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

夫金石之性。堅剛而急烈。又性清淨而惡滓穢。凡服乳石訖即須以意消息。尋檢舊法。 不可 之後 令五 少筋 氣勝 肉精 於其 少茱 日。 此又 並不 宜泄 作得轉 穩。不 主咳逆上 焦傷竭。 名爐石。 蓑草。少 如鵝 仙經 潤可 淋渴 乳者。陽中之陰。石者。陰中之陽。乳石從來陰陽精體。處至陰之裡。有正陽伏其中。 正陽 互 理 不 其 本草經曰:白石英。味甘辛。微溫無毒。主消渴。陰痿不足。咳逆。胸膈間久寒。益氣除風 濕痺。療肺痿下氣。利小便。補五臟。通日月光明。久服輕身長年。耐寒熱。生華陰山谷及 泰山。大如指。長二三寸。六面如削。白澈有光芒。其端黃棱。名黃石英。赤端名赤石英。 青端名青石英。黑端名黑石英。二月采亦無時。惡馬目毒公。今醫家用新安所出極細長白澈 者。壽陽八公山多大者。不正用之。仙經大小並有用。唯須精白無瑕雜者。如此說。則大者 為佳。其四色英。今不複用。謹按白石英所在皆有。今澤州。虢州。洛州。山中俱出。虢州 者乃大。徑三寸長五六寸者。今通以澤州所出為勝。又雲。紫石英。味甘。辛溫無毒。主心 腹咳逆邪氣。補不足。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十年無子。療上氣心腹痛。寒熱邪氣。結氣。補心氣不足。定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渴除胃久中寒。散癰腫。令人悅澤。久服溫中。輕 身延年。生太山山谷。采無時。長石為之使。得茯苓人參芍藥。共療心中結氣。得天雄菖蒲 共療霍亂。畏冬青附子。不欲 甲黃連麥勾姜。今第一用太山石。色重澈下有根。次出雹零 山亦好。又有南城石。無根。又有青綿石。色亦重黑不明。又有林邑石。腹裡心。有一物如 眼。吳興石。四面才有紫色。無光澤。會稽、諸暨石。形色如石榴子。先時並雜用。今散家 采擇。唯太山最。余處可作丸酒耳。仙經不正用。而為俗法所重也。采時依此。

研煉服餌鐘乳

方研煉鐘乳法(出聖惠方) 取韶州鐘乳。無問濃薄。但令顏色明淨光澤者。即堪入煉。唯黃赤兩色不任用。欲煉亦 不限 沸。 如疑 咽喉 水。 著水 勻。 干澀。即是水盡。即更添水。常令如稀泔狀。乳細者。皆浮在上。粗者。覺在下。複繞錘缽 四邊 有粗 不 和

五石護命散(出聖惠方)治虛勞百病羸瘦。咳逆短氣。骨間有熱。四肢煩痛。或腹鳴急痛。 大小便不利。尿多赤黃。頭眩暈悶。惡寒風痺。食飲不消。並宜服之。 煉成鐘乳(二兩) 紫石英(二兩細研水飛過) 白石英(二兩細研水飛過) 硫黃(二兩) 赤石 姜 (炮製 三分) 麥門 服

三石散(出聖惠方)治風勞積冷。消除百病。

煉成鐘乳(二兩) 紫石英(細研水飛過) 白石英(細研水飛過) 白茯苓 桂心 栝 蔞根 防 (炮製 去 蠣 (一

更生散(出聖惠方)治男子婦人宿寒虛羸。胸脅逆滿。手足不仁。飲食全少。身體多病。乍 煉成鐘乳(三兩) 白石英(二兩細研水飛過) 海蛤 赤石脂(細研) 羌活 栝蔞 根(各二兩) 人參(空心及 晚食

五石更生散(出聖惠方)治男子五勞七傷。虛羸著床。久醫不效。

煉成鐘乳(二兩) 白石英(細研水飛) 紫石英(細研水飛) 赤石脂 硫黃 海蛤 (細研 各一 頭各半兩) 白朮(各三分)
上為細散。入研藥和勻。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 酒調下二錢。

鐘乳散(出聖惠方)治諸虛不足。羸弱不能起止。

煉成鐘乳(三兩) 人參(去蘆頭) 熟乾地黃 黃 白茯苓 薯蕷 石斛(去根銼) 杜 仲(門冬 (三兩

東陵處士鐘乳丸(出十便良方) 鐘乳(無問州土但薄光潤者即堪以疏布袋盛懸於釜中勿令著底炭火煮之日三度易水出釜 水淨 升緩 七夜 各一兩 俟 相和 鐘乳丸(出聖惠方) 補虛損勞冷。諸陽氣不足。悅顏色。令充實。煉成鐘孔(二十四分) 石 斛蛇床子(各五分) 人參 桂心(各四分) 椒(三分微炒去汗去 (三分) 上藥四十八分。計一十二兩。以煉白蜜和之。搗三千杵。藥成 下二十五丸。日再服。如性飲。宜加飲少許。仍行三數百步 更佳。古法雲。令食干要得丸力速。如覺熱沖上。進一兩口 能節食甚佳。又雲。令食干飯豆醬。不得過多。不可依古法 依此法將慎。補益之功。不可具述。

