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論) 夫至精才化。一氣方凝。始受胞胎。漸成形質。子在腹中。隨母聽聞。自妊娠之後。則須行坐端嚴。性情和悅。常處淨室。多聽美言。令人讀誦詩書。陳禮說樂。耳不聞非言。目 不視惡事。如此則生男女福壽敦濃。忠孝賢明。不然。則男女既生則多鄙賤不壽而愚。此所 謂因外象而內感也。昔太姒妊文王。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口不談惡言。世傳胎教之道。 是謂此也。前論亦略敘之矣。然則婦人有終身無子者何也。按巢氏病源云:婦人無子者。蓋 有三焉。一者墳墓不嗣。二者夫婦年命相克。三者夫疹婦病。皆令無子。若夫疹婦病。可以 服藥而後能有子。余皆不可致也。今觀是說。亦未盡善。有人以婦人無子問西京常器之者。 乃曰。女人自少多病。服燥藥無節。使天癸耗動且早。故終身無子。又有問襄陽宋大亨者。 亦然。然則婦人妊娠有兩胎者何也。余按古今方書並無論及。此者惟巢氏論云:陽施陰化。 精氣有餘。故生二胎。且謂成一胎之理其精有幾耶。今觀婦人有兩胎者。其精神氣宇。略無 小異。至於數有兩胎或間成兩胎者。有俱男俱女者。有一男一女者。道藏經云:有求子法。 雲婦人月信初止後一日、三日、五日。值男女旺相日。陽日陽時交合。有子多男。若男女稟 受皆壯。則多子。一有怯弱則少子。以此推之。理可概見焉。又婦人妊娠男女之別何也。按 顱囟經云:陽盛發陰。當孕成男。六腑諸經皆舉其陽。陰盛發陽。當孕成女。六腑諸經皆舉 其陰。巢氏病源云:三陽所會則生男。三陰所會則生女。葛洪肘後方云:男從父氣。女從母 氣。聖濟經云:天之德。地之氣。陰陽之至和相為流薄於一體。因氣而左動。則屬陽。陽資 之。則成男。因氣而右動。則屬陰。陰資之而成女。易稱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此男女之別也。凡妊娠有疾。投以湯藥有傷胎破血者之忌何也。內經云:婦人重身。毒之奈何。岐伯答 曰。有故無殞衰其大半而已也。蓋妊娠有疾。不可不投藥也。必在醫者審度疾勢輕重。量度 藥性高下。處以中庸。不必多品。視其疾勢已衰。藥宜便止。則病去母安。子亦無損。複何 懼於攻治哉。 凡婦人妊娠十月。其說見於古書有不同者多矣。按巢氏病源論。婦人妊娠一月。名始胚。 足 未有定儀。見物而變。欲子端正莊嚴。可常令見貴人。不可見狀貌丑惡人也。欲生男。宜操 弓矢。乘牡馬。欲生女。宜著珥 。施環佩。欲子美好。玩白璧。觀孔雀。欲子賢能。 詩書。務和雅。手心主養之。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脈。手少陽脈養之。五月始受火精。以 成其氣。足太陰脈養之。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足陽明脈養之。七月始受木精。以成其 骨。手太陰脈養之。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膚革。手陽明脈養之。九月始受石精。以成毛發。 足少陰脈養之。十月五臟六腑關節人神皆備。此其大略也。又五臟論有稱耆婆者論。一月如 珠露。二月如桃花。三月男女分。四月形象具。五月筋骨成。六月毛發生。七月游其魂兒能 動左手。八月游其魄兒能動右手。九月三轉身。十月受氣足。更有稱張仲景者亦然。又顱囟 經云:一月為胎胞。精血凝也。二月為胎。形成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四月陰靈為七魄。 五月五行分五臟也。六月六律定六腑也。七月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元神具降。真靈也。 九月宮室羅布。以定生人也。十月受氣足。萬象成也。今推究數說之理。如五臟論者。類皆 淺陋不經。往往妄托其名。至於三藏佛書。且語涉怪誕。漫不可考。今按顱囟經三卷雲。中 古巫方所撰。隋人巢氏亦嘗序之。今巢氏論婦人妊娠。乃不見言之。聖濟經源化篇亦獨取顱 囟經。更不言巢氏論者何哉。嬰童寶鑒集雲。小兒方論。起自巫方。黃帝雲。吾不能察幼小。 賴國有巫方能知小兒之壽夭耳。及觀巢氏論小兒候亦雲。中古有巫方立小兒顱囟經以占壽夭 世所相傳者。有少小方焉。巢氏論小兒則取於顱囟經。則是未盡其理。故不言之。若聖濟經 者。但取其文句不若巢氏之論。其間有胎教之法。為可取。所以巢氏論妊娠至三月始胎之時。欲令見貴人莊嚴。若操弓矢、施環佩、觀孔雀、讀詩書之類。豈非胎教之理乎。嘗試推巢 氏所論妊娠脈養之理。若足厥陰肝脈也。足少陽膽脈也。為一臟腑之經。余皆如此。且四時 之令。必始於春木。故十二經之養始於肝也。所以一月、二月。手心主心胞絡脈也。手少陽 三焦脈也。屬火而夏旺。所以胎養在三月四月也。屬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者。以君主之官。無為而尊也。足太陰脾脈也。足陽明胃脈也。屬土而旺長夏。所以胎養而五月、六月。手 太陰肺脈也。手陽明大腸脈也。屬金而旺秋。所以養胎在七月、八月。足少陰腎脈也。屬水 而旺冬。所以養胎在九月。又況母之腎臟。系於胎。是母之真氣。子之所賴也。至十月兒於 母腹之中。受足諸臟氣脈所養。然後待時而生。此論奧微而有至理。余書所論。皆不能及也。 觀此則知巢氏之論。世更有明之者。亦未有過於巢氏之論矣。余因述其說。 又曰。王氏脈經云:產育人倫。莫不愛重。今世希見論者。且謂夫婦配合。陰陽奇偶。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天元一氣。既已妊娠。自可將護胎息。無犯禁忌。生子必賢明壽考。 今人嗜欲為樂。輕棄性命。反又房勞。如鳥獸御之亦有時。蓋房勞。絡脈滿而經脈虛。運動 之間。胎氣亦隨經絡所損。難產、傷胎、墮子。皆從此得。然間有一降生。悖惡壽夭。則患 胎驚。變生諸病難救療。豈不痛哉。 又曰。妊娠臟腑筋脈濡滯。關節壅塞。切忌晝寢。不可等閑服藥針灸。思慮、悲憂、驚 恐。胎孕須要頻頻行步。寬緩日行三千步。用溫水濯足。澡浴不可盆。防水氣沖胎。可保無 危。八九個月食葵菜。臨產日飲粥飯。或爛煮雌雞取汁。煮溫飽食。則氣順下。必易分娩。 自然無病。飢渴氣乏。大冷太熱物損。 又雲。孫真人大率妊娠唯在抑陰助陽。素問陰搏陽別。謂之有子。蓋關前為陽。關後為 陰。尺中之脈。按之搏手而不絕也。妊子也。婦人平居。陽氣微盛無害。及其妊子。則方閉 經隧養胎氣。若陽盛搏之。則經血旺行。胎乃不固。素問陰虛陽搏。謂之崩。其抑陽助陰之 方甚多。然胎前藥唯惡群隊。若陰陽交雜。別生他病。唯是內補丸佐之。使陽不至強。陰不 至弱。陰陽調勻。有益胎嗣。此前人未嘗論及。二味。熟乾地黃四兩酒浸。當歸二兩酒浸。 將息以全人命。更得明醫喻於人。幸莫大焉。 氣質生成章雲。具天地之性。集萬物之靈。陰陽平均。氣質完備。咸其自爾。然而奇偶 異數。有衍有耗。剛柔異用。或強或羸。血營氣衛。不能逃於消息盈虛之理。則稟質之初。 詎可一概論耶。是以附贅垂疣。駢拇枝指。侏儒跛蹩。形氣所賦有如此者。瘡瘍癰腫。聾盲 喑啞。瘦瘠疲瘵。氣形之病有如此者。然則胚胎造化之始。精遺氣變之後。保衛輔翼。固有道矣。天有五氣。各有所湊。地有五味。各有所入。所湊有節適。所入有度量。凡所畏忌。 悉知戒慎。資物為養者。理固然也。故寢興以時。出處以節。可以高明。可以周密。使霧露 濕邪。不得乘間而入。因時為養者。理宜然也。故必調喜怒。寡嗜欲。作勞不妄。而氣血從 之。皆所以保攝妊娠。使諸邪不得干焉。苟為不然。方授受之時。一失調養。則內不足以為 中之守。外不足以為身之強。氣形弗克。而疾疚困之。若食兔缺唇。食犬無聲。食雜魚而生 瘡癬之屬。皆以食物不戒之過也。心氣大驚而癲疾。腎氣不足而解顱。脾胃不和而羸瘦。心 氣虛乏而神不足之屬。皆以氣血不調之故也。誠能食飲知所戒。推而達之。五味無所傷。誠 能於氣血知所調。推而達之。邪氣無所乘。茲乃生育相待而成者。故曰天不人。不因人。 妊娠之人有宿挾 瘵。而後有娠。或有娠時。節適乖理。致生疾病。並令腑臟衰損。氣 力虛羸。令胎不長。故須服藥去其疾病。蓋其氣血以扶養胎者也。妊娠將理無方。脾胃不足。 飲 母病療母。則胎安是也。若使脾胃和而能飲食。水穀化而運氣血。則何慮胎氣不長也。又雲 人由受氣至於有生。十二經脈迭相滋養。猶之物也。得寒溫之正。土地之宜。無物不長。凡 胎處胞中。或有萎燥者。蓋由妊婦所稟怯弱。不足自周。陰陽血氣偏系。非冷即熱。胞胎失 於滋利。所以萎燥而不長也。日月雖過。不能生育。亦有後時致失者。惟宜資母血氣。俾陰 陽調通。本末相應。則胎從而有養矣。又雲。妊娠一月。謂之始形。二月謂之始膏。三月謂 之始胎。當是之時。血脈不流。形象始化。男女於此。儀則未分。緣感而應。所以孕婦欲令 見榮貴端正之人。不欲見傴僂侏儒之輩。及猿猴犬馬。怪禽異獸。夜臥宜息心靜慮。慎勿亂 思。恐形異夢而感不祥也。妊婦所以擇食者。蓋假五氣五味生成五臟。氣味各隨所喜而歸之。 陰陽應象論曰。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腎。此五臟假五味以生也。六節藏 象論曰。臊氣湊肝。焦氣湊心。香氣湊脾。腥氣湊肺。腐氣湊腎。此五臟假五氣以成形也。 若形藏未備。則隨其不足。而孕婦必欲其氣味食之。蓋陽為氣。陰為味。氣化則精生。味化 則形長。誠以人之生也。氣本於天。形本於地。內經謂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正此 之謂。若夫天地既分。形質不完者。皆孕婦擇食之時。不得其氣味。故視斜覷短。偏瞽雙盲。手攣足跛。腰傴背僂。此肝形之不備也。言遲語吃。或啞或聵。神氣昏塞。此心形之不備也。胸背凸凹。舌短唇缺。此脾形之不備也。毫毛疏薄。發鬢禿落。或毫毛通白。皮膚偏赤。此肺形之不備也。毛發焦黃。形體黑小。五硬五軟。數歲不能行。此腎形之不備也。由是 孕婦擇食。假其氣味。生成五臟。一有不備。病輒隨之。譬猶陶冶成器。一或苦窳。是水火 之濟不調。豈曰工之良哉。

