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弄權一時 淒涼萬古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2. 抱樸守拙 涉世之道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朴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3. 心事宜明 才華須韞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4. 出污泥而不染 明機巧而不用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5. 良藥苦口 忠言逆耳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纔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蔡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6. 和氣致祥 喜神多瑞

    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7. 淡中知真味 常裏識英奇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8. 閒時吃緊 忙裏悠閒

    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息稍停;日月盡夜奔馳,而貞明萬古不易。故君子閒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閒的趣味。

  9. 靜中觀心 真妄畢見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使覺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 又於此中得大慚忸。

  10. 得意須早回頭 拂心莫便放手

    恩裏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

  11. 澹泊明志 肥甘喪節

    藜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概志以澹泊明,而節從肥甘喪也。

  12. 眼前放得寬大 死後恩澤悠久

    面前的土地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嘆;身後的恩澤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匱之思。

  13. 路要讓一步 味須減三分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嚐。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14. 脫俗成名 超凡入聖

    作人無甚高遠事業,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工夫,減除得物累,便超聖境。

  15. 義俠交友 純心做人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16. 德在人先 利居人後

    寵利毋居人前,德業毋落人後;受享毋踰分外,修為毋減分中。

  17. 退即是進 與即是得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18. 驕矜無功 懺悔滅罪

    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19. 完名讓人全身遠害 歸咎於己韜光養德

    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20. 天道忌盈 卦終未濟

    事事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召外憂。

  21. 人能誠心和氣 勝於調息觀心

    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個真道。人能誠心和氣,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骸兩釋,意氣交流,勝於調息觀心萬倍矣。

  22. 動靜合宜 道之真體

    好動者,雲電風燈;嗜寂者,死灰槁木。須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氣象,才是有道的心體。

  23. 攻人毋太嚴 教人毋過高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24. 淨從穢生 明從闇出

    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螢而耀采於夏月。固知潔常自污出,明每從晦生也。

  25. 客氣伏而正氣伸 妄心殺而真心現

    矜高倨傲,無非客氣,降服得客氣下,而後正氣伸;情欲意識,盡屬妄心,消殺得妄心盡,而後真心現。

  26. 事悟而癡除 性定而動正

    飽後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色後思婬,則男女之見盡絕。故人常以事後之悔悟,破臨事之癡迷,則性定而動無不正。

  27. 軒冕客志在林泉 山林士胸懷廊廟

    居軒冕之中,不可無山林的氣味:處林泉之下,須要懷廊廟的經綸。

  28. 無過便是功 無怨便是德

    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29. 作事勿太苦 待人勿太枯

    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澹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30. 原諒失敗者之初心 注意成功者之末路

    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之士,要觀其末路。

  31. 富者應多施捨 智者宜不炫耀

    富貴家宜寬厚,而反忌刻,是富貴而貧賤其行矣,如何能享?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敗?

  32. 居安思危 處亂思治

    居卑而後知登高之為危,處晦而後知向明之太露,守靜而後知好動之過勞,養默而後知多言之為躁。

  33. 人能放得心下 即可入聖超凡

    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放得仁義道德之心下,才可入聖。

  34. 我見害於心 聰明障於道

    利欲未盡害心,意見乃害心之蟊賊;聲色未必障道,聰明乃障道之藩屏。

  35. 知退一步之法 加讓三分之功

    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36. 對小人不惡 待君子有禮

    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惡;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

  37. 留正氣給天地 遺清名於乾坤

    寧守渾噩而黜聰明,留些正氣還天地;寧謝紛華而甘澹泊,遺個清名在乾坤。

  38. 伏魔先伏自心 馭橫先平此氣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則裙魔退聽;馭橫者,先馭此氣,氣平,則外橫不侵。

  39. 種田地須除草艾 教弟子嚴謹交遊

    教弟子,如養閨女,最要嚴出入,謹交遊。若一接近匪人,是清淨田中下一不淨的種子,便終身難植嘉禾矣。

  40. 欲路上無染指 理路上勿退步

    欲路上事,毋樂其便而姑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萬仞;理路上,毋憚其難而稍為退步,一退步,便遠隔千山。

  41. 不流於濃豔 不陷於枯寂

    念頭濃者,自待厚,待人亦厚,處處皆濃;念頭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處處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濃豔,亦不宜太枯寂。

  42. 超越天地之外 不入名利之中

    彼富我仁,彼爵我義,君子固不為君相所牢籠;人定勝天,志一動氣,君子亦不受造物之陶鑄。

  43. 立身要高一步 處世須退一步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裏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 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44. 修德須忘功名 讀書定要深心

    學者要收拾精神,併歸一路。如修德而留意於事功名譽,必無實詣; 讀書而寄興於吟?風雅,定不深心。

  45. 真偽之道 只在一念

    人人有個大慈悲,維摩屠劊無二心也;處處有種真趣味,金屋茅簷非兩地也。只是欲閉情封,當面錯過,便咫尺千里矣。

  46. 道者應有木石心 名相須具雲水趣

    進德修道,要個木石的念頭,若一有欣羨,便趨欲境;濟世經邦,要段雲水的趣味,若一有貪著,便墮危機。

  47. 善人和氣一團 惡人殺氣騰騰

    吉人無論作用安詳,即夢寐神魂,無非和氣;凶人無論行事狼戾,即聲音?語,渾是殺機。

  48. 欲無禍於昭昭 勿得罪於冥冥

    肝受病,則目不能視;腎受病,則耳不能聽;受病於人所不見,必發於人所共見。故君子欲無得禍於昭昭,先無得罪於冥冥。

  49. 多心招禍 少事為福

    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為禍。

  50. 處事要方圓自在 待人要寬嚴得宜

    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待善人宜寬,待惡人宜嚴,待庸眾之人,當寬嚴互存。

  51. 忘功不忘過 忘怨不忘恩

    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52. 無求之施一粒萬鍾 有求之施萬金無功

    施恩者,內不見己,外不見人,則斗粟可當萬鍾之報;利物者,計己之施,責人之報,雖百鎰難成一文之功。

  53. 推己及人 方便之門

    人之際遇,有齊有不齊,而能使己獨齊乎?己之情理,有順有不順,而能使人皆順乎?以此相關對治,亦是一方便法門。

  54. 惡人讀書 適以濟惡

    心地乾淨,方可讀書學古。不然,見一善行,竊以濟私,聞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齎盜糧矣。

  55. 崇儉養廉 守拙全真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儉者貧而有餘;能者勞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56. 讀書希聖 講學躬行 居官愛民 立業種德

