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滿懷美夢好不好?夢想沒什麼壞處,只要夢想的目標是屬於自己的努力範圍。但親子教養並不是「愛拚就會贏」的過程。小孩的未來並不完全在爸媽的努力範圍之內。「對小孩有夢想」其實就是「對另一個人有夢想」,不僅爸媽很容易落得一場空,對小孩也不盡公平。而且,爸媽也很容易把「對小孩有夢想」與「對小孩有期許」兩者混為一談。

期許與夢想分不清

期許與夢想聽起來很像,出發點卻很不同。夢想可用來激勵自己,對小孩有期許,卻是為了激勵小孩,是父母職責。在小孩尚不懂自我期許之前,父母期許是小孩向上的重要動力。

萬一期許與夢想不分,爸媽很容易犯三種錯

  1. 「誤以為期許應該跟夢想一樣放在心裡」

    這種爸媽為了尊重小孩發展空間,刻意不讓孩子知道自己對他有何期許。卻不知這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得到關心。

  2. 「誤把期許當做夢想的延伸」。

    明明孩子只有六十分,為了激勵,應該期許他七十分才對,你卻期許他一百分。這種不實際的期許,只會讓孩子覺得「爸媽沒辦法接受真正的我」而已。

  3. 「爸媽因為活在夢想中,根本不覺得有必要給小孩什麼期許」

    小孩在他眼中實在太完美了,怎麼看都最可愛最聰明。巴爾札克的《高老頭》寫的就是這種爸爸,明明女兒貪婪殘忍,在他眼中卻永遠夢幻美好。許多老師一定都遇過這種家長:說我家小孩壞,一定是老師錯怪;就算我家小孩真的壞,也一定是被別家小孩帶壞。願意為小孩做最多犧牲的,常常就是這種爸媽,因為他們對小孩的愛已經接近崇拜。 《高老頭》是爸爸一路為女兒犧牲自己的快樂。最後如乞丐一般死去,女兒卻去參加奢華舞會。巴爾札克的用意是:爸媽不該陷入夢想太深,不然就很容易有虧親職。這樣的父愛母愛,不管如何無私奉獻,其實只是自戀的延伸而已。這種爸媽愛的其實不是小孩,而是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