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骨蒸病有五種。一曰骨蒸。其根在腎。早起則體涼。日晚則熱燥。四肢不安。飲食無 味。小便赤黃。忽忽煩亂。喘促無力。腰背多疼。兩足逆冷。手心長熱。蒸盛過傷。則內變 為疳。蝕人五臟。二曰脈蒸。其根在心。日增煩悶。擲手出足。翕翕思水。多唾白沫。睡即 浪言。驚恐不安。其脈浮數。蒸盛之時。或變為疳。臍下脹痛。或利不止。三曰皮蒸。其根 在肺。大喘短氣。鼻口俱干。舌上色白。小便如血。蒸盛之時。胸滿注熱。兩脅下脹。咳嗽 胸背疼痛。眠臥不安。蒸毒傷肺。即唾血也。四曰肉蒸。其根在脾。體熱如火。煩躁無汗。 心腹脹臌。食即欲嘔。小便如血。大便秘澀。蒸盛之時。或身腫目赤。眠臥不安。五曰內蒸。 亦名血蒸。所名內蒸者。必外寒而內熱。以手拊骨。而內熱者。其根在五臟六腑。其人必因 熱病後得之。骨肉自消。飲食無味。或皮燥而無光。蒸盛之時。四肢無力。足踵腫起。又有二十三蒸者。一胞蒸。小便黃赤。二玉房蒸。男則遺瀝漏精。女則月候不調。三腦蒸。頭眩 悶熱。四髓蒸。髓沸熱。心昏。五骨蒸。齒黑。六筋蒸。甲焦。七血潛。發焦。八脈蒸。緩 急罔顧。九肝蒸。或時飢前昏眩。十心蒸。舌乾。十一脾蒸。肉焦。十二肺蒸。鼻乾。十三 腎蒸。兩耳干焦。十四膀胱蒸。右耳偏焦。十五膽蒸。眼白色。無事常驚。十六胃蒸。舌下 痛。十七小腸蒸。下焦熱。尿即痛。十八大腸蒸。鼻右孔痛。十九三焦蒸。生病乍熱乍寒。 二十肉蒸。肌肉消瘦。二十一氣蒸。即喘息氣。二十二皮蒸。在筋皮。蒸即筋皮攣縮。二十 三遍身蒸。體氣熱。凡語諸蒸患。多因熱病後食牛羊肉油膩。或酒或房事觸犯而成。此疾久 蒸不除。多致危篤。必須早療也。

治五蒸方。夫蒸者。乃附蒸熱毒之氣。皆是死之漸。庸醫不識。熱毒形狀。或妄稱神祟。 以相疑惑。致使蒸盛變為疳。而致斃者。今具各方於後。 一曰骨蒸(出千金方) 用芒硝水服。早晚每日再服。亦可搗苦參蜜和為丸。如梧子大。一服七丸。日再。以米 飲送之。無忌。以體輕涼為度。 二曰脈蒸 苦參 青葙(各二兩) 艾葉 甘草(各一兩炙) 上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 為三分。用羊胞盛之。以葦筒灌下部中。若不利。取芒硝一兩許。和冷水合和服之。再服。忌海 藻菘 三曰皮蒸 急與芒硝一兩。以水一升半。和分為三服。三日服。止訖。以冷水浸手。以熨脅間及腋 下。 四曰肉蒸 用大黃一兩半。切如小豆大。以水一升。浸一宿。明旦絞取汁。服五合許。微利即止。 若熱不定。亦可服芒硝一兩許。每日三。以涼體為度。 五曰內蒸(出肘後方) 所以言內者。以外寒內熱附骨也。其根在五臟六腑之中必因患 後 得之。骨肉自消。飲食無味。或皮燥而無光。蒸作之時。四肢漸細。足踵腫者。 用石膏十兩。研如乳粉。法用和服。早晚每日再。以體涼為度。

加減青蒿丸。治男子女人。一切勞疾骨蒸風氣。此藥有七名。一名杏仁丸。治瘦。二名木香丸。能治尸注鬼氣。九種心痛。三種蟲咬心痛。三名犀角丸。治時行熱疾瘟疫。四名龍腦丸。治小兒無辜痞痢。五名萬病丸。治一切虛傷。六名丹砂丸。治毒邪 癖氣等。七名青蒿丸。治男子女人一切勞氣。若常帶行山林曠野。坑阱塚墓前後。鬼神不敢近。若被毒蛇惡物所 青蒿心(三枚細切) 童子小便(三大斗) 生地黃(三挺竹刀切搗) 東引桃枝(半 握細搗碎 一二兩) 甘草(四兩炙) 以上五味。用新瓮子一口。以小便浸七日。和小便並前件藥煮 三 五百沸。漉出藥。晒乾搗羅為末。然後將小便清入釜中。以桑柴火煉之。以篦攪勿住手。三 斗小便煉至三升。用不津器盛。將和後藥。 杏仁 桃仁(並去雙仁及皮尖炒令黃) 桔梗 葳蕤 枳殼(麩炒去瓤) 大黃(焙) 升麻 蒼朮(炒一方用白朮) 白茯苓(去黑皮) 地骨皮 甘草(炙) 天靈蓋(酥炙一兩無虎 骨代) 貝母(去心) 蕪荑(炒) 當歸(切焙) 黃 (銼) 桂(去粗皮) 橘皮(去白焙) 濃朴(去粗 皮薑汁炙) 防風(去瓤) 檳榔(不得近鐵器) 吳茱萸(湯浸炒) 丹砂(別研) 麝 香(別研各一兩) 木香(二兩半) 犀角屑(一兩半) 羚羊角屑(二兩一分)
上為細末。用前小 便煎和 勻。入臼搗五百下。如末粘。可入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後溫水下三十丸。疾重。日 再服。通三焦安五臟。四時常服。永無虛勞之疾。時行瘴瘧。常不能害。上氣咳嗽。無問涕 唾並干嗽。嗽後有血。此名肺熱。熱毒壅轉。成鼻塞聲破。胸中結痛。若不速除。當成肺痿 勞瘦。服此藥五兩。其病乃平。手足熱如火。口生瘡舌爛。夜夢不祥。口中 齒。牙痛咽痺。 服五 上瘰 當法不治。根本必攻五臟。狀如藤蘿繞木。榮枯。不相舍。令頸項破損。必死。 服此八兩當效。若患時氣頭痛欲死。身熱大小便秘澀。複不識人。不下食。新汲水下五十丸。 即瘥丈夫婦人曾服熱藥過度。近雖藥盡。氣力猶有。往往發來沖人頭面。致眼痛昏熱。心胃 燥煩。口臭生瘡。溫水下二丸。不過一二兩。嬰孩無辜病。與大人勞病。同為在胎中傷精血。致令唇口焦干。或瀉或利。腹中漸結。眼中生膜。服之可愈。若孩子漸不。準大人例服之。女人月經不均。或前或後。多少不定。青色雜。或凝或散。漸成勞瘦。服一二兩。當愈。 春加 龍膽 龍骨 柴胡(去苗) 黃連(去須略炒各一分) 夏加 知母 石菖蒲 麥 門冬(去心)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秋加 訶黎勒皮 秦艽 旋複花(各一兩)

龍膽丸 治骨蒸熱病。諸勞瘴毒。多痰氣促。頭痛口乾。目澀少食。漸漸羸瘦。

龍膽(三兩) 柴胡(去苗) 秦艽(去苗土) 葳蕤 升麻 百部 枳實(去瓤麩炒) 玄 胡旋複花 馬兜鈴 百合 紫菀 射干 木香 防風(去皮) 黃芩(去黑心) 梔子仁 大黃(銼炒) 栝蔞實 沙參 貝母(去心) 硝石(研) 凝水石 茵陳蒿 石膏 知母(切 焙) 青蒿 款冬花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焙)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 飲或酒下亦得。

生地黃煎丸(出聖惠方)治骨蒸勞疾煩熱。口乾頰赤。咳嗽寒熱。盜汗。四肢干瘦。宜服。 牛膝(四兩去苗) 生乾地黃汁(一升) 青蒿(一升汁) 生薑汁(一合) 童子小 便(三升) 生乾地黃(四兩) 桃仁(三兩去皮尖研如膏同煎藥六味於石鍋子內慢火熬令爛研取汁去滓 入 蜜半斤更熬如膏)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熬黃去裙 ) 赤茯苓 (三分) 胡黃連(三分) 犀角屑 知母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龍膽(去蘆頭) 木香 黃芩 地骨皮 桔梗(去蘆頭) 桑根白皮(銼) 赤芍藥 當歸(各二分) 麝香(半兩細研) 秦 艽 (一兩去苗)柴胡(一兩去苗)
上為末。入麝香令勻。用前搗和。五七百杵。丸如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清粥飲下亦得。忌炙爆油膩面莧菜。

鱉甲湯 治男子女人。骨蒸皮肉消瘦。面色痿黃。不思飲食。夜多咳嗽。涕唾稠粘。骨節疼 鱉甲(去裙 醋炙令黃三兩) 秦艽(去苗土三兩) 紫菀(去土兩半) 柴胡(去苗 三兩) 訶黎勒皮(煨一兩半) 牡蠣( ) 麻黃(去根節) 犀角屑 知母(切焙) 升麻 甘草(炙) 梔子仁 檳榔(銼) 木香 當歸(切焙) 桔梗(炒) 桑根白皮(銼) 大黃(炒) 黃連(去鬚) 桃仁(炒) 人參 桂(去粗皮) 葳蕤 芎 (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 棗 一枚擘。烏梅一個。生薑三片。同煎。三五沸。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獺肝丸(出聖惠方)治骨蒸勞熱。體瘦煩疼。宜服。

