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

夫咽者。應五臟六腑往還神氣。陰陽通塞之道也。喉嚨胞囊舌者。並津液五味之氣本也。 咽門者。肝膽之候也。其重十兩。廣二寸五分。至胃管長一尺六寸。主通五臟六腑津 應十二時。若臟熱則咽門閉而氣塞。若腑寒則咽門破而聲嘶。母薑酒主之。熱則通 補之。若寒熱調和病不生矣。 喉嚨者。脾胃之候也。重十二兩。長一尺二寸。廣二寸。其層圍十二重。應十二時。主 通利 常欲 咽者。胃之系。喉者。肺氣之所通。咽以咽物。喉以候氣。(咽喉嚨三者。各有所司。 咽者 肺。 有而癢 與 之 喉 歸 一十八種喉風証論曰:一、單蛾風。其形圓如小箸頭大。生於咽喉關上或左或右。關下 難治 再生 不 開 仍 一 碎 甚 後 口 又 如黃金蜂者是。十八、走疰瘰癧風頸項結核五七個。皮膚赤腫作寒熱者。 咽與喉。會厭與舌。此四者同在一門。其用各異。咽以納氣。故咽氣通於天。喉以納食。 故 會 及其為病也。一言可了。一言者何?曰火。內經曰:一陰一陽結為之喉痺。王太仆注雲。一 陰者。手少陰君火、心主之脈氣也。手少陽相火、三焦之脈氣也。二火皆主脈。並絡於喉。 氣熱則內結。結甚則腫脹。腫脹甚則痺。痺甚而不通則死矣。夫足少陰循喉嚨挾舌本。少陰 上挾咽。此二者誠是也。至於足陽明。下人迎。循喉嚨。足太陰。挾咽連舌本。手太陽。循 咽 喉 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裡屬膽。散上之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 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 也。又手心主之正。別下淵液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是手少陽三焦之氣。與手心主少陰之氣。相合而行 於喉嚨也。推十二經。惟足太陽別下項。其餘皆湊於喉嚨。然內經何為獨言一陰一陽結為喉 痺。蓋君相二火獨勝。則熱結正絡。故痛且速也。故曰一言可了者。火是也。故十二經中。 言嗌乾嗌痛。咽腫頷腫。舌本強。皆君火為之也。惟喉痺急速。相火之所為也。夫君火者猶 人火也。相火者。猶龍火也。人火焚木其勢緩。龍火焚木其勢速。內經之言喉痺。則咽與舌 在其間耳。以其病同是火。故不分也。後之醫者。各詳其狀。強立八名。曰單乳蛾。雙乳蛾。單閉喉。雙閉喉。子舌脹。木舌脹。纏喉風。走馬喉閉。熱氣上行。結纏於喉之兩旁近外 腫作。以其形似。是謂乳蛾。一為單。二為雙也。其比乳蛾瘥小者。名閉喉。熱結於舌下。 複生一小舌子。名曰子舌脹。熱結於舌中。舌為之腫。名曰木舌脹。木者。強而不柔和也。 熱結於咽項。腫繞於外。且麻且癢。腫而大者。名曰纏喉風。喉痺暴發暴死者。名曰走馬喉 痺。此八種之名雖詳。若不歸之火。則相去遠矣。其微者。可以鹹 之。而大者。以辛散之。今之醫者。皆有其藥也。如薄荷、烏頭、白礬、僵蠶、朴硝、銅綠之類也。至於走馬喉痺 何待此乎。其生死人反掌之間耳。其最不誤人者。莫如砭針出血。血出則病已。昔余以治一 婦人木舌脹。其舌滿口。諸藥不愈。余以 針小而銳者砭之五七度。腫減。三日方平。計取 出血幾至盈斗。又治一男子纏喉風。腫表裡皆作。藥不能下。余以涼藥灌於鼻中。下十余行。又以拔毒散敷之。陽起石燒赤。與伏龍肝各等分。細末之。日以新水掃百遍。三日熱始退。腫始消。又嘗治一貴婦喉痺。蓋龍火也。雖用涼劑。而不可使冷服。為龍火宜以火逐之。 人火者。烹飪之火是也。乃使曝於烈日之中。登於高堂之上。令侍婢攜火爐。坐藥銚子上。 使藥常極熱不至大沸。通口。時時呷之。百余次。龍火自散。此法熱行寒。不為熱病捍格故 也。大抵治喉 宜搗生薑一 病速者。恐 然咽喉中豈 又妙於出 咽喉死候者。毒瓦斯歸心。胸前腫滿。氣煩促。下部洞泄不止。此死候也。 實熱論。一、用敗毒散。加黃芩、半夏、連翹。倍用桔梗。用生薑、薄荷煎。痰盛者。 加石 攻作 湯。 散。 虛熱論。一、用雙解散。乃升麻葛根湯。消風散。加玄參、黃芩、薄荷。煎。二、用秘 傳降 冷水 桑白 喉痺者。毒客於喉間。氣結蘊積而生熱。故喉腫塞而痺痛。脈沉者為陰。浮者為陽。若 右手