鐘乳散(出聖惠方)\x主補虛勞。益氣力。消食。

防風 人參(各一分) 鐘乳(一分研) 細辛(半分) 桂心(二銖) 乾薑(一銖)
上為散。分 使體中

鐘乳丸(出聖惠方)治丈夫衰老。陽氣虛乏。手足常冷。心中少氣。體血虛耗。腰痛腳痺。 心煩口乾。不能飲食。宜服此安五臟。補腸胃能息萬病。下氣消食。長肌膚。和中焦。 煉成鐘乳粉(三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次焙乾微炒) 石斛(一兩去根銼) 菟絲子(酒浸一 宿焙乾另搗為末二兩) 雄蠶蛾(五十枚微炒)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服訖。行 數百步。更飲溫酒三五合。飲訖。複行百餘步。以展藥勢。及食訖飯豆醬一日不用聞見尸臭 等氣。及勿食粗自死陳惡物。

煉鐘乳散(出聖惠方)\x療虛羸不足。六十以上人。瘦弱不能食。息百病法。常服益佳。

鐘乳(一斤取白淨光明色好者即任用之非此者不堪用一味先泥一鐵鐺受四五斗者為灶貯 水令 此勿 之淨淘訖內瓷缽中用玉錘著水研之一日一夜多著水攪令大濁瀉取別澄為粉其乳粗者自然沉底 可研 散藥服 作 九貼。 每朝空腹。溫酒服一貼。黃昏後服一貼。三日內。準此服之。三日補還須準舊服如前。 盡此 肉 若 損 日內。須作羹食補之。任意所便。仍不用蔥豉及硬食也。一得此法。其後服十斤二十斤。任 意

鐘乳酒(出聖惠方)\x主風虛氣上安五臟。通百節。利九竅。益精明目。補下焦傷竭腳弱疼。 用鐘乳五兩。細研。兩重帛練袋。盛內六升清酒。中用白瓷器盛。密封安湯中。煎令三分。

又方(出聖惠方) 用煉成鐘乳三兩。以無灰新熟清酒一斗。於不津器中。相和密封閉。冬七日。夏二日。 空腹 令節

乳煎鐘乳方(出聖惠方)\x療風虛勞損。腰腳弱。補益。充強氣力。

用鐘乳三兩。研如面。以夾帛練袋盛稍寬容。急系頭。納牛乳一大升中。煎之三分減一分。 頓服 乳。 以上 若欲 半乃

單服乳粉方(出聖惠方) 用鐘乳小秤一兩。分為兩服。朝服夜盡。無問多少。一準此法。一兩為度。凡服乳。皆 須溫 即 自除。二斤。流及三世。三斤。臨死之時。顏色不變。

補乳法(出十便良方) 凡三日服乳。三日補之。十日服乳。十日補之。以此為度。補乳法欲飽食。服乳法欲少 餐。 覺 氣 然

鐘乳酒(出聖惠方)治虛損。通順血脈。補益下元。

煉成鐘乳(五兩綿裹) 附子(三兩炮去皮臍) 甘菊花(二兩) 肉蓯蓉(酒浸去粗 皮火炙 令干) 候 日滿折

研煉服餌石英

\x方飛煉研煮石英法(出聖惠方)治消渴。陰痿不足。咳逆。胸膈間久寒。益氣。除風濕痺。肺 用白石英半斤。上好者。以生絹袋盛之。於一斗米飯甑中蒸四五遍。然後搗罷。又用玉 錘乳 日三 及晚

石英粉法(出聖惠方)治風虛勞損。眼目不明。神思昏濁。

用白石英任多少瑩淨者。研飛。煉如前法。成粉訖。每四兩為一劑。取煉成白蜜。和之 為二 以

燒石英法(出聖惠方)\x 治風虛久冷濕痺。補諸陽不足。

用白石英三兩。以甘堝子。盛蓋頭於炭火中。燒之令赤。投入五升無灰酒中。又取石英 燒令 食前

服石法

粗白石英一大片敲碎。顆粒如酸棗核大。不用全。取白石顆先於砂盆中和粗磊磊砂。使 壯兒 即 熟 取 家 恐 此至日午左側。即便轉出。為新石推陳石下訖。還依大家食時即餐飯。若自知病羸。至夜。 食前又服七顆。依前法吞一夜。令在小腹下溫齊腳。明日平明。先便轉陳石。總與石下訖。 又朝法夜法服之。此石常在小腹內。仍附倉門。但小腹溫熱。於四肢膀胱頭目腦髓膚體之內。元無石氣。欲從何而作。丈夫婦人多有積冷。若下熱。必須上冷。若上下俱冷。胃口不下 食。便成消渴。至若上下俱熱。頭面生瘡。唇干眼赤。手腳枯槁。皮毛浮起。不久成骨蒸。 凡人必須上下焦冷熱氣息調和。筋脈通達。若上熱下冷。必有痼積。服石之後。即下熱。自 然上冷。骨氣堅實。腰腎強健。萬病自除。石氣力得。三年以來。若不得力。十斤亦須常吃。若得力。吃一斤即止也。

白石英酒方(出聖惠方)治風虛濕痺。腳弱筋攣。陰痿體寒。視聽不明。

白石英(上好者搗碎) 磁石(搗各五兩) 石斛(去根銼) 附子(炮製去皮) 牛膝(去苗 各三 (一兩 以絹袋 盛。 服

又方 治風虛濕痺。筋脈拘攣。腳弱不能行履。

白石英(好者搗碎) 薏苡仁 牛膝(去苗各五兩) 續斷 茵芋 防風(去蘆頭) 附子 (炮裂 (一兩) 生 暖

豬肚煮石方 凡年四十以下。服二大兩。年四十五十。乃至六十以上。加二兩。常用四月以後。服之以熱者。緣石性重。服經兩月以後。石氣若發。即接秋氣。石力下入其臟。腰腎得 白石英(二大兩末以生絹袋重盛縫卻口) 人參(末二大兩) 生地黃(切二兩) 蔥 (七莖 細切) 豬肚 (一具 上以 水二 訖。每服