獺肝(一兩微炙) 麝香(一兩細研) 犀角屑(半兩) 牛黃(一分細研) 鱉甲(一兩塗酥 炙微黃去裙 ) 天靈蓋(三分塗酥炙令微黃) 阿魏(一兩麩裹煨面熟為度) 雄黃(三分細 研) 木香(半兩) 龍膽(半兩去蘆頭) 黃連(三分) 知母(三分) 柴胡(一兩去 苗) 地骨 皮(三分) 赤芍藥(半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半兩生用) 白朮(半兩) 黃芩 (半兩) 赤茯苓(三分) 川升麻(半兩) 朱砂(三分細研) 檳榔(三分)
上為末。 研了藥令 均。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下三十丸。忌莧菜。

青蒿丸 治童子室女。骨蒸熱。成勞。不思飲食。食即無味。身體苦疼。陽熱傳盛。面色多 青蒿(銼四兩) 甘草(銼一兩) 桃仁 杏仁(各二兩去皮尖雙仁) 以上用童子小 便五升。瓷瓶盛入藥於內。磚支其底。以糠頭火。燒一夜取出。桃杏仁別研如泥。別入。 芍藥 知母 天靈蓋(炙) 車前子 紫菀(去土各一分) 葳蕤 當歸(切焙) 枳 殼(去 瓤麩炒) 生地黃(焙) 檳榔(銼) 黃連(去鬚) 秦艽(去苗土) 京三棱(煨銼) 柴胡(去 苗) 續斷(各一分) 獺肝(炙半兩) 麝香 犀角(生用屑一兩) 上除前四味外。為 末。和 桃杏仁同搗一二十下。旋入所煎小便。濕搗一二千杵。如硬入熟蜜一兩半。更搗。眾手為丸。 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每日熟水下三十丸。咳嗽加貝母半兩。婦人月候不通。加牡丹延胡 索各一分。五心煩躁加地骨皮茯神羚羊角。初患未傳諸藏。酒下。四服即愈。腹中有塊。及 癖惡寒頭痛。面黃色。毛發焦枯。服畢便愈。

豬肚黃連丸(出聖濟總錄)治骨蒸虛勞。傳尸肺痿。咳嗽不止。困重羸瘦。壯熱。或即憎寒。腹內冷腹。四肢煩疼。飲食無味。頭疼口乾。涕稠唾粘。渴不止者。

豬肚(一具童子小便煮令熟細切搗為末) 知母 蕪荑仁(炒各二兩) 紫菀(去苗 二兩) 百 甲(去裙 醋浸炙) 黃芩(去黑心) 人參 貝母(去心) 柴胡(去苗) 地骨皮 龍膽(去蘆頭) 白茯苓(去黑皮) 黃 (銼各一兩) 黃連(去鬚) 上一十九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溫酒送下二十丸。

加減黃 建中湯(出經效方)治男子婦人五勞骨蒸者。試用神效。

白朮 白茯苓 桔梗(各三錢) 人參(錢半) 秦艽 北柴胡 防風 白芍藥 甘草 當歸(去尾) 澤瀉 生地黃 熟地黃 地骨皮 肉豆蔻(煨) 檳榔 縮砂仁(各五錢) 豬 苓(四錢) 黃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溫服。不拘時候。老人更加黃 一兩。 或為

鱉甲煎丸(一名青蒿鱉甲煎丸出王氏博濟方)治虛勞骨蒸。早晚煩熱。寢食不安。五心熱悶 鱉甲(去裙 醋炙) 柴胡(去苗各二兩) 甘草(炙銼)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 桔梗 當歸(切焙) 地骨皮 人參 赤芍藥(各一兩) 木香 桂(去粗皮各半兩) 黃連 胡 黃連 (各一分) 麝香(另研二錢) 酥(三兩) 蜜(三兩) 上一十六味。除麝香酥蜜外。 搗羅為末。 用青蒿一斤。童子小便五升。好酒一升。熬青蒿至二升。去蒿入酥蜜再熬成膏。候冷入藥末 麝香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溫酒或米飲下。日三服。

治骨蒸癘疾瘟疫(出聖濟總錄)\x寒熱瘧病。五尸九注。心腹絞如刺。盡毒鬼魅。一切熱毒。腳氣悶亂。攻沖煩熱。口中生瘡。狂易叫走。及解諸毒。兼金石草藥熱毒。發黃燥熱。疼 金(十五兩) 銀(十五兩) 寒水石 石膏 磁石 滑石(各三斤) 以上四石藥同 搗 碎後 木香(一兩) 犀角(鎊五兩) 丁香(四兩) 沉香(五兩) 甘草(炙八兩) 升麻玄參 (各一兩) 上除前六味外。用水三斗煮取一斗。絞去滓淨。與前藥汁相合。即納蜀硝五升。 細研入藥汁。慢火同煎。手不住攪之。可有一斗余。即投於盆器內盛。欲凝。納水飛丹朱末 三兩。麝香末一兩一分。同研如粉。和均蓋覆之。二日成霜雪。曝干。以新合或瓶內。密封 盛貯之。有病即取。強人服一錢。冷水和服。以意隨人強弱增損之。腳氣病或曾服金石藥發 動毒悶者。水和服半錢。服訖即仰臥。以物墊腰。令高。使藥向胸腹間。若患眼赤熱痛者。 以冷水和之。點於大小 。初著微微痛。少時淚出自定。日三五次。夜用亦如之。無不效。 口內生熱瘡。含如杏核許。令消。細細咽之。乃止。

治骨蒸有蟲相傳不絕。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蓬莪朮(三分) 鱉甲(三兩塗酥炙微黃去裙) 柴胡(一兩半去苗) 紫菀(三分去 苗土)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 蜈蚣(一枚赤足者炙黃去頭足) 蜥蜴(一枚炙黃去頭足) 斑 蝥(二 十枚糯米拌炒令黃去翅足) 桃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 碎微炒) 檳榔(一兩) 上細羅。為散。每服空腹。以清粥飲下一錢。服後穩臥將息。小便中 赤。 有

麥門冬湯 治心中煩熱。唯欲露體。覆之即煩悶驚悸心忪。面無顏色。忘前失後。婦人患血風氣者。多成此疾。乃心蒸之狀。

麥門冬(去心焙) 龍齒 遠志(去心) 茯神(去木) 防風(去叉) 地骨皮(去 土各三兩) 人參 甘草(炙黃) 羚羊角 石膏(各三兩) 紫石英(一兩) 上各銼如麻豆大。每服 三錢。 以水一盞半。入棗兩枚煎取半盞。去滓。溫服。未瘥再服。以瘥為度。甚益心力。曾經吐血 者。服之尤佳。若畏石藥。不用紫石英。

茯苓湯 治心蒸。若心驚悚栗。男子因讀書損心氣。傷思慮。過損心。吐血心煩。多忘。失 白茯苓(去黑皮) 麥門冬(去心焙) 款冬花 獨活(去蘆頭) 檳榔(銼各六兩) 桂 (去粗皮)防風(去叉) 防己(各五兩) 甘草(炙四兩) 枳殼(去瓤麩炒四兩) 地骨皮 (去土十 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以水二盞。先煎山澤銀取水一盞半。入藥並生薑半分切大棗三枚擘破。同煎。取一盞。去滓服。早晚各一服。

烏梅丸 治諸骨蒸久不瘥。

烏梅肉(炒) 知母(焙各一兩) 雞舌香 紫菀(去苗土) 赤芍藥 大黃(蒸三度 焙) 黃芩(去心) 細辛(去苗葉各一兩一分) 桂(去粗皮) 白礬(枯) 栝蔞根(焙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米飲下二十丸。日二。一方有雞骨。無雞舌香。

犀角丸(出聖惠方)治骨蒸勞疾。羸瘦。晚即面赤。手足酸疼。口乾肚熱。

犀角屑(一兩) 獺肝(一兩微炒) 柴胡(一兩去蘆頭) 地骨皮(一兩) 鱉甲(一兩塗酥 炙令黃去裙 )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一兩去蘆頭) 柏脂(一兩) 黃 (一兩 銼) 甘草(一兩生用) 天靈蓋(一兩半塗酥炙令黃)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童子小便下三十丸。忌炙爆熱面莧菜。

麥煎散 治少男室女骨蒸。婦人血風攻注四肢口臭。肚熱盜汗。

赤茯苓 當歸 干漆(生) 鱉甲(酥炙) 常山 大黃(煨) 柴胡 白朮 生地黃 石 膏 (各一兩) 甘草(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小麥五十粒。水煎食後臥時服。若有虛汗 加麻 黃

骨蒸之候。男子因五勞七傷。或因肺壅。或因瘴瘧之後。宿患 癖。婦人因產後虛勞。漏汗寒熱。或月閉不通。無問男子婦人。病後余熱不除。或為勞複。小兒閃癖。其病並緣此十候所致。因漸瘦損。初著盜汗。即寒熱往來。漸加咳嗽。後面色白兩頰赤如胭脂色。團團如錢許大。左臥即右出。若唇口非常鮮赤。則熱重若加吐痢百無一生。服此仍得不著後人。

青葙子(六月六日采) 知母 黃連(去毛) 大黃 梔子仁 栝蔞 常山 葳蕤 苦 參皮 (各二分) 甘草(炙) 蜀漆(各五分洗) 上搗篩。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飲服五丸。 漸加 至

龍膽丸 治骨蒸熱勞。羸瘦。面色痿黃。嘔逆上氣。煩悶短氣喘急。日晚便劇。不能飲食\x。

柴胡湯 治骨蒸熱勞。

柴胡(去苗一兩) 胡黃連(半兩) 紫菀(去土) 知母(各三分) 鱉甲(小者半 斤小便浸 一宿醋炙) 天靈蓋(醋炙一兩) 秦艽(去苗土一兩) 甘草(炙黃半兩) 杏仁(去皮 尖雙仁炒 一兩) 地骨皮(三分)
上粗搗篩。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青蒿。少許同煎。至七分。露天 處 安一夜。平旦去滓。空腹溫服。