喉痺(附論)

夫喉痺者。喉裡腫塞痺痛。水漿不得入也。人陰陽之氣出於肺。循喉嚨而上下也。風毒 客於 陽俱 先務 脾肺 出於 疾由

絳雪散 治熱結喉間。連頰腫不消。心膈煩滿。

木通(銼) 桔梗(銼炒) 檳榔(各二兩) 枳殼(去瓤麩炒) 犀角(鎊各一兩半) 柴胡 (去苗) (去粗皮) 人參 一兩) 麝 以 生絹 麝 加

菖蒲湯 治喉痺口噤。水漿不下。風邪。恍惚如有神鬼。身體強直。面目變色。

菖蒲 秦艽(去苗土) 桂(去粗皮) 禹余糧( 醋淬) 人參 當歸(切焙) 甘草(炙銼) 附 石脂 芎 水一盞。 煎

干喉風(出危氏方) 朴硝 川烏 當歸 牛膝〔各五分(錢)〕 麝香 腦子(各半錢) 硼砂(三錢) 荊芥 薄 黃麥 汁調。

治喉嚨痛及喉痺。並宜服之。(出本草) 以通草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

治喉痺腫痛(出本草) 取荔枝花皮根。共十二分。以水一升。煮取六合去滓。含之。細細咽汁。瘥。

治喉痺(出本草) 以天雄炮含之。

又方(出本草) 以無患子。研。納喉中立開。

開關潤喉蓬萊雪(出危氏方) 梅花腦子 生麝香(各一字) 硼砂(三錢) 朴硝(五錢以上別研) 薄荷葉 百藥 煎全 蠍( 盛火熨 別研 仍用

奪命無憂散(一名玉屑無憂散如宜方)治纏喉風。咽喉疼痛。風涎壅滯。口舌生瘡。心腹脹

悶亂不省人事。並 寒水石(三兩 ) 玄參(去蘆) 貫眾(去蘆) 滑石(研) 縮砂仁(去殼) 黃連(去毛) 茯苓 每服一錢。 鐵札 谷。

龍腦散(出聖惠方)治馬喉痺。頰咽痛。

白龍腦(細研) 牛黃(細研) 犀角屑 羚羊角屑 馬牙硝(細研) 玄參 沉香 朱砂 (細研) 牙硝。 搗篩為散 細細含

利咽湯 治咽喉諸疾。

桔梗 枳殼 牛蒡子 荊芥 甘草 升麻 玄參 大黃 紫蘇 人參(各等分)
上 咀。每

生犀丸 治熱沖喉間連頰腫。數出氣。煩滿。

犀角(鎊) 枳殼(去瓤麩炒) 射干 海藻(洗去咸焙) 升麻(各一兩) 杏仁(湯浸去皮尖 雙 子 大。

龍腦丸 治咽喉連頰頷腫。日數深遠。咽津液熱。發渴疼痛。

龍腦(研) 升麻 甘草 馬牙硝(研各一分) 玄胡索(研三分) 麝香(研) 石膏(碎) 大黃 黃汁和。 如

治纏喉風腫痛。

黃芩(五錢酒浸) 升麻 麻黃 荊芥 薄荷 防風(各一錢) 鼠粘子(炒四錢) 生 甘草(一 稍溫服。

大硼砂散 治喉閉咽腫痛。水米難下。

硼砂 茯苓 甘草(各半兩) 馬牙硝 盆硝 朴硝 薄荷葉〔各一(二)兩〕 僵蠶(二兩) 綿 裹咽津。

金硝丸 治咽喉痺痛。不能喘息。水漿不得入。

郁金(銼) 馬牙硝(研) 甘草(銼) 山梔子(去皮) 栝蔞根(各二兩) 大黃 (銼) 玄參 白

天門冬丸 治馬喉痺。咽喉腫痛。唇焦舌乾。腮頰連腫。

天門冬(去心焙) 玄參 惡實(炒各一兩) 百藥煎 紫蘇葉(各半兩) 甘草(炙銼一兩 半) 食 後臨臥

