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和不能飲食

(附論) 夫內經言穀氣通於脾。蓋虛則能受也。脾胃之為倉廩者如此。若其氣不和。則腹內虛滿。 不能飲食。治宜調其飲食。適其寒溫。則病自愈。

神仙快活丸 治婦人男子脾胃不和。氣不升降。腹脹腸鳴。反胃吐食。嘔吐酸水。不思飲食 桂花(二錢) 木香 丁香 青皮 陳皮(各一分) 官桂(二分) 蓽澄茄(一分) 肉 果(一分) 砂仁(四錢) 良薑(五分) 白果(一錢) 白芷(二分) 甘松(四分) 廣 三棱(四分) 檀香(一分) 沉香(一分) 茯苓(六分) 香附子(五分) 麝香(一分) 益智(六 分) 大椒(一十個

又方 蒼朮(四兩炒黑色) 牽牛(八錢) 京三棱(一兩一錢) 蘿卜子(八錢) 皂角(二 定去皮 弦) 皂角子仁(二合)
上為細末。白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先嚼餅子一個。 後 將藥隨

十八味丁沉透膈湯(出德生堂)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氣。脅肋脹滿。心腹 痛痰逆惡 白朮(二兩) 香附(炒) 人參 縮砂仁(各一兩) 丁香(炙) 麥 肉豆蔻(煨) 白豆蔻木香 青皮(各半兩) 甘草(炙一兩半) 半夏(湯泡七次二錢半) 藿香 濃朴〔薑 汁炒 各 每服四錢。水二大盞。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一方加茯苓去肉豆蔻。

木香散 治脾胃。和氣消食。

乾木瓜(焙五兩) 益智(去皮) 桂(去粗皮) 草豆蔻(去皮) 紅豆蔻(去皮) 乾薑(炮) 高 神 曲(炒各三分) 生薑(一斤取自然汁) 丁香 沉香(各一兩) 鹽(一斤) 上搗羅十 四味為散。

木香煮散(出御藥院方)治脾胃不和。不能飲食。心胸痞悶。口淡無味。及解傷寒。調順中 木香 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 半夏(湯洗七次炒) 白朮 濃朴(去粗皮各一分將 濃朴 生薑一分同搗炒乾) 乾薑(炮) 桂(去粗皮) 枳實(麩炒去瓤) 甘草(炙銼各半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乾一兩) 檳榔(銼一枚) 草豆蔻〔去皮二錢(枚)〕 訶黎勒(煨去核 五枚) 上

大腹湯 治脾胃不和。不能飲食。

大腹(銼) 神曲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炒) 木香(銼各一兩) 肉豆蔻(去皮) 乾薑(炮) 人 麥(微 炒)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焙乾各半(一)兩〕 京三棱(炮銼一兩半)
上 咀。每服三(二) 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棗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六)分。去滓。稍熱食前服。

木香丸(出宣明論)\x和脾胃。寬胸膈。消痰逆。止嘔吐。進益美食。

官桂 乾薑(各半兩) 木香(一分) 大黃 蓬術 芫花(醋拌濕炒下) 枳殼(去 瓤) 陳皮(一作紅皮) 半夏(二兩) 牽牛(半斤取末四兩) 茴香(炒) 巴豆(四個)
上為末。滴水 為

紫蘇丸 治脾胃不和。痰唾嘔逆。臍腹撮痛。心胸痛悶。調臟止瀉。

紫蘇葉 桂(去粗皮) 赤茯苓(去皮) 縮砂(去皮) 甘草(炙銼各二兩) 沉香 (銼) 人參桔梗(炒)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二(一)兩〕 胡椒(半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炒生薑鹽湯嚼下。

沉香湯 治脾胃氣不和。心腹 痛。不能飲食。

沉香(銼)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桂(去粗皮) 益智(去皮炒) 白朮 青橘皮(湯浸 去白焙) 桔梗(炒各一兩焙) 五味子(一兩一分微炒) 附子(炮裂去皮臍) 乾薑(炮) 甘草(炙銼各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六)分。去滓。 稍熱食

木香丸(出聖惠方)治脾胃不和。腹脅脹滿。時有 痛。不思飲食。

木香(一兩) 桂心(一兩) 芎 (一兩) 羌活(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川大黃 (一兩銼微炒) 檳榔(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牽 牛子(二兩半微炒) 香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空心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

高良薑散 治脾胃不和。飲食減少。腹中虛鳴。

高良薑(一兩半) 陳橘皮(去白焙二兩) 肉豆蔻(去殼) 乾薑(炮裂) 濃朴(去粗皮薑 汁炙銼) 五味子 甘草(炙銼) 白朮 吳茱萸(湯洗焙乾炒各一兩) 神曲(炒半兩)
上搗 羅為散。每服二錢匕。陳米飲調下。

半夏飲 治脾胃不和。不能飲食。見食吐逆。

半夏(一兩別搗末生薑自然汁和為餅焙乾同杵) 乾薑(炮一兩) 棗肉(焙) 附子 (炮裂 去皮臍)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紅豆蔻(去皮各一兩) 木香 (半分) 草豆蔻(去皮二枚)
上 咀。每服一錢半匕。水一盞。蜜半匙。煎至七分去滓。 稍

均氣丸 治脾胃不和。心胸滿悶。不能飲食。痰逆吞酸。少力。頭目昏眩。

牡丹皮 當歸(切焙) 木香 京三棱(炮椎碎各一分) 半夏(半兩別搗末生薑自然 汁和 為餅焙乾同杵)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 枳實(去瓤麩炒各半兩) 檳榔(銼一兩)
上為末。 煉

白朮丸 治脾胃不和。不能飲食。

白朮(銼)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 蒼朮(去粗皮炒各半斤) 蕪荑(四兩) 青 橘皮 (去白焙) 甘草(炙銼) 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三兩) 乾薑(炮裂二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 雞頭

進食湯(一名進食散)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虛冷嘔逆。(方見進食散)

八味煮散 治脾胃氣虛。不能飲食。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 麥 (炒各二兩) 吳茱萸(湯洗焙乾炒) 人參 桂(去粗皮) 蕪 水一盞。 入生薑三片。棗一枚擘破。同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溫服。

七寶湯 治脾胃不和。腹中刺痛。胃逆氣冷。不能飲食。

草豆蔻(五枚麵裹煨熟去面及皮) 白茯苓(去黑皮) 人參(各一兩) 大腹皮(銼 四枚) 訶黎勒(炮去核五枚) 半夏〔二(一)分湯浸洗五度生薑汁浸一宿去薑汁炒黃〕 甘草(炙銼 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 溫服。

沉香湯 治脾胃氣不和。虛滿不能飲食。

沉香(銼) 香子(炒) 青橘皮(去白炒) 胡椒 蓽澄茄 楝實(銼炒) 陳橘皮(去白 焙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蔥白三寸擘破。入酒並童子小便各半盞。同煎至七分。 去

了脾丸 和脾胃。寬胸膈。消痰逆。止嘔吐。進益美食。

石燕子(一枚燒紅醋淬七次) 舶上硫黃(一兩) 白丁香(七錢) 丁香(七錢淨) 木香 (五錢) 使君子(去殼一兩) 陳皮(五錢) 上用三棱一兩 咀。用巴豆五錢淨炒京三 棱。巴 豆焦黃為度。去巴豆不用。同前藥為細末。醋煮大黃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每服四十丸。空心用。隨意湯下。小兒如黍米大。每服一百丸。見黑糞為效。

健中丸 治脾胃不和。不能飲食。

白朮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各二兩) 木香 訶黎勒(去核) 肉豆蔻(去皮) 芎 (各一

草豆蔻湯 治脾胃氣冷熱不和。進食和氣。

草豆蔻(去皮) 人參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各一兩) 甘草(炙銼) 桂(去粗皮各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

和胃丸 治脾胃冷熱不和。不能飲食。胸膈滿悶。痰唾吐逆。及一切氣疾。

甘草(生銼) 高良薑(生各一兩) 藿香葉 桂(去粗皮) 丁香皮(炙各一兩)
上為末。 煉蜜和杵三二百下。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鹽湯嚼下。空心服。

濃朴湯 治脾胃不和。化癖氣。調中臟。及心下急懊。

濃朴(去粗皮四兩生薑二兩用杵陰一二日曝干)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三兩) 白朮(四 兩) 烏藥(湯浸銼炒) 甘草(炙銼各二兩) 上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大棗二 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白豆蔻丸 治脾胃不和。不能飲食。

白豆蔻(去皮一兩) 白朮 乾薑(炮各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 十丸。煎薑棗湯下。空心食前。

調中丸(出御藥院方)治脾胃不和。內挾濕燠。煩燥發渴。不思飲食。頭目昏眩。小便不清 赤茯苓 豬苓(並去皮) 陳皮(去瓤) 白朮 桔梗 澤瀉 黃芩 大黃 桂(去粗 皮各一兩) 枳殼(麩炒去瓤) 葛根 木通(各一兩半) 半夏(湯洗) 滑石(各二兩) 黑 牽牛(生 用六

調中益氣湯(出濟生拔粹方)\x夫脈弦洪緩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時一澀。其証四肢滿悶。肢節煩疼。難以屈伸。身體沉重。煩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懶倦。口失滋味。複難舒伸。大小便清利而數。或上飲下便,或大便澀滯不行。一二日一見。夏月飧泄。米穀不化。或便後見血見白膿。胸滿短氣。膈咽不通。或痰嗽稠粘。口中沃沫。食入反出。耳鳴耳聾。目中流火。視物昏花。 肉紅絲。熱壅頭目。不得安臥。嗜臥無力不思飲食。

