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風門 總論

風為天地浩蕩之氣。正順則能長養萬物。偏邪則能傷害品類。人或中之。鮮有不致斃者。 是以聖人推為百病長。原夫風與氣一也。塞乎天地之間。則陰陽不同。在乎人身之中。則吹呵有別。陽為風。故風無形而有其勢。陰為氣。故氣有質而無其威。吹則冷而勁為風。呵則溫而和為氣。是以四時之內。八風二十四氣者。以候陰陽消長之機也。大塊噫而為風。山澤蒸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常節。起居有常度。不妄作勞。故精氣 內安。形神外全。病安從來。今時之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神。 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致陰陽不調。腑臟氣偏。榮衛失 度。氣血錯亂。經絡空虛。腠理不密。外邪因得以傷之。風邪之中人也。其狀奄忽。蓋風性緊暴。善行數變。其中人也卒。其眩人也暈。激人涎浮。昏人神亂。千金方風論。有七十二種。究其大法。則以五風為首。五風者。謂肝心脾肺腎五臟之風也。其言生死。各亦不同。 肝風之狀。踞坐不得低頭。青色圍繞目額者。可治。宜於肝俞灸之。若上喘目直視。唇口俱青。或面目大青黑。一黃一白者死。心風之狀。汗自出。偃仰不可轉側。唇色正赤。語言狂妄者生。宜於心俞灸之。若唇面青黃黑赤色不定。眼 動不休。或面目時時悚動者。心絕也。五日而死。脾風之狀。踞坐而腹滿。不嗜食。一身通黃。四肢不收。口吐涎沫者。尚可治 也。宜灸脾俞。若手足俱青。木賊土敗必死矣。肺風之狀。偃臥胸滿。喘而不休。冒悶汗出。鼻不聞香臭。不得臥。鼻下至口。色白者可治。宜於肺俞灸之。若失血。及妄言色黃者。不治。七八日而死。腎風之狀。踞坐而腰腳痛重。視脅肋邊未有黃色者。可治。宜於腎俞灸之。若齒黃面如土色者死。至於六腑本無中風。惟胃有之。以胃為水穀之海。變化五味。以 資五臟。虛則風邪亦得以中之。胃風之狀。額上汗出。飲食不下。隔塞不通。腹滿。去衣則脹。張口肩息。心下澹澹。食寒則泄。孫真人云:新食竟取風為胃風。瘧論亦然。五臟中 風。其脈皆浮。但兼以本脈。而見於本部。與人迎相應也。假令肝中風。則左手關部與人迎 脈。並浮而弦者也。餘皆仿此。大抵肥人多喜中風。以其肌膚軟脆。風邪易中。入之則深。 龐老故云。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即為熱中而目黃。人瘦則風氣外泄。即為寒中而泣出。蓋 可知矣。得此疾者。診其脈遲浮者吉。急疾大數者凶。大腸閉澀為順。下利為逆。口目俱閉 者易治。口目俱開者難治。骨熱多煩者。損其熱藥。臟寒下利者。損其冷劑。治之當隨病之 淺深。慎無執著。諸方論中。所謂左癱右瘓者。由邪氣中人。邪氣反緩。正氣反急。正氣引 邪。 僻不遂。風賦有雲。氣虛則瘓無左右。血澀而癱中兩邊。以此而知氣血俱虛。則癱瘓兩証俱有。若氣順血澀。則為癱風。癱風者。筋脈拘急攣拳也。若血順氣虛。則為瘓風。瘓風者。 軟抬動不能也。不必左為癱。而右為瘓。瘓風不可全用風藥。當以理氣藥兼而用之。癱風則當以益血補筋去風藥治之。則萬舉萬全矣。予歷觀古方。治諸風。不問病之輕重。表裡淺深。皆以小續命東加減用之。此良法也。但小續命湯。內無通氣藥。不可獨用。若能以通氣湯散兼而服之。必成其功矣。宋氏云:治風之法。當以緩散中通氣為先。通則痰氣不熏蒸。風亦可得以攄散。誠哉是言也。小續命湯通治諸風。惟偏枯則不可多用。蓋偏枯者。其人血不榮於一邊。小續命湯複發汗亡血故也。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間疼痛。神智如常。治之宜養血。大八風湯、續斷湯。風痱者。身無痛處。但四肢緩縱。神智昏亂。不甚語言。微有知則可治。以其風散涎注。關節氣不能行。故四肢不遂也。治之先進太乙神精丹三粒。次以西州續命湯。風 者。奄不知人。咽中噫噫然有聲。以其邪中心肺。涎潮鼻塞。心肺間 。故不能言。宜用小續命湯、獨活湯。風柔者。以風熱入於肝臟。使諸筋攣急。屈不可伸。經曰:寒則攣急。熱則弛張。風顫者。以風入肝藏。經絡之氣不守正位。故使頭招搖而手足顫掉也。風喑者。以風冷之氣。客於中。滯而不能發。故使口噤而不能言也。風痺者。由風寒濕三氣。襲於經絡。舍於血脈。留於榮衛。故使身頑肉濃。不知痛癢。其証則有筋骨血肉氣之五痺。以屬五臟。諸痺始得之在外。速治之無不愈者。及其邪氣深入。各傳於臟。無不危殆。故曰風中脈。則口眼喎斜。中腑則肢體廢。風入臟則性命危矣。又有中風之病。卒暴昏迷。涎浮胸中。上下相引。聲如引鋸。皆由飲食過度。嗜欲無節。停留胃中。使氣脈關隔。不得營運。榮衛失度。臟腑怯弱。風邪暴客。相摶成涎。雖投治風藥。永不得下。蓋涎浮上部。填塞心胸。諸風閉塞。急當吐之。使快為度。然後急進續命湯。近世方書多雲。中風不可吐。久後令人壞一臂。蓋藥中多用水銀粉。大損脾胃。脾胃既損。四肢不舉。理之必然。殊不知古人治法。其高者因而越之。病在胸上為高。越之為吐也。如朱砂丸。止是吐胸上積涎。於脾胃何損。用之必效。若無涎。亦慎與吐。恐脾胃俱虛。嘔血而死。不可不知。世有氣中。方書無載。考其至理。皆由喜怒不節。氣血暴傷。蓋暴怒傷陰。暴喜傷陽。怒則氣逆。喜則氣緩。氣血失常。亂於胸中。壅於經絡。滯則生風。漸漸無力。昏困欲倒。治之當順氣理血。不可妄投風藥。至如新沐中風。名曰首風。飲酒中風。名曰漏風。又曰酒風。入房中風。名曰內風。又曰勞風。各有治法。夫風之為病。有瘙癢者。有癮疹者。有疼痛者。有瘡瘍者。有聾瞽者。有歷節者。有顛厥者。有狂妄者。千狀萬化。莫不由五臟而生矣。

