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時代,孔夫子有兩位學生,一個是子貢,一個是子路。

子貢因為是大商人,所以常常在其他的國家做生意。

魯國有個法律規定,只要在其他的國家,見到自己的國人被賣去當奴隸,你可以把他贖回來,而獎賞的贖金由國家支付。

這樣的法律好不好?非常好!喚醒每個國人去愛護、去解救自己的同胞。

子貢贖人回到國內,當官府把贖金獎給他的時候,子貢並沒有接受,一般人就會覺得子貢很高尚,不要贖金。

  但是子貢走到夫子面前,夫子就批評他:「子貢,你這樣做錯了。」魯國人都很貧窮,當他們到其他國家看到自己的國人,他會考量到:「假如我贖他回來,我去拿贖金,好像比子貢矮了一截。」他就會有所顧慮,因為他拿了贖金就顯得沒有子貢那麼高尚,可是他不拿贖金,經濟狀況又很拮据,家裡生活就有困難。

當然他在救人時會有遲疑,這就會有不良的影響,比方說有一百個人救人,其中有一個遲疑了,就很有可能不能把自己的國人贖回來。

所以夫子說:「你這樣做會有不好的流弊產生。」  另外有一天,子路走在路上,剛好遇到一個人溺水,子路看到後,立即跳下去把他救起來。

被救之人內心非常感激,就把家裡的牛送給子路,子路也很高興,就把牛牽回去。

孔夫子得知就稱讚子路說,往後魯國人就會有很多人勇於去幫助別人,解救別人的生命,因為子路的表現能令大家深深感受到行善之人必有善報。

一般人會覺得子貢不受贖金比較正確,子路受牛好像沒有子貢那樣高尚。

但是夫子觀察事物不是只看現前,還要看以後所產生的流弊;不看一時而要看久遠,不看一身而要看對天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