升麻(二分) 黃 (一錢) 甘草(五分) 蒼朮(五分) 木香(一分或二分氣不 轉運者加 之) 人參(五分有嗽者去之) 柴胡(二分二味為氣不足胃氣與脾氣下留乃補上氣從陰引 陽) 橘皮〔二分如腹中氣不得運轉者更加二(一)分〕 上件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盞煎 至 一盞。去渣帶熱服。宿食消盡服之。寧心絕思。藥必神效。蓋病在四肢血脈。空服在旦是也。 如是顯熱燥。是下元陰火蒸蒸發也。加真生地黃二分。黃柏三分。如大便虛不得服。或大便 了而不了。腹常逼迫。皆血虛血澀也。加當歸身。如身體沉重。雖小便數多。亦加茯苓二分。 蒼朮一錢。澤瀉五分。黃柏三分。此暫時從權而祛濕也。不可常用。兼足太陰己病也。其脈 亦終於心中。故顯濕熱相合而生煩亂。如胃氣不和。加湯洗半夏半錢。生薑三片。有嗽加生薑、生地黃二分。以製半夏之毒。痰厥頭疼。非半夏不能除。此足太陽經所作也。一方作足 太陰經也。如無以上証。只服。 黃 (一錢) 炙甘草(半錢) 柴胡(三分) 人參(半錢有嗽者去) 蒼朮(半錢) 黃柏(二分酒洗) 橘皮(如腹中氣不轉運更加一分木香一分或二分無此証者勿加只用橘皮三錢) 升麻(三分二味為上氣不足胃氣與脾氣不弱乃補上氣從陰引陽) 上件銼如麻豆大。依前煎 服。如兼燥熱。加黃柏二分生地黃二分。如無以上証。只服前藥。如夏月須加白芍藥三分。 春月腹中痛尤宜加。如惡熱而渴或腹痛者。加白芍藥半錢生黃芩二分。如惡寒腹中痛。加中 桂三分。去黃芩。謂之桂枝芍藥湯。亦如芍藥湯中加桂同煎。如冬月腹痛。不可用芍藥。蓋 大寒之藥也。只加乾薑三(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薑少許製之。如秋冬之月。胃脈四道。 為沖任脈所逆脅下。並少陽脈二道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其証氣上沖咽。不得息。而喘息 有音不得臥。用吳茱萸半錢。或一錢半。湯洗去苦。觀厥氣多少而用之。亦於前藥中作一服 服之。如夏月有此証為大熱也。此病隨四時為寒熱溫涼也。宜以用黃連酒洗酒黃柏酒知母各 等分。為細末。熟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或二百丸。白湯送下。空心。不令胃中停 留。以美肉食早膳壓之。治飲食勞倦所得之病。乃虛勞七損証也。常宜以甘溫平之。甘多辛 少。是其治也。

小獨聖丸(出和劑方)治脾胃不和。飲食多傷。心腹刺痛。嘔噦惡心。噎痞吞酸。乾噫食臭 巴豆(連皮秤半兩去皮心膜炒熟得三錢研) 砂(少研飛一兩) 肉桂(去粗皮一斤) 半夏 (湯洗七次) 丁皮(舶上者) 烏梅(去核) 乾薑(炮) 當歸(去蘆) 三棱(煨 搗碎各四兩)
上為細末。入巴豆 砂勻。水煮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用溫水下。食後服。 常

人參煮散(出和劑方)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滯。心腹脹痛。不思飲食。宿寒留飲。停積不消。或因飲冷過度。內傷脾氣。嘔吐痰逆。寒熱往來。或時汗出。又治腸胃冷濕。泄瀉。注下 人參(四兩) 青皮(去白十二兩) 甘草(炙十兩) 乾薑(炮六兩) 芍藥(一斤) 三棱 〔煨搗碎十三(二)兩〕 丁香皮(六兩) 茯苓(去皮) 蒼朮(去皮各半斤)
上為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三個。同煎至七分。食前空心溫服。

脾不磨方

脾虛不磨塞心胸。腹滿肚脹如物攻。但將五膈煎三服。可送尋常小理中。

傷脾方

病後傷脾胸膈滿。老人強食氣必短。更兼少食惡心來。草果寬中煎一碗。上病後傷脾經。 令 服。

分氣紫蘇飲(出醫方集成)治男子婦人胸膈噎塞。腹脅疼痛。氣促喘急。心下脹悶。飲 五味子(去梗洗) 桑白皮(多銼) 陳皮(去白淨洗) 桔梗(銼) 草果仁 大腹 皮甘草 (炙 碎同 一處拌勻。每服四錢。水一大盞。薑三片。入鹽少許。煎至七分去渣。空心食前。常服和胃 進食。

沉香磨脾散(出醫方集成)治脾胃虛寒。心腹膨脹。嘔逆惡心。不思飲食。或吐痰水。

沉香 人參(各二錢半) 丁香(七錢半) 藿香葉(去土一兩) 檀香 甘草(炙) 木香 白豆蔻仁 縮砂 白朮 肉桂(去皮) 烏藥(各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薑 三片。 鹽一捻。煎八分溫服。一方有半夏無白朮。

蟠蔥散(出仁存方)治男子婦人脾胃虛冷。氣滯不行。攻築心腹連脅肋刺痛。胸膈痞悶。背膊。連項拘急疼痛。不思飲食。時或嘔逆。霍亂轉筋。腹冷泄瀉。膀胱氣刺痛。小腸及外腎腫痛。及治婦人血氣攻刺。症瘕塊硬。帶下赤白。或發寒熱。胎前產後。惡血不止。臍腹疼 延胡索(三兩) 蒼朮(米泔浸一宿去皮) 甘草〔炙各半兩(斤)〕 茯苓(白者去皮) 蓬朮三棱(煨) 青皮(去白各六兩) 丁皮 縮砂(去皮) 檳榔(各四兩) 肉桂(去粗皮) 乾薑(

進食散(出醫方集成)治脾胃虛寒。或食生冷。或飲食不節。或因思慮。傷動沖和之氣。胸 半夏曲 肉豆蔻(麵裹煨) 草果仁 高良薑(銼炒) 麥 (炒) 附子(炮去皮臍) 濃朴 ( 半兩) 止

小理中湯(出和劑方)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沖。胸膈逆滿。心腹 痛。飲酒過度。痰逆惡心。或時嘔吐。心下虛脹。膈塞不通。飲食短少。短氣羸困。溫中逐水去濕。又治腸胃冷濕泄瀉。注下。水穀不分。腹中雷鳴。霍亂吐利。手足厥冷。胸脾心痛。逆氣結氣。並皆治之。 蒼朮(米泔浸焙五兩) 生薑(五斤) 甘草(生用十兩) 鹽(炒十五兩) 上銼碎 同碾。淹 一宿焙乾。碾為末。每服一錢。沸湯點。空心服。

棗湯(出和劑方)治脾胃不和。乾嘔惡心。腹脅脹滿。不美飲食。

棗(去核一斤) 生薑(洗切五兩) 甘草(炙銼三兩) 上拌勻。用盆器盛貯。以布 蓋罨一 宿。焙乾搗為末。每服一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常服健脾胃順氣進飲食。

三倍湯(出永類鈐方)治脾胃不和。胸膈悶滿。飲食不化。嘔逆惡心。或霍亂。或嘔吐。心 草豆蔻(一兩去皮用肉) 甘草〔二(一)兩銼碎〕 生薑(五兩和皮切作片子) 鹽 (五兩 炒)

丁香大丸子(出楊氏家藏方)\x和脾養胃。溫中消食。降氣快膈。

人參(去蘆頭) 丁香 木香 白豆蔻仁 甘草(炙) 陳橘皮 乾薑(炮) 薑黃 縮 砂仁 神 丸。每服一丸。熱湯化下。食前服。

沉香養脾丸(出楊氏家藏方)\x益脾養胃。助氣溫中。進飲食。療吐利。藥性和平不燥。但是 沉香(半兩) 木香(半兩) 縮砂仁(一兩半) 丁香 白朮 肉豆蔻(麵裹煨香熟) 人參 (去 丸。每服

白朮茯苓丸(出楊氏家藏方)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悶。心腹脹滿。干噦噫酸。飲食不化。腸 白朮(六兩) 赤茯苓(去皮) 乾薑(炮) 肉桂(去粗皮) 半夏(湯洗七遍) 枳實(去瓤 麩炒) 肉豆蔻(麵裹煨香) 人參(去蘆頭各二兩)
上為細末。用神曲碾為糊。丸如梧桐子 大。每服五十丸。生薑湯下。不拘時。

治胃氣不和。飲食減少。腹脅脹。多飧泄。

舶上硫黃(不以多少淨去砂石) 上細研千百遍令如飛塵。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 米 飲下四十丸。

助脾氣令人能食。

以魴魚作 食之。作羹食益人。其功與鯽魚同。

通心經益脾胃(出本草)\x以紫蘇葉並莖煮飲食。二香養胃丸(出楊氏家藏方)治脾胃不和。心下虛痞。不思飲食。嘔吐痰逆。噫氣吞口酸 丁香(一分) 木香(一分) 陳橘皮(去白) 益智子 縮砂仁 甘草(炙) 肉桂 (去粗皮 檳榔 肉豆蔻(麵裹煨熟以上七味各半兩) 青橘皮(去白四錢) 乾薑(炮三錢) 上件 為細末。

雙棗湯(出楊氏家藏方)治脾胃不和。胸膈不快。飲食停滯。氣不升降。腹脅脹痛。嘔逆惡 香附子(去毛八兩) 青橘皮(去瓤麩炒六兩) 甘草(炙半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 二錢。 棗二枚。水一盞煎至七分。或入鹽湯點亦得。

健脾散(出楊氏家藏方)治脾胃不和。心腹疼痛。嘔逆惡心。

陳橘皮(去白七兩) 高良薑(五兩炒) 乾薑(三兩炮)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 生

白豆蔻散(出楊氏家藏方)治脾胃不和。中脘痞悶。氣不升降。痰逆惡心。不思飲食。

沉香(三分) 縮砂仁(煨微炒) 白豆蔻(微炒) 乾生薑(以上三味各一兩) 木香人參 (去蘆頭) 白朮(去皮) 白茯苓(去皮) 丁香〔以上五味各一(半)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 二

薑棗丸(出楊氏家藏方)\x安和脾胃。進美飲食。治中脘不快。嘔吐無時。

乾生薑(一斤) 大棗(四斤去核溫水酒拌勻焙乾) 陳橘皮(去白一兩) 上件為細末。別 用棗一斤。生薑一斤切作片子。同棗煮爛。不用生薑。只將棗去皮核取肉。和前藥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溫米飲送下。空心食前。

香朮散(出楊氏家藏方)\x和脾胃。養三焦。美飲食。化痰飲。破滯氣。

木香 人參(去蘆頭) 白朮 白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陳橘皮(去白) 肉桂(去粗皮) 枳殼(去瓤麩炒以上八味各半兩) 細辛(去葉土) 神曲(各一兩炒) 訶子(六枚煨去 核) 上 件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鹽少許。同煎至七分。熱服空心。