    讀書不見聖賢,如鉛槧傭;居官不愛子民,如衣冠盜;講學不尚躬行,為口頭禪;立業不思種德,為眼前花。

  57. 讀心中之名文 聽本真之妙曲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殘篇斷簡封錮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豔舞湮沒了。學者須掃除外物,直覓本來,才有個真受用。

  58. 苦中有樂 樂中有苦

    苦心中,常得悅心之處;得意時,便生失意之悲。

  59. 無勝於有德行之行為 無劣於有權力之名譽

    富貴名譽,自道德來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業來者,如盆檻中花,便有遷徙興廢;若以權力得者,如瓶缽中花,其根不值,其萎可立待矣。

  60. 人死留名 豹死留皮

    春至時和,花尚舖一段好色,鳥且囀幾句好音。士君子幸列頭角,復遇溫飽,不思立好言,行好事,雖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61. 寬嚴得宜 勿偏一方

    學者有段兢業的心思,又要有段瀟洒的趣味。若一時斂束清苦,是有秋殺無春生,何以發育萬物。

  62. 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

    真廉無廉名,立名者正所以為貪;大巧無巧術,用術者乃所以為拙。

  63. 謙虛受益 滿盈招損

    欹器以滿覆,撲滿以空全。故君子寧居無不居有,寧處缺不處完。

  64. 名利總墮庸俗 意氣終歸剩技

    名根未拔者,縱輕千乘甘一瓢,總墮塵情;客氣未融者,雖澤四海利萬世,終為剩技。

  65. 心地須要光明 念頭不可暗昧

    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暗昧,白日下有厲鬼。

  66. 勿羨貴顯 勿憂飢餓

    人知名位為樂,不知無名無位之樂為最真;人知飢寒為憂,不知不飢不寒之憂為更甚。

  67. 陰惡之惡大 顯善之善小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68. 君子居安思危 天亦無所其技

    天之機緘不可測。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顛倒豪傑處。君子是逆來順受,居安思危,天亦無所用其技倆矣。

  69. 中和為福 偏激為災

    燥性者火熾,遇物則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殺;凝滯固執者,如死水腐木,生機已絕。俱難建功業而延福祇。

  70. 多喜養福 去殺遠禍

    福不可儌,養喜神,以為召福之本而已;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而已。

  71. 謹言慎行 君子之道

    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寧拙毋巧。

  72. 殺氣寒薄 和氣福厚

    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故性氣冷清者,受享亦涼薄。唯和氣熱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

  73. 正義路廣 欲情道狹

    天理路上甚寬,稍游心,胸中便覺廣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跡,眼前俱是荊棘泥塗。

  74. 磨練之福久 參勘之知真

    一苦一樂相磨鍊,鍊極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參勘,勘極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75. 虛心明義理 實心卻物欲

    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欲不入。

  76. 厚德載物 雅量容人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

  77. 憂勞興國 逸豫亡身

    泛駕之馬可就馳驅,躍冶之金終歸型範。只一優游不振,便終身無個進步。白沙云:「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無病是吾憂。」真確論也。

  78. 一念貪私 萬劫不復

    人只一念貪私,便銷剛為柔,塞智為昏,變恩為慘,染潔為污,壞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貪為寶,所以度越一世。

  79. 心公不昧 六賊無蹤

    耳目見聞為外賊,情欲意識為內賊。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獨坐中堂,賊便化為家人矣。

  80. 勉勵現前之業 圖謀未來之功

    圖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業;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將來之非。

  81.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氣象要高曠,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縝密,而不可瑣屑;趣味要沖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嚴明,而不可激烈。

  82. 不著色相 不留聲影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83. 君子德行 其道中庸

    清能有容,仁能善斷;明不傷察,直不過矯。是謂蜜餞不甜,海味不鹹,才是懿德。

  84. 君子窮當益工 勿失風雅氣度

    貧家淨掃地,貧女淨梳頭,景色雖不豔麗,氣度自是風雅。士君子一當窮愁寥落,奈何輒自廢弛哉。

  85. 未雨綢繆 有備無患

    閒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暗中不欺隱,明處有受用。

  86. 臨崖勒馬 起死回生

    念頭起處,才覺向欲路上去,便挽從理路上來。一起便覺,一覺便轉,此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切莫輕易放過。

  87. 寧靜淡泊 觀心之道

    靜中念慮澄澈,見心之真體;閒中氣象從容,識心之真機;淡中意趣沖夷,得心之真味。觀心證道,無如此三者。

  88. 動中靜是真靜 苦中樂見真樂

    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靜;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

  89. 捨己毋處疑 施恩勿望報

    捨己毋處其疑,處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責其報,責其報,併所施之心俱非矣。

  90. 厚德以積福 逸心以補勞 修道以解阨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天且奈我何哉。

  91. 天福無欲之貞士 而禍避禍之憸人

    貞士無心邀福,天即就無心處牖其衷;憸人著意避禍,天即就著意中奪其魄。可見天之機權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92. 人生重結果 種田看收成

    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胭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語云:「看人只看後半截。」真名言也。

  93. 多種功德 勿貪權位

    平民肯種德施惠,便是無位的公相;士夫徒貪權市寵,竟成有爵的乞人。

  94. 當念頭積累之難 常思傾覆之易

    問祖宗之德澤,吾身所享者是,當念其積累之難;問子孫之福址,吾身所貽者是,要思其傾覆之易。

  95. 只畏偽君子 不怕真小人

    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不及小人之自新。

  96. 春風解凍 和氣消冰

    家人有過,不宜暴怒,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再警之。 如春風解凍,如和氣消冰,才是家庭的型範。

  97. 能徹見心性 則天下平穩

    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寬平,天下自無險側之人情。

  98. 操履不可少變 鋒芒不可太露

    淡泊之士,必為濃豔者所疑;檢飾之人,多為放肆者所忌。君子處此,固不可少變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鋒芒。

  99. 順境不足喜 逆境不足憂

    居逆境中,周身皆鍼砭藥石,砥節勵行而不覺;處順境內,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100. 富貴而恣勢弄權 乃自取滅亡之道

    生長富貴叢中的,嗜欲如猛火,權勢似烈燄。若不帶些清冷氣味,其火燄不至焚人,必將自爍矣。

  101. 精誠所感 金石為開

    人心一真,便霜可飛,城可隕,金石可鏤。若偽妄之人,行骸徒具,真宰已亡,對人則面目可憎,獨居則形影自愧。

  102. 文章極處無奇巧 人品極處只本然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103. 明世相之本體 負天下之重任

    以幻跡言,無論功名富貴,即肢體亦屬委形;以真境言,無論父母兄弟,即萬物皆吾一體。人能看得破,認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負擔,亦可脫世間之韁鎖。

