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

夫胃腑者主脾也。口唇者。是其候也。脾合氣於胃。胃者水穀之腑也。號倉庫守內嗇吏。 重 穀 焦 滿 故腸胃之中。當留穀二斗四升。水一斗一升。故人一日再至後(甲乙作圊)後二升半。一日 中 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穀盡。故平人不飲不食七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七日而死矣。 右手關上陽絕者。無胃脈也。苦吞酸。頭痛。胃中有冷。刺足太陰治陰。在足大趾本節 後一 右手關上陽實者。胃實也。苦胃中伏伏不思食。得食不能消。刺足陽明治陽。在足上動 脈。 趺陽脈浮大者。此胃家微虛煩。圊必日再行。動作頭痛。重熱氣朝者屬胃。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 而散者。當病食痺髀痛。病先發於胃。脹滿。 五 不 胃病者。腹 脹。胃管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下取三裡。 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管。在上管則抑而刺之。在下管則散而去之。 胃脹者。腹滿胃管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 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熱則能食。脾前受病移於胃。脾咳不已嘔吐長蟲。厥 氣客 診得胃脈病形何如?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脾應肉 。肉 堅大者胃濃。肉 麼者 薄。 肉 小而么者胃不堅。肉 肉 不堅者胃緩。肉 無小果累標堅者胃急。肉 多小果累者胃結。胃結者。胃上脘不利。 扁鵲云:足太陰與陽明為表裡。脾胃若病實則傷熱。熱則飲水漿常渴。虛則傷寒。寒則苦飢 胃絕不治五日死。何以知之?舌腫。溺血。大便赤泄。 咽者。咽物之門戶也。膈者。上焦胸中心肺之分野。不通者。升降之氣。上不得交。又云:得大 在上 下也 當上 穀入 蓋胃 是為 氣 益其 血也


胃實熱(附論)

夫右手關上脈陽實者。足陽明經也。病苦渴飲水。頭痛。汗不出如溫瘧。唇口乾善噦。 乳癰 蘊積生熱。面目悉黃。譫妄狂語。身熱多汗。腹脅堅滿。大便秘難。皆其証也。

凝神散(出永類鈐方)收斂胃氣。清涼肌表。

人參 白朮 茯苓 山藥(各一兩) 白扁豆 粳米 知母 生地黃 甘草(各五錢) 淡 竹葉 不

清陽湯(出濟生拔萃方)治口 頰腮急緊。胃中火盛。必汗不止而小便數。

升麻 黃 當歸(各二錢) 葛根(一錢五分) 紅花 桂枝 酒黃柏(各一分) 甘草 (炙一 前 服訖 以火熨摩緊結處即愈。夫病口 筋急者。是筋脈血絡中大寒。此藥以代燔針劫刺。破惡 血

通熱湯(一名子芩散出聖惠方)治胃氣實熱。苦頭痛。汗不出。口中乾燥。

人參(二兩) 甘草(炙一分) 柴胡(去黑心) 葛根(銼) 麻黃(去根節) 白 茯苓(去黑 皮各 每服 三

加味地黃湯 治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茯苓(四兩) 甘草 乾薑 細辛 地黃(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 杏仁(各八兩) 上 水 一斗

橘皮竹茹湯(出永類鈐方)治胃熱多渴。嘔噦不食。

赤茯苓(去皮) 橘皮(去白) 枇杷葉(拭去毛) 麥門冬(去心) 青竹茹 半夏 (湯泡七 次各 滓。 溫服。無時。

黃芩梔子湯(出聖惠方)治胃氣實熱。頭痛寒熱。狀如溫瘧。唇口乾燥。或生乳癰。腋下腫 黃芩(去黑心) 梔子仁 犀角(鎊) 赤茯苓(去黑皮) 赤芍藥(各一兩) 射干 (一兩) 大黃 更 煎

黃芩湯(出聖濟總錄)治胃氣實熱。口舌乾燥。頭痛煩渴。

黃芩(去黑心) 柴胡(去苗各一兩) 葛根(銼) 赤芍藥(各三兩) 甘草(炙五錢) 石膏 (碎

泄熱蘆根散(出聖惠方)治胃實熱。常渴引飲。

蘆根(銼) 栝蔞根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赤茯苓(三分) 知母 甘草
上 咀。 每服 三 後溫

黃連丸(出聖惠方)治胃實熱氣盛。消穀善飲。頭目痛。衄血。煩渴。

黃連(去鬚) 栝蔞根 麥門冬(去心焙) 知母(焙) 茯神(去木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 丸如

前胡湯(出聖濟總錄)治胃熱乾嘔。煩悶。目黃。燥渴。

前胡(去苗頭一兩五錢) 茅根(銼二兩) 麥門冬(去心焙) 甘草(炙各一兩) 黃芩(去 黑心

茯苓飲(出聖濟總錄)治胃腑實熱。發渴。飲水漿不止。

茯神(去木一兩) 栝蔞根 麥門冬(去心焙各三兩五錢) 葳蕤 知母(焙各二兩)
上 咀 兩

清胃散(出濟生拔萃)治因服補胃熱藥而致上下牙痛不可忍。牽引頭腦滿熱發大痛。此足陽 升麻(一錢) 牡丹皮(五分) 當歸身 生地黃(酒製各三錢) 淨黃連(六分不好 加二分 夏月

