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桂枝人參葛根黃芩黃連二湯合論

桂枝人參湯

桂枝四兩 甘草四兩 人參三兩 白朮三兩 乾薑三兩. 水九升, 先煮四味, 取五升, 納桂更煮三升, 日再服, 夜一服.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半斤 黃連三兩 黃芩三兩 甘草 ( 炙 ) 二兩, 而水八升, 先煮葛根, 減二升; 納諸藥, 煮二升, 分溫再服.

【集註】柯琴曰: 外熱不除, 是表不解, 下痢不止, 是裡不解, 病因則同. 一以微弱之脈而心下痞硬, 是脈不足而證有餘: 一以脈促而喘,反汗自出, 是脈有餘而證不足, 表裡虛實, 當從脈而辨證矣. 弱脈見於數下後, 則痞硬為虛. 故用理中之辛甘溫補, 止痢消痞硬, 又加桂枝以解表. 先煮四味後納桂枝, 和中之力饒, 而解肌之氣銳, 是於兩解中寓權宜法也. 桂枝證脈本緩, 誤下後而反促, 陽氣重, 可知邪束於表, 陽擾於內. 故喘而汗出, 痢遂不止者, 是暴注下迫, 屬於熱也.故君氣清質輕之葛根, 以解肌而止痢; 佐苦寒清肅之芩連, 以止汗而除喘; 又加甘草以和中. 先煮葛根後納諸藥, 解肌之力緩, 而清中之氣銳, 又與補中逐邪者殊法矣. 又曰: 上條脈證是陽虛, 雖協熱於外, 而裡則虛寒; 下條脈證是陽盛, 雖下痢不止, 而表裡俱實. 同一協熱痢, 同是表裡不解, 而寒熱虛實攻補不同. 前方理中加桂枝,而冠桂枝於人參之上; 後方瀉心加葛根, 而冠葛根於芩連之首. 不名理中瀉心者, 總為表未解故耳. 補中亦能解表, 涼中亦能散表, 補中亦能散痞, 涼中亦能止痢. 仲景製兩解方, 神化如此.

白虎湯

治陽明證, 汗出渴欲飲水, 脈洪大浮滑, 不惡寒反惡熱.石膏 ( 碎, 綿裹 ) 一斤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 煮米熟湯成,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集註】柯琴曰: 陽明邪從熱化, 故不惡寒而惡熱; 熱蒸外越, 故熱汗自出; 熱爍胃中, 故渴欲飲水; 邪盛而實, 故脈滑, 然猶在經, 故兼浮也. 蓋陽明屬胃, 外主肌肉, 雖有大熱而未成實, 終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 石膏辛寒, 辛能解肌熱, 寒能勝胃火, 寒性沉降, 辛能走外,兩擅內外之能, 故以為君. 知母苦潤, 苦以瀉火, 潤以滋燥, 故以為臣. 用甘草, 粳米調和於中宮, 且能土中瀉火, 作甘稼穡, 寒劑得之緩其寒, 苦藥得之平其苦, 使沉降之性, 皆得留連於味也. 得二味為佐, 庶大寒之品無傷損脾胃之慮也. 煮湯入胃, 輸脾歸肺, 水精四布, 大煩大渴可除矣. 白虎為西方金神, 取以名湯, 秋金得令, 而炎暑自解矣. 更加人參以補中益氣而生津, 協和甘草, 粳米之補, 承制石膏, 知母之寒, 瀉火而土不傷, 乃操萬全之術者.

白虎加人參湯

治太陽中熱, 汗出惡寒, 身熱而渴者, 暍是也.石膏一斤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右五味, 以水如前煮服法.

【集註】趙良曰: 汗出惡寒, 身熱而不渴者, 中風也. 汗出惡寒, 身熱而渴者, 中暍也. 其證相似, 獨以渴不渴為辨. 然傷寒, 中風, 皆有背微惡寒, 與時時惡風而渴者, 亦以白虎人參湯治之. 蓋為火爍肺金,肺主氣者也; 肺傷則衛氣虛, 衛虛則表不足, 由是汗出身熱惡寒.『內經』曰: 心移熱於肺, 傳為膈消. 膈消則渴, 皆相火傷肺所致,可知其要在救肺也. 石膏能治三焦火熱, 功多於清肺, 退肺中之火,故用為君. 知母亦就肺中瀉心火, 滋水之源, 人參生津益所傷之氣而為臣. 粳米, 甘草補土以資金為佐也.

豬苓湯

治陽明病, 脈浮發熱, 渴欲飲水; 少陰病下痢六, 七日,咳而嘔渴, 心煩不得眠者.豬苓 ( 去皮 )  茯苓 阿膠 滑石 澤瀉各一兩, 右五味, 以水四升,先煮四味, 取二升, 去滓; 納下阿膠, 烊消, 溫服七合, 日三服.

【集註】趙羽皇曰: 仲景製豬苓一湯, 以行陽明, 少陰二經水熱. 然其旨全在益陰, 不專利水. 蓋傷寒表虛最忌亡陽, 而裡熱又患亡陰.亡陰者, 亡腎中之陰與胃家之津液也. 故陰虛之人, 不但大便不可輕動,即小水亦忌下通. 蓋陰虛過於滲利, 則津液反致耗竭. 方中阿膠質膏養陰而滋燥, 滑石性滑去熱而利水, 佐以二苓之滲瀉, 既疏濁熱而不留其瘀壅, 亦潤真陰而不苦其枯燥, 是利水而不傷陰之善劑也.故太陽利水用五苓者, 以太陽職司寒水, 故加桂以溫之, 是暖腎以行水也. 陽明, 少陰之用豬苓, 以二經兩關津液, 特用阿膠, 滑石以潤之,是滋養無形以行有形也. 利水雖同, 寒溫迥別, 惟明者知之.

