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余素不習外科。壬辰歲初。就鄧羹和先生讀內科書。知其胞侄星伯。從孟河馬培之徵君。徵君擅長外科。有方書備載外科諸方。即傳薪集也。許恆氏曾從星伯君學。故得是書。余向之假錄一過。什襲藏之。會丁酉。家慈背患搭手。重如負數千錢。因家境艱難未延專科治。自外敷出毒收口止。均將此書檢方用藥。化重為輕。幸而獲痊。故將得書緣由。 識之如上。
無錫周鎮小農別署伯華識
冰梅丸
(治咽喉風痰緊閉。不能言語。紅腫疼痛。用之立效。)
大青時梅(二十個) 大梅片(一錢) 川雅連(一錢) 西瓜霜(二錢) 硼砂(一錢半) 水飛青黛(一錢) 細薄荷(一錢半) 苦甘草(一錢) 荊芥穗(二錢) 象貝(去心四錢) 製僵蠶(四錢) 淡黃芩(鹽水炒一錢半) 上雄精(三錢) 製半夏(三錢)
上十三味。各研細末。將大青梅去核。納以明礬。放瓦上 至礬枯。去礬。將梅肉搗爛。和上藥末為丸。如龍眼核大。以瓷瓶收貯。臨症用一丸。放舌上化下為度。
陽和丸
上桂心(一兩) 麻黃(五錢) 炮薑炭(五錢) 共為細末。洒水為丸。(新增白芥子三錢。鹿角霜五錢。)
西黃丸
(治乳癰瘰癧。痰核流注。肺癰。小腸癰毒等。每服三錢。陳酒送下。上部臨臥服。下部空心服。)
炙淨乳香沒藥(各一兩) 麝香(一錢半) 西牛黃(三分) 雄精(五錢)
上藥共研末。取飯一兩。打爛。入末藥。再打為丸。如蘿卜子大。晒乾忌烘。每服三錢。熱陳酒送下。醉蓋取汗。酒醒。癰消痛息。
琥珀蠟丸
(治癰疽發背。已成未膿之際。恐毒瓦斯不能外出。必致內攻。預服此丸。護膜護心。散血解毒。功效甚大。每服在日晚三十丸。白湯送。甚者日二次。)
白明礬(一兩五錢) 黃蠟(一兩) 雄黃(一錢二分) 琥珀(一錢另研極細) 朱砂(一錢二分) 蜂蜜(二錢)
先將礬、雄、珀、砂四味。先研細末。再將蜜蠟入銅勺內溶化。離火片時。四邊稍凝。入上藥末攪勻。共成一塊。以一人將藥火上微烘。眾人急丸。如小綠豆子大。用朱砂為衣瓷罐收貯。
三黃丸
(治懸癰紅腫。熱毒疼痛。大癰楊梅。廣瘡結毒等症。速服十次。甚險全愈。)
熟大黃(三兩) 乳香沒藥(去淨油各二兩) 雄精(五錢) 麝香(一錢五分) 西黃(三分) 新增雅連(三錢) 淡芩(酒拌晒乾一兩) 先將熟大黃酒浸透。入碗。隔湯蒸軟。搗爛。然後以乳香、沒藥、雄、麝、犀。五味末和入。再打千捶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錢。
通聖丸
(治一切陽毒。小兒禿瘡。)
防風 桔梗 麻黃(去節) 甘草(各一兩) 當歸 川芎(酒炒) 滑石(各一兩) 白芍(酒炒) 石膏(煨)白朮(土炒) 芒硝(酒浸焙乾) 連翹 黃芩(酒炒) 黑梔 薄荷 荊芥(各二錢五分)
共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蛇咬解毒丸
(甚效。)
白礬(一兩) 甘草(五錢) 雄黃(一兩) 三七(一兩) 白芷(一兩) 青木香(五錢) 川貝(一兩) 五靈脂(一兩) 朱砂(一錢) 共為細末。飯糊為丸。朱砂為衣。
金龍丸
(治一切疔腫。並跌仆損傷。筋攣。貼骨癰疽兼治男婦大小頭項瘰癧。及乳串流核。痰氣滯凝。痘後發癰。)
番木鱉(四兩。以米泔水浸三日。刮去毛皮。切晒。麻油炒透。) 甲片(一兩五錢炒斷絲) 共為末。以黃米飯搗勻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分。量人酌減。按部位用引經藥。煎湯送下。宜暖睡。勿冒風。如冒風覺周身麻木。或發抖。不必驚慌。過片時即安。初起一二服即消已成膿者。服此自能出毒。不必咬頭開刀。誠外科家第一妙方也。 引經。 頭面(川芎五分羌活五分) 腰間(杜仲五分) 足膝(牛膝五分木瓜五分) 肩背(角針五分) 兩臂(桂枝五分) 兩脅(柴胡五分) 咽頭(桔梗五分甘草五分) 跌仆(紅花五分歸身五分) 年老氣血衰。只服(四分)。新產半月內。只服(四分) 盈月服(五分)。 男婦瘰癧痰毒。(夏枯草湯服。或酒送。) 小兒周歲以內。服(九粒)。 周歲以外服(十一粒)。 三歲服(十五粒)。 四五歲服(十九粒)。 六七歲服(二十一粒)。 八九歲服(三十一粒)。 十歲服(三分)。 十五歲服(四分)。 二十歲照大人服法。小兒不能吞服。以開水送。或甜酒調化送下。
五龍丸
(即散流注丸,治半陰半陽及眼癰、魚口、便毒、鶴膝風症。)
甲片(土炒) 全蠍(酒炒) 槐末(炒) 僵蠶(炙) 土貝母(研各一兩)
麵糊為丸。每服三錢。陳酒送下。
自製霹靂丸
(專治一切吐瀉。冷麻痧。)
桂枝(三兩) 川椒(二兩五錢) 良薑(五錢) 乾薑(一兩半) 苡仁(二兩五錢) 小茴香(二兩) 公丁香(二兩) 防己(一兩五錢) 降香(二兩五錢) 附子(一兩五錢) 蔥白頭(二兩) 檳榔(二兩) 烏藥(一兩五錢) 木香(二兩) 蓽澄茄(二兩) 草果(一兩) 吳萸(一兩) 菖蒲(一兩) 細辛(一兩) 生晒研末。
水泛為丸。每服三錢。開水送下。小兒減半。孕婦忌服。
琥珀射星丸
(治痰迷心竅。)
辰砂 琥珀 射干 真陳膽星(各一錢。研細末。用豬心血和丸。金箔為衣。如小梧桐子大。
回陽散
(治癰疽陰瘡。皮色不變。漫腫無頭。堅硬疼痛。風痺腳氣。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寒熱流注。鶴膝風等。一概敷之。)
煨薑(三兩) 肉桂(五錢) 赤芍(炒三兩) 南星(一兩) 草烏(炒三兩) 白芷(一兩)
共為細末。以熱酒調敷。
拔疔散
(治一切疔瘡。以膏蓋之。未膿即散。或用荔枝肉打爛敷之。亦效。)
月石(一錢) 雄精(二錢) 千金霜(一錢) 巴散(二錢) 鐵鏽(二錢) 活磁石(炒五錢) 麝香(三分)梅片(二分) 朱砂(五分) 蟾酥(三分) 研極細。以瓷瓶收貯。
黑虎散
(治一切無名腫毒。以膏蓋之。)
麝香(五分) 梅片(五分) 公母丁香(各二錢) 蜈蚣(七條) 大全蠍(七個) 穿山甲(七片) 大蜘蛛(七個以瓦焙) 加 砂(三分) 更妙。共為細末。用瓷石器收貯。
金黃散
(治癰疽發背。諸般疔瘡。跌仆。濕痰流注。大頭時腫。漆瘡火丹。風熱天泡。肌膚亦腫。乾濕腳氣。婦女乳癰。 小兒丹毒等。)
天花粉(一兩) 黃柏(五兩) 薑黃 大黃(各五錢) 白芷(五錢) 紫川朴 陳皮 甘草 蒼朮(各二兩) 天南星(二兩)
晒乾為末。以瓷器收貯。凡遇紅腫。及夏月火令時。用茶湯同蜜水調敷。如微熱欲作膿者。以蔥湯同蜜水調敷。如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附骨癰疽鶴膝等。俱以蔥酒並調。如天泡火赤游丹。黃水瘡。俱以板藍根葉。搗汁調和。燙傷麻油調。其次諸引。又在臨用之際。順合天時調。窺病勢也。