橘皮湯 治馬喉痺。勢如奔馬。腫痛煩滿。數數吐氣。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青竹茹 生地黃(切焙) 黃芩(去黑心) 白朮 山梔子仁 (各三 兩) 篩。每服三錢 攪勻溫服

仙方奪命丹(出德生堂方)治纏喉風。木舌脹。雙單乳蛾。喉閉。或誤吞雞魚骨刺。竹木簽 白茯苓 密陀僧(炒黃色) 紫河車(各一兩) 白僵蠶(直者) 貫眾(淨) 縮砂仁甘草 節( 白面。 蒸 新水半盞。浸一茶時化開。用匙挑藥徐滴入喉中。勿急用。取藥盡為度。

木通散(出聖惠方)治喉痺。心胸氣悶。咽喉妨塞不通。

木通(銼) 赤茯苓 川芒硝 前胡(去蘆頭) 桑白皮(各二兩銼) 羚羊角屑 川 升麻 川大 六分 去滓

治喉痺。咽喉腫痛。上焦風熱痰唾不利。(出聖惠方) 川升麻(一兩半) 射干 白藥(各三分) 絡石 甘草(生銼) 黃藥(各一兩) 白 礬灰(半兩) 二錢。 含咽津。

取喉中涎(出危氏方) 草烏尖 僵蠶 紫貝 啾 蟲 紅椒 白礬 山豆根 皂角(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 霜 梅拌

開喉關(出危氏方) 薄荷 山豆根(各五錢) 麝香 腦子(各半錢) 朱砂(三錢) 甘草 青鹽 川烏 (各五錢) 蕉水調

嗆食風(出危氏方) 桔梗 川烏 草烏 防風 甘草 大青根(各五錢) 全蠍(七個去毒) 紫河車(五錢)
上為 安。 用

龍腦破毒散(出御藥院方)治不測急慢喉痺。咽喉腫塞不通。

盆硝(研細四兩) 白僵蠶〔微炒去嘴為末秤八分(錢)〕 甘草(生采秤八錢) 青 黛(秤 八 瓷盒子收。 如有病 是喉痺。 一錢 作四

生銀丸 治口乾咽腫。喉頰脹痛。

人參(半兩) 丹砂(研) 鉛霜(研) 錫吝脂 朴硝(研) 升麻(各一分) 硼 砂(研三錢) 龍

射干湯 治喉痺。腫塞不通疼痛。不下飲食。並諸毒發動。

射干 當歸(切焙一兩) 升麻(半兩) 白芷(一兩) 甘草(炙銼) 犀角(鎊) 杏仁(湯浸 日 三

禹余糧湯(聖濟總錄)治喉痺。若胃中虛。有飢狀。少氣不足以息。四逆。泄注。腹脹喜噫

關上陰陽俱虛者。 禹余糧( 醋淬) 大麻仁 桑根白皮(各二兩銼碎) 乾薑(炮一兩) 黃連(去鬚 半兩) 白朮 溫服。 食

如聖勝金鋌(出和劑方)治証服餌。與後如聖勝金鋌同。品味少異。

朴硝(四兩) 川芎(一兩) 硫黃(細研一兩半) 貫眾(二兩) 薄荷葉 荊芥穗 嫩 茶 (各半 同。

治喉痺並時疫毒。

桔梗 甘草 升麻 連翹 鼠粘子 防風 酒製黃芩(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錢。 水 煎

如聖勝金鋌(出和劑方)治急喉閉。纏喉風。飛揚。單蛾雙蛾。結喉。重舌。木舌。腮頷腫 硫黃(研) 川芎 薄荷葉(去枝梗) 臘茶 川烏(炮) 硝石(研) 生地黃(各二兩)
上為細 同嚼 冒暑 瘡不 藥一 脯、 便出 熱。化 貫眾。

