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之二 (獸類三十八種)
獅
(《綱目》)
【釋名】
狻猊(音酸倪。《爾雅》作狻 )、KT (許交切)。
時珍曰︰獅為百獸長,故謂之獅。KT ,象其聲也。《梵書》謂之僧伽彼。《說文》云︰一名白澤。今考《瑞應圖》,白澤能言語,非獅也。
【集解】
時珍曰︰獅子出西域諸國。狀如虎而小,黃色。亦如金色猱狗,而頭大尾長。
亦有青色者。銅頭鐵額,鉤爪鋸牙,弭耳昂鼻,目光如電,聲吼如雷。有 髯,牡者毛大如斗,日走五百裡,為毛蟲之長。怒則威在齒,喜則威在尾。溺血。《爾雅》言其食虎豹。虞世南言其拉虎吞貔,裂犀分象。陶吹之,羽毛紛落。熊太古言其乳入牛羊馬乳中,皆化成水。雖死後集其尾。物理相畏如此。然《博物志》載︰魏武帝至白野狼山,見物
《唐史》載︰高宗時,伽毗耶國獻天鐵獸,能擒獅象。則獅之,七日內取其未開目者調習之,若稍長則難馴矣。
屎
時珍曰︰陶氏注蘇合香,誤以為獅屎。陳氏正其誤,言獅屎極臭,赤黑色。今考補於此。
【主治】
服之,破宿血,殺百蟲。燒之,去鬼氣(藏器)。
虎
(《別錄》中品)
【釋名】
烏 (音徒。《左傳》作於菟,《漢書》作烏KT )、大蟲(《肘後》)、李耳。
時珍曰︰虎,象其聲也。魏子才云︰其文從 從幾,象其蹲踞之形。從人者非也。揚雄
《方言》云︰陳魏宋楚之間,或謂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間,謂之李耳,或謂之KT 關東西或謂之伯都。珍按︰李耳當作狸兒。蓋方音轉狸為李,兒為耳也。今南人即此意也。郭璞謂虎食物,值耳則止,故呼李耳,觸其諱;應邵謂南郡李翁化耳,皆穿鑿不經之言也。《爾雅》云︰虎,淺毛曰 貓(音棧),白虎音育),似虎而五指曰
【集解】
頌曰︰虎,《本經》不載所出,今多山林處皆有之。
時珍曰︰按《格物論》云︰虎,山獸之君也。狀如貓而大如牛,黃質黑章,鋸牙鉤爪,須健而尖,舌大如掌(生倒刺),項短鼻 。夜視,一目放光,一目看物。聲吼如雷,風從而生,百獸震恐。《易不再交,孕七月而生物,隨月旬上下而嚙其首尾。其搏物,三躍不中則舍之。人死於虎,則為倀鬼,導虎而行。
虎食狗則醉,狗乃虎之酒也。聞羊角煙則走,惡其臭也。虎害人、獸,而 、鼠能製之,智無大小也。獅、駁、酋耳、黃腰、渠搜能食虎,勢無強弱也。《抱朴子》云︰虎五百歲則變白。又海中有虎鯊能變虎,古有
【附錄】
酋耳 《瑞應圖》云︰酋耳似虎絕大,不食生物,見虎
郭璞云︰即騶虞也。白虎黑紋,尾長於身。
駁 《山海經》云︰駁狀如馬,白身黑尾,一角鋸牙,能食虎豹。《白。《說苑》云︰師曠言鵲食 , 食駿 ,駿
渠搜 《逸周書》云︰渠搜,西戎露犬也。能食虎豹。一云犴,胡犬也。能逐虎。
黃腰 《蜀志》名黃腰獸。鼬身狸首,長則食母,形雖小而能食虎及牛、鹿也。
又孫 云︰ (音斛),似豹而小,腰以上黃,以下黑,形類犬,食
鼠 見 下。
虎骨
【修治】
頌曰︰虎骨用頭及脛骨,色黃者佳。凡虎身數物,俱用雄虎者勝。藥箭射殺者,不可入藥,其毒浸潰骨血間,能傷人也。
時珍曰︰凡用虎之諸骨,並捶碎去髓,塗酥或酒或醋,各隨方法,炭火炙黃入藥。
【氣味】
辛,微熱,無毒。
之才曰︰平。
【主治】
除邪惡氣,殺鬼疰毒,止驚悸,治惡瘡鼠 。頭骨尤良(《別錄》)。治筋骨毒風攣急,屈伸不得,走注疼痛,治尸疰腹痛,傷寒溫氣,溫瘧,殺犬咬毒(甄權)。雜朱畫符,療邪。頭骨作枕,辟惡夢魘。置戶上,辟鬼(陶弘景)。煮汁浴之,去骨節風毒腫。和醋浸膝,止腳痛腫,脛骨尤良。初生小兒煎湯浴之,辟惡氣,(孟詵)。追風定痛健骨,止久痢脫肛,獸骨鯁咽(時珍)。
【發明】
頌曰︰李絳《兵部手集》有虎骨酒,治臂脛痛。崔元亮《海上方》,治腰腳不隨,並有虎脛骨酒方。
宗奭曰︰風從虎者,風,木也;虎,金也。木受金製,焉得不從?故虎嘯而風生,自然之道也。所以治風病攣急,屈伸不得,走疰,骨節風毒,癲疾驚癇諸病,皆此義也。
汪機曰︰虎之強悍,皆賴於脛,雖死而脛猶 立不仆,故治腳脛無力用之。
時珍曰︰虎骨通可用。凡辟邪疰,治驚癇溫瘧,瘡疽頭風,當用頭骨;治手足諸風,當用脛骨;腰也。虎嘯風骨為勝。
【附方】
舊十一,新七。
健忘驚悸︰預知散︰用虎骨(酥炙)、白龍骨、遠志肉等分為末。生薑湯服,日三服。
久則令人聰慧。(《永類鈐方》)
臂脛疼痛︰虎骨酒治之,不計深淺皆效。用虎脛骨二大兩(搗碎炙黃),羚羊角(屑)一大兩,新芍藥二大兩(切)。三物以無灰酒浸之,養至七日,秋冬倍之。每日空腹飲一杯。若要速服,即以銀器物盛,於火爐中暖養三二日,即可服也。(《兵部手集》)
腰腳不隨,攣急冷痛︰取虎脛骨五、六寸,刮去肉膜,塗酥炙黃搗細,盛酒一斗浸之,糠火微溫。七日後,任情飲之,當微利便效也。又方︰虎腰脊骨一具,前兩腳全骨一具,並於石上以斧捶碎,安鐵床上,文炭火炙,待脂出則投無灰濃酒中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三七日。任性日飲三度。患十年以上者,不過三劑;七年以下者,一劑必瘥。(崔元亮《海上方》)
白虎風痛走注,兩膝熱腫︰用虎脛骨(塗酥炙黃)、黑附子(炮裂去皮)每服二錢,酒下,日再服。(《經驗後方》)
歷節痛風︰虎脛骨(酒炙)三兩,沒藥半兩。為末。每服二錢,溫酒下,日三服。(《聖濟總錄》)
歷節走痛︰百節皆痛不可忍。用虎頭骨一具,塗酥炙黃捶碎,絹袋盛,置二斗清酒中,浸五宿。隨性飲之,妙。(《聖惠方》)
筋骨急痛︰虎骨和通草煮汁,空肚服半升。覆臥,少時汗出為效。切忌熱食,損齒。小兒齒生未足,不可與食休息痢疾經時不愈︰取大蟲骨炙黃焦,搗末。飲服方寸匕,日三,取痔漏脫肛︰虎脛骨兩節,以蜜二兩炙赤,搗末,蒸餅丸梧桐子大。每凌晨溫酒下二十丸,取效。(《勝金》)
肛門凸出︰虎骨燒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外台》)
獸骨鯁咽︰虎骨為末,水服方寸匕。(《外台》)
狂犬咬傷︰虎骨刮末,水服方寸匕,並敷之。(《短劇方》)
湯火傷灼︰虎骨炙焦研敷,神效。(龔氏《易簡方》)
月蝕疳瘡︰虎頭骨二兩搗碎,豬脂一斤,熬膏塗之。(《集驗方》)
小兒白禿︰虎骨末,油調塗之。(《普濟》)
足瘡嵌甲︰以橘皮湯浸洗,輕剪去甲。以虎骨末敷之,痛即止。(《便民圖纂》)
脛爛瘡︰以齏汁洗拭,刮虎骨末敷之。(《便民圖纂》)
威骨 藏器曰︰虎有威骨如乙字,長一寸,在脅兩旁,破肉取之。尾端亦有,不及脅骨。
令人有威,帶之臨官佳。無官則為人所憎。
肉
【氣味】
酸,平,無毒。宗奭曰︰微鹹。
弘景曰︰俗方言︰熱食虎肉,壞人齒。
詵曰︰正月勿食虎,傷神。
時珍曰︰虎肉作土氣,味不甚佳。鹽食稍可。
【主治】
惡心欲嘔,益氣力,止多唾(《別錄》)。食之治瘧,辟三十六種精魅。入山,虎見畏之(孟詵)。
【附方】
新一。
脾胃虛弱︰惡心不欲飲食。虎肉半斤切,以蔥、椒、醬調,炙熟,空心冷食。(《壽親養老》方)
膏
【主治】
狗嚙瘡(《別錄》)。納下部,治五痔下血(孟詵)。服之,治反胃。煎消,塗小兒頭瘡白禿(時珍)。
【附方】
新一。
一切反胃︰虎脂半斤切,清油一斤,瓦瓶浸一月,密封勿令泄氣。每以油一兩,入無灰 酒一盞,溫服,以瘥為度。油盡再添。(《壽域神方》)
血
【主治】
壯神強志(時珍曰︰獵人李次口云︰熱刺虎之心血飲之,能壯神志。又《抱朴子》云︰三月三日,殺取虎血、生駝血、白虎頭皮、紫綬、履組麻子,即取此實種之。一生輒一異,凡七種之。取其實合用,可
肚
【主治】
反胃吐食。取生者勿洗存滓穢,新瓦固 存性,入平胃散末一兩和勻。每白湯服三錢,神效(時珍。出《保壽堂方》)。
腎
【主治】
瘰癧(時珍曰︰《千金》治瘰癧,雌黃芍藥丸中用之。
腎懸於腹,象口隱於頤)。
膽
【主治】
小兒驚癇(藏器)。小兒疳痢,神驚不安,研水服之(孟詵)。
睛
【修治】
頌曰︰虎睛多偽,須自獲者乃真。
曰︰凡使虎睛,須問獵人,有雌有雄,有老有嫩,有殺得者。惟中毒自死者勿用之,能傷人。虎睛,以生羊血浸一宿漉出,微火焙乾,搗粉用。
時珍曰︰《千金》治狂邪,有虎睛湯、虎睛丸,並用酒浸炙乾用。
【主治】
癲疾(《別錄》)。瘧病,小兒熱疾驚悸(孟詵)。驚啼,客忤,疳氣,鎮心安神(《日華》)。明目去翳(時珍)。
【附方】
舊二,新二。
虎睛丸︰(去心)各一兩,梔子仁半兩,為末,煉蜜丸綠豆大。每溫酒服二十丸。
小兒驚癇掣 ︰用虎睛細研,水調灌之,良。(《經驗後方》)
小兒夜啼︰用大蟲眼睛一只,為散。以竹瀝調少許與吃。(姚和眾方)
邪瘧時作︰生虎睛一枚,臘月豬血少許,朱砂、阿魏各一分,為末。端午日取粽尖七枚和,丸黍米大。每綿包一丸,塞耳中,男左女
虎魄 藏器曰︰凡虎夜視,一目放光,一目看物。獵人候而射之,弩箭才及,目光即墮入地,得之如白石者是也。
宗奭曰︰陳氏所謂乙骨及目光墮地之說,終不免於誣也。
時珍曰︰乙骨之說不為怪。目光之說,亦猶人縊死則魄入於地,隨即掘之,狀如麩炭之義。按︰《茅亭此是虎之精魄淪入
【主治】
驚邪,辟惡鎮心(藏器)。
鼻
【主治】
癲疾,小兒驚癇(《別錄》)。懸戶上,令云︰虎鼻懸門中一年,取燒作屑,與婦飲,便生貴子。勿令人及婦知,知則不驗。又云︰懸於門上,宜官,子孫帶印綬。此與古者胎教欲見虎豹,皆取其勇壯之義同也。
牙
【主治】
丈夫陰瘡及疽 (孫思邈)。殺勞蟲,治 犬傷,發狂。刮末,酒服方寸匕(時珍)。
【附方】
新一。
白虎風痛︰大虎牙一副(四個),赤足蜈蚣十條(酒浸三日,晒乾),天麻二兩,乳香、沒藥各一兩,麝香半兩,為末。每服二錢,溫酒下,一日三服。(《聖
爪 頌曰︰爪並指、骨、毛俱可用,以雄虎為勝。
【主治】
系小兒臂,辟惡魅(《別錄》。
時珍曰︰《外台》辟惡魅,用虎爪、蟹爪、赤朱、雄黃為末,松脂和丸。每正旦焚之)。
皮(一名皋毗。見《莊子》)
【主治】
瘧疾(藏器)。辟邪魅(時珍)。
【發明】
時珍曰︰按︰應劭《風俗通》云︰虎者陽物,百獸之長,能惡病,燒皮飲之,或系衣服,亦甚驗也。《起居雜記》云︰虎豹皮上睡,令人神驚。其毛入瘡,有大毒。
須
【主治】
齒痛(弘景。《酉陽雜俎》云︰許隱齒痛,仙人鄭思遠拔虎須令插之,痛即愈)。
屎
【主治】
惡瘡(《別錄》)。鬼氣(藏器)。療瘭疽痔漏。燒研酒服,治獸骨鯁(時珍)。
【附方】
舊一。
屎白者,以馬尿和之,晒乾燒灰粉之。(《千金》)
屎中骨
【主治】
為屑,治火瘡(《別錄》)。破傷風(時珍)。
【附方】
新一。
豹
(《別錄》中品)
【釋名】
程(《列子》)、失刺孫。
時珍曰︰豹性暴,故曰豹。按許氏《說文》云︰豹之脊長,行則脊隆豸豸然,具司殺之形,故字從豸、從勺。王氏《字說》云︰豹性勺物而取,程度而食,故
《列子》云︰青寧生程,程生馬。沈氏《筆談》云︰秦人謂豹為程,至今延之失刺孫。
【集解】
弘景曰︰豹至稀有,入用亦鮮,惟尾可貴。
恭曰︰陰陽家有豹尾神,車駕鹵簿有豹尾車,名可尊重耳。真豹尾有何可貴?未審陶據奚說?