豆蔻煮散(出楊氏家藏方)\x健脾和胃。治嘔逆惡心。不思飲食。

草豆蔻仁 白朮 白茯苓(去皮以上三味各二兩) 高良薑〔三(二)兩炒〕 白豆蔻 仁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三味各半兩) 丁香 陳橘皮(去白) 木香(三味各一分) 上 件為粗 末。

草果飲子(出楊氏家藏方)\x溫脾養胃。順氣消飲。生津液。美飲食。

草果子仁 烏梅肉(焙) 紫蘇葉(去土) 赤茯苓(去皮)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製 炒乾) 陳橘皮(去白) 甘草(炙) 肉桂(去粗皮) 人參(去蘆頭) 上件各等分 咀。每服 四錢。水 一

健中丸(出楊氏家藏方)\x健脾溫胃。去停寒。進飲食。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製) 白茯苓(去皮) 吳茱萸(湯洗五遍炒黃) 白朮(銼碎炒 黃) 神 曲(炒黃) 小麥 (炒黃) 乾薑(炮以上七味各一兩) 肉豆蔻(半兩麵裹煨香) 人參(去蘆頭半兩) 木香(一分) 上件為細末。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生薑湯下。 食 前。

丁香五辛丸(出楊氏家藏方)\x溫中暖胃。止吐逆。進食消痰。

丁香 木香 乾薑(炮以上三味各一兩) 胡椒(一兩) 半夏(二兩湯洗七次) 上 件為細末。生薑自然汁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生薑湯下。不拘時候。

補真丸(出危氏方)\x大抵不進飲食。以脾胃之藥治之。多不效者。亦有謂焉。人之有生。不善攝養。房勞過度。真陽衰虛。坎火不溫。不能上蒸脾土。沖和失布而中州不運。是致飲食不進。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脹滿。或已食而不消。大腑溏泄。此皆真火衰虛。不能蒸蘊脾土而然。古雲。補腎不如補脾。予謂補脾不如補腎。腎氣若壯。丹田火上蒸脾土。脾土溫和。中焦自治。膈開能食矣。

葫蘆巴 附子(炮去皮臍) 陽起石( ) 川烏(炮去皮) 菟絲子(淘洗酒蒸) 沉香(不 見火別研) 肉豆蔻(麵裹煨) 肉蓯蓉(酒浸焙) 五味子(去枝梗各半兩) 鹿茸(去 毛酒蒸 焙) 川巴戟(去心) 鐘乳粉(各一兩)
上為末。用羊腰子二對。治如食法。蔥椒酒煮 爛。 入少酒

穀神湯(出澹寮方)\x啟脾進食。

穀芽(四兩擇減谷約取三兩淨卻為末入薑汁鹽少許作餅子焙乾) 粉草(略炙) 縮砂仁 白朮(去土麵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入鹽點服。

健脾散(出澹寮方)\x消食化氣。凡飲食不快服之良驗。病後進食亦可。

生薑(一斤切片鹽三兩淹半日焙乾取四兩) 神曲(炒) 麥 (洗炒) 陳皮(去白) 草果 仁

草豆蔻散(出王氏博濟方)治脾胃氣不和。霍亂不止。酒食所傷。兼療脾泄。能和一切冷氣 乾薑(一兩炮) 白朮(一兩炮黃) 訶子(一兩炮去核用) 五味子(三分) 甘草(三分炮) 陳橘皮(湯浸去瓤切炒二兩) 草豆蔻(和皮一兩) 濃朴(一兩去皮用薑三兩取汁浸炙候 汁盡 為度) 上件八味。依法修事了。杵羅為末。每服二錢。霍亂冷米飲下。酒傷以酒調下。或 腹痛不可忍者。炒生薑酒下三錢。余即如湯點服。

白豆蔻散(出王氏博濟方)治脾胃氣不和。止脾泄瀉痢。

白豆蔻〔一(二)兩用仁一半生一半熟〕 枳殼(半斤去瓤以漿水煮軟麵炒香即住) 當歸 (一兩洗了銼碎) 肉桂(三兩銼去皮) 橘皮(二兩炒去瓤炒研) 訶子(二兩去瓤半生 半熟) 上件六味杵為末。每服一錢。水一中盞。薑、棗同煎至七分。稍熱服。如要丸。用好棗漿水 煮去皮核。細研為末。如梧桐子大。以薑擘碎炒黑色。入水煎湯下十五丸。

七陽散(出衛生家寶方)\x開胃養氣進食。

人參 白朮 黃耆(蜜水塗炙) 山芋 白茯苓 粟米(微炒去殼) 甘草(炙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薑、棗同煎至七分。如無故不思飲食。加白扁豆一兩蒸用。 名八珍散。此方溫平不熱。每有傷寒瘧疾中暑得瘥之後。用此以調脾胃。日三四服。十日外。 飲食倍常。

崇土散(出朱氏集驗方)治脾土虛弱。腎水無畔岸。易致腹滿腹疼。時有泄瀉之証。皆宜服 白朮(一兩切大片以黃土半兩水一碗煮一餉須洗去泥焙) 丁香(三錢生用) 人參(半兩 黃泥裹煨) 乾薑(一兩黃泥裹煨十分干) 草果(半兩黃泥裹煨干去皮) 縮砂(連皮二兩黃土 炒少時去皮) 粉草(半兩黃泥裹煨干去土銼)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沸湯調服。日空心 三 服。或用伏龍肝煎湯尤妙。此方系杭州傳來。服之屢有效。

五補散(出朱氏集驗方)\x五臟先補於脾。脾土實而飲食自進。病証不生。脹亦不作。平補不 製濃朴(炒) 淨陳皮(去白炒) 茴香(去土石炒) 丁香皮(不見火) 益智仁(去皮炒) 縮砂仁(炒) 神曲(碎炒) 甘草(炙) 良薑(銼碎炒) 桔梗(去蘆) 肉桂(去皮 不見火) 木香(

濃朴湯(出朱氏集驗方)治脾胃不和。冷瀉腹痛。

生薑 濃朴 棗肉(各一兩以上用水一碗煎乾入粟米粥半盞用杵為餅子貼壁上後干取下 焙乾並後藥同碾服) 縮砂仁(炒) 良薑 草果仁(炒) 甘草(炙) 白朮 訶子(炮 各半兩) 肉桂(二錢半) 上氣實加青皮半兩。氣虛加陳皮半兩。細碾為末。每服三錢。入燒鹽少許。 空心沸湯點服。

快脾散(出家藏經驗方)治脾胃不和。嘔吐酸水。飲食減少。

甘草(二十兩炙) 草果子(十兩不去皮) 生薑(四十兩) 鹽(十五兩) 上四味 先以生薑 切作片子。餘藥銼碎同鹽一處和 一宿。焙乾碾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候。沸湯點服。 秀

和中散(出衛生家寶方)\x補脾胃。解勞倦。退熱止嘔。消痰進食。輕健四肢。

人參(一兩去蘆) 白茯苓(一兩去皮) 白朮(一兩) 黃 (一兩去蘆) 甘草(半兩微炒) 白扁豆(半兩薑汁浸一宿蒸過去皮焙乾微炒) 木香〔一分(兩)煨〕 藿香葉(半兩去梗) 縮 砂仁(半兩) 半夏(一兩湯泡洗七次)
上為細末。每服二大錢。用水一盞。薑五片。棗 一枚 去核。煎至六分。稍熱服。不計時候。

四倍丸(出十便良方)\x壯脾胃。去寒濕。治泄瀉。療吐逆。除心腹痛。進飲食。

人參(二兩去蘆) 甘草(二兩) 乾薑(四兩) 白朮(八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 梧桐子 大。空

和中丸(出十便良方)治脾胃不和。寒氣積聚。飲食減少。肢體倦怠。

良薑(四兩) 烏梅肉 白茯苓 甘草 蒼朮(各一兩) 乾薑 神曲 小麥 (各半兩) 茴

濃朴健胃湯(出十便良方)\x和脾胃。化痰涎。止逆。思飲食。

好濃朴(二兩) 半夏(一兩) 京棗(二兩去核) 甘草(一兩半) 丁香(半兩) 生薑(切 焙乾秤一兩半) 上件藥。為 咀。攪勻。每服二錢。生薑一小塊擘破。棗一枚。水一盞半 煎

四君子湯(出易簡方)治大人小兒脾胃不和。中脘停飲。大病之後。宜服此藥。但味甘。恐 人參 茯苓 白朮(各一兩) 甘草(半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七片。 棗一 個。煎六分去滓。不拘時候服。一方加橘紅等分。名異功散。尤宜病後調理。一方去人參加 官桂等分。甘草減半。名甘桂湯。治停飲目眩。一方去甘草加木香、枳殼、橘紅、半夏等分。 名六君子湯。專治素有痰飲胸膈痞悶。脾胃虛寒。不嗜飲食。服燥藥不得者。大宜服之。一方去甘草加木香、熟附子等分。名加味四柱散。薑、棗煎服。治大人元、臟氣虛。真陽耗散。 兩耳常鳴。臍腹冷痛。頭眩目暈。四肢倦怠。小便滑數。泄瀉不止。病後調理。尤宜用此。 一方加黃 、白扁豆等分。名加味四君子湯。大治腸風並五痔下血。面色痿黃。心忪耳鳴。 腳弱力乏。口淡無味。薑、棗煎服。研為細末。服之尤佳。此方人未之信。服者頗效。李次 仲雲。服之不止。自有奇功。

安脾臟進飲食益氣湯方(出楊子建萬全護命方) 黃橘皮 人參(各半兩) 丁香 肉豆蔻 甘草 枇杷葉(拭去毛) 藿香(各一分) 上 細 杵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取八分。空心服。

治脾胃不調中焦逆脹。滯氣不宣。飲食無味。多困少力。(出楊子建萬全護命方) 藿香葉 枇杷葉(去毛) 木香 青橘皮 黃橘皮 甘草 桔梗 草豆蔻 芎 本 (各

強中丸(出華佗中藏經方)治氣消食。益脾胃。進飲食。

白朮或蒼朮(亦可用) 陳皮(去瓤) 乾薑(炮) 良薑(油炒) 青皮(去瓤) 上 等分同為 細末。湯浸蒸餅 去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