麝香散
川草烏(各二錢) 細辛(二錢) 肉桂(二錢) 麝香(五分) 乳香(五分) 沒藥(五分) 丁香(二錢) 附子(二錢)
雄麝散
(治一切癰疽發背。初潰時用之。化腐定痛之要藥也。楊梅初方。)
頂字麝香(三錢) 真雄精(五錢) 淨巴霜(三錢)
上研細末。將瓷器收貯。勿令出氣。
二味拔毒散
(治風濕諸腫。痛癢疥瘡。)
雄精 明白礬(各等分。為細末。用茶調。以鵝翎蘸掃患上。)
四虎散
(治癰疽硬腫。濃如牛領之皮。不作膿腐。用此甚效。)
天南星 草烏 半夏 野狼毒(各等分。細研。用豬腦子同搗敷。留頂出氣。)
鐵箍散
(治發背。將潰已潰時。根腳走散。不收透者用此。)
銅綠(五錢) 明礬(四錢) 膽礬(三錢) 五倍子(微炒一兩) 白芨(五錢) 輕粉 郁金(各二錢) 麝香(三分) 研細末。用陳米醋一碗。勺內慢火熱至一小杯。候起金色為度。待溫。用上藥末攪入膏內。每用燉溫。用新筆塗。以棉紙蓋上。根自全收不散。
推車散
(去多骨。又治瘡出血。香油調。)
蜣螂蟲( 存性為末。摻於骨上。骨自出。)
移毒消腫散
(生於骨際及膝上。不急治。難以收功。以此藥移之。)
紫槿皮(炒五兩) 赤芍(炒一兩) 香白芷(一兩晒燥不可炒) 石菖蒲(一兩晒不可炒) 獨活(炒一兩五錢)
共為細末。以好酒和蔥白五莖。煎滾調搽。不必留頂。一日一換。以消為度。
追瘡散
(用治一切瘡痍疥癩。)
大黃 石膏 黃柏 蛇床子(各五錢) 硫黃(七分) 明礬(二錢) 樟冰(八分) 金爐底(三分) 椒目(二分) 共為細末。用桐油調搽。 新增苦參人中黃。
勝金散
(好醋塗。痛患消。又治刀傷吐衄。調服)
台參 野山膝(各一兩) 研極細末。
螵蛸散
(治破爛諸瘡。)
海螵蛸 人中白( 各一兩) 共為細末。摻之神效。
退管散
豬肺管(兩個。不可傷。將管上油膜去淨。以瓦焙乾。) 鵝管石(一錢) 白砒(四分) 槍硝(三分) 共為細 末。以白掃蔥水。面漿為藥條插入管內。如此三次。其管退出。
平瘡散
(專治白泡瘡。膿窠肥瘡。痛癢立效。)
寒水石(二兩) 東丹(一兩) 掃盆(一錢) 硫黃(五錢) 明礬(七錢) 川椒(一錢) 黃柏(五錢) 牛 煙膠(五錢) 人中黃(二錢) 為細末。以板豬油。雞腳。大黃根同打爛。擦立效。
截瘡散
(治一切疥癩膿窠諸瘡。)
嫩松香(一兩) 雄精(一錢) 共為細末。入竹瀝。紙卷成條。浸菜油一宿。取出。倒掛火燒。滴油塗之即愈。
枯礬散
(治一切風火。開痰閉。吹之立效。加麝香少許更妙。 枯礬(一錢) 製蠶(一錢) 硼砂(三分) 薄荷(三分) 大梅片(一分) 雄精(一錢) 加膽礬(一分) 山豆根(二分) 苦甘草(一分) 研
吹喉散
(治纏喉風痺。乳蛾。喉痺。重舌等。吹之神效。)
僵蠶 薄荷 青黛 朴硝 白礬 火硝 黃連 硼砂(各五錢)
共為細末。以豬膽七個袋之。埋於土下。久之取出。搗爛。乾為末。
柳青散
(治口舌破碎。先用薔薇根湯漱口。後吹之。)
薄荷(五分) 兒茶(八分) 黃連(四分) 青黛(三分) 冰片(一分) 共為細末。
金烏散
(治頭耳眉癬。燕窩瘡。)
皂莢炭(一兩) 枯白礬(一錢) 共為細末。香油調敷。
天瘡散
(治天泡瘡。)
滑石(一兩) 粉草(五錢) 枯礬(三錢) 綠豆粉(五錢) 共為細末。
吹耳散
(治耳疳膿水不止。)
水龍骨( 一錢) 海螵蛸(一錢) 飛青黛(一錢) 枯礬(三分) 五倍子(炒黃一錢) 黃魚齒( 五分) 細 薄荷(五分) 梅片(三分) 川雅連(三分) 蛀竹屑(三分) 石榴花瓣(炙脆一錢) 為末。(必細末)
平安散
(即烏龍散去 肉。)
烏梅(一兩) 存性。為末摻之。又方。膽礬燒敷上。
代刀散
(去頑肉。亦可代開刀。)
金頂砒(五分) 潮腦(一錢) 螺螄肉(晒乾二兩) 輕粉(三錢) 巴豆仁(去油五錢) 為末。用麻油調搽。
砂散
(治鼻痔耳挺及菌。)
砂(一錢) 輕粉(三分) 冰片(五分) 雄黃(三分) 共為細末。每日點五六次。漸漸化水為愈。
五龍散
(治癰疽。疔毒。瘰癧初起。調塗。火盛以芙蓉汁調。寒重用薑汁調。)
生南星(一兩) 生半夏(五錢) 全當歸(五錢) 生大黃(五錢) 陳小粉(一斤四兩炒黑) 共為細末。
聖金散
(治咽喉紅腫痛。微碎。痰涎喉痺等。吹之。)
淡秋石(三錢) 淡黃芩(一錢半) 川雅連(五分) 滴乳香(一錢) 真西黃(一分) 燈心炭(五厘) 薄荷頭(三分) 大梅片(三分) 共為細末吹之。
中白散
(治喉中腐爛。)
人中白(一兩) 兒茶(五錢) 黃柏(三錢) 薄荷(一錢半) 青黛(三分) 大梅片(二分半) 研為末。
清陽散
(治咽喉腫痛脹痛紅腫。)
月石 飛青砂(各二錢) 大梅片(一分半)
上藥研為末。
清涎散
(專治牙痛。)
月石(一兩) 元明粉(三錢) 大梅片(三分)
平安散
(與前別散膏用。專消火症痰核。)
牛黃(二分) 火硝(三錢) 月石(三錢) 雄黃(三錢) 原寸香(三分) 大梅片(二分)
清涼散
(此藥未注,大約用火症。)
熟石膏(一兩) 黃柏(二錢) 為末。
涼血散
(專長肉收功。)
熟石膏(一兩) 黃丹(二錢) 為末。
生肌散
滑石(一兩) 冰片(二分) 朱砂(一錢) 為末。
清陽柳華散
(治咽喉一切紅腫。)
黃柏(一兩) 青黛(一兩) 月石(一兩) 人中白( 一兩) 為末。
丁桂散
(治頭痛 在傷膏內用之神效也。)
丁香(三錢) 肉桂(一兩) 為末。
薑芷散
(專治火濕毒。)
薑黃 白芷(各一斤) 為末。
清涼膏
桐油(一斤) 菜油(一斤) 鉛粉(一兩) 頭發(散瘀血,四兩) 熬至發盡。入丹收膏。先發油燒。燒至化後。鉛粉和入。再用丹收。
陽和解凝膏
(專治寒症。)
附子 桂枝 官桂 大黃 歸身 川烏 烏 地龍 僵蠶 赤芍 白芷 白蘞 白芨(各二兩) 續斷 防風 荊 芥五靈脂 木香(二團) 陳皮 鮮牛蒡草(三斤) 活白鳳仙花梗(四兩) 麻油(十斤) 先將牛蒡鳳仙二味。 入油煎枯。去渣。再將上藥入煎。至枯瀝渣。隔宿油冷。見過斤兩。每斤油加炒黃丹七兩。攪勻。文火熬。至滴水成珠 為度。以油鍋移陽處。再以乳香。沒藥。各二兩。細研。蘇合香四兩。麝香一兩。入膏攪勻。半月後攤貼。
背疽夾青
炙乳香 炙沒藥 銀朱 黃丹 血竭 兒茶(各一兩) 銅綠(八分) 共為細末。
化腐丹
紅升藥(一斤) 銅綠(八錢) 石膏(一斤 ) 炙乳沒(各三兩二錢) 降藥(一兩八錢) 上為細末。以瓷器藏。
九一丹
(拔毒生肌。)
尿浸石膏(九兩) 三仙丹(一兩) 共為細末摻之。
赤靈丹
(治疔毒腐毒。不透敷之立起。)
上血竭(一錢) 月石(一兩) 為末。