赤芍藥湯 治胃氣實熱。煩燥多渴。唇焦口乾。引飲不止。黃連丸(出聖濟總錄)治胃氣實熱。煩燥多渴。

黃連(去鬚) 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 苦參(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

犀角飲(出聖惠方)治實熱嘔噦。吐逆不食。頭痛煩渴。

犀角(鎊) 枇杷葉(炙去毛) 麥門冬(去心焙) 葛根(銼各一兩)
上 咀。每服三錢。 水

葛根湯(出聖濟總錄)治胃實熱。煩渴咽乾。吐逆。

葛根(銼汁十兩) 甘草(炙三兩) 半夏(二兩生薑汁半杯漿水半升同煎焙乾)
上 咀。 每

地黃飲(出聖濟總錄)治胃氣實熱。唇口乾燥。頭昏體倦。五心煩熱。

生地黃(汁) 生薑(汁) 藕節(汁) 生蜜(各二合) 上調和令勻。分三服。不拘時。

地骨皮湯(出聖濟總錄)治胃氣盛實。壅澀中焦。蘊積為熱。口渴煩。

地骨皮(二兩) 防風(去叉) 甘草(炙各一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 煎一盞 去

薑汁飲(一名三和飲子)治胃中實熱。吐逆心煩。不下飲食。

生薑汁 地黃汁 蜜 上各和勻。水一盞。煎八分。空心服。

治通利腸胃。除胸中煩熱。解酒渴。

用菘菜二斤。煮作羹啜之止。作韭菹食亦得。

治胃脾熱中除渴止痢。利小便。益氣力。補輕身長年。

用陳粱米炊飲食之。

理胃中熱。去身腫。健脾消穀止脹。

用大豆一升煮令熟。杵。米飲服之。

補氣湯(出十便良方)\x生胃中津液。並治上焦虛熱。夜臥口乾。

五味子(三兩須用遼東) 甘草(五錢) 白鹽(炒一兩三件同拌置器中露一宿取出焙乾) 吳茱

治胃氣實熱口乾唇裂。中心熱燥。大腑秘。非時煩渴。睡中口內生涎。(出楊子 建 萬全護命 大黃(五錢) 桔梗 枳殼(只用青) 前胡 葛根 梔子(各一分) 上件細搗羅為末。每服二

平胃散(出醫方集成)治胃經實熱口乾唇裂。大小便秘澀。及熱病後飲食不降。蓄於胃中。 濃朴(去皮薑炒) 射干(米泔浸) 升麻 茯苓(各五錢) 芍藥(一兩) 枳殼(去 瓤麩炒) 大

治胃中熱下氣(本草) 以溲疏作湯浴之。

若病胃脹滿。心胃悶發熱。(本草) 即用 耳服之。

治胸胃熱氣(本草) 以 母草絞汁食之效。

升麻湯 治瀉胃食熱。(方見本門食 類)


胃虛冷(附論)

夫胃合於脾。足陽明是其經也。為水穀之海。凡五味五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則腸 實而心 目中急。足脛寒。不得安臥。則是胃虛冷之証也。

健脾丸 治虛勞羸瘦。身重胃冷。飲食不消。泄瀉不止。或作滯下變五色。噦臭。

鐘乳粉 赤石脂( 各一兩五錢) 枯礬 乾薑(炮) 蓯蓉(酒浸) 石斛(酒浸) 五味子 桂 雄 (炮 米湯 下三

砂丸(出聖濟總錄)治胃氣虛冷。不思飲食。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紫桂(去粗皮) 乾薑(炮) 當歸(切焙) 濃朴(去粗皮 薑汁炙) 芎 味子(一兩五 青鹽 鹽湯

調中散(出直指方)治腹虛泄瀉。止嘔進食。

藿香葉 縮砂 蓬術(炮) 肉桂 草果(各五錢) 麥芽(炒) 益智仁 橘紅(各 三分) 蒼朮 末。每三錢。

木香散(出衛生家寶方)治臟寒冷極。及久冷傷敗。口瘡下泄。米穀不化。飲食無味。肌肉 木香(一兩) 破故紙(一兩) 良薑 砂仁 濃朴(薑製各三分) 赤芍藥 陳皮 肉桂 白朮 錢。用不 經水 三個 自止 或只用

熟乾地黃散(出聖惠方)治胃中虛冷。肌肉不榮。身體枯燥。骨節皆痛。

熟地黃(一兩) 白茯苓(三分) 當歸(銼炒三分) 麥門冬(去心焙三分) 乾薑 (炒五錢) 川 錢) 人參 生冷。

丁香溫氣湯(出百一選方)治胃寒嘔吐涎沫。(張上舍名萃雲其母常服有效)
丁香 吳茱萸(湯浸炒) 桂心(去粗皮各一兩) 附子(炮去皮臍) 黃耆(去蘆) 白 茯苓 (各 子(面 裹煨 不