龍膽丸 治骨蒸身熱。手足煩。心中躁。羸瘦。漸漸不食。

龍膽(一兩一分) 黃連(去鬚) 黃柏(去粗皮炙) 大黃(銼微炒) 赤芍藥 人參山梔子仁 甘草(炙各一兩) 黃芩(去黑心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後米飲 下十 五丸。日午再服。一方無大黃。

麥門冬飲 治心蒸心中煩躁。手足熱疼。欲露其體。驚悸怵惕。咽乾虛渴。面色痿黃。失前忘後。婦人血氣衰弱。傳此疾。

麥門冬(去心焙乾二兩) 白茯苓(去黑皮) 人參 龍腦 遠志(去心各二兩) 甘草(炙 一兩)防風(去叉) 地骨皮(去土各三兩) 羚羊角(鎊末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 五錢。 以水二盞入山澤銀一分。棗二枚擘破同煎。取一盞。取滓。分溫二服。若大患煩熱燥渴者。 入淡竹瀝一合。煎服。若曾經吐血亦治。

天靈蓋飲子(出聖惠方)治骨蒸。四肢疼痛。筋脈拘急。寒熱進退。發作如瘧。日漸痿黃。 天靈蓋(半兩塗酥炙微黃搗為末) 鱉甲(半兩塗炙醋微黃去裙 搗為末) 知母(半兩) 桃仁(一十枚去皮尖雙仁湯浸麩炒微黃) 柴胡(半兩去苗) 青蒿(半兩) 甘草(一分 生用) 豉心(半合) 蔥白(二莖並須)
上細銼。拌勻。用童子小便三大盞。從午浸至日入。五 更煎 取一盞。去滓。食前分溫二服。服訖衣蓋臥。至日出。良久審著手十指節間。有毛如藕絲。 燒之極臭。毛色白者。必瘥。黑者難救。忌莧菜。

生地黃飲子(出聖惠方)治骨蒸身勞煩熱。四肢疼痛。小便赤黃。宜服。

生地黃(二兩) 柴胡(一兩去苗) 蔥白(五寸切) 香豉(半兩) 甘草(半兩生 用) 生薑 (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地骨皮(半兩) 赤芍藥(半兩) 上 細銼。和 勻。每服五錢。以童子小便一大盞。入桃柳嫩枝各一握長七莖。散豉五十粒。生薑半分蔥白 三莖。煎至七分。去滓。食前分為二服。忌莧菜。

桃枝飲子(出聖惠方)治骨蒸勞瘦。體痛煩熱。宜服。

嫩桃枝(一握長莖七寸) 柳枝(一握長莖七寸) 豉心(半合) 甘草(三分生用) 生薑 (半兩)蔥白(一寸七) 韭白(三莖) 青蒿(二兩)
上細銼。以童子小便二大盞。煎至一大盞。 三分

鐵粉丸(出聖惠方)治骨蒸勞。體瘦寒熱。宜服。

鐵粉(二兩) 獺肝(一具微炙) 安息香(三分) 鬼督郵(一兩) 白朮(三分) 木香(二分) 柴胡(一兩去苗) 胡黃連(二分)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於 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鱉甲豬肚丸 治骨蒸唇紅頰赤。氣粗口乾。遍身壯熱。或多虛汗。大腸秘澀。小便赤黃。飲

麥門冬煎(出聖惠方)治骨蒸勞。身體常熱。羸瘦皮毛干枯。

生麥門冬汁 青蒿汁 生地黃汁(各二升) 童子小便(三升) 桃仁(大者二兩湯浸 去皮 尖雙仁) 麝香(一錢細研) 朱砂(一錢細研)
上以三味汁。與小便用慢火同煎。稍稠。 即 下研了桃仁麝香朱砂等。更熬令稀稠得所。如膏。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下一匙。忌羊血。

柴胡煎丸(出聖惠方)治骨蒸勞。頰赤口乾。心神煩悶。體瘦發渴。寒熱。

童子小便(三升) 甘草(一尺二寸) 雄鼠糞(四十九粒) 桃柳枝(各一握長三寸) 豉心 (半升) 糯米(一合) 蔥韭白(各一握)
上細銼。入小便內煎至三升。去滓。更煎如 稀餳。 以 溫水下亦得。

地黃煎 主婦人丈夫。血氣勞。骨蒸。日漸瘦悴。

生地黃汁(三升) 甘草(三兩炙末) 豉豆(一升) 蔥白(切一焙) 牛酥(半斤) 藕汁 (二升)白蜜(一升)
上以小便六升。煮蔥豉等取二升。絞滓。次下地黃藕汁更煎取三五 服。 下酥蜜攪。勿住手。候似稀餳。以器貯之。每服一匙。漸至三匙。成煎。桑枝熬湯調和服之。 尤妙。桃仁湯亦良。

地骨皮湯 治五蒸。

地骨皮 白茯苓(去黑皮) 麥門冬(去心焙) 柴胡(去苗各一兩半) 赤芍藥 甘草(炙 令赤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食後分溫二服。

鱉甲湯 治男子婦人骨蒸勞氣。肌體羸瘦。四肢無力。頰赤面黃。五心煩躁。困倦心忪。或 鱉甲(去裙 醋炙) 柴胡(去苗各三分) 桔梗(炒) 甘草(炙黃各二兩半) 秦 艽(去苗 土一兩) 青蒿(二兩用童子小便浸一宿焙乾微炒)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烏梅 一 個。拍破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骨蒸熱(出千金方) 取人屎干者。燒令外黑。水中澄清。每旦服一小升。薄晚小便服一小升。以瘥為度。既 常服。新作大坑燒二升。夜以水三升漬之。稍稍減服。小便用童子者佳。一方以人尿灰酒服 亦

青蒿煎(出聖惠方)治骨蒸勞氣。四肢羸瘦疼痛。

青蒿(切一半) 童子小便(一斗) 麝香(二錢細研) 阿魏(一兩面裹煨令面熟為 度細研) 桃仁(五兩去皮尖雙仁湯浸面炒微黃細研) 天靈蓋(二兩塗酥炙微黃搗末。)
上先將青 蒿於 小便中煮。取五升。研絞去滓。即下諸藥熬成膏。瓷合中盛。每於食前以清粥飲。調下半匙

天靈蓋丸(出聖惠方)治骨蒸勞。神效。

天靈蓋(一兩半以童子小便一升煮令小便盡炙乾) 地骨皮(一兩半) 麥門冬(二兩半去心焙) 鐵粉(二兩) 赤茯苓(一兩半) 黃連(二兩去鬚)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 杵。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於食前煎麥門冬湯下二十丸。

團魚丸(出經效良方)治骨蒸潮熱咳嗽。

貝母 前胡 知母 杏仁 柴胡(各等分) 團魚(二斤) 上前藥同團魚煮。候魚熟 提起 團魚。除去魚頭不用取肉。連汁食之。卻將前藥焙乾為末。就用團魚裙甲及骨更煮一盞。和 藥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煎黃 湯空心下。病安。仍服局方黃 益損湯補理。須用 市店中自死團魚。

阿魏散(出聖惠方)治骨蒸勞熱。四肢煩疼。大便秘澀。無問遠近。宜服。

阿魏(一分面裹煨面熟為末)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檳榔(一兩) 木香(一分) 桃仁 (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面炒微黃) 上細羅末散。研麝香一錢。和桃仁更研令勻。每服食前 用 青

黃連煎(出聖惠方)治骨蒸勞熱。心神煩躁。口乾眼澀。咳嗽。宜服。

黃連(一兩去鬚)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青葙子(一兩) 天 靈蓋 (二兩半塗酥炙勻微黃) 上細羅為散。以童子小便五大盞。浸一宿。慢火熬煎。每服不計 時候

地骨皮散(出仁存方)治骨蒸。

地骨皮 黃 人參 鱉甲(酒浸炙生用) 甘草(各等分) 上羅勻。每服三錢。以 水一盞。生薑三片、棗子一個。煎至七分。去滓。空心臥時服。

地仙散(出經驗方)治骨蒸肌熱。一切虛煩。

北地骨皮 防風(各一兩) 人參 雞蘇 甘草(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生薑三片、淡竹葉三五葉一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青蒿散 治虛勞骨蒸。咳嗽聲嗄。皮毛干枯。四肢倦怠。夜多盜汗。時作潮熱。飲食減少。日漸瘦弱。

天仙藤 鱉甲(醋炙) 香附子(炒去毛) 桔梗(去蘆) 前胡(去苗) 秦艽 青 蒿(各一兩) 烏藥(半兩) 甘草(一兩) 川芎(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三 片、棗 一枚煎。食後服。

柴胡梅連散(一名前胡散出瑞竹堂方)治骨蒸勞。久而不痊。三服除根。其效如神。及五勞七傷。虛弱皆治。

胡黃連 柴胡 前胡 烏梅(各三枚) 上羅勻。每服八錢。童子小便二盞。豬膽一個。 豬骨髓一條。韭白半錢。煎至一盞。去滓。無時服。

治骨蒸(出危氏方) 有人患勞瘵兩年。諸藥不效。一日無肉味。其腹痛不可忍。又恐傳染。移在空房。候其 自終。經二三日。病者腹痛。氣息將絕。思肉味之美。忽有人惠雞子三枚。其病患俯仰取火。 低頭取瓦銚煎熟。吹火屢燃屢滅。鼻中如有礙。將熟間。忽嚏噴一聲。有紅線一條。自鼻中 出。牽抽約二尺長。 下瓦銚中。病患知是怪物。即用碗覆銚。盡力燒火不住。其銚欲裂。 方住火。開銚視之。乃是小蟲一條。頭目皆具。已 死。如鐵線樣。即以示其家人。後棄之 於江。其病即安。