三黃丹
(治風毒黃水瘡。)
大黃(三兩) 黃柏(一兩) 黃連(三錢) 石膏( 二兩) 爐底(少許) 共研。川連水調敷。
金素丹
(治背疽。腐肉黑黯。死肌。臭氣難聞。以此摻之。)
生明礬(六錢) 枯礬(三錢) 腰黃(一錢) 共為細末。如霜。
黑龍丹
(去突出肉。治陰虛或脫肛。以此摻之。)
先用防風升麻(各一錢) 煎湯調搽。立收入熟地(炒炭一兩) 烏梅(炙三錢) 為末摻。
蛭蟾丹
(治漏管。)
蠣蝗(十條。以泥封罐。納入炭火 之。) 蟾酥(一錢) 熊膽(八分) 麝香(五分) 冰片(二分)
共為細末。飯糊為條。插入。其管退後。用生肌藥。
蟾酥散
蟾酥(一錢) 沒藥(炒四錢) 乳香(炙二錢) 甲片(一錢) 蜈蚣(二錢) 雄黃(二錢) 麝香(五分) 川 草烏(各二錢) 藤黃(二錢) 為末。
補脬丹
(治產後尿胞傷損。)
白牡丹根(一錢) 黃絹(一尺) 白芨(一錢) 煎濃半碗。徐服之後。忌言語。
八寶丹
(一切不收口可摻。)
大濂珠(同豆腐煮過三錢) 真青龍骨(一兩) 上血竭 嫩兒茶(各一兩) 石膏(童便浸百日漂二兩) 西血珀(五錢) 上浮甘石( 二兩) 雞內金(炙一兩) 共為細末如霜。瓷瓶藏貯。
四寶丹
(治 瘡。)
川黃柏 赤石脂 大貝母(去心) 青黛(飛) 共為細末摻之。
黑虎丹
(治一切無名腫毒。同膏貼。)
麝香(五分) 頂梅片(五分) 公母丁香(各一錢) 蜈蚣(大,七條) 靈磁石( 一錢半) 大全蠍(七個)炙甲片(七片) 大蜘蛛( 七個) 製蠶(七條) 紅 砂(三分) 研細如霜。瓶貯。不可泄氣。
八將丹
(治疽毒不起。疔毒不透。腐肉不脫。用此提毒。)
西黃(三分) 火泥(三分) 蟬衣(烘一錢) 大蜈蚣(七條) 炙甲片(三錢) 麝香(三分) 大全蠍(炙七條) 五倍子(焙三錢) 共為細末摻之。以膏蓋貼。
十寶丹
(治久不收口。)
花龍骨(一兩) 童便浸石膏(二兩) 血竭(五錢) 製爐甘石(一兩) 龍眼核( 五錢) 水龍骨( 五錢)炙乳沒(各三錢) 雞內金(炙三錢) 人中白( 三錢) 大梅片(一錢) 共為細末。瓷瓶盛之。
消疳丹
(治一切牙痛。臭爛不止。吹之立效。)
胡連(五分) 膽礬(三分) 兒茶(五分) 銅綠(五分) 麝香(一分) 綠礬(一錢) 滑石(一錢) 杏仁霜(五分) 西黃(五分) 青黛(一錢) 雞內金(五分) 冰片(一錢) 干蟾炭(三分) 上蘆薈(五分) 皂礬(五分) 人中白( 一錢) 葶藶子(五分) 雄黃(一錢) 共為細末。
三星丹
(治走馬牙疳。黑腐不去。近腮穿腫。危險不堪。吹之。)
北棗(三個) 白砒(二分) 雄黃(五分) 膽礬(三分) 將棗去核。三味研。入棗內。濕紙包。於炭火煨脆。冷定。研細。加梅片二分。為末收貯。
文星丹
(治走馬牙疳。)
五倍子(一個) 入烏梅肉(一個) 白礬(一錢) 南星(一個) 雄黃(一塊) 皆用面裹。 。納入大梅片三分。麝香五厘。研。
輒馬丹
(治牙疳作癢。)
胡連(二錢) 川柏(二錢) 硼砂(一分) 雄精(一錢) 川連(一錢) 兒茶(五分) 薄荷(一錢) 人中白( 一錢) 冰片(八分) 共為細末。(附法)此症熱瘟而起者。當以綠豆飲濃汁頻用。
斂疳丹
(治腐肉不脫。吹之生肌。)
真西黃(一錢) 血珀(二錢) 大濂珠(一錢) 青龍骨(三錢) 雞內金(一錢) 梅片(八分) 研。
金丹
(治走馬牙疳腐爛。吹之立效。)
黃牛糞( ) 黃柏 人中白(鹽泥固封 各一兩) 大梅片(一錢) 研。
金不換
(治痘疳。牙疳。喉蛾。喉間潰爛。吹入神效。 西瓜霜(六錢) 青黛(六錢半) 人中白( 五錢) 川黃柏(三錢) 硼砂(三錢) 元明粉(一錢半) 大梅片(五分) 共為細末。
大金丹
(治咽喉聖藥。虛火上升。吹之神效。)
朱砂(三錢) 雄精(一錢) 硼砂(一錢) 川連(三錢) 西黃(一分) 甘草(一錢) 枯礬(三分) 黃精(三錢) 淡秋石(一錢) 製熟附(一錢半) 共為細末。
家寶丹
(治咽喉。風喉。吹之神效。)
薄荷頭(二錢) 槍硝(二錢) 燈心灰(二分) 雄精(五分) 大梅片(三分)
五寶丹
(治諸瘡腐爛。定痛。又治疔毒腐爛。摻。)
靈磁石(一兩二錢) 飛朱砂(六錢) 上雄精(三錢) 梅片(三分) 麝香(三分) 共為細末。
九轉丹
(出膿後用。)
紅升(一兩) 熟石膏(四兩) 共為細末。
去解丹
(拔毒去膿。)
熟石膏(一兩) 黃升(一錢五分) 青黛(三錢)
去腐丹
(頑腐不脫。不可常用。)
黃丹(一兩) 熟石膏(一兩)
海浮散
(長肉。止血定痛。傷科亦用卻效。)
炙淨乳沒各等分。研極細末。
二仙丹
(馬氏療久不斂。四圍顏色多好肉。孔中無管用之。)
明礬(一兩) 銀朱(一兩) 研極細末。
青敷藥
(馬氏方)
大黃(八兩) 薑黃(四兩) 黃柏(四兩) 白芷(二兩) 青黛(二兩) 白芨(二兩) 花粉(一兩) 陳皮(二兩) 甘草(一兩)
黃敷藥
大黃(四兩) 薑黃(四兩) 花粉(半斤) 黃柏(四兩) 蒼朮(二兩) 陳皮(二兩) 白芷(四兩) 甘草(二兩)
黑敷藥
大黃(四兩) 陳小粉(炒黑一斤) 毛菇(二兩) 白芨(二兩) 陳皮(二兩) 南星(二兩) 花粉(四兩)白芷(三兩) 濃朴(四兩) 甘草(一兩) 血竭(二兩) 芙蓉葉(四兩) 五倍子(炒半斤)
八寶丹
(馬氏方)
龍骨(六錢) 檳榔(二錢) 水飛甘石(六錢) 白占(六錢) 石膏(八錢) 寒水石(六錢) 東丹(二錢) 鉛粉(二錢)
五寶丹
(又馬氏方)
熟石膏(一兩) 上白占(二兩) 赤石脂(二錢) 黃丹(二錢) 冰片(二分)
東坡方
(癬瘡蔓延。)
草決明子(一兩) 研末。入水銀輕粉少許研。擦破塗之。
秘藥加料
(治爛喉。及喉痛實火。)
上犀黃(一分) 滴水石(五分) 硼砂(三分) 川雅連(二分) 淡芩(二分) 大梅片(一分)
小兒頭瘡
(胎毒及頭癢等。)
川黃柏(五錢) 烏金散(五錢) 人中白(三錢) 以研細後。菜油調。
定心化痰丸
明礬(四兩) 郁金(九兩) 共為細末。飯粒丸。
青黛散
(專治耳腫痛。初起用之吹耳。)
青黛 薄荷 木鱉子( 去皮) 冰片 等分。
參末散
苦參(一斤) 研。
定痛丸
(馬氏方。立止諸痛。)
炙沒藥 炙乳香(各二錢) 甘草(一錢) 真綠豆(一兩) 共為細末。朱砂為衣。
又方
加洋煙灰少許更靈。(許云。星伯常用此藥。) 一方無甘豆二物。有洋煙。和棗肉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丸。朱砂為衣。
馬氏八將散
五倍子(四錢) 雄黃(二錢) 乳香(三錢) 角針(二錢) 全蠍(二錢) 蜈蚣(二條) 麝香(一分) 冰片(一分)
秘製白龍丹
(專治肺癰。)
真川貝母(一斤) 淡蜜水為丸。又方。 真川貝母(一錢) 柿霜(五分)