五苓散附茵陳五苓散

治脈浮小便不利, 熱微消渴者.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 中風發熱, 六, 七日不解, 而煩, 有表裡證,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茯苓十八銖 豬苓十八銖 白朮十八銖 澤瀉一兩 桂半兩, 右五味為散, 以白飲和服方寸匕, 日三服, 多服暖水, 汗出癒.

【註】是方也, 及太陽邪熱入腑, 水氣不化, 膀胱表裡藥也. 治水逆,水入則吐; 一治消渴, 水入則消. 夫膀胱者, 津液之腑, 氣化則能出矣. 邪熱入之, 若水盛則水壅不化而水蓄於上, 膀胱之氣化不行,致不便不利也. 若熱盛則水為熱耗, 而水消於上, 膀胱之津液告竭,致小便不利也. 水入吐者, 是水盛於熱也; 水入消者, 是熱盛於水也.二證皆小便不利, 故均得而主之. 然小便利者不可用, 恐重傷津液也. 由此可知五苓散非治水熱之專劑, 乃治水熱小便不利之主方也.君澤瀉之鹹寒, 鹹走水腑, 寒勝熱邪. 佐二苓之淡滲, 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 並瀉水熱也. 用白朮之燥濕, 健脾助土, 為之隄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溫, 宣通陽氣, 蒸化三焦以行水也. 澤瀉得二苓下降, 利水之功倍, 小便利而水不蓄矣. 白朮須桂上升, 通陽之效捷, 氣騰津化渴自止也. 若發熱表不解, 以桂易桂枝, 服後多服暖水, 令汗出癒.是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裡, 而猶解停水發熱之表也. 加人參名春澤湯, 其意專在助氣化以生津. 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 治濕熱發黃,表裡不實, 小便不利者, 無不克也.

桂枝湯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

治服桂枝湯或下之, 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 無汗, 心下滿微痛, 小便不利者,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於桂枝湯方內, 去芍藥加茯苓, 白朮各三兩, 餘依桂枝湯法煎服. 小便利則癒.

【註】服桂枝湯已汗也, 或下之已下也, 今仍有頭項強痛, 翕翕發熱無汗之表; 心下滿微痛, 小便不利停飲之裡; 無汗表不解, 心下有水氣,當用小青龍汗之. 今無汗表不解, 有水氣, 心下滿微痛, 小便不利,而不用小青龍者, 以其已經汗下, 表裡俱虛也. 故仍用桂枝湯以解表, 去芍藥之酸收, 避無汗心下之滿; 加茯苓之燥滲, 因水停小便不利也. 餘依桂枝湯法煎服, 謂依桂枝湯法取汗也. 小便利則癒, 謂飲病輸水道則癒也. 此方即桂苓甘朮湯而有生薑, 大棗. 其意專在解肌,利水次之, 故用生薑, 大棗佐桂枝, 以通津液取汗也. 桂苓甘朮湯不用生薑, 大棗而加茯苓, 其意專在利水, 扶陽次之, 故倍加茯苓君桂枝, 於利水中扶陽也. 故方後不曰依服桂枝湯方也.

十棗湯

治太陽中風表解,???? 汗出而不惡寒, 裡有水氣, 小便不利, 嘔逆短氣, 心下至脅痞滿硬痛者. 此治水之急方也.大棗 ( 擘 ) 十枚 甘遂 大戟 芫花 ( 熬 ) 各等分, 右三味, 各別搗為散, 以水一升半, 先煮大棗肥者十枚, 取八合, 去滓, 納藥末,強人一錢, 羸人服半錢, 平旦溫服. 若下少病不除者, 明日再服,加半錢. 得快下後, 糜粥自養.

【集註】柯琴曰: 仲景治水之方, 種種不同, 此其最峻者也. 凡水氣為患, 或喘或咳, 或悸或噎, 或吐或痢, 病在一處而止. 此則水邪留結於中, 心腹下痞滿硬痛, 三焦升降之氣阻隔難通. 此時表邪已罷,非汗散之法所宜, 裡飲實盛, 又非淡滲之品所能勝, 非選逐水至峻之品以折之, 則中氣不支, 束手待斃矣. 甘遂, 芫花, 大戟三味, 皆辛苦氣寒而稟性最毒, 併舉而用之, 氣味相濟相須, 故可夾攻水邪之巢穴, 決其瀆而大下之, 一舉而患可平也. 然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以毒藥攻邪, 必傷及脾胃, 使無?? 和甘緩之品為主宰, 則邪氣盡而大命亦隨之矣. 然此藥最毒, 參朮所不能君, 甘草又與之相反, 故選十棗之大而肥者以君之, 一以顧其脾胃, 一以緩其峻毒. 得快痢後,糜粥自養, 一以使穀氣內充, 一以使邪不復作. 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盡美又盡善也. 眛者惑於甘能中滿之說, 而不敢用, 豈知承制之理乎?