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氣發狂
(附論) 夫時氣發狂者。由熱毒瓦斯盛。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不食數日。逾垣上屋。非是素 所能也。皆陰陽爭氣。外並於陽。四肢者。諸陽之本也。熱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而歌。 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狂言妄見聞。皆熱毒瓦斯盛所為也。
方
梔子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熱毒攻心。面目俱赤。發狂不識人。
梔子仁 葳蕤 茯苓 麥門冬(去心) 川升麻 知母 犀角屑 沙參(去蘆) 黃芩 川大黃(銼碎微炒) 甘草(炒微赤銼) 上等分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神狂躁。言語無度。(出聖惠方) 雞子(二枚取清) 白蜜(半合) 生地黃汁(一合)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杵) 上 相和令 勻。頓服之。以利為度。
白蘚皮散
白蘚皮(一兩五錢) 大青(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玄參(三分) 梔子仁(三分) 黃芩(三分) 川大黃(銼碎微炒三分) 甘草(炙微赤銼三分) 地骨皮(三分) 上為散。 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出聖惠方) 麥門冬(三兩去心)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 蘚 皮(二兩) 生乾地黃(二兩) 黃芩(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 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犀角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熱毒攻心。煩亂不得睡臥。
犀角屑(一兩) 龍齒(一兩) 子芩(一兩) 沙參(去蘆頭一兩) 葳蕤(一兩) 麥門冬 (去心一兩) 川升麻(一兩) 赤茯苓(一兩) 赤芍藥(一兩)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 仁麩炒微黃一兩) 大青(三分)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三分) 甘草(三分炙銼) 上為散。每服 五錢。 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發狂。叫呼不識人。(出聖惠方) 黃連(去鬚一兩) 秦艽(去苗一兩) 梔子仁(一兩) 鐵粉(二兩) 上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錢。
又方(出聖惠方) 梔子仁(半兩) 豉(一合) 蔥白(五莖) 上以水二大盞。煎去滓。分溫二服。
治時氣發狂(出聖惠方) 寒水石(一兩) 馬牙硝(一兩) 上細研如面。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一錢。
又方(出聖惠方) 秦艽(去苗五錢) 大青(五錢) 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上為散。不計時候。以生 地黃汁 調下二錢服。
治時氣熱盛癲狂。或時昏沉。(出聖惠方) 寒水石(半兩) 朱砂(一分) 鉛霜(一分) 上都研如粉。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不計時候。以溫水下十丸。
治時氣得汗後。心神狂亂。(出聖惠方) 鐵粉(半兩) 野豬糞(麩炒半兩) 生地黃(二兩燒灰)
上為末。以粟米飯和丸如 梧桐子 大。不計時候。以人參湯下二十丸。
大黃丸(出聖惠方)治時行氣已得汗。熱毒不解。心煩躁悶。言語不定。小便赤澀。大便不通。狂亂欲走。
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黃芩(一兩五錢) 梔子仁(一兩五錢) 大青(二兩) 龍 膽(一兩 去蘆頭) 苦參(一兩銼) 川朴硝(二兩細研)
上為末。入朴硝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 丸 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麥門冬湯下三十丸。
鐵粉丸(出聖惠方)治時氣熱毒。心神發躁。狂亂欲走。
鐵粉(一兩研) 犀角屑(一兩) 朱砂(半兩細研) 苦參(銼一兩) 甘草(二兩銼生用) 朴硝(一兩細研)
上為末。研細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人參湯下三十丸。
又方(出聖惠方) 以藍靛半大匙。用新汲水一盞。調令勻。頓服之。
治時氣天行發狂熱疾。
用糞清。以臘月截淡竹。去青皮。浸滲取汁服。
鎮心散 治時氣汗後發狂。
用緊白龍骨。不拘多少。為細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效。
治天行病。六七日。熱盛心煩。狂見鬼者。
上絞人屎汁。飲數合。一方。治時行大熱狂走。用多年干者。搗末。沸湯沃汁服之。
治瘟病大熱狂言(出本草) 取白頸蚯蚓。破去土。鹽拌。日曝。須臾成水。飲其汁。皆瘥。
苦患天行熱狂(出本草) 以甘蔗搗絞汁服。甚良。
治天行熱狂。煩悶消渴。(出本草) 以芭蕉根。絞汁服之。
除煩悶。解時疾狂熱。退胸膈熱。及消酒毒。(出本草) 用小麥苗。絞汁服之。
時氣發斑
(附論) 夫時氣在表。已發汗未解。或吐下後毒瓦斯不散。煩躁謬語。此為表虛裡實。熱氣燥於外。 故身體發斑如錦紋。凡發斑不可用發表藥。令瘡開泄更增斑爛。虛故也。
方
升麻散(出聖惠方)治時氣表裡不解。熱毒在臟。致斑瘡。
升麻(一兩) 犀角屑(一兩) 玄參(一兩) 秦艽(一兩) 子芩(一兩) 柴胡 (一兩去苗)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 一中 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出聖惠方) 玄參(一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炙微赤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 盞。煎 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羚羊角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壅毒不退發斑。遍身煩熱。大小便不利。