烏雌雞湯 治妊娠一月。名始胚。飲食精熟酸美受御。宜食大麥。毋食腥辛。是謂才正。妊娠一月。足厥陰脈養。不可針灸其經足厥陰內屬於肝。肝主筋及血。一月之時。血行痞澀。不為力事。寢必安靜。無令恐畏。妊娠一月。陰陽新合為胎。寒多為痛。熱多卒驚。舉重腰 烏雌雞(一只製如食法) 茯苓 阿膠(各二兩) 甘草 生薑(各一兩) 吳茱萸(一升) 麥門冬(五合) 人參 芍藥 白朮(各三兩)
上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雞取汁 六升。去雞下藥。煎取三升。內酒三升。並膠烊盡。取三升。放溫。每服一升。日三。

補胎湯(大全良方)\x若曾傷一月胎者。當預服此方。

細辛(一兩) 防風(二兩) 乾地黃 白朮(各三兩) 生薑(四兩) 吳茱萸 大 麥(各 五合) 烏梅(一升)
上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先食服。寒多者。倍細辛、茱萸。熱多渴者。去之。加栝蔞根二兩。若有所思。去大麥。加柏子仁三合。一方有人參一兩。忌生菜、蕪荑、桃、李、雀肉等物。

艾葉湯(一名雞艾湯出千金方)治妊娠二月名始膏。無食辛燥。居必靜處。男子勿勞。百節皆痛。是為胎始結。妊娠二月。足少陽脈養。不可針灸其經。足少陽內屬於膽。主精。二月之時。兒精成於胞裡。當慎護驚動也。妊娠二月。始陰陽踞經。有寒多壞不成。有熱即萎悴。中風寒有所動搖。心滿臍下懸急。腰背強痛。卒有所下。乍寒乍熱。

艾葉 丹參 當歸 麻黃(各二兩) 人參 阿膠(各三兩) 甘草(六兩) 生薑(六 兩) 大棗(十二枚)
上 咀。以酒三升。水一斗。煮減半去滓。內膠煎取三升。分三服。一方 用 烏雌雞一只。宿肥者。治如食法。割頭取血。內三升酒中相和。雞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取汁。 去雞內藥。煎取三升。內血酒並膠煎。取三升。分溫三服。忌海藻、菘菜。

黃連湯(出千金方)\x若曾傷二月胎者。當預服此。黃連 人參(各一兩)\x吳茱萸(五合)\x生地黃(五兩一方用阿膠) 上 咀。以酢漿七升。生薑三兩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每十日一修合。若頗覺 不安。加烏梅一升。加烏梅者。不用漿。直用水。一方用當歸半兩。忌豬肉、冷水、蕪荑。

雄雞湯(出千金方)\x妊娠三月名始胎。當此之時。未有定儀。見物而化。欲生男者。操弓矢。欲生女者。弄珠璣。欲子美好。數視璧玉。欲子賢良端坐清虛。是為外象而內感者也。妊娠三月。手心主脈養。不可針灸其經。手心主內屬於心。無悲哀思慮驚動。妊娠三月。為定形。有寒大便青。有熱小便難。不赤即黃。卒驚恐憂愁嗔怒喜頓仆。動於經脈。腹滿繞臍苦痛。或腰背痛。卒有所下。

雄雞(一只製如食法) 黃芩 白朮 生薑(各一兩) 麥門冬(五合) 芍藥(四兩) 大棗 (十二枚擘) 甘草 人參 茯苓 阿膠(各二兩)
上 咀。以水一斗五升。煮雞減半。 出雞 內藥。煮取半。內清酒三升並膠煎。取三升。分三服。一日令盡。當溫臥。一方用當歸、芎

茯神湯(出千金方)\x若曾傷三月胎者。當預服此。

茯神 丹參 龍骨(各一兩) 阿膠 當歸 甘草 人參(各二兩) 大棗(二十一枚) 赤小豆(二十一粒)
上 咀。以酢漿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先食服。七日後服一劑。 腰痛者。加桑寄生二兩。一方有薤白二兩。麻子一升。忌同前。一方用水煎服。