調衛散(出濟生拔萃)治補外氣虛弱。表不任外寒。

黃耆 (一錢) 麻黃根(一錢) 生甘草(五分) 豬苓(二分) 羌活(七分) 麥門冬(三分) 當 花(一分) 半 故禁麻黃而用根節也。

茯苓湯(出聖濟總錄)治胃冷不思食。痰逆多吐。

白茯苓(去黑皮一兩) 半夏(湯浸七次焙一兩五錢) 人參(一兩) 丁香(五錢) 陳橘皮 (湯 二兩) 桂(去 服三錢。

人參補虛湯 治胃虛。苦肌膚寒痛。

人參 當歸 茯苓 桔梗 芎 橘皮 濃朴(炙各三兩) 桂心 甘草 白朮 吳茱 萸 ( 桃

藿香養胃湯 治虛不食。四肢痿弱。行立不能。皆由陽明虛。宗筋無養。遂成痿。

藿香 白朮 白茯苓 神曲(炒) 烏藥(去皮) 縮砂仁 薏苡仁(炒) 半夏曲 人參 (各半 七 分去滓

人參附子湯(出聖濟總錄) 人參 附子(炮去皮臍) 桂心(去粗皮) 半夏(湯浸焙) 枳殼(去瓤麩炒) 丁香陳橘皮 錢。生薑

人參散(出聖惠方)治胃中虛冷。胸膈脅脹滿。四肢不利。

人參(去蘆三分) 白朮 赤茯苓 黃耆(銼各五錢) 附子(炮去皮臍三分) 木香 大 腹 皮( 梗(去蘆一

白朮散 治胃冷氣脹滿。四肢急。體重。

白朮 訶黎勒(去核各三分) 甘草(炙銼) 丁香 濃朴(去粗皮薑汁炙各一分) 木香 桂( 末。每服

人參散 補虛寒。身體枯竭。諸骨節皆痛。

人參 甘草 細辛(各六分) 麥門冬 桂心 當歸(各七分) 乾薑(二兩) 遠志 (一兩) 吳

大七香丸(出和劑方)治男子婦人脾元氣冷。胃氣虛乏。不思飲食。心膈噎塞。漸成隔氣。 香附子(炒一百九十二兩) 麥 (炒一百兩) 丁香皮(三百三十兩) 縮砂仁 藿 香葉 陳 藥(各 六十 調

丁香丸(出聖濟總錄)治胃氣虛冷。

丁香 乾薑 吳茱萸(炒) 五味子 訶子 檳榔(各五錢) 濃朴(薑汁炙) 桃仁 (去皮尖各 湯 下。

補胃煮散(出聖惠方)治胃中虛冷惡寒。倦臥而不寐。少氣。口苦身熱。

細辛(一兩五錢) 柏子仁 人參 芎 (各一兩) 防風 桂(去皮) 陳皮(去白 各五錢) 吳 煎沸通 口

十金五套丸(出直指方)治胃虛膈滿。宿滯不消。停痰留飲。頭眩臂疼。露風冷風瘴之氣。 南星(每個切十余塊二兩) 良薑(一兩) 半夏(切研用二兩以水同浸三日逐日換水 次用 白礬 末。 用神

蓽茇丸 治胃虛。氣虛冷大便滑泄。臍腹多痛。和中丸(出永類鈐方)治和胃氣。吐瀉。

石蓮肉 茯苓(各二兩五錢) 藿香 人參 白扁豆 大麻 木香 白朮 甘草(炙各 五錢)

人參丸(出聖惠方)治胃中虛。冷氣上奔胃中。憒悶。腹中疼痛。吐痢宿水。甚效。

人參(去蘆) 桂心 乾薑(炮製) 白茯苓 陳皮(湯浸去白) 白朮 木香(各五錢) 訶黎勒 丸。

養胃湯(出易簡方)\x養胃正陽。溫中調氣。內逐陰冷滯氣。外辟風寒嵐瘴。常服春無感冒。 橘紅(三分) 甘草(炙一分) 濃朴(去皮薑汁炙) 蒼朮(去皮泔浸各一兩) 人參茯苓 藿 烏 梅一個。煎六分去滓。熱服。

禹余糧湯(出醫方大成)治下痢滑數。肌肉消瘦。飲食不入。脈細皮寒。氣少不能言。有時

五臟之液不收。謂 禹余糧( ) 赤石脂( ) 龍骨 蓽茇 訶子(麵裹煨) 乾薑 肉豆蔻(麵裹煨) 附子 (炮

沉香湯(出聖濟總錄)治胃氣虛冷。不思飲食。及冷氣攻腹脅痛。四肢少力。口吐酸水。飲 沉香(銼) 白豆蔻(去皮各一兩) 青皮(一兩五錢) 高良薑(五錢) 桂(一兩) 吳茱萸 檳 不拘 時。