羚羊角屑(一兩) 梔子仁(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川麻黃(一兩) 川大黃 (銼碎微 炒一兩) 玄參(一兩) 黃 (一兩銼) 甘草(炙微赤銼一兩) 赤芍藥(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葛根散(出聖惠方)治冬溫未即為病。至夏得熱。其冬溫毒瓦斯始出肌中。斑爛癮疹如錦紋。喘咳悶。嘔吐清涎。
葛根(銼一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一兩) 麻黃(去根節一兩) 知母(一兩) 黃芩 (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一兩)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外台秘要用各二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外台秘要。以 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嘔吐當先定。便宜消息。忌海藻、菘菜。名葛根橘皮湯。
治時氣赤斑瘡出後。胸中惡熱。瘡盛。(出聖惠方) 雞子(二枚去殼) 釅醋(二合) 豬膽汁(三合) 上藥相和。煎十余沸。放溫。不 計時候。 分溫三服。
治時氣熱毒在臟腑中。欲發赤斑。(出聖惠方) 地黃汁(五合) 豉(二合) 麝香(一錢細研) 上於鍋中。以煉成豬脂半斤相和。 煎十余 沸。濾去滓。入麝香攪令勻。每服二合。盡服之。毒當從肉中為汗出。便愈。
又方(出聖惠方) 以生蝦蟆一枚。去腸肚。爛研。以水一大盞。絞取汁。頓服。或五月五日午時收者。燒 灰細研。冷水調服益佳。
治天行熱病。若發赤黑斑如疹。(出活人書) 用青木香二兩。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頓服之效。
卑膏湯(出活人書)治時行溫毒發斑。大疫難救。病源。夫人冬月觸冒寒毒者。至春始發病。初在表。或已發汗吐下。而表証未罷。毒瓦斯不散。故發斑瘡。又冬月天時溫暖。人感乖候之氣未即發病。至春又被積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夏遇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於肌膚。斑爛癮疹如錦紋也。
生地黃(半斤切打碎) 好豉(一升) 上以豬膏二斤。合前藥煎五六沸。令三分減。去滓。 研雄黃、麝香如大豆者。納中攪勻。盡服之。毒便從皮中出。則愈。忌蕪荑。
黑奴丸(出肘後方)治溫毒發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大疫難救者。治天行斑瘡。須臾遍身皆戴白漿。此是惡毒之氣所致。用冬葵菜葉煮。以蒜齏啖之則止。治天行時病發斑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燒。瘡皆戴白漿。隨沒隨生。不治。數日必死。治後瘡盤黯黑。一歲方減。此惡毒之氣所為。
用水煮升麻。綿漬洗之。酒煮尤妙。但痛難忍。
黃連橘皮湯(出活人書)治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癮疹如錦紋而咳。心悶。嘔吐清汁。眼赤。口瘡。下部生瘡。
黃連(四兩去鬚) 橘皮 杏仁(去皮尖雙仁) 枳實(炙一作枳殼) 麻黃(去節) 葛 根 (各二兩) 濃朴(炙) 甘草(炙各一兩) 上銼。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令盡。 且消息。 下當先止。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等。
漏蘆橘皮湯 治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癮疹如錦紋而咳。心悶。嘔吐清汁。眼赤。口瘡。下部亦生瘡。
漏蘆(二兩) 橘皮(二兩) 甘遂(二兩) 麻黃(去節二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 二兩) 黃芩(二兩) 上銼。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四服。得下為佳。一方有知母、枳實、白薇、 升麻、大黃、甘草。為十二味。
治天行發斑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戴白漿。隨沒隨生。若不急治。數日即死。(方見治時行病發瘡)
治時氣發瘡癮。
用葡萄研酒食之。甚效。
治時氣天行病發瘡。
用升麻五兩。以水二升。入蜜同煎三沸。半服。半敷瘡上。即瘥。
時氣發豌豆瘡
(附論) 夫時氣發豌豆瘡者。是熱毒瓦斯攻於臟腑。餘氣流於肌肉。遂於皮膚毛孔之中結成此瘡。 所出如豌豆顆。因以名之。但以解熱毒之藥。其瘡即止。脈洪數者是其候也。
方
犀角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發豌豆瘡。出後疼痛。心神煩悶。
犀角屑(五錢) 丁香(半兩) 薰陸香(半兩) 木香(半兩) 玄參(一兩) 川 升麻(一兩) 麝香(一分) 上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又方(出聖惠方) 用黃連二兩去鬚。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發豌豆瘡。如爪甲大。赤黑色者。(出聖惠方) 羊膽(七枚取汁) 羊脂(三兩) 上二味相和。於銀鍋中煎五七沸。待冷。摩敷瘡上。 每 日用四五次。
又方(出活人書) 用川芒硝二兩。細研。以豬膽汁和塗於瘡上。勿令動著。直候痂落無瘢。仍臥黃土末上。 良。此病小便澀。有血者中壞也。瘡皆黑靨不出膿者死。不療。
治時氣發豌豆瘡(出聖惠方) 以好白蜜。通身塗於瘡上。亦可救。數食蜜。如瘡爛痛。可用細研黃土敷之。
治時氣熱毒攻發豌豆瘡(出聖惠方) 用苦參二兩。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分為二服。日三四服之。
治時氣發豌豆瘡初覺(出聖惠方) 用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為二服。日三四服之。
又方(出千金方) 用青黛半兩。細研。以新汲水調服之。日三四次。一方用真波斯青黛大如棗。
又方(出千金方) 用木香一兩。搗碎。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濟總錄用二兩。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治時氣發豌豆瘡。亦治及時六畜。時氣熱病。(出千金方) 用濃煮黍穰汁洗之。若誤使 穰。不即瘥。聖濟總錄。瘡若黑者。搗蒜封之。
治傷寒時氣熱毒。豌豆瘡。(出幼幼新書) 用樺木皮銼。煎汁。溫服取安。
又方 治時氣熱病。豌豆瘡。
用芸苔煮汁洗之。
又方(出千金方) 若赤黑發如芥大者。煎羊脂摩敷之。