大抵人之有生。以元氣為根。榮衛為本。根氣強壯。榮衛和平。腠理致密。外邪客氣。焉能為害。或因喜怒。或因憂思。或因驚恐。或飲食不節。或勞役過傷。遂致真氣先虛。榮衛失度。腠理空疏。邪氣乘虛而入。及其感也。為半身不遂。肌肉疼痛。為痰涎壅塞。口眼斜。偏廢不仁。神智昏亂。為舌強不語。頑痺不知。精神恍惚。驚惕恐怖。或自汗惡風。筋脈攣急。變証多端。治療之法。當推其所自。若內因七情而得之者。法當調氣。不當治風。外因六淫而得之者。亦先當調氣。然後依所感六氣。隨証治之。此良法也。但發直吐沫。搖頭上攛。面赤如妝。或頭面青黑。汗綴如珠。眼閉口開。聲如鼾睡。遺尿不知人者。皆不可治。

風者。百病之始。善行而數變。行者動也。風本為熱。熱勝則風動。宜以靜勝其躁。養血是也。治須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則虛其衛。多下則損其榮。治其在經。雖有汗下之戒。而有中臟中腑之分。中腑者宜汗之。中臟者宜下之。此雖令汗下。亦不可過也。汗多則亡陽。下多則亡陰。亡陽則損其氣。亡陰則損其形。初謂表裡不和宜汗下之。表裡已和。是宜治之在經也。其中腑者。面顯五色。有表証而脈浮。惡風惡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後。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側。皆曰中腑也。其治多易。中臟者。唇吻不收。舌不轉而失音。鼻不聞香臭。耳聾而眼瞀。大小便秘結。皆曰中臟也。中臟之病難治也。六腑不和。留結為癰。五臟不和。九竅不通。無他。乃在經也。初証既定。宜以大藥養之。當順時令而調陰陽。安臟腑而調榮衛。少有不愈者也。風中腑者。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証發其表。如兼中臟。則大便多秘澀。宜以三化湯通其滯。初証已定。別無他變。以大藥和治之。大抵中腑者多著四肢。中臟者多滯九竅。惟有中腑者。多兼中臟之証。至於舌強音澀。久服大藥。能自愈也。有中風濕者。夏月多有之。其証身重如山。不能轉側。宜除風勝濕去熱之藥。切不可針灸治之。氣血痰水。受病於內者也。風寒暑濕。致寇於外者也。人之一身。血氣既虛。陰陽不守。飲食居處。嗜欲無節。沖風臥地。調護不周。於是經絡空疏。腠理開徹。風邪乘其虛而入之。挾熱則痿墮緩弛。挾寒則急痛拘攣。自其邪氣之入人也。邪氣反緩。正氣反急。正氣引邪。為僻。為竄視。為掣縱。為搐搦。為癱瘓。為反張。在於陽則皮膚緩。在於陰則為腹裡急。緩則四肢不能收。急則一身不能仰。皆隨其邪氣所至。表裡淺深。而有証也。種類雖多。大要有四。血氣偏虛。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間疼痛。謂之偏枯。神智不亂。身體無痛。四肢不舉。一臂不隨。謂之風痱(能言則可治)。忽然迷仆。舌強不語。喉中窒塞。噫噫有聲。謂之風 (身有汗則生)。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痺。其人肉濃身頑。不知痛癢。風多則走注。寒多則疼痛。濕多則重著。在筋則筋屈而不伸。在脈則血凝而不流。在肉則不仁。在骨則癃重。夫是之謂風痺。傷風一証。發熱煩躁。頭痛面光。惡風自汗。蓋風能散氣。故有汗也。風家脈浮者。病在表。脈實者。病在裡。脈虛者。病在臟。脈促者。病在上。浮則發散。實則疏導。虛則溫之。而病患壯盛。胸喉澎湃者。瓜蒂散少少吐之。俗謂熱則生風。大綱然爾。多有胃虛、氣虛、血虛。虛極而生風者。若諸虛証候。天雄、附子、官桂、川烏。又必不可闕。治法大要。盡以消痰順氣為先。順氣用南木香、蘇合香、香櫞輩。消痰用南星、半夏、細辛、僵蠶輩。如石綠、鐵焰、水銀、輕粉、鉛霜、朴硝等劑。謹勿妄施。寒毒入胃。則血脈凝澀。真氣消鑠。不旋踵而成廢人。治風良劑。小續命湯為上。排風湯次之。然二藥主風不主氣。須以人參順氣散。烏藥順氣散。佐助其間。氣一流行。則風亦疏散矣。至若口開手撒。瀉便遺尿。眼合不開。汗出不流。吐沫氣粗。聲如鼾睡。面黑。發直頭搖。手足口鼻青冷。口噤而脈急數。皆為不治之証。若中於肝者。人迎與左關上。脈浮而弦。面目多青。惡風自汗。左脅偏痛。中於心者。人迎與左寸口。脈洪而浮。面舌俱赤。翕翕發熱。喑不能言。中於脾者。人迎與右關上。脈浮微而遲。四肢怠惰。皮肉 動。身體通黃。中於肺者。人迎與右寸口。脈浮澀而短。面浮色白。口燥多喘。中於腎者。人迎與左尺。脈浮而滑。面耳色黑。腰脊痛。引小腹。隱曲不利。中於胃者。兩關脈並浮而大。額上多汗。隔塞不通。食寒則泄。凡此風証。或挾寒則脈帶浮遲。挾濕則脈帶浮澀。二証俱有。則從偏勝者治之。若因七情六淫而得之者。當先調氣。而從治風邪。倉卒之際。救此急証。宜先以皂角細辛。 入鼻內。通其關竅。次以蘇合香丸擦牙。連進以生薑自然汁。並三生飲。候其蘇醒。然後次第進以順氣排風續命之 類。張仲景曰:欲療諸病。當先以湯蕩滌五臟六腑。開通諸脈。治道陰陽。破散邪氣。潤澤 枯朽。悅人皮膚。益人氣血。水能淨萬物。故用湯也。若四肢病久。風冷發動。次當用散逐 邪。風氣濕痺。表裡移走。居處無常處者。散當平之。次當用丸。丸藥者。能逐風冷。破積 聚。消諸堅癖。進飲食。調和榮衛。能參合而行之者。可謂上工。故曰:醫者意也。又曰。 不須汗而強汗之者。出其津液。枯竭而死。須汗而不與汗之者。使諸毛孔閉塞。令人悶絕而死。又不須下而強下之者。令人開腸洞泄。不禁而死。須下而不與下之者。使人心內懊 。 脹滿煩亂。浮腫而死。又不須灸而強與灸者。令人火邪入腹。干錯五臟。重加其煩而死。須 灸而不與灸之者。令人冷結重凝。久而彌固。氣上沖心。無地消散。病篤而死。 風者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位列東方甲乙也。時春升也。人甲膽乙肝是也。四氣調神 論云:春三月。此謂發陳。發皮毛。發腠理。三冬陳積惡氣。是明發汗宜陽氣升。天地俱生。 萬