白石英粉

以白石英五兩。微搗研。以 醋五大升。於不津瓷器中。蓋頭埋屋北陰處。經二十日出。 瀉 還 安不津器中。重湯煮令乳竭止。依法方用和後丸。

白石英丸 治五勞七傷羸瘦。體熱心煩。小便不利。夜多恍惚。

生乾地黃 茯苓(華州者) 人參(潞州者) 蜀天門冬 枸杞白皮(取時月州土者各三兩) 白 加

地黃酒法

用生地黃。切五小升。烏豆三小升。以無灰清酒。漬經五宿。取服前丸藥。

金銀人參煮石英服餌方 治諸虛邪氣。安定心臟。

金(一兩) 銀(四兩) 人參(二兩) 白石英(五兩) 上取一鐵。釜淨洗。即 下前件藥於 釜中 通前 其 服

羊肉蒸石英服餌法

精羊肉(一斤) 白石英(三兩)
上先取肉劈作兩段。鑽作孔。納石英肉中。還相和。 用荷 姜等 春夏

石英汁作姜豉服餌法

白石英(二兩) 肥豬肉(三斤)
上以水八升。煮石英。取五升。量煮豬肉爛熟為度。 取 肉汁 第二 八

石英磁石浸酒餌法

白石英(五兩澤州好者) 磁石(五兩去毛石連鹼多者十兩亦得)
上各搗令碎。各用 兩 重。白 微有酒 並隨所 酒三五日後。即漸添一二升。常令瓶滿。所加藥。疑力盡者。任換之。經三五個月。疑石力 稍微。

乳酒煮白石英方(出聖惠方)治虛損勞瘦。皮膚干燥。四肢煩疼。陰痿腳弱。

白石英(五兩搗碎綿裹用密絹袋盛) 牛乳(三升) 酒(三升)
上以乳酒相和。以 慢火煎 石英 亦

牛乳煮石英方(出聖惠方)治風虛勞損。益氣。安神。明目。

白石英(三兩搗碎) 牛乳(三升) 水(五升)
上先以牛乳於鐺中。即以生密絹兩 重、作 袋。 涓涓 細細

石英飼 牛取乳服餌法。(出聖惠方)\x能潤養臟腑。光澤肌肉。令人體健。

用白石英三斤。取好者。以上亦得搗篩。細研三兩日。研了。取一 牛十歲以上養犢者。 惟 作 糞

石汁煮豬肉餌法

用白石英一大兩。絹袋盛。以水三斗。煎取四大升。去石。以豬肉一斤。細切。椒蔥鹽 豉 銀罐煮白石英服水法(出聖惠方) 治久虛。心煩或渴。腳膝無力。視聽不聰。 用白石英五兩。上好者。以銀罐盛石。受可一小升。罐底開小孔子。令遍側畔。近下。 又兩 分再 大。

煮石英服餌法

用石英五大兩。澤州光淨無點翳者。打碎如小豆大。或蕎麥大。去細末。更於水中淘洗 令淨 底。 宿澄 盞。 服之

服乳石後禁忌(附論)

凡服乳石後。藥菜等。有不可食者。有通食而無益人者。有益人利石者。有常宜收貯備 急者 發動

法凡菜不可食者。並可通食者。(出聖惠方)

不可食者

油脂(其性滑腸而令人不能食縱吃勿遣多也) 蕪荑(能生瘡兼發石氣) 薺 (發石 亦雲 損石) 凡不可 食者。勿食為佳。 若欲食者。皆須泡煉。雜以蔥椒。然後可通食者。 酥(其物潤腹而能行石氣) 冬瓜龍葵(此二物甚壓石服石人亦多食熱服) 蔓菁(作 黃俎 和肉 凡藥石發宜浴。浴便得解。浴訖不瘥者。乃可余療。若浴不瘥。即得依後服蔥白麻黃等湯。 諸隨身備急。藥目。今附於後。 紫雪 金石凌 甘草 葳蕤 黃芩 大黃 白狗糞 朴硝 芒硝 蘆根 香豉 石膏 麥門 服 詳 凡服石人。常宜收貯藥等。 人參 朴硝 苦竹瀝 大黃 梔子 好豉 大麥面 薺 黃連 升麻 石膏 荊瀝 黃芩 冬瓜 根

五乖(出聖惠方) 重衣更寒。一乖。(凡人寒衣即暖服石人宜薄衣若重衣即寒經雲熱極生寒故云一乖) 飢則生臭。二乖。(平人飲食不消作生食氣服石人忍飢失食即有生食氣與常人殊故云二 乖)極則自勞。三乖。(平人有所疲極即須消息恬養服石人夕坐久坐疲極須自勞適散石氣即 暢 故 溫即泄利。四乖。(平人因冷乃利得暖便愈服石人溫則泄冷則瘥故云四乖) 飲食欲寒。五乖。(平人食溫暖則五內調和服石人食飲欲寒乃得安穩故云五乖千金翼方 一名

七急(出聖惠方) 當洗勿失時。一急。(若覺身體暖疼關節強直翕翕發熱憒憒心悶即須洗浴若初寒先用冷 水後 當食勿飢。二急。(須食即食不得忍飢故云二急) 酒必淳清令溫。三急。(無問冬夏常須飲多少任性熱飲尤佳故云三急) 衣溫便脫。四急。 食必極冷。五急。 臥必榻薄。六急。 食必壓多。七急。