地仙散(出危氏方)治骨蒸肌熱。一切虛勞。煩躁。生津液。

地骨皮(二兩) 防風(去蘆一兩) 甘草(半兩) 麥門冬(去心一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不拘時候服。

香豉飲(出聖清細錄)治骨蒸腫氣。每至日晚即惡寒壯熱。頰色赤。不下食。日漸瘦。

香豉(一分) 生地黃(一兩) 蔥白(三莖)
上細銼。相和。以童子小便二盞半。 浸一宿。 平旦煎至八分。去滓。分溫二服。空腹日午服。一方有甘草。炙二兩。

青蒿丸(出聖惠方)治骨蒸體熱。發渴。寒熱。宜服。

青蒿(一斤取葉曝干搗羅為末) 桃仁(一斤湯浸去皮尖麩炒令黃研爛) 甘草(五兩 生搗 羅為末)
上以童子小便三斗。於瓷瓮中盛。於糠火上煎。令如稀餳。卻傾於銅器中。下諸 藥。又於糠火上煎。以柳木枝 攪之。看稀稠得所。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以粗疏布袋盛 之。每日空心溫童子小便下三十丸。日晚再服。

大黃丸(出聖惠方)治骨蒸勞。兩脅下有閃癖。漸上攻心。食少或不消化。腹內積聚不散。 川大黃(二兩銼碎) 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去裙)
上為末。以釃醋二升。入鐺中先 煎令 稠。下藥末更煎之。以柳木枝攪。勿住手。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宜空腹及晚食前以粥 飲下九丸。漸加至十丸。以溏利下膿血爛肉為度。唯得食煮飯。蔥煎汁下生薑而已。此外不 得食之。老小以意加減。忌莧菜。

治骨蒸勞。心煩不得眠臥(出本草) 用酸棗仁二兩。水二大盞半。研絞取汁。下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黃汁一合。煎煮過。 不計時候食之。

天靈蓋丸(出聖惠方)治骨蒸勞。顏色憔悴。不思飲食。四肢急強。翕翕發熱。宜服此方。 人頭骨(三大兩炙) 射干(一小兩) 上搗篩和。更搗一千杵。丸如梧子大。一服七 丸。 日再服。以粥飲下。若胸前青筋出者。以針刺。看血色未變黑者。服藥七日。必瘥。每日午 時。更服後丸一服。

皂莢丸(出聖惠方)治骨蒸傳尸鬼氣。

取皂莢並樹白皮及棘刺。五七片。各燒為末。水淋取汁。更於灰上再淋。如此三五遍。 即煎霜成。取二兩。入麝香三分同研。用軟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七丸。瀉 下勞蟲即愈。如未利。即加丸數服之。以利為度。

黃瓜丸(出聖惠方)治骨蒸勞熱。皮膚干燥。心神煩熱。口乾小便赤黃。

以熟黃瓜一枚。頭上取破。去瓤內黃連末二兩。卻以紙封口。用大麥面裹。文火燒令面 黃熟為度。去面。研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骨蒸勞。瘦弱。並傳尸勞。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取三年桃樹一株。並根打去泥土。勿洗。及枝葉等。細銼。以水三石煮取一石。即澄濾 去滓。更煎令稠。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水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地黃飲(出直指方)治骨蒸勞熱咯血。

用生地黃搗汁入生薑少許。服之。以熱退為度。或利則止。一方入白粥內。攪勻空心服。

治骨蒸極熱(出本草) 用雄黃一兩。和小便一升。研如粉。乃取黃理石一枚。方圓可一尺。以炭灰燒之。三食 頃。極熱傾雄黃汁於石上。恐大熱不可近。宜著一片薄氈。置石上。令患人脫衣坐石上。令 停。以衣被圍繞身。勿令藥氣泄出。經三五度瘥。小便用童子者佳。

療骨蒸鬼氣(出肘後方) 取童子小便五大斗。澄過。青蒿五斗。八九月采。帶子者佳。細銼相和納大釜中。以猛 火煎取三大斗。去滓。淨洗釜中干。再瀉汁安釜中。以微火煎。可二大斗。即取豬膽十枚相 和。煎一大斗半。除火待冷。以新瓷器盛。每於服時。取甘草二三兩熟炙搗末。以煎和搗一 千杵為丸。空腹粥飲下二十丸。漸增至三十丸止。

治骨蒸(出聖惠方) 用天靈蓋如梳大。炙令黃碎。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起死神效方。

治骨蒸病小便方

取三歲童子小便五升。煎取一大升。以三匙蜜和為兩服。中間如人行二十裡。服此以後。 每自小便即取之。仍取中者。去前後。病輕者二十日。病重者五十日。二十日以後。當有蟲 蚰蜒兒。其蟲在身當死。出俱痊。去人五步。聞病患小便臭者。無不瘥。

五蒸湯(出拔萃方)\x凡勞病。宜隨各經虛實。內外淺深。用藥。加減治之。

甘草(一兩炙)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竹葉(二把) 乾地黃 葛根(各二兩) 知母 黃芩(各二兩) 石膏(五兩碎) 粳米(二合) 上羅勻。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三 服。 亦得以先煮小麥水調此藥。忌海藻菘菜蕪荑大醋。一方有麥門冬。

治一切男子精虛骨熱。漸次積成勞蒸。其病候上焦壅熱。唇口乾焦。下部無力。兩足冷。忽非時乍寒乍熱。大腑傷熱。小便頻數。忽時黃赤色。先宜吃解上膈方。次吃退腎邪平益正氣方。後常吃解骨蒸勞熱方。若人得此病。須是戒斷酒色。一二年。合藥對。當不輟服餌。然後方得安枕。緣此骨蒸勞病。不同臟腑客疾。易為服餌。並易得安枕。此骨蒸之病。熱毒疾在骨槽之間。卻因精氣虛。不能主持血氣。而熱毒之氣。蒸郁骨槽。相次傳入臟腑。而成大病者也。所下之藥。分毫不得令動水臟。若所服之藥輕。有一味傷動水臟。即臟腑不能載涼

治初骨蒸上焦氣壅。利上隔方。(出楊子建萬全護命方) 麻黃 鱉甲(醋炙各半兩) 杏仁(去尖) 紫菀 柴胡 茯苓 地骨皮(去心) 貝 母(去心各一兩) 黃芩(三銖) 沉香(二銖) 前胡(二分去毛) 上細杵羅為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生薑一片同煎二沸。便瀉出。食後臨臥去滓熱吃。

治一切男子骨蒸。其勞氣相次傳入臟腑。先次吃前面方了。漸吃此去腎邪正元氣散。若上膈熱滯盛。丸吃更妙。(出楊子建萬全護命方) 續斷 萆 杜仲(去皮) 巴戟(去心) 茯苓 羌活 天靈蓋(酥炙黃色黑色) 川 芎 木 蜜丸。 如梧桐子大。每旦空心鹽湯下三十丸。

治骨蒸勞熱。攻擊上焦。面上熱燥。下部無力。唇口生瘡。口無滋味。精神不守。輕吃熱物咸物。即惡心思吐。睡中涎溢。忽然肌肉帶黑色。宜服此方。(出楊子建萬 全護命方) 前胡(去皮) 柴胡(去皮) 荊芥穗 地骨皮 鱉甲(醋炙) 杏仁(去尖) 麻黃 (去根) 黃芩 貝母(去心) 牡丹皮(去心) 木香 秦艽 羌活 蔓荊子(各一分) 胡黃連(四 銖) 上杵細

蘆根湯(出指南方)治骨熱發熱。

蘆根 麥門冬 赤茯苓 橘皮(各半兩) 地骨皮(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 二 盞薑五片煎一盞去滓服。

澤瀉湯(出指南方) 澤瀉(半斤) 白朮 防風 石膏 赤茯苓(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二盞煎 一盞。 去滓溫服。

菟絲散(出指南方) 菟絲子(酒浸透) 五味子(各一兩) 生乾地黃(二兩)
上為末。米飲調下二錢。 食前服。

礬石丸(出指南方) 礬石(火 通赤半兩) 旋複花 桂(去皮取心) 枳實(面炒去瓤) 人參(各五兩) 乾薑 芍藥 白朮(各兩半) 濃朴(去粗皮薑製炙) 吳茱萸 芫花(炒) 橘皮(各四兩) 甘 遂(炒 一分) 茯苓 細辛(去苗) 大黃(濕紙裹煨各四兩) 烏頭(炮去皮四兩)
上為末。 煉蜜和 丸。杵三五百杵。如桐子大。每服五丸。米飲下。未知漸加。

走馬散(出鮑氏方)治骨蒸勞氣。

秦艽(洗) 鱉甲(酥炙) 當歸 知母 黃連 青蒿子 本 茯苓 柴胡(各一兩)
上為末以桃柳枝蔥白各一握。酒、水童便各一盞。烏梅薑棗各七個。生薑五錢。煎去滓。每服飲子半盞下藥末二錢。早晚空心服。

神驗柴胡散(華佗中藏經方)治大人小兒骨熱。夜間如蒸。甚者不過十數日見效。

土柴胡(不拘多少去蘆洗淨炙黃不以大焦亦不須銀州者)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 入 地骨皮指大二片同煎。至七分。食後溫服。如虛瘦。勿空心服藥。食後煎下數服。時時如水 飲之

鱉甲散(出衛生家寶方)治男子婦人。骨蒸勞疾。久虛人不可服。

鱉甲(醋炙) 黃 赤茯苓 常山(醋煮) 柴胡(醋浸一宿焙乾) 茯苓 當歸(去蘆) 干漆(炒青煙為上) 白朮 生熟地黃 石膏(各一兩) 甘草(半兩蜜炙) 上為粗末。每服二 大錢。入小麥五十粒。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服。日進三服。常救人有驗。如盜汗加麻 黃根一兩。