生養之道。人病八風所害。難入此說。答曰:素問之道。皆謂人養生失宜而作病也。至真要 大論四反治。為証當通因通用。順月令升發。以滋陽道。而反補之為之治。經云:風從上受 之。惟宜宣發以去之。繆刺論云:夫邪氣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 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脾胃。陰陽俱感。五 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凡治諸病。先別陰陽。故 經云: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仲景云:發表攻 裡。本自不同。夫八正之氣風。其至以時。乃生萬物者也。切避其寒暑。有和風。有大暑風。有涼風。有大寒折木風。沖後八風。中人則病。謂之虛風。冬天大寒之風。中人則暴死。治之大要。先繆刺皮毛孫絡。以出其血。無令邪氣得入於經脈。百病皆然。俱出皮毛間血 絡也。若冬月閉密陽氣。不令妄泄。至春氣升旺之時。故膽風得用事矣。此由脾胃榮氣上行 者是也。故曰:清陽為天。清氣出上竅(耳目口鼻舌喉也)。清陽發腠理。(津液上出於皮毛。養血脈。七神所依。元氣因流者也)。清氣實四肢(清陽之氣。護衛皮毛。邪不得犯。充 塞天地。在人則實皮毛。可開闔者也)。明春升肝膽之氣。上沖於天。即謂之穀氣一體。不 須兩認。胃之穀氣大矣哉。滋養天真元氣。此即七神主萬化者也。又云:榮氣常與衛風相合。 隨此即春風肝膽之氣。故風不可折也。治法正。則周身元氣不差KT 矣。豈可便以大苦寒 之劑 旨故


中風

(附論) 夫風者。天地山川之氣也。所發遠近有二焉。一者天地八方。五行四時之氣為近風。春秋冬夏。各依其時。從東西南北。天涯地際。八卦之鄉來者。為遠風。溫涼寒暑。從微至盛。各是天地之風也。經曰:諸邪風者。非是時行乘節之風。亦非山川鼓振之風。是人間庭巷門戶窗牖之徑氣爾。天無風之日。其恆有徑氣。人長居其間。日月積久。乃能虛人膚肉。入人 百脈。流注五臟六腑。則致生病焉。凡四時風者。春九十日。名曰清風。傷人為肝風。夏九 十日。名曰陽風。傷人為心風。秋九十日。名曰涼風。傷人為肺風。冬九十日。名曰寒風。傷人為腎風。其分布八方。亦異名也。太乙之神。隨其節。居其鄉。各王四十五日。風雲皆應之。東北方艮之氣。立春王。名為條風。一名為凶風。王四十五日。東方震之氣也。春分王。名為明庶風。一名嬰兒風。王四十五日。東南方異之氣。立夏王。名為清明風。一名弱風。王四十五日。南方離之氣。夏至王。名為景風。一名大弱風。王二十七日。合仲夏也。 仲夏中央之氣。戊己王十八日。合夏至都四十五日。王皆同。在此仲夏者。非孟仲之仲也。是天地之正中。五行之所會。四季之所同。其一節而火土二氣王之分。夏數為二位。故為仲夏也。西南方坤之氣。立秋王。名為涼風。一名謀風。王四十五日。西方兌之氣。秋分王。 名為閶闔風。一名剛風。王四十五日。西北方干之氣也。立冬王。名為不周風。一名折風。 王四十五日。北方坎之氣。冬至王。名為廣莫風。一名大剛風。王四十五日。由此四風之變。 而生八風。八風者。八方之風也。若從其鄉來者。主長養萬物。則人少病。若不從其鄉來。 而從所勝來者。為賊邪。害於萬物。則人多病。是故聖人避風如避矢然。風之傷人。或為熱 中。或為寒中。或為厲風。或為偏枯。或為癱瘓。或角弓反張。風者善行而數變。其病各異。 其名不同也。