八不可(出聖惠方) 冬寒欲火。一不可。 飲食欲熱。二不可。 當診自疑。三不可。(凡服石常須消息節度覺不安將息須依法不得自生狐疑) 畏避風濕。四不可。(乍覺頭風熱憒憒悶心煩則宜當風梳頭以水洗手面即好與尋常風濕 不同) 極不欲行。五不可。(若久坐久臥有所疲極必須行役自勞) 飲食畏多。六不可。 居貪濃席。七不可。 所欲從意。八不可。(不用從意所達石性將息節度尤佳)

三無疑(出聖惠方) 務遣常理。一無疑。 委心棄本。二無疑。 寢處必寒。三無疑。

服石後將息補餌(附論)

飲酒則石勢敷行經絡。氣力強溢。腎氣堅旺。即頓為陽事。陽事過多。則腎虛上熱。熱 盛則相得

雞心酸棗湯 療飲後陽多。腎虛發熱。積熱不食。胃中虛熱。飲食不已。氣入百脈。心臟虛 雞心(十枚) 酸棗(半斤) 人參(一兩) 茯神 芍藥(各二兩) 白薇 枳實(炙) 知母 甘 取三升。 冷分三服。

黃芩飲 若覺大熱者。可服紫雪。或金石凌。或絳雪。或白雪等。但溫半大升水。取次研一大兩。香湯浴後。頓服之。候一兩利。熱乃退矣。凡此救急。紫雪為上。如不得通泄。宜服 黃芩(一兩) 梔子仁(二七枚) 乾薑(二兩) 芒硝(半兩) 上切。以水三大升。 煮取軟 一大

麥門冬飲 若覺食不下。兼嘔。宜服之。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甜竹葉(一大握) 生薑(半兩切) 小麥(四合淘去土並秕) 上 以水 三升

秦艽湯 若熱盛充滿經絡。心腹少脹。心下KT KT 不消。或時聚如堅。隨複消者。宜服此湯。 秦艽(三兩) 牛乳(一斤) 上切細。以牛乳煮取一小升。去滓頓服之。得利即瘥。 若老 弱可 亦 勿候熱後栗栗寒顫。若因顫黃後出外者。是謂余熱欲散也。濃覆。但使肌膚中少寒顫。良。

蔥根葛豉湯 若覺四肢筋強。背脊重。或頭痛如刺。眼睛欲脫者。宜以香湯浴。須虛靜大屋。內適寒溫。先以湯淋大椎。及囟上三五十碗。然後乃浴。勿令見風。浴訖。覆被安臥。擬 蔥根(三大握) 干葛(一兩切) 豉(三合) 蔥白(一大握擘) 生薑(少許切取 汁) 椒 (十五顆)
上先以水五大升。煮蔥根。減半去滓。下葛及鼓。煮取二大升。去滓。細研。 少 米作 半日

羹法 服石之後。一二百日內。須吃精細飲食。羹粥酒等。使血脈通利。取獐鹿兔雉鵝鴨肉等。以水淨洗。切如指大。於鐺中炒令欲熟。即多下蔥白。少下椒鹽。熬令香。即下少水煮。次下粳米糝。次下豉清醬汁。調咸酸適口。每欲食。先須 十數口羹汁。令胃口開通。皮膚津潤。然後進諸食。縱啖炙肉。亦無所慮。作此將養。食多且健。縱啖 。亦須多啜

鮮鯽 若不下食。體弱乏氣力。即酒食之。

取鮮鯽魚。剝去鱗。破去腸血。勿洗之。用新布一二尺。淨拭。令血脈斷。依常法作 羹。 之。

薯蕷 若覺體氣沉滯。石氣不行。慎勿吃面。若覺虛 。任餌之。取大薯蕷刮去皮。薄切曝干。承潤 作粉。不粉者。更暴依前法。 粉訖。下篩。以暖湯及鹽。如面細切作

生薑酒 若少覺不下食。服此酒。

生薑汁(一合) 白蜜(一匙) 清酒(倍生薑汁) 上相和。溫頓服之。半日乃效。 甚佳。 若飲熱歇後。石勢虛損。飲食入口。自覺諸脈中澀澀如冷水入者。是酒石俱退。經絡空 虛故

宜積日調冷食。兼進豬蹄羹。通諸脈。自瘥止。

若頭眩。耳聞空中有人語。心怯恐懼。兼憂悸不安。四肢如痺。或起眠則輒驚。如被虎 野狼所 服竹瀝一二升。乃至三升。止即瘥。亦可進白薇湯下之。消息稍令飲粥。常令有食力。 時進 若酒熱歇。石熱亦不複行。心下熱結已消。黃縱未歇。亦無所苦。 但冷凍飲料食。勿進辛辣菜。及熱補食。若不欲進清冷者。可和暖餌。勿令大熱。 若欲知體實而壅者。先看腳拇指甲。肉滿及肉色赤。是實也。實即畏熱發。 當須服藥微瀉。 若發熱但依法。次第將息。及服藥後。得微汗。微利為佳。不要多利。利多即反損石勢。 又 服丹石人食之。取利關節故也。 采榆葉。生服一兩。頓佳。又榆白皮為末。和菜菹食之甚美。令人能食。仙家常服之。

服石後解散藥勢(附論)