止嗽散
(馬氏,專治咳嗽。)
宋半夏(研五錢) 白冰糖(箍碎三錢)
解毒散
熟石膏(一兩) 青黛(二錢)
和中丸
木瓜(一兩) 人參(三兩) 白朮(三兩) 炙草(一兩) 陳皮(一兩) 乾薑(一兩) 清水泛丸。
收痔散
五倍子(研細) 用麻油調敷。
三黃丸
川雅連(五錢) 黃芩(一兩) 製大黃(三兩) 白蜜為丸。
蛇咬洗方
白凡榆 莧菜松花 川椒 蒲公英 青麻皮葉 荷葉 豆葉 蔥白
牙痛散
蓽撥 石膏 研末摻。
燥濕丹
蛇床子 研末。
定痛丹
三七末
截瘧丹
威靈仙 研末。貼臍。
白靈丹
石膏(一錢) 白占(二錢) 冰片(二分)
止血丹
生蒲黃(炒黑) 研。
太乙丹
大戟(一兩五錢) 五倍子(一兩) 毛菇(二兩) 朱砂(三錢) 麝香(五錢) 千金子(一兩) 雄黃(三錢)
截瘧丸
巴霜(六分) 冰片(一分) 雄黃(六分) 斑蝥(十四個) 白土(二分) 麝香(一分) 朱砂(六分) 輕 粉(六分) 研細末。糯米丸。約一百粒。
陽和丸
麻黃 肉桂 炮薑(各等分蜜丸。)
治目多眵淚藥
鯽魚膽(一個) 人乳(一盞) 和勻。飯上蒸一二次。點眼。淚自收也。
治螳螂子方
(即妒乳)
青黛(一錢) 元明粉(三錢) 硼砂(一錢) 薄荷(四分) 冰片(一分) 同研細末。擦口內。一日三五次。
仿西洋眼藥
豬苦膽取出。東丹拌勻。加冰片青黛少許。搓成條於盤中。(大約磨搽)(賣者如此)
傷丸
淮牛膝(一兩) 參山七(三錢) 當歸(一兩) 落得打(一兩) 杜仲(一兩) 骨碎補(一兩) 山羊血(二錢) 白芨(五錢) 自然銅(二錢) 兒茶(一錢) 甜瓜子(二兩) 紅花(五錢) 濃朴(三錢) 乳香(三錢)木瓜(五錢) 川續斷(二兩) 肉桂(二錢) 朱砂(三錢) 原寸香(八分) 研細末。稀粥為丸。朱砂為衣。彈 子大。每服一丸。陳酒送下。
哮喘神效丸
青皮一枚去穰。入巴豆一粒去殼。 仁。研末服。亦可泛丸。
五癇丸
魚線膠(一兩) 飛朱砂(三錢) 明礬(一兩) 鉛粉(一兩) 明雄黃(三錢) 皂礬(五錢) 用皂角水泛為丸。每服一錢。
五香丸
廣木香(一兩) 沉香(二兩) 降香(二兩) 肉桂(六錢) 檀香(一兩)
王九峰治吐血丸
大生地(八兩) 犀角(一兩) 懷山藥(四兩) 丹皮(三兩) 當歸(二兩) 大白芍(三兩) 雲茯苓(二兩) 女貞(二兩) 豬肺(一個) 童便浸洗。煨化再用藕汁一碗熬膠。加粳米粉八合。糯粉四合。和前藥搗丸。每 服五錢。開水下。
兌金丸
黑丑(二錢) 大黃(二錢) 雄黃(三分) 黃連(三分) 神曲(五分) 膽星(五分) 青黛 熟石膏(各二兩) 飛滑石(一兩) 胡黃連(三分) 黑大蝦蟆一個。泥包蝦蟆。 存性。為丸。
哮喘丸
杏仁(三錢) 馬兜鈴(三錢) 蟬衣(二錢) 桑皮(二錢五分) 白果肉(二錢五分) 白礬(五分) 白信(三分)
上藥為末。紅棗肉為丸。如綠豆大。食後冷茶送下。男七丸。女六丸為止。即刻吐痰。神效無比。
蟾酥丸
蟾酥(二錢) 膽礬(一錢) 銅綠(一錢) 寒水石(一錢) 掃盆(五分) 雄黃(一錢) 朱砂(二錢) 枯礬(一錢) 乳香(一錢) 沒藥(一錢) 麝香(一錢) 蝸牛(二十六個) 加白芨(一錢) 蜈蚣(一條)(即飛仙奪命丹)
醒消丸
乳香沒藥末(各一兩) 麝香(一錢五分) 雄精(五錢) 共研和。取黃米飯一兩搗爛。入末再搗為丸。如蘿卜子大。晒乾。忌烘。每服三錢。熱陳酒送。酒醒痛息。
貴金丸
大黃(一斤) 白芷(一兩)
平安丸
黃沉香(二錢) 丁香(一錢) 寸香(三分) 蟾酥(一錢) 牛黃(五分) 朱砂(一錢) 木香(五分) 月石(一錢) 冰片(三分) 蒼朮(一錢) 雄黃(一錢) 明礬(一錢) 共研細末。粽尖為丸。
琥珀多寐丸
(治健忘恍惚。神虛不寐。)
琥珀 羚羊角 茯神 人參 白朮 遠志 甘草
胡連追毒丸
皮(炙去刺一兩) 胡連(薑汁炒一兩) 原寸香(二分) 爛飯為丸。每服一錢。酒下。
胡連閉管丸
(遍身諸漏。皆妙。)
石決明(五錢 ) 槐米(五錢微炒) 炙甲片(麻油炒五錢) 胡連(淨末一兩) 蜜丸。每服空心米湯下。早晚兩服。如漏之四邊有硬肉突出者。加蠶繭二十個炒末。和入藥中。
七香丸
香附(三兩) 麥芽(一兩) 甘松(一兩) 甘草(二兩五錢) 烏藥(二兩) 藿香(三兩) 木香(二兩)
上藥為末。水疊為丸。如彈子大。
保童肥兒丸
參葉(五錢) 金櫻子(去核一兩) 山楂肉(二兩) 麥芽(一兩) 建蓮(四兩) 五穀蟲(二兩) 茯苓(一兩) 芡實(一兩) 薄橘紅(一兩) 白朮(二兩) 使君子(五錢) 肥知母(一兩) 雞內金(一兩) 砂仁(五錢) 青皮(一兩) 地骨皮(一兩炙) 共為細末。蓮子粉搗爛為丸。彈子大。米湯化服。 腸風下血。石榴皮燒灰調服。
祛風換肌丸
馬齒莧(二兩炒) 熟軍(一兩) 蔓荊子(四兩) 連翹(六兩) 浮萍草(一錢半) 防風(八兩) 淡芩(四兩) 荊芥(八兩) 苦參(一錢半) 白蒺藜(一錢半) 大胡麻(一錢半) 黃柏(八兩) 川膝(四兩) 蘚皮(八兩) 粉皮(三兩) 白芷(三兩)
神效種子丸
(此方云寡婦服下。且有孕。神驗方也。)
大熟地(二兩四錢) 肉蓯蓉(二兩四錢) 萆 (四錢) 燈草(五尺) 木香(二兩四錢) 山萸肉(二兩四錢) 澄茄(二兩) 大茴香(二兩) 馬蘭實(陰乾研八分) 干漆(二兩) 巴戟肉(二兩) 蛇床子(一兩四錢)龍骨(二兩) 全當歸(一兩) 牡蠣粉(二兩) 母丁香(二兩) 桑螵蛸(二兩二錢) 全蠍(去毛五錢) 茯苓(一兩半) 蜘蛛(十四個) 威靈仙(二兩) 菟絲子(二兩) 沉香(二錢) 車前子(二兩) 木通(二兩四錢)遠志肉(二兩)
上各味。研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日清晨服一二錢。開水下。
又煎藥(每於經期轉時。服一劑。煎方如下。) 桂枝(三分) 白芍(二錢) 甘草(二錢) 薑皮(三錢) 再加玉盆二錢棗三枚。
蠟礬丸
白占(一兩二錢) 黃占(一兩) 雄黃(一錢三分) 琥珀(一錢) 朱砂(一錢二分) 白蜜(一錢) 煉之為丸。
青龍丸
(治疔腫。內傷貼骨疽。瘰癧。乳串。痰氣硬塊。)
番木鱉(去皮切片四兩) 炙甲片(一兩五錢) 僵蠶(一兩五錢) 研末。飯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分。勿冒風。臨臥時服。 頭面(羌活川芎五分) 肩背(角針五分) 兩臂(桂枝五分) 胸腹(枳殼五分) 腰(杜仲五分)足(牛膝四分木瓜四分) 咽頸(甘草四分桔梗四分) 跌仆攣筋(當歸五分紅花五分) 酒製為引。婦人新產(服五分。)一日服(五分)瘰癧(桑枝炒酒送服) 小兒一歲九丸。三歲十丸。四五歲十九丸。五六歲二十一丸。八九歲二十三丸。十四歲一分。十四歲以上四分。