菊花湯(一名麻黃雌雞湯出千金方)治妊娠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脈。食宜稻粳。羹宜魚雁是謂盛血氣。以通耳目。而行經絡。妊娠四月。手少陽脈養。不可針灸其經。手少陽內輸三焦。四月之時。兒六腑順成。當靜形體。和心志。節飲食。妊娠四月。有寒心下慍慍欲嘔。胸膈滿不欲食。有熱小便難。數數如淋狀。臍下苦急。卒中風寒。頸項強痛。寒熱。或驚動身軀。腰背腹痛。往來有時。胎上迫胸。心煩不得安。卒有所下。

菊花(雞子大一枚) 麥門冬(一升) 大棗(十二枚) 人參(一兩半) 甘草 當歸(各二兩) 麻黃(去節) 阿膠(各三兩) 半夏(四兩) 生薑(五兩)
上 咀。 以水八升。煮減半。 內清酒三升並阿膠煎。取三升。分三服。溫臥。當汗。以粉撲之。護風寒四五日。一方用烏 雌雞一只。煮水煎藥。忌羊肉、海藻、菘菜、餳等。

調中湯(出千金方)\x若曾傷四月胎者。當預服此。

白芍藥 生薑(各四兩) 濃朴 生李根白皮 枳實 白朮 柴胡(各三兩) 續斷 芎 甘草(各一兩) 當歸(一兩半) 烏梅(一升)
上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 服。日三夜

阿膠湯(一名旋複花湯出千金方)治妊娠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氣。臥必晏起。沐浴浣衣。深其居處。濃其衣服。朝吸天光。以避寒殃。其食稻麥。其羹牛羊。和以茱萸。調以五味。是為養氣。以定五臟。妊娠五月。足太陰脈養。不可針灸其經。足太陰內輸於脾。五月之時。兒四肢皆成。無大飢。無甚飽。無食干燥。無自灸熱。無勞倦。妊娠五月。有熱苦頭眩。心亂嘔吐。有寒苦腹滿痛。小便數。卒有恐怖。四肢疼痛。寒熱。胎動無常處。腹痛悶煩欲仆。卒有所下。

旋複花(二合) 人參(一兩) 生薑(六兩) 當歸 芍藥 甘草 黃芩(各二兩) 吳 茱萸(七合) 阿膠(四兩) 麥門冬(一升)
上 咀。以水九升。煮藥減半。內清酒三 升並膠。微火煎。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先食服。便愈。不瘥再服。一方用烏雌雞 一只。割取咽血內酒中。以水煮雞以煎藥減半。內酒並膠煎。取三升半。分四服。忌海藻、菘菜。

安中湯(出千金方)\x曾傷五月胎者。當預服此。

黃芩(一兩) 當歸 芎 乾地黃 人參(各二兩) 甘草 芍藥(各三兩) 生薑 (六兩) 麥 水七升。清酒五升。

麥門冬湯(一名人參雌雞湯出千金方)治妊娠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身欲微勞。無得靜處。出游於野。數觀走犬及視走馬。宜食鷙鳥、猛獸之肉。是謂變腠理紐筋。以養其力。以堅背膂。妊娠六月。足陽明脈養。不可針灸其經。足陽明內屬於胃。主其口目。六月之時。兒口目皆成。調五味。食甘美。無太飽。妊娠六月。卒有所動不安。寒熱往來。腹內脹滿。身體腫。驚怖。忽有所下。腹痛如欲產。手足煩疼。

麥門冬(一升) 人參 甘草 黃芩(各二兩) 乾地黃(三兩) 阿膠(四兩) 生薑(六兩) 棗(十五枚)
上以水七升。煮減半。內清酒二升並膠煎。取三升。分三服。 每如人行三四裡中間。進糜粥。一方用烏雌雞一只。煮水以煎藥。忌海藻、菘菜、蕪荑。

柴胡湯(出千金方)\x若曾傷六月胎者。當預服此。

柴胡(四兩) 蓯蓉(一兩) 白朮 芍藥(一作紫葳) 甘草 麥門冬 芎 (各二兩) 生薑(六兩) 乾地黃(五兩) 大棗(三十枚)
上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分四服。日三夜 一。中間進糜粥。勿食生冷及堅硬之物。七日。更服一劑。大全方用黃芩二兩。忌海藻、菘 菜、蕪荑、桃、李、雀肉等。

蔥白湯(出千金方)治妊娠七月。始受木精以成其骨。勞身搖肢。無使定止。動作屈伸。以運血氣。居處必燥。飲食避寒。常食稻粳。以密腠理。是為養骨而堅齒。妊娠七月。手太陰脈養。不可針灸其經。手太陰內屬肺。主皮毛。七月之時。兒皮毛已成。無大言。無號哭。無薄衣。無洗浴。無寒飲。妊娠七月。忽驚恐搖動。腹痛。卒有所下。手足厥冷。脈若傷寒。煩熱腹滿。短氣。常苦頸項及腰背強宜服。

蔥白(長三四寸十四莖) 半夏 麥門冬(各一升) 旋複花(一合) 黃芩(一兩) 人參 (一兩半) 甘草 當歸 黃 (各三兩) 阿膠(四兩) 生薑(八兩)
上 咀。以水 八升。煮 減半。內清酒三升及膠煎。取四升。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溫臥。當汗出。若不出者。加麻 黃二兩。煮服如前法。若秋後勿強責汗。一方以黃雌雞一只。割咽取血。內酒中煮雞。取汁 以煎藥。大全方。忌羊肉、餳、海藻及菘菜等。

杏仁湯(出千金方)\x若曾傷七月胎者。當預服此。

杏仁 甘草(各二兩) 紫菀(一兩) 鐘乳 乾薑(各二兩) 麥門冬(去心) 吳 茱萸(各一升) 粳米(五合) 五味子(五合)
上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 夜一。 中間進食。七日服一劑。一方用白雞一只。煮汁。黃雌雞亦可。用酒二升煎藥。大全方。忌 海藻、菘菜。

芍藥湯(出千金方)治妊娠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膚革。和心靜息。無使氣極。是謂密腠理而光澤顏色。妊娠八月。手陽明脈養。不可針灸其經。手陽明內屬於大腸。主九竅。八月之時。兒九竅皆成。無食燥物。無輒失食。無忍大起。妊娠八月。中風寒有所犯觸。身體盡痛。乍寒乍熱。胎動不安。常苦頭眩痛。繞臍下寒。時時小便。白如米汁。或青或黃。或寒栗。腰背苦冷而痛。目 。

芍藥 生薑(各四兩) 濃朴(二兩) 甘草 當歸 白朮 人參(各三兩) 薤白(切 一升) 上咀。以水五升。清酒四升。合煮取三升。分三服。日再夜一。一方。用烏雌雞煮汁以煎 藥。大全方。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葵子湯(出千金方)\x若曾傷八月胎者。當預服此。

葵子(二升) 甘草 濃朴(各二兩) 白朮 柴胡(各三兩) 芍藥(四兩) 生薑 (六兩) 大棗(二十枚)
上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凡十日一劑。 一方。用烏雌雞一只。煮水以煎藥。大全方。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物。

半夏湯(出千金方)治妊娠九月。始受石精以成皮毛、六腑、百節。莫不畢備。飲醴食甘。緩帶自持而待之。是謂養毛發。致才力。妊娠九月。足少陰脈養。不可針灸其經。足少陰內屬於腎。腎主續縷。九月之時。兒脈續縷皆成。無處濕冷。無著炙衣。妊娠九月。若卒得下痢。腹滿懸急。胎上沖心。腰背痛不可轉側。短氣。

半夏 麥門冬(各五兩) 吳茱萸 當歸 阿膠(各三兩) 乾薑(一兩) 大棗(十 二枚)
上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內白蜜八合。微火上溫。分四服。痢即止。 一方。用雌雞一只。煮汁以煎藥。大全方。忌生血、餳物等。

豬腎湯(出千金方)\x若曾傷九月胎者。當預服此。

豬腎(一具) 茯苓 桑寄生 乾薑 乾地黃 芎 (各三兩) 白朮(四兩) 附子 (中者一枚) 大豆(三合) 麥門冬(一升)
上 咀。以水一斗。煮腎令熟。去腎內諸 藥煎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凡十日更一劑。大全。忌豬肉、蕪荑、桃、李、雀肉、酢等物。一方有人參。無附子、大豆。