  104. 凡事當留餘地 五分便無殃悔

    爽口之味,皆爛腸腐骨之藥,五分便無殃;快心之事,悉敗身喪德之媒,五分便無悔。

  105. 忠恕待人 養德遠害

    不責小人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106. 持身不可輕 用心不可重

    士君子持身不可輕,輕則物能撓我,而無悠閒鎮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則我為物泥,而無瀟洒活潑之機。

  107. 人生無常 不可虛度

    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

  108. 德怨兩忘 恩仇俱泯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兩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109. 持盈履滿 君子兢兢

    老來疾病,都是壯時招的;衰後罪孽,都是盛時造的。故持盈履滿, 君子尤兢兢焉。

  110. 卻私扶公 修身種德

    市私恩,不如扶公議;結新知,不如敦舊好;立榮名,不如種隱德;尚奇節,不如謹庸行。

  111. 勿犯公論 勿諂權門

    公平正論,不可犯手,一犯,則貽羞萬世;權門私竇,不可著腳,一著,則沾污終身。

  112. 直躬不畏人忌 無惡不懼人毀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無善而致人譽,不若無惡而致人毀。

  113. 從容處家族之變 剴切規朋友之失

    處父兄骨肉之變,宜從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遊之失,宜剴切,不宜優遊。

  114. 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

    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荒,才是個真正英雄。

  115. 愛重反為仇 薄極反成喜

    千金難結一時之歡,一飯竟致終身之感。蓋愛重反為仇,薄極翻成喜也。

  116. 藏巧於拙 寓清於濁

    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117. 盛極必衰 剝極必復

     

  118. 奇異無遠識 獨行無恒操

    驚奇喜異者,無遠大之識;苦節獨行者,非恆久之操。

  119.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衰颯的景象,就在盛滿中;發生的機緘,即在零落內。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慮患;處變,當堅百忍以圖成。

  120. 毋偏信自任 毋自滿嫉人

    毋偏信而為奸所欺,毋自任而為氣所使,毋以己之長而形人之短,毋因己之拙而忌人之能。

  121. 毋以短攻短 毋以頑濟頑

    人之短處,要曲為彌縫,如暴而揚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頑固,要善為化誨,如忿而疾之,是以頑濟頑。

  122. 對陰險者勿推心 遇高傲者勿多口

    遇沉沉不語之士,且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人,應須防口。

  123. 震聾啟瞶 臨深履薄

    念頭昏散處,要知提醒;念頭吃緊時,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來憧憧之擾矣。

  124. 君子之心 雨過天晴

    霽日青天,倏變為迅雷震電;疾風怒雨,倏轉為朗月晴空。氣機何嘗一毫凝滯,太虛何嘗一毫障塞,人之心體,亦當如是。

  125. 有識有力 魔鬼無蹤

    勝私制欲之功,有曰識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識得破,忍不過者。蓋識是一顆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斬魔的慧劍,兩不可少也。

  126. 大量能容 不動聲色

    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此中有無窮意味,亦有無窮受用。

  127. 困苦窮乏 鍛鍊身心

    橫逆困窮是鍛鍊豪傑的一副爐鎚,能受其鍛鍊,則身心交益,不受其鍛鍊,則身心交損。

  128. 人乃天地之縮圖 天地乃人之父母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惡有則,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無怨咨,物無氛疹,亦是敦睦的氣象。

  129. 戒疏於慮 警傷於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戒疏於慮也;寧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詐,此傷於察也;二語並存,精明而渾厚矣。

  130. 辨別是非 認識大體

    毋因群疑而阻獨見,毋任己意而廢人言,毋私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以快私情。

  131. 親近善人須知幾杜讒 剷除惡人應保密防禍

    善人未能急親,不宜預揚,恐來讒譖之奸;惡人未能輕去,不宜先發,恐遭媒孽之禍。

  132. 節義來自暗室不欺 經綸繅出臨深履薄

    青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室漏屋中培來;旋乾轉坤的經綸,自臨深履薄處繅出。

  133. 倫常本乎天性 不可任德懷恩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縱做到極處,俱是合當如此,著不得一絲感激的念頭。如施者任德,受者懷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134. 不誇妍好潔 無醜污之辱

    有妍必有醜為之對,我不誇妍,誰能醜我;有潔必有污為之仇,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135. 富貴多炎涼 骨肉多妒忌

    炎涼之態,富貴更甚於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於外人。此處若不當以冷腸,御以平氣,鮮不日坐煩惱障中矣。

  136. 功過不容少混 恩仇不可過明

    功過不容少混,混則人懷墮墮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則人起攜貳之志。

  137. 位盛危至 德高謗興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則危;能事不宜盡畢,盡畢則衰;行誼不宜過高,過高則磅興而毀來。

  138. 陰惡禍深 陽善功小

    惡忌陰,善忌陽,故惡之顯者禍淺,而隱者禍深;善之顯者功小,而隱者功大。

  139. 應以德御才 勿恃才敗德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無德,如家無主而奴用是矣,幾何不魍魎猖狂。

  140. 窮寇勿追 投鼠忌器

    鋤奸杜行倖,要放他一條去路。若使之一無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盡, 則一切好物俱咬破矣。

  141. 過歸己任 功讓他人

    當與人同過,不當與人同功,同功則相忌;可與人共患難,不可與人共安樂,安樂則相仇。

  142. 警世救人 功德無量

    士君子,貧不能濟物者,遇人癡迷處,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難處,出一言解救之,亦是無量功德。

  143. 驅炎附勢 人情之常

    饑則附,飽則颺;燠則趨,寒則棄,人情通患也。

  144. 須冷眼觀物 勿輕動剛腸

    君子宜淨拭冷眼,慎勿輕動剛腸。

  145. 量弘識高 功德日進

    德隨量進,量由識長。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識。

  146.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一燈螢然,萬籟無聲,此吾人初入宴寂時也;曉夢初醒,群動未起,此吾人初出混沌處也。乘此而一念迴光,炯然返照,始知耳目口鼻皆桎梏,而情欲嗜好悉機械矣。

  147. 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反己者,觸事皆成藥石;尤人者,動念即是戈矛。一以闢眾善之路,一以濬諸惡之源,相去霄壤矣。