又方(出千金方) 用小豆屑。雞子白。和敷。
又方(出千金方) 用婦人月水帛。拭之。
又方(出千金方) 小兒著用月水汁。和水浴之。
治時行病發瘡(出肘後方) 用好蜜遍身摩瘡上。亦可以蜜煎升麻摩之。並數數拭之。外台秘要、肘後。此歲有病天 行發斑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戴白漿。隨沒隨生。不即療。劇者數日必死。 得瘥後。瘡瘢紫黯色。彌歲方滅。此惡毒之氣也。世人雲。建武中於南陽擊虜所得。乃呼為 虜瘡。諸醫參詳治療。用之有效。
治傷寒時行熱毒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帶白漿。隨沒隨生。
葵菜(煮爛) 蒜 齏(各不拘多少) 上拌勻。初患急食之。不早治殺人。但瘥後瘡 瘢色 黑。彌歲方滅。此是惡毒時氣也。
又方(出肘後方) 用水濃煮升麻汁。漬綿洗之。苦酒漬彌佳。但燥痛難忍。
水解散 治天行熱氣則生 瘡疼痛。解肌出汗。
麻黃(一兩去節) 黃芩(二分) 芍藥(二分) 桂心(二分) 上搗篩。暖水調服 二方寸 匕。覆令出汗。日再服。瘥者減之。忌海藻、菘菜。
龍腦散 治時疾天行豌豆瘡。赤瘡子未透。心煩狂躁。氣喘妄語。或見神鬼。
以龍腦一錢。細研。旋滴豬心血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紫草湯下。少時心神便定。 得睡複發透。依常將息取安。
治時氣病。骨中熱。生豌豆瘡 瘡。
飲鐵漿瘥。
治豌豆瘡(出本草) 服油麻一升。須利。即不生白漿。大效。
又方 以蔓菁根搗汁。挑瘡破敷在上。
時氣口瘡
(附論) 夫時氣發汗吐下之後。表裡俱虛。毒瓦斯未散。攻心脾上焦熱躁。故口舌生瘡也。
方
升麻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熱盛。口中生瘡。
川升麻(一兩) 木通(銼) 射干 麥門冬(去心) 蘆根 羚羊角屑(各一兩)
上為散。 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大青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咽痛口瘡。煩躁頭重。
大青(一兩) 黃芩(一兩) 川升麻(一兩) 麥門冬(去心一兩) 梔子仁(一兩) 甘草 (炙微赤銼一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 計 時候。溫服。
麥門冬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熱盛。昏沉如醉。及腹脅痛。百節酸疼。舌裂生瘡。
麥門冬(一兩去心) 川升麻(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三分) 石膏(二兩) 淡 竹葉(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豉(二合)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 蔥白二 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脾臟熱毒。舌裂。滿口生瘡。(出聖惠方) 川升麻(一兩) 黃柏(半兩銼) 苦竹葉(半兩) 射干(三分) 大青(半兩) 龍 膽(五錢) 玄參(五錢) 生乾地黃(半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 蜜半 合。攪勻。不計時候。徐徐含咽之。
犀角散(出聖惠方)治時行氣心脾臟熱毒上沖。遍口生瘡。
大青(半兩) 犀角屑(一兩) 玄參(一兩) 胡黃連(半兩) 川升麻(三分) 甘草(生銼 三分)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黃連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兼口舌生瘡。
黃連(一兩五錢去鬚) 川大黃(三分) 川升麻(三分) 黃芩(三分) 甘草(生銼三分)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壅熱。口內生瘡。(出聖惠方) 黃連(一兩五錢去鬚) 甘草(生銼一兩) 麥門冬(去心一兩) 玄參(一兩) 柴胡(去苗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酪酥煎丸 治天行熱盛。口中生瘡。病既發汗。表裡俱虛。而毒瓦斯未盡。熏蒸上焦。故喉口生瘡。
酪酥(三合) 蜜(三合) 大青(一兩) 上三味。合煎三沸。稍稍敷口。以瘥為度。
又口瘡方 治天行熱盛。口中生瘡。
取蛇莓五升。搗絞取汁。稍稍飲之。一方絞汁一斗。煎取五升。飲之。
升麻湯 治天行時熱病口瘡。
升麻(二兩) 通草(四兩) 射干(二兩) 羚羊角屑(三兩) 芍藥(三兩) 生 蘆根(切一升) 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如人行五裡時更服。
柴胡湯 治天行病後。乍寒乍熱。昏昏不省。覺脅下痛。百節骨疼。不能下食。兼口舌乾生瘡。
柴胡(八分) 升麻(六分) 芍藥(六分) 黃芩(六分) 麥門冬(六分去心) 香 豉(六分 綿裹) 生薑(六分) 甘草(五分) 石膏(一錢三分綿裹) 蔥白(一錢) 竹葉(切 一升洗)
上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五合。絞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六七裡進一服。不吐不利瘥。 忌海藻、菘菜、熱面、油膩。
治天行熱盛。口中生瘡。
用黃柏皮。削去上粗皮。取裡好處。入薄荷、蜜、漬之一宿。惟欲令濃。含其汁。良。 吐更含。若胸中熱有瘡。時飲三五合。尤佳。
時氣結胸
(附論) 夫時氣結胸者。謂熱毒瓦斯結聚於心胸也。此由病發於陽。而下之太早。熱毒之氣乘虛而痞結。按之乃痛。其寸口脈浮。關上脈沉細是也。脈大不可下。下之即死。脈浮而大下之為 逆。若陽脈浮。關上沉緊者。名為臟結病。舌上白胎滑者。為難治。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 舌滑者。不可攻之也。
方
桂心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結胸。心下堅實滿痛。
桂心(一兩) 甘遂(半兩煨令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栝蔞(一枚取子用)
上為散。 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豬苓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結胸。心下滿實煩悶。
豬苓(一兩去黑皮) 澤瀉(一兩) 桂心(五錢) 赤茯苓(三分) 川朴硝(三兩)
上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湯調下二錢。