丹參膏(出千金方一名滑胎丹參膏)治養胎臨月。服令滑而易產妊娠十月。五臟具備。六腑齊通。納天地氣於丹田。故使關節人神皆備。但候時而生。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體成。五月能動。六月筋骨立。七月毛發生。八月臟腑具。九月穀氣入胃。十月諸神備。日滿即產矣。宜服滑胎藥。八月即服此藥。

丹參(半斤) 芎 當歸(各三兩) 蜀椒(五合有熱者以大麻仁五合代)
上 咀。 以清 酒KT 濕停一宿以成。煎豬膏四升。微火煎。膏色赤如血。膏成。新布絞去滓。每日取如 棗許。納

甘草散(出千金方)\x令易生。母無疾病。未生一月。日預服。過三十日。行步動作如故。兒 甘草(二兩) 黃芩(一用茯苓) 乾薑 吳茱萸 大豆黃卷 麻子仁 桂心 大麥 (各三兩一方用粳米) 上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暖水服亦得。

麥門冬散(出聖惠方)治妊娠一兩個月。惡食。手足煩悶。

麥門冬(去心) 大腹皮(銼各一兩) 知母 人參(去蘆頭) 黃芩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各三分)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蔥一兩。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黃芩散(出聖惠方)治若曾傷二月胎者。當預服此。

黃芩 人參(去蘆頭)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各一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吳茱萸 (一分 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前 溫服。如覺大改不安。加烏梅一兩。

苧根飲子(出聖惠方)治妊娠二三月胎動。

生苧根(二兩) 甘草(炙微赤銼) 黃芩 白芍藥 當歸(銼微炒各一兩) 阿膠(二兩搗 碎炒令黃燥) 右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竹茹散(出聖惠方)治妊娠三四月。胎動不安。手足煩熱。面色萎黃。

竹茹 麥門冬(去心) 白茯苓 梔子仁 黃芩(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石 膏(二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柴胡散 治妊娠三四月。氣壅惡食。嘔噦。肢節煩疼。或腳膝虛腫。

柴胡(去苗) 人參(去蘆頭各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 紫蘇莖葉 大腹皮 陳橘 皮(湯浸去白瓤微炒各半兩) 木通(三分銼)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 分去滓。食前溫服。

赤茯苓散(出聖惠方)治妊娠四五月。頭重耳鳴。時時腹痛。

赤茯苓 桑寄生 蔓荊子(各一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防風(去蘆頭) 刺薊(各三分) 上

人參散(出聖惠方)治妊娠四五月。胎不安。或有所下。

人參(去蘆頭) 當歸(銼微炒) 芎 黃芩 艾葉(微炒) 桑寄生 干熟地黃(以 上各二兩)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甘草(炙微赤半兩) 吳茱萸(湯浸七遍焙炒半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乾地黃散(出聖惠方)治曾傷五月胎者。預服此。

熟乾地黃 甘草(炙令微赤) 麥門冬(去心) 五味子 黃芩 桑寄生(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煎。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三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桑寄生散(出聖惠方)治妊娠五個月。胎不安。腹內 刺痛。日夜不止。不欲言語。四肢昏沉。宜服安胎。

桑寄生 木通(銼) 赤茯苓 當歸(銼微炒) 知母(各一兩) 甘草(炙微赤) 白芷遠志(去心)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半兩) 熟乾地黃(二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

敗蒲散(出聖惠方)治妊娠五六月。忽患腹內 刺痛。兼有惡血下。日夜不止。

敗蒲 白朮 訶黎勒(煨用皮)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當歸(銼微炒) 濃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黃熟各一兩)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白芷 赤芍藥 艾葉(微炒 各半兩)
上為散

桑寄生飲子(出聖惠方)治妊娠五六月。患心腹脹滿。口乾。腹中 刺疼痛不止。

桑寄生 木通 生乾地黃 訶黎勒皮 白朮 赤茯苓 當歸(銼微炒) 芎 (各三分) 上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七寸。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候。 溫服。

柴胡散 治曾傷六月胎者預服此。

柴胡(去苗) 紫葳 白朮 麥門冬(去心) 熟乾地黃 芎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 去粗皮炙令干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 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茯神散 治妊娠六七月。忽覺四肢煩疼。心悶口乾。頭痛。

茯神 黃芩 麥門冬(去心) 石膏(各一兩) 梔子仁 甘草(炙微赤銼) 秦艽(去 苗各半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三兩沸。不拘時候。放溫服之。

紫菀飲子(出聖惠方)治妊娠六七月。傷寒咳嗽氣急。

紫菀(洗去苗土) 桑根白皮(各半兩) 干棗(七枚) 燈心(二十莖) 生薑(一分) 陳橘 皮(一兩焙湯浸去白瓤)
上細銼和勻。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後食。分為四服。 日

蔥白雌雞湯(出聖惠方) 治妊娠七月。忽驚恐動搖。腹痛。卒有所下。足厥冷。若傷寒煩熱。腹滿短氣常苦頸項及腰背強。悉主之。

蔥白(十四莖) 半夏(湯浸七遍去滑) 黃 黃芩 人參(去蘆頭各一兩) 生薑 阿 膠 (搗碎炒令黃燥各二兩) 甘草(炙微赤) 旋複花(各半兩)
上細銼。先取黃雌雞一只。 理如 食法。先以水一斗煮雞。取汁五升。去雞下藥。煎至三升。入酒二升。更煎四升去滓。每於 食前。溫服一小盞。

半夏飲子(出聖惠方)治妊娠七八月。或因驚恐。或是傷寒煩熱。腹肚滿脹。氣促腰重。

半夏(湯浸七遍去滑) 黃 人參(去蘆頭)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黃芩(銼) 甘草(炙微赤各半兩)
上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五 分去滓。

當歸散(出聖惠方)治妊娠八九月。因誤損胎。或胎不安。腹內 痛。下血不止。胎死活未知。但妊娠腹內 痛。或漏胞。

當歸(銼微炒) 芎 桑寄生 艾葉(微炒各一兩)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酒一合。更煎三兩沸。不拘時候。放溫服之。

赤石脂散(出聖惠方)治妊娠八九月。胎動。時有所下。腹內 刺疼痛。頭面壯熱。口乾。手足逆冷。兼氣上妨悶。

赤石脂 白朮 當歸(銼微炒) 乾薑(炮裂銼) 蘆根 桑寄生(各半兩) 地龍(一分) 艾葉(三分微炒) 鐘乳粉 芎 鹿茸(去毛塗酥炙黃) 熟乾地黃 濃朴(去粗皮塗生薑汁 炙令香熟各二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甘草湯(出聖惠方)治妊娠十月滿足。八月預服。

甘草(炙微赤銼) 黑豆(炒熟) 糯米 大麻子(各一兩) 乾薑(炮裂銼) 白茯苓吳茱 萸(

地黃芎 丸(出聖惠方)治妊娠氣血虛弱。令胎不長。和氣養胎。

熟乾地黃(焙)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各一兩) 芎 當歸(切焙) 龍骨 阿膠 (炒燥) 白石脂(以上各三分) 白茯苓(去黑皮) 柴胡(去苗) 刺薊 桑寄生(焙乾) 黃 (銼各半兩) 甘草(炙銼一分) 人參(三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候。粥飲下。日三。

人參丸(出聖惠方)治妊娠胎不長。宜服養胎。

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 當歸(切焙) 柴胡(去苗各一兩) 枳殼(三分) 濃朴 刺 薊 桑寄生(各一兩) 甘草(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溫 水吞 下。一方。加阿膠一兩。

熟乾地黃湯 治妊娠胎萎燥。羸瘦不長。

熟乾地黃(焙) 甘草(炙銼) 白朮 白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阿膠(炙燥) 木香(各一兩) 細辛(去苗葉) 人參 防風(去皮) 白芷(各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匕。以 水一盞。 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蒸大黃丸(出千金方)治妊娠養胎。令易產。