  148. 功名一時 氣節千載

    事業文章隨身銷毀,而精神萬古如新:功名富貴逐世轉移,而氣節千載一日。君子信不當以彼易此也。

  149. 自然造化之妙 智巧所不能及

    魚網之設,鴻則罹其中;螳螂之貪,雀又乘其後。機裏藏機,變外生變,智巧何足恃哉。

  150. 真誠為人 圓轉涉世

    作人無點真墾念頭,便成個花子,事事皆虛;涉世無段圓活機趣,便是個木人,處處也礙。

  151. 雲去而本覺之月現 塵拂而真知之鏡明

    水不波則自定,鑑不翳則自明,故心無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現;樂不必尋,去其苦者,而樂自存。

  152. 一念能動鬼神 一行克動天地

    有一念犯鬼神之禁,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事而釀子孫之禍者,最宜切戒。

  153. 情急招損 嚴厲生恨

    事有急之不白者,寬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頑。

  154. 不能養德 終歸末節

    節義傲青雲 ,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鎔之,終為血氣之私,技能之末。

  155. 急流勇退 與世無爭

    謝世當謝於正盛之時,居身宜居於獨後之地。

  156. 慎德於小事 施恩於無緣

    謹德須謹於至微之事,施恩務施於不報之人。

  157. 文華不如簡素 談今不如述古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謁朱門不如親白屋;聽街談巷語,不如聞樵歌牧詠;談今人失德過舉,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158. 修身重德 事業之基

    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

  159. 心善而子孫盛 根固而枝葉榮

    心者後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

  160. 勿妄自菲薄 勿自誇自傲

    前人云;「拋卻自家無盡藏,治門持缽效貧兒。」又云:「暴富貧兒休說夢,誰家灶裏火無煙?」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誇所有,可為學問切戒。

  161. 道乃公正無私 學當隨事警惕

    道是一重公眾物事,當隨人而接引。學是一個尋常家飯,當隨事而警惕。

  162. 信人示己之誠 疑人顯己之詐

    信人者,人未必盡誠,己則獨誠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詐,己則先詐矣。

  163. 春風育物 朔雪殺生

    念頭寬厚的,如春風煦育,萬物遭之而生;念頭忌刻的,如朔雪陰凝,萬物遭之而死。

  164. 善根暗長 惡損潛消

    為善不見其益,如草裏東瓜,自應暗長;為惡不見其損,如庭前春雪,當必潛消。

  165. 厚待故交 禮遇衰朽

    遇故舊之交,意氣要愈新;處隱微之事,心跡宜愈顯;待衰朽的人,恩禮當愈隆。

  166. 君子以勤儉立德 小人以勤儉圖利

    勤者敏於德義,而世人借勤以濟其貧;儉者淡於貨利,而世人假儉以飾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為小人營私之具矣。惜哉。

  167. 學貴有恆 道在悟真

    憑意興作為者,隨作則隨止,豈是不退之輪;從情識解悟者,有悟則有迷,終非常明之燈。

  168. 律己宜嚴 待人宜寬

    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

  169. 為奇不為異 求清不求激

    能脫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為奇而為異;不合污便是清,絕俗求清者,不為清而為激。

  170. 恩宜自薄而厚 威須先嚴後寬

    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後嚴者,人怨其酷。

  171. 心虛意淨 明心見性

    心虛則性現,不息心而求見性,如撥波覓月;意淨則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鏡增塵。

  172. 人情冷暖 世態炎涼

    我貴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帶也;我賤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則原非奉我,我胡為喜?原非侮我,我胡為怒?

  173. 慈悲之心 生生之機

    「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古人此等念頭,是吾人一點生生之機。無此,便所謂土木形骸而已。

  174. 勿為欲情所繫 便與本體相合

    心體便是天體,一念之喜,景星慶雲;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風甘露;一念之嚴,烈日秋霜;何者少得,只要隨起隨滅,廓然無礙,便與太虛同體。

  175. 無事寂寂以照惺惺 有事惺惺以主寂寂

    無事時,心易昏冥,宜寂寂而照以惺惺; 有事時,心易奔逸,宜惺惺以而主以寂寂。

  176. 明利害之情 忘利害之虛

    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

  177. 操持嚴明 守正不阿

    士君子處權門要路,操履要嚴明,心氣要和易,毋少隨而近腥羶之黨,亦毋過激而犯蜂蠆之毒。

  178. 渾然和氣 處世珍寶

    標節義者,必以節義受謗;榜道學者,常因道學招尤;故君子不近惡事,亦不立善名,只渾然和氣,才是居身之珍。

  179. 誠心和氣陶冶暴惡 名義氣節激礪邪曲

    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薰蒸之;遇傾邪私曲之人,以名義氣節激礪之;天下無不入我陶冶中矣。

  180. 和氣致祥瑞 潔白留清名

    一念慈祥,可以醞釀兩間和氣;寸心潔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181. 庸德庸行 和平之基

    陰謀怪習,異行奇能,俱是涉世的禍胎。只一個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召和平。

  182. 忍得住耐得過 則得自在之境

    語云:「登山耐側路,踏雪耐危橋。」一耐字極有意味。如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過去,幾何不墮入榛莽坑塹哉。

  183. 心體瑩然 不失本真

    誇逞功業,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體瑩然,本來不失,極無寸功隻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處。

  184. 忙裏偷閑 鬧中取靜

    忙裏要偷閑,須先向閑時討個壩柄;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處立個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遷,隨時而靡者。

  185.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子孫造福

    不昧己心,不盡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186. 為官公廉 居家恕儉

    居官有二語,曰;「唯公則生明,唯廉則生威。」
    居家有二語,曰;「唯恕則情平,唯儉則用足。」

  187. 處富知貧 居安思危

    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的痛癢;當少壯之時,須念衰老的辛酸。

  188. 清濁並包 善惡兼容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

  189. 勿仇小人 勿媚君子

    休與小人仇讎,小人自有對頭;休向君子諂媚,君子原無私惠。

  190. 疾病易醫 魔障難除

    縱欲之病可醫,而勢理之病難醫;事物之障可除,而義理之障難除。

  191. 金須百煉 矢不輕發

    磨礪當如百煉之金,急就者,非邃養;施為宜似千鈞之弩,輕發者,無宏功。

  192. 寧為小人所毀 勿為君子所容

    寧為小人所忌毀,毋為小人所媚悅;寧為君子所責備,毋為君子所包容。

  193. 好利者害顯而淺 好名者害隱而深

    好利者,逸出於道義之外,其害顯而淺;好名者,竄入於道義之中,其害隱而深。

  194. 忘恩報怨 刻薄之尤

    受人之恩,雖深不報,怨則淺亦報之;聞人之惡,雖隱不疑,善則顯亦疑之。此刻之極,薄之尤也,宜切戒之。

  195. 讒言如雲蔽日 甘言如風侵肌

    讒夫毀士,如寸雲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風侵肌,不覺其損。

  196. 戒高絕之行 忌褊急之衷

    山之高峻處無木,而谿谷迴環則草木叢生;水湍處無魚,而淵潭停蓄則魚鱉聚集。此高絕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

