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
脈陽濡弱。陰弦緊。更遇濕氣。變為瘟疫。溫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厥逆汗自出。脈堅強急者生。虛軟者死。
一論天行瘟疫傳染。凡患瘟疫之家。將出病患衣服於甑上蒸過。則一家不染。若親戚鄉裡有患瘟疫。欲去看問。先將清油抹鼻孔。任進候。出外又將紙捻於鼻內。探取噴嚏三五個。則不染。
一論瘟疫之氣。令人不相傳染。瘟病及傷寒。用屠蘇酒
(屠蘇是羽帳名。豐貴之家。正月眷屬會羽帳之中。飲此酒以辟瘟疫邪氣。) 大黃(十五銖) 白朮(十銖) 桔梗(十五銖) 川椒(十五銖炒出汗六錢二分) 防風(六銖) 烏頭(六銖) 桂枝(十五銖) 菝契(六銖即古之二錢半二十四銖為一兩) 上 咀。絳囊盛。以十二月晦日早。懸沉井中至泥。正旦平曉。出藥置酒中。屠蘇之東向戶中飲之。屠蘇之飲。先從小起。多少自在。飲藥酒三朝。還置井中。當家內外。並皆著藥。辟瘟疫也。忌豬肉生蔥桃李雀肉等物。一宣聖辟瘟方。用臘月二十四日井花水。在平旦第一汲水。盛淨器中。量人口多少。浸乳香。至歲旦五更暖令溫。從小至大。每人用茶杯盛一小塊。飲水一二呷咽下。則一年不患疫。
一論瘟疫之病。皆是大熱之症。不可妄用熱藥。
一治瘟疫不相傳染。方用小赤豆。以新布袋盛,入井中。浸二日。與家人各服二十一粒
辟穢丹
乳香 蒼朮 細辛 甘松 川芎 真降香
上為末。烈火焚之。疫邪遠辟。一九味羌活湯。治瘟疫初感。一二日間服之。取汗而愈。其效如神。
一論眾人病一般者。天行時疫也。其症頭面腫大。咽喉不利。舌乾口燥。憎寒壯熱。時氣流傳。不問四時瘟疫。通用此方。
加減敗毒散
防風(一錢五分) 荊芥(二錢) 羌活(二錢) 獨活(二錢) 前胡(二錢) 升麻(五分)干葛(一錢) 赤芍(二錢) 桔梗(八分) 川芎(一錢五分) 白芷(二錢) 薄荷(八分) 牛蒡子(三錢) 甘草(八分) 柴胡(八分)
上銼。薑、蔥煎。熱服出汗。
一論時毒。頭面紅腫。咽嗌堵塞。水藥不下。若素有臟腑積熱。發為腫毒疙瘩。一切惡毒。紅腫而痛。宜此方。
漏蘆湯
漏蘆(二錢) 升麻(一錢五分) 玄參(一錢) 牛蒡子(一錢) 連翹(一錢) 桔梗(一錢)黃芩(酒洗一錢五分) 大黃(酒浸) 甘草(各一錢) 藍葉(二錢半如無以青黛五分代之)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大便實。加芒硝一錢。
一治大頭瘟病。額大項腫。
八聖散 大尹許即洲傳。
黃芩 黃連 黃柏 蒲黃(各五錢) 雄黃 蛇蛻(炒) 雞內金 白丁香(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用藍靛根煎湯送下。
瘴氣
一論夾嵐瘴氣。溪源蒸毒之氣。其狀血乘上焦。病欲來時。令人迷困。甚則發躁狂妄。亦有啞不能言者。皆由敗血瘀於心。毒涎聚於脾經所致。宜驅瘴湯
人參 柴胡 黃芩 半夏 大黃 枳殼 甘草(各等分)
上銼。每服一兩。薑、棗煎。空心服。啞瘴。食後服。
一論海內縉紳。游宦四方。水土不服。常用此方。若任兩廣。尤宜多服。
理脾卻瘴湯
陳皮(炒) 白朮(去蘆炒) 茯神(去皮木) 黃芩(炒) 梔子(炒) 半夏(薑製各一錢)神曲(炒八分) 山楂肉(一錢) 黃連(薑汁炒) 前胡(各八分) 蒼朮(米泔水浸鹽水炒八分) 甘草(五分)
上銼。生薑煎服。不拘時。一日一服。或間日一服。可免瘴病。何也。蒼白二術去濕。芩連清熱解毒。二陳化痰。楂曲理脾。百病自卻去矣。更宜戒酒色。慎起居。
一論四時不正之氣。寒瘴時氣。山嵐瘴氣。雨濕蒸氣。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風吐瀉中濕身重泄瀉。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或飲食停滯。複感外寒。頭痛憎寒。或吐逆惡心。胸膈痞悶。或發寒熱。無汗者。宜藿香正氣散主之。(方見霍亂)
一論四時傷寒。瘟疫時氣。及山嵐瘴氣。寒熱往來。霍亂吐瀉,下痢赤白。或出遠方。不服水土。並治之。
金不換正氣散
蒼朮(二錢米泔浸) 陳皮(一錢五分) 濃朴(八分去皮薑汁炒) 藿香(三錢) 半夏(二錢湯泡薑汁炒) 甘草(八分)
上銼。薑、棗煎服。有濕。加白朮、茯苓。名除濕湯。
頭痛。加川芎、白芷。潮熱加柴胡、黃芩。
口燥心煩。加柴胡、干葛。
冷瀉不止。加木香、訶子肉、豆蔻。
瘧疾。加常山、檳榔、草果。
痢疾。加黃連、枳殼。去藿香。
咳嗽。加桔梗、杏仁、五味子。
喘急。加麻黃、蘇子、桑白皮。
身體疼痛。加麻黃、桂枝、赤芍。
感寒腹痛加乾薑、官桂。
嘔逆。加丁香、砂仁。
氣塊。加三棱、枳殼、檳榔、小茴香。
極熱。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
腹脹。加香附、枳殼、白豆蔻。
胸脅脹滿。加枳實、砂仁、莪朮。
兩足浮腫。加木瓜、大腹皮、五加皮。加人參、茯苓、草果。名人參養胃湯。
加川芎、官桂。煎吞安腎丸。
治脾胃肝腎俱虛。風入四體。筋骨緩弱不仁。仍早晨常服炒黑豆淋酒。
一論傷風傷寒。頭目不清。如被疫氣所侵之人。少覺頭昏腦悶。急取嚏之。毒瓦斯隨散。永無傳染。真仙方也。
救苦散
芎藿藜蘆三。雄芷皂角四。玄胡牡丹皮。朱砂為伴侶。一點透玄門。起死回生路。有人知此術。永無傷寒苦。川芎 藿香 藜蘆(各三錢) 牡丹皮 玄胡索 朱砂(水飛各三錢) 雄黃(水飛) 白芷 牙皂(各四錢)
上為末。用一些兒。先噙水在口中。以竹筒吹入兩鼻嚏之。出清涕為佳。凡畜類受瘟者吹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