烏頭湯(出聖濟總錄)治胃氣虛冷。不思飲食。脅肋滿。胸膈不快。臟腑不利。

烏頭(炮去皮臍) 益智(去皮炒各三兩) 木香 訶黎勒(去核各五錢) 山芋(二兩) 粟 米( 大盞。 煎七分。濾去滓。放溫空心服。

白朮八味散 治胃虛苦肌寒痛。

白朮 濃朴 人參 吳茱萸 麥 (炒) 茯苓 芎 橘皮(各三兩) 上搗羅為細末。 食前服方寸匕。暖酒進之。隨意服。忌桃、李、雀肉、大醉。

平胃丸(出千金方)\x凡身衰不得食。食無味。心下虛滿。時時欲下。喜臥者。皆神驗。

杏仁(五十枚) 丹參(三兩) 苦參 葶藶 元參(各三兩) 芎 桂心(各一兩)
上為末

參苓白朮散(出直指方)治虛勞胃弱。飲食不進。嘔吐泄瀉。及大病後調助脾胃。

人參 白茯苓 白朮 甘草(炒) 山藥(炮各三兩) 白扁豆(製一兩五錢) 縮砂 蓮 子 肉 與之。 此

香朴丸 治腸腹虛冷泄瀉。注下無度。胃虛氣閉。不進飲食。

濃朴(薑汁炙炒五兩) 白朮(三兩) 茴香(炒) 陳皮(各三兩) 訶子(炮去核) 赤石脂 (

丁香湯(出聖濟總錄)治胃中虛冷。霍亂吐瀉。煩熱發渴。下痢赤白。

丁香皮(二兩) 白朮(四兩) 甘草(炙一兩) 草豆蔻(五個) 乾薑(五錢) 枇 杷葉(去 毛二

豆蔻湯(出聖濟總錄)治胃虛冷嘔逆。

草豆蔻(一兩五錢) 桂(五錢) 生薑(去皮切三分) 甘草(炙) 丁香(各一兩 五錢) 附子(

理中湯(出直指方)治腸胃虛。腹內痛。身體怯寒。泄瀉青黑。兼治傷寒挾寒而利。臍下冷 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炙各一兩) 茯苓 濃朴(薑製各二兩)
上 咀。每服三錢。 水

六君子湯(出危氏方)治臟腑虛怯。心腹脹滿。嘔噦不食。腸鳴泄瀉。

人參 甘草 白茯苓 白朮 肉豆蔻(紙裹煨) 訶子(煨去核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錢

調中湯 治胃氣虛。不欲食。四肢重。短氣。調和五臟。並療諸病。

薤白(切一升) 枳實(六錢) 陳皮 大棗 粳米(三合) 香豉(六合) 上枳實、 陳皮、 棗。

濃朴散(出聖惠方)治胃中虛冷。氣攻腹脅妨悶。食久不消。

濃朴(去粗皮薑汁炙三兩) 肉豆蔻(去殼三分) 訶黎皮(煨一兩) 木香 檳榔 陳橘皮 (湯 前稍

濃朴丸 治胃氣虛冷。胸腹疼痛。或泄瀉下痢。並不思飲食。川椒丸 治臟虛泄瀉無度。胃寒。

黃連(炒) 烏梅肉 當歸 川椒(炒去目) 桂心 乾薑(炮各等分)
上為末。糊 丸如梧 子大

訶黎勒湯(出聖濟總錄)治胃氣虛冷腹減。

訶黎勒(炮去核五枚) 大腹皮(銼五枚) 草豆蔻(去皮十四個) 甘草(炙) 白朮人參 (各

濃朴湯(出聖濟方)治胃冷嘔逆。

濃朴(去粗皮薑汁炙) 白朮 桂(去粗皮各三分) 丁香(五錢) 桃仁(去皮雙仁 不用炒 五錢)

丁香湯(出聖濟方)治胃寒胸膈虛滿。面目浮。飲食不化。

丁香 藿香葉 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 乾薑(炮五錢)
上 咀。水一升。煎五合 去滓。 徐徐呷盡。

丁香散(出本事方)\x開胃進食。

丁香(四十九粒) 藿香(五錢) 巴豆(二十粒去殼取肉) 粟米(一合)
上先將 粟米巴豆 同炒

藿香半夏散(出和劑方)治胃虛中寒。停痰留飲。噦逆嘔吐。胸滿噎痞。短氣倦怠。不入飲 丁香皮(五錢) 藿香葉(一兩) 半夏(湯浸七次炒黃色二兩)
上 咀。每服二錢。 水一盞

火輪丸(出醫方大成)治腸胃虛寒。心腹冷痛。泄瀉不止。

乾薑(炮) 附子(炮去皮) 肉豆蔻(麵裹煨各等分)
上為末。米糊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白朮附子湯(出永類鈐方)治腸胃寒濕。腸鳴泄瀉。或自多汗。