  197. 虛圓立業 僨事失機

    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僨事失機者,必執?之人。

  198. 處世要道 不即不離

    處世不宜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作事不宜令人厭,亦不宜令人喜。

  199. 老當益壯 大器晚成

    日既暮而猶煙霞絢爛,歲將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200. 藏才隱智 任重道遠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牠攫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鋸的力量。

  201. 過儉者吝嗇 過讓者卑曲

    儉,美德也,過則為慳吝,為鄙嗇,反傷雅道;
    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為曲謹,多出機心。

  202. 喜憂安危 勿介於心

    毋憂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憚初難。

  203. 宴樂、聲色、名位 三者不可過貪

    飲宴之樂多,不是個好人家;聲華之習勝,不是個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個好臣士。

  204. 樂極生悲 苦盡甘來

    世人以心肯處為樂,卻被樂心引在苦處;達士以心拂處為樂,終為苦心換得樂來。

  205. 過滿則溢 過剛則折

    居盈滿者,如水之將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處危急者,如木之將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206. 冷靜觀人 理智處世

    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

  207. 量寬福厚 器小祿薄

    仁人心地寬舒,便福厚而慶長,事事成個寬舒氣象;鄙夫念頭迫促,便祿薄而澤短,事事得個迫促規模。

  208. 惡不可即就 善不可即親

    聞惡不可就惡,恐為讒夫洩怒;聞善不可即親,恐引奸人進身。

  209. 燥性僨事 和平邀福

    性燥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

  210. 酷則失善人  濫則招惡友

    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

  211. 急處站得穩 高處看得準 危險徑地早回頭

    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豔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回得頭早。

  212. 和衷以濟節義 謙德以承功名

    節義之人濟以和衷,才不啟忿爭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謙德,方不開嫉妒之門。

  213. 居官有節度 鄉居敦舊交

    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牘無節,要使人難見,以杜倖端;居鄉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見,以敦舊好。

  214. 事上敬謹 待下寬仁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則無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則無豪橫之名。

  215. 處逆境時比於下 心怠荒時思於上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則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勝似我的人,則精神自奮。

  216. 不輕諾 不生嗔 不多事 不倦怠

    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鮮終。

  217. 讀書讀到樂處 觀物觀如化境

    善讀書者,要讀到手舞足蹈處,方不落筌蹄;善觀物者,要觀到心融神洽時,方不泥跡象。

  218. 勿逞所長以形人之短 勿恃所有以凌人之貧

    天賢一人,以誨眾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長,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濟眾人之困,而世反挾所有,以凌人之貧,真天之戮民哉。

  219. 上智下愚可以論學 中才之人難與下手

    至人何思何慮,愚人不識不知,可與論學亦可與建功。唯中才的人,多一番思慮知識,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難與下手。

  220. 守口須密 防意須嚴

    口乃心之門,守口不密,洩盡真機;意乃心之足,防意不嚴,走盡邪蹊。

  221. 責人宜寬 責己宜苛

    責人者,原無過於有過之中,則情平;責己者,求有過於無過之內,則德進。

  222. 幼不學 不成器

    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夫之胚胎。此時若火力不到,陶鑄不純,他日涉世立朝,終難成個令器。

  223. 不憂患難 不畏權豪

    君子處患難而不憂,當宴遊而惕慮,遇權豪而不懼,對惸獨而驚心。

  224. 濃夭淡久 大器晚成

    桃李雖豔,何如松蒼柏翠之堅貞;梨杏雖甘,何如橙黃橘綠之馨冽。信乎,濃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也。

  225. 靜中見真境 淡中識本然

    風恬浪靜中,見人生之真境;味淡聲希處,識心體之本然。

  226. 言者多不顧行 談者未必真知

    談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樂:厭名利之談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

  227. 無為無作 優遊清逸

    釣水,逸事也,尚持生殺之柄;奕棋,清戲也,且動戰爭之心。可見喜事不如省事之為適,多能不若無能之全真。

  228. 春色為人間之粧飾 秋氣見天地之真吾

    鶯花茂而山濃谷豔,總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見天地之真吾。

  229. 世間之廣狹 皆由於自造

    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卑者自隘,風花雪月本閒而勞攘者自冗。

  230. 樂貴自然真趣 景物不在多遠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間,煙霞俱足;會景不在遠,蓬窗竹屋下,風月自賒。

  231. 心靜而本體現 水清而月影明

    聽靜夜之鐘聲,喚醒夢中之夢;觀澄潭之月影,窺見身外之身。

  232. 天地萬物 皆是實相

    鳥語蟲聲,總是傳心之訣;花英草色,無非見道之文。學者要天機清澈,胸次玲瓏,觸物皆有會心處。

  233. 觀形不如觀心 神用勝過跡用

    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知彈有弦琴,不知彈無弦琴。以跡用,不以神用,何以琴書之趣?

  234. 心無物欲乾坤靜 坐有琴書便是仙

    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坐有琴書,便成石室丹丘。

  235. 歡樂極兮哀情多 興味濃後感索然

    賓朋雲集,劇飲淋漓樂矣,俄而漏盡燭殘,香銷茗冷,不覺反成嘔咽,令人索然無味。天下事率類此,奈何不早回頭也。

  236. 知機真神乎 會趣明道矣

    會得個中趣,五湖之煙月盡入寸裡;破得眼前機,千古之英雄盡歸掌握。

  237. 萬象皆空幻 達人須達觀

    山河大地已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血肉身軀且歸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238. 泡沫人生 何爭名利

    石火光中爭長競短,幾何光陰?蝸牛角上較雌論雄,許大世界?