頌曰︰今何而紋黑也;《知入藥果用何
宗奭曰︰豹毛赤黃,其紋黑,如錢而中空,比比相次。又有土豹,其形亦小。此各有種,非能變形也,聖人假喻耳。恐醫家不知,故書
時珍曰︰豹,遼東及西南諸山時有之。狀似虎而小,白面團頭,自惜其毛采。其紋如錢者,曰金錢豹,宜為裘。如艾葉者,曰艾葉豹,次之。又西域有金線豹,紋如金線。海中有水豹,上應箕宿。《禽蟲述》云︰虎生三子,一為豹。則豹有變者,寇氏未知爾。豹畏蛇與鼠,而獅、駁、渠搜能食之。《淮南子》云︰ 令虎申,蛇令豹止,物有所製也
云︰狐死首丘,豹死首山。不忘本也。豹胎至美,為八珍之一。
肉
【氣味】
酸,平,無毒。思邈曰︰溫,微毒。正月勿食,傷神損壽。
【主治】
安五臟,補絕傷,輕身益氣,久服利人(《別錄》)。壯筋骨,強志氣,耐寒暑,令人猛健(《日華》)。辟鬼魅神邪,宜腎(孫思邈)。
【發明】
詵曰︰豹肉令人志性粗豪,食之便覺,少頃消化乃定。久食亦然。
宗奭曰︰此獸猛捷過虎,故能安五臟,補絕傷,輕身,壯筋骨也。
脂
【主治】
合生發膏,朝塗暮生(孟詵)。亦入面脂(時珍)。
鼻
【主治】
狐魅。同狐鼻,水煮服(藏器。時珍曰︰按《外台》載崔氏方中用之。)
頭骨
【主治】
燒灰淋汁,去頭風白屑(孟詵)。作枕辟邪(時珍。出《五行志》)
皮 藏器曰︰不可藉睡,令人神驚。其毛入人瘡中,有毒。
時珍曰︰按︰《林邑記》云︰廣西南界有 臘蟲,食死人尸,不可驅逐。惟以豹皮覆之,則畏而不
貘
(音陌。亦作貊。宋《圖經》)
【校正】
原附豹下,今分出。
【釋名】
時珍曰︰按︰陸佃云︰皮為坐毯臥褥,能消膜外之氣,故字從膜省文。
【集解】
頌曰︰郭璞云︰似熊而頭小腳卑,黑白駁紋,毛淺有光澤。
骨蛇虺。其骨節強直,中實少髓。或云與《爾雅》貘、白豹同名。唐世多有贊序之。今黔、蜀及峨眉山中時有。貘,象鼻犀目,牛尾虎足。土人鼎釜,多為所食,頗為山居之患,亦捕以為藥。其齒骨極堅,以刀斧椎鍛,鐵皆碎,落火亦不能燒。人得之詐充佛牙、佛骨,以誑俚俗。
時珍曰︰世傳羚羊角能碎金剛石者即此,物相畏耳。按︰《說文》 出蜀中。《南中志》云︰貘大如驢,狀似熊,蒼白色,多力,舐鐵云︰貘似熊,獅首豺 ,銳 卑腳,糞可為兵切皆能食銅鐵,亦貘類也。並附之。
【附錄】
嚙鐵 時珍曰︰按︰《神異經》云︰南方有獸,角足大小狀食鐵而飲水,糞可為兵,其利如鋼,名曰嚙鐵。《唐史》云︰吐火羅獻鐵,日行三百裡。
犴
《禽書》云︰犴應井星,胡狗也。狀似狐而黑,身長七尺,頭生一角,老則有鱗,能食虎、豹、蛟、龍、銅、鐵。獵人亦畏之。
狡兔 《拾遺記》云︰狡兔生昆吾山,形如兔,雄黃雌白,食丹、石、銅、鐵。昔吳王武庫兵器皆盡,掘得二兔,一白一黃,腹中腎、膽皆鐵,取鑄為劍,切玉如泥。
皮
【主治】
寢之,可驅溫癘,辟濕氣、邪氣(蘇頌)。
膏
【主治】
癰腫,能透肌骨(時珍曰︰段成式云︰貘膏性利,銅、鐵、瓦器盛之悉透,惟以骨盛則不漏)。
尿
【主治】
吞銅、鐵入腹者,水和服之,即化為水。
象
(宋《開寶》)
【釋名】
時珍曰︰許慎《說文》云︰象(字篆文),象耳、牙、鼻、足之形。王安石《字說》云︰象牙感雷而文生,天象感氣而文生。故天象亦用此字。《南越志》云︰象聞雷聲則牙花暴出,逡巡複沒。《古語》云︰犀因望月紋生角,象為聞雷花發牙。伽耶(出《北戶錄》)。
【集解】
頌曰︰《爾雅》云︰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今多出交趾、潮、循諸州。彼人捕得,爭食其肉,云肥脆堪作炙。陳藏器云︰象具十二生肖肉,其本肉,炙食、糟食更美。又膽不附肝,隨月在諸肉間,如正月即在虎肉也, 隨四時,春在前左足,夏在前右足,秋後左足,冬後右足也。淳化中一象春不獲,使問鉉。鉉以此對,果得於前左足。世傳荊蠻山中亦有野象。然楚、惟西方拂林、大食諸國,乃多白象。樊綽‧《雲南記》、平居誨‧《於闐行時乘之。
目才
能回
食物飲水皆以鼻卷入口,一身之力皆在於鼻,故傷之則死耳。後有穴,薄如鼓
口內有食齒,兩吻出兩牙夾鼻,雄者長六七尺,雌者才尺餘耳。交牝則在水中,以胸相貼,與諸獸不同。許慎云︰三年一乳。《古訓》云︰五歲始產,六十年骨
芻、豆、甘蔗與酒,而畏煙火、獅子、巴蛇。南人殺野象,多設機阱以陷之;或埋象鞋於路,以貫其足。捕生象則以雌象為媒而誘獲之,飼而狎之,久則漸解人言。使象奴牧之,製之以鉤,左右前後罔不如命也。其皮可作甲KT 鼓,濕時切條,可貫器物。
甄權曰︰西域重象牙,用飾床座。中木牙潛易取焉。
牙
《真臘風土記》云︰象牙,殺取者上也,自死者次之,蛻於山中多年者下矣。或謂一歲一換牙者,非也。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諸鐵及雜物入肉,刮牙屑和水敷之,立出。治癇病,刮齒屑,炒黃研末,飲服(《開寶》)。生煮汁服,治小便不通。燒灰飲服,治小便多。(《日華》)
諸物刺咽中,磨水服之,亦出,舊梳屑尤佳(蘇頌)。主風癇驚悸,一切邪魅精物,熱疾骨蒸及諸瘡,並宜生屑入藥(時珍)。
【發明】
時珍曰︰世人知然犀可見水怪,而不知沉象可驅水怪。按︰《周禮》‧壺涿氏掌水蟲。欲殺其神者,以 木貫象齒作十字,貫於木而沉之於旁;合丹灶,以象牙乎其能治心肝驚癇、迷
【附方】
舊二,新四。
小便不通脹急者︰象牙生煎服之。(《救急》)
小便過多︰象牙燒灰,飲服之。(《總錄》)
痘疹不收︰象牙屑,銅銚炒黃紅色為末。每服七八分或一錢,白水下。(《王氏痘疹方》)
諸獸骨鯁︰象牙磨水吞之。(《永類方》)
骨刺入肉︰象牙刮末,以水煮白梅肉調塗,自軟。(《簡要濟眾》)
鐵箭入肉︰象牙刮末,水和敷之,即出也。
肉
【氣味】
甘、淡,平,無毒。
【主治】
燒灰,和油塗禿瘡。多食,令人體重(《開寶》)。
【發明】
時珍曰︰按︰《呂氏春秋》云︰肉之美者,旄象之約。又《肥脆,少類豬肉,味淡而含滑。則其通小便者,亦淡滲滑竅之義。燒之則從火化,故又能縮小便也。
膽
【修治】
曰︰凡使勿用雜膽。其象膽乾了,上有青竹紋斑光膩,其味微帶甘。入藥勿便和眾藥,須先搗成粉,乃和眾藥。
【氣味】
苦,寒,微毒。
【主治】
明目治疳(《日華》)。治瘡腫,以水化塗之。治口臭,以綿裹少許貼齒根,平旦漱去,數度即瘥(《南海藥譜》)。
【發明】
時珍曰︰象膽明目,能去塵膜也,與熊膽同功。
雷 《炮炙論序》云“象膽揮粘”是矣。
【附方】
新一。
內障目翳︰如偃月,或如棗花。用象膽半兩,鯉魚膽七枚,熊膽一分,牛膽半兩,麝香一錢,石決明末一兩,為末,糊丸綠豆大。每茶下十
睛
【主治】
目疾,和人乳滴目中(藏器)。
皮
【主治】
下疳,燒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瘡不合(時珍)。
【發明】
時珍曰︰象肉臃腫,人以斧刃刺之,半日即合。故近時治金瘡不合者,用其皮灰。
骨
【主治】
解毒(時珍)。胸前小橫骨,燒灰酒服,令人能浮(《開寶》)。
【附方】
新一。
象骨散︰治脾胃虛弱,水穀不消,噫氣吞酸,吐食霍亂,泄瀉膿血,臍腹疼痛,裡急頻並,不思飲食諸証。用象骨四兩(炒),肉豆寇(炮)、枳殼(炒)各一兩,訶子肉(炮)、甘草各二兩,乾薑半兩(炮),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和滓熱服,食前,日三次。(《宣明方》)
犀
(《本經》中品)
【釋名】
兕。
時珍曰︰犀字,篆文象形。其 名兕,亦曰沙犀。《爾雅翼》云︰兕與 字音相近,猶之為牯也。大抵犀、兕是一物,古人多言兕,後人多言犀,北不同耳。詳下文。《梵書》謂犀曰 伽。
【集解】
《別錄》曰︰犀出永昌山谷及益州。永昌,即今滇南也。
弘景曰︰今出武陵、交州、寧州諸遠山。犀有二角,以額上者為勝。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縷,直上至端,夜露不濡,入藥至神驗。或云此是水犀角,出水中。《漢書》所謂駭雞犀者,置米飼雞,皆驚駭不敢啄;置屋上,烏鳥不敢集。又有 犀,角甚長,紋理似犀,不堪入藥。
恭曰︰ 是雌犀,文理膩細,斑白分明,俗謂之斑犀。服用為上,入藥不如雄犀。
藏器曰︰犀無水陸二種,但以精粗言之。通天者腦上之角,經千歲,長且銳,白星徹端,能出氣通天,則能通神、破水、駭雞,故曰通天。《抱朴子》言︰此犀刻為魚,銜之入水,水頌曰︰犀角,今以南海者為上,黔、蜀者次之。犀似水牛,豬首、大腹、卑腳。腳似象,有三蹄。黑色。舌上有刺,好食棘刺。皮上每一孔生三毛,如豕。有一角、二角、三角者。
《爾雅》云︰兕似牛,犀似豕。郭璞注云︰兕一角,色青,重千斤。犀似水牛,三角,一在頂上,一在額上,一在鼻上。鼻上者食角也(又名奴角),小而不橢。亦有一角者。劉恂《嶺表錄異》云︰犀有二角,一角額上為兕犀,一在鼻上為胡帽犀。牯犀亦有二角,皆謂之毛犀,而今人多傳一角之說。此數種角俱有粟紋,觀紋之粗細為貴賤。貴者有通天花紋,犀有此角者,必自惡其影,常飲濁水,不欲照見也。絕品者有百物之形。或云犀之通天者乃其病,理不可知也。角紋有倒插者,一半已下通;有正插者,一半已上通;有腰鼓插者,中斷不通。其類極多,故波斯呼象牙為白暗,犀角為黑暗,言難識也。犀中最大者墮羅犀,一株重七八斤,云是牯犀額角。其花多作撒豆斑、色深者,堪作帶胯;斑散色淺者,可作器皿耳。或云兕乃犀之雌者,亦似水牛而青色,皮堅濃可以為鎧,未知的否?唐醫吳士皋言︰海人取犀,先於山路多植朽木,如豬羊棧。其犀前腳直,常依木而息,爛木忽折,倒仆久不能起,因格殺之。又云︰犀每歲一退角,必自埋於山中。海人潛作木角易之,再三不離其處。若直取之,則後藏於別處,不可尋矣。
李 曰︰通天犀乃胎時見天上物過,形於角上,故曰通天。但於月下以水盆映之則知。
按︰《五溪記》云︰山犀食竹木,其小便即竟日不盡。夷獠以弓矢采之,名
《異物志》云︰山東海水中有牛,樂聞絲竹。彼人動樂,則牛出聽,因而采之。有鼻角、頂角,以鼻角為上。本草只知山犀,未見水犀。
宗奭曰︰川犀、南犀紋細,烏犀有紋顯露,黃犀紋絕少,皆不及西番者,紋高、兩腳顯也。物象黃、外黑者為正透,物象黑、外黃者為倒透。蓋以烏色為正,以形象肖物為貴。既曰通犀,必須紋頭顯著,黃黑分明,有兩腳潤滑者為第一。
時珍曰︰犀出西番、南番、滇南、交州諸處。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種,又有毛犀似之。山犀居山林,人多得之;水犀出入水中,最為難得。並有二角,鼻角長而額角短。水犀皮有珠甲,而山犀無之。兕犀即犀之 者,亦曰沙犀,只有一角在頂,紋理細膩,斑白分明,不可入藥。蓋牯角紋大,而 角紋細也。洪武初,九真曾貢之,謂之獨角犀,是矣。陳藏器謂犀無水陸,郭璞謂犀有三角,蘇頌謂毛犀為牯犀,皆出訛傳,今並正之。毛犀即 牛也,見本條。犀角紋如魚子形,謂之粟紋。紋中有眼,謂之粟眼。黑中有黃花者為正透,黃中有黑花者為倒透,花中複有花者為重透,並名通犀,乃上品也;花如椒豆斑者次之;烏犀純黑無花者為下品。其通天夜視有光者,名夜明犀,故能通神開水,飛禽走獸見之皆驚。
又《山海經》有白犀,白色;《開元遺事》有辟寒犀,其色如金,交趾所貢,冬月暖氣襲人;《白孔六帖》有辟暑犀,唐文宗得之,夏月能清暑氣;《嶺表錄異》有辟塵犀,為簪梳帶胯,塵不近身;《杜陽編》有蠲忿犀,云為帶,令人蠲去忿怒,此皆希世之珍,故附見之。
犀角(番名低密)
【修治】
弘景曰︰入藥惟雄犀生者為佳。若犀片及見成器物皆被蒸煮,不堪用。
頌曰︰凡犀入藥有黑白二種,以黑者為勝,角尖又勝。生犀不獨未經水火者,蓋犀有捕得殺取者為上,蛻角者次之。
宗奭曰︰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銳之力盡在是也。以西番生犀磨服為佳,入湯、散則屑之。
曰︰凡使,勿用奴犀、 犀、病水犀、攣子犀、無潤犀。惟取烏黑肌皺、坼裂光潤者,銼屑,入臼杵,細研萬匝乃用。
李 曰︰凡犀角鋸成,當以薄紙裹於懷中蒸燥,乘熱搗之,應手如粉。故《歸田錄》云︰翡翠屑金,人氣粉犀。
【氣味】
苦、酸、鹹,寒,無毒。《別錄》曰︰微寒。
李 曰︰大寒,無毒。甄權曰︰牯犀角,甘、辛,有小毒。
張元素曰︰苦、酸,寒,陽中之陰也。入陽明經。
之才曰︰松脂為之使。惡雷丸、 菌。
時珍曰︰升麻為之使。惡烏頭、烏喙。
曰︰忌鹽,及妊婦勿服,能消胎氣。
【主治】
百毒蠱疰,邪鬼瘴氣,殺鉤吻、鴆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魘寐。久服輕身(《本經》)。傷寒溫疫,頭痛寒熱,諸毒瓦斯。令人駿健熱,散風毒,治發背癰疽瘡腫,化膿作水,療時疾,熱如火,煩悶,毒入心中,狂言妄語(《藥性》)。治主風毒攻心, 熱悶,擁毒赤痢,小兒麩豆,風熱驚癇(《惡心痛,飲食中毒,藥毒熱毒,筋骨中風,心風煩悶,中風失音,皆瘥。以水磨服,治小兒驚熱。山犀、水犀,功用相同(孟詵)。磨汁,治吐血、衄血、下血,及傷寒畜血,發狂譫語,發黃發斑,痘瘡稠密,內熱黑陷,或不結痂,瀉肝涼心,清胃解毒(時珍)。
【發明】
時珍曰︰犀角,犀之精靈所聚,足陽明藥也。胃為水穀之海,飲食藥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諸毒。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風邪熱毒,必先乾之。故犀角能療諸血,及驚狂斑痘之証。《抱朴子》云︰犀食百草之毒,及眾木之棘,所以能解毒。凡蠱毒之鄉,有飲食,以此角攪之,有毒則生白沫涌起,無毒則否。以之煮毒藥,則無複毒勢也。《北戶錄》云︰凡中毒箭,以犀角刺瘡中,立愈。由犀食百毒棘刺也。昔溫嶠過武昌牛渚磯,下多怪物。嶠然犀角照之,而水族見形。《淮南萬畢術》云︰犀角辟邪不惑,於此益可見矣。
【附方】
舊六,新七。
錢。(《總錄》)
中忤中惡鬼氣︰其証或暮夜登廁,或出郊外,驀然倒地,厥冷握拳,口鼻出清血,須臾不救,似乎尸厥,但腹不鳴,心腹暖爾。勿移動,令人圍繞,燒火打鼓,或燒蘇合香、安息香、麝香之類,候醒乃移動。用犀角五錢,麝香、朱砂各二錢五分,為末。每水調二錢服,即效。(華佗方)
臥忽不寤︰若以火照之則殺人。但唾其面,痛嚙其踵及大趾甲際,即活即令不魘。(《肘後》)
小兒驚癇不知人,嚼舌仰目者︰犀角濃磨水服之,立效。為末亦可。(《廣利方》)
痘瘡稠密︰不拘大人小兒。生犀,於澀器中,新汲水磨濃汁,冷凍飲料服之。(《錢氏小兒方》)
消毒解熱︰生犀角尖,磨濃汁,頻飲之。(同上)
服藥過劑︰犀角燒末,水服方寸匕。(《外台》)
中毒煩困︰方同上。
食雉中毒︰吐下不止。用生犀角末方寸匕,新汲水調服,即瘥。(《聖惠方》)
蠷 尿瘡︰狀如茱萸,中央白膿,惡寒壯熱。磨犀角汁塗之。(《千金方》)
瘭疽毒瘡︰喜著十指,狀如代指,根深至肌,能壞筋骨,毒瓦斯入臟殺人。宜燒鐵烙之,或灸百壯,日飲犀角汁取瘥。(《千金方》)
山嵐瘴氣︰犀角磨水服之,良。(《集簡方》)
下痢鮮血︰犀角、地榆、生地黃各一兩,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五合,去滓溫服。(《聖惠方》)
牛
(毛、俚、來三音。《綱目》
【釋名】
毛犀(《廣志》)、貓牛(《漢書注》)夢錄》) 牛(音抽)。
時珍曰︰ 者髦也,其髦可為旌旄也。其體多長毛,而身角如犀,故曰毛犀。《汲書》作 牛,顏師古作貓牛,《爾雅》作 牛,音皆相近也。《山海經》牛,因角理如竹也。或云竹即也。狀如犀而角
【集解】
時珍曰︰ 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狀及毛、尾俱同 牛, 小而大,有重千斤者。其尾名曰 ,亦可為旌荊山多 牛。郭璞注云︰ 牛之甚長而黃黑相間,製弓極勁。彼角之花斑,皆類山犀,而之毛尾勝
【附錄】
牛(音危) 又名夔牛。如牛而大,肉重數千斤,出
牛 《廣志》云︰出日南及潯州大賓縣。色青黃,與蛇同穴。性嗜鹽,人裹手塗鹽取之。其角如玉,可為器。
海牛 《齊地志》云︰出登州海島中。形似牛,鼉腳 毛。其皮甚軟,可供百用。脂可燃燈。《寰宇志》名潛牛,《廣志》名 牛。
月支牛 《玄中記》云︰出西胡及大月氏國。今日割取肉,明日其創即複合也。
山牛 狀如牛,而角有枝,如鹿茸。
角
【氣味】
酸、鹹,涼,無毒。
【主治】
驚癇熱毒,諸血病(時珍)。
黃
【氣味】
原缺。
【主治】
驚癇癲狂。
【發明】
時珍曰︰ 牛亦有黃,彼人以亂牛黃,但堅而不香,云功用亦相近也。其角亦可亂犀,但無粟紋,蘇頌《圖經》誤以為牯犀角者是也。亦可用,而功不及犀,《昨夢錄》、《格古論》說之詳矣。
牛
(音毛。《綱目》)
【釋名】
牛(音鬣。《爾雅》)、 牛
時珍曰︰ 與旄同。或作毛。《後漢書》云︰冉KT 夷出 牛,一名 牛,重千斤,毛可為旄。觀此則旄牛之名,蓋取諸此。顏師古云︰ 牛即 牛也。而葉盛《水東日記》云︰毛牛與封牛合,則生 牛。亦類毛牛,偏氣使然,故謂之 。然則 又毛之遺種耶?