大黃(三十銖蒸) 枳實 芎 白朮 杏仁(各十八銖) 芍藥 乾薑 濃朴(各十 二銖) 吳茱萸(一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酒下二丸。日三。不知稍加之。

黃 湯(出聖惠方)治妊娠胎不長。安胎和氣。思飲食。利四肢。

黃 (銼) 白朮 人參 麥門冬(去心焙各三分) 芎 甘草(炙銼各半兩) 陳 橘皮(湯去白焙) 前胡(去蘆頭各三分) 白茯苓(去黑皮一分)
上 咀。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生薑三片。棗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白朮湯 治妊娠胎萎燥。漸覺羸疼。面色黃黑。腹臟虛冷。

白朮(銼炒二兩) 芎 芍藥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當歸(切焙) 人參 甘草(炙 銼) 訶黎勒(炮去核各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生薑一分。煎至七分 去滓。溫服。日三。

乾地黃湯 治妊娠氣血不足。胎瘦不長。

熟乾地黃(焙) 阿膠(米炒燥) 芎 當歸(切米炒各二兩) 赤芍藥 甘草(炙 銼) 人參(各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粳米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 三。

白朮散 治妊娠胎不長養。

白朮(二兩) 芎 芍藥 人參 阿膠(炙令燥各一兩) 甘草(炙銼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匕。以蔥粥飲調下。日三。一方。如苦痛。加芍藥。心下毒痛。倍加芎 。吐唾不能 食

白朮當歸湯 治妊娠胎萎燥。胎漏。腹痛不可忍。

白朮 當歸(切焙) 芎 人參 阿膠(炙燥各二兩) 艾葉(焙乾一兩)
上 咀。每服 五錢匕。以水一盞。酒半盞。入棗三枚。拍碎。同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心一服。午 食前一服。

橘皮湯 治妊娠虛冷。胎萎燥不長。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各三分) 當歸(切焙) 人參 阿膠 (炙燥 各一兩) 白朮(二兩)
上 咀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生薑一分。切棗三枚。擘破。 同 煎

熟乾地黃湯 治妊娠胎萎燥。過時未產。滋氣血。益胞臟。

熟乾地黃(炒) 當歸(切焙) 熟艾(炒乾) 芎 (各一兩) 阿膠(炙燥) 甘草(炙銼各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匕。用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艾葉湯 治妊娠胞中虛冷。致胎萎燥不長。

艾葉(炒) 芎 當歸(炙銼) 乾薑(炮) 白朮(各一兩)
上 咀。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一方有甘草。無乾薑。

桑寄生湯 治妊娠胎萎燥。不能轉動。心中急痛。

桑寄生(銼) 白茯苓(去黑皮) 人參 葳蕤(各一兩) 白朮(二兩)
上 咀。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粳米半合。生薑一分。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當歸湯 治妊娠胞中虛。胎不榮長。致令萎燥。

當歸(切焙) 甘草(炙銼) 乾薑(炮) 芎 (各一兩) 白朮(二兩)
上 咀。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大棗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白朮散 調補沖任。扶養胎氣。治妊娠宿有風冷。胎萎不長。或失於將息調理。動傷胎氣。多致損墜。懷孕常服。壯氣益血。保護胎臟。

白朮 川芎(各四分) 川椒(炒出汗三分) 牡蠣( 二分)
上為細末。酒調一錢。 日三 夜一。但苦痛。加芍藥。心下毒痛。倍加川芎。吐唾不能飲食。加細辛一兩。半夏大者二十 枚。服之。複有漿水服之。若嘔。亦以醋漿水服之。複不解者。小麥汁服之。以後其人若渴 者。大麥粥服之。病雖愈。盡服之勿置。忌雀肉、桃、李。

當歸飲 治妊娠胎萎燥。

當歸(切焙一兩) 芎 阿膠(炙燥各三分) 白朮(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阿膠湯 治妊娠胎萎燥。全不轉動。

阿膠(炙燥一兩半) 當歸(切焙一兩) 甘草(炙銼三分) 白朮(二兩)
上粗搗 篩。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枳殼散 常服養胎益氣。安和子臟。治胎中一切惡疾。地黃丸 治婦人血衰不足經候慳澀。致子宮不榮。妊娠多病。胎不長成。

用熟乾地黃不拘多少。上切焙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煎當歸酒嚼下。 溫

治婦人懷胎不長。

用鯉魚長一尺者去腸肚鱗。以水漬沒。內鹽及棗。煮令熟取汁。稍稍飲之。當胎所腹上 當汗出如牛鼻狀雖有所見。胎雖不安者。十餘日輒一服。此令胎長大。甚平安。

轉女為男

(附論) 天地者形之大也。陰陽者。氣之大也。惟形與氣。相資而立。未始偏廢。男女媾精。萬 物化生。天地陰陽之形氣寓焉。語七八之數。七、少陽也。八、少陰也。相感而流通。故女 子二七天癸至。男子二八天癸至。則以陰陽交合而兆始故也。語九十之數。九、老陽也。十、老陰也。相包而賦形。故陰窮於十。男能圍之。陽窮於九。女能方之。則以陰陽相生而成終 故也。元氣孕毓。皆始於子。自子推之。男左旋。積歲三十而至巳。女右旋。積歲二十而至 巳。巳為正陽。陰實從之。自巳懷壬。男左旋。十月而生於寅。女右旋。十月而生於申。申 為三陰。寅為三陽。而生育之時著矣。其稟賦也。體有剛柔。脈有強弱。氣有多寡。血有盛 衰。皆一定而不易也。以至分野異域。則所產有多寡之宜。吉事有祥。則所夢各應其類。是 故荊楊薄壤多女。雍冀濃壤多男。熊羆為男子之祥。蛇虺為女子之祥。是皆理之可推也。胎 化之法。有所謂轉女為男者。亦皆理之自然。如食牡雞。取陽精之全於天產者。帶雄黃。取 陽精之全於地產者。操弓矢。藉斧斤。取剛物之見於人事者。氣類潛通。造化密移。必於三 月兆形之先。蓋方儀則未具。陽可以勝陰。變女為男。理固然也。 又雲。張華博物志曰。妊娠必謹所感。感於善者。生子必善。感於惡者。生子必惡。故 不欲令見惡物、異禽、毒獸。切忌驢馬、犬兔、龜鱉、鵝鴨、無鱗魚、粘膩難消化物。蕈、姜、乳餅等屬。用醬和藿食。損胎難產。惟務簡靜。動止有節。三個月之後。聽誦經典、詩 書、諷詠。靜處養心。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如此生子。必賢明端正。忠孝壽考也。

丹參丸(出千金方)治婦人始覺有娠。養胎。並轉女為男。

丹參 續斷 芍藥 白膠 白朮 柏子仁 甘草(各二兩) 人參 芎 乾薑(各三 兩) 吳茱萸 橘皮 當歸(各十八銖) 白芷 冠纓(燒灰各一兩) 乾地黃(一兩半) 蕪 荑(十八銖) 犬卵(一具干) 東門上雄雞頭(一枚)
上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 服十丸。日再。稍

又方(出千金方) 用原蠶屎一枚。以井花水服之。日三服。 轉女為男者。蓋陽施陰化。所以有娠。遇三陰所會。多生女子。但懷娠二月。名曰始膏。 精氣成於胞裡。至於三月。謂之始胎。血脈不流。象形而變。是時男女未定。故令於未滿三 月間。服藥方術轉令生男也。(出千金方)以斧置妊娠床下。系刃向下。勿令人知。恐不信 者。 令待雞抱卵時。依此置於窩下。一窩盡出雄雞。神效如此。雖未試。亦不可不知者。一法。 覺三月。尿雄雞浴處。 凡受胎三月。逐物變化。故古人立胎教。能令生子良善、長壽、忠孝、仁義、聰明、無 疾。蓋須十月之內。常見好景象。毋近邪僻。真良教也。如有觸忤傷胎。治各有法。