射干丸 治喉痺腫塞。

射干(一兩) 豉(一合)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芎 犀角屑(各半兩) 升麻(一兩) 瘥。忌

七聖散 治馬喉痺。咽頰腫痛。吐氣不快。

白礬(二錢) 馬牙硝(五錢) 硝石(一兩) 鉛丹(三錢) 砂(一錢) 蛇蛻 (半條) 巴 豆( 只 用 候 或腮頰生瘀肉。侵咽喉。即乾摻半錢。安穩仰臥。其喉癰腫處自破。立瘥。

療喉痺急疼悶防不通方。

馬蘭根(切一升) 升麻(三兩) 瞿麥〔三(二)兩〕 射干(十兩) 犀角〔三(二) 兩 屑 一 日令盡。得

黃芩湯(聖濟總錄)治喉痺。胸滿噎塞不通。

黃芩(去黑心) 升麻 射干 木通(銼各三分) 甘草(炙銼) 犀角(鎊各半兩)
上粗搗 篩。

如神散 治咽喉一切急患不得開。

白礬(生) 白僵蠶(炒) 藜蘆 玄參(去皮弦炒) 雄黃〔各三(二)錢〕 乳香(一字) 上

硼砂散(出和劑方)治大人小兒猝患喉痺。閉塞不通。腫痛生瘡。語聲不快。風壅痰毒。鼻 山藥(六斤生) 腦子(研七兩) 牙硝(生十四兩) 麝香(研四兩) 甘草 硼砂 〔生各十 二

金鑰匙(出醫學切問方)\x凡人猝中喉痺口噤。咽喉腫痛。木舌重舌者。以此藥治之。

豬牙皂角(去皮煨) 大黃 草烏 郁金 南星(各四錢) 巴豆(五個去心不去油) 上 為末。 薑

南星防風散(出百一選方)治風壅腮頷腫。內生結核。纏喉風等疾。

當歸(二錢焙乾) 天麻(三兩生用) 白僵蠶(焙乾) 南星(湯浸淨搗細薑汁製焙乾) 防風( 薑三 片 雄黃三錢。同前藥一通為末。煎服。

二砂丸 治喉痺。咽塞熱痛。

沙參 丹砂(研) 砂(研) 人參 玄參 丹參(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雞 頭實 大。食

犀角湯(出聖惠方)治馬喉痺。喉中連頰 腫。

犀角(鎊) 甘草(炙銼) 升麻(各半兩) 射干 桔梗(炒) 馬蘭根(銼各三分) 上粗搗 篩。 細細

玉液丸 治毒瓦斯壅塞咽喉不利。頰頷連腫。

百藥煎(一兩) 麝香(研) 朴硝(各半錢) 丹砂(二錢研) 龍腦(研) 甘草 末(各一錢) 上

犀角散(出聖惠方)治喉痺。氣膈胸滿。咽腫。

犀角屑 馬蘭根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各一兩生用) 射干 馬牙硝(各一兩半) 上

碧雪散(出仁存方)治一切壅熱。咽喉閉腫不能咽物。口舌生瘡。舌根強。言語不正。腮項 蒲黃 青黛 硼砂 焰硝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手指捻摻於喉間。咽津。 或 冷水

治咽喉諸疾。

朴硝(二兩) 甘草(一兩) 蒲黃 薄荷(各半兩) 青黛(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用一字 摻口

通氣湯(出聖濟總錄)治喉痺。咽喉氣隔。胸滿。咽腫生膿。

犀角(鎊半兩) 射干 桔梗 馬蘭(研各三分) 甘草(炙銼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 匕。