【集解】
時珍曰︰ 牛出甘肅臨洮,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養之。狀如水牛,體長多力,能載重,迅行如飛,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長尺許。其尾最長,大如斗,亦自愛護,草木鉤之,則止而不動。古人取為旌旄,今人以為纓帽。毛雜白色者,以茜染紅色。《山海經》云︰潘侯之山有旄牛,狀如牛而四足節生毛。即此也。其肉味美,故《呂氏春秋》云︰肉之美者, 、象之肉也。
喉靨
【主治】
項下癭氣(時珍)。
【發明】
時珍曰︰ 牛,古方未見用者。近世亦因類之義也。其方用 牛喉脆骨二寸許一節,連兩邊扇動脆骨取之,或煮或燒,仰臥頓服。仍取巧舌(即靨子也),嚼爛噙之,食頃乃咽。病患容貌必瘦減,而癭自內消矣。不過二服即愈,云神妙無比也。
野馬
(《綱目》)
【集解】
時珍曰︰按郭璞云︰野馬似馬而小,出塞外。今西夏、甘肅及遼東山中亦有之。
取其皮為裘。食其肉,云如家馬肉,但落地不沾沙耳。《爾雅》云︰ 如馬,一角(似鹿茸)。
不角者,騏也。《山海經》云︰北海有獸,狀如馬,色青,名
肉
【氣味】
甘,平,有小毒。
【主治】
人病馬癇,筋脈不能自收,周痺肌肉不仁(思邈。《心鏡》治上証,用肉一斤,豉汁煮熟,入五味、蔥白,作腌臘及羹粥,頻食之。白煮亦可)。
陰莖
【氣味】
酸、鹹,溫,無毒。
【主治】
男子陰痿縮,少精(思邈)。
【發明】
時珍曰︰野馬,孫思邈《千金方》載有功用,而本草不收,今采補之。
野豬
(《唐本草》)
【集解】
宗奭曰︰野豬,陝、洛間甚多。形如家豬,但腹小腳長,毛色褐。作群行,獵人惟敢射最後者;若射中前者,則散走傷人。其肉赤色如馬肉,食之勝家豬,牝者肉更美。
詵曰︰冬月在林中食橡子。其黃在膽中,三歲乃有,亦不常得。
時珍曰︰野豬處處深山中有之,惟關西者時或有黃。其形似豬而大。牙退場門外,如象牙。
其肉有至二三百斤者。能啖蛇虺。《淮南子》曰︰野彘有艽 槎櫛,窟虛連比,以象宮室,陰以防雨,景以蔽日。亦其知也。范致能《虞衡志》云︰嶺南一種懶婦,似山豬而小,善害田禾。惟以機軸紡織之器置田所,則不複近也。
肉
【氣味】
甘,平,無毒。宗奭曰︰微動風。
詵曰︰不發病,減藥力,與家豬不同。但青蹄者不可食,微動風。
時珍曰︰服巴豆藥者忌之。
【主治】
癲癇,補肌膚,益五臟,令人虛肥,不發風虛氣(孟詵)。不過十頓(《日華》)。
【附方】
舊一。
久痔下血︰野豬肉二斤,著五味炙,空腹食之。作羹亦得。(《食醫心鏡》)
脂(臘月煉過取之)
【主治】
煉淨和酒日三服,令婦人多乳,十日後,可供三四兒。素無乳者亦下(孟詵)。
悅色,除風腫毒瘡疥癬(《日華》)。
黃
【氣味】
辛、甘,平,無毒。
【主治】
金瘡,止血生肉。療癲癇,水研如棗核許服之,日二服,效(《唐本》)。研水服,治血痢疰病(藏器)。治惡毒風,小兒疳氣,客忤天吊(《日華》)。
膽
【主治】
惡熱毒瓦斯(孟詵)。鬼疰癲癇,小兒諸疳,水研棗許服,日二(時珍。出《衛生方》)。
齒
【主治】
燒灰水服,治蛇咬毒(藏器)。
頭骨
【主治】
邪瘧(《聖惠方》中用之)。
【附方】
新一。每服二錢,粥飲空心服。(《聖惠方》)
外腎
【主治】
連皮燒存性研,米飲服,治崩中帶下,及腸風瀉血,血痢(《日華》)。
皮
【主治】
燒灰,塗鼠 惡瘡(時珍。《外台》方中用)。
豪豬
(《綱目》)
【釋名】
蒿豬(《唐本》)、山豬(《通志》)
時珍曰︰《說文》云︰豪,豕鬣如筆管者。能激毫射人故也。郭璞曰︰吳楚呼為鸞豬。《星禽》云︰壁水
【集解】
頌曰︰豪豬,陝、洛、江東諸山中並有之。髦間有豪如箭,能射人。
時珍曰︰豪豬處處深山中有之,多者成群害稼。狀如豬,而項脊有棘鬣,長近尺許,粗如箸。其狀似笄及帽刺,白本而黑端。怒則激去,如矢射人。羌人以其皮為靴。郭璞云︰豬自為牝牡而孕也。張師正《倦游錄》云︰南海有泡魚,大如斗,身有棘巽為魚,坎為豕,豈巽變坎乎?
肉
【氣味】
甘,大寒,有毒。
頌曰︰不可多食。發風,令人虛羸。
【主治】
多膏,利大腸(蘇頌)。
肚及屎
【氣味】
寒,無毒。
【主治】
水病,熱風,鼓脹。同燒存性,空心溫酒服二錢匕。用一具即消(孟詵)。乾燒服之,治黃膽
【發明】
詵曰︰此豬多食苦參,故能治熱風水脹,而不治冷脹也。
時珍曰︰豪豬本草不載,惟孟氏《食療本草》 條說之。
熊
(《本經》上品)
【釋名】
時珍曰︰熊者雄也。熊字篆文象形。俗呼熊為豬熊,羆為人熊、馬熊,各因形似以為別也。《述異記》云︰在陸曰熊,在水曰能(即鯀所化者)。故熊字從能。《續搜神記》云︰熊居樹孔中,東土人擊樹,呼為“子路”則起,不呼則不動也。又狒狒亦名人熊,見本條。
【集解】
《別錄》曰︰熊生雍州山谷。十一月取之。
弘景曰︰今東西諸山縣皆有之,自非易得。
頌曰︰今雍、洛、河東及懷慶、衛山中皆有之。形類大豕,而性輕捷,好攀緣,上高木,見人則顛倒自投於地。冬蟄入穴,春月乃出。其足名蹯,為八珍之一,古人重之,然之難熟。熊性惡鹽,食之即死(出《淮南子》)。
時珍曰︰熊如大豕而豎目,人足黑色。春夏膘肥時,皮濃筋駑,每升木引氣,或墮快,俗呼跌膘,即《莊子》所謂熊經鳥申也。冬月蟄時不食,飢則舐其掌,故其之熊蹯。其行山中,雖數十裡,必有 伏之所,在石岩枯木,山中人謂之熊館。劉敬叔《異苑》云︰熊性惡穢物及傷殘,捕者置此物於穴,則合穴自死。或為棘刺所傷,出穴爪之,至骨即斃也。陸佃《埤雅》云︰其膽春近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熊、羆皆壯毅之物,屬陽,故書以喻不二心之臣,而詩以為男子之祥也。
脂
【釋名】
熊白。
弘景曰︰脂即熊白,乃背上肪,色白如玉,味甚美,寒月則有,夏月則無。其腹中肪及身中脂,煎煉過亦可作藥,而不中啖。
【修治】
曰︰凡取得,每一斤入生椒十四個,同煉過,器盛收之。
【氣味】
甘,微寒,無毒。《別錄》曰︰微溫。
《日華》曰︰涼。其脂燃燈,煙損人眼,令失光明。
【主治】
風痺不仁筋急,五臟腹中積聚,寒熱羸瘦,頭瘍白禿,面上飢,輕身長年(《本經》)。飲食嘔吐(《別錄》)。治風,補虛損,殺勞蟲,酒煉服之(《日華》)。長發令黑,悅澤人面(蘇恭)。
【附方】
舊二,新一。
令發長黑︰熊脂、蔓荊子(末)等分和勻,醋調塗之。(《聖惠方》)
發毛黃色︰以熊脂塗發梳散,入床底,伏地一食頃,即出,便盡黑。不過用脂一升效。(《千金翼》)
白禿頭癬︰熊白敷之。(《楊氏產乳》)
肉
【氣味】
甘,平,無毒。
《別錄》曰︰微溫。弘景曰︰有痼疾不可食熊肉,令終身不除。鼎曰︰若腹中有積聚寒熱者食之,永不除也。十月勿食之,傷神。
【主治】
風痺,筋骨不仁,功與脂同(孫思邈)。補虛羸(孟詵)。
【發明】
時珍曰︰按︰劉河間云︰熊肉振羸,兔目明視。因其氣有餘,以補不足也。
【附方】
舊二。
肉一斤切,入豉汁中,和蔥、薑、椒、鹽作腌臘半斤,如上法食之。(並《食醫心鏡》)
掌
【修治】
《聖惠方》云︰熊掌難 ,得酒、醋、水三件同煮,熟即大如皮球也。
【主治】
食之可御風寒,益氣力(《日華》)。
膽 頌曰︰熊膽陰乾用。然多偽者,但取一粟許滴水中,一道若線不
時珍曰︰按錢乙云︰熊膽佳者通明。每以米粒點水中,運轉如飛者良。余膽亦轉,但緩爾。
周密《齊東野語》云︰熊膽善辟塵。試之以淨水一器,塵幕其上,投膽米許,則凝塵豁然而開也。
【氣味】
苦,寒,無毒。
權曰︰惡防己、地黃。
【主治】
時氣熱盛,變為黃膽,暑月久痢,疳 心痛疰忤(蘇恭)。治諸疳、耳鼻瘡、惡瘡,殺蟲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殺蛔、蟯蟲(時珍)。
【發明】
時珍曰︰熊膽,苦入心,寒勝熱,手少陰、厥陰、足陽明經藥也。故能涼心平肝殺蟲,為驚癇疰忤、翳障疳痔、蟲牙蛔痛之劑焉。
【附方】
舊五,新五。
赤目障翳︰熊膽丸,每以膽少許化開,入冰片一二片,銅器點之,絕奇。或淚癢,加生薑粉些須。(《齊東野語》)
如三日不開,服四物加甘草、天花粉。(《全幼心鑒》)
小兒鼻蝕︰熊膽半分,湯化抹之。(《聖惠方》)
十年痔瘡︰熊膽塗之神效,一切方不及也。(《外台》)
腸風痔 ︰熊膽半兩,入片腦少許研,和豬膽汁塗之。(《壽域方》)
蛔蟲心痛︰熊膽一大豆,和水服之,大效。(《外台》)
小兒驚癇︰方見主治。
風蟲牙痛︰熊膽三錢,片腦四分,每以豬膽汁調少許搽之。(《攝生方》)
水弩射人︰熊膽塗之。更以雄黃同用酒磨服,即愈。(《斗門方》)
諸疳羸瘦︰熊膽、使君子末等分研勻,瓷器蒸溶,蒸餅丸麻子大。每米飲下二十丸。(幼大全》)
腦髓
【主治】
諸聾(蘇恭)。療頭旋。摩頂,去白禿風屑,生發(《日華》)。
血
【主治】
小兒客忤(蘇恭)。
骨
【主治】
作湯,浴歷節風,及小兒客忤(孟詵)。
【附錄】
羆、 (音頹) 時珍曰︰熊、羆、 ,三而色黃白者,羆也;小而色黃赤者, 也。
頭長腳高,猛憨多力,能拔樹木,熊。羅願《其白如熊白,而理粗味減,功用亦同。
羊
(《本經》中品)
【釋名】
羚羊(俗)、 羊(音鈐)、時珍曰︰按王安石《字說》云︰鹿則比類,而環角外向以自防; 則獨棲,懸角木上以遠害,可謂靈也。故字從鹿,從靈省文。後人作羚。許慎《說文》云︰ ,山羊也,大而細角。《山海經》作 ,云︰狀如羊而馬尾。費信至尾,垂九塊,名九尾羊。
【集解】
《別錄》曰︰羚羊角出石城山川谷及華陰山。采無時。
弘景曰︰今出建平、宜都諸蠻山中及西域。多兩角,一角者為勝。角多節,蹙蹙圓繞。
別有山羊角極長,惟一邊有節,節亦疏大,不入藥用。乃《爾雅》名 羊者,羌夷以為羚羊,能陟峻 。
恭曰︰羚羊,南山、商、淅間大有,今出梁州,真州、洋州亦貢。其角細如人指,長四五有藏器曰︰山羊、山驢、羚羊,三種相似,而羚羊有神,夜宿防患,以角掛樹不著地。但角彎中深銳緊小,有掛痕者為真,如此分別,其疏慢無痕者非也。真角,耳邊聽之集集鳴者良。陶言一角者謬也。
頌曰︰今秦、隴、龍、蜀、金、商州山中皆有之,戎人多捕得來貨。其形似羊,青色而大。其角長一二尺,有節如人手指握痕,又最堅勁。郭璞注《爾雅》云︰ 似羊而大,其角細而圓銳,好在與《爾雅》之 羊,陶注之山羊,蘇注之山驢,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為羚羊。其細角長四五寸如人指多節蹙蹙圓真羚羊角,而世多不用何也?又閩、廣山中,出一種野羊,彼人亦謂之羚羊也。陳氏謂耳邊聽之鳴者良。今牛羊諸角,但殺之者,聽之皆有聲,不獨羚角也。自死角則無聲矣。
宗奭曰︰諸角附耳皆集集有聲,不如有掛痕一說為盡之。然有偽作者,宜察焉。
時珍曰︰羚羊似羊,而青色毛粗,兩角短小; 羊似吳羊,兩角長大;山驢,驢之身羚之角,但稍大而節疏慢耳。陶氏言羚羊有一角者,而陳氏非之。按《寰宇志》云︰安石山出羚羊,一角極堅,能碎金剛石。則羚固有一角者矣。
金剛石出西域,狀如紫石英,百煉不消,物莫能擊;惟羚羊角扣之,則自然冰泮也。又貘骨偽充佛牙,物亦不能破,用此角擊之即碎,皆相畏耳。羚羊皮,西人以作座褥。
羚羊角
【修治】
曰︰凡用,有神羊角甚長,有二十四節,內有天生木胎。此角有神力,可抵千牛。凡使不可單用,須要不拆元對,繩縛,鐵銼銼細,重重密裹,避風,以旋旋取用,搗篩極細,更研萬匝入藥,免刮人腸。
【氣味】
鹹,寒,無毒。《別錄》曰︰苦,微寒。
甄權曰︰甘,溫。能縮銀。
【主治】
明目,益氣起陰,去惡血注下,辟蠱毒惡鬼不祥,常不魘寐(《本經》)。除邪氣驚夢,狂越僻謬,療傷寒時氣寒熱,熱在肌膚,溫風注毒伏在骨間,及食噎不通。久服,強筋骨輕身,起陰益氣,利丈夫及熱毒痢 散產後惡血沖心煩悶,燒末酒服之。治小兒驚癇,治山瘴及噎塞(《藥性》)。治驚悸煩悶,心胸惡氣,瘰癧惡瘡溪毒(藏器)。平肝舒筋,定風安魂,散血下氣,辟惡解毒,治子癇痙疾(時珍)。
【發明】
時珍曰︰羊,火畜也,而羚羊則屬木,故其角入厥陰肝經甚捷,同氣相求也。
肝主木,開竅於目;其發病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風,在合為筋;其發病也,小兒驚癇,婦人子癇,大人中風搐搦,及筋脈攣急,歷節掣痛,而羚角能舒之。魂者,肝之神也;發病則驚駭不寧,狂越僻謬,魘寐卒死,而羚角能安之。血者,肝之藏也;發病則瘀滯下注,疝痛毒痢,瘡腫 ,產後血氣,而羚角能散之。相火寄於肝膽,在氣為怒;病則煩懣氣逆,噎塞不通,寒熱及傷寒伏熱,而羚角能降之。羚之性靈,而筋骨之精在角;故又能辟邪惡而解諸毒,碎佛牙而燒煙走蛇虺也。《本經》、《別錄》甚著其功,而近俗罕能發揚,惜哉﹗
【附方】
舊七,新四。
噎塞不通︰羚羊角屑為末,飲服方寸匕,並以角摩噎上。(《外台》)
胸脅痛滿︰羚羊角燒末,水服方寸匕。(《子母秘錄》)
腹痛熱滿︰方同上。
墮胎腹痛,血不出︰羚羊角燒灰三錢,豆淋酒下。(《普濟》)
產後煩悶汗出,不識人︰《千金》︰用羚羊角燒末,東流水服方寸匕。未愈再服。
又方︰加芍藥、枳實等分(炒),研末,湯服。
血氣逆煩︰羚羊角燒末,水服方寸匕。(《肘後方》)
臨產催生︰羚羊角一枚,刮尖為末,酒服方寸匕。(《產寶》)
小兒下痢︰羚羊角中骨燒末,飲服方寸匕。(《秘錄》)
遍身赤丹︰羚羊角燒灰,雞子清和,塗之,神效。(《外台》)
赤 如瘡,瘙癢,甚則殺人︰羚羊角磨水,摩之數百遍為妙。(《肘後方》)
山嵐瘴氣︰羚羊角末,水服一錢。(《集簡方》)
肉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惡瘡(藏器)。和五味炒熟,投酒中,經宿飲之,治筋骨急強,中風。北人恆食,南人食之,免蛇、蟲傷(孟詵)。
肺
【氣味】
同肉。
【主治】
水腫鼓脹,小便不利(時珍)。
【發明】
時珍曰︰羚羊肺本草不收。《千金翼》載太醫山連治韋司業水腫莨菪丸用之,蓋取其引藥入肺,以通小便之上源也。其方用羚羊肺一具,沸湯微炸過,曝乾為末。莨菪子一升,用三年醋浸一伏時,蒸熟搗爛和,丸梧桐子大。每用四丸,麥門冬湯食後服,候口中乾、妄語為驗。數日小便大利,即瘥。無羚羊,以青羊肺代之亦可。
膽
【氣味】
苦,寒,無毒。
【主治】
面上 ,如雀卵色,以酒二升,同煮三沸,塗四五次良(時珍)。
【附方】
新一。
面 ︰羚羊膽、牛膽各一枚,醋二升,同煮三沸,頻塗
鼻
【主治】
炙研,治五尸遁尸邪氣(時珍。《外台》方中用之)。
【附錄】
山驢 恭曰︰見上文。
時珍曰︰《南史》云︰滑國出野驢,有角。《廣志》云︰驢羊似驢。《山海經》云︰晉陽懸瓮之山、女幾之山、荊山、綸山,並多閭。郭璞注云︰閭即 也,似驢而歧蹄,馬尾,角如羚羊,一名山驢。俗人亦用其角以代羚羊。又《北山經》云︰太行之山,有獸狀如羚羊,而四角馬尾,有距善旋,其鳴自叫。此亦山驢之類也
山羊
(《日用》)
【釋名】
野羊(《圖經》)、 羊。
時珍曰︰羊之在原野者,故名。
【集解】
弘景曰︰山羊即《爾雅》 羊,出西夏,似吳羊而大角、角橢者。能陟峻 ,羌夷以為羚羊,角極長,惟一邊有節,節亦疏大,不入藥用。
恭曰︰山羊大如牛,或名野羊,善斗至死,角堪為鞍橋。
頌曰︰閩、廣山中一種野羊,彼人謂之羚羊。其皮濃硬,不堪炙食,其肉頗肥軟益人。
吳瑞曰︰山羊似羚羊,色青。其角有掛痕者為羚羊,無者為山羊。
時珍曰︰山羊有二種︰一種大角盤環,肉至百斤者;一種角細者,《說文》謂之莧羊桓)。
陸氏云︰ 羊狀如驢而群行,其角甚大,以時墮角,暑天塵露在上,生草戴行。故《代都賦》云︰ 羊養草以盤桓。
肉
【氣味】
甘,熱,無毒。
頌曰︰南方野羊,多啖石香薷,故腸藏頗熱,不宜多食之。
【主治】
南人食之,肥軟益人,治冷勞山嵐瘧痢,婦人赤白帶下(蘇頌)。療筋骨急強、虛勞,益氣,利產婦,不利時疾人(吳瑞)。
鹿
(《本經》中品)
【校正】
《本經》上品白膠,中品鹿茸,今並為一條。
【釋名】
斑龍。
時珍曰︰鹿字篆文,象其頭、角、身、足之形。《爾雅》云︰鹿,牡曰 ( (音攸),其子曰 (音迷),絕有力曰KT 云︰鹿與游龍相戲,必生異角。則鹿得稱
