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金庸小說的人太多,提及他為人的甚少,發而為文的更絕無僅有。倪匡先生是他的摯友,由倪先生來寫金庸,堪稱最佳人選。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看官,這十四個字,一副對聯,看來似乎並無出奇之處,但內中卻包括了十四部驚天動地的武俠小說,用十四部武俠小說的第一個字,綴成這副對聯。當初在寫作這十四部小說之際,絕無日後用首字作對聯的打算,但竟然天然渾成,可稱有趣之極。各位如熟讀金庸作品,可以知道每一個字,代表了他的什麼小說,略化幾分鐘找一找,十分有趣。由此可知寫這十四部小說的人,作這副對聯的人,才情是如何之浩淼。此人非別,金庸是也。

曾向一位洋人介紹金庸,說:「這是一位名作家。」洋人追根究底,問:「有名到何等程度?」進一步介紹:「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金庸的小說,不但風靡了港、台、南洋、歐美,不知使得多少人廢寢忘食,連中國大陸,高級幹部,也都以能看到金庸小說為幸,這種情形,一直到如今不變。金庸的小說,能吸引每一個人,上至大學教授,國家元首,下至販夫走卒,僕役小廝,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的地卡,堪稱是中國近代,擁有讀者最多的一位小說家。

這位大小說家,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雖然是「素描」,也絕不簡單,要描得好,描得傳神,描得正確。尤其是對金庸,這顆寫作人中的天皇巨星,寫得不好,不正確,不傳神,讀者表示不滿起來,只怕會被罵死,所以,毅然執筆上陣,頗有大無畏精神焉。

金庸,姓查,名良鏞,浙江省海寧縣人。公元一九二五年生,那一年是乙丑,屬牛。海寧查家,是聲勢渲赫的大族,歷代人才輩出,全是極其出色的人物。在有清一代,海寧查家做過大官的人甚多,以書、詩、文名著於天下的,也不知凡幾。雍正年間,出了一個考題,「維民所止」,被誣成文字獄的主角,查嗣庭先生,就是查家的人,也是金庸的遠祖(注1)。而查慎行先生,更是詩文並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人(注2)。

金庸的家世顯赫,但是他的成功,卻和「祖蔭」全然無關,完全是赤手空拳,打出來的天下,全是靠他本身的才能、學識、苦學、勤奮所得的結果。其實可以寫一本傳記,記金庸,作為成功人物的一種典型。

金庸在少年時期,在家鄉附近就讀,中學是著名的杭州高中學校,「杭高」是中國有數的好中學之一。中學畢業之後,適逢亂世,是日寇侵華的年代,金庸就在這時候離開了家鄉,遠走他方。據他自己的憶述,在離開了自己家鄉之後,曾在湖南省西部,住過一個時期,寄居在一個有錢同學的家中,這一段青年時期的生活,當然相當清苦。再以後,金庸進入國立政治大學就讀,讀的是外文系。金庸在政治大學並未畢業,原因不明,可能是那時他雖然年輕,但已才氣縱橫,覺得傳統的大學教育不能滿足他的需求之故。使得金庸和報業發生關係的,是當年大公報招考記者。當年,大公報是中國最有地位的一份報紙,影響深遠,大公報在全中國範圍內招聘記者兩名,應徵者超過三千人,在這三千人之中,金庸已顯出他卓越的才華,獲得大公報錄取。

自此,金庸就進入了報界,而在不久之後,便被派來香港。那大約是三十年以前的事。金庸在香港的大公報工作了相當久,擔任的是翻譯工作。後來,大公報本身變了質,和當年大公報,不能相提並論了!

在這個時期內,金庸對電影工作有了興趣。這種興趣的由來,大抵是由於他在報上撰寫影評之故。金庸曾用一個相當女性化的筆名寫過影評,也用「林歡」的筆名寫過影評。他所寫的影評,只怕已全散失不可追尋了,但曾讀過的人,都說文筆委婉,見解清醒,是一時之選。以後,金庸直接參加了電影工作,做過導演。

金庸參加電影工作的時間並不長,其成就,和他寫作方面的成就來此較,也相去太遠,時至今日,已經很少人知道他曾實際參加過電影工作,當過編、導了。

金庸的小說創作生涯,可說開始得相當遲,但是一開始,就石破天驚,震爍文壇。他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才發表到一半,武俠小說讀者,已經驚為天人。再接下來的「碧血劍」、「雪山飛狐」,更是采聲大作,人手一冊。等到「射鵬英雄傳」一發表,更是驚天動地,在一九五七年,若是有看小說的人而不看「射鵬英雄傳」的,簡直是笑話。

「射鵬英雄傳」奠定了金庸武俠小說大宗師的地位,人人公認,風靡了無數讀者。在「射鵬英雄傳」之後,金庸就脫離了大公報,和他中學時期的同學,沈寶新先生,合創明報。明報在香港,銷數不是第一,但是在知識分子的心目之中,它是第一大報,在國際地位上,是第一大報。連美國國務院,都會三番四次,請主持人金庸去商議國家大事,中華民國總統,也曾數次召見金庸。

明報不但使金庸的地位更提高,也使金庸的收入大大增加。可是明報在出版的初期,卻是一份小型報,銷數最差時,不過五六千份,工作人員不超過十人,全是憑藉金庸的才能和努力,合夥人沈寶新的幹才,初創時期的工作人員如潘粵先生、戴茂生先生、雪坡先生等等的努力,才逐步創出了今日的天下,成為中文報紙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份報紙,是小資本,靠人才成功的一份報紙的典型。