陷胸湯(出聖惠方)治時氣結胸。心下堅實。按之即痛。其脈沉滑。
栝蔞(一枚大者取子) 黃連(一兩去鬚) 半夏(湯浸七次去滑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檳榔丸(出聖惠方)治時氣結胸。煩悶喘急。
檳榔(半兩) 馬蘭花(一分微炒)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赤色) 豬牙皂角(半兩 去皮炙 令黃焦)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二十丸。
苦參丸(出聖惠方)治時氣結胸。熱毒在內。
苦參(五錢銼) 黃連(一兩去鬚) 黃芩(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梔子 仁(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二十丸。
陷胸丸(出聖惠方)治時氣結胸。熱實在內。其脈沉堅。心下痛滿。按之如石。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甜葶藶(二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二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甘遂末半錢。蜜一小匙。水一中 盞。同煎至七分。溫溫化丸藥。不計時候服之。以利為度。
治時氣熱毒在胸膈。六七日垂死者。破棺。(一名千金煮湯出聖惠方) 用苦參一兩銼。搗碎。以酒二大盞。去滓。看冷暖得所。不計時候。都為一服。服後當 聞苦參氣。即吐毒如羊膽汁便愈。一方以醋二升。煮取一升二合。盡飲之。當吐即愈。天行 毒病。非苦參醋藥不解。及溫覆取汗愈。
一方救急療天行嘔逆不下食。入則出。下又方同。凝雪湯(出仁存方)治時氣行毒病。七八日。熱結在胸中。煩亂欲死。
用芫花一升。以水三升。煮一升半。漬布薄胸上。不過三薄。熱則除。當溫暖四肢不厥 也。
萬金丸(出王氏博濟方)治時氣及疏理臟腑。通利胸膈。調順榮衛。
木香(一兩) 乾薑(一兩炮) 大黃(一兩生) 陳橘皮(湯浸去瓤一兩) 巴豆(去皮膜一兩冷水浸一宿焙乾研細或與前藥一處搗羅) 上藥五味。同細搗羅為末。用沙糖為丸如梧桐子大。患者三日外。酌其毒瓦斯傳入未曾疏利。不計時早晚。以粥飲下五丸。如藥未行。熱茶 投之。上有疾即吐。下有疾即瀉。汗出或吐瀉不止。即以黃連湯止之。老幼虛實加減丸散。 懷身人不得與吃。此藥有返魂之功。如四季覺熱。但有此藥疏轉。自然不染時氣。若患常惡 轉於五更時。亦用粥飲下。
治時氣熱毒在胸膈。六七日垂死者。破棺。
以雞卵一枚。煮三五沸。出以水浸之。外熟內熱則吞之。良。
時氣咳嗽
(附論) 夫時氣咳嗽者。由熱邪客於肺。則上焦有熱。心胸煩躁。咽乾頭痛。其人必飲水。水停 心下。則上乘於肺。故上氣咳嗽也。其脈洪數者。是其候也。
方
麥門冬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心胸痰嘔。虛煩咳嗽。時時氣促。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人參(三分去蘆頭) 葛根(一兩銼) 桔梗(去蘆頭三分) 前胡(去蘆頭三分) 半夏(湯浸七次去滑三分) 貝母(煨微黃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為散。 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木通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咳嗽。咽喉不利。心胸煩悶。
木通(一兩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葛根(銼三分) 射干(三分) 紫菀(去苗 土三分) 馬兜鈴(五錢) 半夏(一兩湯浸七次去滑)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 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天門冬散(出聖惠方)治時氣肺虛熱壅。氣喘咳嗽。
天門冬(去心) 紫菀(去苗土) 赤茯苓 甘草(炙微赤銼)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桑根 白皮(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 人參(去蘆三分) 麻黃(半兩去根節)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款冬花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發熱咳嗽。煩躁。或時時氣喘。
款冬花(一兩) 天門冬(三分去心) 黃 (一兩銼) 石膏(一兩五錢) 紫菀(一兩去苗 土)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三分) 上為散。每服五錢。 以 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麻黃散(出聖惠方)治時氣頭痛。咳嗽煩悶。
麻黃(去根節一兩) 黃 (一兩銼) 石膏(一兩五錢) 天門冬(三分去心) 人參(去蘆頭) 杏仁(湯浸去皮尖生用各一兩) 甘草(三分銼生用)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 水一大盞。 入生薑半分。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前胡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壯熱咳嗽。頭痛心悶。
前胡(去蘆頭二兩) 川升麻(二兩) 百合(兩半) 貝母(煨令微黃) 紫菀(去苗土各兩 半) 桔梗(去蘆頭兩半) 石膏(三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石膏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壯熱頭痛。咳嗽。
石膏(六兩) 葛根(銼) 百合 赤芍藥 貝母(煨令微黃) 桔梗(去蘆頭) 川 升麻 栝 蔞(各二兩) 梔子仁(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豉五十粒。 煎 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生乾地黃散(出聖惠方)治時氣肺熱咳嗽。喉中生瘡。
生乾地黃 川升麻 玄參 赤芍藥 紫菀(去苗土) 柴胡(去苗) 天門冬(去心) 麥門 冬(去心二兩) 貝母(一兩五錢煨令微黃)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匙。更煎沸。不計時候。溫服。
紫菀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咳嗽。