【集解】
時珍曰︰鹿,處處山林中有之。馬身羊尾,頭側而長,高腳而行速。牡者有角,夏至則解。大如小馬,黃質白斑,俗稱馬鹿。牝者無角,小而無斑,毛雜黃白色,俗稱 鹿,孕六月而生子。鹿性淫,一牡常交數牝,謂之聚 。同旅,居則環角外向以防害,臥則口朝尾閭,以通督
《 記》云︰鹿千歲為蒼,又五百歲為白,又五百歲為玄。玄鹿骨亦黑,為脯食之,可長生也。
《埤雅》云︰鹿乃仙獸,自能樂性,六十年必懷瓊於角下,角有斑痕,紫色如點,行則有涎,不複急走。故曰︰鹿戴玉而角斑,魚懷珠而鱗紫。沈存中《筆談》云︰北狄有駝鹿,極大而色蒼黃,無斑。角大而有文,堅瑩如玉。茸亦可用。《名苑》云︰鹿之大者曰麈,視其尾為準。其尾能辟塵,拂氈則不蠹,置茜帛中,歲久紅色不黯也。
鹿茸
【修治】
《別錄》曰︰四月、五月解角時取,陰乾,使時燥。
恭曰︰鹿茸,夏收之陰乾,百不收一,且易臭,惟破之火乾大好。
曰︰凡使鹿茸,用黃精自然汁浸兩日夜,漉出切焙搗用,免渴人也。又法︰以鹿茸鋸作片,每五兩,用羊脂三兩,拌天靈蓋末塗之,慢火炙令內外黃脆,以鹿皮裹之,安室中一宿,則藥魂歸矣。乃慢火焙乾,搗末用。
《日華》曰︰只用酥炙炒研。
宗奭曰︰茸上毛,先以酥薄塗勻,於烈焰中灼之,候毛盡微炙。不以酥,則火焰傷茸矣。
時珍曰︰《澹寮》、《濟生》諸方,有用酥炙、酒炙,及酒蒸焙用者,當各隨本方。
【發明】
《抱朴子》曰︰南山多鹿,每一雄游,牝百數至。春羸瘦,入夏惟食菖蒲即肥。
當角解之時,其茸甚痛。獵人得之,以索系住取茸,然後斃鹿,鹿之血未散也。
宗奭曰︰茸,最難得不破及不出卻血者。蓋其力盡在血中,獵時多有損傷故也。此以如紫茄四五寸,形如分歧不察。按沈存中《鹿茸作一種者疏矣。或刺麋、鹿血以代茸,雲茸亦血,此大誤矣。麋茸利補陽,鹿茸利補陰,須佐以他藥則有功。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長,筋次之,骨最難長。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堅。惟麋、鹿角自生至堅,無兩月之久,大者至二十餘斤。計一日夜須生數兩,凡骨之生無速於此。雖草木易生,亦不及之。此骨之至強者,所以能補骨血,堅陽道,益精髓也。頭者諸陽之會,上鐘於茸角,豈可與凡血為比哉。
時珍曰︰按熊氏《禮記疏》云︰鹿是山獸,屬陽,情淫而游山,夏至得陰氣解角,從陽退之象;麋是澤獸,屬陰,情淫而游澤,冬至得陽氣而解角,從陰退之象也。余見角下。
【氣味】
甘,溫,無毒。《別錄》曰︰酸,微溫。
甄權曰︰苦,辛。麻勃為之使。
詵曰︰鹿茸不可以鼻嗅之,中有小白蟲,視之不見,入人鼻必為蟲顙,藥不及也。
【主治】
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生齒不老(《本經》)。療虛勞,洒洒如瘧,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數利,泄精溺血,破瘀血在腹,散石淋癰腫,骨中熱疽,養骨安胎下氣,殺鬼精物,久服耐老。不可近丈夫陰,令痿(《別錄》)。補男子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夜夢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赤白帶下,炙末,空心酒服方寸匕(甄權)壯筋骨(《日華》)。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暈虛痢(時珍)。
【發明】
時珍曰︰按《澹寮方》云︰昔西蜀藥市中,嘗有一道人貨斑龍丸,一名茸珠丹。
每大醉高歌曰︰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靈丹都漫說。惟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穴。朝野遍傳之。其方蓋用鹿茸、鹿角膠、鹿角霜也。又戴原禮‧《証治要訣》︰治頭眩暈,甚則屋轉眼黑,或如物飛,或見一為二,用茸珠丹甚效。或用鹿茸半兩,無灰酒三盞,煎一盞,入麝香少許,溫服亦效。雲茸生於頭,類之相從也。
【附方】
舊一,新八。
斑龍丸︰治諸虛。用鹿茸(酥炙,或酒炙亦可)、鹿角膠(炒成珠)、鹿角霜、陽起石(紅,酒淬)、肉蓯蓉(酒浸)、酸棗仁、柏子仁、黃耆(蜜炙)各一兩,當歸、黑附子(炮)、地黃(九蒸九焙)各八(《澹寮》)
(末)一兩,絹袋裹,置酒瓶中,七腎虛腰痛,不能反側︰鹿茸(炙)、菟絲子各一兩,舶茴香半兩,為末,以羊腎二對,法酒煮爛,搗泥和,丸梧桐子大,陰乾。每服三精血耗涸︰面色黧黑,耳聾,目昏口渴,腰痛,腳弱白濁,上燥下寒,不受峻補者。鹿茸(酒蒸)、當歸(酒浸)各一兩。焙為末,烏梅肉煮膏搗,丸梧桐子(《濟生方》)
腰膝疼痛傷敗者︰鹿茸塗酥炙紫為末,每溫酒服一錢。(《續十全方 》) 小便頻數︰鹿茸一對,酥炙為末。每服二錢,溫酒下,日三服。(《鄭氏家傳方》)
虛痢危困,因血氣衰弱者︰鹿茸(酥炙)一兩為末,入麝香五分,以燈心煮棗肉和,丸梧桐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三五十丸。(《濟生方》)
飲酒成泄,骨立不能食,但飲酒即泄︰用嫩鹿茸(酥炙)、肉豆蔻(煨)一兩,生麝香五分。為末,陳白米飯丸梧桐子大。每米飲下五十丸。名室女白帶,因衝任虛寒者︰鹿茸(酒蒸焙)二兩,金毛狗脊、白蘞各一兩。為末,用艾煎醋,打糯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溫酒下五十丸,日二。(《濟生》)
角 頌曰︰七月採角。以鹿年久者,其角更好。煮以為膠,入藥彌佳。 曰︰鹿角要黃色緊重尖好者。此鹿食靈草,所以異眾鹿也。
搗篩為末。或燒飛為丹,服之至妙。以角寸截,泥裹,於器中大火燒一日,如玉粉也。
時珍曰︰按崔行功《纂要方》‧鹿角粉法︰以鹿角寸截,炭火燒過,搗末,水和成團,以絹袋三五重盛之,再 再和,如此五度,以牛乳和,再燒
【氣味】
鹹,溫,無毒。杜仲為之使。
【主治】
惡瘡癰腫,逐邪惡氣,留血在陰中(《本經》)。除少腹血急痛,腰脊痛,折傷惡血,益氣(《別錄》)。
貓鬼中惡,心腹疰痛(蘇恭)。水磨汁服,治脫精尿血,夜夢鬼交。醋磨汁,塗瘡瘍癰腫熱毒。火炙熱,熨小兒重舌、鵝口瘡(《日華》)。蜜炙研末酒服,輕身強骨髓,補陽道絕傷。
又治婦人夢與鬼交者,清酒服一撮,即出鬼精。燒灰,治女子胞中余血不盡欲死,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甚妙
【發明】
時珍曰︰鹿角,生用則散熱行血,消腫辟邪;熟用則益腎補虛,強精活血;煉霜熬膏,則專於滋補矣。
【附方】
舊十六,新十九。
服鹿角法︰鹿角屑十兩,生附子三兩(去皮臍),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令人少睡,益氣力,通神明。(彭祖方)
腎消尿數︰鹿角一具,炙搗篩。溫酒每服方寸匕,日二。(《外台》)
骨虛勞極︰面腫垢黑,脊痛不能久立。血氣衰憊,發落齒枯,甚則喜唾。用鹿角二兩,牛膝(酒浸焙)一兩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酒下。(《濟生》)
腎虛腰痛,如錐刺不能動搖︰鹿角屑三兩,炒黃研末。空心溫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後方》)
猝腰脊痛不能轉側︰鹿角五寸燒赤,投二升酒中,浸一宿飲。(《梅師》)
婦人腰痛︰鹿角屑熬黃研,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楊氏《產乳》)
妊娠腰痛︰鹿角截五寸長,燒赤,投一升酒中。又燒又浸,如此數次,細研。空心酒服方寸匕。(《產寶》)
產後腹痛,血不盡者︰鹿角燒研,豉汁服方寸匕,日二。(《子母秘錄》)
妊娠下血不止︰鹿角屑、當歸各半兩,水三盞,煎減半,頓服。不過二服。(《普濟方》)
胎死腹中︰鹿角屑三寸匕,煮蔥豉湯和服,立出。(《百一方》)
墮胎血瘀不下,狂悶寒熱︰用鹿角屑一兩為末,豉湯服一錢,日三。須臾血下。(《聖惠方》)
胞衣不下︰鹿角屑三分為末,薑湯調下。(《產乳》)
產後血暈︰鹿角一段,燒存性,出火毒,為末。酒調,灌下即醒。(楊拱《醫方摘要》)
婦人白濁,滑數虛冷者︰鹿角屑炒黃為末,酒服二錢。(《婦人良方》)
筋骨疼痛︰鹿角燒存性,為末。酒服一錢,日二。
食後喜嘔︰鹿角(燒末)二兩,人參一兩,為末。薑湯服方寸匕,日三。(《肘後方》)
小兒噦疾︰鹿角粉、大豆末等分,相和乳調,塗乳上飲之。(《古今錄驗》)
小兒瘧疾︰鹿角生研為末,先發時以乳調一字服。(《千金》)
小兒滯下赤白者︰用鹿角灰、髮灰等分,水服三錢,日二。《千金》)
小兒重舌︰鹿角末塗舌下,日三。(姚和眾方)
小兒流涎︰脾熱也。鹿角屑末,米飲服一字。(《普濟方》)
面上 ︰鹿角尖磨濃汁,濃塗之,神效。
面上風瘡︰鹿角尖磨酒塗之。(《聖惠》)
咽喉骨鯁︰鹿角為末,含之咽津。(《斗門方》)
蹉跌損傷,血瘀骨痛︰鹿角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竹木入肉不出者︰鹿角燒末,水和塗上,立出。久者不過一夕。(《千金方》)
蠷 尿瘡︰鹿角燒末,苦酒調敷。(《外台》)
五色丹毒︰鹿角燒末,豬脂和敷。(《肘後方》)
發背初起︰鹿角燒灰,醋和塗之,日五六易。(《千金方》)
乳發初起,不治殺人︰鹿角磨濃汁塗之,並令人嗍去黃水,隨手即散。(《梅師方》)
吹奶掀痛︰鹿角屑炒黃為末,酒服二錢。仍以梳梳之。(唐氏《經驗方》)
下注腳瘡︰鹿角燒存性,入輕粉同研,油調塗之。(《集要》)
癤毒腫毒︰鹿角尖磨濃汁塗之,甚妙。(瀕湖方)
癰疽有蟲︰鹿角燒末,苦酒和塗。磨汁亦可。
妖魅貓鬼,病患不肯言鬼︰以鹿角屑搗末,水服方寸匕,即言實也。(《錄驗》)
白膠 一名鹿角膠(《本經》)、粉名鹿角霜。
甄權曰︰白膠一名黃明膠。時珍︰正誤見黃明膠。
【修治】
《別錄》曰︰白膠生雲中,煮鹿角作之。
弘景曰︰今人少複煮作,惟合角弓用之。其法︰先以米瀋汁漬七日令軟,煮煎如作阿膠法耳。又一法︰銼角令細,入乾牛皮一片,即易消爛。不爾,雖百年無一熟也。
恭曰︰鹿角、麋角,但煮濃汁重煎,即為膠矣,何必使爛?欲求爛亦不難,陶未見耳。
詵曰︰作膠法︰細破寸截,以 水浸七日令軟,方煮之。
曰︰采全角鋸開,並長三寸,以物盛,於急水中浸一百日取出,刀刮去黃皮,拭淨。
以 醋煮七日,旋旋添醋,勿令少歇。戍時不用著火,只從子至戌也。日足,軟如粉。搗爛,每十兩入無灰酒一鎰,煮成膠,陰乾研篩用。
時珍曰︰今人呼煮爛成粉者,為鹿角霜;取粉熬成膠,或只以濃汁熬成膏者,為鹿角膠。按胡 《衛生方》云︰以米泔浸鹿角七日令軟,入急流水中浸桑柴火煮七日,旋旋添水,入醋少許,搗成霜用。其汁,加無灰
急方》云︰用新角三對,寸截,盛於長流水浸三日,刮淨,入鐵鍋中水煮三日夜,不可少停,水少即添湯。日足,取出刮以新鹿角寸截,囊盛,於流水中浸壺掩住,水少旋添。其角軟,以竹
【氣味】
甘,平,無毒。《別錄》曰︰溫。得火良,畏大黃。
【主治】
傷中勞絕,腰痛羸瘦,補中益氣。婦人血閉無子,止痛安胎。久服,輕身延年(《本經》)。
療吐血下血,崩中不止,四肢酸疼,多汗淋露,折跌傷損(《別錄》)。男子腎臟氣,氣弱勞損,吐血。婦人服之,令有子,安胎去冷,治漏下赤白(《藥性》)。炙搗酒服,補虛勞,長肌益髓,令人肥健,悅顏色;又治勞嗽,尿精尿血,瘡瘍腫毒(時珍)。
【發明】
曰︰凡使,鹿角勝於麋角。
頌曰︰今醫家多用麋茸、麋角,云力緊於鹿也。
時珍曰︰蘇東坡《良方》云︰鹿陽獸,見陰而角解;麋陰獸,見陽而角解。故補陽以鹿角為勝,補陰以麋角為勝。其不同如此,但云鹿勝麋,麋勝鹿,疏矣。按此說與沈存中“鹿茸利補陰,麋茸利補陽”之說相反。以理
【附方】
舊三,新五。
異類有情丸︰《韓氏醫通》云︰此方自製者。凡丈夫中年覺衰,便可服餌。蓋鹿乃純陽,龜、虎屬陰,血氣有情,各從其類,浸七日,酥炙研)各三兩六錢,鹿茸(熏乾,酒洗淨,酥塗炙,研)、虎脛骨(長流水浸七日,蜜塗酥炙)各二兩四錢,水火煉蜜,入九十丸。如濃味善飲者,加豬膽汁一二合,以寓降火之義。(炒)、牡蠣( )各一兩,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鹽湯下四十丸。(《普濟》)
白膠二兩炙為末,酒二升和,溫服。(《外台》)
合,分再服。(《外台》)
小便不禁,上熱下寒者︰鹿角霜為末,酒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溫酒下。
小便頻數︰鹿角霜、白茯苓等分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總要》) 門方》)
齒
【主治】
鼠 ,留血,心腹痛。不可近丈夫陰(蘇恭)。
骨
【氣味】
甘,微熱,無毒。
【主治】
安胎下氣,殺鬼精物,久服耐老,可酒浸服之(孟詵)。作酒,主內虛,續絕傷,補骨除風(思邈)。燒灰水服,治小兒洞注下痢(時珍)。
【附方】
新一。
補益虛羸︰鹿骨煎︰用鹿骨一具,枸杞根二升,各以水一斗,煎汁五升,和勻,共煎五升,日二服。(《千金》)
肉
【氣味】
甘,溫,無毒。詵曰︰九月以後,正月以前,堪食。他月不可食,發冷痛。白臆者、豹文者,並不可食。鹿肉脯,炙之不動,及見水而動,或曝之不燥者,並殺人。不可同雉肉、蒲白、 魚、蝦食,發惡瘡。《禮記》云︰食鹿去胃。
【主治】
補中,益氣力,強五臟。生者療中風口僻,割片薄之(《別錄》。
華陀云︰中風口偏者,以生肉同生椒搗貼,正即除之)。
養血生容,治產後風虛邪僻(時珍。《外台》有鹿肉湯)。
【發明】
思邈曰︰壺居士言鹿性多警烈,能別良草,止食葛花、葛葉、鹿蔥、鹿藥、白蒿、水芹、甘草、薺 、齊頭蒿、山蒼耳,他草不食,處必山岡,故產則歸下澤。
饗神用其肉者,以其性烈清淨也。凡藥餌之人,久食鹿肉,服藥必不得力,為其食解毒之草製諸藥也。
弘景曰︰野獸之中,獐、鹿可食生,則不膻腥。又非十二辰屬,八卦無主,且溫補,於人生死無尤,道家許聽為脯。過其餘,雖雞、犬、牛、羊補益,於亡魂有愆責,並宗奭曰︰三祀皆以鹿臘,亦取此義,且味亦勝他肉。
時珍曰︰邵氏言︰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獸,純陽多壽之物,能通督脈,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無損,陶說亦妄耳。
頭肉
【氣味】
平。
【主治】
消渴,夜夢鬼物,煎汁服,作膠彌善(蘇恭。宗奭曰︰頭可釀酒,須於作漿時,稍益蔥、椒)。
【附方】
新一。
老人消渴︰鹿頭一個,去毛煮爛,和五味。空心食,以汁咽之。(《鄙事》)
蹄肉
【氣味】
平。
【主治】
諸風,腳膝骨中疼痛,不能踐地,同豉汁、五味煮食(孫思邈)。
脂
【主治】
癰腫死肌,溫中,四肢不隨,頭風,通腠理。不可近陰《本經》麋脂正文,而蘇氏以注鹿脂,二脂功或同耶?)。
【附方】
新一。
面上 ︰鹿脂塗之,日再。(《聖惠方》)
髓(煉淨入藥)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丈夫女子傷中絕脈,筋急痛,咳逆,以酒和,服之良(《別錄》)。
壯陽道,令有子。同地黃汁煎膏服,填骨髓,壯筋骨,治嘔吐(《日華》)。補陰強陽,生精益髓,潤燥澤肌(時珍)。
【發明】
頌曰︰髓可作酒,唐方多有其法。