又自初覺有娠。(出千金方) 取弓弩弦一枚。縛婦人腰下。滿百日去之。一法絳囊盛帶婦人左臂。

紫宮玉女秘法 妊娠三月以前。

取雄雞尾尖上長毛三莖。潛安婦人臥席下。勿令知之。驗。

又法

取夫發及手足甲。潛安臥席下。勿令知之。

妊娠才滿三月。要男法(出千金方)

以雄黃半兩。衣中帶之。要女者以雌黃帶之。一方絳囊盛帶之。

惡阻

(附論) 夫妊娠惡阻病者。產寶謂之子病。巢氏病源謂之惡阻。若婦人稟受怯弱。或有風氣。或 有痰飲。既妊娠。便有是病。其狀顏色如故。脈息和順。但覺肢體沉重。頭目昏眩。擇食。 惡聞食氣。好食酸咸。甚者。或作寒熱。心中憒悶。嘔吐痰水。胸膈煩滿。恍惚不能支持。 不拘初娠皆然。但疾有輕重耳。輕者不服藥亦不妨。重者須以藥療之。宜服半夏茯苓湯、茯苓丸。二方專治阻病。然此二藥比來少有服者。半夏有動胎之性。蓋胎初結。慮易致寒熱發 作。不可不謹也。張仲景傷寒論云:婦人傷風。續得寒熱。發作有時。此為熱入血室。有用 黃龍湯、小柴胡湯去半夏。此蓋為妊婦而設焉。宜以白朮散。或人參丁香散、人參橘皮湯、醒脾飲子。試之亦效。皆不用半夏動胎等藥。服者知之。 水飲停積。結聚為痰。人皆有之。少者不能為害。多則成病。妨害飲食。乃至嘔逆。妊 娠之病。若嘔逆甚者。傷胎也。原疾之由。皆胃氣不調。或風冷乘之。冷搏於胃。故成斯病也。亦惡阻之一也。又曰婦人所食谷味。化為血氣。下為月水。凡妊娠之初。月水乍聚。一 月為 。二月為胚。三月為胎。胎成則男女分。方食於母。而口以焉。則 胚之時。血氣未 用。五味不化。中氣壅實。所以脾胃不思谷味。聞見於物。故惡心有所阻也。其病心中憒悶。 頭重 妊娠之初。經隧內閉。以氣養血。當是之時。腸胃茹沮洳。散入焦膈。若素有痰飲。則飲與血搏。食飲輒吐。頭目旋暈。憎聞食氣。喜啖酸咸。四肢倦怠。不勝持。多臥少起。厭 厭困懶。名曰惡阻。已產之後。胞外余血。敗瘀流利。名曰惡露。蓋惡者。不善不淨之義。 阻者。阻節之義。血搏痰飲。伏於胞絡難除也。當漸消之。露者。露水之露。內裹於胞臟。 隨胎而至。不可遲也。當急逐之。由是之故。胎前曰惡阻。產後曰惡露。古人命名。深有意也。惡阻病者。心中憒悶。頭重目眩。四肢沉重。懈惰不欲執作。惡聞食氣。欲啖咸酸。多 睡少起。世雲惡食是也。乃至滿三月、四月。日巳上。大劇吐逆者。不能自勝舉也。此由婦 人本虛羸。血氣不足。氣力又弱。兼當風取冷太過。心下有痰水挾之。而有娠。血既已閉。 水積於臟。氣不宜。故心煩憒。氣逆則嘔吐。血既不通。經絡痞澀。則四肢沉重。挾風則頭 眩。故有胎而病惡阻也。所謂欲有胎者。其人月水尚來。而顏色肌肉如常。但加沉重憒悶。 不欲食飲。不知患所在。脈理順續。四時平和。即是欲有胎也。如此已經二月日也。

半夏茯苓湯(出千金方)治妊娠阻病。心中憒悶。空煩吐逆。惡聞食氣。頭眩體重。四肢百節疼痛。沉重。多臥少起。惡寒汗出。漸極黃瘦。

半夏 生薑(各三十銖) 乾地黃 茯苓(各十八銖) 橘皮 旋複花 細辛 人參 芍 藥 芎 桔梗 甘草(各十二銖)
上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病阻積月日不 得 治。及服藥冷熱失候。病變客熱煩渴。口生瘡者。去橘皮、細辛。加前胡、知母各十二銖。 若變冷下痢者。去乾地黃。入桂心十二銖。若食少胃中虛生熱。大便閉塞。小便赤少者。加 大黃十八銖去地黃加黃芩六銖。余依方服一劑。得下。後消息看氣力冷熱增損方調定。更服 一劑湯。便急服茯苓丸。令能食便強健也。忌生冷、醋、滑油膩菘菜、海藻。一方加棗二枚。 名半夏湯。衛生寶鑒。無細辛。三因方無旋複花。有紫蘇葉。

茯苓丸(出千金方)治妊娠阻病。患心中煩悶。頭眩重。憎聞飲食氣。便嘔逆吐悶。顛倒。四肢垂弱。不自勝持。服之即效。要先服半夏茯苓湯兩劑。後可服此。常服此藥。消痰水。令能食。強力養胎。

茯苓(去皮) 人參(去蘆) 桂心(熬) 甘姜(炮) 半夏(一方泡洗七次炒黃) 橘 皮(各一兩) 白朮 葛根 甘草(炙) 枳實(各二兩)
上為末。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米 飲服 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三。肘後不用乾薑、半夏、橘皮、白朮、葛根。只五味。又雲妊 娠忌桂。一方。有麥門冬。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糖、桃、李、雀肉、酢。

陳橘皮丸 治妊娠阻病。心中煩悶。頭眩。惡聞食氣。聞便嘔吐悶亂。顛倒。四肢怠惰。不 陳橘皮(湯浸去白炒乾)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白朮 甘草(炙) 乾薑(炮) 半夏 (溫水洗去滑七遍) 枳實(去瓤麩炒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和塗酥為劑。搗令勻 熟。 丸如

治妊娠惡阻。嘔吐不止。頭痛全不入食。服諸藥無效者。用此藥理血歸原則愈。

(出 大全良方) 人參 甘草 川芎 當歸 京芍藥 丁香(各半兩) 白茯苓 白朮 陳皮(各一兩半) 苦梗(炒) 枳殼(去瓤炒各一分) 半夏(泡洗七次切炒黃一兩)
上 咀。每服三錢重。 生薑五片。棗一枚煎。

麥門冬散(出聖惠方)治妊娠心煩。憒悶虛燥。吐逆。惡聞食氣。頭眩四肢沉重。百節疼痛。多臥少起。

麥門冬 子芩 赤茯苓(各一兩) 柴胡 赤芍藥 陳皮 人參 苦梗 桑寄生 甘草 旋複花(各半兩) 生地黃(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 無時溫服。

安胎飲(出永類鈐方)治懷胎三月四月至九月惡阻病者。心中憒悶。頭重目眩。四肢沉重。懈怠不欲執作。惡聞食氣。欲啖咸酸。多臥少起。嘔逆不食。或胎動不安。非時轉動。腰腹疼痛。或時下血及妊娠一切疾病。並皆治之。

甘草(炙) 茯苓(去皮) 當歸(去蘆) 熟地黃(酒蒸焙) 芎 白朮 黃 (去 苗) 白芍藥 半夏(泡洗七次切炒) 阿膠(切粉炒) 地榆(各等分)
上 咀。每服 三錢。水一盞半。 生薑四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無時候。如或惡食。但以所思之物。任意與之。必愈。按妊 娠禁忌。勿食雞子、鯉魚、膾、兔、犬、驢、騾、山羊肉、魚、鱉菹、雞、雀肉、桃、李、桑椹。又按胎教論云:令母常居靜室。多聽美言。聽人講論詩書。陳說禮樂。耳不聽非言。 目不視惡事。心不起邪念。能令生子敦濃。福壽忠孝。仁義聰明。無疾。斯乃聖人所留胎教 論。故隨方論備書。一方無半夏、地榆。有人參、桑寄生。一方。無白朮、黃 、半夏、地榆。有艾葉。只是膠艾東加白茯苓。