雀斑丸
玉蘭花瓣 肥皂 皮硝 上藥搗爛為丸。日日洗面時搽。
龜背丸
兒茶(一錢) 阿魏(二錢) 乳香(五分) 沒藥(五分) 肉桂(二分) 冰片(一分) 各研細末。用豬尿和丸。貼突處亦可。
通音丸
川貝母(一兩) 款冬花(二兩) 炒桃肉(去皮十二兩) 白蜜 上藥研末打丸。如龍眼大。飯上蒸。用水沖服。
消管丸
苦參(四錢) 川連(酒炒二兩) 當歸 槐花 蓽澄茄(各一兩) 五倍子(五錢) 各為細末。用小鱉二個。(大約八九斤) 真柿餅四錢。二味共煮。以日搗爛。入前藥末搗丸。每日空心服四錢。開水送下。其管自出。
鯉鱗丸
(治無名腫毒。瘰癧尤妙。)
歸尾(五錢) 大黃 荊芥(去梗) 乳香 沒藥(各二錢) 黃芩 連翹(各三錢) 防風 羌活(各三錢半) 全蠍(一錢) 蟬衣(二十個) 僵蠶(二十四條) 牛皮膠(一兩) 雄精(土炒七分) 金頭蜈蚣(四條。去頭足。)一條(用薑汁塗。焙乾。) 一條(用酥炙。) 一條(用香油。) 一條(用醋) 穿山甲(四兩) 一兩用細紅花五錢煎湯土炒焙乾。一兩用皂角五錢。煎湯煮。一兩用蘇木五錢。煎湯煮。一兩用當歸八分。煎湯煮。焙乾為末。米醋打糊為丸。朱砂為衣。貯瓶。麝香五分養之。每服一丸。滾酒下。未成內消。已成出膿。神效。
蜜犀丸
(治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小兒驚風夢搐。)
槐花(四兩) 當歸 元參 川烏(各二兩) 炒麻黃 茯苓(乳拌) 防風 薄荷 甘草(各一兩) 牙皂(去皮淨子炒五錢) 冰片(五分) 蜜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小兒半丸。茶下。
仙桃丸
(治手足麻痺。癱瘓疼痛。跌仆損傷。腰膝痺痛。甚效。)
川烏(四兩) 五靈脂(四兩) 威靈仙(五錢) 洗晒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或七丸。或十丸。鹽湯下。忌藥。
治老人不寐丸
六味地黃丸(一料) 加麥冬(四兩) 黃連(三錢) 炒棗仁(五兩) 肉桂(五兩) 當歸(三兩) 甘菊花(三兩要家種者) 白芥子(三兩) 共為細末。蜜丸。每日白滾水送下五錢。服後用飯。此丸老人可服至百歲云。
致和丸
熟地(五兩) 濃朴(二兩) 胡桃肉(十一兩) 茅朮(二兩) 川椒(一兩) 當歸(二兩) 甘草(二兩) 烏附(四兩) 砂仁(一兩) 廣皮(黑棗煮丸一兩)
戒煙丸
黨參(二錢) 玉竹(二錢) 粟殼(二錢) 橘紅(一錢二分) 沉香(五分) 黃耆(炙二錢) 茯苓(二錢)炮薑(二錢) 杜仲(一錢二分) 肉桂(五分) 棗仁(一錢二分) 製半夏(一錢五分) 益智仁(一錢二分) 覆花(一錢二分) 紅棗(二兩) 同煎。用布瀝汁。再入煙灰三錢。赤砂糖二兩同煎。薑汁和在一處。熬五日為丸。此平淡之方。看體質用。煙癮重者。加煙。
痧丸
茅朮(五錢) 天麻(六錢) 朱砂(五錢) 麻黃(六錢) 麝香(六分) 甘草(四錢) 雄黃(六錢) 丁香(一錢) 大黃(一兩) 蟾酥(一錢五分) 醋泛丸
衛生丸
(廣東陳利濟出) 熟地 川芎 炙黃 砂仁 香附 橘紅 歸身 野於朮 條芩 元胡索 茯苓 肉桂 白芍 木香 人參 麻黃 益母草 炙甘草
胃靈丹
木香 延胡
白眼藥
月石(一兩) 薺粉(三錢) 冰片(五分) 麝香(五分) 研令極細。不細則痛。
水眼藥
甘石(一兩) 月石(五錢) 螵蛸(一錢) 冰片(四分) 朱砂(一錢)
眼藥
珊瑚(三分) 朱砂(三分) 薺粉(二分) 珠子(四分) 琥珀(四分) 原寸香(三分)
止嗽散
(本氏) 法半夏(八兩) 冰糖(六兩) 鹽(一兩) 井水煎服。
桃花散
熟石膏(四兩) 黃丹(四錢) 治火燙爛腿瘡。用菜油調。又能長肉生肌。
八寶丹
熟石膏(一兩) 冰片(一分) 西黃(七分) 血竭(三錢) 拔肉長肉。
吹藥
上西黃(二分) 大梅片(三分) 西月石(二兩)
吹藥
西月石(一兩) 冰片(二分) 青黛(五分)
解毒丹
青黛(三錢) 熟石膏(四兩) 治同桃花散。
翠雲散
熟石膏(五錢) 牛黃(一錢) 銅綠(一錢) 治小兒耳中漏膿。用蔥管一根。(約一寸半長)一頭置菜油中。然後再蘸此藥置耳中。每日換二次。
珍珠散
濂珠(五錢) 石膏( 五錢) 西黃(一分) 冰片(二分) 生肌長肉。
梅花丹
(治一切癰腫。) 每服一分半。多至三分。丸黃豆大。研末。又能敷對口瘡。 麝香(三分) 冰片(三分) 乳香(炙去油七錢) 蜈蚣(五條) 寒水石(三錢) 同燒酒浸爛。打膩如漿丸。 輕粉(一錢) 腰黃(一兩) 炙沒藥(七錢) 血竭(三錢) 杜蟾酥(二錢) 金箔十張為衣。
虛痰方
蝙蝠(瓦上炙為末二只) 冰片(二分) 摻膏上貼。
化毒丹
金銀花(二兩) 夏枯草(四兩) 共研細末。白蜜為丸。解熱毒如神。
藥
(治一切火毒。)
熟石膏(四兩) 大黃(生晒不可炙炙則無力二兩) 天花粉(一兩)
上方治一切熱毒。或用馬菜根汁調。或絲瓜葉汁。或側柏葉汁調。隨時揀擇。又治疔溫火等症。菊花葉打汁調。
眼癬用
乾眼藥三十五文。熬雞子油。調搽。
蛇床子散
(治濕毒膿滾疥瘡。)
蛇床子(二斤) 川黃柏(二斤) 生石膏(四斤) 濕毒瘡。小青油調。膿滾疥瘡。麻油調。
提泡藥
(治骱穴酸疼。膏藥上貼之。約二點鐘時即起泡。然後用針挑之。其酸即休。)
斑蝥一物 研細。摻膏藥上貼之。
紅膏藥
蓖麻子(去殼二斤) 老松香(一斤) 緯丹(五錢) 先將蓖麻研爛。加松香打和再加麝香二錢。再打。看老嫩。老者加蓖麻子。嫩者加松香。
黑瘡藥
皂莢子 極透。研末調搽。
白瘡藥
蛇床子 石膏 對半研細。用麻油調敷。比黑瘡藥靈。
瘡膏
膽礬(二錢) 輕粉(三錢) 爐甘石(二錢) 黃白占(各四兩) 板豬油(一兩)
以上三味為細末。先將豬油熬烊。又入黃白占化透。再入末藥。然後調攤於油紙。
黃連膏
(治多年 瘡濕毒。鼻瘡結毒等症。治之神效。)
黃連(五錢) 黃柏(五錢) 薑黃(三錢) 歸尾(三錢) 白芷(三錢) 丹皮(三錢) 赤芍(三錢) 生地(一兩) 合歡皮(一兩) 大黃(一錢) 黃芩(三錢) 秦艽(三錢) 紫草(一兩) 白蘚皮(五錢)
上藥用麻油二十兩。炸枯撈去渣。下黃白蠟各二兩。溶化收膏。入瓷瓶內。以油紙攤貼患處。
夾紙膏
(治多年新起 瘡並效。)
紫草 歸身 細生地 黃柏 白芷 冬青桑 川椒(各一兩) 黃白占 飛丹 密陀僧 血竭(各二兩) 輕粉(三錢) 銀粉(一兩) 銅綠(五錢) 乳沒藥(各五錢) 冰片(二錢) 用麻油一斤。入前七味煎枯。去渣。入二占 溶化。再將後藥研細和勻。攤紙上貼之。如干加公豬油調亦可。