時珍曰︰鹿髓,近方稀用者。《刪繁方》治肺虛毛悴,酥髓湯用之。《御藥院方》滋補藥,用其脊髓和酒熬膏丸藥,甚為有理。白飛霞《醫通》云︰取鹿腦及諸骨髓煉成膏,每一兩,加煉蜜二兩煉勻,瓷器密收,用和滋補丸藥劑甚妙。凡腰痛屬腎虛寒者,以和古方摩腰膏,薑汁化一粒擦腎俞,則暖氣透入丹田如火,大補元陽。此法甚佳,人鮮知之。
【附方】
新一。
鹿髓煎︰治肺痿咳嗽,傷中脈絕。用鹿髓、生地黃汁各七合,酥、蜜各一兩,杏仁、桃仁各三兩(去皮炒,酒一升,同搗取汁),先煎杏仁、桃仁、地黃汁減半,入三味煎如稀餳。
每含一匙,徐徐咽下,日三。(《聖濟》)
腦
【主治】
入面脂,令人悅澤(蘇頌)。刺入肉內不出(《深師》)。
精
【主治】
補虛羸勞損(時珍)。
【發明】
韓懋曰︰王師授予鹿 丸方雲之精也。醫書稱鹿茸、角、血、髓苑囿馴養。每日以人參
燥則漸減,周而複始。大約三年之內,一旦毛不得,則精泄於外;或令其一交,即設法取其角霜一味為丸,空心鹽酒下,大起胎
時珍曰︰按《老子》云︰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 作者,精之至也。
催切,赤子陰也。今作鹿精之名,亦未為穩。
血
【主治】
陰痿,補虛,止腰痛、鼻衄,折傷,狂犬傷(蘇恭)。
及崩中帶下(《日華》)。諸氣痛欲危者,飲之立愈(汪穎)。大補虛損,益精血,解痘毒、藥毒(時珍)。
【發明】
頌曰︰近世有服鹿血酒者。云得於射生者,因采捕入山失道,數日飢渴將委頓。
惟獲一生鹿,刺血數升飲之,飢渴頓除。及歸,遂覺血氣充盛異人。有效而服之者,刺鹿頭角間血,酒和飲之更佳。
時珍曰︰近世韓飛霞補益方有斑龍宴法,孫氏解痘毒有陰陽二血丸,皆古所未知者。而沈存中又以刺血代茸為非,亦一說也。
【附方】
新三。
斑龍宴︰用馴養牡鹿一二只,每日以人參一兩煎水與飲,將滓拌土產草料米豆,以時喂之,勿雜他水草。百日之外,露筋可用矣。宴法︰夜前減食,次早空心低尾昂。令有力者抱定前足,有角者執定角,無角者以木囊頭拘之,使頭不動。用三棱針刺其眼之大 前毛孔,名天池穴。以銀管長三寸許插向鼻梁,坐定,咂其血,飲藥酒數杯。再咂再飲,以醉為度。鼻中流出者,亦可接和酒飲。飲畢避風,行升降工夫,為一宴也。用生肌藥敷鹿穴,養之。月可一度,一鹿可用六七年。不拘男女老少,服之終身無疾而壽,乃仙家服食丹方二十四品之一也。藥酒以八珍散加沉香、木香煮之。未出者稀,已出者減。用鹿血、兔血(各以青紙盛,置灰上,晒乾)、乳香、沒藥各一兩,雄黃、黃連各五錢,朱砂、麝香各一錢。為末,煉蜜丸綠豆大。每服十丸,空心酒下。兒小者減
鼻血時作︰乾鹿血炒枯,將酒浮熏二三次,仍用酒浮半杯和服之。
腎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補腎氣(《別錄》)。補中,安五臟,壯陽氣,作酒及煮粥食之(《日華》)。
【附方】
舊一。
腎虛耳聾︰用鹿腎一對,去脂膜切,以豉汁入粳米二合煮粥食。亦可作羹。(《聖惠方》)
膽
【氣味】
苦,寒,無毒。
【主治】
消腫散毒(時珍)。
筋
【主治】
勞損續絕(蘇恭)。塵沙瞇目者,嚼爛 入目中,則粘出(時珍)。
【附方】
舊一。
骨鯁︰鹿筋漬軟,搓索令緊,大如彈丸。持筋端吞至鯁處,徐徐引之,鯁著筋出。(《外台》)
靨
【主治】
氣癭,以酒漬,炙乾,再浸酒中,含咽汁,味盡更易,十具乃愈(《深師》)。
皮
【主治】
一切漏瘡,燒灰和豬脂納之,日五六易,愈乃止(時
糞
【主治】
經日不產,乾、濕各三錢,研末,薑湯服,立效(《經
胎糞
【主治】
解諸毒(時珍曰︰按范曄《後漢書》云︰冉糞,可療毒也)。
麋
(《本經》下品)
【釋名】
時珍曰︰陸佃云︰麋喜音聲。班固云︰麋性淫迷。則麋之名義取乎此。《爾雅》云︰牡曰 (音咎),牝曰 (音辰),其子曰 (音夭)。
【集解】
《別錄》曰︰麋生南山山谷及淮海邊。十月取之。
弘景曰︰今海陵間最多。千百為群,多牝少牡。
時珍曰︰麋,鹿屬也。牡者有角。鹿喜山而屬陽,故夏至解角;麋喜澤而屬陰,故冬至解角。麋似鹿而色青黑,大如小牛,肉蹄,目下有二竅為夜目。故《淮南子》云︰孕女見麋而子其鹿所息處,謂之鹿場也。今獵人多不分別,往往以麋為鹿,牡者猶可以角退為辨,牝者通目為 鹿矣。
麋脂 一名宮脂(《本經》)
時珍曰︰《別錄》言十月取脂,煉過收用;而《周禮》冬獻野狼,夏獻麋。注云︰野狼膏聚,麋膏散。聚則溫,散則涼,以順時也。
【氣味】
辛,溫,無毒。忌桃李,畏大黃。
【主治】
癰腫,惡瘡,死肌,寒風濕痺,四肢拘攣不收,風頭腫氣,通腠理(《本經》)。柔皮膚。不可近陰,令痿(《別錄》)。治少年氣盛,面生瘡 ,化脂塗之(時珍)。
【正誤】
弘景曰︰人言麋一牡輒交十餘牝,交畢即死。其脂墮地,經年,人得之名曰遁脂,酒服至良。夫麋性乃爾淫快,不應痿人陰。一方言不可近陰,令陰不痿,此乃有理。
恭曰︰游牝畢即死者,虛傳也。遍問山澤人,無此說。
肉
【氣味】
甘,溫,無毒。
詵曰︰多食令人弱房,發腳氣。妊婦食之,令子目病。
弘景曰︰不可合豬肉,雉肉食,發痼疾。合蝦及生菜、梅、李食,損男子精氣。
【主治】
益氣補中,治腰腳(孟詵)。補五臟不足氣(禹錫)。
【發明】
時珍曰︰按陸農師云︰鹿以陽為體,其肉食之燠;麋以陰為體,其肉食之寒。
觀此,則《別錄》麋脂令人陰痿,孟詵言多食肉令人弱房,及角、肉不同功之說,亦此意也。
茸
【修治】
與鹿茸同。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陰虛勞損,一切血病,筋骨腰膝酸痛,滋陰益腎(時珍)。
麋角
【修治】
曰︰麋角,頂根上有黃毛若金線,兼旁生小尖也、色蒼白者為上。
詵曰︰凡用麋角,可五寸截之,中破,炙黃為末,入藥。
時珍曰︰麋鹿茸角,今人罕能分別。陳自明以小者為鹿茸,大者為麋茸,亦臆見也。不若親視其采取時為有準也。造麋角膠、麋角霜,並與鹿角膠、鹿角霜同法。又《集靈方》云︰用麋角一雙,水浸七日,刮去皮,銼屑。以銀瓶盛牛乳浸一日,乳耗再加,至不耗乃止。用油紙密封瓶口。別用大麥鋪鍋中三寸,上安瓶,再以麥四周填滿。入水浸一伏時,水耗旋加,待屑軟如面取出,焙研成霜用。
【氣味】
甘,熱,無毒。
【主治】
風痺,止血,益氣力(《別錄》)。刮屑熬香,酒服,大益人(弘景。出《彭祖傳》中)。酒服,補虛勞,添精益髓,益血脈,暖腰華》)。作粉常服,治丈夫冷氣及風,筋骨疼痛。若猝心痛,一服立瘥。漿水磨泥塗面,令人光華,赤白如玉可愛(孟詵)。滋陰養血,功與茸同
【發明】
詵曰︰麋角常服,大益陽道,不知何因與肉功不同也。煎膠與鹿角膠同功,茸亦勝鹿茸,仙方甚重之。
恭曰︰麋茸功力勝鹿茸,角煮膠亦勝白膠。詳見鹿茸、鹿角下。
《日華》曰︰麋角屬陰,故治腰膝不仁,補一切血病也。
時珍曰︰鹿之茸角補陽,右腎精氣不足者宜之;麋之茸角補陰,左腎血液不足者宜之。此乃千古之微秘,前人方法雖具,而理未發出,故論者紛紜。又《楊氏家藏方》,治虛損有二至丸,兩角並用。但其藥性過溫,止宜於陽虛寒濕血痺者耳,於左腎無與焉。孫思邈《千金方》言︰麋角丸凡一百一十方,惟容成子羔所服者,特出眾方之外,子羔服之羽化。今觀其方,比二至丸似可常服,並集於下。
【附方】
新五。
麋角丸︰補心神,安臟腑,填骨髓,理腰腳,能久立,聰耳明目,發白更黑,貌老還少。
凡麋角,取當年新角連腦頂者為上,看角根有斫痕處,亦堪用。蛻角根下平者,不堪。取角五具,或四具、三具、二具、一具為一劑。去尖一大寸,即角長七八寸,取勢截斷,量把鎊得。即於長流水軟即將出,削去皺皮,以利鎊鎊取白處,至心即止。以清粟米泔浸兩宿,初經一宿即乾,握瀝去舊水,置新絹上曝乾,擇去惡物粗骨皮及鎊不勻者。以無灰美酒於大瓷器中浸,經兩宿,其藥及酒俱入淨釜中。初用武火煮一食久,後以文火微煎,如蟹目沸。以柳木篦徐徐攪,不得住手,時時添酒,以成煎為度。煎時皆須平旦下手,不得經宿。仍看屑消如稀膠,即以牛乳五升,酥一斤,以次漸下後項藥。仍以麋角一條,炙令黃為末,與諸藥同製之。檳榔、通草、秦艽、肉蓯蓉、人參、菟絲子(酒浸兩宿,晒乾別搗)、甘草各一兩,上搗為末。將膠再煎一食頃,似稀稠粥即止火。少時投諸藥末相和,稠粘堪作丸,即以新器盛貯,以眾手一時丸如梧桐子大。如粘手,著少酥塗手。其服餌之法︰空腹以酒下之,初服三十丸,日加一丸,加至五十丸為度,日二服。初服一百日內,忌房室。服經一月,腹內諸疾自相驅逐,有微利勿怪。漸後多泄氣能食。患氣者,加枳實、青木香各一兩。服至二百日,面皺光澤。一年,齒落更生,強記,身輕若風,日行數百裡。二年,令人肥飽少食;七十以上服之,卻成後生。
三年,腸作筋髓,預見未明。四年,常飽不食,自見仙人。三十下服之不輟,顏一定而不變。
修合時須在淨室中,勿令陰人、雞、犬、孝子等見。婦人服之尤佳。如飲酒食面,口乾眼澀內熱者,即服三黃丸微利之。如此一度發動以後,方始調暢也。(《千金》)
二至丸︰補虛損,生精血,去風濕,壯筋骨。用鹿角(鎊細,以真酥一兩,無灰酒一升,慢火炒乾,取)四兩,麋角(鎊細,以真酥二兩,米醋一升煮乾,慢火炒乾,取)半兩,蒼耳子(酒浸一宿,焙)半斤,山藥、白茯苓、黃 (蜜炙)各四兩,當歸(酒浸,焙)五兩,肉蓯蓉(酒浸,焙)、遠志(去心)、人參、沉香各二兩,熟附子一兩,通為末,酒煮糯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麋角丸︰《三因方》︰治五痿,皮緩毛瘁,血脈枯槁,肌膚薄著,筋骨羸弱,飲食不美,四肢無力,爪枯發落,眼昏唇燥。用麋角屑一斤(酒浸一宿),大附子(生,去皮臍)一兩半,熟地黃四兩,用大麥米二升,以一半藉底,以一半在上,以二布巾隔覆,炊一日,取出藥、麥,各焙為末。以浸藥酒,添清酒煮麥粉為糊和,杵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溫酒或米湯送下,日三服。一方只用麋角(鎊屑,酥炒黃色)五兩,熟附子(末)半兩,酒糊丸服。
麋角霜丸︰補元臟,駐顏色。用麋角一副(水浸七日,刮去皺皮,鎊為屑,盛在一銀瓶內,以牛乳汁浸一日,常令乳高二寸,如乳耗更添,直候不耗,用油單數重密封瓶口,別用大麥一斗,安在甑內,約濃三寸,上安麋角瓶,更用大麥周遭填實,露瓶口,不住火蒸一複時,如鍋內水耗,即旋添熱湯,須頻看角屑粉爛如面,即住火取出,用細篩子漉去乳,焙乾,每料八兩),附子(炮裂去皮)、乾山藥各三兩,上為末,蒸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用溫鹽酒送下。煉蜜丸亦可。(《總錄》)
麋角丸︰彭祖云︰使人丁壯不老,房室不勞損,氣力顏色不衰者,莫過麋角。其法︰刮為末十兩,用生附子一枚合之,雀卵和丸,日服二十丸,溫酒下,二十日大效。亦可單熬為末酒服,亦令人不老,但性緩不及附子者。(《彭祖服食經》)
骨
【主治】
虛勞,至良。煮汁釀酒飲,令人肥白,美顏色(禹錫)。
皮
【主治】
作靴、襪,除腳氣(孟詵)。
雙頭鹿
(《拾遺》)
【釋名】
荼苜機。
時珍曰︰荼苜機,音蔡茂機,番言也,出《博物志》。舊本訛作蔡苴機,又作余義,亦荼苜之訛也。
【集解】
藏器曰︰按張華《博物志》云︰荼苜機出永昌郡,是兩頭鹿名也,似鹿兩頭。
其胎中屎,以四月取之。范曄《後漢書》云︰雲南縣有神鹿,兩頭,能食毒草。《華陽國志》云︰此鹿出雲南郡熊倉山。即余義也。
時珍曰︰按盛弘之《荊州記》云︰武陵郡西有陽山,產兩頭獸,似鹿,前後有頭,一頭食,一頭行,山人時或見之。段成式《雜俎》云︰雙頭鹿胎矢名耶希。夷人為希。按︰《唐韻》屎字又音希,即此義也。
胎中屎
【主治】
敷惡瘡,蛇虺毒(藏器)。
麂
(宋《開寶》附)
【釋名】
KT (即古麂字)。
時珍曰︰麂味甘旨,故從旨。又《字說》云︰山中有虎,麂必鳴以告,其聲幾幾然,故曰麂。大者曰 。
【集解】
馬志曰︰麂生東南山谷。
頌曰︰今有山林處皆有之,而均、房、湘、漢間尤多,乃獐類也。按︰《爾雅》云︰麂,大,旄毛狗足。謂毛長也。南人往往食其肉,然堅
又有一種類麂而大者名 ,不堪藥用。《山海經》云︰女幾之山多 麂。即此。
宗奭曰︰麂,獐屬而小於獐。其口兩邊有長牙,好斗。其皮為第一,無出其右者,但皮多牙傷痕。其聲如擊破鈸。四方皆有,山深處頗多。
時珍曰︰麂居大山中,似獐而小,牡者有短角,黧色豹腳,腳矮而力勁,善跳越。其行草莽,但循一徑。皮極細膩,靴、襪珍之。或云亦好食蛇。宋書《符瑞志》有銀麂,白色;今施州山中出一種紅麂,紅色
肉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五痔病。炸熟,以薑、醋進之,大有效(藏器)。
頭骨
【氣味】
辛,平,無毒。
【主治】
燒灰飲服,治飛尸(藏器)。
皮
【主治】
作靴、襪,除濕氣腳痺(時珍)。
獐
(《別錄》中品)
【釋名】
(音君,亦作KT )。
時珍曰︰獵人舞采,則獐、麋注視。獐喜文章,故字從章。陸氏曰︰獐性驚 ,故謂之獐。又善聚散,故又名 。 ,圓倉也。《爾雅》云︰ ,牡曰 (音語),牝曰 (音栗),其子曰 (音助)。大者曰 (音
【集解】
頌曰︰獐,今陂澤淺草中多有之。其類甚多, 乃總名也。有有牙者,有無牙者,其牙不能噬嚙。
時珍曰︰獐,秋冬居山,春夏居澤。似鹿而小,無角,黃黑色,大者不過二三十斤。雄者有牙退場門外,俗稱牙獐。其皮細軟,勝於鹿皮,夏月毛 而皮濃,冬月毛多而皮薄也。宋‧《符瑞志》有銀獐白色,云王者刑罰中理則出。春秋《運斗
【正誤】
詵曰︰獐中往往得香,如栗子大,不能全香,亦治惡病。
時珍曰︰獐無香,有香者麝也,俗稱土麝呼為香獐是矣。今正之。
肉
【氣味】
甘,溫,無毒。
詵曰︰八月至十一月食之,勝羊;十二月至七月食之,動氣。多食,令人消渴。
者,食之發痼疾。不可合鵠肉食,成症痼。又不可合梅、李、蝦食,病患。
【主治】
補益五臟(《別錄》)。
【發明】
弘景曰︰俗云白肉是獐。其膽白,易驚怖也。
詵曰︰肉同麋肉釀酒,良。道家以其肉供養星辰,名為白脯,云不屬十二辰,不是腥膩,無時珍曰︰獐膽白性怯,飲水見影輒奔,《道書》謂獐鹿無魂也。
藏器曰︰人心粗豪者,以其心肝曝乾為末,酒服一具,便即小膽;若怯者食之,則轉怯不知所為。
【附方】
舊二。
通乳︰獐肉煮食,勿令婦知。(《子母秘錄》)
消瘤︰用獐肉或鹿肉剖如濃脯,炙熱拓之。可四炙四易,出膿便愈。不除,再以新肉用之。(《外台秘要》)
髓腦
【主治】
益氣力,悅澤人面(《別錄》)。治虛風(時珍曰︰《千金》治暗風,薯蕷煎,治虛損,天門冬煎,並用之。頌曰︰唐方有獐髓煎及獐骨酒,並補下)。
骨
【氣味】
甘,微溫,無毒。
【主治】
虛損泄精(《別錄》)。益精髓,悅顏色(《日華》。時珍曰︰《千金》治產後虛損,有獐骨湯,煮汁煎藥。)釀酒,有補下之功(
麝
(《本經》上品)
【釋名】
射父(《爾雅》)、香獐。
時珍曰︰麝之香氣遠射,故謂之麝。或云麝父之香來射,故名,亦通。其形似獐,故俗呼香獐。《梵書》謂麝香曰莫訶婆伽。
【集解】
《別錄》曰︰麝生中台山谷,及益州、雍州山中。春分取香,生者益良。
弘景曰︰麝形似獐而小,黑色,常食柏葉,又啖蛇。其香正在陰莖前皮內,別有膜袋裹之。五月得香,往往有蛇皮骨。今人以蛇蛻皮裹香,云彌香,是相使也。麝夏月食蛇、蟲多,至寒則香滿,入春臍內急痛,自以爪剔出,著屎溺中覆之,常在一處不移。曾有遇得乃至一斗五升者,此香絕勝殺取者。昔人云是精、溺凝作,殊不爾也。今出羌夷者多真好,出隨郡、義陽、晉溪諸蠻中者亞之。出益州者形扁,仍以皮膜裹之,多偽。凡真香一子分作三四子,刮取血膜,雜以余物,裹以四足膝皮而貨之,貨者又複偽之。彼人言但破看一片,毛共在裹中者為勝。今惟得活者看取,必當全真耳。
頌曰︰今陝西、益、利、河東諸路山中皆有,而秦州、文州諸蠻中尤多。蘄州、光州或時亦有,其香絕小,一子才若彈丸,往往是真,蓋彼人不甚作偽爾。其香有三等︰第一生香,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然極難得,價同明珠。其香聚處,遠近草木不生或焦黃也。今人帶香過園林,則瓜果皆不實,是其驗也。其次臍香,乃捕得殺取之。其三心結香,乃麝見大獸捕逐,驚畏失心,狂走墜死。人有得之,破心見血流出脾上,作乾血塊者,不堪入藥。又有一種水麝,其香更奇,臍中皆水,瀝一滴於斗水中,用洒衣物,其香不歇。唐天寶中,虞人曾一獻之,養於囿中,每以針刺其臍,捻以真雄黃,則臍複合,其香倍於肉麝。此說載在《酉陽雜俎》,近不複聞有之,或有之而人不識矣。