凡服五石散。及鐘乳諸石丹藥。既瘥節度。觸動多端。發狀雖殊。將攝相似。比來人遇 其証 推石 須自 所通 取汗 食藥得節度者。有輒解。或二十日解。溫不甚寒。即已解之候也。其失節度者。或頭痛欲裂。 為 動 致 寒

麥門冬膏 療石氣在皮膚重熱。

生麥門冬(去心) 葳蕤 鼠李皮 石膏(碎) 凝水石 沙參(各一兩) 青葙子 露 蜂房 (各 銼。納牛 酥

梔子湯 若小便稠數者。為熱食。及啖諸熱餅肉之屬故也。宜冷水洗腹。兼服此湯。

梔子仁(二兩) 甘草(炙) 芒硝(湯澄下) 黃芩(各二兩) 上切。以水五升。 煮取二升。 分

若手足卒患頑癖者。為犯熱經久故也。急與冷水洗。飲熱清酒。進冷食即止。一法。飲冷清酒亦止。若惡食臭如死物氣者。為食溫作癖故也。宜急以三黃湯下之。若不下。終不瘥。若胸脅滿氣上嘔逆者。為飢而不食。藥氣上沖故也。(出聖濟總錄)速與冷水洗。食冷飯止。若寒栗頭掉不自支持者。為食少藥。氣溢於肌膚。五臟失守。百脈搖動。與正氣相兢故也。(出聖濟總錄)\x宜強飲熱酒。以和其脈。強食冷食。以定其臟。強行。以調其關節。強洗。 若失氣不可禁止者。為犯溫不時洗故也。但冷水洗之即瘥。

若遺糞不自覺者。為熱氣入胃。大腸不禁故也。(出聖濟總錄)\x當用冷水洗之即瘥。若關節強直。不可屈伸。為久停息。不自勞泄。藥氣不散。漸浸筋脈故也。

(出 聖濟總錄) 若飲酒不解。食不得下。乍熱乍寒。不便洗。熱洗之。複寒甚者數十日。輕者數日。晝 夜不 藥並 自刑 茲斃 若齒齦腫。唇爛。牙齒搖痛。頰車噤。為坐犯熱故也。宜時救之。可當風張口。使冷氣 入咽 若大便稠數。為坐久失節度。將死之候也。可與大黃黃芩梔子芒硝湯下之。尚十有一生 耳。

若食患冷不可下者。為久冷食。口中不知味故也。(出聖濟總錄)\x當作白酒糜。多著酥熱食

若下部臭爛者。為坐荐席濃熱故也。(出聖濟總錄)\x當坐冷水中即瘥。

若鼻中有氣如爛雞子臭者。為著衣溫故也。或陰囊臭爛。為坐熱故也。 宜入冷水中。 及脫 若卒目暗無見者。為飲食居處太溫故也。但脫衣冷洗。冷食。須臾即瘥。

若身肉處處疼痛無常處。如游風者。為犯熱所作。非風冷故也。(出聖濟總錄)宜冷洗。以 若嗜寐不覺者。為久坐熱悶故也。 宜冷洗。冷食。即瘥。 若肌膚堅如石。不可屈伸。為熱食溫臥作癖。五臟隔閉。血脈不通故也。急服三黃湯下 之。

若臂腳偏急痛苦者。為久坐臥溫熱。不自移轉。氣入肺脾胃故也。又雲。熱入腹附骨故也。(出聖濟總錄)\x宜勤以二布巾淹冷水搭之。覺溫則易。如此不過三日。即瘥。

若脈洪實。或斷絕不足似死脈。或細數弦駛。其所犯非一。此脈無醫不識也。熱多則弦 駛。

有癖則洪實。急痛則斷絕。(出聖濟總錄)\x但宜寒食。自無所苦。非死唯勤。節度為妙。蓋 若人已困而脈不絕。為藥氣盛行於百脈。人之真氣已盡。藥氣尚自行。故不絕。非生氣也。

壓丹石藥(出本草) 以蜆糟煮服之。良。

壓丹石(出本草) 取白冬瓜一顆。和桐葉與豬肉食之。

壓丹石(出本草) 取獼猴桃搗汁。和生薑汁服之。佳。

壓丹石熱(出本草) 以苦瓜食之。

石泉公王方慶嶺南方。服乳石補壅法雲。南方養生治病。無過丹砂。遂著此方。(出 本草) 用升麻末三兩。研煉了。光明砂一兩。二物相合。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食後。服三丸。

壓丹石毒(出本草) 以蚌肉食之。

治石藥過劑者(出本草) 以白鴨屎末。和水調服之瘥。

乳石將適失度(附論)