曾在明報工作過的職員,大約都不會否認這一點,而明報網羅、培養的人才之多,也一時無兩,許多在明報工作過的職員,離開明報之後,創立自己的事業,多能獨當一面,成為香港報壇中的暄赫人物,例子甚多,也不必一一列舉了。

明報草創之初,金庸在明報上撰寫「神鵬俠侶」,接下來,大部分小說,也全在明報上發表,一直到「鹿鼎記」。在「鹿鼎記」之後,就未曾再撰寫小說。而專注於明報的社評。

明報社評,絕大多數(百份之九十九),由金庸親自執筆,見解之精闢,文字之生動,深入淺出,堅守原則,人人稱頌。就算意見完全和他相反的人,也不能不佩服他的社評寫得好,這是金庸在寫小說才能之外的另一種才華的表現。

由金庸執筆的明報社評,其影響已可與當年的大公報相埒。由於堅持民主、自由的思想原則,金庸曾和大公報發生過一次極為劇烈的筆戰,這次筆戰,金庸所寫的幾篇文字之精彩,真令人歎為觀止,只可惜這些文字,竟未曾結集出書。

以上所寫的,是金庸在事業上的成就的簡單素描。

金庸的苦學精神,更令人歎服。二十年前,他自己覺得英文程度不移好,進修英文,家有一個一人高的鐵櫃,抽屜拉開來,全是一張一張的小卡片,上面寫滿了英文的單句、短句,每天限定自己記憶多少字。據沈寶新先生說,金庸在年輕時,每天限定自己要讀若干小時的書,絕不松懈。一個人能成功,絕非幸致,天分固然重要,苦學更不可或缺。

金庸愛書,私人藏書之豐,令人吃驚。他曾有一個超過兩百平方米的大書房,全是書櫥。近兩三年來,精研佛學,佛學書籍之多,怕是私人之最。為了要能直接讀佛經,他更開始學全世界最複雜的文字:印度梵文,毅力之高,簡直是超人。

金庸個子中等,大約一百七十五公分左右,年輕時很瘦,後來發胖,如今體重約七十公斤,金庸的臉型相當罕見,走典型的四方臉(國字臉),國字臉有一股威嚴,他屬下的職員,每以為金庸嚴肅,不苟言笑。但事實上,金庸本性極活潑,是老幼鹹宜的朋友,可以容忍朋友的胡鬧,甚至委屈自己,縱容壞脾氣的朋友,為了不使朋友敗興,可以唱時代曲「你不要走」來挽留朋友。

金庸的頭極大,筆者有三個大頭的朋友:金庸、張徹、古龍。這三個大頭朋友,頭都大得異乎常人,事業上也各有成就,和這三個大頭朋友在一起,常有一種極度安全感!就算天塌下來,也有他們頂著!

十余年前,金庸嗜玩「沙蟹」,「蟹技」段數甚高,查府之中,朋輩齊聚,由宵達旦,籌碼大都集中在他面前。筆者賭品甚差,有一次輸急了,拍桌而去,回家之後,兀自生氣,金庸立時打電話來,當哄小孩一樣哄,令筆者為之汗顏。又有一次也是輸急了,說輸了的錢本來是準備買相機的,金庸立時以名牌相機一具見贈。其對朋友大抵類此,堪稱是第一流朋友。

金庸又曾對圍棋著迷,但段數不高,已故名作家司馬長風,稱他為「棋壇聞人」,可知棋藝平平。現在,他對圍棋的興趣也大大減弱了。

金庸在年輕時,曾學過芭蕾舞,對古典音樂的造諳極高,隨便揀一張古典音樂唱片放出來,唱上片刻,便能說出這是什麼樂曲來。金庸十分喜歡駕車,更喜歡駕跑車。最早,用過凱旋牌小跑車,後來,改駕積架E型。他駕積架E型之際,經常的速度是二十六哩。

後來,又換了保時捷。保時捷跑車性能之佳,世界知名,到了金庸手中,平均駕駛時速,略為提高,大約是三十哩。曾有人問金庸:「你駕跑車超不超車?」金庸答:「當然超車,逢電車,必超車!」其性格中的「穩」字,由此可見。

金庸不嗜酒,號稱「從未醉過」。根本喝得少,當然不會醉。他吸煙、戒煙,次數極多,如今一樣大吸特吸,並且相信了中年人不能戒煙的理論。

金庸也略藏書畫。如今書房中所懸的,有史可法的書法殘片,曾在他處看到過不知是真是假的仇英「文姬歸漢圖」,也曾見過四幅極大的(超過五公尺長)齊白石精品,吳昌碩的大件等等。

金庸也集過郵,不過他集的是「花花綠綠」的紙而已。

金庸對吃並不講究,穿亦然,衣料自然是最好的,但款式我行我素,不受潮流影響。

金庸……畢竟不是寫傳,只是簡筆素描,金庸是怎樣的?金庸就是金庸,是天皇巨星,是真正的作家,也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注1:「維民所止」四字之所以會形成文字獄,是因為當時皇帝的年號是「雍正」。有奸讒小人?向皇帝告密,說「維」、「止」兩字,正是雍正去了頭部,是暗示要殺皇帝的頭,於是龍顏大怒,興起冤獄,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字獄。

注2:查慎行先生是清代大儒,字悔餘,所居初白奄,又稱查初白,對易經有極深刻的研究,著書頗多,如「敬業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