中風者。凡風之傷人。或為寒中。或為熱中。或為厲風。或為偏枯。或為賊風。故以春

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以四季戊己傷於風者。為脾風。以秋

庚辛傷於風者。為肺風。以冬壬癸傷於風者。為腎風。風中五臟六腑之輸。亦為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頭則為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久風入中。則為腸風。外在腠理。則為泄風。故曰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無常方焉。是知風者。善行而數變。在人肌膚中。內不得泄。外不得散。因人動靜。乃變其性。有風遇寒。則食不下。 遇熱則肌肉消。而寒熱有風。遇陽盛則不得汗。遇陰盛則汗自出。肥人有風。肌肉濃則難泄。 喜為熱中目黃。瘦人有風。肌肉薄則常外汗身中寒。目淚出有風遇於虛。腠理開則外出。淒淒然如寒狀。覺身中有水淋狀。時如竹管吹處。此是其証也。在風遇於實。腠理閉則內伏。 令人熱悶。是其証也。

肝中風者。人迎並左關上。脈浮而弦。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臟為肝。肝虛喜中風。 為類相從。故脈應在左關。肝風之狀。多汗惡風。色微蒼。頭目 。左脅偏痛。嗜甘如阻婦 狀。筋急攣痺不伸。診在目。其色青。心中風者。人迎與左寸口。脈洪而浮。在天為熱。在 地為火。在人臟為心。心虛因中邪風。乃子母相因。故脈應在左寸口。心風之狀。多汗惡風。 色微赤。翕翕發熱。喑不能言。飲欲食。食則嘔。診在舌。其色焦赤。脾中風者。人迎與右 關上。脈浮而微遲。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臟為脾。脾虛因中邪風。為勝克。故脈應在 右關上。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薄黃。四肢怠惰。皮肉 動。發熱短氣。不欲飲食。嗜臥如 醉人。診在唇。其色黃。肺中風者。人迎與右寸口脈。浮澀而短。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 人臟為肺。肺虛因中邪風。為乘克。故脈應在右手寸口。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皓然白。 口燥而喘。逆氣肩息。身重背痛。面脹浮腫。晝瘥暮甚。診在鼻。其色白。腎中風者。人迎 與左尺中。脈浮而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臟為腎。腎虛因中邪風。為子母相感。故 脈應在左尺。中腎風之狀。多汗惡風。色如 。面龐然浮腫。腰脊痛引小腹。隱曲不利。昏 寢。汗愈多。志意惶惑。診在耳。其色黑。胃中風者。人迎與兩關上脈。並浮而大。以胃為 水穀之海。納五味。以滋養五臟。虛而中邪風。故其狀。額多汗。飲食不下。隔塞不通。腹 善滿。失衣則 脹。張口肩息。心下淡淡。食寒則泄。大腸中風者。臥而腸鳴不止。灸大腸 俞百壯。可服續命湯。賊風邪氣所中。則傷於陽。外先受之。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 滿則入傳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中成病。歸於六腑則為熱。不時臥止。為啼哭。其脈堅 大為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也。經絡諸脈。旁支去者。皆為孫脈也。凡中 風脈無不大者。非熱也。暴風脈也。中風有冷熱。陽病則熱。陰病則冷。冷則用溫風藥。熱 則用涼風藥。不可一概用也。凡中風皆不可吐出涎。人骨節中皆有涎。所以轉動滑利。中風 則涎上潮。咽喉中滾響。以藥壓下。涎再歸骨節可也。不可吐出。若吐出涎。時間快意非久。枯了手足。不可不戒。小兒驚風。亦不可吐出涎。其患與大人同方。其發搐搦之時。不可 捉住手足。捉住則涎不歸。手足當不隨。但寬抱之可也。凡中風涎潮於心。卒然中倒。當時 扶入暖室中。扶策正坐。用好醋炭熏之。令醋氣沖入口鼻間。良久。其涎聚於心者。自可收 歸。輕者即蘇。重者亦省人事。惟不可吃一滴湯水入喉。如吃湯水。則其涎永系於心。終不能去。必成廢人。不可不知。 凡中風。口開手撒。眼閉遺尿。聲如鼾睡。發直吐沫。搖頭上攛。面赤如妝。或頭面青 黑。汗出如珠。循衣摸床。神昏不語。皆死証也。蓋口開者。心氣絕也。遺尿者。腎氣絕也。 手 中風口噤。脈遲浮者吉。急實大數者凶。凡中風浮緩為癱瘓。浮滑為風痰。浮實為風熱。 浮細為風虛。不浮不沉。大小有力。息數調勻者。可治。虛細獨大。獨小遲者。不可治。口開者。心氣閉絕也。遺尿者。腎氣閉絕也。手撒者。脾氣閉絕也。眼合者。肝氣閉絕也。鼻鼾者。肺氣閉絕也。備此五証。尤不可治。五証中才見一証。猶當審余証以救療。蓋以國中風。則眼合者多。痰止則鼻鼾者亦多。惟遺尿口開俱見為惡。心為五臟主。腎為一身根本。誠不可閉絕也。