  239. 極端空寂 過猶不及

    寒燈無焰,敝裘無溫,總是播弄光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不免墮在頑空。

  240. 得好休時便好休 如不休時終無休

    人肯當下休,便當下了。若要尋個歇處,則婚嫁雖完,事亦不少;僧道雖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見之卓矣。

  241. 冷靜觀世事 忙中去偷閒

    從冷視熱,然後知熱處之奔馳無益;從冗入閒,然後覺閒中之滋味最長。

  242. 不親富貴 不溺酒色

    有浮雲富貴之風,而不必巖棲穴處;無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詩。

  243. 恬淡適己 身心自在

    競逐聽人,而不嫌盡醉;恬淡適己,而不誇獨醒,此釋氏所謂不為法纏,不為空纏,身心兩自在者。

  244. 廣狹長短 由於心念

    延促由於一念,寬窄係之寸心。故機閒者,一日遙於千古;意廣者,斗室寬若兩間。

  245. 栽花種竹 心境無我

    損之又損,栽花種竹,儘交還烏有先生;忘無可忘,焚香煮茗,總不問白衣童子。

  246. 知足則仙凡路異 善用則生殺自殊

    都來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總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機,不善用者殺機。

  247. 守正安分 遠禍知道

    趨炎附勢之禍,甚慘亦甚速;棲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長。

  248. 與閒雲為友 以風月為家

    松澗邊,攜杖獨行,立處雲生破衲;竹窗下,枕書高臥,覺時月侵寒氈。

  249. 存道心 消幻業

    色慾火熾,而一念及病時,便興似寒灰;名利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蠟。故人常憂死慮病,亦可消幻業而長道心。

  250. 退步寬平 清淡悠久

    爭先的徑路窄,退後一步,自寬平一步;濃豔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長一分。

  251. 修養定靜工夫 臨變方不動亂

    忙處不亂性,須閒處心神養得清;死時不動心,須生時事物看得破。

  252. 隱者無榮辱 道義無炎涼

    隱逸林中無榮辱,道義路上無炎涼。

  253. 去思苦亦樂 隨心熱亦涼

    熱不必除,而除此熱惱,身常在清涼臺上;窮不可遣,而遣此窮愁,心常居安樂窩中。

  254. 居安思危 處進思退

    進步處便思退步,庶免觸藩之禍;著手時先圖放手,才脫騎虎之危。

  255. 貪得者雖富亦貧 知足者雖貧亦富

    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權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於膏梁,布袍煖於狐貉,編民不讓王工。

  256. 隱者高明 省事平安

    矜名不若逃名趣,練事何如省事閒。

  257. 超越喧寂 悠然自適

    嗜寂者,觀白雲幽石而通玄;趨榮者,見清歌妙舞而忘倦。唯自得之士,無喧寂,無榮枯,無往非自適之天。

  258. 得道無牽繫 靜躁兩無關

    孤雲出岫,去留一無所繫;朗鏡懸空,靜躁兩不相干。

  259. 濃處味短 淡中趣長

    悠長之趣,不得於釀釅,而得於啜菽飲水;惆恨之懷,不生於枯寂,而生於品竹調絲。固知濃處味常短,淡中趣獨真也。

  260. 理出於易 道不在遠

    禪宗曰;「饑來吃飯倦來眠。」詩旨曰:「眼前景緻口頭語。」蓋極高寓於極平,至難出於至易。有意者反遠,無心者自近。

  261. 動靜合宜 出人無礙

    水流而境無聲,得處喧見寂之趣;山高而雲不礙,悟出有入無之機。

  262. 執著是苦海 解脫是仙鄉

    山林是勝地,一營戀便成市朝;書畫是雅事,一貪痴便成商賈。蓋心無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係戀,樂境成苦海矣。

  263. 躁急則昏 靜極則明

    時當喧雜,則平日所記憶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寧,則夙昔所遺忘者,又恍然現前。可見靜躁稍分,昏明頓異也。

  264. 臥雲弄月 絕俗超塵

    蘆花被下,臥雪眠雲,保全得一窩夜氣;竹葉杯中,吟風弄月,躲離了萬丈紅塵。

  265. 鄙俗不及風雅 淡泊反勝濃厚

    袞冕行中,著一藜杖的山人,便增一段高風;漁樵路上,著一袞衣的朝士,轉添許多俗氣。固知濃不勝淡,俗不如雅也。

  266. 出世在涉世 了心在盡心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絕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盡心內,不必絕欲以灰心。

  267. 身放閒處 心在靜中

    此身常放在閒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此心常在安靜中,是非利害誰能瞞昧我?

  268. 雲中世界 靜裏乾坤

    竹籬下忽聞犬吠雞鳴,恍似雲中世界;芸窗中雅聽蟬吟鴉噪,方知靜裏乾坤。

  269. 不希榮達 不畏權勢

    我不希榮,何憂乎利祿之香餌;我不競進,何畏乎世宦之危機。

  270. 聖境之下 調心養神

    徜徉於山林泉石之間,而塵心漸息;夷猶於詩書圖畫之內,而俗氣潛消。故君子雖不玩物喪志,亦常借境調心。

  271. 春之繁華 不若秋之清爽

    春日氣象繁華,令人心神迨蕩,不若秋日雲白風清,蘭芳桂馥,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使人神骨俱清也。

  272. 得詩家真趣 悟禪教玄機

    一字不識,而有詩意者,得詩家真趣;一_?不參,而有禪味者,悟禪教玄機。

  273. 像由心生 像隨心滅

    機動的,弓影疑為蛇蝎,寢石視為伏虎,此中渾是殺氣;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鷗,蛙聲可當鼓吹,觸處俱見真機。

  274. 來去自如 融通自在

    身如不繫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塗。

  275. 憂喜取捨之情 皆是形氣用事

    人情聽鶯啼則喜,聞蛙鳴則厭,見花則思培之,遇草則欲去之,但是以形氣用事。若以性天視之,何者非自鳴其天機,非自暢其生意也。

  276. 夢幻空華 真如之月

    髮落齒疏,任幻形之凋謝;鳥吟花開,識自性之真如。

  277. 欲心生邪念 虛心生正念

    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見其寂;虛其中者,涼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

  278. 富者多憂 貴者多險

    多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貧之無慮;高步者疾顛,故知貴不如賤之常安。

  279. 讀易松間 談經竹下

    讀易曉窗,丹砂研松間之露;談經午案,寶磬宣竹下之風。

  280. 人為乏生趣 天機在自然

    花居盆內終乏生機,鳥入籠中便減天趣;不若山間花鳥錯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會心。

  281. 煩惱由我起 嗜好自心生

    世人只緣認得我字太真,故多種種嗜好,種種煩惱。前人云:「不復知有我,安知物為貴?」又云:「知身不是我,煩惱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282. 以失意之思 制得意之念

    自老視少,可以消奔馳角逐之心;自瘁視榮,可以絕紛華靡麗之念。

  283. 世態變化無極 萬事必須達觀

    人情世態,倏忽萬端,不宜認得太真。堯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卻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屬後來誰?」人常作是觀,便可解卻胸中罥美矣。

  284. 鬧中取靜 冷處熱心

    熱鬧中著一冷眼,便省許多苦心思;冷落處存一熱心,便得許多真趣味。

  285. 世間原無絕對 安樂只是尋常

    有一樂境界,就有一不樂的相對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有尋常家飯,素位風光,才是安樂的窩巢。