又方
石膏(一兩) 爐甘石(一兩童便浸 ) 龍骨(醋 三次) 輕粉 寒水石( 各五錢) 嫩松香(五錢) 放銅勺內。熬至黑色起煙。倒在水內候冷。用蔥白煮滾。(上味為末。以公豬油調勻。作夾膏。以蔥湯洗淨貼之。將裹腳緊 緊縛定。開看黑色即換。)
烏金膏
(治足三陰濕熱。腿腳紅腫。皮破脂膿。類乎血風瘡。浸淫不止。痛癢非常者。)
先用桐油一斤。入鍋熬。起白星為度。加黃蠟一兩五錢溶化。入研細炒大黃末一斤。攪勻。再入冰片二分。攤貼。
清涼膏
(專治一切熱毒瘡癤。此方是正。其前抄是又方。)
長頭發(一斤) 菜油(四斤) 煎枯去渣。再以活牛蒡。 甘菊 金銀藤 馬鞭草 蒼耳草 仙人對坐草(各一斤)入菜油十斤煎枯瀝出。再加白芷 甘草 五靈脂 當歸(各八兩) 煎枯去渣。再將煎熬發油並入。共見斤兩。每 一斤油。入桃丹七兩。熬膏攤貼。熬嫩膏再添丹四兩。煮和。
又方
(即已抄清涼膏,日前已抄一方又得後方。就以備應用。甚好。熬法。先將油發用文火漸漸熬至發化為水。約要大半日功夫。次得鉛粉和入。後用丹收膏。師曰。頭發消瘀止血。生肌長肉甚妙。若熬膏。無用別藥雜入。)
玉仁膏
當歸(一兩) 白芷(五錢) 紫草(二錢) 甘草(一兩二錢) 用真麻油一斤。將煎藥浸五日。煎至藥枯。去渣。將油再熬至滴水成珠。下血竭細末四錢。攪勻。再下白蠟二兩溶化。離火微冷。再下輕粉四錢。研細。攪和成膏。
北庭丹
人中白 番 (各五分) 溏雞糞 瓦上青苔 瓦松(各一錢) 用傾銀罐子二只。將藥裝內。將口封用鹽泥固濟。 炭火燒三炷香為度。候冷。用罐取出。入冰片麝香各一分。共研細末。用針破舌菌。以丹少許點上。以蒲黃末蓋之。
蛇咬解毒丹
(潰爛摻之神效。) 野三七(一兩) 膽礬(一錢) 麝香(三分) 白芷(五錢) 五靈脂(五錢) 雄黃(五錢) 雄鼠糞(三錢)千金霜(二錢) 小茴(一錢) 白枯礬(二錢) 川貝母(一兩)
上味共為細末。
又洗方
(即抄在牙痛散上者)
人參胎產金丹
(馬氏方) 人參(一兩) 全當歸(一兩) 丹皮(一兩) 川芎(一兩) 元胡索(一兩) 白芷(一兩) 野於朮(一兩)生甘草(一兩) 本(一兩) 上桂心(一兩) 白薇(一兩) 赤石脂( 一兩) 懷山藥(一兩) 沒藥(一兩)女貞子(蒸二兩) 白蒺藜(去刺三兩) 春砂仁(二錢) 白茯苓(一兩) 白芍(一兩) 杜仲(二兩鹽水炒)
上藥為末。白蜜為丸。如龍眼核大。朱砂為衣。以蠟固封。
- 臨產。參湯化服。
- 產後。童便陳酒化服。
- 經後。當歸湯化服。
- 懷孕後。每日白朮條芩化服三五丸。
- 胎動不安。白蓮花湯化服。
- 屢經小產不受孕。當歸熟地湯化服。永無墜胎之患。
- 勞役虛弱。中氣不足。人參湯化服。
- 勞役虛損。小黃米湯化服。
- 胎漏下血。藉節棕灰湯化服。
- 妊孕。腹痛脹滿。木香磨水化服。
- 妊孕赤帶。紅雞冠花湯化服。如白帶。白雞冠花湯化服。
- 妊孕。腰腿酸痛。桑寄生湯化服。
- 產後兒枕痛。山楂煎陳酒。黑糖化服。
- 橫生逆產。並子死腹中。當歸川芎湯化服。
- 胞衣不下。紅花益母草湯化服。
- 頭胎交骨不開。龜板湯化服。
- 產後乳汁不得。以好酒當歸山甲煎湯化服。
- 妊孕轉胞。小便不通。琥珀磨水化服。
- 妊孕四肢浮腫。桑皮湯化服。
- 妊孕子脹。香附腹皮湯化服。
- 妊孕子癇抽搐。鉤鉤湯化服。
- 經脈不調。月事參差。有餘不足。諸虛百損。 瘕積聚。乾血勞傷。子宮虛冷。血海枯涸。一切婦人女子百病。俱用煮陳酒化服。
秘藥餅
秘藥餅六枚三錢。臨用時研極細末。每二分加後藥七味。 大梅片(四分) 珍珠(四分) 西黃(二分) 麝香(六分) 輕粉(一厘) 硼砂(二分) 共為細末。和勻收貯。吹之。 此餅誠不可解。七味又只六味而雲臨用再加。則似尚有上藥數味也。
神燈照
上雄精 砂 血竭 沒藥(各二兩) 麝香(四分) 共為細末。
專治頭項瘰痰核馬刀失榮等症方
蛇床子草(五兩) 燒酒(五斤) 先將瓶酒晒熱。然後入草浸之。每日早晚。照量大小服之。若症勢年數未久。 服之一年。即可全愈。
一掃光
(小兒頭瘡等。治一切瘡疥。破皮者不用。) 煙膠(二斤) 苦參(二斤) 明生礬(半斤) 川椒(炒半斤) 升藥底(半斤) 硫黃(半斤) 樟冰(四兩)枯礬(半斤) 紅砒(一兩) 蛇床子(炒半斤) 大楓子肉(八百粒八合)
紅銅片
(專治油膿窠瘡。) 硫黃(四兩) 明礬(二錢) 紅砒(五分) 土朱(一錢) 共為細末。將藥入鍋溶化。傾出。做成錠子。每用 以毛缽。用香油磨下。塗瘡上。
貼散膏方
升麻(三錢) 甘遂(三錢) 貫眾(三錢) 斑蝥(二十只) 白芷(三錢) 苦參(三錢) 昆布(三錢) 羌活(三錢) 全蠍(三錢) 蜂房(三錢) 商陸(三錢) 海藻(三錢) 白芨(三錢) 赤芍(三錢) 瞿麥(三錢) 竹箬(三錢) 白蘞(三錢) 大薊(三錢) 蛇蛻(三錢) 花粉(三錢) 蒼朮(三錢) 防風(三錢) 荊芥(三錢) 白附子(三錢) 薑黃(三錢) 細辛(三錢) 澤蘭(三錢) 棱術(各三錢) 香附(三錢) 川草烏(各三錢) 遠志(三錢) 官桂(三錢) 延胡(三錢) 河車(三錢) 蓖麻子(三錢) 水仙根(七錢) 生首烏(五錢) 金星草(三錢) 野薔薇根(七錢) 蒲公英(三錢) 地丁草(三錢) 角針(三錢) 穿山甲(五錢) 牛蒡(三錢) 皂莢(二塊) 夏枯草(三錢) 忍冬藤(七分) 芙蓉花(二十朵) 巴豆肉(三錢) 野菊花(三錢) 蒼耳子(三錢) 血見愁(三錢) 防已(三錢) 川椒(三錢) 歸尾(三錢) 寄生(三錢) 王不留行(三錢) 草大戟(三錢) 木鱉子(一兩) 白蘚皮(三錢) 威靈仙(三錢) 五靈脂(三錢) 紫草(三錢)僵蠶(三錢) 童子發(三錢) 透骨草(三錢) 生薑(三錢) 用大麻油十五斤。浸七日。下鍋內。熬至藥渣枯。濾去渣再熬。滴水成珠。然後投下炒黃丹六斤收膏。
爛喉痧方
斑蝥(去足翅米炒) 麝香(三分) 白芨(三分) 全蠍(三分) 玄參(三分) 冰片(四分) 京川貝(一兩) 白蜜(五錢) 此方斑蝥不開分兩。又用白蜜。不知如何用法。
五效丸
(治帶下腸風尿血等症。) 豆腐鍋粑 晒乾或焙新瓦上炙焦研細每兩加黃連一錢。共研細末。加飯共搗為丸。每服五錢。赤帶蜜湯下。白帶砂 糖湯下。
頭耳諸瘡方
(眉癬及燕窩瘡。) 用肥皂 存性一錢。枯礬一錢研細。香油調塗。
瘌痢頭瘡方
(不拘大人小兒。) 獨核肥皂。去核。填入砂糖及巴豆二枚。以泥包 。存性。入檳榔輕粉五六分。研細。香油調塗。
小兒頭瘡方
皂角 黑為末。去痂敷之。不三次即愈。白禿肥瘡皆效。(即筆峰衛生雜典)
野狼毒膏
野狼毒 川椒 硫黃 檳榔 文蛤 蛇床子 大楓子 枯白礬(各三錢) 共研細末。用茶鐘取香油一鐘。煎滾。 下公豬膽汁一枚和勻。調前藥。搽患處。