八瓊丹(出聖濟總錄)治五臟中風。偏風賊風。偏枯手足不隨。

硫黃 水銀(二味同結作沙子) 曾青 丹砂 雄黃 白石英 紫石英 鉛丹 玄精石 胡粉(各一兩) 硝石(二兩) 以上十一味。各細研。入瓷盒盛。盒上留一眼子。外用六一泥固濟畢。候乾。以文火養一複時。後閉盒眼子。用大火燒令通赤。去火放冷。取出以紙裹藥。地龍腦 麝香 牛黃 天竺黃(並細研) 琥珀 虎骨(酥炙) 甘草(炙) 烏蛇(酒浸三日去皮骨炙) 天南星(炮) 天麻(各一兩) 白附子(炮) 麻黃(去根節) 干蠍(炒) 官桂(去粗皮) 木香 附子(炮裂去皮臍) 檳榔(銼) 獨活(去蘆頭) 細辛(去苗葉) 阿膠(打碎炒燥各一兩) 白朮 白僵蠶(炒) 犀角(鎊) 羚羊角(鎊) 芎 蟬蛻(去土) 膩粉(研各半兩)
上除前焙研外。余搗研為末。再同研勻。煉蜜和搗一二千下。丸如小彈子大。每服一丸。

靈寶丹(出聖濟總錄)治諸中風。凡人生自幼稚至於老耄。率多因風而致疾。或嗜食傷飽。或不食失飢。或渴而失飲。或飲而過量。或因五味之傷。或冒熱沖風。或大寒近火。或暴露濕。或刺損肌膚。撲傷肢體。或失節宣。或多嗜欲。緣此風趨諸竅。或留一偏。遂使手足不隨。言語謇澀。或痛連骨髓。或痺襲皮膚。瘙癢如蟲行。痺如鐵石。或多痰好唾。或健忘多嗔。血脈不行。面色干瘦。久在床枕。起便須人。語澀面浮。精神困耗。皆其証也。若積歲不愈。肢節不能運動者。但如法服十數粒即效。亦有中風卒斃者。但心頭未冷。取藥五粒。以醋調摩臍中一千余遍。當從臍四面漸暖。待眼開後。以熱醋研下十丸。入口即活。凡病不問輕重。年月深淺。先以紅雪通中散三錢。茶調下。須臾更以熱茶。投令宣瀉一兩行。便依法煎薑豆湯下三粒。當以他人熱手。更摩所患處。須臾熱徹。當覺肉內有物。如火至病所。一二百日內。及一年內。風疾不能下床者。一服三粒。十服後。便可行步。如患至重者。每利一度後。隔日服五粒。又住三五日。即更利不過三十粒。平複如故。若打傷撲損多年。每遇天陰疼痛。舉動不能者。可五七服。服此藥多者。疾去後藥力常在。其方如後。

丹砂(一兩半研如皂子大絹袋盛。以蕎麥灰下汁。煮三複時取出研如粉) 硫黃(一兩先搗研如皂子大絹袋盛以無灰酒煮三複時取出研如粉) 自然銅(一兩先搗碎更研如粉) 雄黃〔一(半)兩碎如皂子大絹袋盛以米醋煮三複時取出研如粉〕上四味。用有蓋瓶子。先以金箔三片。鋪瓶底上。便入硫黃。又以金箔兩片蓋之。次入雄黃。又以金箔兩片蓋之。次入丹砂。又以金箔兩片蓋之。次入自然銅。又以金箔三片蓋之。以瓶蓋合卻。不用固濟。於灰內坐瓶子。令穩。以火養三日三夜。第一日。用熟炭火半斤。圍瓶子。去瓶子三寸。第二日。用熟炭火十兩。去瓶子二寸半。第三日。用炭火一斤。去瓶子二寸。以火盡為度。候冷取藥出。以紙三重裹藥。於淨濕土中埋。至來旦取出。更研令細。

磁石( 醋淬一七遍搗研如粉) 陽起石(研如粉) 理石(研如粉) 紫石英(研如粉)
上四味,各三分。用有蓋瓷瓶子。先入磁石。次入陽起石。次入理石。次入紫石英。其所入金箔。一依前法。以蓋合之。不用固濟。用火養三日三夜。第一日。用熟炭火一斤。去 瓶子三寸。第二日。用炭火三斤。去瓶子二寸半。第三日。用炭火半斤。去瓶子二寸。一日至夜。任火自

牛黃 龍腦 麝香 膃肭臍(酒刷炙) 龍齒 腦脛骨(酒塗炙令黃)
上六味,各一兩。搗羅

石鐘乳(十兩以絹袋盛先以長流水煮半日後棄水別用水五斗煎取一斗留煮後草藥外更留鐘乳水三合磨生犀角三分) 苦參 遠志(去心) 巴戟天(去心)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仙靈脾 天麻(各一兩一分)
上七味。搗羅為末。以前鐘乳水一斗。煎至七升。用生絹濾去滓。澄

