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什麼要提倡「舉孝廉」?因為孝是德之本,有孝就有德行;而有廉潔之心,他替眾人辦事才不會貪婪。

廉潔是辦事能否成功的根本,所以做人做事的根本在孝、廉。

有時,孩子拿東西並不是想偷,而是一個不了解的動作,他覺得好玩就拿起來,所以做父母的要很敏感。

有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到書局去逛,逛完出來的時候,才發現孩子拿了日記本上的小鑰匙。

媽媽就回過頭來,跟書局的小姐說:「這個小鑰匙不知道放哪裡?」小姐就說:「小東西,沒有關係,給他玩吧!」母親也沒有警覺,拿給孩子就回來了。

後來孩子上幼兒園後,常常都帶些小東西回來。

所以,教育的關鍵是慎於開始,一開始沒有教他,往後就很難教導。

  另外有一位媽媽說,有一次帶孩子去菜市場買菜。

突然回頭一看,孩子手上拿了一顆芭樂,她很警覺就回過頭來,趕快去找這間商店。

商店的老闆講:「沒關係,給他,給他。」現在大人的教育觀念敏感度不夠,反而好心行了惡事。

這位母親立刻就拿了錢交給孩子,說你拿人家任何東西一定要給錢,還讓孩子親手把錢交給老闆。

這些機會點都要掌握住。

  做父母的要常常觀察孩子的臉色,因為他做了壞事會表現在臉上。

可是現在很多孩子說謊都面不改色,為什麼會這樣?從小磨鍊出來的。

所以,只要你一開始能導正,一定都可以發現。

有個孩子剛上了小學,有一天回來臉色怪怪的。

媽媽看到孩子臉色怪怪的,就去翻孩子的書包,結果發現裡面有兩、三顆蘋果。

她就把孩子叫過來問:「蘋果從哪裡來的?」孩子也知道錯了,很緊張!他說我們同學好玩就順手在人家攤販上把一些水果拿走。

媽媽一聽立刻帶著孩子到水果店,恭恭敬敬給人家鞠躬,對他說:「對不起,我的孩子拿了你的水果,我跟你道歉,我沒有把孩子教好,要多少錢,我現在馬上付給你。」她的孩子在一旁站著,相信媽媽的這種態度會喚醒孩子的慚愧之心,而孩子也會一輩子都記住這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