又開喉關方(出危氏方) 南星 半夏 川烏 草烏 甘草(各五錢)
上為末。用米醋煎成膏。敷毒上。

宣利方(出危氏方) 巴豆(三七粒去殼) 雄黃 郁金 豬牙皂角 大黃(各五錢)
上為末。飯丸如綠豆 大。 每

治咽喉閉。疙疸堵塞不通氣。水米難下。至危者。(出御藥院方) 牽牛(四兩半生半熟用) 鼠粘子(一兩) 防風(七錢半) 甘草(生用) 枳殼(麩 炒去瓤 各半

治喉痺。及喉中熱塞。

以車轄燒令赤。投酒中。汲熱飲之。

治喉痺(出本草) 以紫珠煮汁服。

治喉痺(出本草) 取象豆子中仁。碎為粉。微熬。水服一二匕。

一字散(一名如聖散)治喉痺氣塞不通。飲食不下者。並咽喉作痛。乳蛾聲。

雄黃(一分別研) 蠍稍(七枚) 白礬(生研) 藜蘆(各二錢) 豬牙皂角(七錠)
上為末。 每用 萬無

治急喉痺(出百一選方) 大青魚膽(新瓦上焙乾去膜取末) 蛇蛻皮(去沙土碗內燒灰研令極細) 白藥子(新 瓦上 焙 細末。 同搗

通關散(出直指方) 白礬(枯) 白僵蠶 南星(生) 藜蘆〔各一(錢)分〕 全蠍(焙二個)
上為末。 以小 管

如聖丸(出王氏博濟方)治纏喉風。及喉痺。

大黃(末一分) 蝸牛(二七枚) 白礬(末) 陳白梅皮 馬勃(各一分) 上於五 月五日午 時。 中。

治馬喉痺。頰咽痛。

五倍子(半兩) 黃柏(半兩銼) 川升麻(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射干(半兩)
上為散

一捻金散(傳信適用方)治喉閉欲死。及治喉痛。

全蠍(微炒) 川郁金 白僵蠶(去絲嘴炒) 甘草(炙各半兩) 地龍(八錢)
上為細末。 入麝

治咽喉痛(傳信適用方) 百藥煎(去黑皮) 硼砂 甘草 白礬(生用)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後米飲 調。 細細

奪命散 治咽喉。

膽礬 牙硝 甘草 青黛(各一錢) 上每用少許。用筒兒吹在喉中。立效。

龍腦丸(出聖濟總錄)治纏喉風。

龍腦(一分) 丹砂(一錢) 芒硝(半兩) 麝香(半錢) 上細研為末。用鯉魚膽 汁和丸。 如綠

消毒寬喉散(出御藥院方)治急慢喉痺。咽喉閉塞腫痛。或舌本強硬。滿口生瘡。

馬牙硝 朴硝(各六兩) 青黛(半兩) 寒水石(生四兩) 上為極細末。每服二錢。 濃煎 薄荷

銅青丸(一名千兩金丸出百一選方)\x不問陰陽閉。如急病。內外腫塞輒至不救。用之能起死 車前草(嫩者半兩) 銅青〔一(二)錢〕 大黃 牙皂(各半兩)
上為末。以白梅 肉同 研 只如此

牛膽膏(一名佛手散出仁存方)治鎖喉風。神效。

青黛(一錢研) 僵蠶(半兩去絲) 朴硝(一兩研) 甘草(二錢半生)
上為末。 用臘月黃 牛膽 方不

僵蠶散(一名三白散出仁存方)治喉閉。

僵蠶〔一(七)條〕 馬勃(拳大者瓦上揩成末) 白礬(皂子大生) 天南星(一個 炮) 上 為

白梅丸(出仁存方)治喉閉及腫痛。

白梅(二十五個取肉) 白礬(一錢) 甘草(末) 生蓖麻(四十九粒去皮) 上同 研細。和 丸如

粉香散(出瑞竹堂方)\x吹乳蛾即開。

白礬(三錢) 巴豆(二粒去皮) 輕粉(少許) 麝香(少許研) 上於鐵器上飛白 礬沸。入 巴豆

啞瘴咽喉乳蛾方(出瑞竹堂方) 雄黃(五錢研) 郁金(五錢) 白礬(二錢半生用研) 膽礬(半錢) 上為極細末。 以竹筒 吹入

治喉痺。乳蛾風。

硼砂 明礬 膽礬 芒硝 朱砂(各等分同為末)
上為細末。吹喉中。

羅青散(出瑞竹堂方)治咽喉單雙乳蛾。及治心肺積熱。上攻咽喉腫痛閉塞。水漿不下。或 蒲黃(五錢) 羅青(研) 盆硝(各三錢研) 甘草(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 冷蜜水 調下 一丸。