夫服餌藥劑。皆有常式。戒慎將適。每務周至。矧乳石剽悍。尤當謹畏。煉食之後。宜 如何 速 能

治乳石發動。咽痛鼻塞。清涕出者。此為衣溫近火方。(出聖濟總錄) 宜速脫衣。當風取冷。以冷石熨咽鼻即瘥。

治乳石發動。輒安臥不與人語者。此為熱盛食少失性方。(出聖濟總錄) 宜與熱酒冷洗冷食自勞。即瘥。

治乳石發動。耳鳴如風聲。又有汗出者。此為自勞過度。陽事不節氣上方。(出 聖濟總錄) 宜數飲食補之。節禁陽事。即瘥。

治乳石發動。服藥心悶亂者。此為服溫藥與疾爭力方。(出聖濟總錄) 當大吐或不吐。病當困斃。若吐不絕者。可冷食飲即瘥。若絕不識人。口不開者。亦當 琢齒

治乳石發動。似傷寒溫瘧者。此為犯熱方。(出聖濟總錄) 宜以常治傷寒溫瘧藥救之。但勿服熱藥耳。其傷寒藥等。皆除破癖。不與寒食相妨。故 通服

治乳石發動。脫衣便寒。著衣便熱。此為脫著失度方。(出聖濟總錄) 小寒自可著衣。小溫便可脫衣。及冷水洗之即爽。應洗勿疑。若忍之。則病成矣。

治乳石發動。夜不得睡者。此為食少。熱在內方。(出聖濟總錄) 當服大黃黃芩梔子三黃湯。數進冷食。自得睡也。

治乳石發動。眩暈欲倒者。此為衣濃犯熱方。(出聖濟總錄) 宜冷水淋頭並洗之。即瘥。

治乳石發動百節酸疼者。此為臥處太濃。又蓋覆被衣溫濃。腳疼欲折方。(出聖 濟總錄) 當單床薄被衣。勿怠行役。或以冷水洗。勿著故垢衣。雖冬寒亦須散發受風。仍以冷石 熨其

乳石發動(附論)

內經謂。石藥性悍。非性緩心和人。不可服。夫聖人垂訓深矣。世之服乳石者。至於輕 生傷 和 剛暴勇猛之劑。以靳補養。積之畎澮。泄之尾閭。果何所賴耶。說者。以益氣補精。安五臟。 通百節。利九竅。延年益壽。利人如此。其多謂不可不食其食也。乃分稚強壯之先後。又以 石精石滓。分上士下士所服之優劣。夫以其有益於人。必欲資是以祛沉 痼疾可也。當氣體 調和。榮衛流通。亦何必區區於煉餌哉。胡不考服石之後。將護多端。一失其度。發作異態。飲食之細。則有或熱或溫之過。衣服坐臥。則有溫衣久坐久停之患。其他六反。七急。八 不可。三無疑。又欲謹畏而力行。倘有不慎。疾不旋踵。與其服食失度。自詒伊芳戚。曷若清 淨恬淡。克保沖和。今敘疾病之由。庶幾無輕餌。神農桐君。深達藥性。相製相反畏惡。備 於本草。而江左有道製散對治雲。鐘乳動術。令人頭痛目眶疼。術動鐘乳。則胸塞氣短。海 蛤動鐘乳。則目疼短氣。雖患不同。其源一矣。其五石散。自後入發動將療。亦非古法。乃 雲。鐘乳與術更互相動。本草雖無正文。而經方備載。今故存焉。

術香丸 療天行。丹石發動。上下壅隔不通。頭痛口苦不食。

青木香 紫葛 紫參 玄參 丹參 苦參 人參 石膏 代赭石 細辛 桂心 獨活 蓯蓉 有患丈夫服三丸。強者。服五丸。余。即量與之。以飲下得快利。三兩行即

薺 湯 治石毒卒發。栗栗如寒。或欲飲食。或不欲飲食。若紫石英發動。亦熱悶 。喜 薺 (二兩) 甘草(炙微赤銼) 藍子 赤茯苓 赤芍藥 黃芩(各半兩) 蔓荊子 (一兩) 上

治五石發動。熱氣上沖。心神煩燥。口乾昏悶。

麥門冬(去心) 薺 (各一兩) 豉(一合) 蔥白(二七寸去鬚) 黃芩 甘草(生 用各半兩)

人參湯(出聖惠方)治 石發。令人心急口噤。骨節疼強。或時即體熱生瘡。以冷水洗浴。 然後卻用生熱湯。淋之數遍畢。宜吃少暖食。飲一中盞稍熱酒。行百餘步。即服此湯。 人參(去蘆) 甘草(炙微赤銼) 麻黃(去根節各半兩) 豉(二合) 蔥白(去須 八莖切) 麥門

蔥白豉湯(出聖惠方)\x鐘乳對術。又對栝蔞。其治。主肺上通頭胸。術動鐘乳。胸寒短氣。 鐘乳動術。頭疼目痛。又鐘乳雖不對海蛤。海蛤能動鐘乳。鐘乳動。則目疼短氣。有時。 術 要 蔥白(半斤) 豉(二升) 甘草(三兩) 人參 吳茱萸(一升)
上 咀。先以水 一斗五升。煮 然後仰

甘草湯(出千金方) 甘草(三兩) 桂心(二兩) 豉(二升) 蔥白(半斤) 上合服如上法。若服此已 解。肺家 猶有

桂心湯(聖惠方名甘草湯一名麥門冬湯) 桂心(二兩) 麥門冬(五兩) 人參(一兩半) 甘草(三兩炙) 豉(二升) 蔥 白(半斤) 上細

杜仲湯(出聖惠方)\x硫黃對防風。又對細辛。其治主脾。通主腰腳。防風動硫黃。煩熱腳疼。腰痛。或嗔忿無常。或下利不禁。防風細辛能動硫黃。而硫黃不能動彼。始覺發。便服此方。

