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機緣下接受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之邀,主持兩場民族音樂演奏會。演奏家全畢業於北京中央音樂院,且都取得中國大陸的國家一級演奏家資格。他們是常曝光於國 際演出的明星。與這一群才氣橫溢的年輕演奏家短暫的相處時間裏,我看見他們的禮貌,是配合著內心的真情。他們的謙虛,是自小有著深刻的文化薰陶,早在生活裏養成的習慣。我感動於他們是這麼容易與人相處,完全沒有因為頂著國際明星的光環,而表現一絲傲慢。
在第二場演奏會節目開始時,我為觀眾介紹表演者的風采,說了以下這麼一段話:「他們各有才華,但一個比一個謙虛客氣。因為平日就有這樣的修養,並將對周遭 事物的細微觀察情緒,融入音樂裏,因此他們的演奏,情感特別扣人心弦,也曾感動了許多觀眾。有人告訴我,音樂觸動他們心底,哭了好幾回。」「您將會欣賞到一群充滿自信、氣質出眾的演奏家們,表演生動活潑,不同於傳統的中國絲竹音樂的詮釋。」大夥兒就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出場表演。
自從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後,所有人的注意力幾乎都癱瘓在財富上的翻滾。媒體追逐年輕人的創業致富報導;各式各樣的理財專家,教人如何節省消費、保護荷包等。聰明的觀眾應該清楚看見,財經雜誌所調查出的富翁排行榜,排名不都是常常在變換嗎?希臘作家普魯塔克說得好:「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更換主人。」我們不應當花費大部分的人生,去追求每天變換的事物。
反之,生活中的青少年,應該追求的是「品德修養」。貝多芬也說過:「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不是金錢。」孔子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孔子之意是學習詩、樂可以感通情緒,更可以紓解心中的怨恨,如果不能為社會做大事,至少也認識了草木鳥獸之名,增添生活樂趣。青少年所處的生活內涵,除了知識學習外,不能少了詩樂的學習。興、觀、群、怨的附加價值,就是體認生命。請多鼓勵孩子在休閒時刻讀詩、習樂吧。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禮貌,是青少年應該特別謹慎去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常看見台灣的孩子表情大多不悅,不知道他們內心的痛苦是什麼?
沒有笑容地面對師長親友,不知道他們內心的排斥是什麼?
常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知道他 們內心的困惑是什麼?
或常出言不遜,不知道他們所憤怒的到底是什麼?
父母若能鼓勵孩子,學習一種樂器或欣賞一種音樂,相信平凡瑣碎的人生,將會有不一樣的趣味。如此一來,音樂的語言解讀了孩子的情緒,情緒有了出口,生命可以看到希望。生命充滿希望,成就必然不遠,有了成就自信跟著來。
要求孩子有禮貌之前,應該先陪伴解除他們心底的困惑。我認為從小能持續培養一份「才能」,是一個解決方法。讓這個才能陪伴終身而不寂寞,讓這個才能造就孩子的自信,而表現溫文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