治囊漏
(皮濃而出水寶方。) 蒼朮 川芎 吳茱萸(炒) 歸身(各一錢) 官桂 木通(各八分) 青木香(一錢半) 黃耆(二錢) 白朮 花粉(各八分) 蛇盤果(二錢如無甘草代之) 龍膽草(五分) 白酒煎服。
專治腎囊風
(去風消癢除濕。) 威靈仙(五錢) 蛇膽子(五錢) 當歸尾(五錢) 縮砂殼(三錢) 土大黃(五錢) 苦參(五錢) 老蔥頭(七個) 用水五碗。煎數滾。傾入盆內。先熏。候溫浸洗。
敷藥方
炙乳沒 海螵蛸 赤石脂 各等分研末。和黃蠟化開。作餅敷之。扎好。
藥絲線
芫花(五錢) 壁錢(二錢) 草烏(五錢) 白蔻線(三錢) 水一碗。瓷罐內慢火煮乾。不晒。陰干。遇症將 絲線扎緊。每日收緊。其患自然枯黑。
耳出臭膿
龍骨( ) 五倍子(炒) 乳香(去油) 枯礬 血余炭(各等分) 共研細末。卷盡膿水摻之。
耳中膿水不乾方
胭脂 蛀竹屑 石榴花瓣(炙) 冰片共研細末。摻之。
專治頸項怪症丸
花椒(一錢) 熟礬(二錢) 火硝(一錢) 雄黃(一錢) 麝香(六分) 共研細末為丸。
摻舌黑虎散(泰梅初秘方)
麝香(一錢) 大蜘蛛(七個) 大蜈蚣(七個) 大梅片(一錢) 公母丁香(各一錢) 穿山甲(七個) 天蠶(七條) 全蠍(七只) 靈磁石(一錢半) 火症加犀黃五分。 大濂珠五分。
癬藥
槿末 參末 薑芷散 和勻。摻之神效。
活絡丹
製(川草)烏(各六兩) 膽星(六兩) 地龍(二兩三錢) 乳香(三兩三錢) 沒藥(三兩三錢) 酒化旦心為丸。每重五分。(旦心疑似膽星)
林文忠公戒煙靈丹
明黨參(二錢) 玉竹(二錢) 半夏(二錢) 黃耆(二錢) 杜仲(一錢半) 茯苓(二錢) 粟殼(二錢) 杞子(二錢) 益智(一錢半) 炮薑(二錢) 棗仁(一錢半) 橘紅(一錢半) 沉香(一錢) 炙草(一錢半) 覆花(二錢) 加上桂心五分。薑棗砂糖湯為丸。
長肉商紅膏
老松香(四錢) 潮腦(二錢) 輕粉(八分) 銅綠(一分半) 銀朱(七分) 冰片(一分半) 麝香(一分)蓖麻仁(二錢)
生地膏
細生地(四兩) 白占(一兩半) 麻油(八兩)
百部膏
百部 白蘚皮 鶴虱 蓖麻仁 生地黃 黃柏 當歸(各一兩) 麻油(半斤) 各藥熬枯。去渣。入黃占。
厲瘋膏
大楓子肉(五錢) 木鱉子(五錢) 當歸(一兩) 小生地(一兩) 防風(五錢) 紫草(五錢) 黃柏(五錢) 元參(五錢) 麻黃(五錢) 黃占 麻油(八兩)
消瘤散
南星
英夷戒煙丸
高麗參 西洋參 東洋參 北沙參 路黨參 韭菜子 淮牛膝 粉草(各五錢)
上藥用陳酒四斤浸服。癮到時服三四杯。即不知所苦。初服七日。忌豬肉。後忌醋、鴨子、蝦、蟹、生冷麵食。斷癮方可食。
法製半夏
(蘇州戈氏) 大半夏(十斤) 用陳鍛石(十斤) 滾水泡化。待溫。投半夏。日晒夜露。頻攪之。七日取出。換清水浸三日。 取出晒乾。再明礬(五斤) 皮硝(二斤) 用滾水泡化。 待溫投半夏。如前製法。晒乾。 甘草 薄荷 茯苓(各一兩) 陳皮(三兩) 白蔻仁 枳實 大砂仁 木香 青皮 川芎 五味子 上桂心(各五兩) 丁香 沉香(各三兩) 生薑(十斤)
上藥用滾水泡。待溫。投半夏。浸十四日。日晒夜露。頻攪之。至期滿後。揀出半夏。將餘藥煎濃汁。去渣澄清。即將藥汁。煮半夏。收乾為度。或為丸。或為塊。收貯聽用。
- 凡有痰飲者。開水送服。痰從大便出。如魚鰾即愈。
- 凡有老年積痰。陳皮茯苓湯服。
- 凡中風痰厥。羌活前胡湯服。
- 凡寒痰嘔惡。生薑陳皮湯服。
- 冷哮痰飲。蘇子陳皮湯服。
- 肝胃厥氣。青蒿陳皮湯服。
- 三陰久瘧。生薑湯服。
- 小兒寒閉。前胡陳皮湯服。
- 酒濕。砂仁湯服。
- 痰迷痴癲。石菖蒲葉沖湯服。
- 寒濕疝氣。荔枝核炙灰沖湯服。
小蟾酥丸
(抄硯農選錄中) 蟾酥(一分) 明雄(三分) 蜈蚣(一條) 研細。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丸。蔥湯下。
清涼散
(抄白紅紙) 石膏(九錢) 陳黃升(一錢)
八寶丹
龍骨(六錢) 輕粉(二錢)
藥兜肚方
(抄靜香樓案下) 乾薑(八分) 官桂(一錢半) 白芥子(一錢半) 枳實(一錢) 阿魏(四分) 半夏(一錢) 水仙子(一錢半) 麝香(五分) 上藥共為粗末。用艾綿拌勻。大紅沙布作夾兜肚一個。將藥置於中。
鐵箍散
三年陳小粉四兩。炒黑至煙出。取出研細。篩去粗頭。用好醋調。如薄漿樣。然後敷之。善治一切紅白腫毒。其效如神。無膿即散。有膿即潰。使其不致蔓延。故名鐵箍。此方云系坊前倪氏秘方。不可以小粉輕賤之物。置而勿信。惜之惜之。
紅膏藥
(即外科至寶千捶膏。倪氏家藏之方。)
老松香(半斤) 東丹(三錢) 銀朱(一錢)用蓖麻子去殼。打成膠。
牛黃冰連散
[專治(未注)大約亦咽喉藥也。]
牛黃(一分) 黃連(二錢) 冰片(一分) 為末。
移花散
[(馬氏方。)小兒痘出眼中。左眼吹右耳。右眼吹左耳。]
東丹 輕粉 豬牙皂(各一錢) 大梅片(五分) 為細末。
許恆君傳用法(附)
外科要用 銅舂筒 鐵碾[(鐵研船)皂角等必碾。] 石臼 小篩子 藥線木 大黃切片(晒脆。然後放鐵船中研篩。篩後再放研盂中研。餘可類推。) 石膏(火爐一只。將石膏放 。其色雪白。然後置船中研。)
又(石膏必須 至極熱透。熱透要雪白。研時要去頭腳粗滓。) 炒藥鏟刀。(煉膏用。) 鐵丫勺 絞渣藥布(煉膏火煎。急蓋之。否則藥枯。) 瓶(一共總要三四元。末藥五十個。大丸瓶葫蘆三四個。小丸者五個。) 煉膏者。必須場上用行灶鐵鍋。先配料。東丹宜用真。叫藥店人值事。大約數百文。(藥是蘇辦)九一丹(即清涼藥加青黛。名生解。且又賤又靈。) 用石膏十成。黃升一成。長肉甚良。研要細。(有毒拔毒。無毒長肉。)
馬氏八寶丹(發背長肉。必須用。甚靈。) 陳小粉(炒至黑如漆。用醋調搽陰症合宜。如痰塊立小。手掌大者。可收至手心樣。) 症候好時。如發毒背症。上半有膿。下半無膿。半長半拔。白腐者。毒也。紅鱗者。新肉也。拔毒長肉之藥。要研至無聲為度。不然。非但痛。且不靈。
舌齒出血。炒蒲黃末吹之靈。大櫺架一只(下木架之。硬木為之。高與人高。如方方各式。臨地作抽屜。架心陷以放缽。架左右立兩木。上橫木架之中饋。圓空柄杆承之。)圓藥缽(大一小二)個小帚三把。研藥線木 秤二根 針一只 匾一對(晒丸者。霉潮及僵腐等用。) 做攤膏藥布 先買青紅之布。大約三四。十一尺。以洋皮紙糊。榆白皮面帚掃揩之。以二層為度。 濃者一層。背後貼向牆壁上。待乾用。 攤膏藥法 小鐵鍋一只(下放爐。在中底。放鐵盞。一點燃燈草熏。洋鐵針卷攤。) 剪油紙刀一把。薄油紙(十張。照小大裁。) 白紙(五十張。包藥用。裁好。針穿掛。)