蘭台散(出衛生家寶方)治骨蒸勞熱。骨立。五心煩躁。又大病後。或大下後多睡或不睡。

烏梅肉(一兩去核取肉瓦上焙燥) 蛇黃(二兩火 紅投米醋中淬又燒滓凡二十次) 上 同 為末。每服二錢。以韭葉汁調下。虛勞潮熱不止。煎後地仙散調服。尤驗。若小兒睡起。不 了了者。此為神不聚。此藥取服之。

地仙散(出衛生家寶方)治骨蒸肌熱。解一切虛煩躁渴。生津液極效。

地骨皮(自采) 甘草(炙) 防風(去叉股蘆頭各一兩) 上件為末。每二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竹葉七葉煎至七分服。別法有雞頭子一兩。

生肌散(出衛生家寶方)治骨蒸。退裡外潮熱甚妙。

黃 (一兩) 當歸(三分) 荊芥穗(半兩) 白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 地 骨皮(一兩) 川芎(半兩) 人參(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烏梅一個煎至一盞。去滓 服。

七寶丸(出永類鈐方)\x瀉骨蒸傳尸邪氣。陽病可服。

黃連(四兩)
上為細末。用豬肚一個。洗淨入藥末。線縫之。用童便五升。文火煮令爛 干為度。以肚細切。同藥爛研。置風中吹干。丸如梧桐子大。朱砂麝香作衣。空心麥門冬水 下。或用陽病開關散咽下。無朱砂亦可。

陽病開關散(出永類鈐方) 北柴胡(去蘆) 桔梗(炒) 秦艽 麥門冬(去心各半兩) 芍藥(一錢炙) 木香 澤瀉 (各一兩) 木通(半兩) 甘草(一錢炙) 當歸 桑白皮(蜜炙) 真地骨皮(各一兩) 上搗 篩。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薑二片。煎至六分。空心下。小便多。疾病去也。

陰病開關散(出永類鈐方) 當歸 赤芍藥 肉桂 白芷 甘草(炙各半兩) 木香(二錢) 製枳殼(二錢) 天 南 星(一錢去皮薑汁浸一宿焙) 上羅勻。每服三錢。薑三片煎七分。入無灰酒三分。童便三分。 又

起胃散(出永類鈐方)\x陰陽二候皆用。

黃 (炙二兩) 白朮(炒一兩) 白芷(半兩) 人參(半兩) 山藥(一兩)
上搗篩。每服 三錢。加木瓜煎。一方加沉香、茯苓、甘草各半兩。

烏龍膏(出永類鈐方) 烏梅(去核) 柴胡 紫菀 生乾地黃 木香(各一兩) 秦艽 貝母(面炒去心) 防風 (各三錢) 杏仁(五兩炒為末) 皂角(六十片)
上以皂角二十片。去黑皮醋炙為末。 二十片 燒灰存性。二十片湯浸去黑皮。豬肉剁爛如泥。同皂角一處入水五升。細揉汁。入童便三升。 無灰酒一升。並熬如膏。和前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麥門冬湯下。甚者 二十日效。

玉龍膏(出永類鈐方) 青蒿子 柴胡 白檳榔(各二兩) 鱉甲(炙) 白朮 赤茯苓 木香 牡蠣(各半兩) 地骨皮(半兩) 人參(一兩) 生地黃(一兩) 當歸(三錢) 朱砂(一錢) 豆豉心 (二合) 虎 頭骨(以開酒炙黃赤一兩) 肉蓯蓉(酒浸炙一兩) 上鱉甲。湯煮去皮裙。酒浸炙黃赤。 皆為 末。加烏梅肉枳殼。上前件未成。卻以杏仁五升。壯者以童便浸。春夏七日。秋冬十日。和 瓶中晒。每日一換新者。日數足。以清水淘去皮滓。焙乾。別以童便一升。於銀石器內文火 煎至隨手爛。傾入沙盆。用柳木槌研爛為膏。細布濾過。入酥一兩。薄荷自然汁合攪勻。和 藥。用槌搗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湯下十五丸。加至三十丸。如覺熱減丸數服。熱少 還添。加減經月日。諸証皆退。進食安臥。面有血色。乃藥行也。當勤勿怠。忌莧菜、白粥、冷水、生血、雀、鴿等物。

治骨蒸(出本草) 用桃仁一百二十枚。去皮雙仁。留尖。杵和為丸。平旦井花水頓服。令盡。服訖量性飲 酒令醉。仍須吃水能多最清。隔日又服一劑。百日不得食肉。

治骨蒸(出本草) 用生地黃汁二合。煮白粥熟。入地黃汁攪令勻。空心食之。

治骨蒸(出本草) 用生地黃一升搗取汁。三度搗絞汁盡。分再服。利即減之。以身涼為度。

治骨蒸熱勞。鬼氣。(出本草) 上取青蒿子為末。酒服。數次即瘥。

治骨蒸(出本草)\x骨節煩疼熱氣。肩背疼痛。氣虛羸瘦。及時疾。內外熱不改。

 

骨蒸煩渴(附論)

論曰骨蒸煩渴者。營衛乏竭。肌肉消瘦。虛陽之氣。熏發於上。令津液枯燥。胸中煩熱。 咽嗌焦干。故煩渴而引飲。

阿膠湯(出聖濟總錄)治骨蒸虛勞。熱氣上熏。咽嗌焦干。津液枯焦。煩渴引飲。

阿膠(炒燥) 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 玄參 丹參 防風(去叉) 黃 生干地 黃(焙) 葛根 柴胡(去苗) 秦艽(去苗土) 黃連(去鬚) 龍膽 枳殼(去瓤麩炒) 地骨皮 百合 鱉甲(去裙醋炙) 甘草(炙) 桔梗(炒) 貝母(去心) 知母(焙) 款冬花 石膏 (碎) 麻黃 (去苗節) 黃芩(去黑心) 梔子仁 麥門冬(去心) 防己 栝蔞根 馬兜鈴 大黃(炒) 桑根白皮(炙) 白藥子 葶藶子(隔紙炒) 杏仁(湯去皮尖雙仁炒各一兩) 檳榔(五枚) 上 三十六味。銼如

地骨皮湯(出直指方)治虛勞潮熱。骨蒸壯熱。

地骨皮(洗) 秦艽 柴胡 知母(生) 當歸(各半兩) 鱉甲(醋炙去裙) 甘草(炙銼) 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半)
上粗搗篩。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烏梅生薑桃柳枝小麥各少許。 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一方有川芎半兩。一方無小麥潮熱甚加些大黃微利之。

竹葉飲 療骨蒸。唇口燥。欲得飲水止渴。

竹葉(一握) 麥門冬(一升去心) 大棗(二十枚劈) 甘草(三兩炙) 半夏(一升湯洗令 滑盡)粳米(五合) 生薑(三兩) 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忌羊肉餳海 藻菘 菜。

麥門冬湯 治骨蒸煩。翕翕發熱。骨節疼酸。口乾煩渴。

麥門冬(去心焙二兩) 黃芩(去黑心) 柴胡(去苗) 升麻 芍藥 甘草(炙銼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苦竹葉三片煎至一盞。去滓。溫分二服。空腹食後各一。

葛根湯 治骨蒸煩渴。嘔不下食。四肢發熱。

葛根(銼) 赤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銼) 麥門冬(去心焙) 黃 (各半兩) 人參(三分)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蘆根五根、竹葉三葉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 空腹

麥門冬散(出聖惠方)治骨蒸。口舌乾燥。欲得飲水。宜服。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地骨皮(一兩) 黃 (三分銼)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 赤銼)栝蔞根(三分)
上粗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粳米五十 粒、竹葉

葛根湯 治骨蒸熱。煩渴嘔逆。不下食。

葛根(炙一兩) 赤茯苓(去黑皮)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 甘草(炙銼一兩)
上粗搗 篩。每用五錢。水一盞半、竹葉三片、生薑三塊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腹食後各一。

秦艽散 治骨蒸潮熱。煩渴引飲。不思飲食。

秦艽(去苗土) 柴胡(去苗) 甘草(炙銼) 烏梅(去肉焙各三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沸湯調下。食後臨臥服。

麥門冬飲(一名枸杞湯)治骨蒸唇口乾燥。止渴。

麥門冬(去心三兩) 枸杞根(五兩) 小麥(一合)
上細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 水一盞半。煎至小麥熟。去滓。溫服。食後服。日二。

麥門冬湯 治骨蒸。唇干口燥止渴。

麥門冬(去心焙) 甘草(炙銼各二兩) 半夏(湯洗去滑炒乾三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半分拍碎棗三枚去核、竹葉三片、粳米四十九粒。煎至七分。去滓。空心 溫服。日午夜臥再服。

又方 療骨蒸。唇干口燥。欲得飲水。止渴。

大烏梅(二十枚) 石膏(六兩碎綿裹)
上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以溫三合。 稍飲 之佳

麥門冬散(出聖惠方)治骨蒸虛煩。翕翕發熱。骨節酸疼。宜服。

赤芍藥(三分) 枳殼(三分面炒微黃去瓤) 川升麻(三分) 赤茯苓(三分) 黃芩(三分) 知母(三分) 梔子仁(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焙) 桑根白皮(一兩銼) 地骨皮(三分)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三片煎六分。 去滓。 食後服

天門冬散(出聖惠方)治骨蒸心肺煩熱。喘息氣促。漸加羸瘦。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前胡(三分去蘆) 赤茯苓(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川升麻(三分) 百合(半兩) 黃芩(三分) 白前(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 尖雙仁麩炒微黃) 桑根白皮(一兩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上粗搗羅為散。每服四錢。 以 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獺肝丸(出聖惠方)治骨蒸煩熱。日月久遠。漸加羸瘦。宜服。

