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微隙在所必乘1;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2

  1. 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敵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2. 少陰,少陽:少陰,此指敵方小的疏漏,少陽,指我方小的得利。此句意為我方要善於捕捉時機,伺隙搗虛,變敵方小的疏漏而為我方小的得利。

古人按語說:大軍動處,其隙甚多,乘間取利,不必以勝。勝固可用,敗亦可用。

大部隊在運動的過程中,漏洞肯定很多,比如,大兵急於前進,各部運動速度不同,給養可能造成困難,協調可能不靈,戰線拉得越長,可乘之機一定更多。看准敵人的空隙,抓住時機一擊,只要有利,不一定完全取勝也行。這個方法,勝利者可以運用,失敗者也可以運用,強大的一方可以運用,弱小的一方也可以運用。戰爭史上一方經常用小股游擊隊,鑽進敵人的心臟,神出鬼沒打擊敵人,攻敵薄弱處,應手得利。這樣用順手牽羊取勝的例子,不勝枚舉。

順手牽羊是看準敵方在移動中出現的漏洞,抓住薄弱點,乘虛而入獲取勝利的謀略。古人云:「善戰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意思是要捕捉戰機,乘隙爭利,當然,小利是否應該必得,這要考慮全局,只要不會「因小失大」,小勝的機會也不應該放過。

公元383年, 前秦統一了黃河流域地區,勢力強大。前秦王苻堅坐鎮項城,調集九十萬大軍,打算一舉殲滅東晉。他派其弟苻融為先鋒攻下壽陽,初戰告捷,苻融判斷東晉兵力不多並且嚴重缺糧,建議苻堅迅速進攻東晉。苻堅聞訊,不等大軍齊集,立即率幾千騎兵趕到壽陽。東晉將領謝石得知前秦百萬大軍尚未齊集,抓住時機,擊敗敵方前鋒,挫敵銳氣。謝石先派勇將劉牢之率精兵五萬,強渡洛澗,殺了前秦守將梁成。劉牢之乘勝追擊,重創前秦軍。謝石率師渡過洛澗,順淮河而上,抵達淝水一線,駐紮在八公山邊,與駐紮在壽陽的前秦軍隔岸對峙。苻堅見東晉陣勢嚴整,立即命今堅守河岸,等待後續部隊。謝石看到敵眾我寡,只能速戰速決。於是,他決定用激將法激怒驕狂的苻堅。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說道,我要與你決一雌雄,如果你不敢決戰,還是趁早投降為好。如果你有膽量與我決戰,你就暫退一箭之地,放我渡河與你比個輸贏。苻堅大怒,決定暫退一箭之地,等東晉部隊渡到河中間,再回兵出擊,將晉兵全殲水中。他哪裡料到此時秦軍士氣低落,撤軍令下,頓時大亂。秦兵爭先恐後,人馬衝撞,亂成一團,怨聲四起。這時指揮已經失靈,幾次下令停止退卻,但如潮水般撤退的人馬已成潰敗之勢。這時謝石指揮東晉兵馬,迅速渡河,乘敵人大亂,奮力追殺。前秦先鋒苻融被東晉軍在亂軍中殺死,苻堅也中箭受傷,慌忙逃回洛陽。前秦大敗。淝水之戰,東晉軍抓住戰機,乘虛而入,是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唐朝中期,各鎮節度史都擁有軍事、經濟大權,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蔡州節度使的兒子吳元濟在父死之後,起兵叛亂。唐憲宗派大將李訴擔任唐州節度使,剿滅吳元濟。

李訴到任,放風麻痺吳元濟。散佈說,我是個懦弱無能的人。朝廷派我來,只是為了安頓地方秩序。至於攻打吳元濟,與我無干。吳元濟觀察了李訴的動靜,見他毫無進攻之意,也就不把李訴放在心上了。

其實李訴一直在思考攻打吳元濟老巢蔡州的策略。他趁機擒獲了吳元濟手下的大將李佑,對他優禮有加,感動了李佑。李佑告訴李訴,吳元濟的主力部隊都部署在洄曲一帶,防止官軍進攻,而防守蔡州城的不過是些老弱殘兵。蔡州是吳元濟最大的空隙,如果出奇制勝,應該迅速直搗蔡州,活捉吳元濟。

李訴在一個雪天的傍晚,率領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邊,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時,爬上城牆,殺了守兵,打開城門,部隊靜悄悄湧進了城。籌吳元濟從睡夢中驚醒,發現宅第已被圍困,負隅頑抗,終於被捉。李訴將吳元濟裝進囚車,押往長安。駐紮在洄曲的董重質見大勢已去,也向李訴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