杜仲(三兩) 枳實(一方作枳殼炒黃去瓤) 甘草 李核仁(各二兩) 香豉(二升) 梔子仁(十四枚) 上合服如上法。若不解。複服。

大麥奴湯(出聖惠方) 大麥奴(四兩) 甘草 人參 芒硝 桂心(各二兩) 麥門冬(半斤) 上合服如上 法。若 服此

人參湯(出千金方) 人參 乾薑 甘草 當歸(各一兩) 附子(一枚) 上合服如上法。

生麥門冬湯(出聖惠方)\x白石英對附子。其治主胃。通主脾腎。附子動白石英。煩熱腹脹。白石英動附子。嘔逆不得食。或口噤不開。或言語難。手腳疼痛。始覺發。宜服此方。

生麥門冬(四兩) 甘草(炙) 麻黃(各二兩) 豉(二升) 上合服如上法。不解。 更服。

大黃湯(出聖惠方) 大黃(三兩) 甘草(二兩) 豉(二升) 梔子仁(二十枚) 上合服如上法。頓服。 得下便 止。

栝蔞根湯(出聖惠方) 栝蔞根(一方作瓜蔞) 大麥奴(四兩) 甘草(二兩) 蔥白(半斤) 豉(二升) 上 合服如 上法

芒硝湯(出千金方) 芒硝 桂心(各二兩) 通草 甘草 白朮(一兩) 大棗(二十枚) 李核仁(二十 枚) 上 合服

人參湯(出聖惠方)\x紫石英對人參。其治主心肝。通主於腎治腰腳。人參動紫石英。外台雲。細辛人參動紫石英。心急而痛。或驚悸不得睡臥。恍惚忘誤。失性發狂。昏昏欲眠。或憒憒喜嗔。或瘥或劇。乍寒乍熱。若耳聾目暗。又防風雖不對紫石英。紫石英猶動防風。巢源雲。防風雖不對紫石英。而能動紫石英。為藥中亦有人參。緣防風動人參。轉相發動。令人 人參 白朮(各三兩) 甘草(外台無此味) 桂心(各一兩) 細辛(一兩) 豉(三 升) 上 合服

生麥門冬湯(出聖惠方外台秘要雲此方治 石發) 生麥門冬 蔥白(各半斤) 甘草(三兩) 人參(一兩) 豉(二升) 上合服如上 法。溫床 暖覆

人參湯(出千金方) 人參 防風 甘草(各三兩) 桂心(二兩) 生薑(一兩) 白朮(一兩) 上合服。 如上 法。

大黃黃芩湯(一名大黃湯出千金方)\x桔梗對赤石脂。又對茯苓。又對牡蠣。桔梗發。則頭痛 大黃 黃芩 梔子仁(各三兩) 蔥白(切一升) 豉(一升)
上 咀。以水五升。 煮取二升半

栝蔞根湯(出聖惠方)\x海蛤對栝蔞。海蛤先發。則手足煩熱。栝蔞先發。則噤寒清涕出。宜 栝蔞根(一方作瓜蔞) 甘草(各二兩) 大黃(一兩) 梔子仁(十四枚) 上合服。 如解鐘 乳法。

蔥白豉湯(一名香豉飲)治困失食發。及飲酒過醉發。理中湯

(出千金方)\x服前湯不解者。宜服此方。

人參 甘草 白朮(各三兩) 乾薑(二兩)
上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 服。

人參湯(出千金方)治因嗔怒太過發者方。(千金翼方雲主散發氣卒心腹 絞 痛不得氣息命在 人參 枳實 甘草(各九分) 白朮 乾薑 栝蔞根(各六分)
上 咀。以水九升。 煮取 三升

蔥白豉湯(出千金方)\x 石無所偏對。其治主胃。發則令人心急口噤。骨節疼強。或節節生 蔥白(半斤) 甘草(二兩) 豉(二升)
上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散 發身體。 卒

梔子豉湯(出千金方)治食宿飯陳臭肉。及羹宿菜發者方。

梔子(三七枚) 香豉(三升) 甘草(三兩)
上 咀。以水八升。煎取三升。分三 服。亦 可加

露蜂房散(出聖惠方)治丹石發動。令人體熱煩疼。心燥口乾。

露蜂房(一兩) 薺 甘草(生用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 去

大黃丸 治乳石發。

大黃(五兩搗末) 大麻子(五兩炒勿令焦待冷裝簸箕中 去皮取入研如膏) 上合治 令 勻。以 忌如

烏梅湯(出聖惠方)治疏黃時令人背膊疼悶。眼暗漠漠。

烏梅肉(一兩微破) 沙糖(半兩)
上以漿水一大盞。煎至七分。時時溫呷。

大麥 方(出聖惠方)\x赤石脂對桔梗。其治主心痛主胸背。桔梗動石脂。心痛寒噤。手腳逆冷。心中煩悶。赤石脂動桔梗。頭痛目赤。身體壯熱。始覺發。宜溫清酒飲之。隨能使動搖 用大麥炒令汗出。燥止勿令太焦。舂去皮。細搗絹篩。以冷水和服之。又方云:搗去皮。 淨

姜蜜飲(出千金方)治服散忽發動方。

用乾薑五兩。 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蜜一合。和絞頓服。不瘥。重作。

壓丹石發方

用杏仁一百枚。去皮尖。以水二升。於盆中研之。絞取汁。令盡。以白面二升。用杏仁 汁搜 候熱

胡豆汁方(出聖濟總錄)治一切石發。

用胡豆半升。以水五盞。同研。生絹絞取汁。每服半盞。不拘時服。虛弱人以意量之。

胡荽飲(出聖惠方)治乳石熱氣結滯。經年數發。

用胡荽半斤。五月五日采。預收陰乾。春夏采葉。秋冬采根。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 去滓