養胃丹(出華佗中藏經方)治脾胃不和。全不思食。中脘停寒。嘔逆惡心。臟寒泄痢。腹痛 丁香(一兩半) 白豆蔻仁(半兩) 人參(三分) 甘草(半兩炙) 乾薑〔半(三) 兩炮用干 生薑尤佳〕 半夏曲(半兩) 上同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溫湯化下。 空心食前服之。或細嚼湯下亦可。造曲法。半夏不以多少。湯浸洗七遍焙乾。搗羅為末。用 生薑汁和作餅子。焙乾用之。

當歸調中湯(出海岱居士秘方)治脾胃不和。腸鳴腹痛。四肢無力。大便難。小便數。或大便便血。飲食無味。久而面黃肌瘦。漸朝熱。發作有時。治之當以和中順氣。

大黃(五錢) 當歸(一錢) 甘草(四錢) 朴硝(六錢) 芍藥(二錢)
上 咀 作一服。用 水

四妙健脾散(出十便良方)\x進食極妙。

蒼朮(四兩麩炒) 乾薑(四兩灰炒) 甘草(五兩半沙炒) 烏頭(六兩以江水浸七 日取出 切片以鹽四錢炒乾或先切片子以江水浸兩日同薑炒黃末為度取出合諸藥)
上為細末。入鹽 點吃非時。

人參豆蔻湯(出十便良方)治本虛氣弱。中滿膨悶。不思飲食。

白豆蔻(半兩) 縮砂 人參 白朮 甘草(各一兩) 川薑(四兩) 山藥(二兩) 綿 黃(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鹽一捻。薑二片。棗一枚。煎至六分去滓。或和 滓 通

麥 散(出十便良方)治脾胃不進飲食方。

大麥 (四兩) 甘草〔二(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 溫

加減理中湯(出十便良方)治脾胃不和。三焦壅滯。胸膈痞滿。脅肋脹痛。嘔吐惡心。口淡無味。呼吸寒冷。腹暴痛。飲酒過傷。全不思食。常服生養諸氣。大益脾胃。

白朮 人參 乾薑(各一兩) 青皮 陳皮(各半兩) 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不以時。

導引方(出朱氏集驗方)\x去太倉不和。臂腰虛悶。

身。兩手一向偏側。急努身舒頭共手兢扒相牽。漸漸一時盡勢。氣共力皆和。來去左 右

白朮茯苓湯(出闌室秘藏方)治脾胃氣虛弱。身重有痰。惡心欲吐。是風邪羈絆於脾胃之間 白朮 白茯苓 半夏(各一兩) 炒曲(二錢) 麥 (半錢炒)
上 咀。每服半兩。 水二 大盞。入生薑五片。煎如常法。


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附論)

夫脾與胃相為表裡。胃為水穀之海。主受盛水穀。脾主磨而消之。則播其氣澤。以裨諸 臟腑。今脾臟不足。胃氣內弱。故不能飲食。雖食亦不能化也。尺脈浮滑速疾者。食不消脾 不磨也。

木香丸 治脾胃氣虛。不進飲食。

木香 香子(炒) 縮砂仁(去皮)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 紅豆 楝實(銼炒) 蓬 莪朮 ( 藥(二兩) 益智(去皮一兩半) 五味子 桂(去粗皮各一兩) 甘草(炙銼三分) 胡椒(半兩)
上為末。 用粟米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三十丸。生薑湯下。如傷水多嚼服亦得。

木香飲(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不思飲食。精神恐悸。上氣頓絕。身心昏昧。口舌乾焦。 木香(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芍藥(半兩) 桂心(半兩) 遠志(一分去心)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五味子(半兩) 京三棱(半兩 炮銼) 白朮(一兩瓤)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濃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粗羅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 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

沉香陳曲丸 治脾胃氣虛。食少無力。

沉香(半兩) 陳曲(微炒) 木香 檳榔(銼) 半夏(湯洗七遍焙)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人 (各二兩) 丁香 蓽澄茄(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空 心 食前服之。

黃 湯 治脾胃虛弱。四肢少力。肌體羸瘦。不欲飲食。

黃 (銼三分) 甘草(炙銼半兩)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二兩) 乾薑(炮三分) 桂 (去粗皮) 白朮 熟乾地黃(焙) 人參 當歸(切焙) 白茯苓(去黑皮) 附子(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湯浸去白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二枚擘破。 同 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一方忌生冷油膩犬肉。

人參茯苓湯 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日漸黃瘦。

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 益智(去皮微炒) 桔梗(炒各三分) 前胡(去蘆頭一兩) 旋複 花(二兩) 木瓜(半兩) 甘草(炙銼一分) 枇杷葉(炙去毛) 柴胡(去苗各二分) 陳橘皮 (湯浸去白焙一分) 大腹(銼五枚)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入生薑三片。棗 二枚 擘破

藿香湯 補暖脾胃。止吐逆。利胸膈。治心腹刺痛。進飲食。

藿香葉 白茯苓(去黑皮)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 細辛(去苗葉) 益智(去皮微 炒) 縮 砂仁(去皮) 甘草(炙銼)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人參(各一兩) 木香 白芷(銼 炒各半兩) 上

桂香散(出百一選方)治脾胃虛弱。並婦人脾血久冷。

桂(去粗皮) 高良薑(銼炒香熟) 草豆蔻(銼炒) 甘草(炙銼) 白朮 縮砂肉 濃朴 (去粗皮銼) 生薑(切) 棗肉(各一兩同濃朴生薑三味成團焙乾) 青橘皮(去白炒黃) 訶黎勒肉(各半兩) 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入鹽少許。沸湯點。空心服。此藥兼療腹痛及 冷 瀉尤

白豆蔻散 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

白豆蔻仁 桂(去粗皮) 木香 人參(各半兩) 曲(炒) 京三棱(炮銼) 陳橘皮(去白 切焙) 大麥 〔炒各三(分)錢〕 乾薑(炮裂) 甘草(炙各一錢) 上搗羅為細散。 每服二錢匕

濃朴散(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或時痰逆。四肢不和。

濃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丁香(半兩) 紅豆蔻(半兩去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 至 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飴糖。

紅豆蔻湯(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食即妨悶。四肢少力疼痛。

紅豆蔻(去皮) 白朮 桂(去粗皮) 訶黎勒(煨去核) 黃耆(銼) 當歸(切焙 各三分)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二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人參(各一分) 上粗搗篩。每服 三錢 匕。水一盞。入生薑半分切。棗二枚擘破。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 膩、濕面。

黃 湯 治脾胃氣虛弱。進食。

黃 (銼) 枳殼(去瓤麩炒) 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 白朮 陳橘皮(湯浸去白 焙) 桔 梗(炒各一兩)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一兩半) 桂(去粗皮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匕。 水

人參散(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背心常冷。四肢不和。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濃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高良 薑(一兩銼)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 中盞。 入棗

沉香散(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食飲即吐。心腹時痛。

沉香(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紅豆蔻(三分去皮) 白朮桂心(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 煎 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白朮丸(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肌膚瘦瘁。面色萎黃。

白朮 神曲(微炒)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二)兩〕 人參 蓽茇(各一兩) 乾薑(炮 三分) 上搗羅為末。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不計時候。

白朮丸 療惡心數吐水。不能多食。少心力者。

白朮 乾薑 人參 濃朴(炙) 桂心(各八分) 細辛 茯苓 茯神 當歸 枳實(炒) 五味子 附子(各六分炮) 吳茱萸(六分) 遠志(五分去心) 旋複花(四分) 澤瀉 (五分) 上搗篩。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二十丸。日再服。加至三十五丸。忌桃、李、雀肉、大 酢、生菜、生蔥、豬肉、冷水。

主胃氣寒弱。食則吐逆。從朝至夜不得食。食入腹則脹滿氣急。大便出飯粒如故。帶酸氣而吳茱萸(二兩) 白朮(三兩) 人參 乾薑 甘草(炙) 五味子(各二兩) 曲末 麥 (各末五合熬令黃色) 濃朴(一兩半) 桂心(一兩) 上搗篩為散。空腹煮生薑湯服方 寸匕。 日三

助胃膏(出傳信適用方)\x大壯脾胃。及治惡心嘔吐。不思飲食。泄瀉等疾。

人參 丁香 甘草(炙) 白茯苓 白朮(以上各半兩) 木香(二錢) 肉豆蔻(四 個面煨) 山藥(一兩) 白豆蔻(一十四個去皮) 縮砂(二十四個去皮)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 彈子 大。

延年人參飲 主虛客熱不能食。惡心。

人參 麥門冬(去心) 橘皮 白朮 濃朴(炙各二兩) 茯苓(四兩) 生薑(三兩 切) 甘草(

濃朴湯 療不能食。腹內冷氣。

濃朴(三兩炙) 白朮 人參(各二兩) 茯苓(三兩) 生薑(五兩) 橘皮(二兩) 上件 切。以

濃朴煎丸(出醫方集成)\x補腎不如補脾。脾胃氣壯則能飲食。飲食既進。能生營衛。營衛既旺。滋養骨髓。保精益血。是以素問云:精不足補之以味。形不足補之以氣。此藥大補脾胃 梓州濃朴〔半(四)斤去皮秤銼作大指面大卻用生薑半斤同水五升於銀器內煮水盡卻去 生薑不用將濃朴焙乾〕 川薑(四兩銼作指面大用甘草四兩捶碎用水一斗銀器內煮水盡去甘草 焙乾川薑) 舶上茴香(一兩炒)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川椒(一兩去子炒用瓦出汗) 上 件濃朴等為細末。煮棗肉為丸。如棗肉不合。卻用面清糊少許。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 空心米湯下。必先搗千百杵後丸。此藥溫中降氣。化痰進食。極有速效。一方有破故紙無川 椒。

又方(出肘後方) 面(半斤) 麥 (五升) 豉(五合) 杏仁(二升) 上件皆熬令黃香。搗篩。丸 如彈子大。 服一枚。後稍增之。

又方(出肘後方) 曲(一斤) 薑(十兩) 茱萸(一升) 鹽(一彈大) 上件合搗。蜜和如彈丸。日 三服。一方無鹽。為末服。

又方 術(二斤) 曲(二斤) 上熬令黃。搗。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三。若大 冷可 加乾薑三兩。若患腹痛加當歸三兩。若羸弱加甘草二兩。並長將息。徐以曲術法。療產後心 下停水。仍須利之。