烏龍膏 治急喉閉。纏喉風。

皂角(七梃捶碎水五升 汁去滓) 草烏頭(銼) 天南星(銼) 大黃(銼各一兩) 上 並入 皂角 冷。 調之

又方 鴨嘴膽礬 銅青 輕粉 胡粉 明礬 上各一字。江茶半錢。逐旋和。以新汲水調。呷 咽

奪命箸頭散 治急喉閉。咽喉腫滿。堵塞氣不得通。欲死者。

真膽礬 草烏(各四錢) 綠礬(六錢) 雄黃(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箸頭。點 上咽喉 內。 滓。

玉鑰匙 治風熱喉痺。及纏喉風。

焰硝(一兩半) 硼砂(半兩) 腦子(一字) 白僵蠶(一分)
上為末研勻。以竹 筒吹半錢 許入

雄黃散 治纏喉風。喉閉。先兩日胸膈氣緊。吸氣短促。忽然咽喉腫痛。手足厥。氣閉不通 巴豆(七枚三生四熟生者去殼研熟者去殼燈上燒存性) 乾桑黃茹(二片) 雄黃(一 塊皂 角子 口 噤咽

玄參丸(出聖濟總錄)治纏喉風。

玄參 白僵蠶 白礬(生用各一分) 甘草(生用半分)
上為細散用鯉魚膽汁和丸。 如赤 小豆

開關散(出王氏博濟方)治走馬纏喉風。及喉痺。

硝石(六兩) 鉛丹(四兩) 白礬 砒霜(各半兩) 上細研。用瓷罐子一個。先入 硝石二兩鋪 口。 令徹 喉內

伏龍肝散 治喉痺。

伏龍肝(半兩) 白礬( 過) 白僵蠶(直者炒) 甘草(生各一分) 上為散。每服一錢 匕。如

治喉痺方

蛇蛻 白梅 白僵蠶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綿裹。含化咽津。

四聖散(出德生堂方)治咽喉口齒。喉閉。乳蛾。

荊芥穗 牛蒡子(炒碾細) 紫河車(各三錢) 大黃〔六錢(半)大實者再加用〕
上搗 篩。

如聖湯(出旅舍方)治痰去熱。利咽喉。治咽中有瘡咽物不下。及咳嗽咯血。肺痿。痰唾氣 桔梗(一兩) 甘草(生一兩) 牛蒡子(炒一兩) 麥門冬(半兩)
上為細末。沸 湯調。細 細服

龍麝丹 治纏喉風。

白礬(飛過) 雄蛇蛻(於高處凡於屋上樹枝或籬壁上者是雄蛇一兩火 過用) 硼砂(半兩研) 如牛 蒡子

治喉閉方。

豬牙皂角(二錢燒存性) 葛根粉(一錢) 末茶(二錢) 乾荷葉(一錢半) 上為 細末。吹 入喉

治喉痺。咽喉腫痛。上焦風熱痰唾不利。

烏蛇皮(燒灰) 白梅(微炒) 甘草(生銼各一分) 桂心(半分)
上為細散每服 以新綿裹 二錢

一捻金散 治咽喉方。

銅綠 黃柏 香白芷(各等分) 上為極細末。入麝香少許。每用一字吹入喉中。

如聖丸 治九種咽喉。

僵蠶 南星 馬屁勃(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鹽梅生薑汁為丸。如彈子大。噙化。

又方 僵蠶 百藥煎 大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鹽梅為丸。如彈子大。噙化。

通後補助。

紫蘇 藿香 甘草(各等分)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煎。空心服。

治喉痺。

大黃 朴硝 白僵蠶(各等分)
上為細末。水煎。量虛實用。以利為度。

吹喉散 治喉痺腫硬。水漿不下。

白礬(半兩) 半夏 巴豆(各七枚) 上熔白礬。銼半夏、巴豆在汁中。候干研細。 吹入 喉中

地龍膏 治纏喉風。

活地龍(白頸者五條) 白梅肉(二個) 朴硝(二錢) 上同研成膏。挑入喉中。含 化。

一捻金散 治乳蛾。及風熱上攻咽喉腫痛。

白僵蠶(去絲嘴三條薑汁浸溫炙黃色) 防風(鼠尾者去叉二錢) 明礬(三錢研)
上為細末。

治喉痺。

豬牙皂角(蜜塗炙香別研) 白礬(一分研) 雄黃(半兩研) 上和勻。以濃茶少許。 調一 字安

治纏喉風。

青礬 白礬 雄黃(各半兩) 上同研細。以天南星三兩為末。四味同和。臘月用黃牛 膽 汁調 勿令

治急喉腫閉。

藜蘆 瓜蒂 雄黃 上等分為末。吹入鼻中。蓋通關竅也。

半夏桂甘湯 治冷証無陽。咽疼喉閉。

辣桂 甘草(焙) 半夏(製) 上等分銼碎。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半。候冷少呷。

