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國時代,趙國有兩位大臣,一位是藺相如,另外一位是廉頗將軍。

因為藺相如完璧歸趙,對趙國有很大的貢獻,趙王把他封為上卿。

而廉頗是帶領數十萬大軍的大將軍,他就覺得藺相如是一介書生,也沒有立下汗馬功勞,居然位子在他之上,心裡很不平,常常去找藺相如的麻煩。

藺相如看到廉頗來找他,不想跟他當面衝突,就以生病為理由避開。

有時候走在路上,剛好廉頗將軍的馬車來了,藺相如立即交代他的下人繞道而行。

他的家人心理就很不平衡,說:「大人,您為何這樣懦弱?為何會怕他?」藺相如就告訴他們:「對我個人的這種羞辱沒有關係。

假如我跟廉頗將軍起了衝突,國家將會有很大的災難。

秦國為什麼不敢侵犯我們?就是有我跟廉頗將軍在。

我們不能因為個人的榮辱,而令國家陷於更大的危難,甚至於使國家蒙受恥辱,那就嚴重了。」藺相如念念不是想自己,而是以大局為重,為國家、為人民著想。

  這段話後來傳到了廉頗大將軍的耳中,將軍畢竟是讀過聖賢書的人,立刻生起懺悔之心。

所以老人家背著荊棘,走到藺相如的家裡請罪。

藺相如知道廉頗將軍來,也非常感動,趕快衝向前去把老將軍扶起來。

廉頗知過能改,使兩個人變成了莫逆之交,讓趙國免於災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