枳殼丸 治妊娠阻病。心中煩悶。頭眩。聞食氣即嘔逆。四肢無力。不自勝舉。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去蘆頭) 肉桂(去粗皮)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葛 根(銼) 白茯苓(各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乾薑(炮裂銼) 甘草(炙微赤 銼各半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一兩)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拘時候。 以生薑粥飲下三十丸。

茯苓湯 治妊娠惡阻。嘔逆惡心。四肢痛疼。惡聞食氣。怔忡煩悶。多損墜。宜安胎。調勻血脈。

白茯苓(去皮) 旋複花(各二兩) 陳橘皮(一兩半) 芎 人參(去蘆) 桔梗 (去蘆頭炒) 甘草(炒令赤色) 芍藥(各一兩半) 生薑地黃(二兩半) 細辛(去苗 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旋複半夏湯 治妊娠阻病。心下憒悶。吐逆不食。惡聞食氣。頭暈。四肢百節煩痛。多臥少起。

旋複花(去枝萼) 芎 細辛(洗去土) 人參 甘草(炙以上各半兩) 半夏(湯 泡七次) 赤茯苓(去皮) 當歸(去蘆頭酒浸) 乾生薑 陳皮(去白以上各一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桔梗湯 治妊娠阻病。心中憒悶。虛煩吐逆。惡聞食氣。頭眩體重。四肢疼痛。煩熱。多臥少起。惡寒汗出。羸瘦。

桔梗(銼炒)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白茯苓(去黑皮) 細辛(去苗葉) 芎 人參甘草(炙銼各二兩) 芍藥(各一兩) 熟乾地黃(微炒三兩)
上 咀。每服五錢匕 以水一盞半。生

半夏飲 治妊娠惡阻。心中憒悶。聞食氣即吐逆。肢節酸疼。多汗黃瘦。

半夏(湯洗去滑生薑汁製過) 白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細辛(去苗葉) 旋複花 桔梗 赤芍藥 陳橘皮(去白焙) 甘草(炙各半兩) 熟乾地黃(焙一兩一分)
上 咀。每服 三錢。 水一盞。入生薑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心食前。

茯苓湯 治憂怒並氣攻血溢。停留胃脘。噯聞血腥。嘔吐食飲。及妊娠中脘宿冷。冷血侵脾。惡聞食氣。病名惡阻。

半夏(一兩湯洗七次) 茯苓 熟地黃(各二兩) 橘皮 細辛 人參 芍藥 川芎(各一兩二錢) 上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二盞。薑七片。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服。有客熱煩渴口 瘡者。去橘皮、細辛。加前胡、知母。腹冷下痢者。去地黃。入桂心炒。胃中虛熱。大便秘。 小

人參散 治妊娠一兩月。惡聞食氣。手足煩悶。

人參(去蘆頭) 知母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各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炙微赤銼) 麥門冬(去心) 黃芩 大腹皮(銼以上各半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 以水一中盞

白朮散 治妊娠阻病。心中憒悶。頭昏目眩。四肢沉重。惡聞食氣。好吃酸咸、果實。多臥少起。三月四月。皆多嘔逆。百節酸痛。不得自舉。

白朮 濃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葛根 麥門冬(去心) 人參(去蘆頭) 陳 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一兩) 白茯苓(一兩半)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 四錢。以水一

濃朴丸 治妊娠阻病。頭疼。肩背煩悶。往往氣脹。不思飲食。

濃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朮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前胡(去蘆各一兩) 赤茯苓(一兩半) 麥門冬(去心) 人參(去蘆頭)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各三分)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拘時候。以生薑粥飲下二十丸。

陳橘皮丸 治妊娠阻病。心胸氣滿。腹脅 痛。腰重。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銼微炒各一兩) 赤芍藥 乾薑(炮裂銼) 艾葉(炒 微過各半兩) 芎 (三分) 甘草(炙微赤銼) 吳茱萸(湯浸七次焙乾微炒各一分)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拘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人參橘皮湯 治阻病。嘔吐痰水。妊娠三月以來。惡阻吐逆。或初妊擇食。頭痛。寒熱間作。四肢不和。心虛煩悶者。服之。一名八味竹茹湯。

人參(去蘆) 陳橘紅 白朮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甘草(三錢) 濃朴(製) 白 茯苓(去皮各半兩用赤茯苓亦可)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淡竹茹一塊如雞子大。 生薑三片

柴胡散 治妊娠心悶。頭目昏重。心胸煩悶。不思飲食。或嘔吐。

柴胡(一兩半) 赤茯苓 麥門冬(各一兩) 枇杷葉(去毛) 人參(去蘆) 橘紅 甘草(各半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柴胡飲(出聖惠方)治妊娠阻病。頭疼。四肢羸弱。不思飲食。惟思眠睡。

柴胡(去苗) 赤芍藥 麥門冬(去心焙) 人參 黃 (微炒銼) 甘草(炙各半兩) 生地黃(一兩半研絞取汁)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以水一盞。入地黃汁一分。同煎至六分 去滓。溫

人參飲(出大全良方)治妊娠阻病。心中煩悶。嘔噦吐逆。惡聞食氣。頭眩重。四肢百節疼酸。嗜臥汗出。疲極黃瘦。

人參 麥門冬(去心) 白茯苓(去黑皮) 生薑(各三分)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甘草(炙各半兩) 大棗(五枚) 上銼如麻豆大。分為二劑。每劑以水五盞。煎取二盞去滓。 食前。 分三服。如人行三五裡。再服。一方。凡妊娠惡食者。以所思食任意食之。必愈。忌菘菜、醋等物。

桑寄生飲(出聖惠方)治妊娠惡阻。頭旋嘔吐。腰腹 痛。胎動不安。

桑寄生 阿膠(炒燥) 柴胡 麥門冬(去心焙) 人參 刺薊(各一兩) 郁李仁(去皮炒 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一方。治妊娠阻病。 氣攻

保生湯(出大全良方)治婦人經候不行。身無病而似病。脈滑大而六部俱勻。乃是孕婦之脈也。精神如故。惡聞食氣或但嗜一物。或大吐。或時吐清水。此名惡阻。切勿作寒病治之。宜服此藥。如覺惡心嘔吐。加母丁香、生薑煎服。

人參 甘草(各一分) 白朮 香附子 烏藥 橘紅(各半兩)
上 咀。每服三大錢。 水一盞半。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或為末。調服亦可。

犀角散(出聖惠方)治妊娠心煩憒悶。虛躁。吐逆。惡聞食氣。頭眩。四肢沉重。百節疼痛。多臥少起。

麥門冬 苧根(各二兩) 黃芩 茯神(各一兩) 甘草(炙一分) 犀角屑(半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生地黃一分。淡竹葉二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參術飲(出便產須知)專治阻病。

橘紅(四錢去白) 藿香葉(三錢) 浙術(一兩) 粉草(炙半兩) 人參(半兩) 丁香(二錢半去花)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小盞。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惡心加乾薑。 胃

人參飲 治妊娠阻病。心中憒悶。頭目眩。四肢沉重。懈怠。惡聞食氣。好吃酸咸果實。多 人參(二兩) 白茯苓(去黑皮) 濃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七遍) 白朮(各一兩半) 陳橘 皮(湯浸去白焙) 葛根(銼各一兩)
上 咀。每服三錢。以水一盞。入生薑五片。同煎至六分

白朮丸 治妊娠阻病。頭疼。肩背煩悶。氣脹。不思飲食。

白朮 濃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七遍) 當歸(微炒)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 白 茯苓(去黑皮) 熟乾地黃(微炒各一兩半)
上為末。煉蜜搗和塗酥為劑。搗令勻熟。丸如 梧桐 子

茯苓飲(一名茯苓湯)治妊娠阻病。心中煩悶。頭眩重。憎聞食氣。聞食氣便嘔逆。四肢垂不自持。陳橘皮散

(出聖惠方)治妊娠二月三月惡阻病。吐嘔不能食。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白茯苓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 淡竹 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麥門冬丸(出聖惠方)治妊娠阻病。頭重不思飲食。四肢羸弱。多臥少起。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柴胡(去苗)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桑寄生 刺薊(各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拘時候。煎 淡 竹茹湯下二十丸。