紫菀(二兩半去苗土) 貝母(二兩煨令微黃) 甘草(炙微赤銼一兩) 桑白皮(一兩銼) 麥門冬(去心一兩) 人參(去蘆頭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一兩五錢湯浸 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柴胡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熱未退。壅滯。虛羸咳嗽。
柴胡(去蘆) 黃芩(各一兩) 桔梗(去蘆頭一兩) 玄參(一兩) 地骨皮(一兩) 麥門冬 (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五錢炙微黃) 赤茯苓 人參(去蘆頭) 紫菀(去苗土)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肺熱。胸膈壅滯。咳嗽不止。(出聖惠方)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紫菀(三分去苗土)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 五錢。 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防風百解散 治傷寒風。頭痛項強。身體疼痛。肌熱惡寒。咳嗽喘促。老幼皆宜。溫平不躁。
麻黃(去根節三兩) 甘草(銼炒二兩) 防風(二兩) 蒼朮(半斤為末炒黃)
上為細末。 每服三錢。水一鐘半。蔥白三寸。同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進二三服。微汗周而已。
地黃湯 治天行肺熱咳嗽。喉有瘡。
生地黃(切一升) 升麻(八分) 玄參(八分) 芍藥(八分) 柴胡(八分) 麥門冬(去心 八分) 貝母(六分) 竹葉(切一升) 白蜜(一合) 上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絞 去滓。 納蜜再煮三沸。含咽勿停。中間不防食下利。忌蕪荑、熱面、豬犬肉、油膩。
前胡湯 治天行壯熱咳嗽。頭痛心悶。病源。熱邪壅於肺。上焦有熱。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上乘於肺。故上氣而咳也。
前胡(八分) 升麻(八分) 麥門冬(去心八分) 貝母(六分) 紫菀(六分) 石膏(十二分碎綿裹)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雙仁) 竹葉(切一升) 甘草(二分炙) 上切。以水 八升。 煮取二升五合。絞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人行六七裡進一服。不吐利。瘥。忌海藻、菘菜、 油膩、豬肉等。
生薑煎(出一便良方)治天行病。上氣咳嗽。多唾粘涎。日夜不定。
用生薑三兩。去皮。切如豆粒大。以餳半斤和。微煎令爛。每日無問早晚。少少含。仍 嚼薑滓一時 之。
治天行病後。因食酒麵。肺中熱壅滯。遂成咳不止。
桑白皮(十二分) 桔梗(一錢) 麻黃(六分去節) 肥乾棗(二十一枚擘) 曹州 葶藶子 (十分熬令紫為膏) 上切。以水四升。煮桑白皮等四味。可取一升半。去滓。下葶藶子膏。 更煎三五沸。去滓。分溫五服。空心食後服。或利勿怪。忌豬肉、油膩、生冷、果子等物。
華蓋散(出醫學切問)治傷風冒濕。頭目昏重。憎寒壯熱。四肢疼痛。咳嗽失音。涕唾稠粘。不問老幼皆可退之。
蒼朮(二兩) 桔梗(一兩) 濃朴(一兩) 杏仁(五錢) 陳皮(五錢) 烏梅(五錢) 麻黃(二錢) 甘草(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如 發汗 加蔥頭。
時氣口乾
(附論) 夫時氣熱毒攻於心肺。則膈上壅躁。若胃中有熱。則津液竭少。咽喉不利。頭目痛。心 煩。故口乾也。
方
葛根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經下後未退。頭疼口乾。煩躁恍惚。
葛根(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黃芩(一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一兩) 石膏(一兩五錢)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赤茯苓散(出聖惠方)治時氣胃熱口乾。煩躁不止。
赤茯苓(一兩) 栝蔞根(一兩) 麥門冬(去心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知母(五錢)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小麥五十粒。淡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 溫服。
蘆根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口乾。
蘆根(二兩銼) 麥門冬(去心一兩) 黃芩(一兩) 栝蔞根(一兩) 甘草(半兩 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出聖惠方) 石膏(二兩) 人參(去蘆頭二兩) 葛根(一兩銼) 麥門冬(去心一兩) 上為散。 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栝蔞根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心脾壅熱煩悶。口乾。
栝蔞根(三分)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三分) 麥門冬(去心三分) 葛根(銼 三分) 甘草(炙微赤銼三分) 梔子仁(三分)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 不 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口乾舌縮。心神煩悶。不得睡臥。(出聖惠方) 栝蔞(一枚去竅留蓋去子留瓤) 白蜜(一合) 竹瀝(一合) 酥(一合) 生藕汁(一合) 上相和勻。納於栝蔞中。以麵裹。火煨候面黃熟。即傾入器中放溫。每服半合。不計時候服。
黃連丸(出聖惠方)治時氣煩悶。口乾。
黃連(去鬚一兩) 栝蔞根(一兩) 知母(一兩)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一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牛乳下三十丸。
治時氣口乾喜唾(出聖惠方) 乾棗(二十枚去核) 烏梅肉(十枚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為末三錢) 上入少蜜合 搗。令 熱。常含如杏核大。咽津。
時氣熱毒攻咽喉