獺肝(一具炙令黃) 柴胡(一兩半去苗) 玄參(一兩) 知母(一兩) 大麻仁(二兩) 子 芩(一兩) 地骨皮(一兩) 川升麻(一兩) 木通 柏樹香脂(一兩半) 天靈蓋(一兩塗酥炙 令焦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以童 便 浸豉一

蘆根散(出聖惠方)治骨蒸煩熱。多渴不能飲食。宜服。

蘆根(二兩銼) 赤茯苓(一兩) 知母(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黃芩(三分) 地 骨皮(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栝蔞根(一兩) 上搗粗羅 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赤茯苓散(出聖惠方) 赤茯苓(一兩) 柴胡(一兩半去苗) 地骨皮(三分)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微黃去 裙) 芎(半兩) 川朴硝(一兩)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 去

升麻散(出聖惠方)治骨蒸。惡心煩熱。眼目昏澀。肢節酸疼。不能飲食。

川升麻(一兩半) 黃連(一兩去鬚) 枳殼(一兩面炒微黃去瓤) 梔子仁(三分) 生 干地 黃(一兩半) 赤芍藥(一兩) 地骨皮(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一兩) 上搗粗 羅

三聖散(出聖惠方)治骨蒸勞氣。煩熱四肢無力。夜臥虛汗。唇口乾焦。面無血色。日漸羸瘦。丈夫婦人並宜服。

胡黃連(一兩) 柴胡(二兩去苗) 鱉甲(二兩生用)
上為細散。每服用生薑酒調 一錢。 每日

升麻丸(出聖惠方)治骨蒸煩熱。四肢酸痛。日晚頰赤。中舌乾燥。宜服。

川升麻 黃連(去鬚) 赤芍藥 龍膽(去蘆頭) 知母 犀角屑 葳蕤 子芩(各三分) 柴胡〔一兩(半)去苗〕 鱉甲(一兩塗醋醋炙微黃去裙 ) 川芒硝(一兩)
上為末。 煉蜜和 搗 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後以溫漿水下三十丸。

知母散(出聖惠方)治骨蒸煩熱。口舌乾燥。多渴。少思飲食。四肢羸瘦。日晚頰赤。宜 知母(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地骨皮(三分) 犀角屑(三分) 白蘚皮(三分) 龍齒 (三分)川芒硝(三分) 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苦參散(一名參連丸。)治骨蒸消渴。消中熱中。渴利心熱。風虛熱。傳尸。

 

骨蒸癖(附論)

夫骨蒸之人。肌膚瘦悴。營衛虛弱。真陽內耗。所飲之水。不能消化。留滯脅肋。遂成 痼疾。塊硬不消。或因飲食傷脾。憂思氣結。呼吸氣冷。其疾遂作。起於脅下。臍腹兩邊。 如臂之橫。不可俯仰。妨害飲食。蘊積而痛。故謂之骨蒸 癖。

鱉甲丸 治骨蒸脅下 癖。及婦人月水不通。

鱉甲(去裙 醋浸炙二兩) 桂(去粗皮) 土瓜根(切炒) 京三棱(煨銼) 牡丹 皮牛膝 (去苗酒浸切焙) 大黃(銼炒各一兩半) 訶黎勒(煨銼皮) 琥珀(各二兩) 桃仁(湯浸去皮尖 雙

木香丸(出聖惠方)治骨蒸。腹中 癖。按之隱手。四肢疼痛。不能下食。羸瘦無力。宜服 木香(半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 ) 京三棱(炮銼一兩) 赤芍藥(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蒼朮(半兩微炒) 桔梗(三分去蘆 頭) 檳 榔(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檳榔散(出聖惠方)治骨蒸腹中 癖。脅下妨痛。漸加瘦劣。

檳榔(三分) 赤芍藥(三分) 木香(三分) 赤茯苓(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訶黎勒 (三分煨去皮) 京三棱(一兩煨銼)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 鱉甲(一兩塗 醋炙令 黃去裙)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 前溫

桔梗散(出聖惠方)治骨蒸 癖。脅下妨痛。漸加瘦劣。不欲飲食。宜服。

桔梗(三兩去蘆頭) 當歸(三分) 蒼朮(三分微炒)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芎 (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赤芍藥(一兩)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服於食前溫服。 忌莧菜。

大黃散(出聖惠方)治骨蒸 癖。脅下妨悶。肢節疼痛。宜服。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 木香(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三分) 訶黎勒 (三分用 皮) 枳實(半兩面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黃)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面炒微黃) 鱉甲 (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 上搗羅碎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 去滓

柴胡散(出聖惠方)治骨蒸 癖。體瘦食少。宜服。

柴胡(一兩去苗)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三分) 枳殼(一兩微炒)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芎 (半兩) 桂心(半兩) 京三棱(一兩炮銼)
上搗粗羅為 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服。

訶黎勒丸(出聖惠方)治骨蒸 癖。氣攻腹脅。四肢疼痛。少力羸瘦。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赤芍藥(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炒) 人參 (三分去蘆頭)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 枳殼(一兩面炒微黃去瓤) 防葵(三分 去蘆頭) 芎(三分)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木香湯 治骨蒸勞。腹中 癖。冷痛漸至羸弱。

木香 檳榔(銼) 人參(各一兩) 芍藥 桔梗(銼) 赤茯苓(去黑皮) 訶黎勒 (炮去弦) 當歸(切焙各三分)
上粗搗篩。每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腹 食 後各一。

鱉甲丸(出聖惠方)治骨蒸腹內 癖。按之隱痛。不能下食。羸弱無力。

鱉甲(去裙 醋炙二兩) 木香(二兩) 京三棱(煨銼一兩半) 芍藥(一兩五錢) 陳 橘皮 (湯浸去白焙) 蒼朮(米泔浸切焙各一兩) 檳榔(銼二兩) 郁李仁(去皮研一兩半)
上搗 羅七味為末。郁李仁再研勻。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橘皮湯食前下。

松脂丸 治傳尸骨蒸。積癖冷氣。及腰腳衰弱。身體風癢。諸瘡癩疾。惡瘡疥癬等。此藥服之。斷絕根源。

松脂(二十斤以桑柴灰汁煉去苦汁傾水入 中凝取之) 白茯苓(去黑皮一斤) 白朮 續 斷(各半斤) 白蜜 牛酥 麥門冬(去心焙) 生乾地黃(焙各二兩) 上搗羅。五味為 細末。 先以煉蜜烊去滓。次下牛酥。次下松脂。候烊干。即下藥末。以竹枝攪。勿住手。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以溫酒或米飲下二十丸。日二服。漸加至五十丸。

蒼朮丸 治骨蒸腹中 癖。妨痛。兼下利。日夜數十行。

蒼朮 訶黎勒皮(各一兩半)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木香 芍藥 青橘皮(湯浸去 白焙) 白龍骨 生薑(切焙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人參湯下。 日 再

鱉甲丸 療 癖氣。心忪。骨蒸熱暗風。

鱉甲(炙) 芍藥 蝮蛇脯(炙) 大黃(各六分) 人參 訶黎勒皮(熬) 枳實(炙) 防風 (各六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以酒飲下二十丸。漸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 不

鱉甲丸(出聖惠方)治骨蒸 癖。氣攻腹脅痛疼。四肢羸瘦。少力不欲飲食。

宜服。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訶黎勒(三分 煨去皮)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炒) 柴胡(一兩去苗)
上為末。 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大腹湯 治骨蒸。腹中積癖。脅下妨痛。漸加羸瘦。

大腹(四枚) 芍藥 赤茯苓(去黑皮) 桔梗(銼炒各一兩半) 木香 訶黎勒皮(各一兩)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另研一兩半)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 分 溫二服。空腹各一。

七聖散 治骨蒸積癖。鬼氣疰忤。及男女虛損。手足煩疼。背膊酸重。至夜更甚。四肢消瘦。顏色痿黃。兩膝疼冷。腹中雷鳴。時多泄利。飲食無味。行步不能。凡五臟虛勞。悉皆治 黃雌雞(一只科如食法淨去毛勿入春水於腹下中間一小竅去腸肚令極淨並心肝用之) 蜀 椒(去目並合口者一分) 生地黃(一升洗肥者) 生薑(去皮一兩) 黃 (銼) 人參 陳 橘皮 (湯浸去皮焙各一兩) 上除雞外。各銼如麻豆大。和勻。入在雞腹內。卻縫合。以銀石器 盛。 新布罩。坐於甑中。蒸甑一邊用碗盛米。並水半碗。同蓋覆。勿令透氣。候碗內米並雞爛熟 為度。取出藥。別焙乾搗羅為散。每服一錢。米飲調下。日三服。其雞劈碎摻少鹽令患人恣 意食之。飽即止。良久濃衣被覆。取汗。汗多即以牡蠣燒搗為粉敷之。勿冒風寒。

療 癖鬼氣。疰忤骨蒸。秘傳方。

大黃(別漬湯欲成下一方四兩) 鱉甲(炙) 鉤藤 升麻 甘草(炙二兩) 丁香(二 十七 枚湯欲成下。) 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作二服。又用牛黃、犀角生末、朱砂、麝香各一分。細研。分為三分。每服以一分納湯中服。忌豬肉、粘食、生冷、莧菜、海藻、菘菜。

防葵丸(出聖惠方)治骨蒸 癖。按之隱手。不能下食。羸病日漸無力。

防葵(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 微炒)京三棱(一兩炮銼)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微炒)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 百杵。 丸如