慎微曰︰楊億《談苑》云︰商汝山中多麝,遺糞常在一處不移,人以是獲之。其性絕愛其臍,為人逐急,即投岩,舉爪剔裂其香,就縶而死,猶拱四足保其臍。故李商隱詩云︰投岩麝退香。許渾詩云
時珍曰︰麝居山,獐居澤,以此為別。麝出西北者香結實;出東南者謂之土麝,亦可用,而力次之。南中靈貓囊,其氣如麝,人以雜之。見本條。
麝臍香
【修治】
曰︰凡使麝香,用當門子尤妙。以子日開之,微研用,不必苦細也。
【氣味】
辛,溫,無毒。甄權曰︰苦、辛。忌大蒜。
李鵬飛曰︰麝香不可近鼻,有白蟲入腦,患癩。久帶其香透關,令人成異疾。
【主治】
辟惡氣,殺鬼精物,去三蟲蠱毒,溫瘧癇 。久服,除邪,不夢寤魘寐(《本經》)。療諸凶邪鬼氣,中惡,心腹暴痛,脹急痞滿,風毒,去面 、目中膚翳,婦人產難墮胎。通神仙(《別錄》)。佩服及置枕間,辟惡夢,及尸疰鬼氣。又療蛇毒(弘景。《抱朴子》云︰入山辟蛇,以麝香丸著足爪中有效。因麝啖蛇,故以厭之也)。治蛇、蠶咬,沙虱溪瘴毒,辟蠱氣,殺臟腑蟲,治瘧疾,吐風痰,療一切虛損惡病。納子宮,暖水臟,止冷帶下(《日華》)。熟水研服一粒,治小兒驚癇客忤,鎮心安神,止小便利。又能蝕一切癰瘡膿水(《藥性》。又云︰入十香丸服,令人百毛九竅皆香)。除百病,治一切惡氣及驚怖恍惚(孟詵)。療鼻窒,不聞香臭(好古)。通諸竅,開經絡,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積,治中風、中氣、中惡,痰厥,積聚症瘕(時珍)。
【發明】
李杲曰︰麝香入脾治內病。凡風病在骨髓者宜用之,使風邪得出。若在肌肉用之,反引風入骨,如油入面之不能出也。
朱震亨曰︰五臟之風,不可用麝香以瀉衛氣。口鼻出血,乃陰盛陽虛,有升無降,當補陽抑陰,不可用腦、麝輕揚飛竄之劑。婦人以血為主,凡血海虛而寒熱盜汗者,宜補養之;不可用麝香之散,琥珀之燥。
嚴用和曰︰中風不省者,以麝香、清油灌之,先通其關,則後免語蹇癱瘓之証,而他藥亦有效也。
時珍曰︰嚴氏言風病必先用麝香,而丹溪謂風病、血病必不可用,皆非通論。蓋麝香走竄,能通諸竅之不利,開經絡之壅遏。若諸風、諸氣、諸血、諸痛、驚癇、症瘕諸病,經絡壅閉,孔竅不利者,安得不用為引導以開之、通之耶?非不可用也,但不可過耳。
《濟生方》治食瓜果成積作脹者用之,治飲酒成消渴者用之,云果得麝則壞,酒得麝則敗,此得用麝之理者也。
【附方】
舊七,新十三。
中風不省︰麝香二錢研末,入清油二兩和勻,灌之,其人自蘇也。(《濟生方》)
中惡客忤,項強欲死︰麝香少許,乳汁調,塗兒口中取效。醋調亦可。(《廣利方》)
小兒驚啼,發歇不定︰真麝香一字,清水調服,日三。(《廣利》)
小兒中水︰單以麝香如大豆三枚,奶汁調,分三四服。(《楊氏產乳》)
破傷風水,毒腫痛不可忍︰麝香末一字納瘡中,出盡膿水,便效。(《普濟方》)
中惡霍亂︰麝香一錢,醋半盞,調服。(《聖惠方》)
小兒邪瘧︰以麝香研墨,書“去邪辟魔”四字於額上。(《經驗後方》)
諸果成積,傷脾作脹,氣急。用麝香一錢,生桂末一兩。飯和,丸綠豆大。大人十五丸,小兒七丸,白湯下。蓋“果得麝則落、木得桂即枯”故也。(《濟
消渴飲水,因飲酒或食果實過度,雖能食而口渴飲水,數尿。以麝香當門子,酒相和作十餘丸,枳 子煎湯送下。蓋麝香敗酒壞果,枳 亦敗酒也。(《濟生》)
偏正頭痛久不除者︰晴明時,將發分開,用麝香五分,皂角末一錢,薄紙裹置患處。以布包炒鹽於上熨之,冷則易。如此數次,永不再發。(《簡便單方》)
五種蠱毒︰麝香、雄黃等分為末,以生羊肝如指大,以刀割開,裹藥吞之。(《衛生》)
口內肉球有根如線五寸余,如釵股,吐出乃能食物,捻之則痛徹心者。麝香一錢研水服之,日三,自消。(夏子益《奇疾方》)
催生易產︰《續十全方》︰麝香一錢,水研服,立下。《濟生》︰勝金散︰治人弱難產。麝香一錢,鹽豉一兩,以舊青布裹之,燒紅為末。以秤錘淬酒,服二錢即下。郭稽中云︰婦人產難及橫逆生者,乃兒枕破而敗血裹子,服勝金散逐其敗血,自生也。
死胎不下︰麝香(當門子)一枚,桂心末二錢,溫酒服,即下。(《本事方》)
痔瘡腫毒︰麝香(當門子)、印城鹽等分塗之。不過三次。(《外台》)
鼠咬成瘡︰麝香封之,妙。(《經驗後方》)
蠶咬成瘡︰蜜調麝香敷之。(《廣利方》)
山嵐瘴氣︰水服麝香三分解之。(《集簡方》)
蟲牙作痛︰香油抹箸頭,蘸麝香末。綿裹炙熱咬之。換二三次,其蟲即死,斷根甚妙。
肉
【氣味】
甘,溫,無毒。
詵曰︰蠻人常食之,似獐肉而腥氣,云食之不畏蛇毒也。
【主治】
腹中症病(時珍)。
【附方】
新一。
小兒症病︰麝肉二兩,切焙,蜀椒三百枚,炒搗末,以雞子白和,丸小豆大。每服二三丸,湯下,以知為度。(《范汪方》)
靈貓
(《拾遺》)
【釋名】
靈狸(作蛉者非)、香狸(《雜俎》)、神狸(《離騷注》)、類。
時珍曰︰自為牝牡,又有香氣,可謂靈而神矣。
【集解】
藏器曰︰靈貓生南海山谷。狀如狸,自為牝牡。其陰如麝,功亦相似。按︰《異物志》云︰靈狸一體自為陰陽。刳其水道連囊,以酒洒陰乾,其氣如麝。若雜入麝香中,罕能分別,用之亦如麝焉。
頌曰︰香狸出南方,人以作膾生,如北地狐生法,其氣甚香,微有麝氣。
時珍曰︰按段成式言,香狸有四外腎,則自能牝牡者,或由此也。劉郁《西使記》云黑契丹出香狸,文似土豹,其肉可食,糞溺皆香如麝氣。楊慎《丹鉛錄》云︰予在大理府見香貓如狸,其文如金錢豹。此即《楚辭》所謂乘赤豹兮載文狸,王逸注為神狸者也。《南山經》所謂︰ 爰之山有獸焉,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列子》亦云︰ 爰之獸,自孕而生,曰類。疑即此物也。又《星禽真形圖》,心月狐有牝牡兩體,其神狸乎?珍按︰劉、楊二說與《異物志》所說相合,則類即靈狸無疑矣,類、狸字音亦相近也。
肉
【氣味】
甘,溫,無毒。
陰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中惡鬼氣,飛尸蠱疰,心腹猝痛,狂邪鬼神,鬼瘧疫氣,夢寐邪魘,鎮心安神(藏器)。
貓
(《蜀本草》)
【釋名】
家狸。
時珍曰︰貓,苗、茅二音,其名自呼。陸佃云︰鼠害苗而貓捕之,故字從苗。《禮記》所謂迎貓,為其食田鼠也,亦通。《格古論》云︰一名烏圓。或謂蒙貴即貓,非矣。
【集解】
時珍曰︰貓,捕鼠小獸也,處處畜之。有黃、黑、白、駁數色,狸身而虎面,柔毛而利齒。以尾長腰短,目如金銀,及上 多棱者為良。或云︰其睛可定時︰子、午、卯、酉如一線,寅、申、巳、亥如盈月,辰、戌、丑、未如棗核也。其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則暖。性畏寒而不畏暑,能畫地卜食,隨月旬上下嚙鼠首尾,皆與虎同,陰類之相符如此。其孕也兩月而生,一乳數子,恆有自食之者。俗傳牝貓無牡,但以竹帚掃背數次則孕。或用斗覆貓於灶前,以刷帚頭擊斗,祝灶神而求之亦孕。此與以雞子祝灶而抱雛者相同,俱理之不可推者也。貓有病,以烏藥水灌之,甚良。世傳薄荷醉貓,死貓引竹,物類相感然耳。
肉
【氣味】
甘、酸,溫,無毒。
【主治】
勞疰、鼠 、蠱毒。
【發明】
時珍曰︰本草以貓、狸為一類注解。然狸肉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胡KT 《易簡方》云︰凡預防蠱毒,自少食貓肉,則蠱不能害。此亦《隋書》所謂貓鬼野道之蠱乎?《肘後》治 核腫,或已潰出膿血者,取貓肉如常作羹,空心食之,云不傳之法也。昔人皆以 子為鼠涎毒所致。此乃《淮南子》所謂狸頭治鼠及鼠嚙人瘡。又云狐目狸腦,鼠去其穴。皆取其相製之義耳。
頭骨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鬼疰蠱毒,心腹痛,殺蟲治疳,及痘瘡變黑,瘰癧、 、惡瘡(時珍)。
【發明】
時珍曰︰古方多用狸,今人多用貓,雖是二種,性氣相同,故可通用。孫氏治痘瘡倒 ,用人、貓、豬、犬四頭骨,方見人類。
【附方】
新九。
心下鱉瘕︰用黑貓頭一枚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三。(《壽域》)
痰 發喘︰貓頭骨燒灰,酒服三錢,便止。(《醫學正傳》)
貓鬼野道病,歌哭不自由︰臘月死貓頭燒灰,水服一錢匕,日二。(《千金方》)
多年瘰癧不愈︰用貓頭、蝙蝠各一個,俱撒上黑豆,同燒存性,為末摻之。乾則油調。
內服五香連翹湯,取效。(《集要》)
走馬牙疳︰黑貓頭燒灰,酒服方寸匕。(《壽域方》)
小兒陰瘡︰貓頭骨燒灰,敷之即愈。
鼠咬瘡痛︰貓頭燒灰,油調敷之,以瘥為度。(趙氏方)
收斂癰疽︰貓頭一個 研,雞子十個煮熟去白,以黃煎出油,入白蠟少許,調灰敷之,外以膏護住,神妙。(《醫方摘要》)
對口毒瘡 貓頭骨燒存性,研。每服三五錢,酒服。(吳球《便民食療方》)
腦(紙上陰乾)
【主治】
瘰癧鼠 潰爛,同莽草等分為末,納孔中(時珍。出《千金》)。
眼睛
【主治】
瘰癧鼠 ,燒灰,井華水服方寸匕,日三(出《千金》)。
牙
【主治】
小兒痘瘡倒 欲死,同人牙、豬牙、犬牙燒炭,等分研末,蜜水服一字,即便發起(時珍)。
【發明】
時珍曰︰痘瘡歸腎則變黑。凡牙皆腎之標,能入腎發毒也。內有貓牙,又能解毒,而熱証亦可用云。
舌
【主治】
瘰癧鼠 ,生晒研敷(《千金》)。
涎
【主治】
瘰癧,刺破塗之(時珍)。
肝
【主治】
勞瘵殺蟲,取黑貓肝一具,生晒研末,每朔、望五更酒調服之(時珍。出《直指》)。
胞衣
【主治】
反胃吐食,燒灰,入朱砂末少許,壓舌下,甚效(
皮毛
【主治】
瘰癧諸 ,癰疽潰爛(時珍)。
【附方】
新六。
乳癰潰爛見內者︰貓兒腹下毛,坩鍋內 存性,入輕粉少許,油調封之。(《濟生秘覽》)
瘰癧鼠 ︰以石菖蒲生研 之,微破,以貓兒皮連毛燒灰,用香油調敷。內服白蘞末,酒下,多多為上。仍以生白蘞搗爛,入酒少許,敷之,效。(《証治要訣》)
鬢邊生癤︰貓頸上毛、豬頸上毛各一把,鼠屎一粒,燒研,油調敷之。(《壽域》)
鬼舐頭瘡︰貓兒毛燒灰,膏和敷之。(《千金》)
鼻擦破傷︰貓兒頭上毛剪碎,唾粘敷之。(《衛生易簡》)
鼠咬成瘡︰貓毛燒灰,入麝香少許,唾和封之。貓須亦可。(《救急易方》)
尿以薑或蒜擦牙、鼻,或生蔥 鼻中,即遺出。
【主治】
蜒蚰諸蟲入耳,滴入即出(時珍。出《儒門事親》)。
屎
【修治】
臘月採乾者,泥固,燒存性,收用。
【主治】
痘瘡倒陷不發,瘰癧潰爛,惡瘡蠱疰,蠍螫鼠咬(時珍。痘 有無價散,見人類)。燒灰水服,治寒熱鬼瘧,發無期度者,極驗(《唐本注》)。
【附方】
舊一,新七。
小兒瘧疾︰烏貓屎一錢,桃仁七枚,同煎,服一盞立瘥(《溫居士方》)
腰腳錐痛支腿者︰貓兒屎燒灰,唾津調,塗之。(《永類鈐方》)
蠱疰腹痛︰雄貓屎燒灰,水服。(《外台》)
瘰癧潰爛︰臘月貓屎,以陰陽瓦合,鹽泥固濟, 過研末,油調搽之。(《儒門事親》)
鬼舐頭禿︰貓兒屎燒灰,臘豬脂和,敷之。(《千金》)
鼠咬成瘡︰貓屎揉之,即愈。(《壽域方》)
蠍螫作痛︰貓兒屎塗之,三五次即瘥。(《心鏡》)
哮痰咳︰貓糞燒灰,砂糖湯服一錢。(葉氏《摘玄
狸
(《別錄》中品)
【釋名】
野貓。
時珍曰︰按《埤雅》云︰豸之在裡者,故從裡,穴居狸伏之獸也。《爾雅》云︰狸子曰KT(音曳)。其足蹯,其跡KT (音鈕,指頭處也)。
【集解】
弘景曰︰狸類甚多。今人用虎狸,無用貓狸者,然貓狸亦好。又有色黃而臭者,肉亦主鼠 。
頌曰︰狸,處處有之。其類甚多,以虎斑文者堪用,貓斑者不佳。南方一種香狸,其肉甚香,微有麝氣。
宗奭曰︰狸形類貓,其紋有二︰一如連錢,一如虎紋,皆可入藥。肉味與狐不相遠。江西一種牛尾狸,其尾如牛。人多糟食,未聞入藥。
時珍曰︰狸有數種︰大小如狐,毛雜黃黑有斑,如貓而圓頭大尾者為貓狸,善竊雞鴨,其氣臭,肉不可食。有斑如 虎,而尖頭方口者為虎狸,善食蟲鼠果實,其肉不臭,可食;似虎狸而尾有黑白錢文相間者,為九節狸,皮可供裘領,《宋史》安陸州貢野貓、花貓,即此二種也。有紋如豹,而作麝香氣者為香狸,即靈貓也。南方有白面而尾似牛者,為牛尾狸,亦曰玉面狸,專上樹木食百果,冬月極肥,人多糟為珍品,大能醒酒。張揖《廣雅》云︰玉面狸,人捕畜之,鼠皆帖伏不敢出也。一種似貓狸而絕小,黃斑色,居澤中,食蟲鼠及草根者名 (音迅)。又登州島上有海狸
肉
【氣味】
甘,平,無毒。詵曰︰溫。正月勿食,傷神。
時珍曰︰《內則》︰食狸去正脊,為不利人也。反藜蘆。
【主治】
諸疰(《別錄》)。治風濕鬼毒瓦斯,皮中如針刺(時珍。出《太平御覽》)。作羹,治痔及鼠 ,不過三頓,甚妙
【附方】
新二。
腸風痔 ,下血年深日近者︰如聖散︰用臘月野狸一枚,蟠在罐內;炒大棗半升,枳殼半斤,甘草四兩,豬牙皂莢二兩,同入罐內蓋定,瓦上穿一孔,鹽泥固濟, 令乾。作一地坑,以十字瓦支住罐子,用炭五秤, 至黑煙盡、青煙出取起,濕土罨一宿,為末。每服二錢,鹽湯下。一方︰以狸作羹,其骨燒灰酒服。(《楊氏家藏方》)
風冷下血,脫肛疼痛︰野狸一枚,大瓶盛之,泥固,火 存性,取研,入麝香二錢。每食前,米飲服二錢。(《聖惠方》)
膏
【主治】
鼷鼠咬人成瘡,用此摩之,並食狸肉(時珍)。
肝
【主治】
鬼瘧(時珍)。
【附方】
新一。
鬼瘧經久,或發或止︰野貓肝一具,(瓶盛,熱豬血浸之,封口,懸乾去血,取肝研末),猢猻頭骨、虎頭骨、狗頭骨各一兩,麝香一分,為末,醋糊丸芡子大。發時手把一丸嗅之,仍以緋帛包一丸系中指上。(《聖惠方》)
陰莖
【主治】
女人月水不通,男子陰 ,燒灰,東流水服(《別錄》)。
骨(頭骨尤良)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風疰、尸疰、鬼疰、毒瓦斯,在皮中淫躍如針刺者,心腹痛,走無常處,及鼠惡瘡(《別錄》)。燒灰酒服,治一切游風(《日華》)。炒末,治噎病,不通飲食(《藥性》)。
燒灰水服,治食野鳥肉中毒。頭骨炙研或燒灰,酒服二錢,治尸疰、邪氣腹痛及痔 ,十服後見驗(孟詵。宗 曰 (時珍)。
【發明】
頌曰︰華佗治尸疰有狸骨散,用其頭。
時珍曰︰狸骨、貓骨性相近,可通用之。《衛生寶鑒》治諸風心癇神應丹,用狸全身燒過入藥。
【附方】
舊一,新一。
瘰癧腫痛久不瘥。用狸頭、蹄骨,並塗酥炙黃為散。每日空心米飲下一錢匕。(《聖惠》)
瘰已潰 狸頭燒灰,頻敷之。(《千金》)
屎(五月收乾)
【主治】
燒灰,水服,主鬼瘧寒熱(孟詵)。燒灰,和臘豬脂,敷小兒鬼舐頭瘡(《千金》)。
風狸
(《拾遺》)
【校正】
原附狸下,今分出。
【釋名】
風母(《綱目》)、風生獸(同)、時珍曰︰風狸能因風騰越,死則得風複生,而又治風疾,故得風名。
言其詰崛也。
【集解】
藏器曰︰風狸生邕州以南。似兔而短,棲息高樹上,候風而吹至他樹,食果子。
其尿如乳,甚難得,人取養之乃可得。 之平猴,《嶺南異物志》之風猩,《酉陽雜俎》之 ,《虞衡志》之風狸,皆一物也,但紋有大同小異爾。其獸生嶺南及蜀西徼外山林中。其大如狸如獺,其狀如猿猴而小,其目赤,其尾短如無,其色青黃而黑,其文如豹。或云一身無毛,惟自鼻至尾一道有青毛,廣寸許,長三四分。其尿如乳汁。其性食蜘蛛,亦啖薰陸香。晝則蜷伏不動如 ,夜則因風騰躍甚捷,越岩過樹,如鳥飛空中。人網得之,見人則如羞而叩頭乞憐之態。人撾擊之,倏然死矣,以口向風,須臾複活。惟碎其骨、破其腦乃死。一云刀斫不入,火焚不焦,打之如皮囊,雖鐵擊其頭破,得風複起;惟石菖蒲塞其鼻,即死也。一云此獸常持一小杖,遇物則指,飛走悉不能去,見人則棄之。人獲得擊打至極,乃指示人。人取以指物,令所欲如意也。二說見《十洲記》及《嶺南志》,未審然否?