(附論) 夫時氣熱毒在臟。陰陽隔絕。邪熱客於少陰之絡。毒瓦斯上熏。攻於咽喉。故令腫痛或生 瘡也。
方
射干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熱毒上攻。咽喉疼痛。
射干 川升麻 麥門冬(去心) 甘草(炙微赤銼) 犀角屑(各二分) 馬藺根(半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前胡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熱毒上攻。咽喉不利。
前胡(去蘆頭一兩) 川升麻(一兩) 犀角屑(五錢) 赤芍藥(五錢) 甘草(炙微赤銼五錢) 天門冬(去心五錢) 桔梗(去蘆頭五錢) 絡石(五錢) 射干(五錢) 枳殼(麩 炒微黃去 瓤五錢) 赤茯苓(三分)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三分) 上為散。每服五錢。 以水 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毒瓦斯攻心。咽喉疼痛。煩悶。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 射干 甘草(炙微赤銼) 麥門冬(去心) 黃柏(各 等分)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升麻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熱毒攻心。咽喉腫塞不通。
川升麻(一兩) 木通(一兩) 射干(一兩) 赤芍藥(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馬 藺根 (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一兩)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 上為散。每服 五錢。 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玄參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熱毒上攻。咽喉噎塞腫痛。
玄參 射干 川升麻 百合 前胡(去蘆頭) 白蒺藜(炒微赤銼) 犀角屑 枳殼(麩 炒微黃)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炙微赤銼) 桔梗(去蘆頭) 木通(銼) 麥門冬(去心各三分)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毒上攻。咽喉噎塞不能下食。(出聖惠方) 射干(一兩) 川升麻(一兩) 人參(去蘆頭一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一兩) 半夏 (湯浸七次去滑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一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 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太陰玄精丸(出聖惠方)治時氣熱毒攻咽喉。
太陰玄精(五錢細研) 川升麻(五錢) 玄參(半兩) 射干(半兩) 寒水石(半兩細研) 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馬牙硝(一兩細研)
上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 常含 一丸咽津。
治時氣毒瓦斯攻咽喉閉塞不通。名烏扇湯。(出聖惠方) 生烏扇(半斤切) 豬脂(半斤) 上相和。煎五七沸。絞去滓。候冷。常服如棗大。 含咽 之。
治時氣熱毒攻咽喉腫痛(出聖惠方) 以商陸根切。搗令爛。炒熱。以手帕裹熨咽喉腫處。冷即複換。
黃連馬通湯 治天行時毒病。或下不止。咽喉痛。病源。陰陽隔絕。邪客於足少陰之絡。毒瓦斯上熏。攻於咽喉疼痛生瘡。
小豆(一升) 黃連(去毛一兩) 吳茱萸(一兩) 馬通汁(三升) 上以馬通汁。 令煮取一升。盡服。不瘥複作。有效。忌豬肉、冷水。
青木香湯 治春夏忽咽喉痛而唾。兼下痢。
青木香(二兩) 白頭翁(二兩) 黃連(去毛一兩) 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 分溫 三服。小兒若病此服一合。忌豬肉、冷水。
時毒藥(出御藥丸方)治時疾生熱胳 在咽喉間。增寒壯熱。頭痛。面目赤腫。其狀若瘧。最相傳染。無可救者。並宜服之。
大黃(生用) 寒水石(生用) 當歸(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至五錢。無 根水調 下。食後服。臨時覷虛實加減服之。
石膏蜜煎 治天行熱病。口苦。下氣除熱。喉中鳴。
石膏(半斤) 蜜(一升) 上以水三升。煮石膏取二升。及納蜜複煎取一升。去滓。 含如 棗核許。
通氣散 治時氣頭面赤腫。或咽喉閉塞不通。用之取嚏噴七八遍。泄出其毒則瘥。若看病患。用此藥必不傳染。
玄胡(一兩半) 藜蘆(五錢) 躑躅花(二錢五分) 豬牙皂莢(一兩) 川芎(一兩) 上為 細末。用紙捻子蘸一米許。 於鼻中。取嚏為效。
時氣嘔逆
(附論) 夫時氣胃家有熱。穀氣入胃與熱相並。氣逆則嘔逆也。或吐下後。飲食過多。胃氣虛冷。 亦為嘔逆也。
方
前胡散(出聖惠方)治時氣惡寒壯熱。食則嘔逆。
前胡(去蘆頭一兩) 麥門冬(去心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葛根(銼一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兩) 甘草(炙微赤銼五錢)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人參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大下後。胃氣虛冷。嘔逆不止。
人參(去蘆頭一兩) 麥門冬(去心一兩) 草豆蔻(一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半兩) 黃(五錢銼) 甘草(炙微赤銼五錢)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麥門冬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煩熱。嘔逆不止。
麥門冬(去心二兩) 蘆根(二兩銼) 人參(去蘆頭二兩) 葛根(二兩銼) 陳橘皮(湯浸 去白瓤焙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半夏散(出聖惠方)治時氣腹脅虛脹。心膈壅滯。嘔逆不能食。