  286. 接近自然風光 物我歸於一如

    簾櫳高敞,看青山綠水吞吐雲煙,視乾坤之自在;竹樹扶疏,任乳燕鳴鳩送迎時序,知物我之兩忘。

  287. 生死成敗 一任自然

    知成之必敗,則求成之心不必太堅;知生之必死,則保生之道不必過勞。

  288. 處世流水落花 身心皆得自在

    古德云;「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吾儒云:「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閒。」人常持此意,以應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289. 勘破乾坤妙趣 識見天地文章

    林間松韻,石上泉聲,靜裡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閒中觀去,見乾坤最上文章。

  290. 猛獸易服 人心難制

    眼看西晉之荊榛,猶矜白刃;身屬北邙之狐兔,尚惜黃金。語云:「猛獸易服,人心難降;谿壑易填,人心難滿。」信哉。

  291. 心地能平穩安靜 觸處皆青山綠水

    心地上無風濤,隨在皆青山綠水;性天中有化育,觸處見魚躍鳶飛。

  292. 生活自適其性 貴人不若平民

    峨冠大帶之士,一旦睹輕簑小笠飄飄然逸也,未必不動其咨嗟;
    長筵廣席之豪,一旦遇疏簾淨几悠悠焉靜也,未必不增其綣戀。
    人奈何驅以火牛,誘以風馬,而不思自適其性哉。

  293. 處世忘世 超物樂天

    魚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鳥乘風飛,而不知有風。識此可以超物累,可以樂天機。

  294. 人生本無常 盛衰何可恃

    狐眠敗砌,兔走荒臺,盡是當年歌舞之地;露冷黃花,煙迷衰草,悉屬舊時爭戰之場。盛衰何常,強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295. 寵辱不驚 去留無意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296. 苦海茫茫 回頭是岸

    晴空朗月,何處不可翱翔,而飛蛾獨投夜燭;清泉綠草,何物不可飲啄,而鴟鴞偏嗜腐鼠。噫,世之不為飛蛾鴟鴞者,幾何人哉?

  297. 求心內之佛 卻心外之法

    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無事道人;若騎驢又復覓驢,終為不了禪師。

  298. 以冷情當事 如湯之消雪

    權貴龍驤,英雄虎戰,以冷眼視之,如蟻聚羶,如蠅競血;
    是非蜂起,得失蝟興,以冷情當之,如冶化金,如湯消雪。

  299. 徹見真性 自達聖境

    羈鎖於物欲,覺吾生之可哀;夷猶於性真,覺吾生之可樂。知其可衷,則塵情立破;知其可樂,則聖境自臻。

  300. 心月開朗 水月無礙

    胸中即無半點物欲,已如雪消爐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時見月在青天影在波。

  301. 野趣豐處 詩興自湧

    詩思在灞陵橋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興在鏡湖曲邊,獨往時,山川自相映發。

  302. 見微知著 守正待時

    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憂,可以消躁急之念。

  303. 森羅萬象 夢幻泡影

    樹木至歸根,而後知華萼枝葉之徒榮;人事至蓋棺,而後知子女玉帛之無益。

  304. 在世出世 真空不空

    真空不空,執相非真,破相亦非真,問世尊如何發付?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絕欲亦是苦,聽吾儕善自修持。

  305. 欲望雖有尊卑 貪爭並無二致

    烈士讓千乘,貪夫爭一文,人品星淵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營家國,乞人號饔飧,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異焦聲。

  306. 毀譽褒貶 一任世情

    飽諳世味,一任覆雨翻雲,總慵開眼;會盡人情,隨教呼牛喚馬,只是點頭。

  307. 不為念想囚繫 凡事皆要隨緣

    今人專求無念,而終不可無。只是前念不滯,後念不迎,但將現在的隨緣打發得去,自然漸漸入無。

  308. 自然得真機 造作減趣味

    意所偶會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見真機,若加一分調停布置,趣意便減矣。白氏云:「意隨無事適,風逐自然清。」其言之也。

  309. 徹見自性 不必談禪

    性天澄澈,即飢餐渴飲,無非康濟身心;心地沉迷,縱談禪演_,總是播弄精魂。

  310. 心境恬淡 絕慮忘憂

    人心有個真境,非絲非竹,而自恬愉,不煙不茗,而自清芬。須念淨境空,慮忘形釋,才得以游衍其中。

  311. 真不離幻 雅不離俗

    金自礦出,玉從石出,非幻無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裡,雖雅不能離俗。

  312. 凡俗差別觀 道心一體觀

    天地中萬物,人倫中萬情,世界中萬事,以俗眼觀,紛紛各異,以道眼觀,種種是常,何須分別,何須取捨?

  313. 不茅蔬淡 頤養天和

    神酣,布被窩中,得天地沖和之氣;味足,藜羹飯後,識人生淡泊之真。

  314. 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

    纏脫只在自心,心了則屠肆糟廛,居然淨土。不然,縱一琴一鶴,一花一卉,嗜好雖清,魔障終在。語云:「能休塵境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315. 斷絕思慮 光風霽月

    斗室中萬慮都捐,說甚畫棟飛雲,珠簾捲雨;三杯後,一真自得,唯知素琴橫月,短笛吟風。

  316. 機神觸事 應物而發

    萬籟寂寥中,忽聞一鳥弄聲,便喚起許多幽趣;萬卉催剝後,忽持一枝擢秀,便觸動無限生機。可見性天未常枯槁,機神最宜觸發。

  317. 操持身心 收放自如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歸寂定。」放者流為猖狂,收者入於枯寂。唯善操身心者,壩柄在手,收放自如。

  318. 自然人心 融合一體

    當雪夜月天,心境便爾澄澈;遇春風和氣,意界亦自沖融。造化,人心,混合無間。

  319. 不弄技巧 以拙為進

    文以拙進,道以拙成,一拙字有無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間雞鳴,何等淳龐。至於寒潭之月,古木之鴉,工巧中便覺有衰颯氣象矣。

  320. 以我轉物 逍遙自在

    以我轉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憂,大地盡屬逍遙;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順亦生愛,一毛便生纏縛。

  321. 形影皆去 心境皆空

    理寂則事寂,遣事執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則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羶卻蚋。

  322. 任其自然 萬事安樂

    幽人清事總在自適,故酒以不勸為歡,棋以不爭為勝,笛以無腔為適,琴以無弦為高,會以不期約為真率,客以不迎送為坦夷。若一牽文泥跡,便落塵世苦海矣。

  323. 因及生死 萬念灰冷

    試思未生之前有何像貌,又思既死之後作何景色,則萬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遊像先。