山豆根方 治熱閉。

山豆根 射干 升麻(各等分)
上 咀。用井水二盞。同煎至一盞去滓。通口。時時 呷 之。

又喉閉方。

牙硝(五錢) 胭脂(半錢) 鹽梅屑(一錢) 上同研。以雞羽送入。

解毒雄黃丸 治纏喉風。急喉閉猝然倒仆。失音不語。牙關緊急。不省人事。膈熱涎盛。咽喉腫痛。赤眼癰腫。一切毒熱諸証。(華佗雲其証先兩日氣緊驀然咽痛腫或手足厥冷霎時氣閉不通多死也)一名雄金丸

雄黃(飛) 郁金(各一分) 巴豆(去皮膜出油十四個)
上為末。醋糊丸綠豆大。 熱茶清 下七 喉嚨 筒吹

比金丸 治喉痺。

鉛白霜(半兩) 青黛(一兩) 甘草(半兩)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雞頭實大。含 化咽 津。痰出立效。

胡黃連散 治咽喉中壅塞如核。連頰腫痛。

胡黃連(一分) 升麻(半兩) 鉛霜(研一分) 上除鉛霜外。搗羅為散。再同和勻。 每服 半錢

凝水石散 治纏喉風。猝然喉痺。急如奔馬。喉頰俱腫。名為馬喉痺。

凝水石 朴硝(各半兩並用無油瓷盆盛火 通赤合於地上出火毒一宿) 白僵蠶(麩炒 黃 研如 只

奪命散 治急喉風等証。

枯白礬 南硼砂 豬牙皂角(皮弦揀去各等分)
上為細末。吹喉中。痰出即愈。

治喉風方。

明礬 膽礬(各二錢半) 馬牙硝(一錢)
上為細末。用竹筒吹入喉中。手扯住鼻孔 一時。 牙

又方 豬牙皂角(二錢半) 硼砂 五倍子(各一錢)
上為末。用醋蜜調。鵝翎點入口中。 繳出 痰。

白礬散(出聖惠方)治喉痺氣悶。

白礬 砂 馬牙硝(各半兩) 上於瓷盒子內盛。用鹽泥固濟。候干。以炭火 令通 赤。 取 於

馬牙硝散(出聖惠方)治喉痺氣欲絕。

馬牙硝 硝石 硼砂(以上各半兩) 上以瓷瓶子內盛。用鹽泥固濟。候干。以慢火 成 汁。 毒後

硝石散(出聖惠方)治喉痺。熱毒瓦斯盛痛。

硝石 白礬 砒霜(各半兩) 上同細研。於瓷盒中盛。鹽泥固濟。候干。炭火中燒令 通 赤。

治咽喉。

牛膝根 糯米(用四十九粒碾碎為末用) 上用水二盞。煎服。或生用乾用俱妙。如治 便 毒。

治喉中毒。百發百中。及咽喉一切疾。(出衛生家寶方) 皂角(略炮去土) 高良薑(各等分)
上為末。搐鼻。或已甚。先須含香油一口。不 可吞。 然 中

治喉痺(出本草) 以牛角燒灰為末。酒服方寸匕。

又方(出本草) 取黃藥根。以水研汁含之。

保安散 治喉內結核不消。

石膽 砂 上研細。每用竹筒吹之。或以箸頭蘸之。

去涎方(出危氏方) 草烏尖 鴨嘴青膽礬(各等分)
上為末。先用釅醋煮皂角調。鵝翎刷敷赤腫處。開口 流 出涎。 其 毒即 瘡口

千金療喉舌諸疾方。

松子 苦芥子 上搗。以苦酒和貼上。

金鑰匙(出仁存方)治咽喉腫塞。

雄黃末(半錢) 巴豆(一粒去油) 上作一服。生薑自然汁調。灌下。或吐或下皆愈。 一方細 一邊

立聖膏(出百一選方)治纏喉風。

巴豆 齊州半夏(各三七粒) 上將半夏輕槌。每粒分作四片。巴豆剝去心膜。銀銅石 器 內。 疾。 極有

治喉風。

皂角(燒灰) 飛礬 上為末。喉內去轉之一二次。必效。用淨水漱之。

治咽喉紫舌脹。

玄胡粉 白礬(各等分)
上為細末。吹在口內。立效。

吹喉散 治喉痺乳蛾喉風。

明礬(二兩) 膽礬(五錢) 上研為極細。吹患處。效。

治喉痺方。