白朮(二兩) 附子(炮) 茯苓(去皮一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七 片。棗 一枚

治胃冷嘔逆氣厥不通(出十便良方) 母丁香(三粒碎) 陳橘皮(一枚全者湯浸去皮白焙) 上用水一盞。煎取半盞去滓。 溫服。

治患胃虛並嘔吐食及水者(出本草) 白粱米(汁二合) 生薑(汁一合) 上服之性微寒。除胸膈中客熱。益五臟氣。續筋 骨。

豬臟丸 治臟寒泄瀉。不思飲食身體倦怠。

吳茱萸(淨去枝梗不拘多少浸透) 上用豬臟頭一截。去脂膜淨洗。將茱萸入臟內。兩 頭 扎定 米飲

平胃氣和中。益五臟。

用鯽魚和茱萸作羹食。良。 蓼酒(出十便良方) 治胃管不能飲食。耳目不聰明。四肢有水氣。冬臥腳冷。服此酒 十 月後 用八月三日取蓼曝燥。把之如五升大。六十把。水六石煮一石。去滓。釀酒如常法。隨 多少

治元臟腹冷及開胃。

用附子炒過。去尖搗為末。水二盞。入藥二錢。鹽及生薑煎取一盞。空心服。

治胃氣冷。吃食即欲得吐。

用白豆蔻子三枚研細。好酒一盞。微溫調。並飲三二盞。佳。

羊胃湯 治胃主虛羸。不生肌肉。水氣在脅下不能飲食。及四肢煩熱。

用羊胃一枚。與白朮一斤切。以水二斗煮取九升。每服一升。三日盡。便作兩劑乃瘥。 肉多

治胃主虛羸風熱不能食。

用生薑汁拌雞子、生地黃少許。蜜一匙頭。和水三合。頓服立瘥。

溫胃煮散(出聖濟總錄)治胃虛冷中脘氣不能傳化。善飢不能食。

用人參末二錢。生附子末五分。生薑一分切。和勻。用水七合。煎二合。雞子一枚取清 打轉

濃朴丸(一名八味濃朴丸)治胃氣虛冷。肌瘦少力。不思飲食。(方見八味 濃朴丸)

順氣湯(一名溫氣煮散)治胃氣虛冷。腹脅脹滿。痰逆不思飲食。(方見溫 氣煮散)

草豆蔻散(出王氏博濟方)治胃中冷。飲食無味。及脾泄瀉不止。兼大治酒後數圊如痢。心 草豆蔻(五錢每個煨焦黃) 肉桂 甘草(炙) 陳皮(去白) 蠻薑(各一兩) 上 研為細末。每

調中散(出楊子建萬全護命方)治胃氣虛冷。少思飲食。面色痿黃。口無滋味。非時吐出清

膚不澤。腸內虛鳴。 蓬莪朮 京三棱(各三分) 甘草 黃橘皮(一兩) 獨活 芎 防風 桔梗 白芷 白朮

治胃氣虛風邪攻之。食即嘔逆食不進。腹大泄瀉面黃消瘦。(出楊子建萬全護命 方) 訶子(一兩麵裹炮只用皮) 舶上硫黃(二兩) 肉豆蔻 吳茱萸 防風 濃朴 川芎 蒼朮

治胃冷口吐酸水。心下連臍痛效方。(出余居士選方) 濃朴(一兩生薑汁三合塗炙為末) 蓽茇(炒為末五錢) 上相和。入熟烏鯽魚研和為丸。 如綠

補胃(出本草) 以羊肥肚羹食三五度。

溫中(出本草) 以糯米飲食之。


胃熱腸寒(附論)

夫腸胃相通。疾病相連。人因飲食不節。寒溫失宜。致腸胃受邪。有冷有熱。疾証俱見 者。 又寒

麥門冬湯(出聖濟總錄)治胃熱腸寒。善食數飲。少腹脹痛。

麥門冬(去心焙) 甘草(炙各二兩) 羌活 白茯苓 旋複花 玄參 白朮 芍藥 柴胡 人 每服 三錢。水一盞。入甘草一寸。煎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黃耆湯(出聖濟總錄)治胃熱腸寒。食已複飢。小腹脹痛。分氣。

黃耆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京三棱 芎 陳皮(去白) 麥門冬(去心) 訶子 前胡 桔 三片。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半夏湯(出聖濟總錄)治胃熱腸寒。冷熱不勻。善食數飢。小腸脹痛。

半夏 麥門冬(去心) 人參 白茯苓 桔梗 青皮 柴胡 防風 前胡 細辛 款冬 花 紫 煎 一盞去滓。熱服。

京三棱煎丸(出聖濟總錄)治胃熱腸寒。食已腹飢。小腸痛。

京三棱(三兩) 砂(一兩飛過以三棱同用米醋三升煎成膏) 當歸 大黃 鱉甲(去 裙 醋炙) 一分) 蒼朮

前胡木香湯(出聖濟總錄)治胃熱腸寒。善食數飢。小腹脹痛。

前胡 木香 柴胡 秦艽 桂 香子(炒各一兩) 檳榔(三個麵裹煨) 肉豆蔻(三 個) 芎 溫服。

沉香散(出聖濟總錄)治胃熱腸寒。食已善飢。小腹痛脹。

沉香 白檀香 烏藥 山芋 甘草 白茯苓 京三棱 前胡 桔梗(各五錢) 人參(二兩)