陳漆丸 治傳尸飛尸疰氣。塊積氣逆上喘。水病腳氣。鬼疰蟲毒。宿食不消。腹中如覆 。或九蟲。婦人帶下赤白。皮膚惡瘡。腹大羸瘦。黃疽諸疾。延年養性。黑鬚髮。

陳漆(二升次綿絞去滓) 大黃(六兩為末) 薏苡仁(五兩為末) 無灰酒(五升) 蔓 荊子 (三升為末)
上以清酒。先和蔓荊子末煎。不住手攪。至半日許。濾滓。後用銀石器盛。 重 湯煮之。以竹篦子不住手攪。一伏時候。下陳漆大黃薏苡仁等末。更煮一伏時。候藥可丸。 丸如梧桐子大。置於不津器中。密封。遇有患者。經宿勿食。明日清旦。空心溫酒下十丸。 年高或冷疾者。加至十五丸。服之百日後。鬚髮如漆。積年瘡痕皆滅。初服四五日。至七日 內瀉出宿食。或魚粘膿血瘀物。勿疑。

骨汗淋方(出聖惠方)治骨蒸癖積。諸疾。令絕根源。沐浴方。

枯朽骨(捶碎二斗不拘牛羊豬) 爛棘針刺(三斗)。蒴 (莖葉根銼一斗) 嫩柳枝 (銼一 斗)
上以水一石二斗。煮取七斗。濾去滓。納大鹽三升。候鹽銷熔盡。於大盆中或瓷器中 盛。候溫暖得所。令患者浸之。瓷盆四畔用馬糞火煨暖。令湯常溫。勿使稍冷。覺寒令進稀 熱煮。每進身體可停一炊時。出湯時。拭體干。或多汗以白米粉敷之。只於密室中。靜心或 坐或臥。勿令沖風毒。三日一次。浴三次。止其藥湯。春秋冬停三五日。夏一二日。再暖用。 若患瘙癢者。湯內入芒硝、白礬末各一大升佳。浸時須至頰以下。得全藥力。一方無蒴 。 有桃枝。

柴胡茯苓湯 療 癖氣。壯熱兼咳。久為骨蒸。

柴胡(四兩) 茯苓 白朮 枳實(炙各三兩) 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三 服。 積熱不歇。加芒硝六分。取利。熱除之後。每三日服一劑。瘥後每月一劑。肥白終身。永除。 忌

治骨蒸積癖瘦病

蒜(去皮七瓣研) 雄黃(杏核大研) 上研爛。拌勻。以清酒和服。少時十指頭上當 有毛 出。為驗。

又浸浴湯方

取桃、柳、蒴 、李株四般枝葉。各一大斗。冬月只用諸般根。並以水八九斗。同煮。 取五六斗。去滓。加鹽二大斗。浸之。亦同前法。

治勞損羸瘦。風虛注氣。積癖冷氣。心痛及骨蒸。

用桃仁去皮尖雙仁一千二百枚。細研。以好酒五升。先用二升和研濾取汁。次入二升再 研。令極爛。又濾取汁。更以一升再和研濾盡白汁。以干瓷器盛。密封。以重陽慢火煮一伏 時候。每服一匙。用酒或米飲調下。

骨蒸肺痿(附論)

夫骨蒸肺痿者。營衛虛損。蘊熱熏蒸。三焦傳播肓膜。使人肺熱葉焦。發為肺痿。其証 咯唾膿血。虛滿短氣。咳嗽不止。多痰。或如膿涕。或唾之不能出。時發寒熱。肌體羸瘦。 是其候也。

紫菀散(出聖惠方)治骨蒸肺痿。咳嗽胸膈痛。舌澀口乾。宜服。

紫菀(去苗土) 桑根白皮(銼) 甘草(各三分炙微赤銼) 梔子仁(半兩) 赤茯苓(三分) 桔梗(半兩去蘆頭) 黃芩(半兩) 烏梅肉(三分微炒)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百合 (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麥門冬(三分去心)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 杏仁 (三分湯浸去皮雙仁面炒微黃) 上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五十粒。桃 柳枝各一握。長七寸。蔥薤白各七寸。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茯苓湯 治骨蒸肺痿心忪戰栗。煩熱善忘。精神不寧。夢寐飛揚。吐血。身體疼重或癢。多 白茯苓(去黑皮) 人參 麥門冬(去心炒) 獨活(去蘆頭) 檳榔(各三分) 桂 (去粗皮) 防風(去叉) 防己(各一兩一分) 桔梗(銼炒) 甘草(炙) 防葵 枳殼(去瓤麩炒 各四兩) 地骨皮(半兩) 上銼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半。入生薑半分切碎棗二枚擘破煎取八 分。 去滓。頓服。早晚食後各一。用銀器煎尤妙。

白前散(出聖惠方)治骨蒸肺痿。心中煩渴。痰嗽不止。宜服。

白前(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生乾地黃(一兩) 大 麻仁(三分) 桂心(半兩) 赤茯苓(一兩) 黃 (三分銼)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麥 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桑根白皮(三分銼) 上搗。粗羅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油膩。

劫勞散(出危氏方)治心腎俱虛勞嗽。時服三四升。遇夜發熱。熱過即有盜汗。四肢倦怠。 白芍藥(五兩) 黃 (去蘆蜜炙) 甘草(炙) 南參(去蘆一方作新羅者) 白茯苓(去皮) 熟地黃(焙) 當歸(去蘆) 五味子 半夏曲 阿膠(各二兩揀明淨者蛤粉炒成珠子) 上 為粗 散。入生薑棗子煎至七分。去滓。每服四錢。

知母散(出聖惠方)治骨蒸肺痿。煩躁。四肢疼痛。不能飲食。宜服。

知母(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蘆根(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地 骨皮 (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上搗篩為散。每服四錢。 以

柴胡散(出聖惠方)治骨蒸肺痿。咳嗽唾涎。心神煩熱。不欲飲食。宜服。

柴胡(一兩去苗)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黃芩(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 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半夏(半兩洗七次去滑) 桔梗(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三兩)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 時候溫服。骨蒸小柴胡湯極佳。

蘆根散(出聖惠方)治骨蒸煩熱肺痿。手足煩熱。多渴或不能食。宜服。

蘆根(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三兩湯浸去白瓤焙) 麥門冬(一兩去心) 子芩 (三分) 地骨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三分銼) 上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地黃煎(出聖惠方)治骨蒸肺痿。咳嗽。咽喉胸膈干痛。宜服。

生地黃汁(一中盞)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研) 黃牛髓(六兩) 阿 膠 (三兩搗碎炒令黃燥為末) 生薑(一合) 薯蕷(二兩炒) 酥(四兩) 蜜(四兩) 上 一處。入 石鍋

生乾地黃散(出聖惠方)治骨蒸寒熱。肺痿喘促。宜服。

生乾地黃(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訶黎勒(一兩用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柴胡(一兩去苗)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人參(半兩去蘆頭) 大麻仁(一兩) 上搗 粗。羅為 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柴胡散(出聖惠方)治骨蒸肺痿。咳嗽寒熱多涕。宜服。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貝母(三分煨微黃)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桃 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微黃) 鱉甲(一兩塗炙微黃去裙)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 以 水一

麥門冬散(出聖惠方)治骨蒸肺痿。咽中干燥。宜服。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 (三分銼) 赤茯苓(一兩) 射 干(三分) 川升麻(三分)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 去滓。不計時候溫服。粥飲調下一茶匙。

甜葶藶散(出聖惠方)治骨蒸肺痿。咳嗽上氣。不得眠臥。涕唾稠粘。

甜葶藶(一兩微炒令香) 桑根白皮(三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令黃去瓤) 紫菀(一兩去苗土)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 一中 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赤茯苓散(出聖惠方)治骨蒸肺痿。心胸滿悶。咳嗽涎唾。不欲飲食。

赤茯苓(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菀(一兩去苗土) 白前(三分) 前胡 (一兩去蘆頭) 旋複花(半兩)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 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天門冬散(出聖惠方)治骨蒸肺痿。咳嗽。心神煩熱。頰赤口乾。不欲飲食。宜服。

天門冬(一兩去心) 旋複花(半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紫菀(半兩去苗土) 生 乾地黃 (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 分

蘆根飲子 療骨蒸肺痿。煩躁不能食飲。心煩多渴。

蘆根(切訖稱) 麥門冬(去心) 地骨皮(各十兩) 生薑(一兩合皮切) 橘皮 茯苓(各五 兩) 上切以水二斗。煮取八升。絞去滓。分溫五服。服別相去八九裡。晝三服。夜二服。 取汁忌酥物。未瘥更作。若兼服。其人或胸留寒或惡寒。及虛脹並痛者。加吳茱萸八兩。

當歸黃 湯 治骨蒸肺痿。

黃 (銼) 當歸(切焙) 人參 桔梗 芍藥 甘草(炙各一分)
上粗搗篩。每服 五錢。 水一盞半。生薑如一棗大拍碎。棗二枚擘破。同煎八分。去滓。食前溫服。

白前散 治骨蒸肺痿。咳嗽。涕唾如膠。胸背煩熱。

白前 桑根白皮(炙銼)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 旋複花(半兩) 木通(銼炒 二兩) 甘草(炙銼一兩)

治骨蒸肺痿咳嗽方

白蜜 熟羊脂 熟羊髓 熟豬脂 生薑汁 地黃汁(各二升) 上依次第下鐺中。慢火 煎。 不住手攪。熬至四分減一即止。貯密器中。遇食羹中。著一兩匙。日三四服。

皂莢丸 治骨蒸肺痿。咳嗽咯膿血。病重者。

皂莢(一梃長一尺炙黃去皮子) 白錫(一兩) 生薑(半兩) 干棗(七枚去核) 上 除錫 外。細銼。入酒內。以一升煮取半升。去滓。每食後溫服二合。

天門冬湯 治骨蒸肺痿。咳嗽氣逆喘急。唾不出唇。漸漸羸瘦。

天門冬(去心焙三兩) 升麻 黃芩(去黑心) 前胡(去蘆頭各一兩半) 甘草(炙 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蘆根三莖、竹葉三片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腹 食後各

甘草散(出聖惠方)治骨蒸肺痿。心中煩熱。宜服。

甘草(一兩炙赤銼) 黃芩(一兩) 麥門冬(三兩去心焙)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 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痿骨蒸。咳嗽上喘。呀呷有聲方。