草豆蔻散 治脾虛胃乏。不思飲食。

草豆蔻(去皮一兩)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 高良薑 訶黎勒皮(炮各半兩) 白朮(二分) 甘

人參丸 治脾胃虛弱。不能飲食。心腹刺痛。頻並泄利。

人參(二兩) 白朮(二兩半) 乾薑(炮半兩) 甘草(炙銼一兩半) 山萸(二兩) 附子 (炮裂去皮臍一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雞子黃大。每服一丸。水一盞。入棗一枚、擘破。 同煎

白豆蔻散 治脾胃氣弱。不進飲食。

白豆蔻仁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炒銼) 白朮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甘草(炙) 沉香 (銼)

人參散 治脾胃氣弱。不進飲食。

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 山萸 白朮(各一分) 甘草(生銼半分)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 匕。水一盞。入生薑二片。棗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小兒諸疾未痊。乳食不進 者。用藥末一錢匕。水一中盞。入紫蘇、木瓜。煎至四分去滓。放溫並吃二服。

烏朮丸 治脾胃虛弱。及久積冷氣。飲食減少。腹內諸疾。久服補脾胃。壯氣進食去風。

草烏頭(洗淨一個) 蒼朮(二斤) 陳橘皮(去白半斤) 甘草(生椎碎四兩) 黑 豆(三升) 上五味用水一石。煮乾為度。去橘皮、黑豆、甘草。只取草烏頭、蒼朮二味。日曝干。粗搗 篩。焙乾為細末。酒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焙乾取盛瓷器中。每日空心晚食前。鹽湯或溫酒 下三十丸。

必勝散 治脾氣虛弱。不思飲食。

白朮 甘草(炙) 五味子(微炒各四兩) 乾薑(炮三兩半) 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 入鹽少許。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草豆蔻撥刀方 治脾胃氣虛弱。嘔逆不能飲食。

草豆蔻(二枚去皮) 高良薑(半兩) 生薑汁(半合) 上件藥。前二味細銼和勻。 以水一 中盞。煮取二合。並生薑汁溲白面四兩為撥刀。以羊肉 汁內煮令熟。空腹食之。

生薑煎 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

生薑(半斤研取汁) 白蜜(十兩) 人參末(四兩) 上件藥。用銀鍋子內都攪令勻。 以慢 火熬成煎。每服不計時候。以熱粥飲調下一茶匙。

山芋丸 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

山芋 白朮(各一兩) 人參(三分)
上為細末。煮白麵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 空 心食前溫米飲下。

薑蜜煎 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肌體黃瘦。

生薑(汁一合) 蜜(一合) 生地黃(汁一升) 上以慢火煎如稀餳。每服半匙。溫 酒化服。 空

草豆蔻散 治脾胃氣虛弱。不思飲食。吐逆滿悶。胸膈不利。心腹刺痛。備急經健脾丸 暖脾胃。增進飲食。

濃朴(一斤去皮切) 棗(二升去核切) 生薑(一斤去皮切)
上先入鍋內猛火炒勻 攪候紫 焦傾出為粗末。每服一斤入良薑四兩。乾薑四兩炮裂。神曲四兩。同為細末。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飲下。加附子二兩炮去皮臍。

薤白湯 療中虛冷不能飲食。食輒不消。羸瘦。四肢 弱。百病因此而生。

薤白(一斤) 枳實(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粳米(二合) 豉(七合) 上 以水七升煮 薤。余五升內諸藥。煮取一升半。分三服。瘥止。

又方 豉心(一升熬末) 麥 曲〔各一斤(升)熬〕 蜀椒〔一斤(升)研〕 乾薑〔一 斤(升) 末

又方 曲〔半斤(升)熬〕 麥 〔五(半)升熬〕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 上搗篩為末。 以蜜和 丸

又方 大黃 芍藥(各半斤搗末) 芒硝(半斤) 上以蜜三斤。於銅器中湯上煎。可丸如梧桐子 大。每服七丸至十丸。日再服。

療脾胃氣微。不能下食。五內中冷。時微下痢。

白朮(八兩) 神曲(末五兩熬香) 甘草(二兩炙) 乾薑(二兩) 枳實(二兩炙) 上搗 篩。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溫酒服二十丸。日二服。漸加至三十丸。腹中有痛加當歸二兩。 忌熱面、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物。

麻仁散(出肘後方)\x療脾胃氣弱。水穀不得下。遂成不複受食。谷不消。並皆可服。

大麻仁(三升) 大黃豆(二升並熬香) 上搗篩。食前服。一二方寸匕。日四五服住。

神曲丸(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冷。腹脅氣脹。不思飲食。四肢無力。倦睡恆不足。

神曲〔三(二)兩炒令微黃〕 胡椒(一兩) 濃朴〔三(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 香熟〕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乾薑(一兩炮裂銼) 白朮( 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二(三)分銼微炒〕 白 豆蔻( 一兩去皮)
上為末。煉蜜和搗勻。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以粥飲下三十丸。忌生冷、油 膩、濕面。

豆蔻煮散 治脾胃虛冷。嘔逆不思飲食。臍腹 。大便滑泄。

人參 黃耆 (銼各一兩) 乾木瓜(銼焙) 訶黎勒皮(各三分) 肉豆蔻(煨去殼一 枚) 白朮高良薑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木香 甘草〔炙銼各半分(兩)〕 白茯苓(去黑皮 一兩 半)

進食散(出醫方集成方)治脾胃虛冷。不思飲食。及久病患脾虛。全不食者。

只一二服。頓 青橘皮(去瓤) 陳橘皮(去白) 高良薑(薄切炒) 肉豆蔻(去皮) 肉桂(去粗 皮) 甘草 (炙各一分) 草果肉 川烏頭(炮各三個) 訶子(煨去核五個)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水一大

濃朴煮散 治脾胃虛冷。腸滑泄痢。腹多脹滿。嘔逆不思飲食。羸瘦。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高良薑 白朮 乾木瓜(銼各一兩) 人參 白茯苓(去黑 皮各一兩半) 肉豆蔻(煨去殼二枚) 甘草(炙銼) 乾薑(炮各半兩) 草豆蔻(煨去皮三枚)
上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腹。日二(三)服。

煮朴丸(出百一選方)\x健脾胃。療中寒。止腹痛。進飲食。及治腹痛。

濃朴(去粗皮一兩) 益智(連殼)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 青鹽(各四兩) 大棗(二 百枚去核) 生薑(一斤洗淨連皮薄切用) 上以水二升。醋二升。酒二升。慢火煮令酒、 醋、 水盡。焙乾為細

異功散(出濟生拔粹方)治脾胃虛冷。腹痛腸鳴自利。不思飲食。

人參 茯苓 白朮 甘草(炒) 陳皮(各等分)
上為細散。每服五錢。水二大盞。 薑 三片。棗二枚。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先用數服以正其氣。

鶻突羹(出肘後方)治脾胃氣冷。不能下食。虛弱無力。

用鯽魚半斤。細切起作 。沸豉汁熱投之。著胡椒、乾薑、蒔蘿、橘皮等末。空腹食之。

治脾胃氣冷。食入口即吐出。

用羊肉一斤。去脂膜切作羹。以蒜、薤、五味、醬、醋。空腹食。

治脾胃虛冷不下食。積久羸弱成瘵者。(出肘後方) 用溫州白乾薑一物。將水煮令透心潤濕。取出焙乾搗篩。陳倉米煮粥飲。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湯使任用。奇效。

燒脾散(出和劑方)治脾胃虛弱。久寒積冷。心氣脾痛。冷痰翻胃。臍腹刺痛。嘔吐惡心。 赤芍藥 乾薑(炮各六錢半) 良薑(油銼十兩) 甘草(炙四兩)
上為末。每服一 大錢作 一服。白湯點下。不拘時。

補脾丸(出楊氏家藏方)治中焦不和。脾胃虛弱。心腹疼痛。泄痢不止。不思飲食。嘔吐痰 丁香 人參(去蘆頭) 木香 胡椒 茴香(炒) 肉桂(去粗皮) 乾薑(炮) 附子(炮去皮臍) 縮砂仁(以上九味各一兩) 神曲 大麥 (炒) 木香(切焙) 甘草(炒) 烏 梅肉 (炒) 白朮(以上六味各三分) 上件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十丸。每服一(十) 丸。細 嚼米飲送下。食前。

大養脾丸 治脾胃久虛。不進飲食。胸膈痞悶。腹脅膨脹。嘔吐不止。倦怠嗜臥。及大病之 人參(去蘆頭) 白朮 附子(炮去皮臍) 蓽茇 紅豆 胡椒 訶子(煨去核) 縮 砂仁 白豆蔻 肉豆蔻(麵裹煨熟以上一十味各一兩) 白茯苓(去皮半兩) 丁香(半兩) 乾薑(炮 二兩) 肉桂(去粗皮二兩) 甘草(炙一兩半) 濃朴(去皮薑製一兩半) 上件為細末。 煉蜜 為丸。

沉香丸 治脾胃虛弱。食久不化。胸膈痞悶。腹脅膨脹。噫醋吞酸。惡心嘔逆。四肢倦怠。心腹疼痛。飲食減少。泄瀉無度。大能補養脾胃。助氣消穀。若稟受怯弱。飲食易傷。最宜 沉香 木香 青橘皮(去白) 草豆蔻仁 川椒(炒出汗) 肉桂(去粗皮) 白豆蔻 仁縮 砂仁(以上八味各一兩) 白朮 陳橘皮(去白) 乾薑(炮) 高良薑(切炒) 香附子 (炒) 小 麥(炒) 半夏(薑汁製七味各一兩) 京三棱(炮香熟切) 蓬莪朮(炮香熟切) 濃朴(去粗 皮薑汁製) 吳茱萸(湯洗七次四味各四兩) 上件為細末。用神曲末一斤。生薑汁作糊為丸。 如梧

壯脾丸 治脾胃久弱。中焦停飲。腹內虛鳴。或多泄痢。心腹脹滿。飲食不入。精神怠惰。 丁香 附子(重六錢上炮去皮臍) 訶子肉 蓽茇 白朮 白茯苓(去皮) 肉豆蔻(面 裹 煨以上七味各一兩) 人參(去蘆頭) 乾薑(炮) 蓽澄茄 烏藥 陳橘皮(去白焙) 沉香 濃朴(去粗皮細切以生薑一兩研爛淹半日炒乾) 神曲(以上八味各七錢) 熟艾(六錢研 糯米 稀糊拌勻炒熟乘熱入碾末之) 縮砂仁(半兩) 甘草(六錢炙) 上件為細末。煮棗肉為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米飲吞下。