青礬(半兩研) 杜牛膝草(秋冬用根二寸春夏用心梗) 上同研。看患處。以筆蘸少 許。 令吐

礬硝散(出朱氏集驗方)治急喉痺。纏喉風。兼主重舌。咽喉腫塞。軟瘡。

白礬(半兩飛過) 朴硝(一錢飛過)
上為末。摻入口中。其效如神。或搐鼻中。一方。 銅箸

治急喉腫閉。

藜蘆 豬牙皂角 上等分為末。吹入喉中。

立應丸(一名如聖散出十便良方)治纏喉風。及急喉閉。

南星(一個刮去皮一方炮地埋出火毒一夜) 白僵蠶(七個) 上控南星心空作孔子。 入蠶 於內 之亦 管擘 汁調

鹽礬散(一名玉珍散出經驗良方)治喉中乳蛾漸長塞喉者。及治懸喉癰。垂長。咽中妨悶。 白礬( 為末) 鹽(各等分) 上研細。用箸頭頻點乳蛾上。即焦硬而愈。切不可挑 破。 後有

治急喉閉(出經驗良方) 馬屁勃(即灰菰) 焰硝(各一兩)
上為末。每用一字許。吹入喉內。吐涎血出。立 愈。

治走馬喉閉(出朱氏集驗方) 白僵蠶(半兩炒) 甘草(一錢生)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生薑汁調下。涎出立愈。

治纏喉風(出朱氏集驗方) 白礬 銅綠 上等分為末。用一字鼻內搐之。

又方(出海上名方) 生川烏頭尖 膽礬 上等分為末。每服一字。酒半呷調服。如口不開。即灌之。

二聖散(出濟生方)治纏喉風。急喉痺。

鴨嘴膽礬(二錢半) 白僵蠶(去絲嘴半兩)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以竹管吹入喉中。 立 愈。

僵蠶散(一名開關散出仁存方)治喉痺急喉風。

白僵蠶(直者去絲嘴焙) 明白礬(半飛枯半生用) 上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取生薑 自然 汁。 湯水 丸

神效方(出三因方)治喉閉熱腫。語聲不出。

荊芥穗(別為末) 蓖麻(生去皮別研各等分) 上入生蜜少許。丸如皂子大。以綿裹 含化。 急則嚼化。一法。用朴硝。不有荊芥。

治喉痺方。

牛蒡子(六分) 馬藺子(八分) 上搗為散。每空心。暖水調服方寸匕。漸加至一匕 半。 日

勝金散 治咽喉猝腫。喉閉。

戎鹽(一兩) 青黛(半錢) 上同研勻。每服半錢匕。或一字。用小竹筒吹入咽喉。 咽津。 效。

治喉痺方(出聖惠方) 白礬(燒令汁枯研) 白附子(搗末各等分) 上研令勻。塗在舌上咽津。有涎即吐之。

煙方(出聖惠方) 白僵蠶(三七枚直者) 乳香(一分)
上為末。每用一錢匕。以香爐上燒。開口令煙 熏入 喉中

療喉痺急疼悶防不通方。

射干 當歸(各三兩) 上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稍稍含之。吐去更含。

升麻散(出聖惠方)治喉痺腫熱痛悶。

川升麻(一兩) 馬藺子(二兩) 上搗細為散。每服以蜜水調下一錢。

治喉閉立效方(出聖惠方) 蝸牛(七枚) 白梅子(三枚取肉) 上同爛研。綿裹如棗核大。含咽津。即通。

治咽喉牙關緊閉(出醫方集成) 用巴豆去殼。以紙包巴豆肉。用竹管壓出巴豆油在紙上。以此紙作捻子點燈。吹滅。以 煙熏入鼻中。即時口鼻涎流。牙關開矣。一方。用熱煙刺入口內。即出涎。或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