「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覆。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

提出「高效人士7習慣」的柯維,將「習慣」定義為「意願」「知識」與「技巧」三者的混合體,融合這3項要素,培養成功的習慣,是通往卓越最扎實的途徑。

薄樂斯從成功人士身上發掘出「持續成功的10個特徵」,並劃分為「意義」「思考模式」「行動模式」三大要素,而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愈能將 這三者高度重合的人,就愈成功;反之,若三大要素是多頭馬車,則成功將難以維持。

無須模仿,找出自己的成功習慣

除了前述《與 成功有約》《成 功長青》之外,整理歸納出的7個成功者的習慣,還參考了《有 效的經營者》《從 A到A+》《第 8個習慣》《異數》《執行力》《工作AQ》等書。

世上人人追求不同的目標,未必人人都想「成功」。況且,從來沒有什麼成功方程式,是保證做了「一定會成功」的。但是,我們也許能從傑出人士的經驗與智慧 中,了解他們都付出了哪些努力,試圖拼湊出成功的「必要條件」。

「全面成功」的七大準則:

  1. 主動積極:掌握選擇的自由,對現實環境積極回應,才是真正對生命負責的人。
  2. 以終為始:鎖定生命的座標,掌握真正的使命,凝聚向前的力量,並全力以赴。
  3. 要事第一:忙要忙得有意義,辨別事情的輕重緩急,急所當急,是個人管理之鑰。
  4. 雙贏思維:事情並不是只有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人人都可以是贏家。
  5. 知彼解己:聆聽與表達同樣重要,做個雙向傳播的聆聽者,才是溝通高手。
  6. 統合綜效:唯有合作才能統合綜效,人類的潛能因而激發,面對挑戰也毫不畏懼。
  7. 不斷更新:人生最佳的投資策略,就是嚴格要求自己,掌握不斷更新的成長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