治硫黃發。遍身熱。(出聖惠方) 以大麻油二合。煎熟。放溫。以銅匙抄少許啜之。日三五服。效。

治硫黃忽發氣悶方(出聖惠方) 以羊血一合。服之。效。

治丹石發(出聖濟總錄) 用河中石一兩。燒令通赤。投於童子小便內。候溫。去石。飲一盞。良。

治一切丹石發(出聖濟總錄) 用黃連去須二兩。為細末。以水三盞。浸經一宿。漉去滓。每服半盞。時飲之。

治一切石發(出聖濟總錄) 以冬瓜生去皮研爛。四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早晨日午近晚。各一服

治乳石發(出聖濟總錄) 用枸杞白皮半斤。銼碎。以水五升。煮取三升。空心任意服之。

又方(出聖濟總錄) 用薺 半斤。細銼。以水五升。煮取三升。空心飲之。 術對鐘乳。術發。則頭痛目疼。或舉身壯熱。食解如鐘乳法。

附子對白石英。亦對赤石脂。附子發。則嘔逆。手足疼。體堅強。骨節痛。或項強。面目紅 飲酒服 自愈。若不愈。與白石英同解。(宜服大黃黃芩湯。方見本類桔梗對赤石脂下。) 人參對紫石英。人參發。則煩熱頭項強。

與紫石英同解。

赤石脂對牡蠣發。則四肢壯熱。心腹煩悶。極渴。解與赤石脂同。 乾薑無所偏對。白石英發。先腹脹。後發熱。石硫黃發。通身熱。兼腰膝痛。 石發。 遍 則

以上除海蛤外。宜浴法。

紫石發。乍寒熱。赤石脂發。心噤身熱。頭目赤。 以上二味。宜酒。又雲。赤石脂紫石英發。宜飲酒。得酒即解。凡藥發。或有宜冷。或 有宜 石硫黃 石發。及桔梗牡蠣茯苓發。宜浴。白石英亦可小浴。飲不宜浴。 石發。宜用 生熟 浴法。初熱。先用暖水。後用冷水。浴時。慎不可洗頭垂浴。可以二三升灌之。凡藥宜 浴便

又法 寒食散發者。由草藥氣力易盡。石性沉滯。獨主胃中。故令數發。

欲服之時。以絹袋盛散一匕。作四合酒中塞其口。一宿後。飲盡之。其酒用多少。荷御 節度

治發動數患熱。因壓藥下之方。

用豬腎脂一具。不令中水。以火炙。承取汁。適寒溫。一服三合。每日夜五六服。多至 五六

又方 用肥豬肉 一升。調如常法。空腹頓服之。令盡。少時腹中雷鳴。鳴定藥下。隨下。以 器盛

療能石發熱盛

甘草(二兩炙) 生犀角(一兩半屑) 葳蕤(三兩) 上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 分服。 效

常防備發熱法

麥門冬(三兩去心) 甘草(一兩) 人參(三兩) 上搗篩。蜜和丸。如彈丸大。日 服三丸。 良

治藥發熱因(千金翼雲凡散數發熱無賴下去之又雲諸丹及金石等用同之) 用黍米三升作糜。以煎成豬脂一斤。和令調。宿不食。旦食之。空心服令飽。晚當下藥。 神

治乳石發動。忽大熱。多欲就臥冷地。人不得食諸熱面熱酒方。

用五加木根葉皮。銼暴二兩。粗搗篩。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蜂房湯 治乳石發熱。服此下石。

用露蜂房三兩。炙。銼碎。以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頓服。若不定。隔三五日再服。 其

朴硝丸 治金石發熱。及諸熱。

用朴硝一味。煉成半斤。研粉。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蜜水下。服 金石 若有色

治丹石發熱

以菰根和鯽魚煮作羹食之。三兩頓。即瘥。

若發急遍身熱如湯火。或氣結不識人時。倒地口噤不開。不自覺知者。

以熱酒隨其性灌之。卒不得下者。當折齒灌之。咽中寒。盛酒入必還出。但灌勿止。半 日許

治服散。卒發動困篤。凡服五石護命更生散。及鐘乳寒食散。失將和節度。皆致發動。其病無所不為。若發起倉卒。不以漸而致者。皆以散勢也。宜及時救解之。若四段身外有一切痛 用冷水洗數百遍。熱有所沖。水漬布巾。隨以拓之。又水漬冷石以熨之。須飲暖酒。逍 遙起

將冷太過發則多壯熱\x以冷水洗浴。然後用生熱湯五六石浴之。已食。少暖食。飲 少熱酒。行止省勞。

將熱太過發則多心悶\x時食少冷食瘥。

若夏月太熱。時散發動。多起於渴飲所致。

以水和少面服。不瘥。複作。以瘥為度。

治藥發熱因

用肥豬肉五斤。入蔥白半斤。薤半斤。合煮如治食法。宿不食。旦服之。令盡。不盡。 明日

療丹石發動

以含水藤中水。飲之。

治服丹石人發動舌乾咳嗽(出本草) 用冬月葵菹汁。每食後。飲一盞。便臥少時。

治大人丹石發動(出本草) 以雪水小溫服之。

治藥石發動。熱氣奔犯。(出本草) 用綠豆生研。絞汁服。

服赤石脂發。則心痛。飲熱酒不解。治之。(出本草) 用蔥豉綿裹。水煮飲之。

治服丹石人熱法(出本草) 用桑耳和蔥豉。作羹服之。

治丹石發動不下食(出本草) 用罌粟子和竹瀝。煮作粥食之。極美。

主金石藥發(出本草) 以麥門冬去心六兩。人參四兩。甘草二兩。炙。三物下篩。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十 九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