地黃湯(出聖濟總錄)治胃熱腸寒。善食數飢。小腹痛脹。

熟地 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 麥門冬(去心焙) 枇杷葉(去毛) 地骨皮 甘草 (炙) 石槲

芍藥丸(出聖濟總錄)治胃熱腸寒。善飢小腹痛脹。

芍藥 人參 赤茯苓(去黑皮) 濃朴(薑汁炙各二兩) 陳皮 木香 桂 桔梗(各一兩 炒)

立通丸(一名青橘皮丸出宣明論)治胃熱腸寒。善食數飢。小腹脹痛。大便或澀。

京三棱 黃連 青皮 蓬莪朮(各一兩) 巴豆霜(一分)
上為末。麵糊丸綠豆大。 每服 五丸

調中湯(出聖濟總錄)治胃熱腸寒。食已輒飢。小腹痛脹。

人參 白茯苓(各十兩) 紫河車 甘草(各二兩生用)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 煎 至


胃寒腸熱(附論)

夫病有腹脹而泄者。為胃寒腸熱。胃受寒則氣收不行而為脹滿。腸客熱則水穀不聚而為 泄注

大腹木香湯(出聖濟總錄)治胃寒腸熱。腹脹泄利。

大腹皮 前胡 木香 半夏(各二兩) 白朮 白芷 肉桂 陳皮 前胡 玄胡索 當歸 旋 水一盞

香橘丸(出聖濟總錄)治胃寒腸熱。腹脹泄利。

丁香(六錢) 青皮(五錢) 砂(細研水飛一分) 木香 京三棱 蓬莪朮 縮砂 陳皮 桂 大。每服

溫胃丸(出聖濟總錄)治胃寒腸熱。腹脹泄利。調氣。

半夏(湯浸七次二兩) 肉豆蔻 桂(去皮) 人參(各五錢) 訶子 良薑(各一錢) 木香 陳 棗膏 丸

訶黎勒湯(出聖濟總錄)治胃寒腸熱。腹脹滿悶。泄瀉不止。

訶黎勒(一兩五錢) 大黃(五錢) 青皮(五錢) 良薑(五錢) 甘草(一分) 防風(一分) 枳 一盞半。
薑棗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濃朴丸(出聖濟總錄)治胃寒腸熱。腹脹泄利。

濃朴(薑汁製一兩五錢) 龍骨 訶子 乾薑 附子(炮去皮臍) 黃連 白石脂 吳茱萸 (各 日三

當歸黃連丸(出聖濟總錄)治胃寒腸熱。腹脹泄利。

當歸 黃連(二兩) 木香 吳茱萸(炒) 赤茯苓 濃朴(薑汁炙) 訶黎勒(各一兩)
上為末

和胃丸(出聖濟總錄)治胃寒腸熱。腹脹泄利。

半夏 牽牛(炒各五錢) 生薑(一兩) 人參(去蘆) 礬蝴蝶 藿香(各五錢) 丁香(二錢) 用生薑

妙應丸(出宣明論)治胃寒腸熱。腹脹泄利。水穀不化。痞滿不已。

烏頭(去皮臍生用五錢) 梔子(去皮一兩) 乾薑(生用一分)
上為末。用生薑自 然汁丸 如梧

益腸胃(出本草) 用越瓜和飲作 。並薤菹亦得。


胃中宿食(附論)

大凡病宿食在上管當吐之。脈數而滑者實也。有宿食不消下之愈。胃中有 。食冷物即 痛 複止 消。

大曲 丸(出千金方)\x主消穀斷下。溫和。又寒冷者。長服不患霍亂。

麥 神曲(各一升) 附子 乾薑 當歸 人參(各三兩) 赤石脂(一兩) 桔梗 女 萎 ( 半。漬 梅一 日三

乾薑散(出千金方)治不能食。心意冥然忘食。

乾薑 法曲 蜀椒 大麥 豆豉(各一升)
上為末。食後飲服三方寸匕。日三。以 能 食

消食丸(出千金方)治數年不能食。

小麥 曲(各一升) 乾薑 烏梅(各四兩) 上四味。末之。蜜和服十五丸。日再。 加至

消食斷下丸(出千金方)治寒冷者常服之。

法曲 大麥 (各一升) 吳茱萸(四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白 湯

曲 散(出千金方)\x消穀能食。除腸中水氣臚脹。

法曲 麥 杏仁(各五兩)
上為末。食後酒服一合。日三。

開胃生薑丸 治中焦不和。胃寒水穀不化。噫氣不通。噎氣痞滿。口淡吞酸。食時膨脹。噦
桂心(一兩) 甘草(炙二兩) 生薑(一斤切鹽三兩淹一宿焙乾) 青皮(去白) 陳皮(去 白各 細 嚼。