高良薑丸 治脾胃虛弱。中脘停寒。心腹作痛。泄瀉不止。不思飲食。

高良薑(二兩) 乾薑(炮) 肉桂(去粗皮) 人參(去蘆頭) 白朮 甘草(炒以 上五味各一兩) 丁香(一分) 蓽澄茄(一分) 縮砂仁(半兩) 肉豆蔻(七枚麵裹煨) 上件 為細末。 煉蜜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生薑湯化下。食前。

消穀丸 治脾胃氣弱。飲食多傷。胸膈痞悶。不思飲食。

肉豆蔻(一枚麵裹煨) 檳榔(炮一枚) 神曲(二兩炒) 青橘皮(去白) 京三棱 (炮切) 陳橘皮(去白) 麥 (炒以上四味各四兩) 木香(半兩) 上件為細末。用湯浸蒸餅為丸。如 梧

快脾飲子 治脾胃虛弱。中脘停塞。不進飲食。四肢無力。

草果子(去殼秤) 人參(去蘆頭) 白朮 陳橘皮(去白) 半夏(生薑自然汁一盞 煮乾) 濃朴(去粗皮薑汁製) 甘草(炙) 烏梅肉(焙) 縮砂仁(以上九味各二兩) 附子(八 錢重者 二枚炮去皮臍) 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十片。大棗二枚。煎至八分。去滓 溫

穀神丸 治脾胃氣弱飲食不消。胸膈痞悶。嘔吐惡心。或腹脅脹滿。臍腹 痛。便利不調 神曲(炒) 麥 陳橘皮(去白) 縮砂仁 丁香皮(以上五味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 上

人參散 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肢體倦怠。

人參(去蘆頭) 白朮(一兩) 大麥 (炒) 陳橘皮(去白) 五味子 白茯苓(去皮) 黃 (蜜炙) 附子(炮去皮臍) 木香 肉桂(去粗皮以上八味各半兩) 甘草(三分炙) 上 件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三(二)枚。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消積三棱煎 治脾胃虛弱。少食多傷。五積六聚。氣塊疼痛。

沉香(一兩為末) 檳榔(一兩為末) 京三棱 蓬莪朮 烏梅肉〔焙乾為末以上三味 各一(二)兩〕 上將京三棱、蓬莪朮二味碎銼。用酸醋浸一宿。取出焙乾為末。入沉香等拌勻。 每秤藥末一兩。用肥巴豆十五枚。去皮心膜細研。以竹紙裹壓數次。去油取霜。與前項藥末 一兩

蓽澄茄丸 治脾虛胃弱。氣滯不勻。心腹疼痛。宿食不消。腹脅虛脹。不思飲食。面色萎黃 蓽澄茄 藿香葉(去土) 人參(去蘆頭) 蓬莪朮(煨香切) 甘草(炙) 丁香(以 上六味 各二兩) 茴香(二兩微炒) 木香(一兩半) 麝香(二錢別研) 肉豆蔻(麵裹煨熟二分) 安 息香(一兩酒煮研爛濾沙石) 上件除安息香外並為細末。次入煉熟蜜半斤和丸。每一兩作 一 十丸

木香橘皮丸 治脾胃虛弱。飲食所傷。久不消化。或成泄瀉。及氣不升降。常服溫脾胃。快 木香(一分) 丁香(一分) 陳橘皮(去白) 青橘皮(去白) 京三棱(炮切) 蓬 莪朮(炮 切) 烏梅(連核用以上五味各一兩) 肉桂(去粗皮半兩) 縮砂仁(半兩) 黑牽牛(微 炒一兩) 上件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後臨臥熟水米飲 任下。

茯苓半夏湯 治脾胃氣虛弱。身重有痰。惡心欲吐。風邪羈絆於脾胃之間。當先實其脾胃。 白朮 茯苓 半夏 炒曲(各一錢) 大麥 (半兩) 陳皮(三錢) 天麻(三錢) 上 件 咀。每服半兩。水二大盞。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食前。

白朮湯 治脾胃氣虛弱身重有痰。惡心欲吐。是風邪羈絆於脾胃之間。當先實其脾胃。

白朮 白茯苓 半夏(各一兩) 炒曲(二錢) 大麥曲(半兩炒黃色) 上件 咀。 每服半兩

曲 丸 治脾胃虛弱。久不能食。心腹脹痛。食少多傷。嘔逆惡心。噫塞痞悶。舌乾咽燥。口淡無味。津液減耗。煩渴喜飲。食已則吐。腸鳴飧泄。常服溫脾暖胃。消穀進食。

小麥 神曲(各三兩) 烏梅 乾薑(各一兩)
上為細末。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 一丸。 細嚼米飲下。不以時。一方有甘草半兩。臟寒膨脹是脾虛。丁香、檳榔等分與牽牛卜子同為散。滴水為丸。病必除。膨脹之病。皆由脾胃虛寒。其証面目虛浮。或時膨脹者是也。可用 楊氏家藏方消脹丸。內用木香、檳榔、黑牽牛、蘿卜子、加丁香五粒等分。滴水為丸。每服 十粒。煎紫蘇湯送下。空心食前服之。

固真肥腸丸 治脾元虛弱。每食飽膩。臟腑易泄。腸鳴腰痛。

肉豆蔻(製) 蒼朮(各三兩) 良薑 茴香 破故紙(炒) 葫蘆巴(各一兩) 當歸(二兩) 干

養胃進食丸 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面色萎黃。肌肉消瘦。怠惰嗜臥。全不思飲食。常服 人參(去蘆頭) 甘草(銼各一兩) 白茯苓(去皮) 白朮(各二兩) 神曲(炒二兩半) 濃朴(三兩去粗皮生薑汁製炒) 陳皮(去白) 大麥 〔炒黃各二(一)兩半〕 蒼朮(五 兩去粗 皮米泔水浸) 上件九味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食前溫 生薑湯送下。或粥湯送下亦得。

草豆蔻散 治傷寒後脾胃虛弱。痰逆。不思飲食。四肢虛羸。

草豆蔻 桂心(各三分) 藿香 白朮 人參 黃耆 (各一兩) 半夏 甘草 陳橘皮 (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 稍熱

又方 治腹中虛冷不能飲食。食輒不消。羸瘦。致之四肢 弱。百病因此生。

生地黃十斤搗絞取汁。和好面三斤。向日曝干更和。以汁盡止。未食後服半合。日三。 稍增至五合。

又方 健脾補不足之氣。令人能食。並主療四肢 弱。

以江豬舌。和五味煮取汁飲。

又方 用豬胰一具細切。以青蒿葉相和。以無灰酒一大斗。微火溫之。乘熱內豬胰中。和蒿葉 共暖使消盡。又取桂心一小兩。別搗為末。納酒中。每日平旦空腹取一小盞服之。午時夜間 各再一服。甚驗。忌熱面、油膩等食。


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附論)

夫脾為倉廩之官。胃為水穀之海。二者氣盛。則能運化穀食。榮養血氣。若脾胃虛弱。 則傳化凝滯。膈脘痞滿。氣道上逆。腹脹水穀不消。故令發嘔吐而不下食。治法宜調補之。

生胃丸(出仁存方)治脾胃不足痰多嘔逆。食廩大虛。不思飲食。此藥以南星、粟米、黃土為主。蓋南星醒脾。粟米養胃。黃土養脾。性味和平。大補倉廩。為進食化痰之要劑。真良方也。兼治腹脅氣脹氣塊。積滯不消。

天南星(四兩用真黃土半斤將生薑搗爛和土包裹南星慢火煨香取去土用南星切片焙乾和 後藥碾末用) 粟米(一升用生薑二斤和皮搗取自然汁浸蒸焙乾碾為末和後藥用之) 丁香 (不 見火) 木香 濃朴(製) 神曲(炒) 麥 (炒) 陳皮(去白) 防風 白朮 谷 (炒) 砂仁白豆蔻仁 青皮(炒各一兩) 半夏曲(炒二兩) 人參 沉香(不見火) 甘草(炙 各半兩) 三棱(一兩半)
上為末。溫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七十丸。淡薑湯送下。不拘時候。一方 無 三棱。名生胃丹。

健中散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臍腹脹痛。積聚不消。

白朮 枳實(麩炒) 人參 白芍藥 乾薑(炮) 桂(去粗皮) 高良薑(銼) 丹 參大腹 皮檳榔(銼) 吳茱萸(湯浸焙乾炒)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桔梗 (銼 酒調下。

蓽澄茄散(出聖惠方)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胸中氣滿。四肢不和。食即嘔吐。

蓽澄茄(三分) 白豆蔻(三分去皮) 丁香(三分) 沉香(半兩) 木香(半兩) 高 良薑(半兩銼) 桂心(半兩) 白朮(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製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濃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香熟) 訶黎勒(三分煨去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三)枚。 煎 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草豆蔻散(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臟腑積冷。嘔吐宿食。四肢少力。面無顏色。

草豆蔻(二兩去皮)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肉桂(三分去粗皮) 人參(三分 去蘆頭) 木 裂去皮臍) 陳橘皮(湯洗去白瓤焙三分) 濃朴(三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用) 白朮(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 至 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丁香丸(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食即嘔吐。四肢不和。心腹妨悶。

丁香(半兩) 訶黎勒(一兩煨去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藿香(半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蓽茇(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三分) 桂心(三分) 白朮(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高良薑(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 和。

白朮藿香湯 治脾胃氣弱。嘔吐不下食。

白朮(二兩) 藿香(二兩) 丁香 人參 赤茯苓(去黑皮) 半夏(湯浸七遍切炒)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一兩) 甘草(炙銼半兩) 檳榔(大 者五枚銼) 前胡(去蘆頭一兩一分)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同煎至七 分去滓。空心食前服。日三。

白豆蔻湯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

白豆蔻(去皮) 人參 白朮(各一兩)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透銼二兩) 陳橘皮 (湯浸 去白瓤焙半兩) 芎 白茯苓(去黑皮) 乾薑(炮各一兩) 丁香(半兩) 甘草(炙銼三分) 白檀香(銼一分)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棗二枚擘破。同煎至七 分 去滓。稍熱服。