木香 肉豆蔻(去殼) 鹿茸(去毛塗酥炙) 桂(去粗皮炙一兩半) 延胡索 胡桐淚(各三分)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當歸(切焙各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末。以前鐘乳汁四升,煎至三升 芒硝(一兩細研) 生地黃汁(一升) 無灰酒(一升) 童子小便(一升) 皂子仁 (一兩半搗羅為末) 上以地黃汁等。連前三升。計六升。貯鍋中。於靜室內。以文火養至一升。下金石藥末在內。以柳木棍攪。勿令住手。稀稠得所。去火。然後入牛黃等六味。攪令極勻。即下皂子仁末。及磨下犀角水。以綿濾過。入在藥內。研於缽內。以乳椎研三五千轉。此藥粘如膠。須用力研之。研訖。分為三分。內一分。入上件芒硝。別更研令勻。並丸如梧桐子大。此藥三名。一名歸命丹。一名返魂丹。入芒硝者。名破棺丹。如有中一切風。牙關緊急。及尸厥暴亡者。以熱醋研三兩丸。灌在口中。下得咽喉中即活。如要常服。空心溫酒下二丸。

七寶丸(出聖濟總錄)

治中風涎潮。言語謇澀。精神恍惚煩悶。內有熱氣在下。使大腸秘澀

牛黃 麝香 龍腦 丹砂 雄黃(各一分同研) 天竺黃(研) 白僵蠶(炒)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 白附子(炮) 天麻(各半兩) 蠍梢(炒一分) 天南星(酒浸一宿切作片子焙半兩) 膩粉 真珠末〔各研一分(錢)〕 蛇黃( 醋淬) 自然銅( 醋淬七遍) 鐵粉(研) 銀礦( ) 乳香(研) 蘆薈(研) 犀角(鎊) 鉛白霜(研各一分) 龍膽 桑螵蛸(炙) 芎 人參 胡黃連 原蠶蛾(炒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

吳秦艽丸(出千金方)

治風注入肢體百脈。身腫。角弓反張。手足酸痛。皮膚習習。身體盡痛。眉毛墮落。耳聾驚悸。心滿短氣。魂志不定。陰下濕癢。大便有血。小便赤黃。五勞七

秦艽 川椒 人參 茯苓 牡蠣 細辛 栝蔞根 麻黃(各十八銖) 乾薑 附子 白朮桔梗 桂心 獨活 當歸(各一兩) 黃芩 柴胡 牛膝 天雄 石南 杜仲 莽草 烏 頭(各半兩) 甘草 芎 防風(各一兩半)
上為治下篩。盛以葦袋。食前。溫酒一升。服方寸

至聖太乙散(出聖濟總錄)治中風身癱瘓。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言謇澀。形神如醉。驚悸狂言。夜臥不安。或周身麻痺。皮膚不知痛癢。四肢不舉。身重如石。腰膝強硬。或筋脈拘攣。瘈瘲 不能行步。百關壅閼。痰涎痞滯。或卒急中惡。客忤尸注。鬼氣邪魘。尸厥暴亡

犀角(鎊) 仙靈脾 真珠末 滑石(研) 胡黃連 惡實(炒) 人參 地丁草(去根) 白茯苓(研去皮) 蠶砂(炒) 甜硝(研) 板藍根 郁金(各一兩) 大黃(研)牛黃(研) 血竭(研) 木通(銼) 梔子仁 馬牙硝(研) 蒼朮(銼去黑皮) 荊芥穗 芍藥 延胡索 玳瑁(鎊) 琥珀(研各半兩) 甘草(炙二兩半)
上為末。如中風不語。用新水調下一錢匕。如口噤即灌下。若能咳嗽。夜半當省人事。灌藥四次後。不咳嗽者。必不可救。卒中惡風。涎不止。用白礬末半錢匕。太乙散一錢匕。和勻。以新汲水調下。 慢慢灌之即活。

龜甲湯(出聖濟總錄)

治中風。手足不隨。舉體疼痛。或筋脈攣急。

龜甲(醋炙) 虎骨(酥炙各六兩) 海桐皮 羌活(去蘆頭) 丹參 獨活(去蘆頭)萆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 五加皮 酸棗仁(炒各三兩) 附子(炮裂去皮臍) 天雄 (炮裂去皮臍) 天麻(去蒂) 防風(去叉) 威靈仙(去土) 芎 (各二兩半) 當歸(切焙) 桂(去粗皮) 紫參(各三兩) 薄荷(焙乾六兩) 檳榔(煨六兩) 菖蒲(九節者去鬚米泔浸後切焙一兩半)
上銼如麻豆。每用八錢匕。水一盞。酒一盞。生薑十片。同煎去滓。取一大盞。溫分三服。空心日午夜臥服。要出汗並二服。如人行五裡。以熟生薑稀粥投。濃衣覆汗出。慎外風。

通神散(出聖濟總錄)

治中風昏憒。肢體不收。不以緩急。

烏蛇(去皮骨酒浸炙) 躑躅花(酒浸炒) 蟬蛻(生用) 天南星(生薑汁浸炒乾) 麻黃(去根節) 天麻(酒浸炙) 牛膝(酒浸切焙) 防己(銼) 羌活(去蘆頭) 獨活(去蘆頭) 地龍(去土生用) 石斛(去根酒浸炒) 桂(去粗皮) 皂莢(去皮子酒浸炒) 乾蠍(生用)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附子(半生半炮) 烏頭(炮裂去皮臍) 丹砂(別研各一兩) 麝香(別研半分)
上除別研外。搗羅為散。每服一錢。至二錢匕。溫酒調下。日三服。

大麻仁丸(出聖濟總錄)