  324. 卓智之人 洞燭機先

    遇病而後思強之為寶,處亂而後思平之為福,非蚤智也;倖福而先知其為禍之本,貪生而知其為死之因,其卓見乎。

  325. 雌雄妍醜 一時假相

    優人傅粉調朱,效妍醜於毫端,俄而歌殘場罷,妍醜何存;奕者爭先競後,較雌雄於著子,俄而局盡子收,雌雄安在。

  326. 風月木石之真趣 惟靜與閒者得之

    風花之瀟洒,雪月之空清,唯靜者為之主;水木之榮枯,竹石之消長,獨閒者操其權。

  327. 天全欲淡 雖凡亦仙

    田父野叟,語以黃雞白酒則欣然喜,問以鼎食則不知;語以蘊袍裋褐則油然樂,問以袞服則不識。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個境界。

  328. 本真即佛 何待觀心

    心無其心,何於有觀?釋氏曰:「觀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物,何待於齊?莊生曰:「齊物者,自剖其同。」

  329. 勿待興盡 適可而止

    笙歌正濃處,便自拂衣長往,羨達人撒手懸崖;
    更漏已殘時,猶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330. 修行宜絕跡於塵寰 悟道當涉足於世俗

    把握未定,宜絕跡塵囂,使此心不見可欲而不亂,以澄悟吾靜體;操持既堅,又當混跡風塵,使此心見可欲而亦不亂,以養吾圓機。

  331. 人我一視 動靜兩忘

    真寂厭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靜,不知意在無人,便成我相,心著於靜,便是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視,動靜兩忘的境界?

  332. 山居清洒 入都俗氣

    山居胸次清洒,觸物皆有佳思;見孤雲野鶴,而起超絕之想; 遇石澗流泉,而動澡雪之思;撫老檜寒梅,而勁節挺立; 侶沙鷗麋鹿,而機心頓忘。若一走入塵寰,無偏物不相關,即此身亦屬贅旒矣。

  333. 人我合一之時 則雲留而鳥伴

    興逐時來,芳草中撒履閒行,野鳥忘機時作伴;
    景與心會,落花下披襟兀坐,白雲無語漫相留。

  334. 禍福苦樂 一念之差

    人生福境禍區,皆念想造成,故釋氏云:「利欲熾然即是火坑,貪愛沉溺便為苦海;一念清淨烈焰成池,一念驚覺船登彼岸。」念頭稍異,境界頓殊,可不慎哉。

  335. 若要功夫深 鐵尺磨成針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須加力索;水道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機。

  336. 機息心清 月到風來

    機息時,便有月到風來,不必苦海人世;
    心遠處,自無車塵馬跡,何須痼疾丘山。

  337. 落葉蘊育萌芽 生機藏於肅殺

    草木才零落,便露萌穎於根底;時序雖凝寒,終回陽氣於飛灰。肅殺之中,生生之意常為之主,即是可以見天地之心。

  338. 雨後山色鮮 靜夜鐘聲清

    雨餘觀山色,景象便覺新妍;夜靜聽鐘聲,音響尤為清雅。

  339. 雪夜讀書神清 登山眺望心曠

    登山使人心曠,臨流使人意遠;讀書於雨雪之夜,使人神情;舒嘯於丘阜之巔,使人興邁。

  340. 萬鍾一髮 存乎一心

    心曠,則萬鍾如瓦缶;心隘,則一髮似車輪。

  341. 要以我轉物 勿以物役我

    無風花月柳,不成造化;無情欲嗜好,不成心體。只以我轉物,不以物役我,則嗜慾莫非天機,塵情即是理境矣。

  342. 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萬物付萬物;還天下於天下者,方能出世間於世間。

  343. 不可徒勞身心 當樂風月之趣

    人生太閒,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見。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

  344. 何處無妙境 何處無淨土

    人心多從動處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靜坐,雲興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鳥啼而欣然有會,花落而瀟然自得。何地非真境,何物無真機。

  345. 順逆一視 欣戚兩忘

    子生而母危,?積而盜窺,何喜非憂也;貧可以節用,病可以保身,何憂非喜也。故達人當順逆一視,而欣戚兩忘。

  346. 風跡月影 過而不留

    耳根似飆谷投響,過而不留,則是非俱謝;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則物我兩忘。

  347. 世間皆樂 苦自心生

    世人為榮利纏縛,動曰塵世苦海。不知雲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鳥?,谷答樵謳,世亦不塵,海亦不苦,彼自塵苦其心爾。

  348. 月盈則虧 履滿者戒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之。

  349. 體任自然 不染世法

    山肴不受世間灌溉,野禽不受世間豢養,其味皆香而且冽;吾人能不為世法所點染,其臭味不迥然別乎。

  350. 觀物須有自得 勿徒留連光景

    栽竹種花,玩鶴觀魚,亦要有段自得處。若徒留連光景,玩弄物華,亦吾儒之口耳,釋氏之頑空而已,有何佳趣。

  351. 陷於不義 生不若死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饒;農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渾具。若一失身市井駔儈,不若轉死溝壑,神骨猶清。

  352. 非分之收穫 陷溺之根源

    非分之福,無故之穫,非造物之釣餌,即人世之機阱。此處著眼不高,鮮不墮彼術中矣。

  353. 把握要點 卷舒自在

    人生原是一傀儡,只要根蒂在手,一線不亂,卷舒自在,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場中矣。

  354. 利害乃世之常 不若無事為福

    一事起則一害生,故天下常以無事為福。讀前人詩云:「勸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又云:「天下常令萬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雖有雄心猛氣,不覺化為冰霰矣。

  355. 茫茫世間 矛盾之窟

    淫奔之婦,矯而為尼;熱中之人,激而入道。清境之門,常為婬邪之淵藪也如此。

  356. 身在局中 心在局外

    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懼,而舟外者寒心;猖狂罵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固君子雖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

  357. 減繁增靜 安樂之基

    人生減省一分,便超脫一分,如交遊減便免紛擾,言語減便寡愆尤,思慮減則精神不耗,聰明減則混沌可完。彼不求日減而求日增者, 真桎梏此生矣。

  358. 滿腔和氣 隨地春風

    天運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涼難除;人世之炎涼易除,吾心之冰炭難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則滿腔皆和氣,自隨地有春風矣。

  359. 超越口耳之嗜欲 得見人生之真趣

    茶不求精而壺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無絃而常調,短笛無腔而自適。縱難超越羲皇,亦可匹儔嵇阮。

  360. 萬事皆緣 隨遇而安

    釋氏隨緣,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蓋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則萬緒紛起,隨遇而安則無入不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