桔梗丸 治脾胃虛冷。胸腹氣滿。不能飲食。嘔逆。腹內雷鳴下氣等疾。

桔梗〔一兩(分)〕 吳茱萸(湯洗焙乾炒) 白朮 人參 茯苓(去黑皮) 濃朴(去粗皮 生薑汁炙)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枳殼(去瓤麩炒) 乾薑(炮) 甘草(炙銼各一兩) 桂心(去粗皮三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酒下十五丸。加至三十丸。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四肢無力。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五味子(一兩) 濃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 令香熟) 桂心(一兩) 黃 (一兩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白 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 半 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白朮湯 治脾胃氣弱。留飲停積。飲食不化。嘔吐不止。

白朮(炒) 附子(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炒各三分) 人參(一兩) 桂心 (去粗皮) 芍藥 枇杷葉(去毛炙) 白茅根 蘆根 枳殼(去瓤麩炒各半兩) 上銼如 麻豆。 每服

蓽茇丸 治脾胃虛冷嘔逆。心腹常痛。面色青黃。腰胯冷痛。白豆蔻丸(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胸膈氣滯。嘔逆不下食。

白豆蔻(去皮) 乾薑(炮) 枳實(麩炒) 木香(各一兩) 半夏(湯浸七遍去滑 焙乾) 訶黎勒(煨去皮各一兩半) 桂(去粗皮) 白朮 細辛(去苗葉各三分)
上為末。以酒煮 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計時候。溫米飲下。一方用濃朴湯下。

濃朴湯(出聖惠方) 濃朴(去粗皮四兩薑汁炙) 人參(四兩去蘆) 陳皮(二兩) 甘草(一兩) 上為散。每服 三錢。用煎小麥汁一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下前丸藥。

蓽茇丸(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臟腑積冷。或時嘔吐。不能飲食。

蓽茇(一兩) 胡椒(一兩) 檳榔(一兩) 訶黎勒(二兩煨去核) 白茯苓(一兩) 肉桂 (一兩去皺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 藥搗

白茯苓散(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胸中滿悶氣促。嘔吐不能下食。

白茯苓(一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三分) 五味子(三分) 草豆蔻(半兩去皮)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 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 服。

白朮散(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能食。四肢少力。心腹妨悶。

白朮〔二(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濃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白 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 去滓不拘時候。稍熱服。

枇杷葉湯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止逆進食。

枇杷葉(拭去毛微炙)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透) 前胡(去蘆頭) 白朮 人參 茯神 (去木)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炒各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入生薑五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平胃丸(出御藥院方)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進食消痰。

半夏曲(焙一兩) 肉豆蔻(去皮) 檳榔(銼各二枚)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 沉香 (一兩) 木香 丁香(各半兩) 麝香(半錢研)
上為末。棗肉與糯米粥和丸。如梧桐子大。 丹砂為

人參湯 治脾胃氣逆。嘔吐不止。心下澹澹。

人參 半夏(湯洗去滑生薑汁製) 甘草(炙銼) 白茅根 白茯苓(去黑皮) 竹茹 陳橘皮(去白瓤焙) 麥門冬(去心焙各三分) 上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薑五片。煎 至八 分

薤白湯(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食即嘔吐。四肢羸瘦少力。

薤白(七莖) 粳米(半合) 大棗(四枚)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枳實(四 枚麩炒微黃) 生薑(一分) 豉(四十九粒) 上件藥細銼。卻以水一大盞半。煎至八分去滓, 不計 時候。

藿香湯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

藿香葉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透各一兩)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 甘草(炙銼各三分) 桂(去粗皮半兩) 乾薑(炮一分半) 枇杷葉(拭去毛炙二分)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

藿香濃朴湯(出御藥院方)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

藿香葉 濃朴(去粗皮用生薑二兩切片棗十枚擘破同煮半日取出去薑棗銼焙) 甘草(生銼) 半夏(漿水浸一宿切湯洗七遍入粟米一合約炒黃去米) 白茯苓(去黑皮) 人參(各一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大棗二 枚 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京三棱丸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

京三棱(灰火內炮乘熱捶碎) 益智(去皮各一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二兩) 麥 (微 炒半兩) 陳曲(搗作粗末微炒) 人參(各半兩)
上為末。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 五丸。食前。用生薑棗湯送下。

人參藿香湯 治脾胃氣虛弱。嘔逆不下食。

人參(一兩) 藿香葉(半兩) 白朮 丁香 枇杷葉(拭去毛微炙) 高良薑(各一 分) 甘草(

半夏散(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見食嘔吐。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紅豆蔻(三分去皮) 茅香花(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 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人參丸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人參飲子(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食即嘔吐。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薤白(十 四莖) 生

調中丸(出宣明論)治脾胃虛。止嘔吐。寬利胸膈。

青皮 紅皮(各一兩) 大黃(二兩) 牽牛(三兩)
上為細末。滴水和丸如梧桐子 大。每服三二十丸。溫水下。空心食前服。

丁香附子散(出宣明論)治脾胃虛弱。胸膈痞結。吐逆不止。

附子(一兩煮) 母丁香(四十九個) 生薑(半斤取自然汁半碗) 上用附子鑽孔四 十九 個。以丁香刺上面填內。將生薑汁用文武火熬盡。取大蘿卜一個取一穴子。入附子又填內。 蘿卜蓋之。又用文武桑柴火燒香熟為度。取出切附子作片子。焙乾搗為細末。每服一錢。米 湯一盞調下。日進三服。

參香散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

人參 丁香 上等分。搗羅為散。每服二錢。空心熱米飲調下。

辛香散 治脾胃虛弱。嘔噦寒痰。飲食不下。

細辛(去苗葉半兩) 丁香(一分)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匕。煎柿蒂湯調下。不拘時候服。

五靈脂丸(出肘後方)治吐逆。粥食湯藥不能下者。可以應用此候效。摩丸。

用五靈脂不拘多少為末。狗膽汁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煎熱生薑酒化下。先煮溫 粥飲半升。令病患乘藥勢便以粥送下。左手以藥與患人吃。不得嗽口。右手急將粥與患人吃。 不

治脾胃虛弱食不消化。嘔逆反胃。諸飲不下。(出肘後方) 用粟米半升杵細。水和丸如梧桐子大。煮令熱。點少鹽。空心和汁吞下。

強中丸(出簡易方)治脾胃宿冷。嘔噦惡心。噫氣吞酸。心胸痞滿。停痰留飲。脅肋刺痛。 神曲(炒) 陳皮(去白) 青皮(去白) 麥 (炒) 乾薑(炮) 良薑(用少油 炒各二兩) 半夏(三兩湯泡)
上為細末。面打稀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薑湯熟水任下。加 縮砂二兩尤妙。

人參藿香湯(出和劑方)治男子婦人脾胃氣弱。嘔吐噦逆。飲食不下。手足逆冷。涎痰稠粘。又治欲喘不喘。欲嘔不嘔。徹心憒憒。悶亂不安。或瘴瘧諸疾。水漿粥藥。入口便吐。服之立效。久病反胃服百日安。此藥溫脾胃。化痰飲。消宿冷。止吐嘔。

藿香葉 人參(切片各六兩) 半夏(湯洗七次薑汁製二兩半) 上為粗末。入人參和 勻。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十片。煎至一盞去滓。通口服。孕婦忌。

神曲丸(出楊氏家藏方)治陰陽不和。脾胃虛弱。氣不升降。嘔吐泄瀉。脅肋刺痛。心腹脹

治胃氣弱不下食至效(出本草) 用 合鮒魚為羹食之。


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附論)

夫水穀精微。化而為血氣。外榮肌體。內充臟腑。脾胃氣和。則能行其津液而充養肌肉。 若

白朮丸(出聖惠方)治脾胃氣久弱。不思飲食。肌體羸瘦。腹脅疼痛。面色萎黃。

白朮(一兩) 檳榔(三分) 訶黎勒(煨用皮)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各三分) 木香(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芷(半兩) 肉豆蔻(去殼) 桂心(各三分) 丁香(半兩) 當歸 (一兩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縮砂(三分去皮) 黃 (一兩銼) 人參(半兩 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濃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 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濕面。

草豆蔻散(出聖惠方)治脾胃氣久虛。四肢無力。腑臟虛損。不欲飲食。日加羸瘦。體虛顫 草豆蔻(去皮)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半兩) 桂心(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 〔二兩(三分)炮裂去皮臍〕 白茯苓(三分) 白朮 當歸(銼微炒) 枳實(麩炒微黃 各半兩) 濃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芎 柴胡(去苗) 桔梗(去蘆頭) 白芍藥 黃 (銼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 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濕面、豬肉、犬肉。

訶黎勒散(出聖惠方)治脾胃氣久虛。腹脅脹滿。肌體羸瘦少力。大小便不調。或加氣促吃食減。

訶黎勒(煨用皮) 木香 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 ) 川大黃(銼微炒) 當歸(銼 微炒) 牛膝(各三分去苗) 桔梗(去蘆頭) 肉桂(去皺皮各三分) 乾薑(炮裂銼)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朮 枳殼 (麩炒微黃去瓤) 白芍藥(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 半分。 煎

丁香散(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四肢少力。或時痰逆。不思飲食。

丁香 高良薑(銼各三分) 濃朴(二兩去瓤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草豆蔻(去皮) 白朮 人參(去蘆頭) 黃耆(銼) 白茯苓 肉桂(去皺皮) 附子(炮裂去皮臍) 訶黎勒(煨 用皮)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三分)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各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

補中黃 丸(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不思飲食。四肢少力。

黃 (銼) 白茯苓(各三分) 桂心(半兩) 山茱萸 白朮(各三分) 麥門冬(去 心焙) 當歸(銼微炒) 五味子(各半兩) 石斛(去根銼) 人參(去蘆頭) 附子(炮裂去皮 臍各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牛膝(去苗) 熟乾地黃 薯蕷(各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棗湯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牛犬肉。

人參散(出聖惠方)治脾胃氣久弱。肌體羸瘦。或加勞氣。大腸不調。有時痰逆。不思飲食 人參(一兩去蘆頭) 柴胡(一兩半去苗) 白茯苓(一兩) 濃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 令香熟) 白朮(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用) 五味子 黃 (銼) 當歸(銼微炒) 檳榔(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半夏 (一兩湯浸 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沉香丸 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

