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這個科目向來承載了很多不同面向的「使命」。學生上國文課除了累積應考的能力,也學習思考人生、認識世界、體會做人做事的道理、訓練表達能力等。近年來,因為政治的關係,國文教學甚至於也隱含意識形態之爭;如古文、白話文的比例,即是其一。而因為教育部長更迭頻繁,致使教育政策難以連貫的例子,也不勝枚舉。

國文教學的目的應該是引導更多學子喜愛文學、對中文的語言文字更多些體會,從而能有更多創意和創見。這樣,有朝一日,當他離開學校之後,他還是會願意拿起一本書,好好地讀進去,因為他知道文學不只是一堆冷冰冰的字彙、語句,而是與他的人生有著熱乎乎的關係;他的生命情境總可以和某本書的某種情節相連結。國文教學應該激發也培養學生對生命有更美好、寬闊的胸襟,對這個世界有更多好奇,而不是窄化視野,限縮生命的關懷度。台灣的閱讀率逐年下降,在出版市場,成人讀者的比例也向來不高;很多人認為,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就是因為很多人沒有在學生時期建立起閱讀的習慣,讀書只為了應付考試;離開學校後,只要考試不 考,就不會想碰書本。

記得前教育部長杜正勝曾說,古詞文章雖美,但跟台灣卻沒什麼關係,因此學生沒有必要學習。這屆考大學的考生們正是在這位教育部長的理念下開始高中的國文學習,當他們看到各式各樣的考題時可能會傻眼,因為當年教育部長說不重要的東西,在考試裡卻顯得挺重要的。考試出題時或許可能得考慮學生的學習實況,不然的話,學生恐怕也成了政黨輪替的隱形受害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