治中風諸疾。

大麻仁(研) 吳茱萸(湯浸焙炒) 麻黃(去根節) 枳殼(麩炒去瓤) 白芷(各半兩) 天雄(炮裂去皮臍) 當歸(切焙各一兩) 茯神(去木三分) 秦艽(去土) 細辛(去苗葉) 烏頭(炮裂去皮臍) 白朮(各三分) 天門冬(去心炒) 獨活(去蘆頭)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 防風(去叉) 羚羊角(鎊) 桂(去粗皮各一兩) 白檳榔(煨一兩半) 熟乾地黃(切焙三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三十丸。日三服。

四白丹(出保命集)

能清肺氣養魄。中風者多昏冒。氣不清和也。

白朮 人參 縮砂 白茯苓 香附子 甘草 防風 川芎(各半兩) 白芷(一兩) 白檀(一錢半) 知母(二錢) 羌活 薄荷 獨活(各二錢半) 細辛(二錢) 麝香(一錢別研) 龍腦(半錢別研) 牛黃(半錢別研) 藿香(一錢半) 甜竹葉(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

大秦艽散(出危氏方)

治風壅痰盛。四體重者。或軟瘓疼痛。或拘攣麻痺。

顫掉口乾。目赤

條參(去蘆) 川羌活(去蘆) 枳殼(去瓤) 赤芍藥 苦梗(去蘆) 前胡(去蘆)川芎 白芷 黃芩 薄荷 天麻 桑白皮(去赤) 防己 防風 粉草 荊芥穗 赤茯苓 木瓜 川牛膝

羚羊角丸(出聖濟總錄)治中風。手足 痺。行履艱難。

羚羊角屑 桂(去粗皮) 白檳榔(煨銼) 五加皮(銼) 人參 丹參 柏子仁 枳殼(去瓤麩炒) 附子(炮裂去皮臍)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黃各一兩半) 茯神(去木) 防風(去叉) 熟乾地黃(焙) 麥門冬(去心焙各二兩) 南木香 牛膝(酒浸切焙各一兩) 薏苡仁(二兩半) 上搗羅極細。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三十丸。日二服。

大鐵彈丸(出直指方)治中風癱瘓。口眼喎斜。筋骨攣疼。肢體麻木。

自然銅(燒紅醋淬七次兩半) 虎脛骨(酒浸炙黃) 當歸(酒浸焙) 白附子(炮) 川烏(炮去皮臍) 五靈脂(炒) 麻黃(去節各一兩) 沒藥(酒浸焙) 乳香 全蠍(焙)安息香 白芷 白僵蠶(炒去絲各半兩) 烏蛇肉(酒浸焙乾三分) 木鱉(二十一個去殼炒熟) 朱砂 麝香(各一分)
上為末。以酒煮安息香。入飛白麵糊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磨下。

防風通聖散(出保命集)

治一切風熱鬱結。氣血蘊滯。筋脈拘攣。身倦。手足麻痺。肢體焦痿。頭痛目眩。腰脊強痛。耳鳴鼻塞。口苦舌乾。咽噎不利。胸膈痞塞。咳嗽喘滿。涕唾稠粘。腸胃燥澀。便溺淋悶。或腸胃蘊熱。鬱結水液。不能浸潤於周身。而為小便出多者。或濕熱內甚。而有溏泄者。或表之正氣與邪熱。並甚於裡。陽極似陰。而寒顫煩渴者。或熱甚變為瘧疾。久不已者。或風熱定注。疼痛頑麻者。或腎水陰虛。心火陽甚。熱暴甚而中風。或暴喑不語。及暗風癇病。或破傷中風。時發潮搐。並小兒熱甚驚風。或 疹未出不快者。更熱劇黑陷。將欲死者。或風熱瘡疥。久不

愈者。並解酒熱毒。及調理傷寒發汗不解。頭項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芒硝 連翹 薄荷(以上各半斤) 麻黃(去節半兩)石膏 桔梗 黃芩(各一兩) 白朮 山梔子 荊芥穗(各三錢) 滑石(二兩) 甘草(一兩) 人參(半兩) 半夏(一兩生薑製) 一方去芒硝加牛膝(半兩酒浸)
上為粗末。每服一兩。生薑同煎

若勞汗當風。為 郁乃痤。勞汗出於玄府。脂液所凝。去芒硝。加芍藥當歸。若生癮疹。或赤或白。倍加麻黃、鹽豉、蔥白、出汗。麻黃去節。亦去芒硝。若依前方中加四物。黃連解毒。三藥合而飲之。日二服。若小便淋閉。去麻黃。加滑石、連翹。煎藥湯調木香末二錢匕。若腰脅痛。走疰疼痛。加硝石、當歸、甘草。一服內各二錢。調車前子末。海金砂末各一錢。 若破傷風。每一兩加荊芥穗、大黃各二錢。調全蠍末一錢。羌活末一錢。 若諸風 潮搐。小兒急慢驚風。大便結秘。邪熱暴甚。腸胃乾燥。寢汗切牙。筋轉驚悸。肌肉 動。每 每一兩加益元散一兩。蔥白十莖。鹽豉一合。生薑半斤。雨水一碗。同煎五七沸。溫服一半。以箸投之。吐罷。後服一半。稍熱服。汗出後立解。若飲酒中風。身熱頭疼如破者。加黃連鬚二錢。蔥白十莖。依法立愈。若頭旋腦熱。鼻塞涕時下。每一兩加薄荷、黃連、各二錢 半。若風傷於肺。咳嗽喘急。每一兩加半夏、桔梗、紫菀各二錢。若撲跌傷損。肢節疼痛。腹中惡血不下。每一兩加當歸、大黃各三錢半。調沒藥、乳香末各二錢。宣明論方。砂。無芒硝。名賈同知通聖散。內經曰:膽移熱於腦。則辛額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已也。王注曰:膽液下澄。則為濁涕。下不已如水泉。故曰鼻淵也。此為足太陽脈與陽明脈