沉香(銼) 附子(炮裂去皮臍)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白朮 芎 肉豆蔻(去 殼) 香子(微炒令香) 胡椒 陳曲(炒) 桃仁(去雙仁皮尖炒各一兩) 楝實(取皮肉炒 二兩) 阿魏 砂(無石者佳各半兩研) 上除 砂、阿魏外。搗研為細末。將 砂、阿魏用好酒 二(三)升。銀銅石鍋內熬成膏。和上件藥丸如梧桐子大。早晨晚間空腹時。茶酒鹽湯嚼下二 十丸。

人參丁香散(出醫方大成)治大人小兒。嘔吐不已。粥飲湯藥不下。凡嘔吐之病。皆因三焦不調。脾胃虛弱。冷熱失和。邪正相干。清濁不分。陰陽錯亂。停痰留飲。不能運化。胸膈痞滿。嘔逆惡心。腹滿脹痛。短氣噎悶。咳逆痰水。噫醋吞酸。不思飲食。漸至羸瘦。及療女人妊娠阻病。心中煩憒。頭目眩重。憎聞食氣。嘔吐煩悶。顛倒不安。四肢困弱。不自勝持。多臥少起。又治久病羸弱。脾胃虛極。中滿嘔逆。全不入食。並宜服之。

白芍藥(半斤) 當歸(去蘆) 丁香 丁皮 山藥(各四兩) 肉桂(去皮) 蓬莪朮人參 (去蘆各二兩) 乾薑(炮) 茯苓(去皮) 香附子(炒) 白朮 甘草(炙各四兩)
上 咀。每服 同煎四分以下。溫服。更宜量歲數加減與之。常服和脾胃進飲食。

黃 煮散 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美飲食。長肌肉。去虛倦。強心力。

黃 (銼二兩) 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 葛根(銼) 濃朴(去粗皮生薑二兩取汁 塗慢火 炙盡各一兩) 訶黎勒(炮去核一兩半) 木香 甘草(炙各半兩) 半夏(三分水洗七遍 去滑生薑一兩半取汁浸一宿焙乾) 乾薑〔炮一錢(分)〕 上杵末。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入生薑 三片。棗二枚擘。煎至七分。不拘早晚溫服。

肉豆蔻丸 治脾胃虛弱。肌體羸瘦。

肉豆蔻(去殼一分) 訶黎勒(麵裹火煨取皮一兩) 吳茱萸(湯浸焙乾炒) 防風(去 叉)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芎 蒼朮(米泔浸一宿切焙) 藿香葉 獨活(去蘆頭各一分) 石 硫黃(一兩別研) 上除硫黃外。細搗羅為末。同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湯下 三 十丸。

人參湯 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

人參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生薑汁製) 草豆蔻(去皮) 大腹皮(銼) 前胡(去蘆頭)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桂(去粗皮) 芍藥 白茯苓(去黑皮) 當歸(切焙) 上各等分。 粗搗 篩。每

思食補益人參散(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不思飲食。肌體羸瘦。四肢無力。

人參(去蘆頭) 白朮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 黃耆(銼) 附子(炮裂 去皮臍 各一兩) 桂心(半兩) 木香(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 以

調中思食丸 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

陳曲(搗碎炒黃色)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 麥 (炒黃色) 鐘乳粉 檳 榔(大 者銼) 白朮 半夏曲 枳殼(去瓤麩炒各半兩) 上除鐘乳別入外。搗羅為末。拌勻。煉蜜 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米飲下。食前服。

陳橘皮煎丸 治脾胃虛弱。面黃肌瘦。腰膝疼痛。寒痰嘔逆。腹脅 癖氣痛。

陳橘皮(一斤用水浸去白焙乾杵為細末醋一斗熬成膏入後藥) 沉香(銼二兩) 乾薑 (炮 製) 桂(去粗皮) 附子(炮裂去皮臍各四兩) 蓽茇(銼二兩) 當歸(洗切焙乾取二兩) 京 三棱(炮熟銼二兩)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令黑色四兩) 上九味搗羅八味為細末。用陳橘皮 膏和

附子丸(出聖惠方)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食不消化。不能飲食。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濃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一 分炙微赤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小麥曲(二兩微炒令黃) 川椒(二兩去目及閉口炒 出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二十丸。忌生 冷、油膩、犬肉。

團參丸 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

團參 白朮 山芋 棗(焙乾為末) 陳倉米(炒黃色各一兩) 甘草(炙一分) 草豆蔻 (去皮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櫻桃子大。米飲嚼下一丸。日三服。

山芋丸 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補不足。進飲食。

山芋(銼一兩) 五味子(淨揀三分) 黃耆(細銼一兩) 白朮(三兩) 人參(一兩) 上為 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或三十丸。溫米飲下。食前服。

香朴丸 治脾胃氣虛弱。面黃肌瘦。小便頻數。臍腹疼痛。不能飲食。

沉香(銼) 香子(炒各二兩) 濃朴(去粗皮五兩) 附子(去皮臍生用) 蜀椒 (取紅各二兩) 上除紅椒、沉香、 香子外。二味用漿水六升。青鹽三兩。生薑三兩切作片子。同 於銀鍋中煮令水盡。曝干。入紅椒、沉香、 香子搗羅為細末。以水浸炊餅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蜀椒丸 治脾胃氣虛弱。多困羸瘦。面黃口淡。不思飲食。

蜀椒(去目及閉口者十兩) 濃朴(去粗皮用十兩以生薑汁炙令香熟細銼) 附子(炮裂去皮臍銼碎二兩) 鹽花(十兩) 上以水一斗。於銀石器內以文武火熬。候水盡為度。焙乾 同 杵為末。煉蜜並糯米粉同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酒下。空心服。 如大腸滑泄。生薑米飲下。

椒朴丸(出德生堂)治脾胃虛冷不思飲食。或足發虛腫。或日漸羸瘦。四肢衰倦。吐利無節 蜀椒(去目並閉口者)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透) 香子(炒) 青鹽(淘去沙取 淨各二兩) 上以水二升。煮令乾焙燥。搗羅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溫 米飲下。或鹽湯下。病深者日三服。諸方集多載椒朴丸。有加附子者。有加乾薑之類者。皆 不快捷。此方精要與病相當如神。慎勿增他藥。予中表許君。病脾逾年。通身黃腫不能起。 全不嗜食。其甥為本道轉運使。日遣良醫治之都不效。有傅主簿傳此方。服十許日漸安。 自爾常服。肌膚充實。嗜飲美食兼人。面色紅潤。年六十余。日行數十裡。強力如少年。凡 藥之中病處。人多不測。看不上面。自有奇功。多因增益他藥卻致不驗。此難可以意度也。 一方治通身黃腫不能起。全不能食。服之立愈。

粟附丸 治脾胃氣虛弱。四肢倦怠。肌體瘦弱。臟腑受濕。大便頻數。全不思飲食。

陳粟米(一升) 附子(一兩共得兩枚者) 上同於鍋銚內入水煮令附子透。取出附子 切作 片子。焙乾。又別取陳粟米半升。水淘令淨控干。文武火炒令香熟。同附子碾為末。卻取元 煮附子者粟米粥。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陳橘皮湯下。空心食前服。

羊肉補真丸(出楊氏家藏方)治脾胃久虛。榮衛氣澀。精神昏悶。肌體羸瘦。全不入食。

羊肉(晒干者十兩) 當歸(洗焙) 白朮 神曲(炒三味各二兩) 丁香 茴香(炒) 肉豆蔻(麵裹煨香) 縮砂仁 乾薑(炮) 肉桂(去粗皮以上六味各一兩) 糯米(半升炒黃) 上件為 細末。次入羊絞肉拌勻。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溫米飲下。不拘 時候。

健脾丸(出楊氏家藏方)治脾胃久虛。心腹疼痛。脅肋脹滿。臟腑溏泄。停飲。食不消。惡 丁香 甘草(各半兩) 肉豆蔻(麵裹煨香) 細辛(去葉土) 附子(炮裂去皮臍) 肉桂 (去粗皮) 吳茱萸(湯洗七次微炒) 乾薑(炮以上六味各一兩)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 製二兩) 上件為細末。煮粟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空心食前服。

治脾胃腸 (出本草) 以邪蒿煮令熟。醬醋食之。


脾胃壅熱嘔噦(附論)

夫脾氣壅實。胃中有熱。則陽氣盛。陽氣盛則胸膈煩滿。痰飲積聚。則成嘔噦。此皆氣 力強盛之人。肌膚充滿。脾胃之中。久多積熱。致上焦不利。故令嘔噦也。

枇杷葉散(出聖惠方)治脾胃氣壅。痰滯嘔噦。見食即吐。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色) 木通(半兩銼) 前胡(半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 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麻仁(半兩) 犀角屑(半兩) 赤茯苓(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 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麥門冬散(出聖惠方)治脾胃壅熱。嘔噦不下食。縱食。良久即吐。

麥門冬(二兩去心) 赤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 滑淨)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茅根(二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前胡(半兩去蘆頭) 枇 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

陳橘皮散(出聖惠方)治脾胃壅熱。嘔噦煩渴不下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羚羊角屑(半兩) 麥門冬(三兩去心) 人參(一兩 去蘆頭) 澤瀉(半兩)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 煎 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出聖惠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葛根(一兩銼) 蘆根(一兩銼) 麥門 冬(一兩去心)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微炙)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 入生薑

蘆根飲子(出聖惠方)治脾胃積熱。胸膈煩壅。嘔噦不下食。

蘆根(二兩半銼) 麥門冬〔二(三)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 (一兩) 淡竹茹 (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一兩。以水一大盞半。入生薑 三

茅香散(出聖惠方)治脾胃壅熱。嘔噦煩渴不止。

茅香花(三分) 蘆根(一兩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 分。 竹茹

人參飲子(出聖惠方)治脾胃壅熱。氣滿不能食。縱食嘔噦。

人參(去蘆頭) 前胡(去蘆頭各一兩) 生薑(半兩) 粟米(半合) 薤白(七莖) 豉(半 合)

蘆根散(出聖惠方)治脾胃壅熱。嘔噦不能下食。心神煩亂。

蘆根〔二(三)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去心) 茯神 (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

治脾胃壅熱。嘔噦不下食。心膈煩躁。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糯米(半合水淘生研) 綠豆(半合水淘生研) 生薑(三分研取汁) 蜜(一合) 新汲水 (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