半夏(湯浸七次去滑一兩) 柴胡(去苗一兩) 黃 (一兩銼) 赤芍藥(一兩) 人參(去蘆頭一兩) 桂心(一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一兩) 大腹皮(一兩銼) 上為散。 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胸煩悶。逆不下食。
人參(去蘆頭一兩) 前胡(去蘆頭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一兩) 黃芩(一兩) 赤茯苓 (一兩) 蘆根(一兩銼) 枳實(麩炒微黃半兩) 木通(半兩銼) 上為散。每服五錢。 以 水一大盞。入生蘆根半兩。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枇杷葉散 治時氣頭疼壯熱。食即嘔逆。
枇杷葉(拭去毛炙微黃一兩五錢) 人參(去蘆頭一兩五錢) 黃芩(一兩五錢) 陳橘皮 (湯浸去白瓤焙一兩五錢) 梔子仁(一兩五錢) 石膏(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 水一大 盞。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陳橘皮散 治時氣壯熱。嘔逆不下食。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一兩) 麥門冬(去心一兩) 人參(去蘆頭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 一兩) 葛根(一兩銼)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 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前胡散 治時氣嘔逆頭痛。不能食。
前胡(去蘆頭一兩) 蘆根(一兩) 石膏(一兩) 犀角屑(三分) 葛根(三分銼) 人參 (去蘆頭三分)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三分)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五錢) 甘草(一分 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蘆根散 治時氣心胸煩悶。嘔逆不下食。
蘆根(一握銼) 前胡(去蘆頭) 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枇 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犀角散 治時氣十日以上。時有嘔逆。欲得飲水。此胃中伏熱不散。
犀角屑(三分) 麥門冬(一兩五錢去心焙) 黃芩(一兩) 川朴硝(一兩) 蘆根 (銼一兩) 石膏(二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青茹、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 不 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嘔逆不下食。
生薑汁(半兩) 蜜(一合) 上相和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嘔逆欲死。不下食。兼主傷寒。
半夏(半兩湯浸洗七次去滑外台秘要作五兩) 生薑(一兩外台秘要作八兩切令薄細勿 令 溫要經水浸為好) 上銼碎。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為二服。不計時候。溫服。 外台秘要方。以水三升。別煮各取一升半。去滓。二汁相合一處。共煮取二升。分三服。服 後相去如人行十裡久。當令下食。其噦不過俄頃。大效。忌羊肉、餳。
又方 以臘月兔頭並毛皮。燒灰令煙盡。搗細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一錢。不計時候。頓服。 外台秘要。服方寸匕。則下食。不瘥更服。燒之勿令大耗。無所忌。此用頻效。
又方 以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為末。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 計時候。溫服。
救急薤豉粥 治天行乾嘔。手足逆冷。
薤白(切一升) 香豉(一升) 白米(四合) 上以水一升。煮豉一沸。漉去滓。薤 及米煮 為稀粥。進兩碗良。
又方 前胡(一兩) 橘皮(一兩) 甘草(一兩炙) 麥門冬(三兩去心) 竹茹(二兩) 生薑(二兩)生地黃(四兩切) 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三合。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如人行六 七 裡進一服。忌海藻、菘菜、蕪荑、熱面、豬肉、油膩。
小青龍湯 治天行數日或十日而表不解。心下有水。熱毒相搏遂嘔。時服有咳者增損。
麻黃(二兩去節)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桂心(二兩) 細辛(一兩) 上 切。以水 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既本湯方等分。雖未嘗用。嫌其太溫。余增損其分兩。以療十 余人皆愈。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等。
橘皮湯 治天行壯熱嘔逆。不下食。
橘皮(三兩) 茯苓(三兩) 生薑(四兩) 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 分溫 五六服。中間任食。一日服盡。忌大酢、蒜、面。
救急。療天行嘔逆。不下食。入則出。(出肘後方) 取羊肝。如食發生淡食。不過三兩度則止。
又方(出肘後方) 以雞子一枚。於沸湯中煮三兩沸。則出水。津之熟。內熱吞之。神效。
生蘆根湯 治天行後氣膈嘔逆。不下食。
燈心(一分) 生麥門冬(一錢二分去心) 人參(四分) 生蘆根(一大握切) 上 以水一大 升。煎取八合。去滓。分溫三服。
茅根湯 治瘟病有熱。飲水暴冷呃者。
茅根 葛根(各切半斤) 上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溫飲之。呃止則停。
治瘟病熱未除。重被暴寒入胃。熱蘊結不散變呃者。
以單煮梓皮。稍稍飲之佳。瘟病積飲冷結胃中。熱入腎中變壯熱。夫呃者。服梓皮溫呃 得止者也。夫腎中有熱者。病瘥後。足心皮膚喜剝脫去。頭須禿落是其候也。
治瘟病有熱。飲水暴冷。枇杷飲子。
枇杷葉(拭去毛) 茅根(各半斤) 上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稍飲之。
前胡湯 治時行疫癘。壯熱惡寒。食即吐逆。
前胡(去蘆頭五錢) 生地黃(五錢焙) 麥門冬(五錢去心焙) 陳橘皮(湯浸去白 焙) 甘草(五錢炙) 人參(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鐘。竹葉二七片。煎至七分。去滓。 溫服即瘥。