平胃丸(出千金方)治丈夫小兒食實不消。胃氣不調。或濕熱閉結。大小便不利者。有病冷

葶藶(一兩) 杏仁(五十枚) 大黃(二兩) 小草 甘草 芍藥 芎 (各一兩) 上為末。 當歸

調中益五臟。開胃令人能食。(出本草) 以草果食之。

利五臟。健胃。令人能食。

以蛆煮食之。以飯壓之。不爾。令人口乾。

開胃消食(出本草) 以蓮藕生研服之。

開胃通心膈(出本草) 以麥芽炙作熟水飲。

主開胃(出本草) 以生藕蒸煮食之。良。

開胃。通利五臟。

用鯔魚煮食之。久食令人肥健而開胃(鯔魚似鯉身圓頭扁骨軟生江海水中)。

調中消食去惡氣。

用羅勒(即蘭香也味辛溫有小毒)生食之。


食(附論)

夫內經曰: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故謂之食 。胃移熱於膽。亦曰食 。夫胃為水 穀之 消 曰食 。以膽為陽木。熱氣乘之。則爍土而消穀也。

甘露飲(出聖濟總錄)治胃熱善食不生肌。

生地 熟地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枇杷葉(去毛) 黃芩 石槲 甘草 (炙) 枳殼 日三。

升麻湯(出聖濟總錄)治胃熱。消穀善飢。不生肌肉。病名食 。

升麻 梔子 射干 赤茯苓(各三兩) 芍藥(四兩) 白朮(五兩) 生地黃 蜜(各一升) 上

沉香湯(出聖濟總錄)治胃熱消穀善飢。不生肌膚。

沉香 人參 麥門冬(去心) 地骨皮 小草 生甘草 生地黃(各一兩)
上 咀。 每服 五

參苓丸(出宣明論)治胃中熱結。消穀善食。不生肌肉。

人參 赤茯苓 菖蒲 遠志(去心) 地骨皮 牛膝(酒浸切焙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 如

乾地黃湯(出聖濟總錄)治胃熱善食而瘦。病名食 。

地黃 麥門冬(去心) 栝蔞根(各三兩) 甘草(炙) 枳殼 黃芩(各一兩)
上 咀。每服


噫酸(附論)

夫上焦有留飲。脾胃挾宿寒。致飲食滯於膈脘。不能傳化。令人脹滿氣逆。所以噫酸也。

和胃丸(出和濟方)治噫酸惡心。痰飲嘔逆。不思飲食。

丁香散(出聖濟總錄)治脾胃虛弱。噫氣吞酸。食飲遲化。

丁香 縮砂 白朮 乾薑 人參 陳皮(去白) 附子(炮去皮臍各二兩) 高良薑 桂 (去皮) 二錢。 炒生薑鹽

丁香煮散(出聖濟總錄)治噫酸吞酸不欲食。

丁香(五錢) 赤茯苓 桔梗 白朮 白芷 桂 半夏(薑汁製) 甘草 人參(各一兩) 乾薑 生薑 三

木香平氣丸(出聖濟總錄)治心胸有痰。噫酸吞酸。

木香 沉香 丁香 肉豆蔻 丹砂 麝香(各五錢) 檳榔(麵裹慢火煨熟去面不用) 乳香( 為末二 麝香 汁煮

丁香丸(出聖濟總錄)治胃寒痰飲。噫醋吞酸。胸膈煩悶。

丁香 母丁香 丹砂 麝香 乾薑 礬石(飛過) 附子(炮去皮) 吳茱萸 杏仁(去皮 炒) 丸 綠豆

丁香丸(出聖濟總錄)治噫氣吞酸。或時惡心。懶進飲食。

丁香 五味子 半夏 人參(各五錢) 甘草 琥珀 乾薑(各一兩) 枳殼(麩炒) 昆 布 (洗 橘皮湯

京三棱丸(出聖濟總錄)治噫醋吞酸。消積進飲食。

京三棱(濕紙裹煨熟別搗末二兩) 白朮(二兩) 丁香(五錢) 檳榔(一兩) 半夏 (去滑 四兩) 以 生薑自

丁香煎丸(出和劑方)\x辟寒邪。散胸膈中凝滯。調順三焦。和養營衛。治心胸痞悶。噫醋吞 丁香(十二兩) 沉香(二兩) 木香(一錢五分) 廣皮(一兩) 白豆蔻(九兩五錢) 上為末。 散滯

治噫酢咽(出肘後方)治人食畢。噫酸及醋心。

吳茱萸(五錢) 人參(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三枚)
上 咀。水六升。 煮水二升。 先服一升。日再。

半夏丸(出聖濟總錄)治上焦冷氣。噫酸吞酸。吐沫嘔逆。不思飲食。

半夏(去滑二兩) 丁香(五錢) 乾薑(一錢)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半夏丸(出聖濟總錄)治上膈痰滯。吞酸吐沫。涕唾稠粘。胸膈不利。