硫黃大黑神丸(出聖濟總錄)治急慢中風。

白僵蠶(炒) 桂(去粗皮) 天南星(炮各半兩) 牛膝(炒令煙出) 乾蠍(酒炒)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分) 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乾二兩) 天麻(一兩半) 白附子(炮)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 硫黃(研) 丹砂(研) 水銀(各一兩) 雄黃(研半兩)
上前十二味。搗羅為末。各頓一處。後四味各細研。用銚子先下硫黃。後下丹砂、水銀、雄黃。交武火結成砂子。待冷刮取。搗羅為末。先取一瓷瓶。 上磨瓦一小片作蓋。鑽一竅。可度得綠豆。用六一泥固濟瓶子。火 令乾。卻入砂子末在瓶內。按令平實。然後下蓋子泥。合縫留竅子。候乾用火半秤。四面約四寸已來。燒至一食頃。更加火漸近瓶子。待黑氣出盡。後取濕紙搭瓶竅上。如紙才干便易之。至三十易為止。待冷取出細研。以酒浸潤一宿。再焙為末。每石藥末一兩。入前藥末二兩。同研取勻。煉蜜丸如雞頭實大。中風者。以豆淋酒研下一丸。至二丸。以濃衣服覆出汗。未汗更服。用熱生薑稀粥投。汗出慎外風。

大秦艽湯(出保命集)治中風。外無六經之形証。內無便溺之阻隔。知為血弱。不能養於筋 秦艽 石膏(各二兩) 甘草 川芎 當歸 羌活 獨活 防風 黃芩 白芍藥 白朮 吳白芷 生地黃 熟地黃 白茯苓(各一兩) 細辛(半兩)
上銼。每服一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無時。如遇天陰。加生薑七八片。如心下痞。每服一兩內。加枳實一錢同煎。

備急黑神丸(出聖濟總錄)治中風。

雄黃(研) 砂(研) 丹砂(研) 硫黃(研) 水銀(先以慢火生鐵銚內熔硫黃銷始傾入水銀急以火箸攪恐焰起即離火以濕布搭滅候冷刮取與上四件同搗研) 此五味各一兩。取一湖南燒藥罐子。先用六一泥固濟。待干入上件研者末。都入罐子中。實按令平。連蓋子泥四縫。只留一寸縫不泥。令慢火勻養一複時。加火近罐子。燒令通赤。縫中有煙焰出。 即急抽火。令人按蓋子。急泥合縫周遍。用淨篩土。窨定藥罐子。不得令露。透出藥氣。上以大盆合之。來日取出藥搗羅。用濕重帛包裹。以淨濕土內窨盆。令出火毒。三日三夜。逐日取盆微洒

犀角(鎊一兩) 牛黃(研半兩) 天竺黃(研) 鹿茸(酥炙去毛各一兩) 升麻 天麻(各一兩)木香(半兩) 乾蠍(酒炒一兩) 阿膠(慢火炙燥二兩) 天南星(牛膽煮一複時曝干一兩) 上將後十味。除研外。搗羅為末。次入牛黃、天竺黃。並前研五味。再同研勻。用青州大棗蒸熟。去皮核。研如膏。和藥搗一千杵。丸如梧桐子大。中風急風牙關急。口噤不開。用豆淋酒。生薑酒。去滓。研二丸至三丸。斡開口灌下。如人行五裡更一服。 連三服。汗出解。宜食生薑酒。粟米粥。此藥宜三月三日。五月五日。或臘月。於淨室中焚香。齋沐修合。切忌

五積散(出如宜方) 陳皮(製六兩) 麻黃(三兩) 枳殼(六兩) 白芍藥 川芎 當歸 甘草(炙) 茯苓半夏(製) 肉桂 白芷(各三兩) 濃朴 乾薑(各四兩) 蒼朮(製二十四兩) 桔 梗(十二兩)
上 咀。慢火炒令色轉。續入肉桂、枳殼、薑蔥散。去麻黃名和氣飲。入麝 香。一方只加乳香

蘇合香丸(出如宜方)治卒然眩暈

白朮 青木香 朱砂 烏犀屑 沉香 麝香 訶黎勒 丁香 蓽茇 白檀香 香附子 (以上各二兩) 薰陸香 龍腦(各研) 蘇合油(各一兩) 安息香(二兩八錢為末用好酒一升熬成膏將蘇合油入之)
上末。入研藥令勻。用安息香膏。同白蜜和成。臨用時旋丸。 又擦牙關。

太乙赤丸(出聖濟總錄)治中風。積涎在膈下。四肢癱瘓。不知人事。

丹砂 硼砂 砂 鉛白霜 粉霜 硫黃(細研各半兩) 金箔 銀箔(各十片與前六 味同研) 金牙(研) 紫石英(研) 天麻 羌活(去蘆頭) 獨活(去蘆頭) 巴豆(去心膜出油盡) 干牛膝(炒煙出各半兩)
上為末。用黃蠟三兩。熔作汁。拌諸藥。乘熱丸 如雞頭實大。用丹砂為衣。入瓷盒盛。每服一丸。用糯米飲半盞。龍腦膩粉各少許。薄荷自 然汁同化下。取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