腦
【主治】
酒浸服,愈風疾(時珍。出《嶺南志》)。和菊花服至十斤,可長生(《十洲記》)。
尿
【主治】
諸風(藏器)。大風疾(《虞衡志》)。
狐
(《別錄》下品)
【釋名】
時珍曰︰《埤雅》云︰狐,孤也。狐性疑,疑則不可以合類,故其字從孤省。
或云狐知虛實,以虛擊實,實即孤也,故從孤,亦通。
【集解】
弘景曰︰江東無狐,狐出北方及益州。形似狸而黃,善為魅。
恭曰︰形似小黃狗,而鼻尖尾大,全不似狸。
頌曰︰今江南亦時有之,汴、洛尤多。北土作膾生食之。宗奭曰︰其性多疑審聽,故捕者多用 。時珍曰︰狐南北皆有之,北方最多。有黃、黑、白三種,白色者尤稀。尾有白錢紋者亦佳。日伏於穴,夜出竊食。聲如嬰兒,氣極臊烈。毛皮可為裘,其腋毛純白,謂之狐白。許慎云︰妖獸,鬼所乘也。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則首丘。或云狐知上伏,不度阡陌。或云狐善聽冰。或云狐有媚珠。或云狐至百歲,禮北斗而變化為男、女、淫婦以惑人。又能擊尾出火。或云狐魅畏狗。千年老狐,惟以千年枯木燃照,則見真形。或云犀角置穴,狐不敢歸。《山海經》云︰青丘之山,有鼎曰︰狐魅之狀,見人或叉手有禮,或祗揖無度,或靜處獨語,或裸形見人也。
肉
【氣味】
甘,溫,無毒。
詵曰︰有小毒。《禮記》云“食狐去首”,為害人也。
【主治】
同腸作 食,治瘡疥久不瘥(蘇恭)。煮炙食,補虛損;又主五臟邪氣,患蠱毒寒熱者,宜多服之(孟詵)。
【附方】
舊一。
狐肉羹︰治驚癇恍惚,語言錯謬,歌笑無度,及五臟積冷,蠱毒寒熱諸病。用狐肉一片及五臟治淨,入豉汁煮熟,入五味作羹,或作粥食。京中以羊骨汁、鯽魚代豉汁,亦妙。(《食醫心鏡
五臟及腸肚
【氣味】
苦,微寒,有毒。
【主治】
蠱毒寒熱,小兒驚癇(《別錄》)。補虛勞,隨臟而補,治惡瘡疥。生食,治狐魅(《日華》)。作羹 ,治大人見鬼(孟詵)。肝燒灰,治風癇及破傷風,口緊搐強(時珍。
古方治諸風
【附方】
新四。
勞瘧瘴瘧︰野狐肝一具陰乾,重五日更初,北斗下受氣為末,粳米飯作丸綠豆大。每以一丸緋帛裹,系手中指,男左女右。(《聖惠》)
鬼瘧寒熱︰野狐肝膽一具(新瓶內陰乾),阿魏一分,為末,醋煮麵糊丸芡子大。發時男左女右把一丸嗅之。仍以緋帛包一丸,系手中指。(《聖惠》)
中惡蠱毒︰臘月狐腸燒末,水服方寸匕。(《千金》)
牛病疫疾︰恭曰︰狐腸燒灰,和水灌之,勝獺也。
膽(臘月收之)
【主治】
人猝暴亡,即取雄狐膽溫水研灌,入喉即活。移時者無及矣(蘇頌。出《續傳信方》)。辟邪瘧,解酒毒(時珍。《萬畢術》云︰狐血漬黍,令人不醉。高誘注云︰以狐血漬黍米
【附方】
新一。
狐膽丸︰治邪瘧發作無時。狐膽一個,朱砂、砒霜各半兩,阿魏、麝香、黃丹、綠豆粉各一分,為末,五月五日午時,粽子尖和,丸梧桐子大。空心及發前,冷醋湯服二丸。忌熱物。(《聖惠方》)
陰莖
【氣味】
甘,微寒,有毒。
思邈曰︰平,有小毒。
【主治】
女子絕產,陰中癢,小兒陰 卵腫(《別錄》)。
婦人陰脫(時珍)。
【附方】
新一。
小兒陰腫 狐陰莖炙為末,空心酒服。(《千金方》)
頭
【主治】
燒之辟邪。同狸頭燒灰,敷瘰癧(時珍。《千金》)。
目
【主治】
破傷中風(時珍)。
【發明】
時珍曰︰狐目治破傷風,方見劉氏《保壽堂方》,云神效無比。臘月收取狐目陰乾,臨時用二目一副,炭火微燒存性,研末,無灰酒服之。又《淮南萬畢術》云︰狐目狸腦,鼠去其穴。謂塗穴辟鼠也。
鼻
【主治】
狐魅病,同豹鼻煮食(時珍)。
唇
【主治】
惡刺入肉,杵爛,和鹽封之(《聖惠》)。
【主治】
入媚藥(嘉謨曰︰取法︰小口瓶盛肉,置狐常行處。狐爪不得,徘徊於上,涎入瓶中,乃收之也)。
四足
【主治】
痔漏下血(時珍)。
【附方】
新一。
痔漏反花瀉血者︰用狐手足一副(陰乾),穿山甲、 皮各三兩,黃明膠、白附子、五靈脂、蜀烏頭、川芎 、乳香各二兩,銼細,入砂鍋內,固濟候乾,炭火 紅為末。入木香末
皮
【主治】
辟邪魅(時珍)。
尾
【主治】
燒灰辟惡(《日華》。頭尾燒灰,治牛疫,和水灌之)。
雄狐屎
恭曰︰在竹、木、及石上,尖頭者是也。
【主治】
燒之辟惡(《別錄》)。去瘟疫氣(蘇恭)。治肝氣心痛,顏色蒼蒼如死灰狀而喘息大者,以二升燒灰,和薑黃三兩搗末,空腹酒下方寸匕,日再,甚效(蘇頌。出崔元亮《海上方》)。療惡刺入肉,燒灰,和臘月豬脂封之(《千金》)。
【附方】
舊一,新一。
鬼瘧寒熱︰雄狐屎、蝙蝠屎各一分為末,醋糊丸芡子大。發時男左女右,手把一丸嗅之。(《聖惠》)
一切惡 ,中有冷息肉者︰用正月狐糞乾末,食前新
貉
(音鶴。《衍義》)
【校正】
原系
【釋名】
時珍曰︰按俗云︰貉與獾同穴各處,故字從各。《說文》作 。亦作 。《爾雅》︰子曰貊(音陌),其雌曰 (音惱)。原本以貊
【集解】
宗奭曰︰貉形如小狐,毛黃褐色。
時珍曰︰貉生山野間。狀如狸,頭銳鼻尖,斑色。其毛深濃溫滑,可為裘服。與獾同穴而異處,日伏夜出,捕食蟲物,出則獾隨之。其性好睡,人或蓄之,以竹叩醒,已而複寐,故人好睡者謂之貉睡。俗作渴睡,謬矣。俚人又言其非好睡,乃耳聾也,故見人乃知趨走。
《考工記》云︰貉逾汶則死,地氣使然也。王浚川言北曰狐,南曰貉;《星禽書》言氐土貉是千歲獨狐化成者,並非也。
肉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元臟虛勞及女子虛憊(蘇頌)。
??
(音湍。《唐本草》)
【釋名】
獾 (藏器)、豬獾。
時珍曰︰ ,團也,其狀團肥也。《爾雅》云︰ 子曰 。其足蹯,其跡KT 。蹯,足掌也。KT ,指頭跡也。
【集解】
頌曰︰ ,似犬而矮,尖喙黑足,褐色。與獾、貉三種而大抵相類,而頭、足小別。郭璞注《爾雅》云︰ ,一名獾,以為一物,然方書說其形狀差別也。
宗奭曰︰ 肥矮,毛微灰色,頭連脊毛一道黑,短尾,尖嘴而
時珍曰︰ ,即今豬獾也。處處山野間有之,穴居。狀似小豬 ,形體肥而行鈍。其耳聾,見人乃走。短足短尾,尖喙褐毛,能孔地食蟲蟻瓜果。其肉帶土氣,皮毛不如狗獾。蘇頌所注乃狗獾,非
肉
【氣味】
甘、酸,平,無毒。
【主治】
水脹久不瘥、垂死者,作羹食之,下水大效(蘇恭。《聖惠》用粳米、蔥、豉作粥食)。服丹石動熱,下痢赤白久不瘥,煮肉露一宿,空腹和醬食,一頓即瘥。瘦人煮和五味食,長肌肉(孟詵。宗奭曰︰野獸中惟 肉最甘美,益瘦人)。治上氣虛乏,咳逆勞熱,和五味煮食(吳瑞)。
膏
【主治】
蜣螂蠱毒,胸中哽噎怵怵如蟲行,咳血,以酒和服,或下或吐或自消也(崔行功)。
胞
【主治】
蠱毒,以臘月者,湯摩如雞子許,空腹服之(《唐本草》)。
骨
【主治】
上氣咳嗽,炙研,酒服三合,日二,取瘥(孟詵)。
獾
(《食物》)
【釋名】
狗獾(音歡)、天狗。
時珍曰︰獾又作 ,亦狀其肥鈍之貌。蜀人呼為天狗。
【集解】
汪穎曰︰狗獾,處處山野有之,穴土而居。形如家狗,而腳短,食果實。有數種相似。其肉味甚甘美,皮可為裘。狗獾似小狗而肥,尖喙矮足,短尾深毛,褐色。皮可為裘領。亦食蟲蟻瓜果面有海獾皮,可供衣裘,亦此類也。
肉
【氣味】
甘、酸,平,無毒。
【主治】
補中益氣,宜人(汪穎)。小兒疳瘦,殺蛔蟲,宜啖之(蘇頌)。功與 同(時珍)。
木狗
(《綱目》)
【集解】
時珍曰︰按熊太古《冀越集》云︰木狗生廣東左右江山中。形如黑狗,能登木。
其皮為衣褥,能運動血氣。元世祖有足疾,取以為褲,人遂貴重之,此前所未聞也。珍嘗聞蜀人言︰川西有玄豹,大如狗,黑色,尾亦如狗。其皮作裘、褥,甚暖。冬月遠行,用其皮包肉食,數日猶溫,彼土亦珍貴之。此亦木狗之屬也,故附見於此云。
皮
【主治】
除腳痺風濕氣,活血脈,暖腰膝(時珍)。
豺
(音儕。《唐本草》)
【釋名】
豺狗。
時珍曰︰按《字說》云︰豺能勝其類,又知祭獸,可謂才矣。故字從才。《埤雅》云︰豺,柴也。俗名體瘦如豺是矣。
【集解】
時珍曰︰豺,處處山中有之,野狼屬也。俗名豺狗,其形似狗而頗白,前矮後高而長尾,其體細瘦而健猛,其毛黃褐色而 其牙如錐而噬物,群行虎亦畏之,又喜食羊。
其聲如犬,人惡之,以為引魅不祥。其氣臊臭可惡。羅願云︰世傳狗為豺之舅,見狗輒跪,亦相製耳。
肉
【氣味】
酸,熱,有毒。
詵曰︰豺肉食之,損人精神,消人脂肉,令人瘦。
皮
【氣味】
熱。
【主治】
冷痺軟腳氣,熟之以纏裹病上,即瘥(蘇恭)。療諸疳痢,腹中諸瘡,煮汁飲,或燒灰酒服之。其灰亦可敷 齒瘡(孟詵。又曰︰頭骨燒灰和酒灌解槽,牛馬便馴良附人)。
治小兒夜啼,百法不效
野狼
(《拾遺》)
【釋名】
毛狗。
時珍曰︰《禽書》云︰野狼逐食,能倒立,先卜所向,獸之良者也。故字從良。《爾雅》云︰牡曰獾,牝曰野狼,其子曰 (音叫)。
【集解】
藏器曰︰野狼大如狗,蒼色,鳴聲則諸孔皆沸。
時珍曰︰野狼,豺屬也,處處有之,北方尤多,喜食之,南人呼為毛狗是矣。其居有穴。其形大如犬,而銳頭尖喙,白頰駢脅,高前廣後,腳不甚高。能食雞鴨鼠物。其色雜黃黑,亦有蒼灰色者。其聲能大能小,能作兒啼以魅人,野俚尤惡其冬鳴。其腸直,故鳴則後竅皆沸,而糞為烽煙,直上不斜。其性善顧而食戾踐藉。老則其胡如袋,所以跋胡 尾,進退兩患。其象上應奎
穎曰︰狽足前短,知食所在;野狼足後短,負之而行,故曰野狼狽。
野狼筋
藏器曰︰野狼筋如織絡袋子,又若筋膠所作,大小如鴨卵。人有犯盜者,熏之即腳攣縮,因之獲賊也。或言是野狼 下筋,又言是蟲所作,未知孰是?