柴胡湯 治時行病疫癘。數日未得汗。渾身壯熱。嘔逆不下食。
柴胡(去苗一兩) 升麻(一兩) 大黃(一兩銼炒) 麻黃(去根節一兩五錢) 桂 (去粗皮 三分) 甘草(炙三分) 枳實(去瓤麩炒三分) 知母(三分焙) 鱉甲(醋炙去裙 一兩一分) 梔子仁(一分)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前胡湯 治時氣壯熱。頭痛嘔逆。
前胡(去蘆頭一兩) 知母(一兩焙) 犀角屑(一兩鎊) 葛根(一兩銼) 赤芍藥 (一兩) 石膏(二兩碎)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入生薑三片。拍碎。蔥白二寸切。煎 至 八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白朮湯 治時氣出汗吐下後。四肢羸劣。嘔逆減食。
白朮(銼炒) 黃耆(銼細) 人參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透) 白茯苓(去黑皮) 桔 梗(銼 炒) 桂(去粗皮)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炙銼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以 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天行嘔逆。吐不下食。
用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用生薑一兩。同銼碎。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 分二服。不拘時候。溫服。
時氣心腹痞滿
(附論) 夫時氣太陽、少陽並病。脈浮緊。反入裡則作痞。痞者心下滿也。病發於陰者。不可下。 下之則心下痞。按之自軟。但氣痞爾。故不可複下也。若熱毒瓦斯乘心。則心下痞滿。面赤目 黃。狂言恍惚者。此為有實。宜吐下之。
方
鱉甲散(出聖惠方)治時氣熱毒不退。大便秘澀。心腹痞滿。飲食不下。精神昏亂。恍惚狂言。脈候洪數。
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 ) 赤茯苓 桔梗(去蘆頭) 人參(去蘆頭) 檳榔 茵陳 白 蘚 皮麥門冬(去心) 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枳殼(麩炒微黃去 瓤) 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汁半分。煎至五 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前胡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心下痞滿。胸膈不利。
前胡(去蘆頭一兩) 赤芍藥(一兩) 木香(一兩)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一兩) 檳榔 (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半夏散(出聖惠方)治時氣若吐若下後。發汗後。心下痞滿。氣上沖胸。起即頭眩。脈沉緊者。
半夏(湯浸七次去滑一兩) 白朮(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一兩) 赤茯苓(一兩) 桂心 (一兩) 人參(去蘆頭一兩) 訶黎勒(用皮一兩) 前胡(去蘆頭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 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前胡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心腹痞滿。身體疼痛。煩熱嘔逆。
前胡(去蘆頭) 半夏(湯浸七次去滑)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 人參(去蘆頭) 桔 梗(去蘆頭) 檳榔(各一兩) 赤芍藥(五錢) 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上為散。每服 五錢。以 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陳橘皮湯(出聖惠方)治時氣已汗下後。脾胃氣虛。心下痞滿。腹中雷鳴。
陳橘皮(三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半兩去蘆) 甘草(炙微赤銼一兩) 乾薑(炮銼一兩) 赤茯苓(一兩) 桔梗(去蘆一兩)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一兩) 白朮(一兩) 木香(一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桔梗散(出聖惠方)治時氣心腹痞滿。氣喘。痰涎不絕。
桔梗(去蘆頭三分)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三分) 赤芍藥(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 旋複 花(五錢) 大腹皮(半兩銼)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半兩) 赤茯苓(五錢) 甘草(炙微赤銼五錢) 上為散。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赤茯苓散(出聖惠方)治時氣氣壅上沖。心腹痞滿。坐臥不安。
赤茯苓(三分) 赤芍藥(三分) 紫蘇莖葉(三分)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五錢) 大 腹皮(半兩銼) 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百合(一兩)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一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飲水過多。水結心下痞滿。(出聖惠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 川朴硝(各一兩) 甘遂(一錢煨金黃色) 上為散。每服不計 時候。 溫服。調下一錢。以效為度。
治時氣飲水過多。心下痞硬疼痛。(出聖惠方) 用芫花半斤。以醋拌令勻。以慢火炒熱。用帛裹熨之。冷即更炒。以效為度。
治溫氣痺腫(出本草) 用赤小豆和桑根白皮。煮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