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滇南本草》)

【基原】葫蘆科植物南瓜的果實。

【異名】飯瓜、倭瓜。

【性味歸經】甘,溫。入脾、胃經。

【功效】溫中平喘,殺蟲解毒。

【應用】

  1. 哮喘冬季嚴重者:南瓜五個去籽,入鍋內煮成粥,布包絞汁,再入鍋煮至一半,加鮮薑汁60g,麥芽1500g,慢火熬膏每晚服150g,重者早晚服2次。(《中醫效方精選》)
  2. 肺癰:牛肉250g,南瓜500g,煮熟食(不加油鹽),連服數次後,服六味地黃湯5~6劑,忌肥膩。(《嶺南草藥志》)
  3. 蛔蟲病:每人每次吃生南瓜子250g以上,兒童按此量酌減,連服2天。(《江西醫藥》1961年)

【使用注意】 凡患氣滯濕阻之病,忌服。

【按語】

老熟南瓜,果實含澱粉、鈣、鐵、胡蘿蔔素。嫩南瓜維生素C及葡萄糖較豐富。南瓜品種較多,各地名稱有異,功用相似。南瓜子除驅蟲外,尚有殺滅血吸蟲幼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本草綱目》:“甘,溫,無毒。補中益氣。”
  2. 《滇南本草》:“橫行經絡,利小便。”
  3. 《隨息居飲食譜》:“凡時病疳症,疸痢脹滿,腳氣痞悶,產後痧痘,皆忌之。”

大棗《神農本草經》

【基原】為李科植物棗的成熟果實。

【異名】乾棗、美棗、良棗、紅棗。

【性味歸經】甘,溫。入脾、胃經。

【功效】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降血脂,抗癌。

【應用】

  1. 脾胃虛弱,倦怠乏力,血虛萎黃,神志不安:紅棗10~20枚,煎湯常服。
  2. 虛勞煩悶不得眠:大棗20枚,蔥白若干,水煎去渣頓服。(《千金方》)
  3. 過敏性紫癜:紅棗10枚煎服,每日三次。(《上海中醫藥雜誌》4:22,1962)
  4.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且血清轉氨酶活力較高者:紅棗、花生、冰糖各30g,先煎花生,再加紅棗、冰糖同煎,睡前飲服,每日一劑,30天為一療程。
  5. 高膽固醇血症:大棗、芹菜根,煎湯常服。(《飲食治療指南》)
  6. 脫肛日久不愈:大棗120g,陳醋250g,同煮至醋乾,取棗食。(《家庭食療手冊》)

【使用注意】 凡有濕痰、積滯、齒病、蟲病者,均不相宜。

【現代研究】

大棗含維生素C較多,而且具有cAMP活性及抗變態反應、抑制中樞神經、保肝強壯、降低膽固醇、抑制癌細胞增殖等作用。動物實驗證實,對因四氯化碳損傷肝臟的家兔,每日喂給大棗煎劑,共一周,血清總蛋白及白蛋白較對照組明顯增加。

【按語】

大棗性質平和,能培補脾胃,為調補脾胃之常用食品。自古被列為“五果之一。”鮮大棗含糖量達20~30%,乾棗達55~60%,比甘蔗和甜菜的含糖量還高。維生素B2含量較一般果品高。大棗甘溫,少食健脾,多食礙脾。

【參考文獻】

  1. 《本草綱目》:“《素問》言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謂治病和藥,棗為脾經血分藥也。”
  2. 《本經逢原》:“古方中用大棗,皆是紅棗,取生能散表也。入補脾藥,宜用南棗,取甘能益津也。”

栗子(《千金•食治》)

【基原】為殼鬥科植物栗的種仁。

【異名】板栗。

【性味歸經】甘,溫。入脾、胃、腎經。《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經。”