治妊娠惡阻。胃寒嘔逆。翻胃吐食。及心腹刺痛。(出大全良方) 人參 丁香 柿蒂(各一兩) 甘草 良薑(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湯點 下。無時。

人參散(出大全良方) 療初妊惡食嘔逆。

人參(四兩) 濃朴 生薑 枳殼 甘草(各二兩) 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 三服。不拘時候。

療妊娠惡食。心中煩憒熱悶。嘔吐。(出大全良方)

青竹茹 麥門冬(各三兩) 前胡(二兩) 橘皮(一兩) 蘆根(一握白嫩) 上細 切。以水 一大升。煮取半升。分為二服。去滓。食前一服。一方。無麥門冬。用小麥三合。體熱四肢 煩熱者。加地骨皮。

半夏茯苓湯(出大全良方)治妊娠惡阻。嘔吐不食。

半夏(泡洗七次炒黃) 陳皮(各二兩半) 白茯苓(二兩) 縮砂仁(一兩) 甘草(四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二盞。薑十片。棗一枚。烏梅半個。煎至七分。食前溫服。 如嘔逆甚者。加青竹茹一團彈子大。同熬。空心進。

療婦人妊娠惡阻。嘔吐不下食。(出大全良方) 青竹茹 橘皮(各三兩) 生薑 茯苓(各四兩) 半夏(五兩) 上細切。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不瘥頻服。惡羊肉。酢餳等物。

加味二陳湯(出危氏方)治受胎一月。或兩月。嘔吐擇食。緣中脘宿有痰飲。名曰惡阻。

陳皮 白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一兩) 白朮(七錢半) 粉草(三錢) 上銼散。每服四錢。生薑三片。烏梅一個煎。食前服。未效。加生薑汁。

小紫蘇飲(出危氏方) 紫蘇 濃朴 白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 甘草(各三錢)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 生薑五片。棗二枚煎。溫服。客熱煩渴。口生瘡者。加知母、前胡。腹冷下痢。加桂心炒。 胃

麥門冬湯 治妊娠惡阻病。心中憒悶。見食嘔吐。惡聞食氣。肢節煩疼。身體沉重。多臥黃瘦。

麥門冬(去心焙) 人參(各三分) 白茯苓(去黑皮)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 甘草(炙銼一分)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以水一盞。入生薑一分。拍破。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 溫服。食前。

人參湯 治妊娠一兩月。惡食。手足煩悶。

人參 知母(焙) 枳殼(麩炒去瓤令黃) 黃芩(去黑皮各一兩) 大腹(一枚並皮 子用銼 碎)
上 咀。每服三錢。以水一盞。生薑半分。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日二。

前胡飲 治初妊娠。惡阻。食即吐逆。頭痛顛倒。寒熱。

前胡(去蘆頭) 細辛(去苗葉) 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 濃朴(去粗皮塗 生薑汁炙煙出七遍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一分切。同煎至六分去滓。 溫服。不拘時。日二服。一方。加人參。名前胡湯。

麥門冬飲(出聖惠方)治妊娠阻病。胎不安。寒熱嘔逆。氣滿。不思飲食。

麥門冬(去心焙) 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亦作赤) 阿膠(炙令燥各一兩) 甘草(炙 銼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生薑一分。拍碎。棗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二。一方。加陳橘皮。

姜橘湯 治妊娠惡阻。嘔吐涎痰。不能食。

生薑(一兩一分) 陳橘皮(去白焙) 青竹茹(各半兩) 前胡(去苗三分) 檳榔 (銼二枚) 上銼如麻豆。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茯苓丸(出肘後方)\x療妊娠惡阻。嘔吐。顛倒垂死。不自勝持。服之即效。

茯苓 人參(各一兩) 肉桂(熬) 甘草(炙) 枳殼(炙各半兩) 上搗篩。蜜和 丸。每服 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三服。古今療胎病方有類十首。不問虛實冷熱。胎死者。活。此方緣 妊娠。忌桂所以熬。

白朮散(出十便良方)治惡阻。吐清水。甚害。十餘日粥漿不入者。

白朮(一兩) 人參(半兩) 丁香(二錢半) 甘草(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 薑五片。煎至七分。溫服。

醒脾飲子(出永類鈐方)治妊婦阻病。嘔逆不食。甚者。中滿。口中無味。或作寒熱。

草豆蔻(以濕紙裹灰火中煨令紙干取出去皮用) 濃朴(製各半兩) 乾薑(三分) 甘草(一兩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大錢。水一大盞。棗二枚。生薑三片。煎至八分去滓。呷 服。 病輕者。只一二服便能食。舊有橘紅二兩。治寒熱。瘧痢。不食。後人去橘皮。以乾生薑代 乾薑。治老人氣虛。大便秘。少津液引飲。別有奇效。一方。用乾薑。去橘皮。亦名醒脾飲 子。治阻病極為神驗。

四七湯(出如宜方)治妊娠三月。惡阻為病。氣郁生痰。

半夏(五兩洗七次) 白茯苓(四兩) 濃朴(三兩薑汁製) 紫蘇(二兩)
上 咀。每服四錢。用水一盞半。薑五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候。

人參丁香散(出大全良方)治妊娠惡阻。胃寒嘔逆。翻胃吐食。及心腹刺痛。

人參(半兩) 丁香 藿香葉(各一分)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 溫服。無時。

人參半夏丸(出聖惠方)治妊娠惡阻病。醋心。胸中冷。腹痛吐逆。不喜飲食\x。 半夏(湯泡七次) 人參 乾生薑(各半兩)
上為細末。以生地黃汁浸蒸餅。為丸如 梧桐 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小地黃丸(出保慶集方)治妊娠酸心。吐清水。腹痛不能食。

人參 乾薑(炮各等分)
上為末。用生地黃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 食前服之。濟生方加製半夏等分。

治妊娠忽下黃汁。如膠或如出豆汁。(出大全良方) 苧根(切二升去黑皮) 銀(一斤)
上以水九升煎取四升。每服入酒二升。或一升煎 藥。取一升。分作二服。

治阻病(出仁存方)\x用香附子末熱湯調服。參橘散(出醫方集成)治妊娠三月。惡阻。吐逆不食。或心虛煩悶。

赤茯苓 橘皮(去白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 白朮 濃朴(薑製) 人參 甘草(炙 各半兩)

赤茯苓散(出楊氏家藏方)治妊娠惡阻。心胸煩悶。頭暈惡心。四肢昏倦。嘔吐痰水。惡聞食氣。

赤茯苓(去皮) 半夏(湯洗七遍) 陳橘皮(去白) 桔梗(去蘆頭) 乾地黃(洗 焙各一兩) 白朮 川芎 人參(去蘆頭) 赤芍藥(各三分) 旋複花 甘草(炙各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人參調中湯(出楊氏家藏方)\x調脾肺氣。治胸脅滿悶。四肢煩熱。及妊娠阻 病。心胸注悶。嘔逆。不思飲食。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各半兩) 枳殼(麩炒去瓤) 濃朴(薑汁製) 白朮 白 茯苓(去皮各一兩) 柴胡(去苗) 細辛(去葉土) 藿香葉(去土) 陳橘皮(去白各三分) 上 件為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前。

李氏家傳快氣湯(出產經)\x自初妊娠。惡阻。便可服此。寬中快氣。抑陽輔陰。入月滑胎易產。

枳殼(五兩) 縮砂 香附子 甘草(各二兩) 上各淨秤。同炒為末。湯調服。

溫真人方(出產經) 枳殼(五兩) 川當歸 木香(各一兩) 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湯調服。

膠艾湯(出指南方)治妊娠胞阻。

阿膠 川芎 甘草(炙各二兩) 艾葉 當歸(各三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 盞。 煎至一盞去滓。溫服。覺冷痛。加乾薑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