時珍曰︰按李石《續博物志》云︰唐時有野狼巾,一作野狼筋,狀如大蝸,兩頭光,帶黃色。
有段 失金帛,集奴婢於庭焚之,一婢臉 ,乃竊器者。此即陳氏所謂野狼筋也。愚謂其事蓋術者所為,未必實有是理,而羅氏《爾雅翼》解為野狼 中筋,大於雞卵,謬矣。
肉
【氣味】
咸,熱,無毒。味勝狐、犬。
【主治】
補益五臟,濃腸胃,填精髓,腹有冷積者宜食之(時珍。出《飲膳正要》)。
膏
【主治】
補中益氣,潤燥澤皺,塗諸惡瘡(時珍)。
【發明】
時珍曰︰臘月煉淨收之。《禮記》云︰小切野狼 膏,與稻米為酏。謂以野狼胸臆中膏,和米作粥糜也。古人多食野狼肉,以膏煎和飲食。故《內則》食野狼去腸,《周禮》獸人冬獻野狼,取其膏聚也。諸方亦時用野狼之靨、牙、皮、糞,而本草並不著其功用,止有陳藏器述野狼筋疑似一說,可謂缺矣。今通據《飲膳正要》諸書補之云。
牙
【主治】
佩之,辟邪惡氣。刮末水服,治 犬傷。燒灰水服方寸匕,治食牛中毒(時珍。
出《短劇》諸方)。
喉靨
【主治】
噎病,晒乾為末,每以半錢入飯內食之,妙(《聖惠》)。
皮
【主治】
暖人,辟邪惡氣。嗉下皮,搓作條,勒頭,能去風止痛(《正要》。淮南子《萬畢術》云︰野狼皮當戶,羊不敢出)。
尾
【主治】
系馬胸前,辟邪氣,令馬不驚(《正要》)。
屎
【主治】
瘰癧,燒灰,油調封之。又治骨哽不下,燒灰,水服之(時珍。出(《外台》、《千金方》)。
屎中骨
【主治】
小兒夜啼,燒灰,水服二黍米大,即定。又能斷酒
【附方】
新一。
破傷風︰野狼、虎穿腸骨四錢(炙黃),桑花、蟬蛻各二錢,為末。每服一錢,米湯調下。
若口乾者,不治。(《經驗方》)
兔
(《別錄》中品)
【釋名】
明視。
時珍曰︰按魏子才《六書精蘊》云︰兔字篆文象形。一云︰吐而生子,故曰兔。《禮記》謂之明視,言其目不瞬而 然也。《說文》兔子曰 (音萬)。狡兔曰 (音俊),曰 (音讒)。《梵書》謂兔為舍舍迦。
【集解】
頌曰︰兔處處有之,為食品之上味。
時珍曰︰按︰《事類合璧》云︰兔大如狸而毛褐,形如鼠而尾短,耳大而銳。上唇缺而無脾,長須而前足短。尻有九孔,趺居, 捷善走。舐雄豪而孕,五月而吐子。其大者為KT(音綽),似兔而大,青色,首與兔同,足與鹿同,故字象形。或謂兔無雄,而中秋望月中顧兔以孕者,不經之說也。今雄兔有二卵,古樂府有“雄兔腳撲速,雌兔眼迷離”,可破其疑矣。《主物簿》云︰孕環之兔,懷於左腋,毛有紋采,至百五十年,環轉於腦,能隱形也。
王廷相《雅述》云︰兔以潦而化為鱉,鱉以旱而化為兔
肉
【氣味】
辛,平,無毒。詵曰︰酸,冷。
時珍曰︰甘,寒。按︰《內則》云︰食兔去尻,不利人也。《風俗通》云︰食兔髕多,令人面生髕骨。
弘景曰︰兔肉為羹,益人。妊娠不可食,令子缺唇。不可合白雞肉及肝、心食,令人面黃。合獺肉食,令人病遁尸。與薑、橘同食,令人心痛、霍亂。又不可同芥食。
藏器曰︰兔尻有孔,子從口出,故妊婦忌之,非獨為缺唇也。大抵久食絕人血脈,損元氣、陽事,令人痿黃。八月至十月可食,餘月傷人神氣。兔死而眼合者殺人。
【主治】
補中益氣(《別錄》)。熱氣濕痺,止渴健脾。生食,壓丹石毒(《日華》)。臘月作醬食,去小兒豌豆瘡(《藥性》)。涼血,解熱毒,利大腸(時珍)。
【發明】
宗奭曰︰兔者,明月之精。有白毛者,得金之氣,入藥尤效。凡兔至秋深時可食,金氣全也,至春、夏則味變矣。然作醬必用五味,既患豌豆瘡,又食此物,發毒太甚,恐斑爛損人。
時珍曰︰兔至冬月 木皮,已得金氣而氣內實,故味美;至春食草麥,而金氣衰,故不美也。今俗以飼小兒,云令出痘稀,蓋亦因其性寒而解熱耳。故又能治消渴,壓丹石毒。若痘已出,及虛寒者,宜戒之。劉純《治例》云︰反胃,結腸甚者難治,常食兔肉則便自行。又可証其性之寒利矣。
【附方】
舊一。
消渴羸瘦︰用兔一只,去皮、爪、五臟,以水一斗半煎稠,去滓澄冷,渴即飲之。極重者不過二兔。(崔元亮《海上方》)
血
【氣味】
鹹,寒,無毒。
【主治】
涼血活血,解胎中熱毒,催生易產(時珍)。
【附方】
新六。
蟾宮丸︰《乾坤秘韞》︰治小兒胎毒,遇風寒即發痘疹,服此可免,雖出亦稀。用兔二只,臘月八日刺血於漆盤內,以細面炒熟和,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綠豆湯下。每一兒食一劑,永安甚效。《楊氏經驗方》︰加朱砂三錢,酒下。名兔砂丸。
兔血丸︰小兒服之,終身不出痘瘡,或出亦稀少。臘月八日,取生兔一只刺血,和蕎麥麵,少加雄黃四五分,候乾,丸如綠豆大。初生小兒,以乳汁送下二三丸。遍身發出紅點,是其征驗也。但兒
長催生丹︰治產難︰臘月兔血,以蒸餅染之,紙裹陰乾為末。每服二錢,乳香湯下。(《指迷方》)
心氣痛︰《瑞竹堂方》︰用臘兔血和茶末四兩,乳香末二兩,搗丸芡子大。每溫醋化服一丸。談野翁方︰臘月八日,取活兔血和面,丸梧桐子大。每白湯下二十一丸。
腦
【主治】
塗凍瘡(《別錄》)。催生滑胎(時珍)。同膏,治耳聾(蘇恭)。
【附方】
舊四。
催生散︰用臘月兔腦髓一個,攤紙上令勻,陰乾剪作符子,於面上書“生”字一個。候母痛極時,用釵股夾定,燈上燒灰,煎丁香酒調下。(《博濟方》)
催生丹︰臘月取兔腦髓二個,塗紙上吹乾,入通明乳香末二兩,同研令勻。於臘日前夜,安桌子上,露星月下。設茶果,齋戒焚香,望北拜告曰︰大道弟子某,修合救世上難生婦人藥,願降威靈,佑助此藥,速令生產。禱畢,以紙包藥,露一夜,天未明時,以豬肉搗和,丸芡子大,紙袋盛,懸透風處。每服一丸,溫醋湯下。良久未下,更用冷酒下一丸,即產。
乃神仙方也。(《經驗方》)
手足皸裂︰用兔腦髓生塗之。(《聖惠》)
發腦發背及癰疽熱癤惡瘡︰用臘月兔頭搗爛,入瓶內密封,惟久愈佳。每用塗帛上濃封之,熱痛即如冰也。頻換取瘥乃止。(《勝金》)
骨
【主治】
熱中,消渴,煮汁服(《別錄》。
頌曰︰崔元亮《海上方》︰治消渴羸瘦,小便不禁。兔骨和大麥苗煮汁服,極效)。煮汁服,止霍亂吐利(時珍。《外台》用之)。治鬼疰,瘡疥刺風(《日華》。藏器曰︰醋磨塗久疥,妙)。
頭骨(臘月收之)
【氣味】
甘、酸,平,無毒。
【主治】
頭眩痛,癲疾(《別錄》)。連皮毛燒存性,米飲服方寸匕,治天行嘔吐不止,以瘥為度(蘇頌。出《必效方》)。連毛、髓燒灰酒服,治產難下胎,及產後余血不下(《日華》。陸氏用蔥湯下)。燒末,敷婦人產後陰脫,癰疽惡瘡。水服,治小兒疳痢。煮汁服,治消渴不止(時珍)。
【附方】
新二。
預解痘毒︰十二月取兔頭煎湯浴小兒,除熱去毒,令出痘稀。(《飲膳正要》)
產後腹痛︰兔頭炙熱摩之,即定。(《必效》)
肝
【主治】
目暗(《別錄》)。明目補勞,治頭旋眼眩(《日華》。和決明子作丸服,甚明目)。切洗生食如羊肝法,治丹石毒發上沖,目暗不見物(孟詵)。
【發明】
時珍曰︰按劉守真云︰兔肝明目,因其氣有餘,以補不足也。眼科書云︰兔肝能瀉肝熱。蓋兔目 而性冷故也。
【附方】
新一。
風熱目暗︰肝腎氣虛,風熱上攻,目腫暗。用兔肝一具,米三合,和豉汁,如常煮粥食。(《普濟》)
皮毛(臘月收之)
【主治】
燒灰,酒服方寸匕,治產難後胞衣不出,及餘血搶心,脹刺欲死者,極驗(蘇恭)。煎湯,洗豌豆瘡(《藥性》)。
頭皮灰︰主鼠 ,及鬼疰毒瓦斯在皮中如針刺者。
毛灰︰主灸瘡不瘥(藏器)。
皮灰︰治婦人帶下。
毛灰︰治小便不利。余見敗筆下(時珍)。
【附方】
舊二婦人帶下︰兔皮燒煙盡,為末。酒服方寸匕,以瘥為度。(《外台》)
火燒成瘡︰兔腹下白毛貼之。候毛落即瘥。(《百一方》)
屎(臘月收之)
【釋名】
明月砂(《聖惠》)、玩月砂(《集驗》)、兔蕈(《炮炙論》)。
【主治】
目中浮翳,勞瘵五疳,疳瘡痔 ,殺蟲解毒(時珍)。
【發明】
時珍曰︰兔屎能解毒殺蟲,故治目疾、疳勞、瘡痔方中往往用之。諸家本草並不言及,亦缺漏也。按沈存中《良方》云︰江陰萬融病勞,四體如焚,寒熱煩躁。一夜夢一人腹擁一月,光明使人心骨皆寒。及寤而孫元規使人遺藥,服之遂平。扣之,則明月丹也,乃悟所夢。
【附方】
舊二,新五。
明月丹︰治勞瘵,追蟲。用兔屎四十九粒, 砂(如兔屎大)四十九粒,為末,生蜜丸梧桐子大。月望前,以水浸甘草一夜,五更初取汁送下七丸。有蟲下,急鉗入油鍋內煎殺。三日不下,再服。(《蘇沈良方》
五疳下痢︰兔屎(炒)半兩,乾蛤蟆一枚,燒灰為末,綿裹如蓮子大,納下部,日三易之。(《聖惠方》)
大小便秘︰明月砂一匙安臍中,冷水滴之令透,自通也。(《聖惠》)
痔瘡下血疼痛不止者︰用玩月砂,慢火炒黃為末。每服二錢,入乳香五分,空心溫酒下,日三服。即兔糞也。(《集驗方》)
月蝕耳瘡︰望夜,取兔屎納蛤蟆腹中,同燒末,敷之。(《肘後》)
痘瘡入目生翳︰用兔屎日乾,為末。每服一錢,茶下即安。(《普濟方》)
痘後目翳︰直往山中東西地上,不許回顧,尋兔屎二七粒,以雌、雄檳榔各一個同磨,不落地,井水調服。百無一失,其效如神。(《藺氏經驗方》)
敗筆
(《唐本草》)
【集解】
時珍曰︰上古殺青書竹帛,至蒙恬以兔毫作筆,後世複以羊、鼠諸毛為之,惟兔毫入藥用。
筆頭灰
【氣味】
微寒,無毒。
【主治】
水服,治小便不通,小便數難淋瀝,陰腫脫肛,中惡(《唐本》)。酒服二錢,治男子交婚之夕莖萎(《藥性》)。酒服二錢,治難產。漿飲服二錢,治咽喉痛,不下飲食(時珍。出《范汪方》)。
【發明】
時珍曰︰筆不用新而用敗者,取其沾濡膠墨也。膠墨能利小便、胎產故耳。
【附方】
舊二,新二。
小便不通︰數而微腫︰用陳久筆頭一枚燒灰,水服。(《外台》)
心痛不止︰敗筆頭三個燒灰,無根水服,立效。(《經驗方》)
難產催生︰《勝金方》聖妙寸金散︰用敗筆頭一枚燒灰研,生藕汁一盞調下,立產。若母虛弱及素有冷疾者,溫汁服之。
陸氏治難產第一方︰用兔毫筆頭三個燒灰,金箔三片,以蠟和丸,酒服。
山獺
(《綱目》)
【集解】
時珍曰︰山獺出廣之宜州 峒及南丹州,土人號為插翹。其性淫毒,山中有此物,凡牝獸皆避去,獺無偶則抱木而枯。瑤女春時成群入山,以采物為事。獺聞婦人氣,必躍來抱之,次骨而入,牢不可脫,因扼殺之。負歸,取其陰一枚,直金一兩,若得抱木死者尤奇貴。峒獠甚珍重之,私貨出界者罪至死。然本地亦不常有,方士多以鼠璞、猴胎偽之。
試之之法,但令婦人摩手極熱,取置掌心,以氣呵之,即 然而動,蓋為陰氣所感故也。此說出范石湖《虞衡志》、周草窗《齊東野語》中,而不載其形狀,亦缺文也。
陰莖
【氣味】
甘,熱,無毒。
【主治】
陽虛陰痿,精寒而清者,酒磨少許服之。獠人以為補助要藥(時珍)。
骨
【主治】
解藥箭毒,研少許敷之,立消(時珍)。
水獺
(《別錄》下品)
【釋名】
水狗。
時珍曰︰王氏《字說》云︰正月、十月獺兩祭魚,知報本反始,獸之多賴者。其形似狗,故字從犬,從賴。大者曰 (音賓),曰 (音編)。又桓寬《鹽鐵論》以獨為 ,群為獺,如猿之與獨也。
【集解】
弘景曰︰獺多出溪岸邊。有兩種︰入藥惟取以魚祭天者;一種 獺,形大而頭如馬,身似蝙蝠,不入藥用。
頌曰︰江湖多有之。宗奭曰︰獺,四足俱短,頭與身尾皆褊,毛色若故紫帛。大者身與尾長三尺餘。食魚,居水中,亦休木上。嘗縻置大水瓮中,在內旋轉如風,水皆成旋渦。西戎以其皮飾毳服領袖,云垢不著染。如風霾翳目,但就拭之即去也。
時珍曰︰獺狀似狐而小,毛色青黑,似狗,膚如伏翼,長尾四足,水居食魚。能知水信為穴,鄉人以占潦旱,如鵲巢知風也。古有“熊食鹽而死,獺飲酒而斃”之語,物之性也。
今川、沔漁舟,往往馴畜,使之捕魚甚捷。亦有白色者。或云 獺無雌,以猿為雌,故云猿鳴而獺候。
肉
【氣味】
甘、寒,無毒。思邈曰︰甘,溫。
弘景曰︰不可雜兔肉食。
【主治】
煮汁服,療疫氣溫病,及牛馬時行病(《別錄》)。水氣脹滿,熱毒風(《日華》)。
骨蒸熱勞,血脈不行,榮衛虛滿,及女子經絡不通,血熱,大小腸秘。消男子陽氣,不宜多食(蘇頌)。
【發明】
詵曰︰患熱毒風水虛脹者。取水獺一頭,去皮,連五臟及骨、頭,尾等炙乾為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十日瘥。若冷氣虛脹者服之,益虛腫甚也。只治熱,不治冷,為其性寒耳。
【附方】
舊一。
折傷︰水獺一個支解,入罐內固濟,待乾 存性為末。以黃米煮粥攤患處,糝獺末於粥上,布裹之。立止疼痛。(《經驗後方》)
肝
頌曰︰諸畜肝葉,皆有定數。惟獺肝一月一葉,十二月十二葉,其間又有退葉。用之須見形乃可驗,不爾多偽也。
【氣味】
甘,溫,有毒。甄權曰︰咸,微熱,無毒。頌曰︰肉及五臟
【主治】
鬼疰蠱毒,止久嗽,除魚鯁,並燒灰酒服之(《別錄》)。治上氣咳嗽,虛勞瘦病(《藥性》)。傳尸勞極,虛汗客熱,四肢寒瘧及產勞(蘇頌)。殺蟲(時珍)。
【發明】
宗奭曰︰獺肝治勞,用之有驗。
頌曰︰張仲景治冷勞有獺肝丸,崔氏治九十九種蠱疰、傳尸骨蒸、伏連 、諸鬼毒癘疫有獺肝丸,二方俱妙。
詵曰︰疰病,一門悉患者,以肝一具,火炙末,水服方寸匕,日再服之。
葛洪云︰尸疰鬼疰,乃五尸之一,又挾諸鬼邪為害。其病變動,乃有三十六種至九十九種。大略使人寒熱,沉沉默默,不知病之所苦,而無處不惡。積月累年,淹滯至死。死後傳人,乃至滅門。覺有此候,惟以獺肝一具,陰乾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以瘥為度。
時珍曰︰按︰《朝野僉載》云︰五月五日午時,急砍一竹,竹節中必有神水,瀝取和獺肝為丸,治心腹積聚病甚效也。
【附方】
舊二,新一。
鬼魅︰獺肝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千金翼》)
腸痔有血︰獺肝燒末,水服一錢。(《肘後方》)
久痔下血不止︰用獺肝一副煮熟,入五味空腹食之妙。(《飲膳正要》)
腎
【氣味】
同肉。
【主治】
益男子(蘇頌)。
膽
【氣味】
苦,寒,無毒。
【主治】
眼翳黑花,飛蠅上下,視物不明。亦入點藥中(蘇頌)。
【正誤】
宗奭曰︰古語云︰蟾肪軟玉,獺膽分杯。謂以膽塗竹刀或犀角篦上,畫酒中即分也。嘗試之不驗,蓋妄傳耳。但塗杯唇,使酒稍高於盞面耳。不可不正之。
【附方】
新一。
月水不通︰獺膽丸︰用乾獺膽一枚,乾狗膽、 砂、川椒(炒去汗、目)各一分,水蛭(炒黃)十枚,為末,醋糊丸綠豆大。每於食前服五丸,當歸酒下,日三服。(《聖惠方》)。
髓
【主治】
去瘢痕(時珍)。
【發明】
時珍曰︰按︰《集異記》云︰吳主鄧夫人為如意傷頰,血流啼叫。太醫云︰得白獺髓,雜玉與琥珀敷之,當滅此痕。遂以百金購得白獺合膏而痊。但琥珀太多,猶有赤點如痣。
骨
【主治】
含之,下魚骨鯁(陶弘景)。煮汁服,治嘔噦不止(《藥性》)。
足
【主治】
手足皴裂(蘇恭)。煮汁服,治魚骨鯁,並以爪爬喉下(《藏器》)。為末酒服,殺勞瘵蟲(時珍)。
皮毛
【主治】
煮汁服,治水 病。亦作褥及履 著之(
屎
【主治】
魚臍瘡,研末水和敷之,即膿出痛止(藏器曰︰亦主驢馬蟲顙,及牛疫疾,研水灌之)。治下痢,燒末,清旦飲服一小盞,三服愈。赤用赤糞,白用白糞(時珍。出《古今錄驗》)。
海獺
(《拾遺》)
【集解】
藏器曰︰海獺生海中。似獺而大如犬,腳下有皮如人胼拇,毛著水不濡。人亦食其肉。海中又有海牛、海馬、海驢等,皮毛在陸地,皆候風潮,猶能毛起。說出《博物志》。
時珍曰︰大 小獺,此亦獺也。今人以其皮為風領,云亞於貂焉。如淳注《博物志》云︰海頭如馬,自
膃肭獸
(上烏忽切,下女骨切。宋《開寶
【釋名】
骨 (《說文》)
作 ,與肭同)、海狗。
時珍曰︰《唐韻》︰膃肭,肥貌。或作骨 ,訛為骨訥,皆番言也
【集解】
藏器曰︰骨 獸,生突厥國,胡人呼為阿慈勃他你。其狀似狐而大,長尾。臍似麝香,黃赤色,如爛骨,從西番來。甄權曰︰膃肭臍,是新羅國海內狗外腎也,連而取之。
李 曰︰按︰《臨海志》云︰出東海水中。狀若鹿形,頭似狗,長尾。每遇日出即浮在水面,昆侖家以弓矢射之,取其外腎陰乾,百日味甘香美也。
頌曰︰今東海旁亦有之。舊說似狐長尾。今滄州所圖,乃是魚類,而豕首兩足。其臍紅紫色,上有紫斑點,全不相類,醫家多用之。《異魚圖》云︰試其臍,於臘月沖風處,置盂水浸之,不凍者為真也。
曰︰膃肭臍多偽者。海中有獸號曰水烏龍,海人取其腎,以充膃肭臍,其物自別。真者,有一對則兩重薄皮裹丸核;其皮上自有肉黃毛,一穴三莖;收之器中,年年濕潤如新;或置睡犬頭上,其犬忽驚跳若狂者,為真也。
宗奭曰︰今出登、萊州。其狀非狗非獸,亦非魚也。但前即似獸而尾即魚。身有短密淡青白毛,毛上有深青黑點,久則亦淡。腹脅下全白色。皮濃韌如牛皮,邊將多取以飾鞍韉。其臍治腹臍積冷、精衰、脾腎勞極有功,不待別試也。似狐長尾之說,蓋今人多不識之。
時珍曰︰按《唐書》云︰骨 獸出遼西‧營州及結骨國。《一統志》云︰膃肭臍出女直及三佛齊國。獸似狐,腳高如犬,走如飛。取其腎漬油名膃肭臍。觀此,則似狐之說非無也。蓋似狐似鹿者,其毛色爾;似狗者,其足形也;似魚者,其尾形也。入藥用外腎而曰臍者,連臍取之也。又《異物志》︰ 獸出朝鮮,似狸,蒼黑色,無前兩足,能捕鼠。郭璞云︰晉時召陵‧扶夷縣獲一獸,似狗豹文,有角兩腳。據此則 有水陸二種,而藏器所謂似狐長尾者,其此類與?
膃肭臍(一名海狗腎)
【修治】
曰︰用酒浸一日,紙裹炙香銼搗。
時珍曰︰以漢椒、樟腦同收,則不壞。
【氣味】
咸,大熱,無毒。李 曰︰味甘香美,大溫。
【主治】
鬼氣尸疰,夢與鬼交,鬼魅狐魅,心腹痛,中惡邪氣,宿血結塊, 癖羸瘦(藏器)。治男子宿症氣塊,積冷勞氣,腎精衰損,多色成勞,瘦悴(《藥性》)。補中益腎氣,暖腰膝,助陽氣,破症結,療驚狂癇疾(《日華》)。五勞七傷,陰痿少力,腎虛,背膊勞悶,面黑精冷,最良(《海藥》)。
【發明】
時珍曰︰《和劑局方》治諸虛損,有膃肭臍丸;今之滋補丸藥中多用之,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也。大抵與蓯蓉、瑣陽之功相近。亦可同糯米、法曲釀酒服。
猾
(音滑。《炮炙論》)
【集解】
曰︰海中有獸名曰猾,其髓入油中,油即沾水,水中生火,不可救止,以酒噴之即滅。不可於屋下收。故曰水中生火,非猾髓而莫能。
時珍曰︰此獸之髓,水中生火,與樟腦相同,其功亦當與樟腦相似也。第今無識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