青羚羊肺(一具煮熟去筋膜薄切焙乾) 莨菪子(米醋浸日中曝干微炒)
上為末。煉蜜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空心米飲下。漸加至十五丸。以知為度。

麥門冬飲 治骨蒸肺痿四肢煩熱。不能食。口乾渴。秦艽扶羸湯(出醫方集成)治肺痿骨蒸。已成勞嗽。或寒或熱。聲嗄不出。體虛自汗。四肢怠惰。不思飲食。

柴胡(去苗二兩) 人參(去蘆) 鱉甲(米醋炙) 秦艽 當歸(洗焙各一兩) 地 骨皮(一兩半) 半夏(湯洗七次) 紫菀茸 甘草(各一兩) 上羅勻。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五 片、烏梅、大棗各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骨蒸羸瘦(附論)

夫骨蒸羸瘦。不問男女。皆因血氣不調。五勞七傷。心胸滿悶。背膊煩疼。目睛不明。 四肢無力。寐臥不安。脊膂急痛。膝脛酸疼。多臥少起。狀如佯病。每早晨如無病者。午時 後即四體微熱。面頰赤黃。若見人過。常懷忿怒。少不稱意。即大嗔。急行即腳弱。夜臥盜 汗。夢與鬼交。時或驚悸。有時咳嗽。脅肋虛脹。大腸微利。鼻口乾燥。常多粘唾。漸漸羸 瘦。飲食日減。以至死在須臾。精神恍惚皆其証也。

柴胡丸 治骨蒸熱勞。手足心煩悶。背膊酸痛。四肢沉重。食不作肌膚。日漸黃瘦。

柴胡(去苗) 胡黃連 龍膽 桃膠(干者) 升麻 茯神(去木) 黃芩(去黑皮) 地 骨皮 生乾地黃 芍藥 大黃(銼炒) 知母(焙銼) 麥門冬(去心焙) 甘草(炙銼) 龍齒 犀 角 (鎊) 玄參 山梔子(去皮) 桔梗(炒各三兩半) 丹朱(二兩另銼入藥)
上為末。 拌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熟水送下。

生犀角散(出危氏方)治骨蒸肌瘦。頰赤口乾。日晚潮熱。夜有盜汗。惡心煩躁。及大病瘥後。毒不解。

犀角(鎊) 地骨皮 秦艽(去蘆) 麥門冬(去心) 枳殼(煨去瓤) 柴胡 茯苓 (去皮) 赤芍藥 桑白皮(去赤) 黃 (去蘆蜜炙) 人參(去蘆) 鱉甲(醋炙) 知母 大黃 (煨各等 分)上銼散。每服三錢。陳青蒿一根煎。桃枝亦可。及治小兒疳病熱似骨蒸者。久病後或虛 後時作潮熱。並瘧疾。有痰加半夏。熱輕去大黃加黃芩。

青蒿丸 治骨蒸勞。體瘦咳嗽氣急者。日漸枯悴。

青蒿(四兩童子小便浸七日曝干) 龍膽 秦艽(去苗土) 黃芩(去黑心) 杏仁(湯浸去皮 尖雙仁炒黃) 木香 麻子仁(研) 車前子 菟絲子(酒浸另搗末各五兩) 獨活(去蘆 頭) 柏子仁(研各三兩) 山茱萸(三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 前溫 湯下

益母草煎丸。治骨蒸勞瘦。

益母草(一斤洗曝干) 青蒿(半斤去根) 桃枝(一尺長者一握以上三味細搗以小便 一斗 於鍋中煎至三升濾去滓用) 柴胡(五兩去苗) 丹砂(三分) 天靈蓋(一枚曝干另酒煮 搗為 末) 鱉甲(酒炙去裙二兩) 甘草(炙銼一兩) 麝香(研半兩) 桃仁(去皮尖雙仁炒 研五兩) 上除煎外。七味搗研為末。用益母草煎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烏梅湯下三十丸。漸加至四 十丸。服若覺心熱。減丸數。如不熱依法服。服後更以四五匙軟飯壓之。

龍膽丸(出千金方)治骨蒸羸瘦。煩悶短氣。喘息鼻張。日晚即發。

龍膽 黃連(去須各一兩) 梔子(去皮十枚) 苦參(一方無苦參) 大黃(銼炙) 黃芩 (去黑心) 芍藥 青葙子 栝蔞根 芒硝(別研各半兩)
上為末。拌勻。煉蜜丸。如梧桐 子大。每日空心食前米飲下二十丸。日二服。微利為度。一方為散。飲服方寸匕。又名龍膽 散。

芍藥湯 治骨蒸羸瘦。背膊煩疼。頭痛寒熱。不能下食。

芍藥 地骨皮(各三分) 柴胡(去苗一兩) 甘草(炙銼半兩) 石膏(碎一兩) 當歸(切 焙三分) 鱉甲(醋浸炙黃一兩) 白朮(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 去

治骨節間積熱。漸成黃瘦。(出本草) 用大黃四升。童便五合。煎至四合。空心分作二服。如人行四五裡再服。

獺肝丸 治骨蒸羸瘦。日晚即顏色不定。手足酸疼。口乾壯熱。

獺肝(炙一兩半) 犀角(鎊) 前胡(去蘆頭) 升麻(各一兩) 枳殼(去瓤麩炒 一兩一方 用枳實) 柏樹上脂(研五分一方用松脂) 天靈蓋(酥炙黃一兩三分) 甘草(炙銼五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童子小便下二十丸。日二服。一方獺肝六分松脂甘草各五分犀角等五味各四分。以小便浸豉汁下。忌海藻、菘菜、生蔥、面、韭、炙肉、魚、粘食、陳臭等物。

龍膽丸 治骨蒸羸瘦。經久不瘥。邪熱留連。

龍膽(一兩一分) 黃連(去鬚) 黃芩(去黑心) 人參 梔子仁 黃柏(濃者去粗 皮) 白 芍藥 甘草(炙各一兩) 上八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粥飲下十五丸。空心 夜 臥各一。以知為度。

地骨皮湯(一名七味地骨皮散方出聖惠方)治骨蒸羸瘦。少力。或熱或寒。背膊疼痛。口乾 地骨皮(一兩) 芍藥(一兩半) 桑根白皮(銼兩半) 茅根(一兩半) 甘草(炙 銼一兩) 柴胡(去苗一兩半) 石膏(碎三兩半) 上七味。粗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二十丸。食前人參湯下。日二服。

地骨皮散(出醫方集成)治骨蒸壯熱。肌肉消瘦。少力多困。夜多盜汗。

地骨皮 秦艽 柴胡 枳殼 知母 當歸 鱉甲(醋炙黃) 上等分為末。每服五錢。 水一盞桃柳枝頭各七個薑三片、烏梅一個煎服。

枳殼丸 治骨蒸勞瘦。飲食不思。

枳殼(去瓤銼炒一兩半) 白朮 人參 甘草 地骨皮(各一)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 仁炒 一兩半) 上六味搗羅為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飲送下。

柴胡散 治骨蒸肺痿。咳嗽寒熱。多涕。宜服。秦艽鱉甲散(出衛生家寶方)治骨蒸肌肉消瘦。唇黃頰赤。困倦盜汗。

地骨皮 柴胡(各一兩) 秦艽 知母 當歸(各半兩) 鱉甲(一兩醋炙去裙) 上 為粗 末。每服五錢。入烏梅一個青蒿同煎。臨臥時。空心各一服。

青蒿丸 治骨蒸羸瘦。

青蒿(切細一斤) 阿魏(別研一兩) 天靈蓋(塗醋炙黃為末一兩) 桃仁(一升湯浸去皮 尖雙仁炒黃研細末) 上四味。先以小便一斗煮青蒿至五升。絞去滓。即下余藥。候成膏可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溫酒下。日晚再服。漸加至三十丸。

生地黃飲 治骨蒸及腳氣。每至晚間憎寒壯熱。面頰赤。不下食。日漸羸瘦。

生地黃(切細二兩) 甘草(炙銼半兩) 蔥白(細切二莖) 童子小便(一升) 上 四味同煎至半升。去滓。溫分三服。相去一時許服之。

治骨蒸勞瘦。(方見地黃粥方)

治骨蒸熱。積漸黃瘦。

上黃連四分碎切。以童子小便用三大合浸。經宿微煎三四沸。去滓。食前分二服。如人 行四五裡。再服。

治丈夫婦人勞瘦。

上用青蒿細銼。水三斗。童子小便五升。同煎二升半。去滓。入器中熬成膏。丸如梧桐 子大。空心服。臨臥以溫湯吞下二十丸。

治諸結節筋骨煩熱。

甘草(十分) 上搗為末。每日取小便三合。甘草末一錢。攪令為散。服之。

紫菀散(出聖惠方)治傳尸骨蒸。複連 。肺氣嗽咳。(一名紫菀湯) 紫菀(去苗土) 桑根白皮(炙銼) 桔梗(炒) 續斷(各一兩半) 赤小豆(一合) 甘草(炙銼)五味子(各一兩) 生乾地黃(酒洗切焙一兩半)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以 水一盞 半。入青竹茹彈子大。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良久再服。若熱甚加麥門冬去心一兩, 石膏一

天門冬丸(出聖惠方)治骨蒸勞氣。潤心肺。止咳嗽。

天門冬(去心焙三兩半) 桑根白皮(銼炒) 白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杏仁(湯浸 去皮尖 雙仁面炒) 甘草(炙) 貝母(去心炒各一兩)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綿裹含化津咽。煎麥門冬湯嚼下亦得。不拘時候服。

治骨蒸勞瘦(出經效良方)\x及久咳不愈者。常服直至取效為度。

石膏(一斤不用方解石者以細絞如棗針者良打碎) 粉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重羅 過如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