膏藥用法(傷濕風痛等用紅。除毒流注用青。) 白銅匙(大四把。小二把。) 藥瓶塞頭(爆竹店做結實者百個。需百文。) 敷藥(多攪則粘滯。撮軟而不烈。去敷藥看去。汗孔有汗乃藥氣散。) 毒門不看。
凡貼傷膏(用生薑擦再貼。則藥氣速。無他慮。) 除毒貼膏(亦宜如上。外食鹽噴炒。散在膏上。摩運及姜片艾灸等。) 熬膏先備柳木棍。俟藥須攪時。入攪之。以膏黑如漆為度。其亮如鏡矣。攪勻。傾於水內。要用扯一塊用之。 大蓋缸(綠者。敷藥貯三只。) 小蓋缸(四只。碗店取。則貯去解涼血。) 毛缸盆(置長肉膏。百部膏。) 頭風膏(以肉桂。丁香攪膏貼。熱痛薄荷末。白芷末入之。烘熱用。) 陽和膏(另鍋爐。) 腐小膏用油紙(貼散膏場面用布。)
灸法(方磚小座。新瓦仰如盂。瓦下注火。磚需用七八塊。)
煉蜜(蜜注銅勺。下放蘆片煬之。)
牙片(一根。壓舌看喉。及調敷藥。)
代刀藥(闊則口大。濃則口深矣。)
敷藥(似成留頂。未成偏敷。瘙癢之瘡已開者。不宜用。)
摻藥筆(舊筆去頭。染著摻。)
大毒未盡。不可生肌。生肌逼毒內攻。或別生瘍矣。半腐半肌。即去腐生肌。
凡腫高赤痛。(敷涼藥。)漫腫不紅不痛。似有頭。(外症如乳岩。內疽。發背。對口。宜三複詳看。然後用藥。 勢大躋。求功效。聽別就。 瘍先發散。後托補。虛則用之助膿。膿未成宜消者。按之堅。不熱多紅。用膏藥法 瘍堅而屢塗難陷。突者不用。如深而膿左右注乃用。
瘍潰 膏藥不可嫩。宜老而薄。庶易於貼耳。惟貼傷要嫩。瘍虛漫輕。 實高腫。 熱腫紅堅。 寒瘍木黯。 濕腫按如爛棉。(破則流黃水)風腫皮皺紅。微熱。痰腫軟如棉。硬如鰻。(不紅不熱)
氣腫按之皮緊肉軟。(遇喜則軟怒則長。不紅不熱) 跌仆瘀血。腫(不熱不紅。) 暴腫已成。如潰。其色必紫。瘍屬陽。十四日熟屬陰。念一日熟。
無膿不軟。膿熟方軟。未成按之即起。已成深按速起。則有黃水。
深按緩起。內有污膿。按之實痛。是血。按之實而不疼。是氣。輕按即疼。是膿成。重按方痛。膿深。胖人膿宜多。瘦人膿宜少。膿出後。切忌用寒涼。屬火者。去膿後。宜平性藥。
近筋處。凡症起癢者。宜灸之。
癭瘤結核。不宜開刀。 近毛發之瘡。須剪去毛發。貼膏。以免粘疼。 諸瘡及跌打。一經室房。立時作痛。婦人刀傷。遇經來。瘡必痛。四物柴胡湯。
打傷皮不破。必內有瘀。宜攻之通之。 痛十日。好期二十日。
毒瓦斯攻心。護心散不及。急服白沙糖三四兩亦可。
王洪緒有言。惟疔用刺。禁用升降二丹。以防腐爛。癰疽遺精者。須看好而治。痔病亦然。
大癰須戒污積。如行經婦人近前。腫痛更甚。難以收功。
如婦人自想。適經來。醫治鮮效。經後始能見功。亦忌房。
長肉藥少許。即結靨。若多蓋。就硬。反要攻膿。
症未軟者。不可敷寒涼。若半腫半黯。宜帶辛熱。
其症腫痛起。渴大便秘。或是陽。專治寒涼藥。
腫作痛。寒熱頭痛者。皆在表也。發散之。
痛作痛甚者。邪在經絡也。和解之。
漫腫痛而不潰者。血氣虛弱也。急托補之。 急黯而不潰。或潰。或不斂。陽氣衰也。溫補之。若大便結。邪在內也。疏利之。
薛立齊謂。形傷痛。氣傷腫。皆因濃味炙 。食毒所致。無問何部。但赤腫者必消。 若煩躁飲冷。赤痛發熱。二便不通。火熱內熾也。(四味清涼飲。或活命飲加大黃。) 微腫紅腫痛。陽氣虛弱也。參 內托散。微黯惡寒。不作膿。或熟而不潰。陽虛寒也。千金托裡散。如此則未成立消。潰瘍若膿潰後。二便仍閉者。毒未解也。(清熱消毒湯。)熱退而渴不退。津液不足也。(八珍加麥冬。) 熱不止。腫痛反甚。虛熱內作也。(保元湯清心淨血之品。)熱退。肌肉不生。(十全大補。) 瘡白下陷。寒氣烈也。(五味異功。) 手足並冷。(六君子加薑桂等。)
[骨槽風]清胃散 牛蒡解肌湯 (又方)鮮石斛 元參 羚羊角
[牙漏] 玉女煎(牙切牙宣牙疳)清胃散 玉女煎 犀角地黃湯 涼膈飲 牛蒡解肌湯 蘆薈消毒飲
(又方)鮮石斛 炒山梔 元參 桑葉 杏仁 花粉 連翹 薄荷 麥冬 雪梨汁 荊芥 羚羊角 淡芩 淡豆豉 栝蔞 忍冬藤 鮮薄荷根(牙菌牙岩)犀角地黃湯 甘露飲 玉女煎 瀉黃散 清胃散(加石決明)
[走馬牙疳](犀角地黃湯。)
(又方)鮮石斛 荊芥 元參 前胡 忍冬藤 牛蒡 連翹 葛根 豆豉 薄荷 六一散 香薷 蟬衣 青蒿 黑梔 丹皮 白薇 茅根
[肺癰腸癰方] 竹燈台一只。燒紅時。 悶息之。研為細末。陳酒送下。
[癰疽煎方] 金銀花(六兩) 甘草(二兩) 皂角刺(五錢) 水酒煎。一劑立消。
[乳癰方] 白芷 貝母(八兩) 為末。酒服之。
[疔瘡初起] 白芷 生薑(一兩) 擂酒一盞。溫服。
[喉症方] 鮮竹葉一把。煎湯常服。 重症鮮石斛五錢半。醋少許。冷凍飲料。
[口舌瘡方] 黃柏(一錢) 僵蠶(一錢)枳殼灰(五分) 炙草末(五分) 薄荷末(五分) 冰片(三厘) 山 豆根(五分) 各為末。一日拌三次。明日愈。
[中焦統治方] 金銀花 元參 生草 白芍 炒梔子 荊芥 連翹 桑寄子 如屬陰。去梔子。加桂末。
[下焦統治方] 天花粉(三錢) 生草(二錢) 銀花(三錢) 蒲公英(五錢)
[上下統治方] 生甘草(二錢) 蒲公英(一兩) 黃芩(一錢) 銀花(三錢) 煎乳香沒藥各一錢調服。
[上消癰毒散] 金銀花(一兩) 當歸(一兩) 川芎(五錢) 蒲公英(三錢) 生甘草(五錢) 桔梗(三錢)黃芩(一錢) 荊芥(一錢) 連翹(二錢) 牛蒡(一錢半) 芙蓉葉(一片)
[上中下皆治方] 金銀花(四兩) 蒲公英(一兩) 當歸(三兩) 元參(一兩)
[疹痧方] 草麻(三錢) 元參(一兩) 干葛(二兩) 青蒿(二兩) 黃耆(三兩)
[喉痛方] 生地(一兩) 粉丹皮(四錢) 白芍(二錢) 麥冬(六錢) 川貝(三錢) 甘草(三錢) 元參(五錢) 薄荷(二錢) 青果(五個打)
[乳岩方](初生可治)青皮 石膏(行污) 生甘草節(消腫導毒) 栝蔞 橘絡(行經絡) 皂角刺 銀花 (此症不可用刀)因寒痰結凝。當用陽和湯。外敷宜留意。不可寒涼。
[乳癰方] 金銀花(五錢) 白芍(二錢) 青皮(一錢) 蜜 (三錢) 柴胡(一錢) 連翹(一錢半) 當歸(三錢) 蒲公英(五錢) 生草(一錢) 鮮橘葉(十片) 砂仁末(沖四分)
(又方)加浙貝 白芷 靈仙 夏枯草 天冬
[肺癰方] 元參(八錢) 麥冬(八錢) 生草(一錢) 銀花(一兩)
[女人羞隱治方] 白芍(三錢) 川芎(一錢) 熟地(五錢) 當歸(三錢) 甘草(一錢) 柴胡(一錢) 白芥(四錢) 黃芩(三分) 炮薑(三分) 症熱加梔子三錢。
(又方)痛癢兼治。 當歸(五錢) 梔子(三錢) 白芍(五錢) 柴胡(一錢) 茯苓(五錢) 楝樹根(五分) 有火加黃芩一錢。有寒加桂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