【功效】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

【應用】

  1. 腎虛腰膝無力:栗子風乾,每日空心食七枚,再食豬腎粥。(《經驗方》)
  2. 小兒腳弱無力,三四歲尚不能行步:日以生栗與食。(姚可成《食物本草》)
  3. 氣管炎:板栗肉250g,煮豬瘦肉服。(江西《草藥手冊》)
  4. 筋骨腫痛:板栗搗爛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5. 幼兒腹瀉:栗子磨粉,煮如糊,加白糖適量餵食。(《食物中藥與便方》)

【使用注意】 凡遇脾虛消化不好,濕熱甚者均不宜食。外感未去,或痞滿疳積,瘧痢瘟疫,產後,小兒,病人亦不宜多食。

【按語】 栗子主補腎氣,腎病宜食之,並善治腰腿不遂。

【參考文獻】

  1. 《名醫別錄》:“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令人忍饑。”
  2. 《本草綱目》:“有人內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頓愈。腎主大便,栗能通腎,於此可驗。”
  3. 《滇南本草》:“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證俱可用。”

糯米(《千金•食治》

【基原】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種仁。

【異名】元米、江米。

【性味歸經】甘,溫。入脾、胃、肺經。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止瀉。

【應用】

  1. 三消渴利:糯米(炒爆)、桑根白皮等分,煮取半碗,渴則飲不拘時。(《三因方》梅花湯)
  2. 自汗不止:糯米、小麥麩(同炒)為末,每服9g,米湯送下或豬肉點食。(《本草綱目》)
  3. 脾虛泄瀉:糯米、淮山藥共煮粥,熟後加白糖食之。(《劉長春經驗方》)
  4. 虛勞不足:糯米入豬肚內蒸乾,搗作丸子,日日服之。(《本草綱目》)

【使用注意】 糯米性粘滯難化,故病人忌食。

【現代研究】 糯米中含有脂肪油、澱粉(主要為支鏈澱粉)、糊精等物質,其中磷的含量比粳米低。

【按語】 因性極粘,故名。可煮粥飯釀酒熬湯,若作糕餅,性難消化。糯稻根須,煎湯可止渴、止虛汗。

【參考文獻】

  1. 《仁齋直指方》:“痘疹用糯米,取其解毒,能釀而發之也。”
  2. 《本草綱目》:“暖脾胃,止虛汗泄痢,縮小便,收自汗。”
  3. 《本草經疏》:“補脾胃,益肺氣之穀,脾胃得補,則中自溫,大便亦堅實。溫能養氣,氣充則身自多熱,大抵脾肺虛寒者宜之。”

山藥(《藥譜》)

【基原】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塊莖。

【異名】薯藥、土薯。

【性味歸經】甘,平。入肺、脾、腎經。

【功效】健脾,補肺,止渴,益精固腎。

【應用】

  1. 虛勞咳嗽:山藥搗爛半碗,加入甘蔗汁半碗,和勻,溫熱飲之,能起輔助治療作用。
  2. 小便多,滑數不禁:白茯苓(去黑皮),乾山藥(去皮,白礬水內湛過,慢火焙乾用之),上兩味各等份,為細末,稀米飲調服。(《儒門事親》)
  3. 消渴:鮮山藥蒸熟,每次飯前先吃山藥90~120g。(《河北中醫驗方選》)

【現代研究】

山藥除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蔔素及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外,尚含澱粉酶、膽鹼、粘液汁酶及薯蕷皂苷等。其中的澱粉酶又叫消化素,能分解澱粉等物質,若與鹼性物質相混合,則澱粉酶作用消失。

【按語】

山藥在我國各地均有出產,而以河南新鄉地區,古懷慶產的懷山藥為最佳,質地堅實,粉足潔白。性味甘平入脾、肺、腎三經。補而不膩,香而不燥。歷代醫家盛讚山藥為“理虛之要藥”。山藥食用,烹可為肴,碾粉蒸可為糕,多做甜食;既可以切片煎汁當茶飲,又可以軋細煮粥喝。

【參考文獻】

  1. 《神農本草經》:“味甘、溫。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
  2. 《食療本草》:“治頭痛,助陰力。”
  3. 《日華子本草》:“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主泄精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