半夏(用生薑炙二兩) 山芋(一兩) 礬石(飛過)
上為末。用麵糊為丸。每服十丸至二 十丸

丁香丸(出聖濟總錄)治噫醋息臭。胸中有痰。

丁香(炒) 蓽茇(各一兩) 砂(五錢研細用百沸湯量多少化破研以淨紙濾過八次 盛瓷 碗內 丸梧 服三

藿香半夏丸(出聖濟總錄)治膈中有痰。脾胃積冷。噫醋吞酸。不思飲食。

藿香葉(一分) 丁香(五錢) 半夏(五兩薑汁浸一宿焙乾)
上為末。麵糊丸如梧桐子 大。每

薑棗丸(出聖濟總錄)治胃寒痰逆。噫酸吞酸。胸膈不利。不思飲食。

生薑(四兩) 丁香 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
上為末。用蒸棗肉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 五丸

治胃冷常吐清水及醋心。(出聖濟總錄) 乾薑 礬石(飛過別研各一兩)
上為末。以飯丸如梧桐子大。蔥茶下二十丸。食後服。

治醋心(出肘後方) 檳榔(四兩) 橘皮(二兩)
上為末。空心生薑湯下方寸匕。一方蜜湯下。

又方(出傳信適用方) 用胡桃爛嚼。以乾薑湯下。立愈。或只嚼胡桃吃。乾薑湯亦可。

治噎酸漿。

用取頭垢。漿水煎煮膏服之。驗。一方水煎服。

治酸心。每醋氣上攻如釅醋。(出肘後方) 用取茱萸三合。水三盞。煎七分。頓服。涎濃亦須強服。近有人心如蜇破。服此方後。 二十

增損成氣丸 療胸膈脅滿。膈上時有熱則痛。腹脹多噎。咽酸。氣逆。兩脅滿。

前胡 枳實 橘皮 大黃(各七分) 桂心 吳茱萸 乾薑(各五分) 茯苓(四分) 芍藥 (六 少 時。

茯苓湯 治吐酸。

茯苓 陳皮 生薑(各一錢二分) 白朮 甘草 人參 桂心(各六分) 蘇葉(一錢) 檳 榔( 兩 日便服一次。老小腹微利。忌生蔥、酢物、雀肉、海藻、菘菜。

檳榔散 療吐酸水。每食則變作酸水吐出。

檳榔 人參 茯苓 陳皮 蓽茇(各六分)
上為末。空腹取生薑五兩。合搗絞汁。溫 內 散方 油

茯苓湯 療心頭氣結。連胸臍皆痛。及吐酸水。日夜不止。

茯苓 濃朴(各四兩) 檳榔 白朮(各二兩) 生薑(十兩)
上 咀。水九升。煮 二升七 合 絞去滓。分溫三服。每服約去如人行七八裡。須利。加檳榔末一兩五錢。湯欲熱時納之。 甚 參

治酢咽。

曲末(一斤) 地黃(三斤) 上合搗,日乾。以酒服三寸匕。日三。

白朮散 治食訖酸咽多噫。飲食不下。脾胃虛冷。

白朮(一兩) 吳茱萸(七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高良薑(半分) 上為粗散。每服 三錢。 水一

前胡丸 治胸脅支滿。膈上時寒。腹脹多噫。醋咽氣逆。

前胡(一兩五錢去蘆頭) 枳殼(一兩麵炒微黃去瓤) 桂心(一兩) 草豆蔻(一兩 去殼) 高良 炒) 赤芍藥 兩湯浸 去皮 時候

檳榔散 治酸咽吐水及白沫。飲食不消。腹脹脅滿。

檳榔(一兩) 濃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五錢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 心(一兩) 至 六分去

檳榔丸 治脾肺氣冷。上攻胸膈。嘔吐酸水。不思飲食。腹脅虛脹。

檳榔(五錢) 高良薑(三分銼) 陳橘皮(五錢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分) 濃朴(五錢 去粗 白朮(五 候。

木香散 治脾胃冷氣。上攻胸膈切痛。醋咽不能下食。

木香(一兩) 濃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一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 瓤焙 為粗 散。

人參散 治食畢即咽醋。心胸氣滯。腹脅疼痛。不能下食。

人參(二兩去蘆頭) 吳茱萸(五錢洗七遍焙乾微炒) 木香(五錢)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 去滑) 中盞。 生薑

半夏散 治醋咽。胸中氣寒。飲食不下。

半夏(五錢湯浸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甘草(五錢炙微赤銼) 吳 生薑 半

陳橘皮散 治噦逆酸咽。胸膈不利。食少腹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檳榔(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濃朴 (一兩 枚。煎

療醋咽

用羌活五兩。搗。水一升浸三宿。每日溫服五合。瘥。

生薑湯 治酒食所傷。心胸煩滿。口吐酸水。氣逆不定。飲食無味。胸膈不快。

乾生薑(一斤) 白面(炒三斤) 甘草(炒十三斤) 杏仁(去皮尖麩炒另研十斤) 上 炒鹽 二十 除胃間酸水(本草) 以雞蘇作生菜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